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携子追妻王妃请回家-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里若岚在丫鬟的搀扶下提着裙摆施施然上前跪下。

    百里敬和李香兰等人也相继跪在她旁边。

    薛章正准备宣旨,百里长歌突然出声问道:“敢问薛公公,除了早上的退婚圣旨,如今传的是第几道圣旨?”

    众人面面相觑,难道除了早上的退婚圣旨和薛公公手里的这一道之外,皇上还有其他旨意?

    薛章老眼眯了眯,但也只是一瞬便恢复如初,答:“回长歌小姐的话,除了早上的退婚圣旨之外,咱家如今传的是第三道圣旨。”

 第六章 陈年旧情,请旨赐婚

    “第三道……”百里长歌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眉头紧紧皱着,心中涌上不好的预感,忙问,“那么前两道圣旨传往哪儿了?”

    薛章抬目扫了众人一眼,视线在百里若岚的身上凝了片刻,尖涩难听的鸭公嗓说道:“奉陛下旨意,第一道圣旨,因太子品性不端,无法堪当传国大任,特废黜太子,降为宁王,又因皇长孙身染沉疴,故特许宁王和宁王妃暂居东宫加以照顾。”

    众人屏住呼吸。

    梁帝竟然在皇后殡天的大日子里废了太子,其中意思没人琢磨得透。

    百里长歌与叶痕交握的双手紧了紧,手心渗出一丝薄汗,毕竟在皇权面前,她只是个卑微的蝼蚁,梁帝的心思向来难测,此次退婚让他背上出尔反尔的名声,谁知道他会不会在这几道圣旨里面摆他们一道。

    叶痕感觉到了百里长歌的紧张,轻声道:“父皇既然已经答应退婚,便不会再为你赐婚的,你不必太过忧虑。”

    听到叶痕的声音,百里长歌焦躁的情绪才平复了几分,静静等着薛章接下来的话。

    薛章清了清嗓子继续道:“第二道圣旨,自古君王治国,以安定乾坤为先,立储之事,尤为重尔,今有长孙天钰,顺应天运而生,乃天赐之子,智谋双全,为可塑之才,有望堪当大任,故今册立为皇太孙,待二十七日国丧过,朕便告太庙以慰列祖,由钦天监择日入统继位,然则自继位起,由皇太孙监朝,主理重华殿一切事宜。”

    重华殿是太子办公的地方,梁帝此举无疑是将所有朝务都交付给了皇太孙叶天钰。

    薛章话音一落,跪了一地的阖府上下依旧没有人敢出声。

    毕竟皇上偏颇东宫,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皇长孙身染顽疾多年不愈,梁帝竟然迫不及待在国丧之日立为皇太孙。听说早上皇长孙还在东宫旧疾复发吐血昏厥不醒,即便是立他为储君,他能撑得住几日?

    此一事,又是任何人都无法琢磨得透的帝王心思。

    百里长歌紧抿薄唇一言不发,这道圣旨道的的确确在她的意料之中。

    叶痕只是眸光动了动,显然也是早就想到了叶天钰会被立储。

    见众人不说话,薛章道:“前两道圣旨皆传往东宫,这第三道乃皇上深思熟虑之后才拟下的,请众位细听。”

    说罢,他拿出密封完好的卷轴缓缓拆开。

    百里长歌的心思也跟着圣旨的缓缓曳展而上下起伏。

    早上才下了退婚圣旨,究竟还有什么样的事值得梁帝追加一道圣旨?

    叶痕捏了捏她的手掌心示意她安心。

    百里长歌轻轻点头示意,但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躁动。

    薛章当先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百里长歌清清楚楚地看见他的眼眸内迅速划过一丝不敢置信。

    这一个微妙的表情,瞬间让百里长歌的心提到嗓子眼。

    须臾,薛章再度清了清嗓子,缓缓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武定侯百里敬之次女百里若岚,淑慎性成,品性温良,风姿雅悦。百里敬乃朝中顶梁,又养得此敏慧之女,朕闻之甚悦,故今特封百里若岚为嘉和郡主。”

    所有人皆是一脸的不敢置信,李香兰和百里若岚相视一笑。

    百里长歌周身发寒,这道圣旨与她想象中的出入太大,简直让人难以接受,百里若岚一个庶女被破例封了郡主,这就意味着自己以后想动她就难上加难!

    薛章不看众人表情,继续念道:“皇太孙天钰弱冠之年,未曾婚配,而今嘉和郡主与之天造地设,故朕特下此旨钦定嘉和郡主为皇太孙侧妃,一切仪程,由钦天监择日而定,钦此!”

