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婚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缓缓拉长,慢拽,或是被人用巨大的剪刀剪断人的十根手指。”
  明明是光天化日之下,可胡饼铺子里却一瞬间鬼气森森,所有人都不由背脊隐隐发凉,便是自许胆大的,也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其实也难怪,如今可没有那些形形色色,能把人吓出病来的鬼故事,她的言语又着实勾人心魄。
  秦亚茹也顿了顿,抱了抱手臂,似是冷的厉害,才又缓缓道,“我一路上瞧见树上皆是利刃的铁树,还有漫无边际的刀山,滚滚的油锅,油锅里面还有被炸得焦黄的骨肉,看着这些,我精神几乎崩溃,就在我实在忍不住,想要哭喊的时候,忽听见桥下竟有一熟人的哭喊声!”
  她话音一止,所有人的心跟着一停。
  王嫂子说话的音都带了颤抖:“熟…熟人?”
  秦亚茹低着头,也不去看众人的表情,只瑟瑟发抖,“我…我看到周二郎在滚红的血水里漂浮,两个拿着锁链的小鬼一左一右拉着他拖曳,他拼命的喊叫,我却听不清他喊些什么,我吓的不轻,就想扑过去拉他,可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呔、哪个夜游神竟将秦娘子邀来,吓到了她,你们可吃罪不起,还不快好好送回去!’然后我便一下子惊醒。”
  说完,她吐出口气,周围却一时无声,秦亚茹抹了抹眼睛,低声道:“醒来之后,我只模模糊糊地记得我做过梦,却不记得梦中情形,就在刚才,我乍一看见周二郎,这梦中的一切才又清清楚楚地浮现。”
  秦亚茹咬牙抬头,目光眨也不眨地看着周二郎,定定地道:“周二郎,难道你竟没做这种梦?按说,你该梦见才是。”
  众人一惊,本能地都转头看着周二,却见周二额头冷汗频出,嘴唇蠕动,手上青筋毕露,呆愣愣好半晌,才大喊:“没…没的事儿,我,我什么都没有梦到!”
  声音之尖利,便是铺子外面的人都惊动了,喊完,这位一向表现的很老实的憨厚人,居然粗鲁地推开旁边的一位客人,狂奔而出,就像身后有什么东西追赶他一般。
  王嫂子怔了怔,呢喃:“这…周二郎这是怎么了?难道,难不成真和秦娘子,做了一样的梦?”
  周围顿时大哗,所有人都议论纷纷,周二郎刚才的表现,很明显就是心虚,怕是真做了一样的梦。
  秦亚茹低下头,掩盖住唇角一抹奇怪的笑意——周二郎有没有做什么地狱噩梦,她不知道,不过,那人肯定梦见过和水有关的东西,而且,恐怕还不止一次。
  虽然专业是法医,可中医方面的知识她也不只是会纸上谈兵,这时候的读书人,多通医术,她亲爹便是此中高手,当年秦亚茹望闻问切的本事,就是他爹爹认认真真教导出来,青出于蓝,如今一见那周二郎,便知此人肾亏许久,肾脏有问题,多做水梦,她就干脆诈上他一诈。
  平日里的秦亚茹,就是正经的大家闺秀,从不会说只言片语的谎言,这一次她的描述又如此逼真,纵然诡异神奇,可这本就是个信鬼神的时代,早年便有很多有大能人,有某某高官,能日审阳间,夜审阴间的传闻,她便是梦游地府,也没什么太不可思议的。
  确实,周二郎此时怕的厉害,他已经连续半个月,接连不断地梦到溺水,这事儿他藏在心里,跟谁也不曾说,秦娘子更不可能知道。
  他觉得自己还算了解秦亚茹,根本不相信那么个温柔怯懦的小娘子会撒谎,这时乍然听到这么个故事,又联想到自己做的梦,他虽然没梦到地狱,但刚刚秦娘子也说,她本也把梦境忘记,只是见到周二郎,才忽而想起。
  越想,他便越怕。
  王嫂子皱着眉头,心不在焉,秦亚茹看了一眼周二郎跑走的方向,搂着王嫂子的胳膊,轻声道:“所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嫂子何需惊惶?”
