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食神生香-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多得!”
洛香儿也不推迟,她喜欢让大家,更好地分享她的劳动成果,遂开口道:“那好,我从第一道菜清蒸武昌鱼讲起。”
“武昌鱼是我们太极湖中的特产,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丰叟,肉味鲜美。”
“烹制武昌鱼的方法很多,有清蒸、油焖、网衣、滑溜等,其中尤以清蒸武昌鱼别具一格,它的口感滑嫩,清香鲜美!”
“清蒸武昌鱼的做法比较简单,只是要注意上笼蒸鱼时,要保持旺火满气,蒸至鱼眼凸出为好。”
“另外,葱段、姜片要垫入鱼底。这么做,是为了使鱼身下,透进热气熟得均匀、熟得快,还可以保持鱼的嫩度。”(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鲜豆皮
洛香儿看洛父听得满脸,都泛着希翼的光彩,心情也愉悦起来。
当然,她还要顾及其他只是吃货的心情,又补充道:“合格的成品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素雅绚丽。”
“至于口感如何,大家就来尝尝吧。”
大家闻言,纷纷举箸,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
陆襄先叫了出来:“这鱼做得比四爷爷做得还好吃哦!”
陆泰也没想到洛香儿的厨艺这么好,点头应道:“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应龙已经连吃了三口鱼肉了,这才惹不住说道:“鱼肉鲜美,汤汁清澈,原汁原味!”
玄武赞道:“这道菜鱼肉淡爽鲜香,更妙的是,外带姜丝麻油,香气扑鼻!”
洛香儿见桌子上清蒸武昌鱼的盘子里,只剩鱼骨头了,就接着开始介绍道:“第二道菜,名为冬瓜鳖裙羹?。”
“它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历史名菜,就是用甲鱼的裙边和冬瓜球一起煨制的汤,鳖裙软嫩,汤汁清纯,冬瓜清香,原汁原汤!”
“冬瓜鳖裙羹具有补阴养虚的功效,大家分而食之吧。”
于是,很快每张桌子,都站起一位自告奋勇之人,快速地为大家分好汤。
每人面前一只小碗里,装着鳖裙、冬瓜球以及汤汁。大家用调羹喝着汤,吃着软嫩的鳖裙,清香的冬瓜,深深体会到了食材相合后的美好味道!
洛香儿接着讲解道:“第三道菜被称为‘珍珠丸子’,又名‘蓑衣丸子’。”
“它是将糯米淘洗,并用温水浸泡,然后捞出滤干。再将加了蛋清的肉茸、鱼茸、荸荠丁、香菇末搅匀,挤成肉丸,放入糯米中滚上一层米,用手轻压表面,把一部分糯米压入肉馅中,再大火蒸制一刻多钟即可。”
“珍珠丸子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蘸料搭配着吃。”
“各位是否喜欢这道菜,品尝便知。”
大家都飞快夹起一颗珍珠丸子,开始了认真的品尝。
谷儿对粮食类、蔬菜类的菜肴,情有独钟。他咽下这颗珍珠丸子,直叹道:“清香细嫩、鲜香可口,好吃!”
幽也很喜欢这道菜:“糯米吸收了肉馅的油腻,肉馅带着糯米的清香,吃起来,肉馅不腻,糯米亦鲜香,绝配!”
洛香儿很尽责地开口介绍道:“第四道完全可以做为主食,名为三鲜豆皮。”
“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而得名。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才能外脆内软、油而不腻。”
“豆皮的形,必须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须是金而黄;豆皮的味,必须是香而醉。”
大家见洛香儿基本介绍完了,纷纷夹起三鲜豆皮,吃了起来。洛香儿做的量,正好是每人二块。
待把二块三鲜豆皮都吃光了,饕餮砸吧砸吧嘴:“好吃!皮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馅滋味鲜美!”
毕方补充道:“外观也很美,色泽金黄透亮,鲜艳夺目!”(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八章 皮条鳝鱼
小乌小声嘀咕道:“就是不够吃,感觉刚吃出味,东西就没了。”
小鼎斜了小乌一眼:“十六道菜肴,你确定你要这一道就吃饱?”
