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不少是故纸堆里的东西,更多的是王恺运在广西为官的时候听到的消息。他侃侃而言,慈禧太后听得很是认真,末了才叹了一句。“这么说来,越南人倒是和法国人更亲近些。”
“只是这亲近关系。心里如何想着,倒也是不知了。”
“这些以后再讲倒也不迟,我只是问一点,”慈禧太后发问道,“我这样让总理衙门作势,有没有可能阻拦得住法兰西侵吞越南的脚步?也不是说一定要和法国人打仗,若是能这外交上有点进展,起码保存住这藩属的国统。也是大功,起码对得起仁宗皇帝钦赐国名了。”
“重要的是绝不能让越南独立,”高心夔说道,“藩属之心,才刚刚用炮轰苏禄岛,浩罕复国,水师巡视琉球这三件事情收回,人心刚刚凝聚起来,绝不能再因越南一事,又涣散了去。越南若失,两广腹心之地,顿时就露在了法国人的眼前。将来若是两广云贵成了法国人的侵略之地,我是绝不会怀疑的,要知道已经有不少法国人的商船偷偷的从越南把鸦片运到了两广,而不需经过海关。还有军火船只将军火通过红河运到云贵之地,那里之前有****的叛乱,这样更是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总理衙门的发声,只是表明了大清的态度,说明绝不会弃藩属而去的态度,恐怕没什么实际的作用。”
“那当然如今不能宣战。用什么提高关税惩罚法国人的法子大约也没什么用,毕竟法国人在我们这没什么出息。”慈禧太后摇摇头。否决了这些举措,“那么。也就是只有一件事,能让我们更深入的介入到越南的事务上了。”慈禧太后的眼睛亮了起来,“那就是越南人自己来求我们!”
“越南如今的国主,年号嗣德,嗣德帝相貌儒雅,是一位善良和蔼的人物。他衣着简朴,侍母至孝。十分勤政,许多奏折中批阅之文甚至比奏折原文还长,听说甚是博学。”
“啧啧啧,听起来似乎很不错啊,是一位有道之君,怎么落了如此下场,割地赔款的。”
“当今之世,靠着仁德治国,绝对是不够的。”王恺运说道。
“几岁了?”太后问李莲英。
“已经五十二岁了。”
“年纪倒也不小,只是不知道脑袋有没有笨了下去,若是知道厉害,这会子见到中国发声,也该知道如何和法国人周旋了,”慈禧太后吩咐高心夔,“拟旨,说,训斥越南目无尊上,不守藩属礼节,擅自与外邦签订条约,严令禁止再与法国关防接触,若是再有违抗,下一次朝贡是什么时候?明年?那好,明年就不许他们再到中国贸易朝贡。”
高心夔答应了下来,太后说道,“越南里头还有什么事儿值得一说的?小李子,你那里有什么消息?”
“回老佛爷的话儿,越南之中,还有中国人在里头有偌大的势力,”李莲英低着头回道,“这倒是值得咱们将来可以着力的一点。”
“哦,是谁?”慈禧太后挑挑眉,颇为感兴趣。
“被越王赐给了山西、兴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将军印,又任命为三宣副督的黑旗军统帅,刘永福。”
王恺运看到慈禧太后原本是十分懒散的歪在宝座上,听到了这个名字,她的眼中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坐直了,眼中露出了精光,慢慢说道,“啊,刘永福,黑旗军!”
“老佛爷您认识这位刘永福?”李莲英奇怪的问道。
慈禧太后摇摇头,“不认识,也算是认识。”自己居然差点忘了这尊神仙!她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莫名的笑意,“那接下来,越南这里可有的好戏看了。”慈禧太后淡然说道,“小李子你去吩咐庆海,告诉他如此如此。”李莲英捧着盖碗称是退下,慈禧看着高心夔和王恺运,“这件事再大也大不过朝政,大不过国内的事儿,说说看,八旗的事儿,怎么样了?”
“载凌已经有所意动,大约是被说服了,”王恺运说道,“威逼利诱,又晓以利害,他是明白人,以前又是不得志的,回去想一想,总是能考虑的清楚的。”
慈禧太后看着高心夔,“伯足你那边呢?”