  王嫂子吐出口气,笑了:“也是,咱们快回,大郎想必要等得着急。”
  秦亚茹扔下满铺子关于鬼神之说的议论声,陪着王嫂子上了驴车,只觉得身体松快,心里积压的气也全部吐出,上辈子她让周二郎作践了好几次,吓得战战兢兢,甚至大病一场,刚才好歹吓他一吓,也算报应,只希望他因此多几分良心,不要连女儿都祸害,指不定还能救招娣一救。

  第十一章 流言

  秦亚茹心里痛快,脸上更添了几分光彩,驴车缓行,却不知道,她刚才那番说辞,却让对面的酒楼上的一人听在耳朵里。
  靠窗雅座儿,沉香的烟雾缭绕,恍惚有个人影凭窗而坐,烟雾被微风吹散,露出此人真容,到端是一副魅惑众生的好相貌。
  面如冠玉,眉如墨画,鬓若刀裁,鼻若悬胆,嘴唇略薄,到显出三分冷酷,七分风流,通体是绛紫色的长衫,头戴紫金冠,一身的贵气。
  相传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而眼前这美男子,却也不遑多让,若非他眉眼间略带几分骄横,身上也染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异气息,显见不是个好惹的,身边又有膀大腰圆的侍卫守护,便是民风不至于彪悍的此时,他恐也免不了被围观。
  此人本来只是侧耳听对面的说话声,觉得那女声柔美,颇为动人,那故事也有趣,但此时乍见秦亚茹扶着王嫂子,缓步蹬车,形如弱柳扶风,容色秀美娟丽,身上带着十分的风韵,那通体的气质,简直让人都不知怎样夸耀。
  男子倒吸了一口冷气,好半天,才回过神,长声叹道:“没想到此地居然还有这等佳丽,就是和茵茵公主比,也不遑多让。”
  他站起身,忍不住想去追赶,但他身边一白须老者,却是死命拽住,焦躁道:“元英,一会儿大郎便遣人来接,你可不要乱走。”
  那男子气得脸色铁青,却终究还是不情不愿地坐下,佳人再好,他也不敢随便违抗自家大哥的命令。
  秦亚茹自是不知道,她被人看在眼里,一路顺畅地回了家。
  流言这种东西,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传扬的最迅速的。
  此时市面上闲汉众多,小地方的市井生活又稍嫌乏味,略微有趣些的小事儿都能传扬很久,何况是像今日发生的这等奇诡故事!
  秦亚茹和王氏才回到陈家庄没一日,庄子里的人也知道了此事,甚至到了第二日,便有人写出‘美娘子梦游地府,憨二郎阴河受苦’的段子,在酒楼茶舍,勾栏瓦舍里说唱。
  周二郎此人也算出了一点儿小名!
  秦亚茹挎着竹筐,从后山慢步走回,大郎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边,背上还背着两只虽然算不上肥硕,却也不小的灰毛野兔儿。
  大郎小小的年纪,一个人在山间小径上走路都磕磕绊绊,那兔子很沉,压得他肩膀隐痛,更是累得满头大汗,可他似乎丝毫不觉得苦,面上一直带着兴奋的光,尤其是看向秦亚茹的眼神,已经隐约有了几丝崇拜之意。
  他虽然弄不明白,秦亚茹到底是怎么用一些竹篾草绳,就抓住山里跑得最快,最难猎杀的野兔的,但他年纪虽小,却知道庄子里除了有数的几个猎户,旁人都别想从大山里找食儿吃,她的娘亲一定顶顶厉害。
  秦亚茹当年跟着高枫天南海北的四处乱窜,便是再文静贤淑的女孩儿,几日吃不到饭,也要学会自救,这些野外求生之类的知识,皆是拜高枫胡闹,才能精通。
  刚走到家门口儿,秦亚茹就看见两个端着洗衣盆的妇人立在树荫底下说话。
  “你说,秦娘子是真的去了地府?”
