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候选王妃-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出的。
    而且这戒指的戴法也有讲究,要戴在小指之上。
    这个戒指的好处是男女老少咸宜,贫富均可。
    男款略粗大,女款更精细。
    没钱当然只能戴铜戒指,有钱冒充金的亦未尝不可。
    反正这种东西不会整天戴着,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
    不是内行特别留意,是不容易发现的。
    “北戎王告诉我这个,是让我在大昌可以有人可用。”宜妃的声音里带着冷飕飕的味道。
    可是宜妃呆在深宫,几乎就是笼中的金丝雀,接触的人太少,至今也没有见到任何人带着北戎谍人的暗记。
    “狼子和狼女们的首领是狼头。”宜妃想让梅清帮她寻找狼头。
    狼……头……
    梅清心里感觉很不对劲儿。
    “我本来想着,大昌和北戎相距如此之远,北戎王也是鞭长莫及,不如就在这儿锦衣玉食混混日子算了。”宜妃的眼睛完全没有对焦,整个人都带着茫然的神色。“可惜的是,我想混日子,日子却混不下去。”
    “我不怎么想要这个孩子,甚至想过用些手段不要了,说不定顺便还能陷害个谁。可是,我下不去手。我不够狠……别人够。”
    “我差点儿连命都没了……就算一时用不上,也要将所有的人脉先抓在手里。”
    “好妹妹,我知道陆斐很有些门路,你们帮我找到狼头,你们的事儿。我一定好好在皇上身上下功夫。回头你们就回蒙萨去了,这大昌的事儿也就没关系了。”
    宜妃将话说得很明白了,大家互相帮忙。而且你们出了力之后,就能拍拍屁股走路。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后果。只是见梅清表情古怪,宜妃睁大眼睛观察了一刻,有些不得要领,便就没有再继续深谈了。
    梅清的表情古怪是因为她想起了一件很古怪的事儿。
    在出宫的路上她仍然在仔细回想。
    冯嫒的手上……好像曾经有一枚绞丝金戒指。
    金的?铜的?
    戴在那个手指?
    实在记不得了。
    为什么自己会记得这个?她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说不定自己这个身子的原主儿就是因为这个死的。
    也许原主儿知道北戎谍人的秘密。
    也许原主儿就是狼头。
    无知的少年狼头。
    见到一个类似的暗记,产生盲目的信任,结果断送了自己。
    梅清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儿不够用了,决定下次见到陆斐的时候好好商量商量。
    皇上身边的大太监王松和狠狠眨了两下眼睛,觉得自己的脑袋不仅仅是不够用了。而简直是见了鬼。
    皇上明明用了早膳就进了御书房和仇禹不知道说些什么,自己一直守在外头。心里还琢磨着,这阵子慎刑司的仇禹经常跟皇上同进同出,实在是少见。今儿又谈了这么些时候,不知道宜妃娘娘小产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谁知道到了差不多午膳的时辰,皇上自个儿推开门从御书房里头出来,仇禹竟然没跟在后头。
    仇禹不见了?!
    王松和偷偷往御书房里头看了两眼。
    御书房很大,也很宽敞,一目了然,并不能藏人。
    仇禹那么大个活人那里去了?
