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越到菜市口,人越拥挤,直到步军统领右翼总兵派出新编的火枪营士兵来,才能把秩序维持祝其时菜市口的摊贩,早已被撵走了,十字路口清出不大的一片刑场,四周人山人海,挤得大呼小叫,加上衙役们的叱斥声、皮鞭声,这一片喧哗嘈杂,几乎内城都被震动了。
    向来菜市口看杀人,只有市井小民才感兴趣,但这天所杀的三个人,身分不同,名气太大,冤家甚多,所以颇有大买卖的掌柜,甚至缙绅先生,也来赶这场热闹。他们不肯也无法到人群里去挤,受那份前胸贴后背,连气都喘不过来的活罪,这样,就只好在菜市口四面,熟识的商铺里去打主意了。福祥茶馆,也已经早就爆棚,掌柜忙得脚不沾地,热火朝天的,肩膀上搭着抹布的小二从外头大街上窜了进来,瞧见了几个熟识的老客,连忙抖着自己刚瞧见的新闻,“两位王爷、和肃顺那个大奸贼刚刚过去,我的天老爷,就瞧不见几个人样了!全是臭鸡蛋和石头!”(未完待续。

  ☆、二十二、同治之意(下)

小二绘声绘色得说者,听客们神色迥异,有几个大骂的,也有人心下不忍,小二转过身,见到正中间的雅座之中坐着几个人,一个青年男子长眉入鬓,不怒自威,秋水一般的眼眸扫过自己,小二觉得自己浑身凉透,连忙低声下来,再也不敢耍宝卖弄什么了。
    那个贵公子身边坐着一个年岁幼些的公子,身后站着一个丫鬟和一个男仆,那个贵公子也不说话,只是用白皙的双手摆弄着盖碗,竖着耳朵听着外头的闲话。
    “肃顺这个人确实可恶。说实在的,但也真是个人才!”
    此时此地,有人说这句话,便是冒天下的大不韪了。于是立刻有人怒目相向。
    此人姓方,是个内阁中书,这时虽是穿着便衣,但福祥茶馆的掌柜,是认识他的,眼见客人与客人之间,要起冲突,做主人的不便袖手不管,所以急忙上来打岔。
    “方老爷!”他顾而言他地说,“你请进来,我在琉璃厂,买了一张没有款的画,说是‘扬州八怪’当中,不知那个画的,请你法眼来看一看。”
    “好,稍等一等。”那方老爷对怒目相向的人,毫不退让,朗声吟道:“‘国人皆曰杀,我意独怜才’,知人论世,总不可以成败论英雄。”
    “倒要请教!”有人脸红脖子粗地,跟他抬杠了,“肃顺身败名裂,难道不是咎由自取?”
    “不错。肃顺身败名裂,正是咎由自取,然而亦不能因为他身败名裂。就以为他一无可取”
    “啊!此人可取?可取在那里?”
    “难道他的魄力不可取?事事为大局着想不可取?”
    “何以见得?”
    “自然有根有据!喔,对不起,我先得问一声,这里有旗下的朋友没有?”
    掌柜的四周看了一下,以往常四常来的一群旗人都不在,便奇怪地答道:“没有啊!”
    “没有我可要说实话了!”方老爷显得有些激动了,“肃顺总说旗人糊涂不通。只会要钱。他们自己人不护自己人的短,这不是大公无私吗?”
    这是个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没有人可以反驳,只得保持沉默。
    “肃顺要裁减八旗的粮饷,可是前方的支应,户部只要调度得出来。一定给。这难道不是为大局着想?”
    这一下有反应了,“不错!”有人说道,“前方那杆枪没有枪子儿,京城里旗下大爷那杆‘枪’,可以吞云吐雾,这不裁减他们的粮饷,可真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就是这话罗。”
    一句话未完,只听外面人声骚动,车声辘辘。隐隐听得有“来了,来了”的声音,大家顾不得再听方老爷发议论。一拥而出。福祥茶馆的小学徒,随即搬了许多条凳出来,在门口人潮后面,硬挤下去摆稳,让那些客人,好站到上面去观望。
    来倒是有车来了。两辆黑布车帷的后档车,由王府护卫开道。自北而南,越过十字路口,驶入北半截胡同。
    “这不是囚车,囚车没有顶。大概是监斩官到了。”方老爷说。
    一群人意犹未尽,复又进来继续喝茶聊闲话,说起之前的话,方老爷似乎又有了谈性,继续高谈阔论,“这些年只有肃顺才把户部支撑了下来,南边的洪杨烦乱,北边洋人又来惊扰,我是知道的,若不是肃顺,这内里早就翻上来了!”