  “秦娘子是什么人,你还不知?秦家一家人都是乐善好施,修桥铺路,施粥舍药的事儿年年都做,虽说家里坏了事儿,可大家伙儿都知道,秦相公肯定是冤枉的,秦娘子又惯来温柔贤惠,哪会说谎?”
  说话的是个年约三十,头上戴着玉梅的妇人。
  另一个穿着碎蓝花布裙的妇人闻言叹气:“哎,是啊,秦娘子是好人…不过,听说周二郎被鬼差抓住,要下油锅?我看周二郎是个老实人,怎会如此?”
  头上戴花的妇人也有些犹豫,迟疑半晌,才故作神秘地低声道:“你不知道,别看周二郎看着老实,实际上一肚子花花肠子,村东头的老马你知道吧?听说老马就是被他骗去赌,结果把家里的五亩良田都给输得一干二净,那良田,不正是让周二郎给买下的?”
  “你们说什么!”
  忽而一声爆响,孙娘子面色涨红,拎着扫帚从院子里冲出,冲着两个妇人就是一扫帚。
  二人吓了一跳,幸亏反应及时,避了开去,但即使如此,二人钗环也都凌乱,登时恼怒,戴花的那人一伸手,把她推得趔趄两步,看着她气得张牙舞爪,皮笑肉不笑地哼道:“旁人不想和你一个泼辣妇人计较,免得丢了颜面,我张春华可不怕,你要是再敢动手,别怪我不客气。”
  张春华父亲是镖师,她人也长得高大,手上很是有些功夫,在陈家庄算得上一号人物,那孙娘子咬牙切齿,只敢叫骂,再不敢动手。
  结果她骂得声音越大,周围窃窃私语声就越响亮。
  一开始,张春华两人说话的声音其实并不很低,说的那些话,都清清楚楚地随风传到周围人的耳朵里,不少下地做农活的,来来往往挑水的乡亲都驻足旁观。
  不过,热闹很快就结束,周家的大门洞开,周二郎黑着脸出来,拉住孙娘子的手,小声嘀咕了几句,扯着他媳妇就往家里走。
  孙娘子虽不情愿,却还是老老实实地跟上,只是一回头看见秦亚茹,忍不住怒目而视,那目光,恶狠狠的,简直像是要吃人一般,偏偏还带着几分胆怯。
  秦亚茹领着大郎走到家门口,看了这出好戏,心下也不由惊讶,实在没想到流言传扬的如此之广,在县城里发生的一点儿小事儿,这么快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不过,这流言虽然也涉及到了她,但对她的影响并不算大,她也不放在心上。
  只是很显然,周家两口子就有些受不住,孙娘子虽然依旧暴躁如故,但眼睛通红,形容憔悴,颇有几分色厉内荏。
  至于周二郎,才两日不见,脸上的皱纹就多了好几道,整个苍老了不少,面色发黑,嘴唇发青,据说昨日还请了郎中。

  第十二章 花冠

  秦亚茹牵着大郎的手,扭头,开门回家,低声笑道:“大郎乖,娘给你炖兔子。”
  大郎撑着脑袋看自家娘亲十分利落地剥下两只野兔的毛皮,两张兔皮完完整整,一丝裂纹都没有,他惊讶地瞪大了眼,觉得娘亲那一双手,还有手里普普通通,甚至有些钝的小刀,简直神奇的不得了!