    王松和微微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在宫里。嘴严从来都不是坏事儿。
    皇上对王松和的表现很满意,他打算将王大太监拉下水。
    宜妃性命无忧,精神又差。这几天。皇上除了去看望安慰一下宜妃,其他的时候都在地下徜徉。
    发现一个新世界的感觉真是奇妙。
    仇禹做事相当的稳妥。他从至坤宫的宫人里头选了两个年纪大些,老成懂事的,加上当日曾随自己入内的两名手下,组成了一支小队。这些人的任务就是寻找至坤宫之下秘道的另一头。
    秘道的出口是一堵墙。
    封得严严实实的石墙。
    无论怎么看,都是个死胡同;无论怎么推,都纹丝不动。
    至坤宫的宫人们开始的时候非常绝望。
    她们本来觉得很无辜。自己实在没有加害宜妃娘娘,却落到了如此境地。
    接下来觉得更加无望。本来就够冤的了,再知道了宫里头的秘道。大概绝对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好在仇禹很会鼓动人心。
    他告诉大家,既然有人能从秘道过来设置陷阱。就表示还有别的人知道。越多人知道的事情,越不会成为秘密。
    所以不用担心被灭口。至少不是现在。
    若是仔细勘察,抓住行事的元凶,将功折罪,那么,没有保护好宜妃娘娘的过错,说不定还能抵消一部分。
    退一步说,即便最后是个死,还有个死法儿呢,还有死后的说法儿呢。
    众人想来想去,似乎仇禹说得有理,于是打起精神,认真干活儿,至少也得给自己挣得一个干脆利落的死法。
    秘道被一寸一寸地仔细研究。
    果然另有玄机。
    看似出口的石墙,就是一堵石墙。
    真正的出口在另一处严丝合缝的石壁上。
    石壁上的出口连接另一处通道,再行不远,终于到达真正的出口。
    其实,离开宫廷也不是很难。
    出口在宫墙之外,护城河上沿。
    护城河很宽,但其中的水通常都是不满的,不过三尺深。
    水中遍植荷花,也算是宫廷一景。
    守护宫廷的侍卫们并不是密密麻麻围着宫墙的,只是守在出入的门口,每个时辰绕着宫墙巡视一轮。
    所以要从这个秘道口进入宫中不会很难。
    可是……秘道并不是直接通往宜妃榻前的。
    当然不是,多年前修建秘道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无数年后帝王宠妃的床榻位置呢。
    那么,这条秘道本来是做什么用的呢?
    仇禹发现自己的活儿越干越多了……
    紧锣密鼓地忙了两天之后,终于大致有了眉目。
    仇禹又在石壁上发现了两处连接。
    一处是垂直方向的,有机关连着御花园的一处假山。
    一处是水平方向的,连着一处秘室。
    非常宽敞的秘室,有床,有桌,有椅,有马桶……还有……五具尸体。
    非常久远的尸体,只剩下干硬的骸骨穿着颜色黯淡腐朽的衣服。其中一件暗黄的衣服相对还完整,上头绣着龙纹,显然是一件龙袍。
    几把刀剑虽然把手都生了锈,倒还算完好。
    仇禹不敢继续研究,不得不停了工,将阶段性进展先向皇上禀告。
    丰裕帝再也按捺不下自己的好奇心,他亲自过来查看。
    秘室床上的瓷枕之内,找到了一枚玉玺。
    “果然是夏朝的承先皇帝。”皇上轻轻说了一声。
    大昌就是灭了夏朝建国。
    承先皇帝登基的时候只有四岁,国灭的时候也不过十四岁。
    大昌的精兵攻入皇城,这位希望能继承先祖江山的小皇帝不见了。据说被近臣和太监护送逃走了。
    其后大昌的太祖皇帝四下里搜捕了好些年,都没能发现这位小皇帝的踪影,想不到原来近在咫尺,就在皇宫底下。
    这秘室的功能大抵清楚了,下头设着躲避用的秘室和外逃的通道,是躲避一时伺机而出,还是直接逃出宫外,大概就要看当时的情形了。而宜妃寝殿下头的小间石室,应该是间贮藏室,存放些应急使用的粮米清水等物品。
    仇禹又地上地下忙活了几天,终于发现,通往这间秘室的通道不止一条,还有从御书房和皇帝寝宫过来的各一条,只是都由极隐秘的机关掩饰,而且另外发现了一间位于皇帝寝宫下方的藏身秘室。
    这样就比较清晰了,地下应急系统的入口有三个,分别是皇帝的寝室、御书房和御花园,估计这几个地方是修建皇帝最常停留之处。
    皇上让仇禹将地下的骸骨收拾出去烧了,他可没有给夏朝的承先小皇帝盖棺定论的想法。而且过了这么多年,当时的情形早已无从研考,索性算了。即便是皇帝,几百年之后也只是白骨而已。
    不能不承认,这地下工程还是修建的相当巧妙的,构思精奇,机关隐蔽。最令人称奇的是,想必设有暗藏的通气孔道,即便身处地下,也不觉得气闷。
    皇上索性让仇禹将所有已发现的部分都收拾的干净利索,又想法子搬了些桌椅床几锦袝绣褥等物下去。
