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医女-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苗郎中,求求你帮忙想个办法,把晓月肚子里的孩子拿掉吧。我们带着孩子走,离开这里,我们就是出去要饭吃,也不能让孩子寻了短见。我们夫妻好不容易把她养到了十五岁啊,活生生的一个人,无论如何,也绝对不能让她去死。”黄二壮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维护闺女到底,哪怕是背井离乡也在所不惜。
晓月听了爹娘的话,更是大哭了起来,“爹,娘,是我连累了你们,是我不好。”每一个人,都是珍惜生命的,晓月同样不例外,她想死,只是一种逃避的手段。而此时,爹娘这样对她,她还如何舍得再去死?
“苗婶子,我不要这个孩子,这是那畜生的孽种,我不要他。苗婶子,求求你帮帮我,行么?”晓月最终下了决定,打掉孩子,然后养好身体重新开始。
苗素问点头,“好,好孩子,婶子帮你。这样,婶子这就给你写方子抓药熬药。等你把身子养好了,也不用你们全家都出去要饭,你们一家就去府城医馆吧。到了那边,几个孩子在医馆里做学徒,你们两位在医馆里帮忙打杂做饭的,总能让你们衣食无忧。要是家里几个小子有那个造化,跟着学会了医术,以后也是个谋生的手段。”
黄家的几个孩子,苗素问是见过的,都是非常懂事聪明的好孩子,苗素问也爱惜他们,不忍心真的让孩子们跟着黄二壮夫妻出门去吃苦受累。黄二壮夫妻非常老实忠厚,这样的人,苗素问愿意帮他们一把。
医馆那边现在越来越忙了,多收一些学徒,也能多一些帮手。苗素问不介意养着黄家一家,相信这家人,不会让她白养着的。
黄二壮夫妻还有晓月都愣住了,他们像是没听清楚苗素问说什么一般,就这么愣愣的看着苗素问。“苗郎中,你说的是真的?”半天,晓月娘才反应过来,颤抖着声音问道。
苗素问点头,“是真的,医馆那边现在有十来个伙计学徒的,不过还是不太够用。尤其是女学徒,现在还没收到。晓月晓燕,都是聪明伶俐的丫头,到了那边好好学,学点儿本事,将来也能有个安身立命的手段。那边没人认识晓月,也不知道这些糟心事儿,过个三年两载的,晓月再找个差不多的亲事嫁出去,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晓月这时也听明白了,便跪在炕上,给苗素问磕了好几个头,“谢谢苗婶子,晓月一定听婶子的话,好好学艺。晓月谢谢婶子的大恩大德。”晓月一边哭着,一边说道。
“好了,好了,你啥也别说了,等着啊,我回去给你抓药去。记住了,啥都别再想,就是好好养身体。等你养好了,我就让人送你去府城,听见了没有?”苗素问摆摆手,然后领着娇颜从黄家出来,回家去给晓月配药了。
晓月吃了药,流掉了孩子将养身体。等到秋收之后,黄家人便将粮食收了该卖的卖掉,之后在苗素问的安排下,去了府城。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姜家这边,姜平安虽然被救下了一命,在第二天早晨清醒过来,却是半边身子不能动,嘴歪眼斜,中风了。姜家老太太连番遭遇打击,最终也是一病不起。而姜家三媳妇,就在当天半夜,悬梁自尽了。当时姜家人心惶惶的,谁也没有那个心思去注意她,等到发现时,尸体已经都凉透了。
七月十七的上午,姜家抬出去了四口薄皮棺材。里面当然是姜开宇、姜采云、姜家三媳妇唐氏,还有昨天撞死的那个丫头。姜开宇和姜采云尚未成人,进不得祖坟,姜家三媳妇却是德行有失,也不能进祖坟。就这样,姜家人在南山上,距离姜家祖坟一段距离之外,把这四人草草的埋葬了事。
姜家老四姜平文,在处理了家里的这些事情之后,才想起来派人去给二哥姜平远送信。家里出来了这样的事情,不告诉姜平远怎么能行?姜平文还指望着,二哥能够想办法,给姜家报仇雪恨呢。这一次姜家吃了这么大的亏,怎么能不报仇?