  他虽然比同龄的孩子显得稳重,可到底只是个三岁孩童,心思简单,并没有怀疑自家娘亲是从哪里学会这些,只是单纯惊奇,或许,在所有幼小的孩子心里,自己的父母都无所不能。
  看着儿子亮晶晶的眼,秦亚茹也是一笑,忽然有些伤感,上辈子,她心里对大郎多少有些怨念,如今想想,因着她的软弱无能,不但没能给孩子挡风遮雨,还让儿子跟着她挨饿受冻,受了不知多少委屈,她这个当娘的,也着实算不上尽职尽责,相反,柔蓝郡主给了孩子一个母亲该给的一切!
  秦亚茹手一顿,脸上露出几分自嘲,何等讽刺,一个硬生生抢走自己丈夫和儿子的女人,难道就因为她待儿子像待亲生子,她就该感恩戴德?
  “娘?好香,好香。”
  儿子的声音极雀跃,到有了很长时间不见的稚气。
  秦亚茹回神一笑,见大郎端着瓷罐搁在桌子上,刚出锅的兔肉烫得他的小手通红,他却丝毫不觉,脸上全是喜悦。
  摸了摸儿子的头,秦亚茹露出一抹笑意:“先装一只,送去给你王婶子。”说着,便把一只肥硕的野兔用勺子捞出,连带着汤水放入饭盆。
  大郎很听话地端着饭盆,摇摇晃晃地出门,即使肚子饿得咕咕叫,脸上也没流露出半分不满。
  秦亚茹暗暗点头,这孩子品性并不坏,至少还知道感恩图报,并不仗着自己年纪小就任性地胡闹。
  许是嘴馋的厉害,大郎回来的极快,几乎没有片刻,就蹦蹦跳跳扑进门,又拿了碗,先盛了一碗肉汤,奉到自家娘亲面前。
  秦亚茹顿时失笑,接过儿子递过来的炖得酥软的兔肉,舀起一勺,吹了吹,塞进大郎的口中。
  大郎也不怕烫,鼓着脸拼命吞咽,鲜美的简直能把舌头吞下肚。
  母子两个把整只兔子肉都捞出来吃的一干二净。
  剩下大半锅香汤,大郎还是看着流口水,显然意犹未尽,秦亚茹想了想,取了两只鸡子,又舀了一勺面粉,混合在一块儿,捡了几片青菜叶,煮了两碗面疙瘩。
  兔肉的鲜味混了菜叶的清香,面疙瘩也是又软又嫩,大郎吃着,竟觉得比刚才的兔肉一点儿不差,还更鲜美,呼噜呼噜,又吃进去半碗,还是秦亚茹担心他久饿,吃多了怕伤胃,时不时劝着他慢点儿吃,这才没有撑到。
  回来几日,秦亚茹也是吃不好睡不香,这会儿吹着轻风,沐浴在春日傍晚夕阳之下,细品虽然简单,可胜在材料够好,别具风味的美食,到有了几分闲情逸致,坐在院子里下食儿。
  大郎乖巧地坐在一边,小声背秦亚茹新教给他的三字经,才几日工夫,竟是背会了大半儿,声音朗朗,吐字清晰,分外悦耳。
  秦亚茹对儿子的天分也觉得欣慰,想想也是,她本身在学问上就很有几分能耐,陈五郎更是天纵奇才,要不然也不能考中状元,他们两个生的儿子,不出意外,资质本不会太差。
  母子两个正一教一学,王氏过来,一进门就笑道:“咱们大郎真是急性子,扔下你的饭盆就跑,让我追都追不上。”
  王氏这会儿是把洗净擦干的饭盆给送了回来。
  秦亚茹连忙接过,搁在桌子上,一抬头,就见王氏笑看着她家剩下的半锅面疙瘩汤,啧啧称奇:“还是秦娘子会做饭,瞧瞧,简简单单的东西让你这么一收拾,只是看,就让人口水直流了。”
  “王嫂子若不嫌弃,不如尝尝看,虽是春日,天还冷儿着,喝点儿面汤身子也暖和。”
  王氏并不客气,自己动手,盛了半碗吃,她家境虽好,也不是日日都能吃肉,这回的确也是吃得心满意足,一边吃一边赞叹:“果然不同,哎,这人那,还是得读书识字,读了书,做什么都比旁人强。”