    至坤宫的那几个宫人,其实皇上也都认识。他常去至坤宫,都是叫得出名字来的,便将那几人留在下头服侍。这些人自然是喜出望外,尽心尽力不提。
    仇禹是不赞成的。
    他的想法是,将这些人一体除去,当然,他自己的人不在其中。可以另找别的人过来,带过来的时候蒙住眼睛,之后就留在下头不能再出去,如此才能保守这秘道之密。
    这样的做法当然更稳妥些,在仇禹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事实上,他几乎没请示皇上就直接操作了。
    谁知,多嘴问了一句,却发现皇上的性情似乎有些变了。
    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对此感到庆幸。

☆、第一百八十章 想法

丰裕帝似乎变得心软了。
    青壮时期的皇上,别说这么几个宫人,再多也不再话下。
    曾经有一位大臣结党获罪,按律满门死罪。皇上竟不抓人问斩,只派人将宅子里头的粮米肉菜等物抄走,然后将宅子封了起来,让里头的人自生自灭。
    这是一次成功的威慑。
    开始的时候,宅子里的人们愣神了一会儿,便开始争抢值钱的财物。大概心里还暗暗惊讶,怎么皇上没将这些东西拿走?随后发现这些东西根本不能吃也不能喝。
    不久,门口挂上了几具尸体,都是接受贿赂试图私自放人走的守卫。财物的唯一用途也被断绝了。
    最先消失的是尊卑上下。
    都到这份儿上了,谁还做孙子啊。
    平时恭敬温顺的仆人奴婢,变得凶神恶煞,大骂家主祸国映民就算了,现在拖累大家一块死,绝不能就此放过。
    高高在上的老爷夫人,娇滴滴的姨奶奶,胖乎乎的少爷,水灵灵的小姐……无一幸免。
    主子们都死了。奴仆们推举了一个头儿,试图向朝廷表功,争取生存的机会。
    皇上不为所动。
    接下来的情形愈发惨烈,有绝望自杀的,有暴力相残的,有啃树皮草根的,有将主子们的肉燉来吃的……
    守卫统领每日都要在宅内巡查一遍,第二日朝会上进行通报。
    不到五天,情形就变得入耳惊心。
    直到差不多一个月,宅子里的人才终于全部毙命。
    相当长的时间里,大臣们老老实实地干活,不再考虑结党营私的事情。
    还是讨好皇帝最重要。
    皇上会怜惜这几名至坤宫的宫人,实在出乎仇禹的意料。好在不久皇上便主动和他说起此事。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团。
    “你是不是觉得朕年老就心软了?”皇上和煦地问他。
    仇禹的冷汗下来了,千万不要误会皇上的态度,变脸这一招应用得最炉火纯青的。就是皇上了。
    “臣不敢。”
    “你嘴上不敢罢了,心里就是如此想的。”皇上略带轻蔑地说道。
    皇上随手扇着了火折子。点燃香炉里头的白兰香。
    其实皇上不喜欢常用的龙诞香,他更喜欢单一纯品的白兰。
    “其实你的想法并没有错,朕年纪越大,越觉得有些事情不需要太过介怀。”看着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烟气,皇上的声音稳定而轻松。
    “大昌还没有一个皇帝活过六十岁,朕大概也不会比先皇们更加长寿。”皇上收起火折子,坐了下来。“所谓生有何欢,何必思前想后。畏惧太多。”
    “其实这地下秘道,最大的问题是,是谁进来给宜妃设下的陷阱?此人才是最大的泄密的可能。若是找不到此人,咱们就算将现在所有知情的人都灭了口,也没什么用!”
    这个仇禹也知道。
    “朕还打算让王松和也下来。”皇上继续说道。
    “啊?”仇禹惊讶地抬起头来,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因为朕打算用这个秘道出宫去,总得有人跟着好些。”
    “臣愿意跟随皇上左右。”仇禹也想明白了,现在只能听皇上的,根本不可能劝谏他别出宫去。
    “你当然得跟着,另外到时候再在外头安排些功夫好的暗卫。”皇上也不是随便行动的。他很重视安全。
    丰裕帝活了五十多年,普天之下的好吃的、好穿的、好看的,大概都见识过了。
    就是没见识过这所谓属于他的“莫非王土”的国家。
    连京城都没见识过。
    皇宫当然是皇上呆得最多的地方。行宫也去过不少,皇家别院、远郊猎场什么的,也是去过的。
    在皇上眼中,这些地方都差不多。
    不过是大些的四方天。
    自己和那些困守内宅的妇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权力。
    皇权。
    可皇权不能给他自由。
    他经常怀念当年亲征北戎的时光,驰骋马上,真爽!
