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候选王妃-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买买卖卖一大串说下来,一屋子人通笑起来。
第六十一章 买卖
更新时间2014…7…10 19:18:58 字数:2041
脸上挂着笑,夏长史和宁管家互相看了看,心中都暗暗怀疑对方想买这插屏,只怕和自己的用处是一样的。
毕竟宁管家是后来的,此时便走前了两步,拱手道:“老夏,说真格的,让了我吧。我这几天把这图样大街逛了好几遍了,好容易见到这个插屏精致合适。赶明儿再有啥好东西,我让你还不行么。”
夏长史犹豫了一下。这上流勋贵们的圈子实际上很小,自己和宁斌也都算是有点儿身份的人,代表着府里的脸面。若是为着个玩艺儿争起来,未免大家都不好看。
可是老实说,这三件插屏自己也是一眼就看上了,若是放了手让给安邦侯府,还得另外淘弄不说,闹不好给安邦侯得了彩头去,也是憋屈。
见夏长史只是沉吟不说话,吴掌柜便出来打圆场,呵呵笑道:“两位当真是给面子,都看上了小店的东西。不如这样,这里有三件插屏,两位挑挑,各选一件去,留一件给小店镇店用如何?”
“不行!”夏长史和宁管家异口同声道。
“这样吧,”夏长史做了决定,“在商言商,你们做生意的,就是要挣几个银子。我不难为你们,刚才也是我嘴慢,这三件插屏我给你个整数,两千两,我要了。”
“夏长史,”宁斌也认真起来,“你这什么意思?嘴皮子说不过了,就要拿银子砸人啊。”
“宁管家,”夏长史带了几分诚恳,“不是我要拿银子砸人,这商家自然是以赚钱为上,谁给的多就卖给谁,天经地义不是?你这也是为了中秋那档子事儿吧?”
宁斌点了点头,道:“夏大哥说得也算有理。既然如此,我愿出两千五百两。”
这夏学义和宁斌都是陶陶斋的贵客,往日均是极熟的。一旁便早有机灵的伙计找二人跟着的长随去打听。
原来老太后的生辰和中秋相近,往年因太后年老,不喜提起年纪之事,每年的千秋大抵都含糊过了。今年却是六十九大寿,按习俗,过九不过十。七十整寿并不需大办,而六十九却是不能怠慢的。
虽说尚有一月有余,但今年的中秋宫宴要将老太后的大寿也一并提前贺了,故此极其隆重,所以各府里都在仔细琢磨这寿礼。
老太后在宫里这么些年,山珍海味、琼浆玉液、绫罗绸缎、金玉宝石、美器美玩,均已是司空见惯的了,如何才能出彩,当真是令人头痛。
如今成年的皇子有五位,便是二、四、五、六、八皇子。
四皇子生母乃宫女出身,自知承位无望,从小就只喜玩乐,整日里不是逗鸟遛狗,就是跑马放鹰,醉卧章台更是不再话下。
五皇子天资甚好,只可惜幼时跌伤了右臂,手肘僵硬不灵,养成个愤世嫉俗的脾气,动辄咆哮,弄得无人愿意理他。
六皇子周琰乃静妃项氏所出,去年底才大婚,封为安王。其母妃项氏大家出身,以性子贞静出名,将六皇子教养得性格温和,雍容大度,兼且学识出众,进退得宜。颇有一批老臣属意六皇子承继大统,乃是除了二皇子之外呼声最高的皇子。
皇子大婚均需分府出宫,六皇子也不例外。这夏长史原是项家的人,被静妃指派到了六皇子府。几番差事下来,夏长史只觉得六皇子虽说年纪不大,眼界却是极宽,手段不见严苛,却是极有效验,心中不禁折服。六皇子也渐渐对夏长史信任有加。是以这次采办太后寿礼之事就由夏学义一手负责。
宁斌那边儿情形也相差不远。大家都想找个新奇的独一份儿。故此方才吴掌柜的提议没人肯附和。
此时宁斌将价格加到了两千五百两,已近先头儿吴掌柜开价的两倍。夏长史狠狠盯了他一眼,俯身只管仔细看那插屏的工艺。
吴掌柜心里早已喜心翻倒,脸上极力压着,招手叫个小伙计来,道:“大热天的,快去打冷毛巾把子过来,给爷们擦脸。”
一时小伙计捧了雪白的毛巾过来,夏长史伸手取了一块,展开来擦了擦脸。
这毛巾乃是井水润的,擦在脸上只觉得冰凉舒爽,连着心里都通透了些。
“二千八!”夏长史随手将毛巾扔回盘中,开口加了价。
“三千八!”不就是看谁银子多么?这个脸面一定得争!宁斌没有放手的意思。
“三千八百零一两。”夏长史的声调显然是志在必得,一千一千的加多么浪费,咱只加一两。
“三千八百零二两。”宁斌也改了策略,你当我傻啊。
吴七左看看右看看,脚下一动,便想上前劝说几句。
吴掌柜手疾眼快,一把扯住,向吴七使了个眼色。这两位自己爱怎么掐就怎么掐好了,凑过去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咱们等着收钱就是。
梅清一直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着,世人百态,从书上可看不到这么精彩的竞拍场面啊。
谁知夏长史眼光一扫,见她还没走,竟侧过身略躬了躬腰,道:“陈姑娘,这水仙瓷今日亮相,既然请了姑娘过来,想必是有些渊源的,不如请姑娘评说一下,这几件插屏当如何售卖为好啊?”