    后面这番话,顿如晴天霹雳,顷刻间将百里若岚劈得神志不清,她怔怔愣在原地,不解地望向薛章,许久才喃喃问:“薛公公,你确定圣旨上写的是皇太孙而不是别人?”说罢目光转向一直与百里长歌十指紧扣的叶痕,目光一刺,心中痛得紧,她赶紧移开目光,美眸中早已氤氲一层晶莹之色,那副雨打娇花的模样,我见犹怜。

    “恭喜郡主,贺喜郡主!”薛章笑意盈盈,随即改口道:“老奴说错了,应当是恭喜侧妃娘娘。”

    百里若岚身子一颤,险些直直栽倒下去。

    李香兰见状赶紧伸手扶住她。

    “侧妃娘娘,接旨吧!”薛章走近百里若岚,恭恭敬敬将圣旨奉上。

    百里若岚勉强稳住心神,颤颤伸出手接过圣旨,眼眸中的泪水再也蓄不住,雨落般簌簌掉了下来。

    百里敬见状蹙了蹙眉,忙向薛章解释道:“小女……哦不,郡主这是喜极而泣,公公快请里面喝茶。”

    “行了!”薛章一甩拂尘,“既然圣旨送到了,咱家就不多耽误了,接下来还有最后一道圣旨等着咱家去宣,侯爷的茶,咱家以后有的是时间喝。”

    “公公言之有理,那您改日有空常来坐坐。”百里敬站起身忙不迭点头,亲自将薛章送出了侯府大门。

    “娘,怎么会这样?”还没从册封郡主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又被册立为皇太孙侧妃这个闷雷打得全身焦黑的百里若岚不甘心地咬着牙,修长的手指紧紧攥着那道明黄圣旨,恨不能直接将它撕个粉碎。

    “是啊侯爷,怎么会这样?”李香兰同样不解地看向刚刚送完薛章回来的百里敬,“既然皇上已经

    里敬,“既然皇上已经册封了若岚为郡主,如此尊贵的身份,为何只是侧妃?怎么着也得是正妃才符合身份吧!”

    “头发长见识短!”百里敬斜睨李香兰一眼,低嗤道:“郡主再加上皇太孙侧妃,这身份难道还不比若岚一个小小的庶女尊贵吗?再说了,皇太孙至今还未大婚,先纳了若岚为侧妃,倘若若岚深得他心,那扶正还不是早晚的事。”

    “侯爷说得也对。”李香兰点点头,回头低声宽慰百里若岚。

    百里若岚越听越觉得气愤,她目光带刺,直直看向百里长歌,怒道:“百里长歌,这一切是不是你在背后搞鬼?”

    “郡主实在太抬举我了。”百里长歌勾唇一笑,“难道你想说我本事太大,能驾驭皇上的心思吗?”

    百里若岚一噎,随即又看向叶痕,眸光柔和了几分,“晋王殿下天赋异禀,聪慧过人,可千万要交友谨慎,免得被恶女迷了心智。”

    “侧妃娘娘……”叶痕冷冷一笑,“站在本王旁边的是即将与本王大婚的晋王妃,你作为小辈,如此恶语伤人,是否有些不妥?”

    “什……什么?”百里若岚手中的圣旨没拿稳,哐当一声掉到地上,不敢置信地看着叶痕,“你要娶这个女人?”

    “请纠正你的称呼。”叶痕眼皮都懒得抬,“百里长歌是本王唯一的妻子,也是晋王府的正王妃,皇太孙侧妃的皇婶,长歌长你一辈,若你出言不逊,她大可以代本王进行任何处罚。”

    百里若岚小脸顿时苍白一片,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不不不……这不可能,百里长歌她什么都不是,在府里不受宠还无才无德,她这样一个扫把星怎么可以嫁入晋王府?王爷你一定是在说笑。”

    “那你认为谁才配嫁入晋王府?你么?”叶痕扬眉。

    “当然是……”百里若岚即将脱口而出,却被百里敬一个狠厉的眼神制止住。

    她颤抖着唇瓣,半晌没说出一句话。

    叶痕懒得再搭理百里若岚,拉着百里长歌的手就往外面走,嘴里轻声道:“近来京中喜事多,我们不妨也去请旨赐婚,让父皇喜上添喜。”