“礼亲王不愿意出头。”高心夔有些惭愧,“微臣失职了。”(未完待续。)
☆、四、内外诸事(二)
“哦?”慈禧太后似乎也不是很惊讶,似乎礼亲王的态度已经在她的预料范围之内了,“他怎么说的。”
“礼亲王告诉微臣,说八旗的铁杆庄稼是太祖太宗时候就定下来的,历朝历代有所增减,但是从未有这样惊天裂地的变化,这简直不是变化,而是要革了八旗的命,他说话很是坚决,说别的事情都可以按照上头的意思来办,这件事儿也是一样,只要钧旨一下,他去办这件得罪人的差事也不要紧,只是绝不能出自他的口中来倡议此事。”
“倡议此事就是要得罪八旗上下,他不敢出头,倒也是符合他礼亲王一系从代善以来都是明哲保身的性子,”慈禧太后淡然说道,“这事儿势在必行,我总是要问一问他的意思,毕竟他是世袭罔替的人里头第一位的。”
“同治十四年初春的叛乱,已经扫除了不少宗室里头的异心者,之后太后又陆陆续续发作了不少人,宗室之中倒是少了些许阻力,八旗虽然是大清立国之根本,但是如今看来,根本就不需要了。如今的立国之基在于得人,只要科举得当,人才源源不断的进入朝廷,不用区别什么旗人,民人旗人长得都是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无非就是那么一点铁杆庄稼,平坦到每个人身上都是小钱,但是对于财政来说,就是一个大负担,而且,旗人们不事生产,这么几百万的人口,实在是太过可惜了,要知道,京郊的工厂和作坊,如今工人的工资较之同治末年,已经涨了一倍有余。如此还是招揽不到工人,若是这些旗人都能做工,想必工厂的成本也能降低一些。这样对着洋人的洋货,胜算又大上了几分。。”
“咸丰朝财政窘迫,原本已经折发了丁银,又发大钱,所幸太平天国之乱,江南各地的旗人杀戮殆尽,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财政的危机,二十年过去,如今旗丁人口又增长到了战前的水平。可这几百万的人,有差事的实在是九牛一毛,其余的都是要朝廷给钱,倒也不是给不起,如今洋务大开,厘金和关税都能大把大把的收上来,可这样白养活人,总是与国无益。”
高心夔说完,王恺运继续说了下去:“旧年太后的进学,参军。当差,算得上良策,只是旗人实在是太多了。能照拂到的没有多少,当差的话,官位不够,进学之后,将来还是要当差,参军么,昔日之变,已经裁撤了不少人出去。倒是不好再办了。”
“无妨,昔日丰台大营里头有别的心思之人。只是近派宗亲,以及八旗之中的上层人物。地下的人,可以大大填入新军。我在北海轮换作战,一来是适应训练,二是去芜存菁,不好的都自然而然的淘汰掉,留下了好的,所以这十二镇之军,总是不够的。”
太后说的轻描淡写,高心夔的背心却是隐隐有冷汗沁出,“乙亥之变”之后,那些阻挠武云迪的人,慈禧太后没有和豫亲王睿亲王一起处置,也没有用别的法子,只是一任任的轮换到西北或者是北海之地和俄罗斯人进行交战,交战不利或者是败退者,一律阵前处死,若是敢于奋勇杀敌,这事儿就算是轻轻放过,如此一来,丰台大营清洗的干干净净,那些举棋不定的湘淮左楚等出身的将官,要不发配到地方去当总兵或者提督,要不就是勒令转业退伍,安排到地方去当警察署长,或者就是转为文职,档案从兵部调到吏部,春风化雨,温水煮青蛙,借着政变的由头去处置,什么人都不会有意见。
曾国藩已经去世,湘人群龙无首,曾国荃一直在地方总督的任上打转,武人的身份限制了他进入军机处,成为宰相的可能性,江忠源性子有些孤傲清冷,不是统帅的模样,郭嵩焘和曾纪泽都是搞洋务外交的,也不能胜任,号称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原本是最能接过湘人的大旗,奈何他也在三年之前就病逝了。
其实湘人也有,只是有些不搭罢了,不过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法子你们继续去想,横竖还有一点时间,总是要得罪的人少些,咱们出的银子少些,这样才好。军机处和恭亲王他们自然是同意的,当然是同意的,不用自己干活,坐享其成,哈,这些人,都是愿意看着别人去送死呢。”
“承恩公办这件事,谁都不会有意见,只是微臣觉得,”高心夔说道,“承恩公的分量还不够,还需要一位大佛才镇得住各种宵小。”
“谁?”