  “秦娘子你做的花冠,比从开封那边儿传过来的,样式还要精致,又便宜,我今天去成家的首饰铺子看了看,你的簪花还有那个‘一年景’花冠,竟是已经卖了出去,成娘子还嘱咐我,要你再做好了,还送到她那儿去卖,一只簪花三十文,一个花冠三贯钱,这么算来,还是做成花冠卖,更合算些。”
  想起秦娘子做的那个‘一年景’的花冠,王氏自己都觉得喜欢,什么桃花,杏花,牡丹,芍药,菊花,梅花,一年四季的鲜花都插在一个冠子上面,那些花色又极为鲜亮,栩栩如生,还编织了飞舞的彩蝶和蜜蜂。
  更难得的是,这么多的花朵,居然还并不显得杂乱无章,整个花冠颇为华贵,十分上档次,便是身份尊贵的富家夫人们,戴上也不会不妥当,指不定还比那些金银首饰,让人觉得清雅。
  “什么时候,秦娘子也要给我做一个,可要便宜些卖。”
  “哪儿的话,王嫂子喜欢,尽管拿去便是了,您这些年帮奴这么多,奴还不知如何感谢才好。”
  秦亚茹面上轻松,心里也松了口气,她虽然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样式新鲜,有好些都是几年后才流行的,还有些是现代的样式,应该好卖,可毕竟以前没做过,心中也没底,如今她手里头确实没什么银钱,买彩纸又花费不小,若是做不成,那还真有些麻烦。

  第十三章 交际

  两个月的时光匆匆而过,秦亚茹也渐渐适应了陈家庄还算清净的日子。
  她攒花的手艺极好,如今在武当县已是独一份儿,好些大户人家都专门舍近求远,驾车跑到成家的铺子来采买。
  这用彩纸制作的花冠,到比罗娟的还要贵上些许,现在可用的材料多了,金银珠翠之类都能用上,这花样也越发多,虫蝶花枝,无所不包,才两个月,秦亚茹便赚了有一百多贯。
  正逢端阳将至。
  秦亚茹难得有了兴致,选了上好的糯米,又去集市上挑了三层的猪肉,卤得香烂,细细调配香料,包了一堆一口就能吃进嘴里的烧肉粽。
  翻出几张才从纸坊里买来的比较上档次的纸,折成纸盒,把烧肉粽装好,又用彩纸打包,本来平常的东西立时显得上了档次,秦亚茹打量了下,又随手在上面画了一幅水墨画,简简单单,不过一柳树,一耕牛,却颇有雅韵,用来送礼,无论送谁,都显得体面。
  秦亚茹本来性子颇为腼腆,又因着家里的祸事,一直沉浸在悲伤里逃脱不出,自从陈五郎赴京赶考,她便一个人在家带孩子,除了下地做活,并不与人来往,以前因为公婆新丧,她在孝期,旁人也不会挑理,还显得她孝顺本分,可今年出了孝,该有的交际往来,还是一样都不好缺。
  上辈子,她便是和陈家的族人都不大熟,弄到最后众叛亲离,连个说句公道话的都没有,这辈子总不能再办那种蠢事。
  何况,她还指望能留下大郎,这事儿并不容易,要是她与陈家的族人关系不好,怕是万万不可能的。
  秦亚茹拎着粽子先去了族长家里,陈家现任族长论辈分,算是陈五郎的远房三叔,家里两个儿子都是秀才,虽说没有考中举人,可在武当县也算是体面人家。
  以前秦亚茹的父亲秦易之年轻时在武当县做过教谕,三叔的两个秀才儿子,算起来都是秦易之的学生。
  这时候人们极为看重名声气节,师徒关系最最稳固不过,可以说,秦家即使犯了事,秦亚茹在陈家庄还是站得稳稳当当,绝无人敢轻慢,除了秦家本身名声极好之外,与族长的帮扶也有很大的关系。
  秦亚茹一登门,族长夫人方氏便亲自来迎,十分热情,一见她便笑逐颜开:“亚茹来了?哟,这是什么,这般精致!”