    门口响起了一声冷笑,众人都看去了门口,连那个贵公子都望着那头,只见门口进来了一个穿着号服带着红顶子的男子,神色彪悍,不悦的盯着那个方老爷,“我在外头听得好些时候了,满口胡柴!”
    那个掌柜惊喜得上前打千,“常四爷,多日不见,这是去哪里发财了?”又有熟识的人询问:“四爷,你这是哪里来?之前就听说您杀了好几个洋人,如今有了官身,可难得还会来这小地方儿!”
    一时间茶馆内招呼声纷至沓来,常四做了个罗圈揖,“列位安好,自从皇太后激励了在下,在下寻思着,这一身好肉总要为国出力不是?这不就是去东边准备杀几个洋鬼子过过瘾吗?寻到好机会,倒是杀了几个洋鬼子,”常四说的轻描淡写,但是那股得意劲儿谁都听得出来,“如今算是有了官身,这不是,兵部问我去哪里当差,我就寻思着要干个大事业,花了些开销,让我去武大人的营里当差。”
    “那个武大人?”一个茶客插嘴。
    “当然是武云迪武大人!健锐营都统大人!”跟着常四进来的几个八旗纨绔,其中一个头顶长了个揦子的青脸骄傲得说道,“保驾卫国的武大人,可是咱们旗人里头的头一个骄傲!”
    那茶客恍然大悟,站起身子朝着常四连忙拱手,“四爷,不知者不怪,武大人可实在是保国的大功臣,若不是他,咱们那里还能如此自在的在这里头喝茶摆古呢?您请接着说,今个的茶,小弟我请了。”
    常四爷拱手表示谢意,继续说道,“如今刚刚跟着皇太后的车架返京,在宫中守了些日子,今个才得空,轮班出来瞧瞧我那老娘,在路上不料想被瞧热闹的人堵住了,这才进来喝杯茶歇歇脚,”常四冷哼一声,对着那个方老爷不悦得瞪道,“你说旗下多混账,这话原没错,可那是老黄历了!”
    “我常四自然算不得什么人才,可这我们家大帅,”常四言语里透着骄傲,“可是旗人顶呱呱的人才吧?所以这话说的就是混账!皇太后以前可是镶蓝旗的,说起来倒是和我这奴才一起的,那也是女中豪杰。谁敢说皇太后的胆子小,本领小,我常四第一个给他大耳刮子!列位那一日都瞧见的。”大家纷纷点头,“太后可是说了,‘洋人一日不退,’她老人家是绝不出京的!”
    “还有僧王的八旗护军营,听说也是出了好些人才,自然败类也不少,”常四说的唾液四溅。说起了自己在武云迪营里听到的故事,可周边的人毫不在乎。纷纷围了上去,雅座之中的那个年幼公子朝着那贵公子诡笑,贵公子淡然一笑,磕着瓜子。只是继续听着。
    “我如今虽然有了差事,不差那几两丁银了,可我也不是睁眼瞎,旗人不能开店,不能做活,怎么养家糊口,这丁银可是救命钱!”常四继续长篇大论,“肃顺克扣这丁银到时没错,可是不该这样。他的亲兄弟,那铁帽子王爷,一年光是俸禄就是一万两。这能养活多少旗人?怎么不去革了他的丁银?”
    方老爷也有话说,“哎,我也只是可惜他罢了,他罪过大了去了。居然敢行刺太后,就是再多的功劳也不能低过!”
    “这话说的极是,虽然听说肃顺那小老儿不肯认罪。真不是老爷们,实在是没种。”常四如今见了世面,行事也不像以前那么偏激,朝着方老爷一拱手,邀请方老爷坐下细谈,那几个跟着常四的纨绔有些不悦,可也只好让了出来,茶客们纷纷闪开,意犹未尽得继续谈论着。
    那个贵公子听了一肚子的话,又拿着手指背慢慢地敲着桌面,皱眉苦思,过了半响,对着坐在自己斜对面的年幼少年说道:“弟弟,你说这肃顺,该不该死?”
    那少年笑嘻嘻地说道,“这不就是大……”那贵公子瞪了一眼,少年连忙改口,“大哥的一句话吗?”