    仇禹觉得有分身术就好了。
    皇上说一句要出宫去,他就得跑断腿。
    微服这回事,要的就是个自在。
    皇上的自在,就是仇禹的不自在。
    头一件。微服的这个“服”,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给皇上弄个什么样的身份合适呢?
    还有近身跟随的人选。远处防护的暗卫,紧急情况下表明身份的对策等等。没一件是容易的。
    幸好皇上的贴身大太监王松和参与进来之后,好些事情可以由王公公去办,仇禹才略喘过了一口气。
    追查暗害宜妃之人,刻不容缓。
    仇禹亲自审问涉案之人。
    要找到这个人相当不容易。
    地下秘道实际上有四个出入口。
    一个连接宫外,在护城河上沿。
    一个连接御花园。
    一个连接御书房。
    一个连接皇帝的寝殿。
    本身的设计是,在紧急关头,皇上可以从自己最常停留的三个地方进入秘道,视情况在秘室中躲藏或是直接出宫。
    只有御花园的通道有可能。
    虽然理论上也可以从护城河的出入口进入,在仔细考虑过后,不难发现,操作的难度非常大。
    护城河很宽。
    从对岸过来的话,必须有船。
    沿着这边儿的宫墙过去的话,几乎不可能不被发现。
    皇帝的寝宫和御书房当然更加没有可能。
    仇禹的看法是,暗害宜妃的人应该是从御花园进入,在地下工作了几天,挖了一条通道至宜妃的床前,算好时辰和位置,夜里就置好了陷阱。
    结果宜妃一早起床就中了招。
    看起来似乎有些无从下手,因为御花园是个开放的区域。不像宫殿是相对封闭的,往来人员不好统计。
    但对行家来说,还是有迹可循。
    能出入御花园的人当然不少。但其实也不多。
    皇宫很大,宫殿屋舍几千间。上万的宫人和太监。
    这么大的地方,管理也很严格。
    每个人的活动范围都是明确的。
    不然大家都能随便走动,有空了就去御花园逛逛,那还不乱了套?
    底层的劳役人员和尚未分配的初来者,只能呆在宫廷外围的掖庭和永巷,根本连御花园的树枝都见不着。
    分配到各个宫中的人员,没有合理的理由,活动区域仅限服役的宫院。
    有差事在身。在宫中走动的宫人和太监,也不能轻易进入御花园。
    御花园也是有人看管的。这些人并不是吃闲饭的。
    御花园是给贵人们赏玩的,那些珍贵的花草树木,都需要精心的栽培。闲杂人等当然不能进入。
    不过御花园没有明确的院墙,有心要进去,也还有机可乘。
    一般没什么人会偷偷溜进去,不过是些漂亮花草,不小心冲撞了贵人,可是要命的。
    仇禹从两方面下手。
    一个当然是御花园的人。所有的人都一一问过,近期的当值情况。所见过的各色人等,乃至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尽在其中。
    除了御花园的人。御膳房啊,匠作间啊什么的,里头的人也都找了来问,主要是起迷惑作用,不然大家肯定要觉得奇怪了,至坤宫里头出事,怎么还扯到御花园去了?若是各处的人都传来问话,自然就会被认为慎刑司是广撒网想捕鱼的意思。
    秘道的出入口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另一个方面,就是这阵子缺席的人。
    仇禹估计。在地下操作的人,所需时间不短。基本上没可能做到白天正常当差,晚上溜出来干活。所以这个人很可能找了个理由请了假。
    宫廷的运作像一座精准的时钟。人人各就其位,按部就班,另有备用人员若干,有人下,就有人顶上,绝不停顿。
    宜妃出事前的一个月,宫中因故请假者不过二十六人。
    除了两人是家中长辈去世,请假出宫奔丧之外,其余都是病假,其中十一人之后报称病故,九人仍病重,只有四人后来回来当差。
    如果不是病得起不了床,一般宫里的人都不愿意报病假。
    一般小来小去的小毛病,只要不是人缘儿太差,找个好姐妹好兄弟代个班,或是跟主子说一声,歇上两天也就是了。实在挨不过去,才会报病请假。
    病假就意味着待遇立减。