其实梅清一边儿听着看着,心里也一直在想,若是自己碰上这种事情,该当如何处理。不想果然被问到头上来了。
梅清微微一笑,先还了一礼,方开口道:“先要多谢二位了,此等竞拍乃是开了定价的先河,小女子看来,陶陶斋已是先得了一样儿好处,今后若再有水仙瓷也好,别的新品也罢,都可以用这个竞拍的方式,别致有趣还公平。”
听她如此说,夏学义和宁斌二人的脸色都好看了不少,明明是上不得台面的争抢,倒好像成了创举似的。
“只是如今宁先生已经叫价到了三千八百零二两,”梅清说着,也朝宁斌点头示意,“二位一两一两的加价,显是已觉得价高之故。若是继续争竞下去,未免大家面上都不甚好看。我倒是有个建议,二位听一听,看成不成。”
第六十二章 牛皮
更新时间2014…7…11 19:18:38 字数:2116
“其实很简单,索性再稍加几十两,这三件插屏便作价三千八百八十八两,取个好意头。二位若是愿意,随便那位买了去。至于另一位,便着落在吴七爷身上,另寻一件合适的物件儿,总之让您满意方可。”梅清说着向吴七眨了眨眼,显然对所谓“另寻一件”心中有数。
夏长史微微颔首,沉吟了一下,向宁斌做了个谦让的手势,意思是让给宁斌算了。宁斌略想了想,客气了几句,便跟着伙计自去付账,将三件插屏小心奕奕搬将回去不提。
吴七心里倒十分发愁,这陈姑娘也不知怎么想的,必是以为很容易,其实若说再寻上一件上好的瓷器倒也不难,可显然夏长史意不在此,这六皇子的礼物那里是那么好淘弄的。
吴掌柜便将夏长史和吴七、梅清均引入里间儿,自己亲自动手沏了一壶胎菊,先捧了一盅给夏学义,笑道:“夏长史,尝尝这新晒的胎菊,最是醒神败火。”又依次给梅清和吴七捧了。
梅清环目四顾,她喝菊花茶最爱加糖,竟然不见,便将茶盅放下了。
吴七见了忙问道:“陈姑娘要什么?”
“可有白糖?”
吴七便招手让门口的童子去寻白糖过来,那童子飞奔去了,不多时又飞跑回来,拿回一个小小纸包来。
吴掌柜便取一只原本装茶叶的碧色小钵过来,将纸包中的白糖倒入,也不过就是二两上下的样子。
见梅清在茶盅里加了少许,吴七等人也学着加了,一尝之下菊花清香加上白糖清甜味道,果然十分好喝。
一时众人赞赏一回,又闲话了几句茶经,再八卦了一番此次太后千秋筹备之事。
品了一回茶,夏长史便询问梅清,礼物一事可是有什么好主意。
梅清抬眼看去,这夏长史即便坐下,仍显得十分魁梧,腰背笔直,看样子多半儿是军中出身,此时面色平静,双目炯炯,带几分探寻之意。便开口问道:“先请教一下,为何这生辰也好,节日也罢,要送礼物,而不是索性送银子呢?”