小乌立刻摇头,他可不傻,主人烹制的都是佳肴!
洛香儿开口道:“第五道菜肴是皮条鳝鱼。”
“它是剔除老骨后,切成长条,制熟后犹如皮条而得名。又因形如竹节,也叫竹节鳝鱼。”
洛父早已夹了一节皮条鳝鱼,径自品尝着。他疑惑地问道:“这道菜应该是先炸后挂汁,可是怎么样,才能用油炸到如此酥脆呢?”
洛香儿点点头,这才是内行问的问题:“要经过两次油炸。第一次,当油烧至七成热时,将挂糊的鳝鱼条下锅,炸约半盏茶的时间,待鳝鱼条展开时捞起。第二次,再度将油烧至七成热,将鳝鱼条下锅复炸,然后端锅离火氽炸半盏茶的时间,再移旺火上,续炸至金黄色捞出。”
陆襄小心翼翼地嚼着皮条鳝鱼:“没想到,做起来这么费劲!”
小犁惊叹道:“没想到,这鳝鱼居然是外酥里嫩,好吃!”
洛香儿趁着大家都在嚼皮条鳝鱼期间,开始介绍下一道菜:“第六道菜名为‘肉糕’,由红薯淀粉、鱼肉末、猪肉末混合后蒸制而成。”
“比较正宗的做法,就是将它切成长方形,在盘里整齐有序的加以排列,然后在肉糕表面撒上一层葱花,蒸熟后还未端上桌面,便已清香扑鼻。细眼观去,黄、白、绿三色相间,非常好看;尝之,则更是清香滑腻、唇齿流芳。”
大家又忙不迭地去吃肉糕,纷纷点头,洛香儿的介绍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
应龙边吃边说:“味道鲜美,好吃!”
洛香儿补充了一句:“肉糕的起源地,有一句俗话‘无肉糕,而不成席’!”
洛香儿也不紧不慢地吃下两片肉糕,接着说道:“第七道菜叫‘鱼糕’,曾为古代的宫廷头道菜,有着食鱼不见鱼的美誉!”
“鱼糕晶莹洁白,软嫩鲜香,有韧性,对折不断!”
谷儿吃下一片鱼糕后,笑嘻嘻地问道:“那这鱼糕的起源地,是不是也有这样一句话‘无鱼糕不成席’呀!”
洛香儿立刻夸奖道:“谷儿真聪明,当地确实有这样一句话,他们都认为自家的糕是最好吃的!”
谷儿脸有些红地应道:“我乱说的,嘻嘻!”
洛父尝了两片鱼糕后,迫切地想要吃到它的做法:“香儿,我吃出来,这里面有鱼茸、肥猪肉、蛋液、淀粉、盐、胡椒粉、葱、讲,可对?”
洛香儿笑着说道:“父亲,好棒,全对了!”
可是,洛父的表情越发严肃了:“可是,要我用这些材料,我就做不出这样口感的鱼糕啊!”
洛香儿歪着头,说道:“父亲,我说几点要点,您就能做出来这样的鱼糕了。”
洛父毫不客气地回道:“你说,我听着呢!”
洛香儿颇为认真地总结道:“首先是选料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九章 排骨藕汤
“鱼肉最好选用背肌发达、肉质厚实、细嫩、洁白、刺少的青鱼;猪肥膘则选用猪背部肥肉最好;淀粉要选用洁白、有光泽、无颗粒、无杂质的绿豆淀粉。”
“其次,剔鱼肉时,要把鱼肉上红色鱼肉剔干净,只留用白色的鱼肉。”
“搅拌时一定要顺一个方向旋转,搅拌至鱼茸粘稠、有劲、有光泽,达到用手挤一个鱼丸放入清水中能浮起的程度方可,然后再加入肥肉丁搅拌均匀。”
“蒸制时一定要旺火沸水蒸,前二刻钟,中途不能揭开笼盖,以免蒸不熟。”
“蒸到二刻钟后,揭开笼盖,用干净纱布搌干鱼糕表面水汽,将鸡蛋黄均匀地抹在鱼糕表面,盖上笼盖,继续蒸一盏茶的时间,即刻取出。”
“在鱼糕彻底冷却后,方可改刀。”
洛香儿顿了顿问道:“大约就这些注意事项了,父亲您都记住了吧?”
