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医女-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苗素问点点头,笑道,“行,就照着表姐和姐夫的意思办吧,原本我也是打算跟你们商议的,不如早点儿让他们成亲的好。反正我家那边,房子也收拾的差不离了,我正查日子呢,打算是九月里找一天就搬回去了。”
  “这些天绍远一直都在忙着收拾房子的事情,估计着用不了多少时候,也就全都弄好了。到时候咱们该怎么张罗就怎么张罗,那些闲着没事扯嘴皮子的,到时候就没话可说了。”苗素问当然是巴不得早点儿让娇颜过门呢,她也不希望这事情再有什么变化。
  既然双方都是这样的意思,自然是很快就意见达成一致,等到秋收以后,两家人就开始张罗着绍远和娇颜成亲的事情。年前全都忙活着预备好,年后正月末或是二月初,就让他们成亲。
  就这样定下了人生大事,娇颜和绍远两个人都有些如在梦中的感觉,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脸上的笑容透露出心中的喜悦来。绍远握着娇颜的手,稍微的用力,“颜儿,你就快要成为我的媳妇了,我的妻子,我会一辈子都疼你的。”绍远低语。
  娇颜也有些不敢置信,她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她才十三岁,就算是过了年,也不过十四岁而已,十四岁就要嫁人了?这一切怎么就像是在梦里啊?不过,这样的梦,甜蜜又温馨,她宁愿沉浸在梦里,永远都不要醒来才好呢。
  娇颜只要一想到,在不久之后,自己就是秦绍远的妻子,名正言顺的秦夫人,那种喜悦的感觉,就忍不住要冒泡儿。她看着绍远,甜甜微笑,“嗯,我信你。”

☆、569。第569章 姜家采莲

  中秋节就在忙碌中度过了,今年中秋,因为文修兄弟四个都不在家,再加上大家伙都忙着收地,干脆也就没能怎么热闹庆贺,只是晚间弄了些好吃的,大家伙在一块儿说笑了一阵子而已。
  中秋节一过,冯氏的心里可就更是长草了。“文韬和文治是不是已经考完试了啊?啥时候放榜知道么?唉,真是急死人了,也不知道这俩孩子能考成什么样儿?文治我还不担心,他岁数小,就是过几年再考也不成问题,这文韬,唉,他可是千万要考中了啊。”
  晚上睡觉的时候,冯氏就跟顾承勇这么嘟囔着,“唉,文韬这孩子也是,都十七了,也不知道他的因缘都在哪里?我瞧着那个史知府家的千金就不错,可是文韬好像根本就没那个意思啊。这些孩子,就没有一个省心的。”冯氏睡不着,就一个劲儿的在那嘟囔。
  “文韬他们十四那天应该考完,估计二十几能够放榜,放榜了,要是真的考中,府城那边知府啊,学政等官员,都要宴请的。估计着,需要到九月初能回来就不错了。当然,文修他们肯定会早早地就打发人回来报信儿,你也别着急了,着急也没用不是?”
  顾承勇躺在被窝里,伸手把冯氏搂了过来,安慰着媳妇,“你也不用这么担心了,姻缘也是有定数的,该是谁的都跑不掉。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就是再担心也没用的。睡觉吧,最近都累得不轻,再有几天,家里这些地全都收回来就好了。”
  “从今往后,咱们家不用交税赋,而且你我还都有俸禄可以领,说起来也是好事。安心的过日子吧,咱们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顾承勇拍拍冯氏的肩膀,安慰着冯氏。
  冯氏一想,丈夫说的也对,这些事情,不是她担心就能解决的,于是,就渐渐地平静心绪,然后睡着了。
  中秋节过后,天气也是渐减转凉,顾家的瓜子作坊也正式动工了,织坊更是不用说,也就最忙的那几天歇了一下。不过,今年却是很奇怪,那些布庄上门订货的很少。除了一些原本就有合作文书的,按照往年的数额定了货之外,很少有新的客商上门。
  除了订单少之外,女工也少了一些,尤其是那些别个镇上,离着青山村远的,竟然有将近二十个人,秋收之后就没有回来上工。这个也很是奇怪,冯氏百思不得其解,让人去那些女工家里询问,人家就说是不想干了。
  冯氏觉得最近的事情太奇怪了,却又想不出什么头绪来,于是就经常跟人唠叨,村子里那些相处好的,都知道了织坊的事情。当然,尽管织坊这样,却依旧没有停工,女工们照样织布,冯氏又另外招了一些女工回来培训,没用多少时候,也就顺手了。
  顾家织坊这边不顺当的消息,传到了太平镇上之后,太平镇的那个侯老爷,可就是乐坏了。“哈哈,老顾家也有今天啊,该,我看你们还怎么得瑟?有个官儿就厉害了?我看等着你家织坊没了生意,没了进项儿,你还能怎么猖狂?”