    百里长歌抿唇而笑,一言不发任由他拉着手往外面走。

    “珊儿见过郡主。”百里珊站起来以后,抿着嘴直笑,侧身给百里若岚行礼。

    “哎呀,行了行了,你别跟这儿添乱,赶快回去照顾好你那神志不清的爹娘吧!”李香兰瞧见自家女儿心情不好,便挥手赶百里珊。

    百里珊因年岁小,脑子又生得一根筋,自然看不懂百里若岚的苦楚,在她看来,像百里若岚这样的庶女能被皇上看中册封郡主,甚至嫁入东宫为皇太孙侧妃,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至少对于她来说,已经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此时听到李香兰的挥赶,百里珊瘪了瘪嘴,再度朝百里若岚道了声恭喜便回了自家院子。

    “娘……”百里珊一走,百里若岚看着已经出了侯府大门的百里长歌和叶痕,再也绷不住,直接扑到李香兰怀里哭得梨花带雨,“女儿不愿意嫁给皇太孙,娘你快想想办法,皇太孙病了这么多年,万一他哪天……那女儿岂不是年纪轻轻就得守寡?”

    “住嘴!”目送着叶痕出了大门的百里敬回过身来,怒目瞪了百里若岚一眼,呵斥道:“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这万一传到皇上耳朵里,我们所有人都得因为你这一句话受到牵连!”

    “娘……”百里若岚本就委屈,此时再被百里敬乱吼一通,更加憋屈得无以言说,眼泪再度簌簌落下来。

    李香兰最是见不得自家女儿落泪,此时也是急得团团转,眼风时不时扫向百里敬,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侯爷,您可有办法让皇上收回成命?这……哎呀,若岚好歹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疼她宠她都来不及,怎么能亲手将她送到皇太孙手里,您又不是不知道皇太孙那病早晚不见好,谁料的准……”

    “你们都给我住嘴!”百里敬心烦意乱,此刻一再听到这母女二人在耳边叨叨,他深深皱眉,看了李香兰一眼,不禁想着这还是当年温婉柔美,善解人意的那个女人吗?怎么感觉她的心胸越来越狭隘了!

    李香兰素来了解百里敬,眼下得见他紧皱眉头,便知他有烦心事,再不多话,她赶紧拉着百里若岚回了房间。

    百里若岚今天落了很多眼泪,许是哭得乏了,回房没多久就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李香兰替她盖好被子以后关上房门走了出来径直去了百里敬的书房。

    “侯爷……”知晓百里敬正在烦闷,她特意将语气放得轻柔了许多。

    似是许久没有听到如此温婉的声音,百里敬身子一震,随即抬起头看看向房门处。

    李香兰一袭素青外衫包裹住窈窕身段,眼角虽然隐隐有些细纹,但整体面容还是一如当年那般妖娆妩媚,尤其是刚才说话的声音,如水柔,如阳暖。

    百里敬脸上的愁容散去一些,冲她招招手,“进来吧!”

    李香兰迈着碎步走了进来在他身后站住,伸出手替他轻轻捏揉肩膀。

    百里敬顺势靠回椅背上,常常叹了一声。

    “侯爷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妨与妾身说说。”李香兰手上动作不停,声音更加柔婉。

    “皇上突然下旨,也不知是福是祸。”百里敬伸手捏了捏眉

    手捏了捏眉心,“我是担心若岚这孩子适应不了宫廷生活。”

    “妾身也正想同侯爷商议此事。”李香兰面容笼上一抹愁,“按理说来,皇上既然特封若岚为嘉和郡主,身份已经足以配得上皇太孙,但到头来却只得了个侧妃的位置,那就等于在皇上心目中,早已有了太孙妃的人选,你说我们若岚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一丁点儿苦,若是嫁过去整日里受气,那可怎么得了?”

    “皇上的心思又岂是你我能揣摩得透的?”百里敬脸色沉下几分,“我也不是瞎子,若岚对晋王的那份心思我早就看在眼里,尤其是方才接完旨的时候,你听听她说的那些,若不是我及时制止,万一晋王借此发威,若岚如今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偏头看出了李香兰的犹疑,百里敬微叹一声,“你回去以后多劝劝若岚,等过些日子国丧一过,想必宫中就会遣人来教她礼仪,你让她多多收敛心性,不该想的就别乱想,免得引来杀身之祸。”

    李香兰本想再多说两句,怎料一听到百里敬最后那句“杀身之祸”时悚然一惊,堪堪把话咽了回去。

    难得的见她不反驳,百里敬心中畅快了几分,又道:“长歌那边,你也别老是去找茬,她这些年一个人在外挺不容易的,回府以后也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原本名声就不好听了,你们再这样一闹,让她以后出去还怎么见人?”

