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医女-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娇颜也并不是顺口提出来的,其实娇颜觉得,赵氏真的应该出去走动走动。她成年的憋在顾家,听着李氏等人的冷嘲热讽,心里已然压抑的太厉害了。心理影响生理,别说赵氏本来身体就有毛病,就是本来没毛病,整日在这个环境里,心境放不开,怀孕也是不容易的。
  但愿,出去走走会对三婶有用吧。娇颜在心里叹了口气,然后迈步从顾家走出去。
  外面一片桃红柳绿的好景致,路边无数的小野花,开的也十分热闹。娇颜瞧见眼前的景致,心里松快了不少,不多时就把刚刚心里的那丝清愁抛掉了。
  娇颜跑到了苗家,正好秦绍远正在院子里,帮着母亲晒一些药材呢,见到娇颜跑来,便站起来跟娇颜打招呼。“颜儿,你不是刚回家么?怎么又跑回来?有事情?”
  “绍远哥,我爹我娘明天要去赶庙会,还要去县城里。我过来问问你和师父,要不要一起去。”娇颜来到绍远的面前,大眼忽闪忽闪的看着绍远,一脸希冀的样子。
  绍远一见娇颜这样就笑了,“好啊,我自然是想跟着去看看的,来到这边,还没什么机会出去逛逛呢。”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陪着娇颜他也是要去的。
  正巧苗素问和如云如月两个也从屋子里出来了,娇颜就转身跑去问苗素问。
  苗素问本来就有心去城里,采买一些药材。如今山里的药材不是采挖的最好时机,挖回来入药的话,效果也不好。偏偏如今村子里的人有毛病,都爱过来找苗素问,药材的需求的确不小。所以苗素问就打算去县城,找一家药材行,正经的从那边进一些药材。
  如云和如月也想要跟着去,她们如今离开了顾家,生活上就得有些来源。虽然这些年顾承勇夫妻也没有亏待她们,各自手里都有不少银钱。不过这过日子,是不能坐吃山空的,总要想个挣钱的办法添补一下才好。
  前阵子如云两个在镇上的绣庄接了些绣活,她们两个出身江南,又是冯氏亲手指导过的,手艺自然非同凡响,所以绣出来的东西,很受欢迎。俩人觉得镇上给的价钱略微低了些,就想着去县城瞧瞧,说不定能够找到价格更高的地方呢。

☆、81。第81章 求子心切

  且不说娇颜这边与苗素问等人商议明天逛庙会的事情,只说另一边,赵氏在听了文菲的话之后,也是心里有些激动。
  往年的娘娘庙举行庙会,她并没有去过。一来是李氏把家里的活都吩咐给赵氏和吴氏,她们根本就腾不出工夫去逛什么庙会。另外一方面,赵氏那时已经对怀孕生子绝望了,她不觉得去庙会就能怀上孩子。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她吃了二十多天的药,很明显的感觉自己的身体在好转。原本已经破灭的希望,如今又重新燃起,或许,这一次去祭拜一下,说不定真的有用呢。
  基于这样的想法,赵氏这心里也是有些毛毛的坐不住,“那我去跟你奶商议一下,明天正好不是娘做饭,出去一天,倒是也不碍多少事。”赵氏这话,其实就是自己安慰自己。但是为了心中的念想,她也必须说服自己,努力争取出门的权利。
  “娘,我跟你一起去。”文菲连忙说着就站起来,跟在赵氏的身后,朝着东院上房走去。
  来到了老太太住的屋子,赵氏也没敢直接就迈步进去,只是探了半个身子向屋里看了一眼。就见到老太太领着顾秀丽还有徐氏在整理秀丽的嫁妆呢,那炕上,摆了好多的衣裳布料,以及好多小物件儿。每一样看起来,都眼熟不已,大多数,都是当初顾承勇送回来,给顾家众人的节礼。
  “娘,我想跟你商量件事情。”赵氏没敢往里走,就在门外说道。
  屋子里的三个人一听是赵氏的声音,就赶忙把炕上的东西全都划拉在一起,尤其是那些小物件儿,全都归拢到了一个小箱子里头去了。衣裳布料的,也都赶忙的包了起来。
  等到东西全都收拾好了,李氏才朝着外屋喊道,“啥事?”
