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候选王妃-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清打算先找两个徒弟,一男一女,男弟子放在水仙斋里,自己过去的时候指点他一下,平日里可以兼顾在外头跑跑,买些所需的材料;女弟子则在家里给自己打下手,顺便学习技艺。
    事实上,上个月她便将自己的打算说给了吴掌柜,让吴掌柜帮忙找徒弟。按她的想法,吴掌柜在业界浸淫多年,人头熟,眼光毒,肯定能帮自己找到合适的人。再者,若是吴家有人愿意的话,那就更好了,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让梅清惊异的是,吴掌柜听了她的想法,当时便站起来,连滚烫的茶盅带翻烫了脚都不觉得。
    一再询问,肯定了她确实是要将技艺传授出去之后,吴掌柜激动得话都不会说了,语无伦次的表示吴家绝对愿意派子弟过来。后来甚至希冀地看着梅清,表示如果不嫌弃他年纪大,也很愿意拜师。
    梅清只能哭笑不得地婉拒了。看吴掌柜这个样子,她就知道自己一定是低估了这个时代对技术的珍惜程度。
    后来她让梧桐去打听一下收弟子的规矩,再一次验证了自己的无知。梧桐当时就表示不用特意打听,自己就知道不少。
    除了家生子,丫鬟们也都是穷人家出身,对学徒的事情并不陌生。
    事实上,做学徒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
    初做学徒,基本上不用指望学什么东西,就是个打杂的,铺子里和师傅家里各项杂活儿全包,师傅师母都可以随意打骂,虽然有吃住,却没有任何工钱。
    如此过上几年,师傅看你任劳任怨,才会多少教上一些,而白干几年活儿,啥也没学到便被踢走的也不在少数。至于真正压箱底儿的本事,能不能学到手,还得看能不能最终取得师傅的信任。
    一名学徒要出师总得有十年上下,而通常出师之后也都是在师傅的铺子里干活,要自己独当一面另起旗帜,又需要另外的机缘。
    而且,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对师傅不敬,不照顾师傅家人的,会被行业里一致唾弃,绝对找不到饭碗。
    即便做学徒如此不易,如果有像样的师傅放出风声要招徒的话,也会被踏破门槛。只因一般来说,各式技艺都是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在家族中代代流传的,除非是家族式微,实在没有合适的子弟,才会在外头招徒弟。
    梅清大抵弄明白了,自己这种情况实在是特例。
    虽然心里大概有了眉目,梅清还是被吴掌柜带来的准学徒阵容吓了一跳。
    吴掌柜是和一位老者一道过来拜访的。
    这位老者大约五十岁上下,紫红脸膛,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一看就是位久居高位、发号施令的主儿。
    果然吴掌柜介绍这位老者乃是江右吴氏一族的副族长吴贵中。如今吴氏族中的族长已年迈不甚管事,族中事务都是这位副族长打理。大家都称呼他为贵叔。
    得了梅清要找弟子的消息,吴掌柜派了专人快马,赶回江右,先通知了自己的二弟,让他在自家这一房挑选合适的人选,再通知了族里,毕竟这样的事情也不能自专,反正吴掌柜本人在京城,回头总有便宜行事的好处。
    谁知自去年水仙瓷横空出世,吴家在京城一脉如异军突起,在族中极受重视。本来吴七的位置便有无数人窥伺,如今正好吴七刚订了婚期,去湖州迎亲去了。再得了梅清要找弟子的消息,登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志在必得者有之,钻营谋求者有之,怀疑观望者有之,无事生非者有之,一时纷乱不堪。
    扰攘了三五日,才最终选了男女族人各十名,由贵叔带着上京。
    吴贵和此人,在族里辈份不算很高,能做到副族长,实有其过人之处。除了业内的门道样样精通之外,为人精明,处事公平,在族里威望甚高。

☆、第一百四十九章 质疑

见到梅清,贵叔的心里还是十分意外的。
    虽然早已听吴掌柜和吴七的转述,和自家合作做水仙瓷和古玩旧货生意的,乃是个年轻的官家女子,但是见到本人还是与想像中的大不相同。
    吴家历代经商,在陶瓷行当乃是翘楚。如此大族,女儿有天生精算计的,亦有参与家中业务,赚得分红可以作为嫁妆,也有做得顺手,招赘婿入门的。娶进来的媳妇不必说,也大都是商家出身,好些都是自己打理嫁妆资产。
    其他商家也多与吴家类似,故此贵叔见女子的经验并不少,也不会觉得稀奇。女子经商,爽朗大方乃是常态,遮遮掩掩也属合理,但通常来说,一般年纪都不会太小。无论男女,做事情都讲个经验不是?
