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携子追妻王妃请回家-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一直低头看卷宗的叶痕闻言也突然抬起头,与百里长歌齐声问出口。

    “是这个。”魏俞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缓缓打开来。

    百里长歌凑近一看,顿时皱了眉。

    ------题外话------

    三更四更六点后继续(╯3╰)

 第七十五章 深入查探(三更)

    盒子里装的,是一根被盘成圈用丝带扎紧的琴弦。

    “这个东西真的是从青铜鼎里拿出来的吗?”百里长歌指着那根琴弦,眉头皱得更深。

    “是啊!”魏俞仿佛看到了希望,“阿瑾你赶快好好看看这个东西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替秦姑娘洗刷冤屈。”

    百里长歌接过小盒子,将保存完整的琴弦取出来打开看了一眼后又递给叶痕。

    叶痕随意瞟了一眼后挑眉道:“竟然烧不断,倒也新奇。”

    烧不断……

    这个概念一直回旋在百里长歌脑子里,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手上那串诡异非常的手链,她曾经不小心将它打落到火焰中心,但取出来后依旧完好无损,同样是烧不断的东西。

    让哑女将饭菜留下,又遣退了魏俞,百里长歌关上门回来后,走到叶痕跟前,低声问:“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琴弦有些眼熟?”

    “哦?”叶痕眉梢一动,取过那根琴弦细细端详片刻又放回盒子里,问她:“哪里眼熟?”

    百里长歌仔细回忆了当日不小心打翻烛台烧到手链的情形,才缓缓说道:“这个手链,我其实放在火上烧过,就跟这跟琴弦一样,怎么烧都烧不断。”

    “那看来这两者之间有些联系。”叶痕如是说着,似乎忆起了什么,又道:“我在帝京城认识一个养蚕的农户,等回去以后我们专程跑一趟去问问他这是什么东西,兴许还能把手链上方块变红的秘密一块儿解了。”

    百里长歌点了点头,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别想了,先过来吃饭吧!”叶痕对她招手。

    二人这一顿饭吃得极其安静,百里长歌一直在想着这跟琴弦难不成就是致使秦黛和许洛奋不顾身冲进祭坛的原因?

    那么,这跟琴弦除了烧不断之外,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吃了饭,百里长歌又将手链放在灯下看了许久,瞥到红色方块中间的那些黑点时,她脑海里灵光乍现,立即问叶痕:“你还记不记得,当初少卿死的时候第二个方块变红,上面的黑点轮廓是浮藏花?”

    叶痕抬眼看着她,不置可否。

    她将手链递到他跟前,道:“既然浮藏花是致使少卿死亡的间接凶器,那么我想第三个方块上这些黑点暗示的内容必然与秦黛和许洛的死有着莫大的联系。”

    她说完,从旁边笔架上取下一支毛笔添饱墨,又将白纸摊开来铺到桌案上,照着方块上的样子将黑点点在宣纸上,再按照她之前拼凑浮藏花的画线方法将黑点全部连起来。

    “竟然还是花!”全部连起来的时候,百里长歌有些惊讶,她指了指宣纸上那个模糊的轮廓道:“看这样子,有些像梅花,又有点像桃花。”随后不解地说道:“可是这两种花跟那两个人的死有什么关系?难道方块的暗示不应该是一根琴弦或者是青铜鼎里的圣火吗?”

    叶痕看过后摇摇头,同样表示不解。

    ==

    第二日一早,百里长歌与叶痕和嘟嘟一起用过早膳后坐着马车直接去了西市松花巷。

    滁州的居民建筑与帝京城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通常都采用正面朝向太阳的形势来建造,帝京城里大多是进深大的院落,滁州这个地方则是墙壁上厚下薄,门窗小的平顶房。

    马车行走在松软的草坪上,放眼望去,清晨的阳光将远处山巅上的皑皑白雪折射出金色的光芒,即便有太阳,风中还是夹带着冷意。

    百里长歌放下帘子,轻叹一声:“这地方真美,就是冷得很。”

    叶痕莞尔,“你要是喜欢,等案子结束以后再待一段时间四处游玩。”

    “还是算了。”百里长歌赶紧摆摆手,“我现在就期盼着赶紧了结案子回帝京城,这么冷的地方,我是一刻也待不下去。”

    不多时,二人根据打听到的方位找到秦黛家的位置。

    百里长歌跳下马车前去敲门,前来开门的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老头一身灰袄,袄上绣着极具满族特色的纹路。

    见到百里长歌,老头胡子一翘,眯眼问:“你找谁的?”