  那边,管家也是笑的合不上嘴,“还是老爷英明,趁着秋收这会儿的工夫,挖走了顾家织坊那么多的女工。再加上咱们几乎把顾家大部分的客户都挖了过来,哈哈哈,我看顾家还能坚持多久?”
  侯老爷很是得意,一口把手里的酒喝了下去,“论起做生意来,顾家那就是小娃娃,老爷我从小就跟着我爹做生意,这三十几年来不知道见过多少事情了,这点儿小事还不容易?商人重利,你就是交情再好,也终究是比不过利益的驱使。”
  “真金白银面前,商人只有利益没有情义的。咱们家的布匹跟顾家的一样品质,价钱比顾家生生低了一层。你要知道,他们少花一文钱,到时候就多挣一文钱。一尺布多挣一文,一匹布那就是三十文啊。这个账谁都会算,这么算下来,哪个不心动?”
  “瞧瞧咱们手里这些订货的文书,用不了今年过年,咱们的织坊就能回本儿了,以后,那就是挣的。哈哈哈,我说那顾家怎么这么快的就富裕起来,他这织坊果然是挣钱啊。”侯老爷看着手边小匣子里面的那些文书,简直就乐得后脑勺都要开花的感觉。
  “对了,咱们收的棉花到了多少?你赶紧让人追一追啊,这个可是最要紧的大事了。咱们跟人家定了这么多的货,人家又是要一次性出库,咱们首先就要保证棉花够用才行。不用害怕钱不够,夫人已经把她的私房都拿出来给我了,这一回咱们可得抓住机会,最好是一下子就击垮了顾家才行。”侯老爷一提起顾家来,就忍不住咬牙。
  “我看来顾家还能蹦跶多久?有个官儿也没用,他这官儿又没实权,照样儿还得听着严大人的管,在严大人眼皮子底下过日子,随便给他找点儿麻烦,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侯老爷很显然是喝的有点儿多,他一伸手,就把身边一个美貌的婢女搂在了怀里,直接亲了一口。
  “哎呀,小采莲啊,你还真是有两下子。顾家织坊那些女工的底细,你竟然知道的这么清楚呢。哈哈哈,好,好,你安心的跟着老爷,等着织坊这一次挣了大钱,老爷就让你正正经经的做我的姨娘,让你上族谱,到时候荣华富贵任你享受就是了。”
  侯老爷的怀里,一个略微有些瘦弱,但是长得还算不错的女孩子,这时一脸娇羞的模样,“采莲能够伺候老爷就足够了,老爷,晚上留下来吧?让采莲好好的伺候伺候您。”那女孩子,赫然就是姜家的采莲。
  侯老爷一听这话,心里便像是点着了一把火般,搂着采莲就是一顿亲,大手也是十分不老实的在采莲身上揉搓着。“不用等到晚上,老爷这就让你伺候着。”
  酒是色之媒,这个姓侯的喝了不少酒,此时兴致上来,哪里还管什么白天黑夜?直接搂着怀里的女人就要办事。而那个管家一见这个情形,直接就退出了这间屋子,赶紧办正事去了。
  屋子里,采莲忍着恶心的感觉,任由那个侯老爷的大手在她身上为所欲为。自从那次娇颜拒绝了她的请求之后,采莲就另外想办法,去镇上人牙子那里了。只是哨口镇大多数人家都知道姜家,人家根本就不愿意用采莲,最后,是太平镇的侯家缺粗使丫头,把她买了去。
  到了侯家,采莲就是一个随便什么人都能指使的扫地丫头,不过好歹的能够混上一口饭吃了。采莲有心机,嘴甜会讨好人,在侯家倒是没吃多少苦,渐渐地也就不干那么多的粗活了。