姜平远所在的地方,距离青山村可是不算近便,快马也需要五六天才能到呢。打发走了送信的人,姜平远就去看望大哥,“大哥,你放心吧,我已经让人去给二哥送信了,相信过几天就会有消息。大哥放心,咱们姜家的仇,一定得报,这口气,我咽不下去。”
躺在炕上的姜平安,已然说不出话来了,他只能看着弟弟,啊啊的叫唤着。可惜,却是没人能够听懂他说什么了。
姜开宇的事情,随着他的死去入土,在青山村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的影响,却是在持续的发酵。也不知道消息是如何走漏的,最终,整个怀远县范围内,都知道了青山村的事情。
众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也果然像大家猜测的那样,人们首先怀疑的,就是青山村这些女人。大家众说纷纭的,私底下都在议论着不能娶青山村的闺女等等话题。
而青山村有几个女孩子已经跟外村的定下了亲事,还真的就有人上门来退亲了。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姜采莲的未婚夫家,人家就直接上门来退亲了。姜平文跟人家好说歹说,人家那边就是不松口,最后连聘礼都不要了,只要退亲。最终没有办法,姜家也只好答应退掉了亲事,姜采莲的亲事被退,再加上母亲死亡的打击之下,也是大病一场。
相比于采莲的遭遇,村子里其他几个姑娘,就算是好的了。面对前来退亲的人,齐长文等人皆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又找来了苗素问和赵婆子作证,说明闺女依旧是清白的。总算是,三家亲事里面,保住了两家,只有一家,死活不相信,非得退亲。
被退亲的这家,也是姜家的佃户,就是二狗子的妹妹。王家因为这件事,也是郁闷不已,整日的唉声叹气。却是没想到,没过两天,刘强生就带着礼物上门了。原来刘家的小子,早就看好了王家的闺女,只是一直没敢说出口。这回听说王家的闺女被退亲了,这才大着胆子跟爹娘说了。
王家一听这样,吃惊至于,也是高兴不已。再加上刘家那小子长得人高马大,又十分能干,刘家相比原来的那一户,过得更好。当下王家跟刘家就定下了亲事,两下欢欢喜喜的定了日子,等到来年开春就成亲。
有了刘家和王家带头,村子里这些人也看明白了,村子里还有不少好小伙子没说亲呢,这样的机会怎么能错过?肥水不流外人田,青山村山清水秀,养出来的女孩子个个温柔秀美,这样的好媳妇上哪里找去?当下,大家伙都动了心思,各家各户的,都开始琢磨着给儿子说亲。
这样,就在秋收来临之前,村子里掀起了一股给孩子们定亲的风潮,仅仅十几天的功夫,就促成了五六对儿亲事。有了这些喜事,倒算是冲散了之前一直笼罩在村子里的那股抑郁之气。
村子里一扫往日的愁云惨淡,处处都洋溢着一种喜气。定了亲事的人家,都是欢天喜地的预备着秋收,有的打算秋收之后就给孩子们办喜事。这样一来,大家伙倒是把之前的那些不愉快,全都抛在了脑后。
☆、387。第387章 姜家搬走
七月底的一天,一直大门紧闭的姜家门前,忽然停下了两辆马车,还有十来个人。这些人行色匆匆,敲开姜家大门之后,就赶紧的进去了。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只知道,第二天,姜家大院里一片嘈杂。等到第三天早晨,就见到一辆一辆的马车从姜家赶出来,上面装着满满的东西,就这么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姜家。
众人好奇之下一打听,原来,姜家是要搬走了。姜平远自己没能回青山村来,就派了两个师爷,还有一些差役等前来。协助姜平文,迅速的处理了姜家这边的各项事宜,然后搬家离开。
此时临近秋收了,姜家在青山村可是有两三百亩地呢。这些地,大多数都租给了村子里的佃户,还有一部分,是姜家自己种的。姜家如此匆忙的搬走,自然是顾不上这些地了,最终委托了姜府的一个管事,其实也就是姜平安的妻舅一家子留下来,处理这边土地和地租的事情。