    而眼前这位端坐如松的女子分明只是刚刚及笄的模样,真的是她,能精通陶瓷技艺?真的是她,有创出水仙瓷的本事?真的是她,会修复前朝古物?
    难不成是她家中另有高人,只是不便出面,让个小姑娘来做幌子?
    贵叔心里琢磨着,面儿上丝毫不露,大家寒暄了一番,便告知这次带来了若干男女,都在外头马车上,等着梅清甄选。
    这个……还一马车一马车的啊。
    梅清还以为三五个选一个的样子,如今来了这么多人,总不能连车也不让人家下。如此便决定男先女后,先在外院等候,其后在偏厦里挑选。
    等到在偏厦里见到先进来的男子们,梅清觉得更加郁闷了。
    头一样就是,除了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这些人全部都比她的年纪要大,看起来都是二十出头的样子。
    比自己年纪大不奇怪,可是都是大小伙子……很有压迫感好不?
    还有就是,这些人大都似乎不是平常伙计。
    从穿着来看。清一色穿着簇新的宝蓝锦缎长袍,看起来整齐好看,但并没有人有局促不安之色,应该是平时都是穿类似的衣裳。
    从神色来看。不仅不像一般的伙计有恭敬之色,甚至有几位还颇有些桀骜的样子,盯着自己猛看。目光倒不是色迷迷掂量女子,而似乎是在研究自己有没有资格做他师傅。
    梅清心里略有一丝不悦,比气场么?咱两世为人,加起来这么多岁是白活的么?
    目光放冷了两分,逐一将这十名青年男子打量了一番,梅清心里有了计较。
    “麻烦大家将双手伸出来看看。”梅清淡淡说道。
    只有那名少年将手伸了出来,而青年男子们愣了一下,竟齐刷刷扭头看向贵叔。
    “你们没听见陈姑娘说么?还不将手伸出来!”贵叔闷哼了一声。冷冷吩咐道。
    众人这才将手伸了出来,其中一位还将袖子卷高了些,想必是想让梅清看得更加清楚。
    梅清逐一看了,只有两名手上有薄茧,便是那名少年和卷袖子的那位青年。她指了指这两名。道:“这二位先留下,其他人可以先回去了。”
    此言一出,其余八人都愣住了。自己大老远儿地从江右赶来,在贵叔和吴掌柜的督促下,又是洗澡又是换衣服的,就这么看了两眼,就要回去了?
    左首排头位的青年再也忍不住。跨前一步,冷笑道:“陈姑娘可是看手相的么?就这么看一眼便知道我们不合适?”怒气冲冲颇有些质问的意味。
    梅清仔细看时,这位青年别的也还罢了,两条浓眉几乎连在一起,看着颇有几分霸气,又排在左起首位。想必是吴家后辈中有些名堂的人物。
    不过梅清根本没答他的话,而是回身儿去看贵叔。
    你带过来的人,你负责收拾。
    其实打从一开始,贵叔便觉出不妥来。他能心里犹疑,觉得陈姑娘的年纪太小。怕是其中有不可告人之处,这些家族的子弟也都是聪明过人,自然也极可能做如此想。
    吴掌柜传消息回去的本意,是想让家族中挑选些十来岁的半大孩子,通常学徒也都是大概这个年纪。
    只是水仙瓷这一年来实在风头太盛,现在因为产量要求大,一部分水仙瓷便是在江右生产,族中诸人都是见过成品的,对其质感之细腻通透,均是叹为观止。果然销量成绩斐然,一直保持一器难求,价格高居不下的态势。
    京城里打理家族生意的吴七和陶陶斋的吴掌柜,都是长房嫡系,故此水仙瓷的诀窍只牢牢控制在长房手里。虽说也找些家中子弟帮忙,却是难窥门径。
    更离奇的是,为了转移视线,长房竟然连养牛这种和制瓷风毫不相关的事情都开始涉足,愈发让人觉得水仙瓷必定是暴利可观。
    本来按吴掌柜的意思,这次陈家姑娘找弟子,还是在长房里头找人,只是跟族里随意打个招呼便想糊弄过去。可大家一听说了消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都认为是与长房分一杯羹的好机会。说不定谁能得了陈姑娘的青眼,日后自然不可限量。
    故此最终过来的人选里头,竟是以族里已涉足生意的青年管事居多。年纪大些的,自持身份,自是不来的;年纪小些的,却是根基尚浅,争不过这些青年管事。
    只有吴掌柜的幼子吴启健例外,有吴掌柜全力支持,总算弄到一个位置。再有长房庶出的九少爷吴启豪,不过比吴七小半年,从小便喜爱制瓷,却只在自家院子里鼓捣。这次也跟了来,便是那位与健哥儿一道被留下的。
    只因心里存了先暂居人下,日后腾达的想法,谁知见了大名鼎鼎的陈家姑娘,竟然只是个刚及笄的姑娘,心中落差实在难以言说,众人不知不觉之中便露了本色。
    这些个中缘由,贵叔自然是心中有数,再则也想借这些青年探一探梅清的底细,故此并未干涉。
    不想梅清如此老到,根本就是一招都不接,直接将事情推了回来。
    贵叔只得沉下脸来,训斥道:“不得无礼!辉哥儿你胡说什么,难道陈姑娘还要跟你交待不成!”