  侯家的女主人是个很厉害的,对丈夫看的也非常紧,侯老爷府里,只有两房姨娘,还都是以前侯夫人带来的陪嫁,如今也都四十来岁,年老色衰了。这个侯老爷看腻烦了家里几个人老珠黄的妻妾,总想着找个颜色好年纪小的。
  可是侯夫人管得严,家里那些丫头都被看的死死的,要是哪个不小心多跟侯老爷说句话,都会被拖出去一顿打。偏偏采莲新去侯家的,这些事情也不懂啊,再加上她就是青山村的,侯老爷得知后,就想从她那里打听些有用的东西。
  侯老爷总是找采莲说话,这一来二去的,采莲就动了心思。每次侯老爷让她去回话的时候,都特意的收拾利落些。采莲正是十五六岁女孩子最好的时候,十八无丑女,青春靓丽的女孩子,总是讨喜的。而侯老爷又是色中饿鬼一个,这么几回下来,侯老爷也就有些心动了。
  正巧这侯夫人前些时候出门回娘家去伺候生病的父亲了,侯老爷得了机会,就直接把采莲给收用了。采莲如今一心往上爬,也顾不得什么恶心不恶心了,一番温柔小意下来,倒是把侯老爷给整的神魂颠倒,竟是离不开了。
  不过这侯老爷也乖觉,知道他们俩的事情太容易败露,于是就找了个由头,把采莲从府里赶了出来,说是发卖出去,其实是另外找了个地方把采莲养了起来。这样一来,侯老爷成天就在这边留恋,对采莲也是喜欢的不得了。
  采莲为了讨好这个姓侯的,除了温柔伺候之外,还给侯老爷出了不少的主意。姜家就在青山村,哪怕是采莲没有在顾家织坊里,但是织坊里的人员,女工们都是哪里的,这个采莲还是知情的。于是,采莲就出主意,让侯老爷去把顾家织坊对的女工,花大价钱挖过去一批,这样,顾家织坊用工就困难,而侯家的织坊,正好解决了熟手不足的问题。
  采莲出的主意奏效,侯老爷更是喜欢她了,再加上年轻女子那魅惑十足的身子,侯老爷更是沉迷不已了。两个人在桌子前纠缠一阵子,然后采莲就被抱到了炕上,一阵肢体纠缠之后,侯老爷总算是心满意足的躺下睡着了。
  采莲瞪着眼睛,看着棚顶,“顾娇颜,我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整垮了顾家,我看你还能风光多久?”

☆、570。第570章 双双中举

  绍远一直都在忙着整理自家的新房,正好木匠那边把正房需要的家具都送了过来,绍远就带着人,开始往屋子里摆家具等。娇颜少不得也跟着过来帮忙,这时候领着几个丫头帮着擦拭家具上的灰尘呢。
  最近这些天,俩人又同进同出的,娇颜每天都跟着绍远一起过来收拾房子,再加上苗家和顾家有意的放出话去,说是娇颜和绍远年后就成亲。那些传的沸沸扬扬的闲话倒是没人再说了,眼前的事实摆着呢,人顾家根本就没有退亲啊,不但没退,反而是要提前了。这样一来,谣言便不攻自破,已经没有人再说了。
  忙活了一天多,总算是把正房这边的家具全都安置妥当了。苗家的新房子,基本上的的格局跟顾家的很像,都是正经大宅院里典型的布局。前院正房作为会客之用,中间三间打通,用作大厅,两边的两间当做偏厅使用。
  这样的布局,里面的家具等就十分重要了,各种落地的大屏风,还有木质的隔扇等等,都做的十分精致。更不用说什么桌椅几案等等,也全都用的是最好的木头,做工也十分精良。
  绍远看着眼前布置好的屋子,很是高兴,“快了,木匠说,再过四五天,第二批的也能送过来,最晚一个月之后,所有的家具就全都到齐。颜儿,咱们的新家,你喜欢么?”