    “这位老伯,我奉刺史大人的命令前来查案,关于你的女儿秦黛……”百里长歌话还没说完,老头砰地一声将大门重重关上,愤怒的声音隔墙传出,“我没有那样不知廉耻的女儿,你们赶快给我走,这里不欢迎任何衙门的人!”

    “老伯,我可是有府衙的令牌,你若是固执至此紧闭大门的话,刺史大人深究下来,可是一桩妨碍办公的罪名呢!”百里长歌听得出老头还没走远,她站在大门边,朝着里面大喊。

    老头一听,颇有些无奈,只得去而复返将大门打开,百里长歌示意马车里的叶痕下来,二人这才抬步走了进去。

    从大门进去,是一个三丈长宽的小天井,天井里种着一棵水青树,常年青翠的绿叶上挂着些许晶莹的露珠。

    老头自进去后就一直坐在水青树下的石凳上抽着旱烟,烟雾一圈一圈从他口中吐出来,刺鼻的味道迫使百里长歌将头歪向一边。

    她看了看眼前的小平房,问老头:“老伯,秦姑娘的尸体至今还在义庄,你不打算去把她带回来安葬吗?”

    “哼!”老头冷哼道:“都要大婚的人了,还做出那种见不得人的丑事,将祖宗颜面都丢尽,我秦开明没有那样的女儿!”

    百里长歌抿唇,想着秦黛也真是够可怜的,人都死了还被自家老爹冷眼相待,“那老伯你可知道与秦姑娘一起被火烧死的那个男子是何人?”

    “不知道!”秦开明没好气地扔给她三个字。

    “这丫头就是下贱,跟她娘一样,只会跟着野男人跑。”秦开明憎怨地狠狠呸了一句。

    这老头火气太大了,若是再这样问下去,今日估计得打上一架。

    与叶痕对视一眼,百里长歌赶紧问了秦黛的房间。

    二人将老头扔在院子里,抬步进了秦黛的房间。

    ------题外话------

    八点四更继续(╯3╰)

 第七十六章 山居墨画(四更)

    秦黛的房间非常干净整洁,一进门便能闻到属于女子闺阁的独特馨香,百里长歌四下扫了一眼,堂前挂着一幅山居图,图中层峦叠嶂之下,烟水浩淼,青松林立绕古宅。

    滁州这个地方的房舍多以朝阳的平房为主。

    是以图中那古色古香的亭台阁楼便第一时间吸引了她的视线。

    空白处题了字:斜阳柒树满山锦,绿水飞崖一幅帘。

    洋洋洒洒几个字,铁画银钩般,凸显了执笔之人对其珍视程度,水烟缭绕的娴静山居图顿时因这几个字增添了几分恢弘气势。

    百里长歌盯着画看了良久才偏转头问叶痕,“你看不看得出来这幅画出自哪位大家的手笔?”

    叶痕抬眼随意看了看,然后摇头,“看不出。”

    百里长歌轻笑一声,“连你都看不出,想来作此画的定然是位隐士高人了。”

    收回视线,百里长歌径直走向卧房。

    精致的床榻上,锦褥叠放整齐,床头小几上放着一只花瓶,花瓶里插的正是滁州特有的点地梅,花瓣粉白,娇嫩可爱,想来定是刚摘下来没多久。

    百里长歌走过去站在梳妆台边。

    台上的脂粉盒子是打开的,口脂上有一个浅浅的唇印。

    百里长歌拈起口脂一角拿起来放在掌心端详片刻,又看了看摆放在一旁的银角梳,眉头微微皱起。

    随后她走了出来唤叶痕,“王爷你来看一下这个。”

    叶痕本坐在外间翻弄着桌上的一本诗集,听到百里长歌的声音后站起身走了进来。

    “你看这个口脂和这些打开过的脂粉盒子。”百里长歌指着梳妆台,“很明显,秦黛在出去之前是坐在铜镜前梳妆的,而且梳的还是新娘妆。”

    “既然是新娘妆,当时在场的人自然不可能只有她一个。”叶痕扫了一眼梳妆台,语气颇淡。

    “嗯。”百里长歌点点头,又道:“其实换个角度想,我要是想跟哪个男人私奔,必定不会等到喜婆婆来给我梳妆然后穿着笨重的嫁衣去找情郎,我定然会找个极其恰当的时间轻装简行,越隐蔽越好……你这是什么眼神?”