    这先头出声的青年乃是三房里年轻一辈最出色的吴启辉。
    吴启辉见梅清面对自己的质问,既未直接回答,也没有不悦之色,而是直接逼得贵叔出面,心里亦是平添了两分惊异。这姑娘手腕之圆熟,与年龄明显极不相称,自己是不是错了呢?说不定当真是奇能异人也未可知。
    开弓没有回头箭。
    吴启辉先冲着梅清躬身施了一礼,又转身冲着贵叔施了一礼,道:“贵叔,您老人家说得是,小侄失礼了。只是咱们跟着您老人家车马劳顿,远道诚心而来,如今陈姑娘只留下长房二人,片言只句就要将大家伙都打发走,小侄实在费解,还望您老人家为大家做主,无论如何有个交待才是。”
    梅清听在耳中,又将这人打量了两眼。看他这番言谈举止,倒不是无知莽撞之辈。被训斥了之后,反而收起了之前的怒气,那么……想必之前的怒气也是计划之中的了。
    随后先是自认了失礼,转而便几句话将向梅清讨说法的担子,压在了贵叔身上,将贵叔挤兑在中间,不得不帮他们说话。
    大家是跟着你贵叔来的,难不成你不为我们出头?
    果然贵叔的脸色虽然黑了两分,却还是冲着梅清拱了拱手,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梅清并没有直接回答吴启辉之前的问题,而是询问道:“贵叔,江右吴氏世代经营,说一句生意兴隆通四海也不为过。不知是否也会招募外来的学徒呢?”
    此言一出,贵叔心知不妙。
    吴氏家大业也大,自然是有学徒的。这收学徒有收学徒的规矩,别的不说,从来都是主家随意选人,即便是什么理由都没有,就是看着不顺眼,都完全可以挥之而去。
    梅清如此问,显然是要以吴家收学徒作比了。贵叔便转头看了吴掌柜一眼。
    之前吴掌柜极尽夸张之能事,口口声声说这位陈姑娘如何的有本事,又是如何的懂生意,贵叔自然多有听闻,只是半信半疑而已。
    见到梅清,又将那“半信”转成了“半疑”,几乎已认定长房与陈家有猫腻。略一交手,又将那“半疑”转回“半信”。本来好事一桩,到了现在的情形,便有些棘手。
    在外头,吴掌柜还是要维护家族的脸面的,何况他也不希望大家真正弄僵,便上前一步,笑道:“陈姑娘如此问,小老儿当真惭愧。竟是连收徒的规矩都不懂了。只是还请陈姑娘见谅,一般收徒弟,便好似我们吴家,都是只收什么也不懂的半大孩子,入门之后再行教导。既然本来不懂,自然是由着主家挑选,主要看资质如何。
    只是这次听说陈姑娘有意授徒,家中子弟十分向往,小老儿便自作主张,寻了些懂行的,如此陈姑娘也能省心些,不必从点窑烧火教起。只是这些子弟们也跟着叔伯们做了些日子,不免有各自的主意,还望陈姑娘海涵。”
    这话说得还算中听,将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
    梅清也不怎么想继续纠缠下去,速战速决好了,她本来就是个极爽快的人,收个徒弟这么难么?
