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商女攻略-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抱恙的消息只在小范围里传播,大多数人都安心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丝毫不知上层圈子里的云谲波诡和暗中较量已经如火如茶的展开。
  不过,上头的争斗还是让樊城打了个喷嚏,樊城的县令换了人。元殷书送别这位县令大人时,两人都眼泛泪光,一副依依惜别,千般不舍万般难过的模样。
  对于县令大人的不舍,叶青蕊觉得他可以理解,换了别的地方不一定有元殷书这样的大财主让他敛财。
  可元殷书到底不舍个什么劲,谁知道他听了叶青蕊的发问,重重叹了口气,半天才悠悠说道:“一头喂饱了的狼和一头饿狼,你喜欢哪一个?”
  原来如此,叶青蕊懂了,再来的新县令要从头开始喂起。这样一想,就连她也开始心疼起来,眼泛泪光其实真的很容易啊。想想荷包里的银子,就行了。
  新县令长什么模样大家还不知道,只知道元殷书已经递了贴子求见。不过轮到城中商贾,大概是几天以后的事了。所以他也不着急,正好听听别人见过这位新县令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做做准备以免失礼。
  没想到,这位新县令首次与当地士绅打交道的第一天,就有元殷书的名字。让他大感意外的同时,也露出一丝苦笑。
  其他人的看法和他一样,大概是元殷书有钱的名声传出太远,让这位新县令都知道了。之所以放在第一天迫不及待就要见他,大概是位不仅贪,还贪的比较没的人。
  元殷书无奈的将原定好的礼又加重了三成,只希望这位县令贪就算了,千万要蠢一点,好糊弄一点。
  而此时,徐靖成正捧着一封信,深深的皱起眉头。
  送信的人是他在陵州拜下的一位老师,而这位老师写下书信,遣了最心腹的仆人给他送信。信上的内容虽然隐晦,他却领会到了当中的深意。
  当着这位仆人的面,他烧掉了书信,然后拱手道:“请回禀先生,学生会认真考虑这个提议,但家中还有老母,城中还有亲戚,不是轻易可以决定的事。”
  仆人显然早就清楚他会这么说,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满脸堆笑道:“这是我们老爷在京城的地址。”
  眼看儿子送走这位仆人,徐母走进了儿子的屋里。
  “无事,是老师要回京城,问我想不想跟他一起去。”
  “去,为什么不去。”
  徐母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京城啊,那是她丈夫梦断的地方。现在,她的儿子要重新延续梦想的地方。
  “哪有那么容易,这一去要多久我心里没底,不能把您一个人留在樊城。”
  徐靖成不敢说出皇上病重,老师猜测有可能爆发战乱一事,只能说舍不得母亲一个人留下。更何况,还有亲舅舅一家,他不能在明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还丢下他们独自走掉。
  但徐母不知道,只冷冷哼了一声,“有什么不能留下的,家里有仆人,城里还有你舅舅在,我什么也不怕。你是不是担心人家不肯等你……”
  一年之约很快就要到了,如果徐靖成去京城就耽误了提亲一事。如果提前定亲甚至成亲再去,新媳妇留在家里陪婆婆不象样子,带上京城住别人家里,更不像样子。
  所以,徐母以为儿子不想去京城,纯粹只是为了叶青蕊。
  心里对这个未来儿媳妇更加不喜,阴沉着脸觉得儿子的前程都要被她毁了。
  徐靖成心里有事,没有留意到母亲表情的变化,而是借口去庄子上住两天出了城。他这头出城,那头就有庄子上的人来给叶青蕊回事。
  这是他们约好的见面方法,叶青蕊匆匆赶去庄子上时,徐靖成已经在等着她了。
  “去京城?”