“嗯?”夏长史没想到梅清不说自己的想法,倒先问了个问题。“送银子?这也太直白了吧,银钱阿堵物,太俗气了。”
“不错,银钱自然是俗物。只是若是直接送银钱,让收礼之人自行选购喜爱之物,和浪费银钱买了人家不需要之物相比呢?”梅清还是提问题,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夏长史沉吟了一下,摸了摸下巴上并不存在的胡子,咂摸着梅清的意思,道:“若是纯粹从道理上讲,送个人家不喜欢、或是用不上的东西,自然还不如直接送银钱。不过直接送银子未免太过不敬,无论如何也该揣摩一番,即便最终礼物不合意,总也是一番心意。”
“不错。”梅清象征性地拍了拍手,“这礼物,说到底其实乃是心意,并不见得必得贵重,难不成收礼之人没钱买不起么?所以只要能体现送礼之人的心意,便是合适的了。所以其实我觉着,与其花大价钱外求,不如亲手做,譬如这中秋佳节,正是赏灯时分,若是制一盏明灯,岂不是好?”
吴七和吴掌柜俱连连点头,看向夏长史。
夏长史倒是不置可否,半晌方道:“陈姑娘这主意自是好的。只是这中秋节制花灯,可不能算新奇。各式灯具,每年各王府里均会进献,宫里的匠做间也会制上许多,各种花样款式早就用得七七八八了,如今那里能制的出抢眼的来呢。”
梅清见夏长史并未认可,也不意外,点头道:“夏先生言之有理。只是不独这灯,随你什么金珠宝玉,只怕要入太后的眼,都是不容易的。反之,只要当真用心,随便什么东西,都能弄出新意来。
还是以这灯为例,譬如材料,若是用上亲手打到的猎物的皮,或是亲自种下的棉花纺出来的纱娟,自是与众不同的;再譬如花样儿,若是亲自画的样子,亲自制出来,当然是独一份的。
再说创意,什么是创意?随便将不搭界的东西弄在一起,便是创意了!”
夏长史皱了皱眉头,笑道:“这不搭界的东西怎么弄在一起?比如……”,他四下看看,随手指了指桌上的茶盅和桌下的椅子,道:“这茶盅和椅子如何搭在一起?”
“茶盅和椅子么……”梅清脑子一转,用手在椅子中间比划了一下,“可以做一个木头盒子,这个盒子里面可以用来存放杯碟茶具等器具,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盒子可以转折一番变成一把椅子。若是出门游玩儿,带上这么个盒子可有多方便!”
“陈姑娘当真高才!”夏长史赞叹了一声,又指了指手上的戒指和腰间的革带,“那这两样东西如何搭配?”
梅清便笑起来:“夏先生考我啊?其实我说得这个法子不过是诱发灵感之用,并不见得任何两样儿东西都必定能组合的。
若说戒指和腰带,却也不难。如今这腰带多出来的部分,都是内侧钉了扣子扣起来的,若是在腰带上穿上一条像戒指这样的细环,将多出来的腰带穿过去,自是简便的。”
她不过是随心所想,便随口说了,吴七等人倒觉得颇有启发。
吴掌柜思谋了一番,道:“不错,这个法子好,只管随便想两样东西,老朽刚才便想到这刚才卖出去的插屏,还有方才去买糖的童子,回头再做插屏,底座便做成两个童子,捧着中间的小屏风,再绘上些个童趣的花样儿,岂不是有趣儿。”
众人听他如此说,想了一回,齐声赞是个好主意。
夏长史思路也渐渐宽了,道:“若是做灯,材料倒是现成的,前两个月安王爷才打了一头野牛,牛皮制好了,一时也没什么用场,用来做灯可不正好。”
“野牛皮灯笼,结实耐用,果然正好。”吴掌柜凑趣儿道。
一时众人便将灯和屋里的各色物件一起考量,要想个新奇的样子出来,有说索性做个野牛形状的花灯的;有说将那野牛骨头弄来做灯架子的;有说弄成个童子捧灯的;大家说得十分热闹,梅清倒不再开口。
最后还是夏长史自己一拍大腿,道:“有了!”