洛父轻松地点了点头:“都记住了,明天我就练习练习。”
洛香儿看到大家都已经干坐在那里,边喝着酒,边听着他们父女二人的对话,连忙介绍下一道菜肴:“第八道菜肴名为排骨藕汤。”
“我特意看了一下太极湖产的莲藕,粉嫩白净,生吃就能甘甜化渣,这样的莲藕是最适合与肉骨头一起煨汤的。”
“大家想象一下,把雪白的莲藕块与剁成小块的排骨,用文火煨到肉烂脱骨。藕块吃起来,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最绝的是喝上一口汤,香浓清甜!”
在听洛香儿讲解的过程中,早有人把排骨藕汤,分到每人的小碗中。现在,大家就在品着这碗鲜香味美的温润汤品。
三长老陆泰喝光了一碗,还想吃上第二碗,才发现饭桌上的汤盆里早已见底了。他意犹未尽地说道:“好喝是好喝,可是太少了!”
洛父连忙安慰道:“我明天多给您做些,味道也不会差的!”
洛香儿帮腔道:“三长老,父亲拿手好菜里,有不少肉菜,您明天可以多点几种的。”
陆襄眼睛亮亮地看向自己的祖父,要不是当着这么多陌生人的面,他早就帮着祖父应承下来了。
三长老很高兴地应下来:“那明天,我可要多点几种,呵呵。”
洛香儿又开始下一道菜品的介绍:“第九道菜肴名为桔瓣鱼元。就是把鱼元做成桔瓣形,再加入鸡汁、香菇、胡椒、猪油、精盐、葱花等调料氽煮而成,颜色洁白,形状奇异,味道鲜美。”
“第十道菜呢,叫做煎虾饼。所用的虾是产于太极湖中的晃虾,壳薄而肉质丰腴饱满,鲜嫩细腻,烹制菜肴则味道香醇,鲜美可口!”
“虾饼煎制是用去壳虾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匀,煎成圆形小饼。肉色雪白,外衣金黄,滋味鲜美!”
众人根据各人喜好,有的先吃桔瓣鱼元,有的先吃煎虾饼,再不时地喝一口酒,场面很是热闹。
饕餮不由感叹道:“肉好吃、鱼虾好吃、菜好吃、汤更好喝,你们真幸福!”(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章 龙凤配
同桌之人,都晓得他的意思,应龙故意说道:“可不,你说你少吃了多少顿啊!”
饕餮只是满脸惋惜的表情,还没等说话,就听小犁说道:“是啊,这要少吃多少顿啊!”
他看了看憨憨的饕餮:“我们二人,需要想一个好办法,把少吃的美食,都补回来!”
饕餮一听能够多吃,也不多想,马上点头道:“好啊,你来想办法,倒时告诉我怎样做,我就怎样做。”
应龙这个后悔呀,让你嘴欠,忘了旁边还坐着一位,同样是今天吃的第一顿。坐在他左右两边的幽和玄武,一人瞪了他一眼。
幽连忙解释道:“犁前辈,应龙这人,就有这么个嘴碎的毛病,说话有时不经大脑,他其实就是想跟饕餮,开个玩笑而已!”
饕餮一听不干了:“才不是开玩笑,我确实少吃了好多顿好吃的!”
说完,他非常郑重地看着幽,再看向应龙,最后转向小犁:“还是你说得对,这么好吃的佳肴,少吃了当然要尽力补回来才是!”