  叶青蕊压根没想到他会忽然说这种话,一下子愣住了。
  “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
  徐靖成仔细给她分析,皇上病重的后果。太子年幼,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本来这也没什么,可关键是太子的上头有个封地在北的大皇子。
  大皇子能征善战,驱赶走了北边的蛮夷,又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让皇上把他的封地赐在了北边。打的主意是,让他守住北方的疆域,成为一道防线。
  可没想到的是,他太善于经营,不光守住了防线,还在北方这个贫瘠的地方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可谓是兵强马壮,百姓富饶,手里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日渐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皇上一日尚在,他一日不敢妄动。
  “皇上若能再挺几年,让太子成长起来,也许还能平稳度过这个时期。可若是现在出了什么事,很敢相信大皇子能甘守封地,不去一争长短。”
  徐靖成的老师是当代大儒,这样的人从来不是光会读书,一定也是个极优秀的政治家。至少,能从当下的情况分析出日后几年可能发生的局面。
  “所以,你的老师回京城,其实是为了避祸。让你一起去,其实是担心你的安危。”
  叶青蕊这才明白,为什么元殷书说起皇上病重时,是那样一副表情。大家都想到了,只有自己傻呼呼的,还以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而实际上,这不光是皇家的事,也不光是上层圈子里的事。一旦真的爆发战争,就是全天下老百姓的事。
  她双手发凉,那她该怎么办,带着母亲和弟弟马上逃到京城吗?
  “你也不用太担心,事情还没有到那个份上,皇上说不定过段日子又会好起来了。”
  徐靖成看自己吓到她了,赶紧出言安慰。
  “我告诉你这件事,只是希望你明白,不管我怎么做,都不会丢下你一个人。”
  徐靖成握住叶青蕊的手,含笑看着她,“你相信我吗?”
  叶青蕊狠狠的点头。
  “那就够了,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会带着你和你的家人一起离开。”
  徐靖成的许诺让叶青蕊露出笑容,他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有让人安心的魔力。他的笑容和声音都是这么的温柔,他的眼神充满爱意看着你的时候,能让你的心都跟着融化。

  ☆、第176章 新县令

  沉浸在爱情中的两个人,全然没留意到在他们的身边,庄稼地里冒出几只蹦蹦跳跳的小虫。叶青蕊还顺手捉过一只,放在手边把玩。
  “什么声音。”
  徐靖成发现不对站了起来,叶青蕊也听到了,有些奇怪的想,这个时间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到田庄里来。
  不错,身后传来的正是脚步声,而且并不是在田庄里劳作的人,他们穿着的都是草鞋,最好也是布鞋,根本不会发出这样的响动。
  “咦,叶二姑娘也在这里,你也听说了吗?”
  当头一个穿着官服的年轻人被许多人簇拥着走过来,而在他的身后还有不少乡绅,其中就包括元殷书。
  “周,周……”
  叶青蕊差点脱口而出周管事,可看到他身上扎眼的新官服,又及时收了口。
  但还是不敢相信,周怀山怎么会穿着官服忽然出现在眼前。
  徐靖成虽然不认识周怀山,但却认识他身上这套官服。于是上前一步,恭敬的行了一礼。
  立刻有位樊城的士绅上前为周怀山介绍,说徐靖成是读书的举人,至于叶青蕊就不用介绍了,谁都听到了新来的周大人一开口就叫破了叶青蕊的身份,显然是认识的。
  元殷书挑了挑眉,看着他俩,在场的都是人精,虽然谁都没说,但谁都看出来了他们的关系不简单。
  “周大人是新来的父母官,刚刚听报外头似乎有蝗灾漫延的迹象,所以带着大家来看看。”
  蝗灾,叶青蕊手一抖,一直拎在手指间的小蚱蜢被她丢到了地上,一个弹跳逃走了。
  她下意识的四下看去,虽然不时看到有一二只蝗虫跳出来,但在她的意识里,这似乎是正常的。
  什么时候变成蝗灾了,要知道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对付蝗灾的特效药,一旦蝗灾开始,就是大灾年。
  乡绅里有知识渊博之士,指着天象道:“今年缺水,一直没有下雨,只要是大旱之年,就极有可能产生蝗灾。虽然从目前还看不出苗头,但的确不容乐观,那位报信之人倒也不是信口雌黄。”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把你们在这里的庄头叫出来,大家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好的预防方法。”
  庄头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农,县令大人发了话,很快就聚集了许多庄头到他跟前。
  叶青蕊也将自家的庄头五谷叫了来,听说蝗灾一事,他一点也不惊讶。只指了地上的土层说道:“今年比去年的雨水少的多,这颗心一直悬着。”
  “就没有办法预防吗?”