    “油嘴滑舌,”那贵公子笑骂道,随即又陷入沉思,一会之后,对着身后那个仆人,“你去把那方老爷请来。”
    那清秀男仆答应了,朝着常四那桌子走去,贵公子瞧着自己的仆人对着那个方老爷说了几句,方老爷看了过来,随即起身对着常四抱拳请罪,跟着男仆走了过来。
    方老爷朝着坐在位置上的两人拱手,那贵公子点点头,伸手请方老爷坐下,另外那个少年却是翻着白眼不理不睬,只是拿着盖碗喝茶不语,贵公子身后的侍女手里拿着一把短剑,警惕地看了看方老爷,随即又懒散了下来,环视四周。
    贵公子大刺刺地说道:“这位老爷请坐,”方老爷坐下,“不敢请教这位公子台甫?”
    “鄙人姓叶,方老爷叫我小叶即可,”叶公子也不说自己的名字,朝着方老爷点头,“听方老爷刚才的意思,肃顺不该死吗?”
    “载垣、端华,尤其是肃顺,既为大行皇帝所信任,自然有他们的长处和功劳,难道先帝宾天,百日未满,这三个人就会变得一无可取,十恶不赦?岂不是太不可思议!倘又说,这三个人本来就是坏蛋,根本不该重用,那不就等于,嘿嘿。”方老爷潜台词就是指责先帝无知人之明了,不过没明说,那个少年也只是微微惊讶,盯着方老爷不说话,方老爷见这两个人没什么礼貌,也就顾左右而言其他,“商鞅身死,秦霸二世,安石下野,宋室遂亡,我只是怕日后再也没有胆子如此之大的人了。”
    那贵公子悚然而惊,死死地盯着方老爷,那方老爷被盯着好不自在,站了起来就准备告辞,“方老爷是在内阁当中书?”
    “正是,”那个方老爷有些愠怒,却也还是知礼的很,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架势,不知道是那个亲王家里的子弟,轻易还是得罪不得的。
    “我瞧着方老爷您当个御史,建言政事还是极好的。”那个贵公子点点头,随口说了这么一句,那方老爷也不以为忤,哈哈一笑,拱手一礼,转身离开。
    “桂哥儿,去问掌柜的要笔墨来,”那个贵公子闭眼思索了一番,开口说道。
    “这,”那被称为桂哥儿的少年瞠目结舌,“您的意思是?不会是要放了他吧?”
    “快去,”贵公子语气轻柔,却是有着一股坚定之意,那个少年不敢违背,亲自去找了掌柜索要笔墨,掌柜的眼睛甚是毒辣,瞧见那个为主的人贵不可言,连忙亲手拿了笔墨上来,要伺候磨墨,被那个少年不耐烦地挥手喝退,那个少年亲自磨墨,年长些的公子提笔,凝神写了几行字,又从怀里拿出来一个锦带,掏出一个小小的印章,盖在了落款处,吹干墨迹,递给少年,“你送到菜市口去。”
    那少年有些不乐,“您就是太仁厚了,这样的人,还要宽纵了他,想着他那样对您,我这心里就是不乐意。”
    “好了,那个方老爷说的对,这样极刑,的确有伤先帝之德,我如今的地位,也是靠先帝来的,”那个贵公子站了起来,拿着扇子往外走,“好了,你既然不乐意,就不如如此如此,”伏在少年耳边窃语几句,“这样不是也让你出个风头,更是吓吓他们几个?”
    是日,还有半刻钟就要处斩的肃顺、端华、载垣三人,在桂祥赶来宣赦免旨之后,端华载垣二人痛哭流涕,肃顺却是一言不发。
    诏令:端华、载垣发配盛京圈禁,肃顺发配广西钦州,遇赦不返。(未完待续)
    ps:尘埃落定了,接下去就是该大展拳脚了!

  ☆、二十三、慈禧慈安(上)

养心殿。太后和军机们议事,谈到景寿,“六额驸的处分,全免了吧!”太后吩咐。
    如果真是这么办,又何以服人心?所以反而是恭王不肯。折衷的结果是“着即革职,加恩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免其发遣”。他的罪名,也改轻为“身为国戚缄默不言”了。
    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的罪名,是“于载垣等窃夺政柄,不能力争”,而最倒霉的是穆荫,认为他“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已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革了职充军,但也加了恩,由“发往新疆”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其余的都是“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
    肃顺原以为凭着家里的那些来信可以要挟住陈孚恩乃至地方督抚;可惜皇太后既往不咎;一把火付之祝融;反倒叫肃顺所谓的后招发不出来,更有陈孚恩这样的狗腿都无需担心被清算,所谓的大势在绝对的名义和绝对的实力面前自然就犹如沙上楼阁,不堪一击了。
    “端华载垣他们两个的爵位怎么样?”太后立即接口问道:“应该把他革了吧?”