  娇颜笑笑,“喜欢啊,当然喜欢了。这是我们以后要生活的地方,我们的家呢。”整个宅子的布局,屋子里各样家具的样式,都是娇颜和绍远讨论商议的结果,娇颜又怎么会不满意?瞧着他们两个人一手打造的家,娇颜的心里高兴极了。
  “嗯,这是我们的家呢,以后我和你就住在这儿了,还有我们的儿孙。”绍远瞧着屋里没人,就伸手搂过来娇颜,两个人并肩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姑娘,快回家吧,大少爷和三少爷回来了,说是二少爷和四少爷都考中了呢。”屋子里两个人正在畅想美好未来的时候,忽然听见外头有三柱的声音。
  “二哥和四哥都考中了?绍远,走,咱们快点儿回去看看。”娇颜一听这个消息,也是忍不住了,扯着绍远就往家里跑。
  等到校验和绍远跑回家时,就见到顾家大门外围了好多的人,文齐等人在大门外挑了鞭炮,还有身着差役服色的人也在,此时正在想顾承勇报喜呢,“恭喜顾老爷,贺喜顾老爷。二公子顾文韬,今秋乡试夺魁,高中解元。四公子顾文治,乡试第二十一名,也中了举人呢。”
  报喜的差役话音刚落,旁边那些一起跟随前来的人,就纷纷道贺起来,这些人,有的就是镇上的一些帮闲,平常没啥事,谁家有喜事他们就往跟前凑付,到时候说点儿喜庆的话,得些赏钱。
  顾承勇这时也是笑的合不拢嘴了,真是没想到,自家两个儿子,竟然一起中了举人。这可是非常少有的情形呢,别说是青山村了,就是怀远县,也未必出过几回。“同喜同喜,多谢诸位乡亲,多谢。文平,那赏银来。”
  此时文平就把提前预备好的红封取了出来,那些报录的差役每人一个大大的红封。后面二柱和水生等人,则是抬了一筐的铜钱出来,分给了那些前来贺喜的人。
  顾家出手大方,丝毫不吝惜钱财,这一举动自然是赢得了众人的好感,那些帮闲一个个美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好听的话就跟不要钱一样,一个劲儿的说着。
  众人正在欢喜之际,就听见有人高声喊道,“快看,是解元公回来了。”众人回头,往远处看去,果然见到有两个人骑着马,在一些人的拥簇下朝着这边过来,那马上人,分明就是文韬和文治。
  文修一见到两个弟弟回来了,便直接拿火石点燃了大门外用杆子挑起来的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文韬和文治两人骑着马,来到了家门口。二人翻身下马,朝着顾承勇走来。旁边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自动的让路。
  文韬文治二人来到顾承勇面前,直接撩衣跪在地上,“爹,儿子不负爹爹所望,中了举人归来。”二人齐声道。
  顾承勇赶紧弯腰,一手搀着一个让他们起来,“好,好,都是爹的好儿子,你们有出息,爹高兴的很呢。快,进去说话,进去说话。”
  文韬和文治俩人起身,然后文平娇颜绍远等人都上前来恭贺他们,众人就在顾家门前,说说笑笑的,很是热闹。
  顾承勇朝着门外看热闹的众人拱手,“诸位乡亲,犬子文韬文治二人,蒙朝廷眷顾,中了举人,这是我们顾家的大喜事。诸位乡亲都不要走,稍后顾家将摆酒席庆贺,还请诸位不要嫌酒水稀薄,赏光留下。”
  这样大喜的时刻,顾家又怎么可能不摆酒席庆贺呢?顾承勇最盼望的,就是儿子能够读书走科举,能够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如今两个儿子都中了举人,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比起他得了什么官职的,更让人高兴。此等喜庆欢乐的时刻,顾承勇当然是要跟大家伙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的。
  顾承勇这么一说,外面那些来贺喜的、看热闹的,便全都笑了起来,就这样,大家伙全都留下了,然后众人一起动手,帮着顾家预备吃食。
  这时候,青山村里的人,也都得知了顾家这边的情况,齐长文、顾二叔、顾承忠等人,各自都领着家人,带着不少的吃食,挑着拎着的,就往顾家这边送。顾家这边怕是也没预备什么,一时之间,哪里有那么多的吃食来置办酒席?大家伙能帮衬的,当然就要伸把手了。
  而此时,顾家院子里,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按照顾承勇的意思,去抓了一头大肥猪来,直接就在院子当中杀了。还有人跟着文修等人去抓了好多的鸡鸭鹅,就在这院子当中,宰杀起来。