    可惜她想得太简单了。

☆、第一百五十章 小题

吴掌柜的面子梅清还是要给的,她笑着点了点头,道:“吴掌柜费心了。其实我解说一下也无妨。”
    说着冲那十名子弟方向略扬了扬下巴,“在我看来,不论做什么事情,务实很重要。所以手上没有茧子的不要。”
    众人不约而同低头去看自己的手。不少人脸上露出恍然和惭愧的神色。
    “各位少爷有意,在此多谢了。只是我要找的是肯吃苦做事的人,所以诸位还是请回吧。”梅清已经开始盘算剩下这两位是继续二选一,还是索性都留下。
    可是吴启辉却不愿意就此罢休,他整了整袍袖,长揖到地,对梅清道:“多谢陈姑娘阐明。只是在下还是想恳请陈姑娘,念在我等过来一趟不容易的份儿上,再给我等一个机会。”
    他说话的语气十分诚恳,见梅清并没有勃然作色,又继续道:“只因我们这个几人平日里都是家里的管事,主要是安排活计,呵呵,让陈姑娘见笑了,确实是动嘴儿的时候多,动手的时候少。只是,若说吃苦肯干,别人不敢说,至少我吴启辉还是做得到的。”
    说到后来,言之锵锵,掷地有声。
    这人是个人才哎,至少可以去演话剧。
    此时贵叔也上前一步,笑道:“其实若说聪慧机灵,不是自夸,我们吴家的子弟还是有那么几分的。若说做事,也有蛮干和巧干不是?至于肯不肯干,陈姑娘只管放心,他们若是但凡敢偷懒一分,吴家也是容不得的。”
    言外之意,只看手上有没有茧子,未免太过简单,说不定那两个有茧子的,不过是不会干活只知一味蛮干。
    梅清略一寻思,心下了然。听刚才吴启辉所言。自己初选留下的二人均是长房的子弟,故此恐怕惹来了猜疑。
    这吴家想必和所有的大族一样,各个房头各有争竞,而贵叔此来。极有可能便是想在吴掌柜手上分一杯羹,这位吴启辉多半儿便是贵叔的人。不然让吴掌柜带着众人过来也是一样的,何必劳动副族长呢?
    想明白了此节,梅清倒觉得轻松了些,自己只想找到合适的帮手,至于吴家内部如何分蛋糕,她才不在意。
    再说,若是吴家长房一家独大,其实未必是好事,有其他房头的人牵制一下。对自己可能更家有益。
    如此想来,思绪不觉扩展开去,其实也应该在吴家和其他制瓷世家之间建立竞争机制,自己不该嫌麻烦,和银钱过不去。从来都是有竞争才有发展,才有更好的合作条件。
    见梅清半晌没说话,贵叔脸上有些下不来,吴掌柜虽然巴不得梅清不同意,此时也只得试着唤了一声:“陈姑娘?”
    “好吧!”梅清松口了,“既然如此,咱们便看看诸位的真才实学!”
    这些吴家子弟登时如打了鸡血一般。精神抖擞,也忘了男女之别,目光灼灼看着梅清,只等她继续考校。
    梅清微微眯起眼睛,在地上踱了几步,便笑道:“那我可问了。嗯,先问个简单的吧。请那一位说说,斗彩瓷器有哪几种?”
    斗彩?
    大家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十分怀疑自己没听清楚。听陈姑娘的语气。这所谓的斗彩似乎应该是某种瓷器,可是怎的好像没听说过呢?
    而且这斗彩还有好几种?
    这叫做简单的问题?
    众人的目光又转向了贵叔。
    贵叔脸上也有些迷惑,这彩瓷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之分,可是斗彩是个什么彩呢?
    他看向了吴掌柜,难道京城有不同的叫法?
    吴掌柜可没看向贵叔。
    吴掌柜只看着梅清,直接开口问道:“请教陈姑娘,这个斗彩是指什么?呵呵,小老儿还真不知道有这么种彩瓷啊。”
    “啊?”梅清做出惊讶的神情,其实她心里清楚得紧。
    京城乃天下货品汇集之地,按她之前查看的情形,并没有发现斗彩的瓷器,回想斗彩始于明代成化年间,估计这个时代是没有这个的,故此便将斗彩选为继水仙瓷之后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梧桐。”梅清将身后的大丫鬟叫过来,“你过去书房将桌上那件团花笔洗拿过来。”
    不一时,梧桐便抱过来一只半尺见方的敞口直身的笔洗。梅清伸手一指,道:“喏,这个便是斗彩的。”
    吴启辉第一个迎上前去,接过那笔洗仔细观看。
    自己唱念做打忙活了半天,好不容易得了个复试的机会,谁知却被陈姑娘口中的“简单”问题难住了,自然要好生看明白。
    笔洗刚一上手,便觉得十分轻盈,仔细看时,其胎质之薄,竟能映出背后的手指,先吓了一大跳。
    再看上面的图案,只见莹白的底色之上,外壁绘着大朵青色团花纹,间缀着折枝石榴,近足处以如意纹一周装饰,釉面明亮滋润,看起来极具赏心悦目之感。
    其绘工精致自然不在话下,最奇的是颜色清丽典雅,既有釉上彩之鲜艳夺目,又有釉下彩之莹润生辉,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斗彩”?