    “跟皇太后回奏,这怕不行!”
    “怎么呢?”
    “怡、郑两王,都是‘世袭罔替’,本人犯罪怎么样处置都可以,他们的爵位是另一回事。”恭亲王回道。
    “那应该怎么办?归他们的儿子承袭?”皇太后又说,“载垣没有儿子。端华的儿子是肃顺的。”
    “就算他们有儿子,也不一定可以承袭。照规矩,由本房近支中挑贤能的袭封。”
    “归谁挑呢?”
    “自然是皇上挑。”说了这一声,恭王觉得不妥,立即又接了一句:“先由宗人府会同军机上共同拟定,请旨办理。”
    这前后不符的话风,太后已经听出来了,封一个亲王是极大的恩典,她不肯轻易放弃,便看着恭亲王说道:“慢慢儿看看再说吧!要挑当然得好好挑。也叫大家心服。”
    “恩。还有一件事叫礼部去办,”皇太后面向礼部满尚书全庆,“孝静皇后的谥号是?”
    恭亲王心里一动,抬头看着端坐在宝座上的皇太后。全庆微微思索。出班回道:“回太后。孝静皇后的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
    “军机拟旨,加谥康慈太后四字,系宣宗皇帝谥号‘成’字。将铺字改为抚字,孝静成皇后神位升祔太庙。”皇太后微笑看着恭亲王,“昔日先帝在时,念及孝静皇后抚育之恩,每每不能自己,屡次想下旨加谥孝静皇后,奈何均被肃顺所阻,反而叫你和先帝之间的兄弟情谊生分了不少,这事儿是先帝的遗命,本宫自然要遵循之,”太后看着桂良吩咐:“桂良,你叫人写旨来看,特别要声明,这是先帝的遗言。”
    桂良还未答言,恭王已含泪在目,俯伏在地,碰头辞谢:“臣不肖,有负先帝的期许。实不敢当此殊恩,请皇太后,千万收回成命。”
    “非也,六爷,这并非你一人之事,”皇太后正色道,“实在是先帝苦心,彰显你们兄弟之情,更是表国朝以孝治天下之意,你切不可如此妄自菲薄。”
    咸丰帝为康慈皇太后拟定的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不系道光帝谥,也就是不加道光帝谥号——“成皇帝”中的“成”字,不称“成皇后”,神位不祔太庙,强调孝静“皇后”和其它皇后嫡庶有别,不能享受后代的香火,也不能得到宗室的承认。
    皇后不系帝谥,始于明代,有很多明朝皇帝是庶出,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母不是先朝皇后,即位后照例要追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但规定她们的谥号中不加皇帝的谥号,以区别嫡庶,所以明朝的皇后中只有原配皇后的谥号中才有皇帝的谥号。但此制度在清朝未曾实行,例如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也没当过皇太极的皇后,但照样加上皇太极的谥号——“文皇帝”中的“文”字。咸丰帝不以家法而沿用前朝故事,一来认为自己已经尊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太后,实在是加倍报了抚育之恩,二来觉得毕竟嫡庶有别,博尔济吉特氏既不是先朝皇后也不是自己的生母,出身也远逊于道光三后,能被尊谥为皇后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帝谥是不能系的。然而恭亲王却仍然不满,对此,咸丰帝毫不让步,认为自己做法无可厚非,对恭亲王的防范也愈发明显,这也是咸丰朝后期两兄弟闹翻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改“辅佐”之“辅”字为“抚育”之“抚”字,美化孝静皇后不是“辅佐”而是“抚育”了咸丰帝,从而大大抬高孝静的身份。在皇太后的坚持之下,到底把这通谕旨,降了下去。恭王感激之余,心里有数,这不是什么先帝的“恩旨”,只是慈禧太后,希望他赶快把垂帘章程议了出来的表示。
    商议好这件事,军机和内阁大臣们跪安,杨庆喜又来禀告,钟粹宫钮祜禄氏前来请安,这时候大事已定,叶赫那拉氏也不好意思再避而不见,点点头,“请太后进来。”