姜家在村子里的土地,除了祖坟附近的那一块之外,其余的,全都要委托给牙行卖掉。至于姜家的宅子,也要委托牙行卖出去,在没卖出去之前,由姜家的管事先住着暂时管理。
姜家这一回,真正是元气大伤。姜家三媳妇上吊时候草草安葬,结果唐家人得知了消息却不干了,上门来吵闹不已,说是要去衙门告状,告姜家谋害人命。姜家人心虚,哪里还敢跟唐家人吵闹?最终结果,赔了唐家五百两银子,这才算是了结。
如今的姜家,不说是捉襟见肘也差不多了。姜家这几年一直延医问药的给姜开宇治病,已经是花了不少的银钱。这一次出事,姜开宇四个人的安葬,虽然仓促,但是也花了不少。姜平安、姜家老太太、姜采莲三人卧病在床,每天看病吃药的,钱就跟流水似的往外拿。再加上被唐家要走了那么多银子,姜家就是有再厚的家底儿,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这一次要不是姜平远让人带来了不少银钱,就是搬家,他们也是有点儿搬不起了。所以姜平文就嘱咐牙行那边,要是有人肯买那些地,也可以连上面的庄稼一起卖掉。这样,也省得姜家人都走了,根本没人能在家收粮食。就连那些租出去的,也是连同地租算在内往外卖,到时候买主直接朝佃户收租子就行了。
姜家那边急用钱,这地的价格肯定就是不太高,牙行那边一传出去风声,就有不少人纷纷来查看了。村子里的一些人家也都十分心动,齐家顾家等几家商议了一下,干脆就一起把姜家的地买下来算了。一来离着近便好管理,二来姜家的地都是好地,不管什么时候,置办一些土地都是最正经的事情了。
就这样,还没等着秋收呢,姜家的土地,就被青山村的五六户人家给买下来了。那些原本租给佃户的,有的明年打算再租出去,就跟佃户重新写了租地的契约,约定了明年要收多少地租等等事项。有的想要自家留着种,那就等秋收以后,佃户交上来租子,之后就把地收回来便是。
自然,能买下这些地的,大多都是青山村过得很富裕的人家。其实本来家里也不缺地种,就是置办点儿家底儿而已,所以大多数的,还是要租出去。那些佃户,都重新写了契约,倒是也放心了。
姜家的地很容易就卖出去了,但是那宅子,却是一直无人问津。众人纷纷传说,说是姜家宅子风水不好,建在了死门之上。所以姜家才会出现了这么多的糟心事儿,死了那么多的人。这宅子属于凶宅,不能买。
就这样,宅子一直卖不出去,姜家的那个管事一家,也就只能继续留下来了。其实他们也不想走,留在这边,有地方住,又不用伺候哪个,自由自在的多好?况且姜家祖坟附近的土地没有卖掉,那些地方种一些庄稼,也足够他们一家四口吃用的了,不比背井离乡的跑出去强多了?所以没人买房子,他们也乐得白住着。
不说姜家这边如何,只说进了八月,大家伙就纷纷开始秋收了。最近几天,众人就发现,镇上附近已经出现了不少的难民,据说有一些地方,粮食丢了不少。这个时节正是秋收的好时候呢,那些难民没东西吃,还不就跑到地里偷粮食了?
青山村虽然偏僻些,但是也不敢保证难民不来,所以大家伙也不等地里的庄稼干透了,还是尽快往家里抢吧。反正因为夏天那一阵子大雨的缘故,今年粮食都不是很饱满,能有一半是好的,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样的粮食,也不用指望什么了,收回家里才是正经。
秋收时节,顾家的作坊全都放假了。工人们各自回家忙活着家里秋收的事情,而顾家,也是忙得不可开交。顾家这些年并没有买下人或是雇长工的,只是每到春种秋收,就去镇上雇一些零工回来帮忙干活。今年也是不例外,顾承勇找了绍远帮忙,去镇上的码头附近,雇一些干零活的回来帮忙秋收。
绍远和娇颜两个一起去了镇上,他们不光要雇人,还要买一些肉食回家去。秋收了,干活累,饭菜必须预备好了,所以这肉食就是缺少不了的。娇颜已经打算好了,这回要买回去半扇儿猪肉回家,用盐腌起来,留着秋收慢慢吃。
俩人到了镇上,娇颜先是去张屠户那里,跟他定下来了半扇儿猪肉。然后才往码头附近走,打算去找人。二人正在镇子里走着,就见到一些街道的角落里,蜷缩着不少衣衫褴褛的人。那些,都是逃难来的难民,他们没有地方可去,就只能窝在一些角落里了。