    这制瓷之人看瓷器,与常人又不相同,便如木匠看木器,铁匠看铁器一般,每每见了美器便不自禁地想着自家如何才能做出来。
    吴启辉捧着这笔洗,只管不断地打量琢磨,旁边的人等不及,都围了过来观看,一时赞叹之声不绝,又有人伸手来接,吴启辉如何肯让?不免你争我夺起来。
    好在梧桐机灵,搬出一张矮几来,将那笔洗居中放了,只让众人围着研究便是。
    贵叔和吴掌柜虽说也是心痒难耐,毕竟自持身份,只是陪在梅清身边。因隔得远些,虽然知道是好东西,却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梅清便对吴掌柜笑道:“本来这笔洗做了一对儿,只因用的是薄胎瓷,未免娇气些,送过来的路上碧玉已砸了一个,如今可只剩这一只了。”
    本来梅清不过是随口说笑两句,贵叔和吴掌柜听了却是大为惊异。
    碧玉是吴家陶陶斋的女伙计,乃是家生子,在陶陶斋也做了几年的伙计,故此贵叔也是认得的。听陈姑娘话里的意思,难不成这斗彩笔洗竟是吴家做的?只是看向吴掌柜时,却发现吴掌柜的神情比自己还要惊讶。
    只因如今水仙瓷产销数量均十分可观,吴掌柜等人均是忙碌不堪,兼且主要顾着铺子里的生意,故此梅清这边儿专由碧玉负责往来。碧玉女孩子家出入方便,而且梅清所做多为小件,带进带出也不算累赘,一来二去成了惯例,吴掌柜并不过问具体的情形。
    “这笔洗是吴家窑做的?”吴掌柜问道。
    梅清笑道:“我要做的东西,都是交待了碧玉去办,想必是吴家窑出的。”
    吴掌柜的脸色便有些难看,心里盘算着回去要好生问问碧玉才是。见那些子弟们看得差不多了,便走过去,将那只斗彩笔洗拿了过来,和贵叔一道观看。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越是行内的老行尊,越是明白好东西的难处所在。
    贵叔和吴掌柜在陶瓷行当里混迹几十年,好东西不知见了凡几,眼光自有独到之处。
    这笔洗若说如何的精美绝伦倒也未必,说到底乃是一件案头器物,即可赏玩,也可实用。只是这工艺上果然十分有特点,叫做“斗彩”,自然着重在“彩”上头做文章,而笔洗之上青花团花的底纹和其上点缀的小朵花卉,显然是不同的着色方式,相映成趣,而底部的如意纹,样式虽然常见,却是用了红蓝黄绿四色搭配,让整件器具十分生动。
    再者这笔洗既轻且薄,看来便是刚才陈姑娘说得“薄胎瓷”,也不知是如何制得的。贵叔和吴掌柜好不容易才按下心中激动,没有在脸上露出来。做生意最忌行之于色,被人知道了心思,便落了下乘。
    忽然木棉进来在梅清身边低语了几句,梅清便跟贵叔和吴掌柜打了个招呼出去了。
    眼见梅清带着木棉和梧桐走开,偏厦之中只剩下吴家的人,登时喧哗起来。
    因笔洗还在贵叔手里,子弟们便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这些颜色是如何做上去的。
    还是吴启辉带头,大家道:“如此乱猜那里会有用,既然是咱们京城陶陶斋做的,自然十七叔是知晓的,请教一下十七叔便是。”
    吴掌柜大排行十七,故此被吴启辉称作十七叔。
    这话其实贵叔也想问,只是不便出口,见吴启辉如此晓事,自然是绝不阻拦的。
    吴掌柜苦笑了一下,道:“这个我也实实是不知的,只能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