    “侯爷……”李香兰忍不住多嘴,小心翼翼问道:“妾身怎么感觉这个百里长歌与十年前出府的那位不太一样?”

    百里敬眉梢一跳,怒斥,“你胡说什么?”

    “并非妾身有意挑刺。”李香兰壮着胆子道:“十年前,长歌生了场大病,由此被你送到玲珑坊的别业里将养,妾身虽然没见过她几次,但也还算有些印象,虽然说十年的时间,容貌变了些很正常,可是你看她的言行,妾身总是觉得她与十年前不太一样,起初觉得没什么,但是时间一长,妾身怎么觉得她好像当年被京中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位姑娘,似乎叫‘阿瑾’。”

    百里敬眸光微微闪动几下,低沉着声音道:“这种话,你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出去以后切不可胡乱猜疑,否则传出去,可是欺君的大罪!”

    “妾身也就是随便说说而已。”李香兰见他冷下脸来,再不敢多言,安静地替百里敬捏着肩。

    ==

    百里长歌跟着叶痕出了侯府以后,再度牵出玉龙骑上,刚绕到永乐坊,就见到秋怜和嘟嘟骑着马缓缓而来。

    叶痕勒住缰绳当先跳下马走到秋怜那匹马跟前,对嘟嘟伸出手,“儿子到家了,快下来。”

    嘟嘟小手抱着秋怜的腰,嘟着小嘴疲惫地看了叶痕一眼不说话。

    “怎么了嘟嘟?谁惹你不高兴了?”百里长歌也跳下了马走过来对他伸出手。

    嘟嘟再度疲惫地看了二人一眼,良久才哽咽着声音问道:“麻麻,爹爹,皇祖母是不是永远都不会醒来了?”

    百里长歌一噎,不知道怎么回答。

    叶痕无奈地抿了抿唇,轻声道:“以后的以后,你会再次看见她的。”

    “以后的以后是多久?”嘟嘟问道。

    “你先下来我就告诉你。”叶痕扬眉,“待会儿我带你进宫去见皇爷爷。”

    “皇爷爷也会这样离开我吗?”嘟嘟紧紧抱住秋怜不松手,声音已见沙哑。

    百里长歌心中一紧,这孩子多么孝顺,在他心里,早就将帝后当成至亲,而他那小小的心灵里,也并没有多少好坏之分。

    若是能一直这么纯净下去该多好!

    “是不是将来的有一天我再也听不到皇爷爷喊我‘小鬼灵精’,我也揪不着他的胡子了?”嘟嘟大大的眼眸里聚集了泪光。

    “皇爷爷不是正在龙章宫吗?”叶痕尽量保持微笑,“你快下来,我们这就去看他。”

    黯然地垂了垂眸,嘟嘟向百里长歌伸出手。

    百里长歌赶紧走过去将他从马背上抱下来,让秋怜连同玉龙送回侯府,重新套了马车出来,几人这才坐上马车往皇城方向行去。

    ==

    庄重沉肃的国丧日,皇宫里到处是一片单调的白色,宫人们走路的时候脚步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一丝声响。

    整座皇城死气沉沉,除了远山寺庙里的钟声有节奏的传来之外,再听不到其他声响。

    薛章领着方才前去武定侯府宣旨的那几位小宦官缓缓来到龙章宫,一进门便跪地请安。

    梁帝双目无神地坐在龙椅上,听闻外殿的声音后,随意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后单独将薛章传进了内殿。

    “圣旨可送到武定侯府了?”梁帝问。

    “回皇上的话,三道圣旨圣旨均已经传达。”薛章恭恭敬敬回话。

    “嗯……”梁帝从鼻腔里轻轻应了声,似乎不打算过问其中细节,伸手从旁边案几上拿过最后一道被密封住的圣旨放在掌心摩挲片刻放下去,良久又拿起来,放在眼前端详,似乎想透过那层密封的绸布看到久远的过去。

    薛章见皇上如此表情,他大气不敢出,一直伏跪在地上等候差遣。

    “这最后一道圣旨……”梁帝话到嘴边又住了口,似乎不忍心将最后半句说出来。

    “陛下,倘若您还没拿捏定,便过了皇后娘娘的忌辰再宣读圣旨吧!”薛章有些不忍心,

    些不忍心,终是开口劝慰。

    “不……”梁帝有些激动,老眼中波光闪动,“这最后一道圣旨要宣的,我困了她这么多年,该是时候放她回去了。”

    这些话,不是做奴才的可以听,可以插嘴的。

    薛章垂着头,装作没听见。

    “你起来。”许久过后,梁帝恢复了平静,冲薛章招招手,将圣旨递给他,缓缓吐口,“你带着这道圣旨去永宁巷宣读。”

    永宁巷?