娇颜忽然心中一动,“绍远,要是我家买几个下人回去,能行么?我家现在的产业可是越来越多了,一年光是清理林子,培育果树什么的,也是需要不少人手呢。往常都是雇人,终究是不太稳定,要是能买下几户人家,或许也是个办法啊。”
以顾家如今的身份来说,买下人是完全可以的。只是顾承勇原本觉得,他们现在是农户,最好还是不要太出风头了,所以就没买人回来。家里除了孙伯两口子以及青莲姐妹之外,就没有旁人。
但是现在看来,不买一些人回去,很显然是不行了。顾家可是又买下来了八十亩地呢,再加上原来的那些,明年光是种地也成了问题,难道还能全都指着雇工么?眼下这么多难民,他们无处容身,只要有人肯卖身的,倒是不如买下来,给他们一个安身之所,顾家也能解决一部分劳动力的问题了。
绍远听了娇颜这话,眼前一亮,是啊,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你也得想明白啊,家里的存粮,够不够用的?你要买人回去,总得供给人家吃喝吧?你们家现在的粮食够不够吃?别买回去人,到最后自家没粮食吃了可不行。”绍远想的倒是挺周全。
娇颜歪头想了想,“应该够用了,我家这些年打的粮食,其实都没卖,大多数都存在仓房里呢。再说了,三哥不是已经出门去贩粮食了么?等三哥回来,那就更不用发愁了。我想,这一回也不买多了,只买两户人家,要男劳力多一点儿的那种,应该是没问题的。”娇颜心里一顿计算,最终确定,家里的粮食,买下七八个人回去还是没问题的。
“嗯,那行,你要是算清楚的话,那咱们就去看看吧。咱们不能自己去买人,还是去牙行吧,估计着,牙行那边,肯定有合适的。”他们两个还太小了,这种事情,还是经过牙行比较好。
于是,两人就去了镇上的牙行。这边的牙行买卖做的杂,不管是人还是土地,只要可以买卖的东西。牙行都可以经手,从中抽取一部分的手续费。
牙行的管事跟顾家也是老相识了,自然认识绍远和娇颜,在听说了娇颜要买人之后,管事就笑了,“姑娘还真是会算计呢,我可跟你说,现在买人,可是好时候。看见没?那边街口蹲着的那些人,都是打算卖身为奴,混一口饭吃不饿死的。买这些人,不用花多少身价银子,只要给他们饭吃就可以了。”
“姑娘是打算多买一些能干活的劳力是吧?行,这个在下懂了。等等啊,我这就去带一些人过来,姑娘和秦少爷亲自挑选就是。”说话间,那管事就从牙行里出去了,到对面的街口喊了一嗓子,当下就有二三十人呼啦啦的都跑了过来。
“少爷,小姐,求求你了,买下我们吧,我们不要钱,只要给口吃的就行啊。”不少人朝着娇颜和绍远就跪下来了,口中哀求道。
娇颜很显然是被眼前的景象给吓坏了,天啊,这些人真的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啊。他们现在,恐怕是只要有吃的,干啥都行了。
“我们只要能干活的壮劳力,最好是一家一家的,家里头男孩子多一些,都能干活的最好。”绍远见娇颜愣愣的那个模样,知道她是太吃惊了,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所以就替娇颜把要求说了一下。
☆、388。第388章 采买下人
在牙行管事和绍远的帮忙下,最终,娇颜选中了两户人家。其中一户是一对夫妻带了三个男孩,另一家则是一个男人领着两儿一女。男孩子最大的有十八了,最小的也有十四岁,正是能吃也能干活的时候。唯一那个女孩,今年十三岁,洗衣服做饭的,也是好手。
娇颜瞅着这两家也是挺满意的,关键问题是这两家人身体都很健壮,岁数也都年轻正是干活的好时候。不是她没有那个善心,而是他们家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干活的。难道她还能舍弃了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去买几个老头子回家么?他们顾家也不是开善堂的,买人当然就要买这样能干活的啊。
当下娇颜便跟这些人讲清了身价银子,然后在牙行管事的见证下,写了卖身契,让这些人全都签字画押。这时候买人真的是非常便宜,两户人家,最终连给牙行的抽成算在内,不过是花了二十两左右。看着这九个人,娇颜觉得,还是很划算的。