    她还没说完,就感觉到叶痕的视线一直定在自己的脸上,仿佛要将她的脸看出两个窟窿。

    “你真这么想?”叶痕似乎忘记了此时此刻两人正在查案,只一双幽潭般的眸子盯着她。

    她翻了个白眼,“不然你以为呢?”

    叶痕眉宇间一缩,拧出极不好看的弧度,刚才还沉寂的眸子里瞬间燃上火。

    “晋王殿下,您老开小差这毛病可不好。”百里长歌一个侧身闪到一旁,指责道:“我只是站在一个正常女人的角度去试想一下。”

    “正常的女人会想着跟别的男人私奔给自己的夫君戴绿帽子么?”叶痕似乎跟这个话题较上劲儿了,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继续盯着她。

    “你说的很对,敢私奔的女人都不是正常人,她们是我心目中的女侠。”百里长歌翻弄着梳妆台上的抽屉,语气说不出的随意。

    “……”

    “你们要查的东西查到了没有?”秦开明突然从外面进来,阴沉着一张脸,说话的时候又从嘴里吐出一串串烟圈。

    “老伯,您看这……”百里长歌望着门口处背有些佝偻的老人。

    “我要出门了,你们要查什么,改天再来。”秦开明一脸不悦地扫了二人一眼,冷着面色又走了出去。

    “走吧,晋王殿下!”百里长歌耸耸肩,“看来我们两个很不受欢迎。”

    叶痕没说话,目光四下扫了一眼,最后在烛台边锁定,神情一动,他走了过去。

    用指尖轻轻拈起一张已经被烧得看不出任何字迹的残纸问她:“可有办法恢复上面的字迹?”

    百里长歌有些无奈,要是在现代还好,凭借各种高科技要想知道这张纸上的内容还不是小儿科,可现在是在滁州这种天寒地冻的地方,别说恢复字迹,能不能完整将这张纸带回去都是个问题。

    她摇摇头,“倒也不是没办法,只是需要很长时间提炼能让这个纸褪色的汁液。”又道:“不如我们去卖笔墨的铺子问问,兴许有人知道能让烧毁的纸显出字迹的方法也不一定。”

    叶痕点点头,找了一张空白纸将那半张烧毁的纸小心翼翼包起来,二人这才出了秦黛的房间。

    老头秦开明依旧坐在水青树下,嘴里似乎有吐不完的烟圈,他靠在身后粗壮的树干上,微微眯着眼睛,正午微暖的阳光照出他鬓角的一缕白发。

    百里长歌本想上前再问些有用的信息,却被叶痕拉了拉衣角,她索性作罢。

    出了秦黛家的院子,二人经过来时的大榕树,见一个妇人蹲在草坪里,手里拿着一个小铁楸在挖坑,时不时将旁边竹篮里的孩童时兴玩具放进坑里埋了。

    百里长歌觉得很奇怪,就走过去问她,“大娘,这些东西都还是新的,为什么不要了呢?”

    那妇人闻言,悠悠抬起头来四下扫了一眼,这才低声道:“唉,这些东西原本是秦老头家那个女儿送来的,她还在世的时候我四岁的女儿可黏她了,经常跑去他们家玩,可现在秦姑娘去了,这些东西我也不好留在家里,免得沾了晦气。”

    看了一眼百里长歌,妇人问道:“刚才看小哥儿从秦老头家里走出来,你们是衙门派来查案的吗?”

    百里长歌点点头,“大娘你可知道秦姑娘死的那晚是谁替她梳的新娘妆?”

    “这个我不清楚。”妇人道:“秦黛这姑娘从小没娘,出嫁了也没个梳头的,那天还是我亲自去请的孙婆婆,可是我没想到这时辰没到她就已经把妆都上了,等二更天我们去院子里叫她的时候,房里早就没了人影儿。你说奇不奇怪,马上就要进花轿的人了,她化个妆跑出去做什么?”