第六十三章 议论
更新时间2014…7…12 19:18:20 字数:2139
见大家都看过来,夏长史伸手在桌上比量了一下,道:“不如这样,不做外边儿挂的花灯,只做一盏小的专门儿放在桌上或是床头用,这灯座儿做成几格小屉,可以随手放东西用,譬如睡前看的书册,摘下来的簪子,甚至吃的点心,擦的面脂,如此岂不方便实用。”
吴七和吴掌柜自是称赞不已。
梅清想想,却笑道:“夏先生这想法儿甚好,只是这灯座的小抽屉用作随手放东西,只因这身边儿服侍的人自会将各色东西都收拾好,其实用不上。我想着,不如放些静心安神的香囊,让那香味儿慢慢放出来,正适合摆在床头,岂不是一物两用。”
夏学义便拍手呵呵笑道:“好主意!我们这些男人家,那里想到这些什么香啊囊啊的。”
主意既定,夏长史便告辞而去。
梅清略又坐了坐,因出来也有些时辰了,便也辞去不提。
吴七和吴掌柜重新煮了水,又喝了两轮茶。
吴掌柜便开口道:“这位陈姑娘,说起来如今父亲官职是从七品的经历,且是武官,本朝历来重文轻武,算下来也便罢了。前两年老爷也捐了个知县,虽说只是个虚衔,两家也算得上门当户对了。七爷,要不要考虑一下?”
吴七自然知道吴掌柜意指自己的亲事,不知怎的,虽说也在商场上闯荡了好几年,风浪多少也经过了些,此时竟然涨红了脸,含糊点了点头。
吴掌柜心里暗笑,随你多老成的人物,毕竟还是青年,说起亲事来没有不臊的。面儿上却半点儿不露,随后便给江右的吴老爷写了封信,将各色情形事无巨细说个清楚,只等着看吴老爷的意思如何。
六皇子安王爷周琰手中捧着茶盅,却一时不喝,只揭了盖子,看那水汽缥缈盘旋,阵阵茶香隐隐传来。半晌方开口道:“照你看来,这位陈姑娘合适?”
夏学义坐在下首,点头道:“不错,这有才有貌尚在其次,性格当真少见。初初只觉得人淡如菊,品性雅静。后来我特意不与那宁斌小人争竞,留下来看看这姑娘的主意。待说上几句话,竟是个心思灵动的,谈吐大方,不见半点儿扭捏之色。唉,这个也不容易说清楚,什么时候有机会王爷见了就明白了。”
周琰唔了一声,神色不明,将手里的茶盅放下,道:“这样吧,你刚才不是说了么,那几件插屏据说是陈姑娘找人画的,我估计,多半儿便是陈姑娘自己画的,如今这灯便也麻烦一下她好了。你回头将那牛皮裁好送过去给吴七,把话点到。其余的……,等我看看再说吧。”
夏长史看了看安王,那白玉般的脸庞神色没有任何变化,眼睛也不知看着何处,揣度不清到底什么意思,只得躬身答应着去了。
又独坐了半晌,周琰修长的右手轻轻将左手大拇指上的青铜扳指转了两圈,随后双手张开,在身前缓慢但有力地挥动了一下,站起身来,低声自言自语了一句,似乎是说,没有别的人选的话,那就这个吧。
梅清如今的三叔陈伟枫伸出略枯黄的左手,挪开了茶盅,用右手拿起压在下面的帖子。
“又是月季啊?”陈侍郎大人的语气里带着点惊奇,不知道是当真惊奇如今赏花品种的单一,还是惊奇发帖子的府邸。
“如今正是月季的好时候。”陈三夫人对夫君还是十分尊重的,扫了一眼端坐在下方的三位姑娘,自己开口回答道。
眼见因着三老爷在场,气氛十分压抑,长荣家的在三夫人背后转出来,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补充道:“其实奴婢听说,因着前一阵子陶老太太生辰上出了事儿,家里的哥儿误食了什么花儿结的果子,都中了毒,据说当时连赵太医都没了法子。后来虽说总算救了回来,把一大家子人都吓得不得了。
是以如今各家对这些花花草草的,都谨慎了许多,但凡有些奇异的,都拔了去,或是另外专修了花圃种植。连赏花会都少了好些,即便有也都是赏些常见的应时花卉。如今这时候,不是月季便是荷花了。”
三老爷点点头,嘴角上翘了两分,只是看着又不像笑容,倒有几分滑稽。
曲氏便将帖子交给了陈衡,道:“这陶大学士府素来是清流一派,和咱们家极少有往来的。如今既然递了帖子过来,你们姐妹便好生准备一下,过几日让长荣家的陪你们一道去,不要丢了家里的脸面。”