  村子里那些跟顾家相好的人家,也都过来了,女人们赶紧动手做饭做菜,男人们则是帮着收拾那些肉食等等。
  幸亏顾家原本就各样东西挺齐全的,人手又够用,所以也不过是一个多时辰之后,酒席就差不多好了。
  而此时,顾家大门外,又来了不少的人,原来,是严知县听说了文韬和文治中举的事情,便带着县衙的所有官员和乡绅等人前来道贺,杨家的人也是赫然在列。这些人来了,顾家当然是要好生的接待,于是新出炉的两位举人老爷就负责招待这些客人。
  众人在大厅中坐下,严知县就说道,“此次乡试,东北地区的考场就在辽东府,一共有几百名的生员参加科考,最终中举者,不过几十人而已。怀远县此次,仅有两人中举,不想竟是全都出自顾家。顾兄实在是有福之人啊,两位公子才学过人,二公子竟然中了解元,实在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辽东府地域辽阔,下辖州县不下二十几个,不过这北方读书的气氛不如南方浓厚,所以总共也就是几百人。秋闱录取的名额,也是有限的,都是按照定例,今年总共才有五十人中举。
  怀远县有两人中举,已经是难得,而这二人又同出一门,更加是其中一人中了解元,这样的风光荣耀,严知县也觉得脸上有光彩,故而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带人前来恭喜了。
  严知县看着眼前这个他原本并没有看在眼里的庄稼汉子,心中也是感慨万分。这人真是命好啊,生了一个好闺女,父母跟着沾光都得了官职。又生了两个好儿子,一同中了举人,若是将来再中了进士,那可就真是了不得了。
  严知县心里各种滋味在一起,却也是不得不承认,这顾家的运气真好,顾承勇的命更好。“顾兄,在下实在是羡慕你啊,不光是有个好女儿,还有两个好儿子呢。对了,不知道顾解元贵庚?可是定了亲事?若是尚未定亲,严某倒是想要与顾兄攀一门亲家了。”
  “在下家中,还有一个小女儿,年方十五,因为是最小的闺女了,拙荆一直舍不得闺女太早出嫁,故而耽误到了如今。在下瞧着二公子人品才学俱佳,便冒昧开口,不知道顾兄意下如何?”
  顾家的家境,如今不说是怀远县的首富,但是也绝对是不差了。而顾文韬更是不用说,不光是才学出众,人更是长得风流俊秀,俊逸不凡,这样的好儿郎,怕是太多人都抢着要结亲的,严知县也是看中了顾家的家境和顾文韬本人,所以就当众开口说道。
  在严知县看来,他堂堂一县之父母官,想要跟顾家结亲,那是给顾家的面子。别看顾承勇如今也是当官的,可终究是没有实权啊,跟他这个父母官如何能够相提并论?他这样当众提亲,那就是给顾家人的面子,顾家人那还不得痛快儿的答应下来?
  严知县这话一出,屋子里的众人也都愣住了,大家伙都看着顾承勇和文韬,想要知道,顾家对这门亲事是什么态度。

☆、571。第571章 严知县疑心

  顾承勇一听严知县这话,当时就愣住了。他还真是没想到,这位严知县竟然相中了文韬,要跟顾家结亲。可是文韬的亲事,他真的做不了主,这件事还真是有点儿难办了。
  “大人相中犬子,那是犬子的荣幸。不过这孩子从小就找了高人批命,说是功名未成之前,不可妄动婚姻之念。否则,功名便要止步不前了。大人,此事可否容后再议。明年开春,犬子定然是要去京城参加会试的,待会试结束,咱们再商议结亲之事可好?”
  顾承勇没法替文韬做主,却又不能直接说出原委,便想了这样一个借口搪塞一番。其实在顾承勇的心里,也真是就没看好这位严知县,更是没打算与严家结亲的。说句不好听的话,严知县不过是七品的知县,对文韬的仕途上,帮助太小了。
  更何况,顾承勇早就知道,府城史家的小姐史婉凝可是对文韬一往情深。那样才貌出众的女子,文韬都不动心,严家的闺女再好,还能比史婉凝强多少不成?文韬的心事他根本就琢磨不透,哪里能随意的就答应了亲事?
  严知县一听这话,脸色可就不太好看了。他还真是没想到,自己一番好意想要结亲,这顾承勇竟然就这么直接给回绝了。严知县脸上抽搐了几下,然后才勉强扯出个笑容来,“无妨无妨,还是功名要紧。此事暂时搁置,等以后二公子考中了进士再说,以后再说。”
  严知县这话说出来,屋子里凝滞的气氛才算是稍微缓和了一下,众人也都帮着打圆场,“就是就是,还是功名要紧,年轻人,晚一点儿成亲也不是坏事。”
  众人都这么帮着圆全,好歹的屋子里这气氛才又恢复了些许。然后有人就瞧着顾家这五个儿子,每一个都是那么精神,看上去哪一个都不错。然后,那些随同严知县一起来的人,就有人发觉出不对劲儿了。
  “顾大人这五个儿子,看上去都是年少英俊,又各有特色。不过在下倒是有些纳闷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