    “她跑出去的时候没有人看见吗?”百里长歌问。

    “不知道。”妇人皱眉道:“说好了三更天去她家梳头的,可是当我带着孙婆婆过去的时候,秦老头告诉我说姑娘早就不见了,一群人顿时乱作一团,打着灯笼出去找,在这附近找了一夜都没看见,结果第二天就听到消息……”话完又是一阵唉声叹气,继续往坑里埋着东西。

    百里长歌将妇人的话仔细回味了一遍,问道:“你刚才说秦黛自小没娘,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也是听村里的老人说的。”妇人压低了声音,“秦黛的娘在她很小的时候抛弃她们父女跟一个当官的男人跑了。秦老头儿就把气都撒在秦黛这孩子身上,更不惜将她卖给了人贩子,说起来也算秦老头儿运气好,秦黛在几经周折好几年后又回来了,这一回来可不得了,这孩子也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一身琴技,自己开了个琴行,听说还挺赚钱的,秦老头儿本就贪财,自然见钱眼开,把她当宝一样捧在手心。”

    妇人还说秦黛与潘杨指腹为婚的时候,秦黛的娘与潘杨的娘很是要好,可是秦黛的娘跟男人跑了,坏了名声,潘杨的娘便对这桩婚事很不满,原想着找机会来跟秦老头儿提出悔婚,却没想到两个多月前,潘杨突然提起这桩婚事,没过多久,潘杨就亲自来秦黛家提亲了。

    “听起来似乎是个雨过天晴,花好月圆的美满故事。”

    回来的路上,百里长歌疲倦地靠在马车侧壁上扶着额头,“可是为什么秦黛要在那天晚上跑出去呢?”

    “一个女人在死前精心打扮过,有两种情况。”她道:“一种是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要面临死亡而特意打扮,另一种是打扮好了以后遇到突发情况。”随后她偏头问叶痕,“你觉得哪种可能性比较大?”

    “自然是第二种。”叶痕想也没想,道:“那天晚上你也看到了,她很明显和许洛在鼎里翻找一样东西,而那个东西重要到让这两个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是一早预料到她自己会死,她根本没必要化妆后穿上那样笨重的新娘礼服跑去青莲山脚。”

    “那么按照你的推论来说,秦黛是在化妆后的这段时间里收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而那个信息就是迫使她不得不身穿嫁衣连夜奔去祭坛边的理由?”百里长歌问。

    叶痕将手里用白纸包住的那半张纸举起来对光看了看,“我觉得秦黛跑出去的原因很可能就在这张纸上。”

    百里长歌瞥了那张纸一眼,“要是能恢复上面的字迹,将会是破案的一大关键。”

    “我们现在去哪儿?”马车出了巷子,又走了一会儿,百里长歌忍不住掀开帘子欣赏周围的街景。

    “我看你有些累了,回去休息吧,你风寒还没有痊愈,不宜吹冷风。”叶痕说着,将她滑落到肩头的披风拉了拉,顺便替她捋顺有些凌乱的鬓发。

    “我昨天似乎听见魏俞说许洛的家人来了要将尸体带回去。”百里长歌垂下头,想掩饰脸上的红晕,“我们先去见见许洛的弟弟吧!”

 第七十七章 宠溺无限(一)

    百里长歌和叶痕来到义庄的时候,外面早已聚拢了一群人,沈千碧带着北衙禁军和府衙差役维护秩序,黎征则搬了一张太师椅坐在大门口,看那阵势,似乎见谁不爽就要冲上去干一架。

    百里长歌的目光越过差役们伟岸的身形,定在被人群围住的一个浅蓝布衣男子身上,随后怔然片刻。

    倒不是因为他的容貌有多出众——毕竟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能把叶痕的容貌给压下去,他一向都帅得那么高调。

    她的惊愕来源于男子坐在木轮椅上的身子,看起来似乎是腿脚不便。

    百里长歌走过去问黎征,“黎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黎征脸色阴沉,随手指着那布衣男子道:“他蛮不讲理,一大早就来义庄吵闹,嚷嚷着要把许洛的尸体带回家。”

    “黎大人何苦出言污蔑草民?”男子虽然看起来面貌气质俱佳,但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隼,说话的时候,语气很沉冷,分毫没有被黎征的气势所慑住。

    滁州这个地方天高皇帝远,黎征早就把自己当成这里的天,此时见到脚下有不服从的臣民,他自然怒极,但当着叶痕的面不好发作,只能强忍着怒意,愤懑道:“不错,本官的确是贴出告示让人前来认尸,可我并没有说过你能把尸体运回去。”

    “死者为大,黎大人身为滁州父母官,竟也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么?”木轮椅上的男子在一众禁军和差役的围堵下,显得身影单薄,但他语气中却丝毫没有要退让的意思,对许洛的尸体势在必得。

    百里长歌转过头,看了远远站在人群之外的叶痕一眼,在得到对方的点头示意之后,她缓缓走到布衣男子身边,低声开口:“想必这位就是许彦许二公子吧?”