高心夔看了一眼王恺运,回道:“醇亲王。”
慈禧太后点点头,不置可否,“怎么想起了七爷?”
“醇亲王为了皇上,敢得罪别人,这和承恩公是一样的,”王恺运笑道,“醇亲王身份不同,普通人也不敢饶舌。”
“七爷么,”慈禧太后微微思索,“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他如今都不管事了,贸然给他管这个……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微臣愿意亲自去太平湖劝说七王爷。”高心夔自告奋勇。
“不,我自己来说,他不比礼亲王,”慈禧太后摇摇头,“我要好好想想,怎么说才好。伯足,你觉得,还有谁能在这里头发挥作用的?”
高心夔正欲说些什么,抬起头见到李莲英站在了慈禧太后的身边,“启奏西圣:总理衙门说,英国大使那里传来了英国皇家银行的消息了。”
“哦?说什么了?”
“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已从埃及人的手里买下来,”李莲英说道,“接下去如何处置,还要听老佛爷的意思。”
“我能怎么处置啊?”慈禧太后微微不悦,“英国人侵占了埃及,苏伊士运河就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咱们虽然入了股,不过总还是要听着英国人的,无非是跟着他们喝点汤吧。”(未完待续。)
☆、四、内外诸事(三)
李莲英沉默不语,太后发了一会子牢骚,见到李莲英的表情,“什么个意思?怎么滴,他还想不认账了?”
“那边的意思是,把之前的本金都还给咱们,”李莲英回道,“再给咱们一些利息。”
“什么!”慈禧太后有些不悦,“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上次慈禧太后访英之后,通过了赫德的引见和沟通,和英国时任的首相威廉达成了一项备忘录,就苏伊士运河的股份问题进行了一个密室的协商。
当然这个协议自然不会有什么人轻易透露出来,到了七十年代末,埃及政府因开凿运河耗费的1200万英镑而债台高筑,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所以不得不决定出卖它所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的44%的股票。英国看到机会来了,便竭力阻止埃及将股票卖给法国。首相威廉绕开了议会和内阁,通过私人的手段问罗思柴尔德家族财团借款,但是款项还有略微有些不够,所以想到了万里之外的中国,那时候慈禧太后就说过,愿意为了“大英帝国更好的统治世界而提供帮助。”所以一个加密的电报通过中国驻英大使告诉了北京的皇太后,皇太后立刻命令宝洌Ш湍谖窀刍怀龃笤荚谝磺蚍ɡ傻囊尤牍捎⒐说墓郝蜃式鹬校⒐瞬捎酶髦质侄危寻<暗�7箱股票买到手,并立刻运回伦敦。埃及的股票原价4亿法郎。而英国乘人之危仅以1亿法郎就买到了。所以当英国议会开会讨论苏伊士运河股票问题时,议会欣然批准了这项一本万利的买卖。之后。英国又不断购进其它零星股票,最终苏伊士运河成为英法两国的私有财产,这其中,中国人的一千万法郎隐含在了英国人购买的股份之中。
慈禧原本的想法,只不过是想赚钱而已,苏伊士运河乃是黄金水道。后世也是作为非军事通道来进行的。清国的水师还没有利害到可以拱卫苏伊士运河的地步,可是这想赚钱的入股,英国人也是不肯?“英国方面是怎么说的?”慈禧太后问道。
“去年三月,英国人占领了埃及,伦敦传回来的消息,英国认为,现在他们不仅控制了埃及,更是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不需要我们这部分钱了。”李莲英答道。
“也就是说。他们不希望我们在这里面赚到钱了?”慈禧太后漠然说道。
“大约是这个意思,之前花了一亿法郎购买到了四亿的股票,英国人觉得十分合算,如今拿下了埃及。国内又有许多声音觉得,国内的资金充裕,为什么要便宜了中国人。”
“那时候他们凑不到钱才来找我的,好么,如今他们觉得这条运河能赚钱,让我入股还觉得亏了?”慈禧太后愠怒,“这不是过河拆桥。那是什么?”