其实要不是娇颜担心明年的年景,她其实还可以再多买几个人的。不过这种事情真的不好太急躁了,慢慢来吧,人不能弄太多回去,太多了不好管理。先买下这些人,回去慢慢的教导好了,以后有机会再买也不迟的。
就这样,娇颜和绍远赶着马车,拉着这些人就回了青山村。顾承勇和冯氏对娇颜这么做,也并没有责备什么,其实算起来,这样也是划算的。当下,冯氏就把这两家人安置到了西跨院去,那边原本就是留了下人房的,只是之前家里一直没买人而已。
冯氏瞧见这些人身上的衣裳都破破烂烂的了,当下先找了一些家里的旧衣裳给他们。然后烧了热水,让这些人都洗了澡。娇颜还找来了药水,放到洗澡水里,洗头洗澡用。这个是消灭虱子跳蚤的,她可不想这些人把那些可恶的小东西带到顾家来。那些人脏兮兮的模样,娇颜实在是担心。
等到这些人全都洗了澡换了衣裳,他们原本的破烂衣服,就全都扔到一起烧毁了。谁知道那些衣服上头都沾了些什么啊?还是烧掉比较妥当安心一些。
冯氏又从织坊那边,找来了好些个织机上试机的布头,或者是新手织出来的,粗细薄厚不均匀的布匹来。这个卖不出去,但是留着自家用还是可以的。冯氏把布匹给了这两家人,然后让他们赶快的做出来一些衣裳被褥等东西。这时候天气还不冷,暂时还能将就了,等天气一冷,保暖的义务和被子,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织坊里有的是布匹,更有好多不适合纺线的棉花,这个正好就可以留着给那些人做棉被棉衣等东西了,所以倒是也不用发愁。
两家人见到顾家对他们这样周到,当下也是十分感激。他们原本就只能在街上乞讨,一两天吃上一顿就不错了,晚上就是一家人挤成一团取暖。如今来到了这里,有大房子住,有饭菜吃,还有衣服棉被可以穿用。这样的日子,是他们逃难两个月来,梦寐以求的。如今安顿了下来,他们也就不再纠结卖身成了奴婢的问题了,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一切收拾妥当,女眷在家里帮忙做饭打扫院子,顺带给自家人做衣服做被子,男人们则是直接就跟着顾承勇下地去了。而村子里的一些人家,在瞧见顾家买了人之后,不少人心思也活动了起来,想来想去,也决定去买几个人回来。尤其是那些个家里日子过得好的,劳动力又不够用的,都动了这个心思。
这其中,就有顾承义,顾承义家现在,两个儿子都还小呢,不但是干不了什么,还得赵氏费神看着。文英和文茜虽然大了,但是两个闺女眼看着都要说亲,顾承义也舍不得让闺女再下地干活了。再加上,顾承义这一回也买下了二十亩地,加上原本有的,就是四十亩了,只凭着他一个人,还真是忙不开。
多番思量之下,最终顾承义也去了镇上,最后买下了一家人回来。一对夫妻,带着俩儿子一个闺女,俩儿子岁数都在十五六,正是好时候的。有了这一家人的帮忙,地里的活也就容易多了。
秋收的季节,无疑是忙碌而又劳累的,顾家地不算多可也不算少,四十来亩庄稼,往回收也是需要点儿时间的。文齐出门贩粮食了,文韬和文治身上还带着伤,虽然伤口愈合的非常好,但是顾承勇依旧是舍不得让他们太出力的,顶多也就是略微帮一把手而已。
所以,尽管家里多了七八个人帮忙,也还是有些忙不开,就连娇颜,也跟着下地干活去了。娇颜下地,绍远少不得就得跟着,这俩人几乎就是不分开,直把文韬给气的够呛。
可是文韬却又不能说啥,他能以什么身份反对绍远跟娇颜在一起?爹娘都不管的,他这个哥哥,有什么立场来管?在文韬的心里,还是倾向于功成名就之后,再向心爱的人表白这种方式。在他心里,娇颜还小呢,等他明年考中了举人,那个时候再跟爹娘说也不迟。
现在就冒冒失失的说,他总觉得心里还是没底。他是父母托付给顾家的,就算是顾家这些年对他如同亲生的儿子一般看待,但是文韬的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如果他不能证明自己的本事,他觉得他真的没那个底气去求娶娇颜。他总得证明自己的能力啊,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