    虽然心中讶异,但薛章不敢耽误半分,立即站起身走过去小心翼翼从梁帝手里接过圣旨,出了内殿以后领着方才那一班小宦官直接往永宁巷走去。

    天色已经沉暗下来,铺满房檐的冷白绸布被风吹动,远远看上去,就好像随风而舞的幽灵,恐怖如斯。

    跟在薛章身后的小宦官们身子齐齐抖了抖,永宁巷这地方,阴气太重!

    过了长长的甬道,便是一片昏暗。

    永宁巷历来是没有被分配到各宫伺候的老宫女住的地方,甚至在很久以前,失宠的妃嫔也会被送到这个地方来。

    在永宁巷,有人受不了暗无天日生活而选择自杀这种事时有发生。

    长年累月下来,这个地方的每一个空隙,每一寸空气中都充满了怨气。

    这里入夜以后很少会灯火通明,因此一踏足进来看到的便是一片黑暗。

    走在薛章旁边拿着灯笼的小宦官胳膊抖了抖,灯笼内光影闪烁,闪得周围的物事都浮浮沉沉的,更添了几分幽暗的气息。

    小宦官们再次抖了抖身子。

    一炷香的功夫后,几人终于找到了这里管事的嬷嬷,让人把所有的老幼宫女喊出来跪地听旨。

    今日之前,永宁巷就像永远不会有波澜的一潭死水,沉寂得发寒,所有的阴暗怨念全都凝结成空气笼罩着永宁巷上空。

    有的人从入宫起就一直活在这层怨念下,眉目与染霜的鬓发间全都被熏染得凄凉不堪。

    今日听闻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前来宣旨,人人都精神抖擞,重整衣装迅速走到大院里规规矩矩跪着,对她们来说,即便皇帝的圣旨上写着要将她们全部赐死,她们也乐意之至,毕竟,谁也不想耗尽青春一辈子待在这个阴暗的地方蹉跎岁月。

    倘若能得干脆一死,那也是一种解脱。

    盏茶的功夫,大院里已经齐刷刷跪了一地人。

    “杜嬷嬷,人都来齐了吗?”薛章眼风扫过几个披头散发的老宫女,嫌弃地皱了皱鼻子,甩着拂尘后退了几步,唯恐他那身干净的衣袍上沾染了些许脏物和难闻的气息。

    管事的杜嬷嬷伸出食指点了点人数,皱眉道:“还少了一个。”

    “那还不快去叫!”薛章不耐烦地再度一甩拂尘,唯恐多待一秒就要倒大霉。

    杜嬷嬷提着裙摆挨个房间去找,终于在幽暗的老槐树脚找到那位白发宫女。

    “阿婵,你怎么在这里?”杜嬷嬷一向对这些宫人不错,说话便也客气些。

    名唤“阿婵”的白发宫女艰难地偏转头来,凌乱的发丝间,隐约可见一双浑浊的眸被灯笼红光照射得微微眯起,她很怕光,赶紧抬手遮目,挡住这突如其来的光线。

    “你不要怕。”杜嬷嬷很耐心地去扶她,“是皇上身边的近侍公公前来宣旨了。”

    “哦……”白发宫女随意应了句,语气中无限沧桑,“二十年了,我还是头一次见到那边有人过来呢!”

    “公公让所有人都去接旨,如今就差你一个了,我扶你过去吧!”杜嬷嬷将灯笼放在一旁,伸手去扶她。

    白发宫女也不反抗,很顺从地跟着她起身迈着苍老的步子缓缓挪向大院。

    她一进来,薛章更往旁边挪了挪,不屑的眼神扫了众人一眼,这才漫不经心地打开被密封住的卷轴,借着身旁小宦官手里灯笼的光,他朗声念道:“皇后殡天,朕甚哀之,念及永宁巷一干人等自入宫之日便劳苦于此,特于国丧之日大赦永宁巷,无论老少,皆于明日一早尽数出宫,自此封禁永宁巷,待朕百年后由新君裁夺。”

    跪在这里听旨的,大多是已经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老宫女,此时听到这样的圣旨,便如同常年关在笼子里的鸟儿被打开了一扇门,个个喜不自禁,听完旨以后都回房收拾东西去了。

    唯有方才那位名唤“阿婵”的白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