李莲英默默无言,殿内只听得慈禧太后在说话:“这一千万的法郎我可以买多少军舰了?能安置掉多少八旗了?和英国人合作,就是看中了埃及人的危机,和法国人的自顾不暇,这才花了银子,指望着一本万利,细水长流的收益,他们倒是好,转眼间,觉得自己拿下了埃及,当了地主,又不差钱了?”
“与虎谋皮,原本就是如此,”王恺运淡然说道,“力不如人,只能是按照英国人的规矩去做。若是能拿一些利息回来,也是好的。”
慈禧太后摇摇头,“入股苏伊士运河不仅是钱,当然了钱是很关键的东西,我拿了这么多钱出来,险些就耽误了国内的旱灾救灾之事,不是为了收那么一点利息的,苏伊士云和沟通亚洲和欧洲,乃是黄金水道,只要在这里打下一个基础,不在乎股份多少,那银子就是哗哗哗的流进来,永远不会停止。这是一点。还有将来的布局,我中国要与世界诸强争霸,外头的着力点不可少,东亚之外,咱们可是没有多少立足之地了。”
“金州,远在北边,算不得什么重心要冲之地,有了金矿,也不过是苦寒的地方,只不过昔日买来还算是实惠,洋人们的眼毒,所以你看着,苏伊士运河都不愿意分润给我们,所以和洋人们啊,千万不要以为就这样能做生意就好了。”
这些年洋务派之中有一些人对外国人产生了和坚决抵制不一样的思想,认为洋人和中国人打交道,只不过是做生意为了钱而已,那又何必浪费这么多的银子新建海军?不如就直接办一些利民的轻工业就得了。这样观点的谬误,不用说别的,这次的事情就充分表露出来了。
“英国人的核心利益,是绝不会让给咱们的,之前可以说是利用了咱们,如今吃干抹净刚好可以翻脸不认账了,”慈禧太后微微冷笑,“不过咱们也不是没有牌可以打的,英国人愿意玩,我们就陪他玩一玩,不急,咱们的时间多的很。”
她想了想,吩咐下去,“让郭嵩焘继续和英国大使谈,这事儿说一下,若是他们执意不肯,且没有回旋的余地,那就只好放下不提,说别的就是。再让总理衙门安排时间,我要见德国大使、奥国大使和法国大使。”
“如今已经是和法国人在越南起了纠纷,微臣以为,娘娘乃是中国之主,轻易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让总理衙门和理藩院去处置交涉之事即可。”高心夔劝道。
王恺运只是微笑不语,慈禧太后摇摇头,“不说越南的事儿,我见一见三国使节拉拉家常总是可以的,这三国使节都是新来的,国书还没递交吧?”慈禧太后问道,“那递交国书,我顺便见一见总是可以的。”
。。。
郭嵩焘到了位于东交民巷的英国大使馆,和英国大使寒暄了一会,讨论了一下京师的天气,于是就在议事厅坐了下来,两方各自带着随从,坐在了长条的桌子两旁,准备开始商议爱德华皇太子来京的礼仪规矩,在这之前,郭嵩焘就苏伊士运河的股份问题提出了抗议。(未完待续。)
☆、四、内外诸事(四)
英国大使叫做“托马斯、弗兰西斯,韦德”,身上有一个爵士的爵位,“大使先生,我必须对贵国通过英国皇家银行所传达出来的消息表示抗议和不满,要知道,贵国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么多年了,这样的事情,我不得不说,很遗憾,是第一次遇到,贵国和我们中国进行了如此多项目和多资金的贸易,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矛盾和纠纷,对于这样等于是违反国与国之间协定,推翻了合同的行为来说,我是十分反感的。”
“作为个人来说,我第一任派出外国使节的职务,就是到了大英帝国,私人的感情是十分喜欢伦敦的下午茶的,我认为,自己应该在友善和谐并且蓬勃发展的两国关系之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并努力维护好这种关系,我对于这样的事情十分遗憾,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帮助了朋友,却发现朋友最后抛弃我们。”
韦德大使微微含笑,郭嵩焘英语甚好,根本不需要翻译,直接就用英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英国人号称英伦绅士,大部分时候都是风度翩翩,他也不生气,耐心听完郭嵩焘的抱怨之后,点头回道,“我对于大臣您的意见保持尊重,但是我还是坚持我们国家所传达的观点,我们对于中国的态度是十分尊重的,而且我们也愿意在远东和中国就各项事务开展合作,但是枢密院认为,大英帝国在埃及的利益必须得到完全的保障……”