小犁终于发现了,饕餮是认准了事情,就要一条筋到底的人。他笑了笑,这性格太单纯,在外界历练时,自己得多护着点才行:“你先好好吃这顿,办法吃完了再想。”
饕餮觉得此话甚有道理,听话地蒙头吃了起来。
洛香儿早就听到,第二桌上的口水官司了,她并没有多在意,小犁是有分寸的人,想出的办法,断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团结的。
她接着讲解道:“第十一道菜名为海参圆子。此菜以圆子垫底,海参盖面,刺参油润,味美宜人,圆子透味,鲜香软嫩。”
“第十二道菜叫做金银蛋饺,是将蛋清、蛋黄分别制皮,包入肉馅制成。整道菜品黄白相映,色调淡雅,蛋白饺柔韧而嫩,蛋黄饺软而松泡,色佳而味鲜。”
“第十三道菜名为武当猴头。所用的主料是,我在外出历练时,采摘的猴头菇和鸡肉。如何制作呢?要将鸡茸加味调制,逐片匀抹在煎好的猴头片上,蒸熟,将芡汁浇到猴头菇上。”
“第十四道菜名为龙凤配。主要食材是鱼和母鸡。一龙一凤,象征着吉祥如意,多出现在喜庆宴会上。”
“此菜造型美观,鱼酥味鲜,略带酸甜,鸡嫩肉香,咸甜可口。”
简单地讲述了四道菜,洛香儿就请众人开始品尝。她的讲解,只是为了让人吃得更明白而已,怎么能喧宾夺主!
一下子可以连续品尝四道菜肴,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有海货、有菌类、有蛋制品,还有造型大菜,当然味道也相当地不错!
应龙笑呵呵地说道:“我喜欢龙凤配,不光外形好,味道更好!”
玄武则推荐着自己喜欢的菜肴:“还是海参圆子更好吃!既有营养,又美味!”
谷儿插话道:“武当猴头好!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毕方也发表着自己的意见:“这用蛋皮代替了面皮,做了黄白两色饺子,风味独特!”(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一章 千张肉
洛香儿笑呵呵地指着一盘满是肉片的盘子说道:“第十五道菜名为千张肉。”
“它是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烹制而成的。”
“我现在讲一个关于这道菜起源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闻名的美食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
“‘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某一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
“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
“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道,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
“但是,一千年后,人们所食的食物越来越精致,这道菜由于膘肥油腻,而被渐渐冷落!”
“有二位当时的御厨,经过精心钻研,在原制‘千张肉“’的方法上,将二十片厚块肉改切成八十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吃时,再上笼蒸透,改变了油腻和配料单一的传统做法。”
陆襄惊讶道:“我们现在吃到的千张肉,是经过千年的改进呀!”
洛香儿点点头:“可以这样说。”
饕餮吸着鼻子,说道:“闻着浓郁的馥香,看着嫣红的颜色,就知道这肉一定好吃!”
大家每人夹了几片到食盘之中,然后,一片一片地品尝。
小乌赞道:“肉片软嫩不腻,咸中有甜,好吃!”
毕方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味道溶烂不糜,妙!”
众人见桌子上已经再无一丝菜肴,就开始专心地喝酒。
洛父非常感兴趣地询问千张肉的做法。
洛香儿详细地讲解道:“先把猪五花肉放锅内,加清水置旺火上煮半小时,然后,捞出用金酱涂匀猪皮。”
“在锅内下芝麻油,烧至五成热,将涂金酱的肉块趁热下锅,炸成金黄色时,捞出晾凉,切成一寸半长的薄肉片,当然越薄越好。”
“再取大碗一只,放入花椒、葱段、姜片垫底,再将肉片整齐的放入碗内。然后将酱油、腐乳汁倒在肉块上,再加豆豉、盐,连碗上笼用旺火蒸二个时辰。”
三长老陆泰感慨道:“怪不得这么好吃,原来做起来这么费劲!”(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二章 油炸臭豆腐
洛父则追问道:“香儿,腐乳汁是什么?”
洛香儿笑道:“我会把制作腐乳的方法给您。”
说完,她从自己的储物戒指中,取出两盆热气腾腾的黑乎乎的东西,一桌放上一盆。
马上臭味蔓延开来,洛香儿看着三长老陆泰和陆襄有些嫌恶的表情,说道:“这是第十六道菜,名为油炸臭豆腐。”
“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
“油炸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
洛香儿促狭地说道:“每人的喜好不同,喜欢的就请品尝,不喜欢的可以离席了,因为这是最后一道菜肴。”
第二桌的九人,那是二话不说,主人做的一定就好吃!更何况,先前也不是没有吃过特殊味道的食物!