  赵氏这时才从外间走了进来,“娘,明天是四月十八有庙会呢,我想去娘娘庙拜一拜。都说娘娘庙灵验,我想去试试。”赵氏进屋,低着头也不敢抬头看婆婆,低声的说道。
  “三嫂,你说啥?你明天要出去逛庙会?不行,你走了,家里的活谁干啊?”还没等老太太说话呢,徐氏倒是率先开口,尖着嗓子说道。
  “三嫂,你就是想偷懒不干活,什么去拜娘娘庙啊,都是你的借口。你也不想想,咱们家现在要准备秀丽出门子,家里家外的多忙啊,你还要出门?你走了,那家里这一摊子的活谁干?再说了,去庙会,那得多少银钱啊?咱们家可没有那些钱给你乱铺费去。”
  文菲是跟在赵氏的身后进屋的,她那个火爆脾气,听到了徐氏这么说,哪里能不火?“四婶你说啥呢?明天本来就不是我娘轮班做饭,凭啥我娘不能出去?明天该轮到四婶了,跟我娘有啥关系?”
  “我娘一心想要给我们生个弟弟,听说娘娘庙灵验,就想要去拜一拜,这难道还有错了?怎么的?四婶不想我娘去拜娘娘庙,是想我们三房一辈子没儿子继承香火么?四婶,我爹和四叔可是亲兄弟呢,四婶不是这么恶毒的人吧?”文菲就是个小辣椒,嘴皮子厉害的很,噼里啪啦的一番话,就像爆豆子一般的往外冒。
  徐氏被文菲这一顿爆豆子一般的话给弄懵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三嫂,你是怎么教闺女的?大人说话,她一个小孩子插什么嘴?这还有没有点儿规矩了,传出去,人家还不得说咱们顾家没家教啊?这么点儿的孩子,就敢顶撞婶子了,真是欠揍。”
  对于文菲的问题,徐氏一个也不能回答。她当然不想赵氏出门的,明天可就没人帮徐氏干活了呢。家里这三个嫂子,冯氏根本就不跟这边沾边儿,吴氏有儿子撑腰,多少的也硬气一些,根本不听徐氏的指使。只有赵氏,家里哪一个都能指使她。
  徐氏每一回轮到自己做饭,都是磨磨蹭蹭的不干活,然后老太太看了生气,就会喊赵氏赶紧把活干了。如果明天徐氏不在家,家里家外的这些事情,绝对够徐氏头疼的。
  但是如果徐氏承认了自己不想让赵氏出门,那就等于坐实了徐氏心思恶毒,想要让三房断后呢。这样的罪名,徐氏一样也是担待不起的,不管什么时候,子嗣都是大事。所以,徐氏只能避开文菲的话吗,只拿文菲没规矩来说事儿了。
  “三嫂,你家文芳文菲也都不小了,过不了几年可都是要说亲的。要是传扬出去,说她们姐妹目无长辈,随便的就顶撞长辈,那以后这亲事可不好办呢。”徐氏咬住这个理由不松口,威胁赵氏。
  赵氏原本就是个怯懦的,今天能过来说出门的事情,已经是鼓足了勇气。眼下被徐氏这么一搅合,她原本的那点儿勇气,可就全都没了。“二丫头,你别说了。”赵氏连忙扯了扯文菲。
  文菲却是不理母亲,她看着徐氏笑道,“难得四婶还能为我们姐妹打算呢,呵呵,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呗,还能多留在家里干几年活呢。赔钱货嘛,嫁出去岂不是还得要嫁妆?干脆留在家里干活好了,还省得便宜了别人家。”
  “四婶,我不想跟你说这些没用的,我们姐妹能不能嫁出去的事情,也不用现在说。”文菲似笑非笑的看着徐氏,把徐氏说的哑口无言。
  “奶奶,我娘明天没有什么活,能出门去娘娘庙么?”文菲这时不再搭理徐氏,扭头问老太太。
  李氏阴沉着一张脸,恶狠狠的盯着文菲,却是不说话。她心里当然是不想让赵氏出去,这个三媳妇一直是家里最任劳任怨干活的,有她在,家里家外的,根本不用操心,就能干的十分利索了。要是让徐氏做,明明一上午的活,她就能磨蹭一天,到时候连饭都好吃不上了。