说着目光复杂的看了梅清一眼,其实曲氏心中多少有些明白,自家女儿因着性子太过憨直,闺友屈指可数,平日里各色赏花诗会等等的名目,极少获邀。而自大伯家这位嫡长女进了府,便接二连三的有各种邀请,多半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就说这陶大学士府的邀请,明摆着是给梅清做面子的,偏这面子还是必须得给。
这次梅清倒是没有推辞,她心里也知道陶家给她撑腰之意,虽说其实用不上,心里到底觉得暖暖的。再则估计曹敏也必定会去,正好可以打听一下理王府的情形。
这一日,因想着要出门做客,梅清难得有情绪,让丫鬟们将箱子里的衣裙都搬将出来,挑拣了一番。不喜欢的或是旧了的便直接赏了人,倒让大小丫鬟们一个个喜上眉梢,院子里一派喜气洋洋。
梧桐得了两身儿衣裳,笑嘻嘻道:“上次去丰益绸缎庄买了那许多料子,至今还白放着,真真儿可惜了今年这时新的样子。不如姑娘赶紧裁上几身儿,回头出门穿正合适。”
如此一说,梅清也想起来上次拿回来的料子,因不是自己亲自选的,所以印象不深,搁在箱子里几乎忘了。便尽数取了出来,梧桐木棉都相帮着出主意,一个说这个料子适合做裙子,一个说那个花样儿做袄子好看。小丫鬟们不敢凑得太近,也挤挤挨挨在一边儿张看,且是热闹。
忽见守门的小丫鬟飞奔进来,道:“三姑娘,大姑娘和祝四姑娘过来了。”
众人不由吃了一惊,大姑娘也便罢了,虽说之前没来过,自家姐妹走动走动也平常,只是祝四姑娘是那里冒出来的?回身儿看时,果然好些个丫鬟婆子拥着陈衡祝文婉正往里走。
第六十四章 口服
更新时间2014…7…13 19:18:54 字数:2005
祝文婉依然穿了一套男装,只是这次腰间别的不是扇子,竟是一条短马鞭。脸上也没什么笑模样儿,坐下来半天没说话。
梅清不明白这两位过来做什么,让人上了茶,等着她们道明来意。
陈衡只看着祝文婉,显然她也不知道祝四姑娘找梅清是何事。
祝文婉皱了半天眉头,好似没想好如何开口。终于很突兀地说道:“陈姐姐,谢谢你带我过来。你先回自己院子去罢,我和三姑娘说几句话,回头再过去找你。”
陈衡的脸色登时便有些难看,她自诩是祝文婉的好友,谁知脑门上被盖上这“回避”的戳子,脸上便有些下不来。
眼光在梅清和祝文婉脸上来回扫了几下,陈衡还是站起来走了,三妹妹不算什么,但是安邦侯府的四姑娘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本来在周围服侍的丫鬟们一看这阵仗,赶紧都蹑脚退了出去。
祝文婉跟着站起身来,竟走过去关严了门,反锁起来。
梅清坐着没动,只暗暗将真气流转了一圈,心想,你要是想替哥哥找场子回来,那必定是打错了算盘!
谁知祝文婉并没有抽出鞭子冲过来,倒回到桌旁坐下了。深深呼吸了几下,硬梆梆问道:“你当真将我哥哥打败了么?”
“明知故问可不像祝四姑娘的作风啊。”梅清的语气里带了点儿自己都没有觉察的讽刺。
祝文婉难得地涨红了脸,一个字一个字地憋了句话出来:“你教教我吧。”
啥?这是上门拜师学艺的?不是找场子打回来的?
那啥,不是应该先找场子打一番,然后再折服拜师么?祝四姑娘咋不按剧本走呢。
“祝姑娘的意思听不明白,能不能说清楚些?”梅清的话音儿带了几分迷惑。
“那个……”祝文婉脸上的血色落下去一些,许是已经说出口的缘故,接下去说话倒利索了不少,语气也渐渐诚恳起来。
原来那日小侯爷输了之后,发了一顿脾气,终于冷静下来。随后便托妹妹借还礼之机,将说好的侯府名帖藏在了礼盒之中。当时匆忙不及细问,祝文婉只得按哥哥说的办了。待陈家姑娘们走后,便找祝兴阳问了个详细。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祝兴阳习武多年,此番连败,心中早已自知确实不是梅清的对手。他对妹妹倒并无保留,还借机分析了一番落败的原因。祝文婉倒听得津津有味,还让哥哥比划了一番梅清的招式,只是那些招式简简单单还慢腾腾的,看得实在不明白。今日心血来潮,祝四姑娘便按着自己随意的性子,过来求教了。
梅清皱着眉头,她实在不怎么想和安邦侯府有瓜葛。
“祝四姑娘的意思,是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