    这话说着有些别扭,“太后请太后进去呢。”但是杨庆喜知道,这新朝,将会有两位皇太后了。
    钮祜禄氏进来;抬头见到杏贞笑盈盈地看着自己;连忙大礼跪下参拜,“臣妾钮祜禄氏参见皇太后娘娘,皇太后福寿康安。”
    杏贞放下了手里的奏折,看着地上恭顺的钮祜禄氏,凝视片刻,随即站了起来,弯下身子亲自扶起钮祜禄氏起来,笑着拍拍钮祜禄氏的手,“何须如此大礼,从今往后,你和我是一样的了。”
    钮祜禄氏虽然早就从礼部哪里听到了自己最后的定位,但是亲眼听到皇太后所说,浑身还是震了一震,连忙又作势要跪,“臣妾不敢,这个劳什子太后原本是肃顺来诳皇上的,是不算数的,臣妾不敢和皇太后比肩,臣妾何德何能,怎么能忝居太后的尊位!”钮祜禄氏哭了起来,杏贞怎么拉也拉不起来,“有娘娘在这里,臣妾怎么敢。”(未完待续。。)

  ☆、二十三、慈禧慈安(中)

叶赫那拉氏伤后未痊愈,拉不动跪在地上的钮祜禄氏,就示意冯婉贞和安茜一齐把钮祜禄氏拉起来,“你这是做什么,本宫心里知道,这不是你的错,坐下洗把脸,咱们姐妹好好说话,”钮祜禄氏便和叶赫那拉氏左昭右穆地对坐了起来,“这原是肃顺的诡计,为了从皇帝那里把御赏之章抢过来,但不得不说,这也是皇帝的意思,”杏贞的心里微微有些苦涩,皇帝和贞贵妃也实在是亲热,这个局面其实很大一部分也是自己造成的,自从有了朱笔之权,自己就甚少和皇帝在一起了,“皇帝喜欢你,往日也尽了庶母的本份,这个皇太后你当得起!”
    “何况,天子一言,重如泰山,既然已经明发天下,这也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儿了,”杏贞对着钮祜禄氏说道,“你原本就是先帝爷潜邸的老人,德性贵重,帮着本宫料理六宫之事也有多年,从今往后,这个太后也不是好当的,妹妹你听着,”钮祜禄氏止了哭泣,连忙站了起来,“快坐下,本宫要垂帘听政,这日子怕是也要和先帝爷一样,日日见军机,都不得空了,六宫的事物,就交代给你了,还有最最紧要的,是皇帝的事儿,咱们先帝爷就这么一根独苗,宫内外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想着使坏心思,将来皇帝的事儿,外朝我来打理,内廷,你一定要给我看好了!”
    “是,臣妾一定尽心尽力。。23uS。必定照顾好皇上,让太后娘娘无后顾之忧!”钮祜禄氏连忙表态。
    三言两语之间,如此就定下了同治一朝后宫之中的格局分划,钮祜禄氏管着后宫嫔妃、内务府的事物,叶赫那拉氏料理朝政,消息一出,朝野无人不钦佩叶赫那拉氏宽仁大度,就是有些人心里存着些别样心肠的,也在大势之下悄然噤声,这一日内阁拟了两位太后的徽号和加封太妃太嫔的旨意来呈给叶赫那拉氏看。叶赫那拉氏打开一看。为首的加封太后徽号的旨意里头写了两个徽号,一个是“慈安”,一个写着“慈禧”,恭亲王在下头禀告道:“请太后的旨意。两个徽号。前头那个是给太后的。后头那个是给钟粹宫太后的。”
    叶赫那拉氏朝着那个“慈禧”二字圈了起来,“不必了,本宫喜欢这个禧字。这个就给本宫便是,慈安两字给钟粹宫妹妹吧。”
    这本是小事儿,《说文》里头说:“禧,礼吉也。”原本就是极为喜气的名字,皇太后喜欢吉祥名儿,也是正常,恭亲王应了下来,从此,这叶赫那拉氏就可以称为慈禧太后、或者母后皇太后,又因慈禧太后居于紫禁城西边,又可以称之为“西太后”,钟粹宫的钮祜禄氏就可以被称为“慈安太后”或者“东太后”,同治年间,京城有童谣云:“东是西,西是东,太阳西边出,西风压东风。”
    母后皇太后定下了自己的徽号,又摊开看尊奉文宗皇帝后宫的条陈,见到为首的丽妃尊奉为皇考丽贵妃、婉嫔为婉妃、玫嫔为玫妃、祺嫔为祺妃、云嫔为云妃……看到云嫔的名字,太后微微不悦,想了一会,开口对着恭亲王说道,“六爷,云嫔的位份还可以斟酌一下。”
    “还请太后明示。”
    “肃顺在密云对皇帝无礼的时候,云嫔挺身而出,怒斥肃顺等顾命大臣,本宫心里感激的很,皇帝也是这个意思,有功之人,自然要加以封赏,况且武云迪如颇多助力,不如再加一等,尊奉为皇考云贵妃如何?”
    “遵旨。”
    “那就等着皇帝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