  可是不让赵氏出门,那岂不是等于承认了自己也心思恶毒?她是后娘,阻碍三方子嗣的名头,她也是承担不住的。想到此处,老太太这才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你出门可以,文芳和文菲不许去,家里的活,她们都不许耽误了。这一家子里里外外的,也不能全都指着老四媳妇。”
  没等赵氏回答,文菲便抢先开口道,“奶奶放心吧,我们不跟着,我们留在家里干活。”文菲本来也没指望着能跟着一起去,只要赵氏能出门就好了。至于干活,一年三百六十天,哪一天她们姐妹不用干活的?这个在文菲眼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顾秀丽坐在炕上,一直都没吱声儿,最近一段时间,她一直被顾承仁约束着学东西。顾承仁把女戒女则什么的都找出来教秀丽,秀丽似懂非懂的,倒是比以往沉静了些许。再说这些事情有母亲就搞定,她也实在是没必要开口。
  既然文菲一口答应下来了,李氏自然是没有别的话可说,“那好,那就让你去吧。不过,家里可没那个闲钱给你挥霍,自己想办法来回,这个我可不管。”李氏以为,这样说不定还能为难一下赵氏。
  赵氏却在听了李氏的话之后,连忙就点头答应了,“哎,媳妇晓得呢,娘放心吧,不用娘给银钱的。”赵氏手里,多少的还有些银钱,不多,但是去庙上添个香油钱的还够了。至于去娘娘庙,那就不用担心了,有顾承勇一家呢,怎么也有她的位置,来回的都不成问题。
  赵氏这边得了老太太的准话,立马转身就走,她生怕一转眼老太太再反悔了。文菲跟在母亲的身后,也急急忙忙的走了。
  屋子里,老太太和徐氏婆媳两个面面相觑,“娘,你看看她刚刚那个得意的模样?真以为去拜一次娘娘庙,就能怀上不成?”徐氏撇了撇嘴,很是不屑的说道。
  “行了,你少说几句,明天轮到你做饭了,早晨早点儿起来,别耽误了爷们儿吃饭。这时候地里的小苗都出来了,还得下地间苗呢。”李氏没有接徐氏的话茬,只是叮嘱了徐氏两句。
  老太太不接话茬,徐氏也觉得没意思。正好文景领着文安从外头进来,哥两个弄得一身泥,气的徐氏赶紧扯着儿子回去换衣裳了。
  出门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吴氏也知道了赵氏要出去的事情,倒是也没说什么。庙会什么的,吴氏虽然有些心里惦记着,可是却也并不是非去不可。吴氏不像赵氏,她又不用去拜送子娘娘。
  出门总是要花钱的,顾家老太太肯定不能给钱,吴氏手里的那几个钱,还想留着赞起来,以后给儿子说媳妇用呢,哪里舍得胡乱的花了?所以,吴氏对于庙会也就没啥心思了。
  而即将要出门的娇颜等人,这一晚却是兴奋不已,文韬看书的时候就总是走神而,“娇娘,你说这边的庙会好玩儿么?”文韬低声的问娇颜。
  “二哥,不管庙会好不好玩,明天就能看到了。你要是再不专心,当心大哥收拾你,还有爹爹呢,你不是想挨收拾吧?当心爹爹罚你蹲马步多一个时辰。”娇颜挑眉,坏笑道。

☆、82。第82章 闲谈发现

  四月十八寅时初,顾承勇一家就全都起来了。村子离娘娘庙可是还有七八十里路呢,即便是有马车,也需要走一阵子的。再者,赶庙会赶庙会的,就在一个赶字上,要早点去,争取烧头柱香,那样才显得心诚。