  叶青蕊飞快的转动着脑筋,在记忆里寻找有关蝗灾的记忆。
  “怎么预防,蝗灾一来铺天盖地,犹如黄沙过境,颗粒无收。这是天惩,没办法预防的。”
  天惩,这是现在这个时代对蝗灾最主流的看法。
  大概是无法预防无法捕灭,所以干脆推到了老天爷头上。
  看到庄头们纷纷附和点头,周怀山的脸色也难看起来。皇上才一病重,就发生蝗灾,有心人会怎么联想。
  太子一下子被推到风口浪尖,明明之前一直风调雨顺,他还没站稳老天爷就开始捉弄他,还真是不公平。
  “本官会发到周边的县城,让他们也多多注意,虽说无法预防,但至少现在看到的蝗虫总能灭了。”
  周怀山看了一眼叶青蕊和一直站在她身边的徐靖成,这个少年,就是上回站在路边,和她隔着马车相望的那个人。
  这么年轻的举人,就算是放在京城,也算是才俊了。
  他们应该定亲了,叶二姑娘似乎也快及笄了呢。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在回城的路上,周怀山抿紧了嘴,一言不发。
  他虽然年轻,却是出身贵胄,脸一沉自有威严气度,让人不敢轻易接近。
  旁人都当是他心忧今年的年景,也不敢插话,俱是小心翼翼约束着自己的马,跟在他的身后。
  徐靖成留在了庄子上,对他来说田地就是他们母子俩唯一的依靠,不得不小心。
  叶青蕊很好奇周怀山是怎么当上县令的,但她坐的是马车,只能老实进了城,一路到了商行才跳下马车问元殷书,“怎么会是他,他才多大,居然能当县令。”
  知道他出身不简单,但忽然一下子穿着官服跑到自己面前,还是有些震撼的,最重要的是,太忽然了。
  “嗯。”
  元殷书敷衍了一声,就往里走,压根不打算理她。
  叶青蕊尴尬的站在原地,灰溜溜的又上了马车往家去。一路上都在咒骂元殷书,真是个讨厌鬼,明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大为缓和,甚至,甚至可以称为朋友。
  应该算是朋友,叶青蕊不自信的在心里加了一句。
  顿时在心里涌出一股挫败感,认识了这么久,明明一起度过了那么多的难关,可他仍象当初她所认识的那个元殷书一样,完全触不到他的内心。
  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琢磨不透他的心情,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不高兴,她完全猜不透,也看不清。
  等等,自己为什么要去关心他想些什么。
  让他继续当他的怪人好了,叶青蕊恨恨的想。
  你不说,我就不能自己想吗。回到屋子里,叶青蕊拿出笔写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皇上病重,大皇子和太子可能会为了争夺皇位而引起战乱。
  恰好在这个时候,深受皇上信任的皇亲贵胄周怀山到了樊城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樊城处在什么地方,大皇子去京城的必经之地。
  叶青蕊“啊”了一声,已经明白了缘由。
  加上驻扎在樊城外的兵营,是皇上的心腹,一一武把持住樊城,就等于守住了第一道防线。
  难怪元殷书心情会这么糟,他是个地道的生意人,如果真的发生了战乱,商路一断,商行就要停摆。
  可她最担心的还是蝗灾,真的不能预防吗?她顺口问自己身边的白芷,托着腮帮子却回忆不起任何有效的防治方法。
  “唉,哪里防的住,一旦到了时间,成群的蝗虫从土里钻出来,能把所有粮食吃个精光。”
  “土里钻出来,他们不是飞来的吗?”