“对不起,请容许我无礼打断一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贵国的枢密院似乎是主管军事的,而我们在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只需要一点点的经济利益。是的,我想先贵国和中国之前达成的备忘录说的很清楚,大清国出一千万法郎在贵国购买埃及出卖的苏伊士运河股份里面的百分之八。这在贵国一共出具的一亿法郎之中原本只是占到了百分之十,但是我们大清朝的皇太后为了表达和英国合作的诚意。所以自动把股份的额度下降了两个点,以便达成合作,贵国是知道我们水师舰队的实力的,只能是近海巡逻,我们中国也没有想要远洋行军的计划,对于苏伊士运河,我们中国一而贯之的观点只是追求经济利益。”
“是的,是的。”韦德大使不以为忤,似乎从未被郭嵩焘打断一样继续说下去,“我们大英帝国要保证在埃及的利益,这是没有错的,我们也承认贵国在威廉首相在位期间协助大英帝国达成了购买苏伊士运河的行动,对此我们表示感谢,但是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经过了长远的思考和政府的决断,还是认为,贵国退出苏伊士运河的经营比较好。”
“我们并不需要经营。我们只是需要收益。”郭嵩焘不悦的说道。
“我们认为,国内的大英帝国子民更为适合投资苏伊士运河,我们的政府投资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投资受益。我们很感激贵国当年的行为,但是现在事态发生了改变,我们表示遗憾,但是不得不做。”
边上红头发的傅雷斯参赞对于郭嵩焘的抗议十分不悦,“请大臣先生注意,我们对于贵国帮忙垫付的一千万法郎已经表示要归还并且支付利息,希望贵国能给我们这个机会,不要因为这一千万法郎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我希望大臣您今天先把之前确定好的议程进行好的沟通协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已经确定的事情之上。”
傅雷斯的话皮里阳秋并且隐隐带着威胁之意。郭嵩焘心里大怒,难道中国要是再对此事进行抗议和纠缠的话。难道你们这日不落帝国还要不承认备忘录,将一千万法郎白白笑纳侵吞了不成?已经确定?难道是说你们单方面撕毁协议。还只是拿着一个告知的口气来告诉我们?实在是傲慢无礼,绝对不是表现出来的那样有礼貌。不过郭嵩焘是老外务了,知道轻重,这样的场合绝不能像之前的俄罗斯大使朱格列夫一样大声咆哮,有辱国体,点到为止就可以了,郭嵩焘点点头,“我们会持续表示抗议,并希望沟通协调之后,保证我们在苏伊士运河的经济收益。参赞先生说的对,今日我们时间很紧,需要抓紧。”郭嵩焘戴起了玳瑁框的眼镜,把愤怒悄悄的掩入精光发亮的镜片之后。
“请打开第三页。”郭嵩焘边上的总理衙门章京、英国股主事谢雨农说道。
双方都打开了各自面前的文本,上面用中英文写好了这次爱德华亲王访华的仪注安排,这是第一次不是藩属国的国主或者储君前来中国,和之前理藩院的礼节根本不同,不仅仅是英国人重视,自诩为天p朝礼仪之邦的大清国,朝野对此事也开始纷纷议论,就连日理万机一刻空都没有的恭亲王,居然抽了好几日的功夫都在总理衙门坐班,和沈桂芬一起,就相关礼节进行了确定,可见重视之程度。“爱德华亲王访问中国之护送礼仪,”谢雨农用英语继续说下去,“南洋水师从曾母暗沙界碑之处开始迎接,随扈的工作从上海之前都由南洋水师负责,到达上海之后,改由北洋水师继续护送北上。”
韦德大使放下了文本,看了一眼右手边的参赞傅雷斯,傅雷斯收到了信号,“对不起,我们不同意这一条,爱德华亲王是大英帝国的皇太子,是女王陛下最器重的皇子,我们必须要保证亲王殿下的绝对安全,不然充满危险的访问行程,我们外交部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