众人纷纷夹起一块臭豆腐,大口吃了起来。
饕餮吃得最快,他举箸再去夹的时候,被身边的玄武拉住,玄武看着饕餮很生气的样子,连忙解释道:“我是说,应该分食,每人几块,大家慢慢吃。”
谷儿站起身来:“我来分,平均分!”
结果,一人只分到了四块,饕餮嘴里嚼着,只觉得太少。他抬起头,猛然发现第一桌上的油炸臭豆腐,还没动呢。
饕餮扯着脖子,叫道:“各位,你们要是不吃,放着也是浪费,我们帮你们吃了吧!”
应龙很期待地附和道:“是啊,要不浪费了!”
饕餮见没人搭话,就认为他们默认了他的话,于是,他站起身,去第一张桌子那里,端油炸臭豆腐。
洛香儿阻止道:“等一下。”说完,她连夹了五块油炸臭豆腐,放在自己的食盘之中,又问道:“如果没有人吃,就让他端走了。”
洛清阳闻言,连夹了三块油炸臭豆腐。
陆襄一见自己的师弟都夹了,想想自己要是一块不吃,多不给香儿妹妹面子啊!于是,他夹了一块油炸臭豆腐。
洛父本是厨师,他对一切食物都有着本能的研究,所以,他夹了三块油炸臭豆腐。
洛母想着自己女儿烹制的食物,都是很美味的,因此她夹了二块油炸臭豆腐。
饕餮见无人再夹,果断把剩下的半盘油炸臭豆腐,全部端走了。
陆襄夹起油炸臭豆腐,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又咬了一小口,然后他把剩下的半块全部塞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陆襄赞叹道:“闻着臭,吃着奇香,还辣味十足,真好吃!”说完,他发现旁边的洛清阳,已经在吃第二块油炸臭豆腐了,他眼巴巴地看着,洛清阳面前食盘中的最后一块,却没好意思说什么。
洛清阳怎么会不知道自己师兄的想法,他把食盘推到陆襄面前:“师兄,你吃!”
陆襄连忙夹起那块油炸臭豆腐,连连说道:“谢谢呀!谢谢!”
洛父和洛母也是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丑东西,这么好吃!
洛父有了一个念头,说道:“香儿,你看我要是把这道油炸臭豆腐,收进食为先的菜单,可行吗?”(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三章 腐乳
洛香儿认真地肯定道:“当然可行!这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美食,虽然气味特殊,但是会有好多人喜欢吃,甚至会吃上瘾的!”
宴席终于散了,大家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洛香儿和其他九人,回到了空间。
谷儿对于宴席上,洛香儿说的腐乳,非常感兴趣。
他看大家都在茶室喝茶,就明白问道:“主人,什么是腐乳啊?我总觉得它应该是好东西。”
洛香儿在茶室里,一般都是放松闲聊,包括各种话题,自然她更不会排斥与吃有关的话题。
遂答道:“腐乳又称豆腐乳,通常分为青方、红方、白方三大类。”
“白腐乳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流程,选材也很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可以做为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还是享饪的佐料。”
“红腐乳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近三十道工艺,十分考究。腐乳装坛后,还要加入优质白酒,继续沁润,数月后才能开坛享用,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腐乳。红腐乳的表面呈自然红色,切面为黄白色,口感醇厚,风味独特,除佐餐外,常用于烹饪调味品。”
“青腐乳就是臭豆腐乳,是真正的‘闻着臭、吃着香’的食品,有的人就好这一口。”
“总体说来,腐乳口感好、营养高,可佐餐可烹饪,是一种非常好的食品!”
谷儿直言道:“主人,那我们可以做一些吗?”
洛香儿笑道:“当然可以,我这就把它的制作方法给你。”
谷儿很雀跃地说道:“主人,那我这就去做。”话音未落,他就瞬移出了茶室。
一夜修炼,无话。
第二天一早,洛香儿就把写有制作腐乳和臭豆腐详细方法的纸张,交给了洛父。
洛父连饭庄都不去了,钻进厨房,开始了自己的尝试。
洛母则过来,非要带着洛香儿和洛清阳去买些衣物。
虽然,洛清阳一再解释,陆家每季都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