  在叶青蕊的印象里,蝗虫都是扑楞着翅膀从远方飞过来,遮天蔽日,犹如黄沙过境。

  ☆、第177章 蝗灾

  白芷闻言笑了,她从小也是干过农活的,比叶青蕊知道的可多多了。她指了地上的泥土,告诉小姐,蝗虫是头年下卵下到土层里。
  然后爬出来啃食植物长大,一旦长大了弹跳力加上翅膀可以让他们飞的极远,离开被他们啃食一空的田地,飞去更远的地方觅食。
  叶青蕊蹲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白芷知道她在想事情。也不敢叫,只能老实陪在一边,不时偷偷换换脚,免得麻木掉。
  她脑子里的确有了一些想法,但还不是很清楚。她需要更多的经验,来支撑她的想法。
  等她站起来时,才发现腿早就蹲的麻木了,若不是一边的白芷扶住她,怕就要摔个四脚朝天。
  “我明天去一趟庄子里,你让王管事去外头买些上等的米面还有盐巴这些东西贮存起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灾年一到,最先涨价的从来都是填饱肚子的食物。
  五谷正带着庄子里的人捉蝗虫,现在数量不多,倒是好捉的很。全部的人手出动,很快就清理一空。放眼看去,别人家的田地里也都是人,看样子都在做同样的事。
  但五谷一点也不乐观,听到自家小姐询问,叹气道:“该来就会来,根本不是我们现在捉几只虫就能解决问题的。”
  “难道什么都不做,眼巴巴等着蝗灾到来,吃掉我们所有的粮食和棉花,然后呢,等死吗?”
  叶青蕊看到庄子里其他人都流露出了和五谷同样沮丧的眼神,那种觉得努力都无用的眼神,深深的刺激了她。
  她懦弱过,胆小过,也曾害怕过,但她从来没有服输过。
  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不试到最后一刻,怎么就知道不能克服呢。
  “这是老天爷的惩罚啊,是上天在示警,不是人力可为之事。”
  五谷讲的很含蓄,但意思却再明白不过。天灾一般都会被老百姓解读为上天示警,然后是皇上下罪已诏,祭拜天地才能平息上天的怒火。
  叶青蕊怒了,她的真的生气了,狠狠一脚把田梗上的一块石头踢出老远,就站在田梗上,对着聚集在一处的人群说道。
  “是,我姑且相信这是老天爷的惩罚,可你们觉得他惩罚了谁。我也姑且相信是有人做了无德之事刺激了上天,可我问你们,这些无德之人,他们会饿死吗?你们抬起头,看着我,说……”
  庄子里的农户很少看到自家小姐这么激动的一面,印象中,她总是笑眯眯的,极少对人发脾气。
  可现在,她的样子却象一头发怒的母狮子。
  “不,不会……”
  稀稀拉拉的回答让叶青蕊很不满意,她拨高了声音又问道:“他们会饿死吗?说……”
  “不会……”
  叶青蕊终于激起了血气方刚的汉子们的火气,是啊,引来天惩的人,好好的住在皇宫里,就算天下人都饿死了,也不可能饿死他。
  “那我问你们,如果粮食颗粒无收,是谁会被饿死。你们不敢说,我说,正是你们这些人,你们的妻子,儿女……”
  叶青蕊说到这里,不少人已经痛苦的蹲下去抱住了头。
  他们不少人就是饥年时逃荒出来的,也有父母兄弟是在当时饿死的,痛苦的记忆一下子被揭开,不少人开始嘤嘤哭泣。
  “什么都不做,九成的机会去死,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哪怕多一成活命的机会,哪怕多活下来一个人,说不定这个人就是你们自己,说不定这个人就是你们的儿女。”
  “你们要不要努力试一试……”
  叶青蕊的声音已经嘶哑了,已经没有办法高声,但她得到的却是最热烈的回应。
  “我们听小姐的……”
  “小姐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我的孩子才刚刚出生,如果……我拼了,我听小姐吩咐。”
  叶青蕊满意的点头微笑起来,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人人都觉得这是上天注定的事,不去努力,她就算有再好的办法,也没法成功。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先把人心捋顺了再说。
  五谷呆立当场,他的印象里,叶青蕊一直是那个因为心软而买下他们祖孙的小姑娘。这么多年,原来,她已经长大了。
  “你带他们先收工,我一会回去再继续说。”
  叶青蕊已经看到了不远的徐靖成,正抚掌朝她微笑。
  “你怎么来了。”
  “本来有些发愁的,可是听了你的话,忽然什么都不愁了。”
  徐靖成调侃她道。