    马上就要挪到宫院最偏僻的角落里,所谓先清静地养几天,其实就是众人避之唯恐不及。
    情谊固然重要,自己的差事和身子却得排在前头。
    若是养上几天还不见好,就得出宫去了,一则免得传染,二则若是死在宫里头难免晦气。
    家在京城的还好些,平日的月银和赏钱多少贴补些家里,病了回去也能得个照应。家不在京城的,便只能住在宫外的安乐堂里。
    仇禹将调查重点放了病故的人身上。
    真死假死可难说得很,是不是病死就更难说了。
    病故的十一人中,有六名是太监。
    这六人是调查的重中之重。
    地下的活计又苦又累,还需要力气,是男子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太监的地位要比宫女低,大多是家中极度贫寒不得已才净身入宫的,他们更加容易控制,消失之后也不容易引起注意。
    让仇禹惊讶的是,这六个身故的太监之中竟然有两名值得深挖。

☆、第一百八十一章 信任

这两名太监都是在安乐堂中死去。
    按规矩,在安乐堂病死的宫人太监,如果是传染病,尸体就要烧掉;如果不是传染病,就直接用席子卷了的尸体埋在城郊一处指定的地方。毕竟完全烧掉一具尸体还是需要很多柴的。
    其实如果报个传染病将尸体烧掉更加一了百了,只是这种情况要安乐堂的医官检查死因才行,因为如果确认有役症,还需要做许多其他的操作。一般来说安乐堂的人不愿意麻烦,不管什么原因,哪怕是无人照顾饿死的,也统统算是风寒身亡。
    奇怪的是,这两名太监的尸身都找不到了。
    尸身上没什么陪葬的财物,即便生前留下些东西,也必定被安乐堂的人收去,不可能用做陪葬。
    尸身不见了,要么是死法儿有问题,不希望留下线索;要么就根本是假死,借尸遁去了。
    这两名太监的身份差别很大。
    一名是皇后宫里头的三等太监。
    三等太监是有等级太监里头最低等的,但毕竟也算有等级,比那些无等级的还是要高些,也算是个小头目了,平日管着皇后宫里的花草。
    还有一名是敬事房的杂役。
    这两个人在差不多的时候病倒,又在差不多的时候挪出宫去,连死的日子都是脚跟脚,最后一起被拉出去埋了。
    这名杂役也不简单,从前也曾风光过,居然在皇后、贵妃和静妃的宫里头都呆过,后来因故被撵下去做了杂役。
    仇禹觉得不用再查了。
    宜妃小产,众人的焦点都看着谭贵妃和项静妃,因为她们都有成年的皇子。也就是有动机。
    皇后未能参与调查,更谈不上主持调查工作,自然也被列为嫌疑之一。
    到底是谁干的。其实不是十分重要。
    重要的是,皇上认为是谁干的。
    皇上并不认为是皇后干的。
    他觉得皇后没有这个魄力。
    “臣妾实在没有这个本事啊。”皇后在太后冷冷的目光之下。简直快要哭出来了。
    “你坐在皇后这个位置上!在很多人眼里,有了这个位置,就什么本事都有了。”太后的声音和目光一样冰冷。“你做皇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道理还不明白吗?!”
    “可是……可是臣妾没有必要加害宜妃啊。”皇后急惶惶说道。“臣妾最近才给皇上甄选了不少女子,并不是善妒之人。”
    “不管什么事儿,都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太后叹了口气,毕竟还是自己的侄女,也不能逼得太过。“你觉得这是贤良之举。可是,说是掩人耳目也可以的。”
    “至于动机,更加好说。若是宜妃之子得了皇上的欢心,母以子贵,宜妃现在已经是妃位,到时自然会威胁到你这皇后的位置,你提前下手,除敌在先,也在情理之中啊。”太后继续给皇后分析形式。
    皇后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今日过来给太后请安,皇后就觉得太后的神情不对。脸儿板得死死的,显然是心中不快。
    果然,太后屏退了闲杂人等。上来劈头盖脸就责备她既不能笼络帝心,又不能约束后宫妃嫔,以至于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