    男子目光偏转,在她蜡黄的面容上停留片刻,然后略微点头。

    百里长歌赶紧从黎征旁边的桌子上倒了茶来递给他,安慰道:“许二公子请节哀,开祭坛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也始料未及,如今许洛公子的尸体就摆在义庄内,情理上说来,你作为他的亲人,是该把尸体托运回去好好安葬的,可是出事那天刚好晋王在现场,他觉得许洛公子的死应当另有隐情,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查明,所以许洛公子的尸体,你暂时不能带回去。”

    “连当朝晋王殿下也这么说吗?”

    男子冷笑一声,眼尾挑出嘲讽之意,“草民一介布衣,家中父母早亡,自小与大哥相依为命至如今,却没想到他到死都不能归冢,你们一个是滁州的父母官,一个是当朝晋王殿下,一声令下便可让我人头落地,我即便是再三争执,又能如何?”

    他此言一出,周遭百姓唏嘘声不断,皆向他投来同情的目光,而望向黎征和叶痕的眼神就多了一重忿忿不平的意味。

    百里长歌微微蹙眉,这个男人,太懂得利用大众来博取风向了。

    她正在犹豫要如何化解当前的局势,叶痕突然剥开人群走了过来,清幽的眸光随意看了许彦一眼,而后望向黎征,轻轻吐口,“本朝有律令,但凡案件未曾查明真相之前,受害人的尸体只能存放在义庄。”

    黎征听他这么一说,顿作幡然醒悟之状,连连附和,“晋王殿下所言极是,本朝的确有过这样的律令,所以还请许公子先行回去,等真相大白之日,本官自会遣人去府上通知你。”

    许彦深深地看了叶痕一眼,轻轻冷哼一声,然后用手转动轮椅掉过头,正准备离开。

    “慢着!”百里长歌突然唤住他,“许二公子既然来了,不妨多待会儿喝杯茶,也顺便做个笔录。”

    许彦转动轮椅的手一松,轮椅停下,他背对着百里长歌,容颜晦暗不明,沉声道:“不知晋王殿下和黎大人又有何疑问?”

    百里长歌扫了四周一眼,望向黎征,“黎大人,既然许公子已经打消了将尸体运回的念头,那就把这些差役都遣散了吧!”

    毕竟这里不是公堂,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审问许彦,于法不合。

    黎征见叶痕点头,立即站起身将差役和沈千碧的北衙禁军都遣散了,义庄外只留下许彦,程仵作以及看守义庄的何大叔。

    叶痕走过去,在黎征设的太师椅上坐下。

    今日魏俞没有跟来,百里长歌只得自己找来笔墨记录。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开口问:“二公子最后一次见到许大公子是什么时候?”

    “两日前的申时。”许彦神情有些迟疑,想了很久才道:“当时来买孔明灯的人很多,我一个人在铺子里忙活,也没太注意,只是看到大哥换了一身衣服就出去了,我也没太在意,以为他和往常一样去书斋,所以就没问。”

    “书斋?”百里长歌手中的毛笔顿了顿。

    “嗯。”许彦点点头,“其实就是他们书院的几个学子私下交流的一个小书堂。”

    “那听你这么说,许洛经常去书斋了?”

    许彦又点点头。

    百里长歌想着早上在潘杨家,他说自己和许洛是在私下交流学术问题的时候认识的,便问:“那你可知道,去书斋的都有哪些人?”

    “这我就不知道了。”许彦的眼底涌上一丝苦涩,指了指自己的双腿,“我如今就是一个足不出户的残废而已,今日能到义庄来,得亏了有个好心的老伯相送,否则我这个样子,只怕是连给大哥上柱香都不行。”

    百里长歌听他一说,心中很是同情,越发想要帮他破解这个案子,又问:“你大哥平时可有跟女子有过来往?”

    许彦浑身一震,扶在轮椅上的双手弯曲成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