  叶青蕊腼腆的一笑,“这种时候拼的就是众志成城了,我相信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没有办法是因为我们还没想到办法。”
  “会有办法的。”
  徐靖成眼里的忧色并没除去,但神态尽量放松,并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
  对于蝗灾,他一个读书人,比普通农户甚至知道的更多。
  普通人对于蝗灾大概就是听说,或是亲历过一回。但是他在史书上看到的却是无数回,无数的人失去家园,无数的人失去生命,都是因为蝗灾。
  书上清清楚楚记载着的数据,每一个数字都是一条鲜活的人命。如果有办法,早就应该出现了,而不是等着一个从来没有务过农的小姑娘去想。
  “你不相信我是吗,你等着瞧,我会想出办法来的。”
  叶青蕊看出他勉强的笑容,把头一扭,坚定的转身。
  徐靖成伸手去捞,却只捞到了一片衣角。只好苦笑的站在原地,心想但愿,但愿她能创造奇迹……
  叶青蕊在自家的庄子里,面前坐着的是五谷和另外几个经验最丰富的老农。
  其中有一个经历过蝗灾,提起来可谓是记忆犹新。等他回忆了半天,叶青蕊不得不打断他,“我知道你对过去的这段记忆难以释怀,我也很难过你的亲人们没有活下来。但为了我们能活下去,我想你还是回忆一下有蝗虫本身有关的事情,比如气候,水,怎么产卵,怎么孵化,越详细越好。”
  “是……”
  这人也知道自己说了许多无用的内容,赶紧拉回来,开始讲述当年的情况。

  ☆、第178章 预防

  大旱之年必有蝗灾,这说明什么,说明蝗虫的孵化条件之一就是干燥。
  叶青蕊慎重的记下这一笔,轮流让这些老农尽可能多的再去回忆,有个老农忽然冒出一句话引起了叶青蕊的重视。
  这些蝗虫似乎更多的是从没有植物的荒土上飞来,说完了,他自己也有些不确定,一张老脸苦笑道:“也许是时间太久记错了。”
  “五庄头,上次用来喷过药的农具还在,装满了水往地里喷。其他的事,等我回来再说。”
  叶青蕊知道她一个人能做的事太少,蝗灾不是扫雪,管好自家就够了。一个人或是几个人的所作所为,改变不了任何事。
  她必须寻找支持,而且是最强有力的支持。
  元殷书?他昨天才对自己甩过脸色,而且,他的能量在这件事上似乎还不够。
  周怀山,对呀,就是他。
  叶青蕊几乎跳了起来,吩咐马车夫快些回城,直奔县衙。
  县衙的大门外,马车夫递上贴子,门房翻开一看,有些轻视的瞅了一眼马车。虽然不够格见县令大人,但是看在打点银子的份上,还是懒洋洋进去通报。
  不多会儿,就看到刚才还懒洋洋的差役飞一样跑过来,又是点头又是哈腰的冲着马车里的叶青蕊道:“叶二当家请,我家大人有请。”
  叶青蕊看了差役的态度就知道周怀山大抵是欢迎她来访的,果然到了院内,穿着常服的周怀山笑眯眯的站在屋外迎接她。
  叶青蕊赶紧福身一礼,“大人盛情,小女子愧不敢当。”
  这位公子哥大少爷能不能不要将好恶挂在脸上这么明显,这张笑的快要烂开的脸,真的是很容易让人误会啊。
  “有什么不敢当的,我们不是朋友吗?”
  周怀山一点也没有当上官的自觉,他将叶青蕊迎进屋里,下人送茶水时,叶青蕊端过来一看,居然不是茶水而是蜂蜜水。
  “知道你不喜欢喝茶,就让人给你端了蜂蜜水。”
  隔了这么久居然还记得自己喜欢喝什么,叶青蕊意外的抬头看了他一眼。
  “奇怪,我送你的绢花呢,为什么不戴。”
  在京城,若是他送人家的东西,人家一定会找机会穿戴在身上让他看见。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在叶青蕊的身上找他所送的东西,结果一件都没看到。
  还是这么的喜欢说话,和以前一样。
  叶青蕊放下茶杯,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我平时不戴这些的,我出门是做事,又不是玩耍坐客,穿戴的花枝招展十分不像样子。”
  “一个女人家,要养活一大家子人,难为你了。”
  周怀山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少有的一黯。
  但他很快又高兴起来,“以后你可以常常来坐客,你喜欢什么我让人从京城给你捎过来。”
  叶青蕊不光是受**若惊,更多的是惊诧,只是她现在没有时间想这么多事。
  赶紧打住他的话唠,“民女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想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