  “这不是端阳快到了,我给叔母送几个粽子,让九哥儿他们尝尝鲜。”秦亚茹乖乖巧巧地任由方氏把她拉进屋里坐下。
  刚进屋,九哥儿就扑过来,搂住他娘亲的胳膊,看着他娘亲手里漂亮的包装盒子眨眼睛。
  这孩子才两岁多一点儿,路还走不稳当,长得白白嫩嫩,十分机灵可爱,族长两口子分外疼爱这个最小的小孙孙。
  方氏一见孙子的表情,就知道他这是馋了,哭笑不得地点了点他的小脑袋瓜:“你秦婶子来了,也不知道叫人,就晓得吃!”
  她话音刚落,九哥儿便冲着秦亚茹露出一口细碎的白牙:“秦婶子好,秦婶子越来越漂亮了!”
  方氏和秦亚茹都是一怔,两个人面面相觑,忍不住大笑,两岁的小娃娃知道什么是漂亮,不过是秦亚茹有意和族中的人处好关系,这些日子,每次大郎出去玩,她都会给大郎做一些精致可口,又好消化的零食,让他拿去和小伙伴们分享。
  这一手十分管用,大郎立时就多了一群小尾巴跟着,整个人也开朗了许多,再不像以前那般沉闷老成。
  族长家的几个孙子,也和大郎的关系不错,平日里拿到小点心,也免不了当个好哥哥,带回家与弟弟分享,九哥儿聪明的很,虽才两岁,却已经记事儿,知道秦亚茹也不奇怪。
  “小家伙居然学会了讨好卖乖,也不知谁教的。”
  方氏摇摇头,干脆当着秦亚茹的面儿,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烧肉粽,眼睛也亮了亮,取出一只递给九哥儿,看着小孙子小口小口地吞吃,表情跟个小馋猫似的,不由莞尔,“还是亚茹你心灵手巧,连包个粽子,都是花样百出,我老听阿王夸你,说你做的饭菜,色香味俱全,便是城里的大厨,都比不上。”
  秦亚茹哭笑不得:“王嫂子惯会夸张,我不过会几样家常菜,哪里能和人家大厨比。”
  她以前在郡马府的时候,一个人住在一个空旷的大院子里面,只有两个跟哑巴一般的丫头陪着,平日里不能出门,一开始日子难熬,总是忍不住偷偷哭泣,后来还是负责看门的冯婆子好心,时不时地开导她一番。
  冯婆子自己就是个苦命人,父亲以前做过御厨,也是金尊玉贵的养大的,后来父亲犯了事,被赐死,自己也被卖为奴婢,一生孤苦,却还是这般硬生生挺着活了下来,秦亚茹虽是被父母保护的太过,性子单纯,可到底是书香门第出身,经历了这些苦难,又被冯婆子开导许久,心里头也清明许多,觉得自己这般自苦,除了自个儿难受,也没有大用,就逐渐想开,寻思着要好好生活。
  只是郡主下了令,根本不许她离开郡马府半步,她一个弱女子,也没有反抗的力量,幸而郡主担心在丈夫和大郎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在生活上到是没有苛待她,她到是吃穿不愁。
  她干脆就如以前一般,攒下些饭前菜钱,托冯婆子给买了些书本纸张,又把丢下数年的功课拣起来,不让自己的日子太乏味,还在院子里开了一块儿菜地,种些蔬菜,又跟冯婆子认真学了厨艺,平日里在厨房中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