  娇颜他们平日里也是这个时辰起来练功的,所以早起根本不算什么,一个个都精神饱满的从屋子里出来,坐在了顾承勇赶着的马车上。
  赵氏更是不用说了,老早的就等着呢。顾承勇跟文修俩人各自赶着马车,从顾家出来,又去接了苗素问等人。之后,一行人就朝着县城的方向行去。
  阿喜和阿禄两个,自从离开顾家之后,就在镇上的码头找了事情做。这个季节,码头上可是有很多活呢。俩人每天都能挣不少钱回来,日常的吃喝之外,还能剩下不少。日积月累的,总能积攒下一些,也好为将来做打算。
  对于这个,顾承勇倒是也挺赞成的。阿喜他们岁数也不小,总是要成家娶媳妇的,现在多出力挣点儿钱,也算是为将来做打算了。也是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的赶庙会,阿喜和阿禄都没有去,他们要去挣钱呢。
  东北日出比较早些,寅时初,东方已然发白,所以并不耽误赶路。娇颜跟哥哥们坐在一辆车上,身边是绍远,对面是文韬。顾家一行走的不慢,很快就来到了镇上,出了镇子,又奔着县城走去。
  路过别的村子时,远远地就见到路边有几个人站在那里,见到顾家的马车,都赶忙的招手。这些人看样子也是要去县城的,估计把顾家的马车当成拉脚的了。等到马车离得近便了,这些人瞧见顾家的马车那样气派,知道这不是普通拉脚的车,几个人就赶忙的退后。
  顾承勇却是停了下来,“不知道你们是要去哪里?我们要去娘娘庙,要是顺路的话,就捎你们一段路吧。”顾承勇心好,再说这都是一个地方的人,保不准哪个还是跟青山村有亲戚呢,能帮一把就帮,也不算多大的事情。他们今天赶了两辆马车出来,车上还有地方,捎带手的事情,顾承勇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路边的几个妇人一听,都高兴了起来,“哎呀,那敢情好了,我们也是要去娘娘庙的,正好顺路呢。”乡下人家,其实都实在的很,不会什么虚头巴脑的。一听说可以顺路坐车,几个妇人就一边笑着,一边上了马车,正好跟冯氏和赵氏坐一辆车。
  冯氏见到有一老一少两个女人都抱着好大一捆的布匹,就觉得有些奇怪,“婶子,你抱着这么些布匹去干啥?”
  还没等那老妇回答,旁边的人就笑道,“齐家婶子那是要去县城里卖布呢,你是不晓得,齐家婶子可会织布了,她织出来的布,又薄又细,比起咱们各家织的布要好多了。齐家婶子就是靠着这个手艺,成年的往县城布庄送布匹呢,一年能有好多进项儿。”
  那女子的话音里,带着浓浓的欣羡,怀远县这边,一般的人家都会种一些棉花,到时候纺线织布,用作家里人穿衣之用。
  也有一些人家里棉花多,剩余的布匹就会送到县里卖掉。毕竟,县城里的人也是要穿衣服的,不是每个人都有闲钱去买那些精美的布匹。农家土布虽然看起来不好看,又粗又厚的,但是耐穿耐磨,那些成日出大力的,也是愿意买些回去。
  冯氏多少听说过一些的,但是却并没有见到这边织出来的布匹到底如何,这时来了好奇心,就想看看哪齐家婆子织出的布匹如何。“婶子,能让我看看你手里的布么?”
  姓齐的婆子倒是没犹豫,直接就打开了布匹外面包着的粗布,然后让冯氏看里面的布匹。齐婆子很有自信,自己织出来这布,在怀远县城也算是数得着的了。虽然跟南面来的布匹没法比,但是跟当地的布,那可是要好很多呢。
  冯氏用手摸了摸那布匹,又用手指捻了一下,心里就做出了判断。这布,比起南面的布匹来说,还是要厚不少的。不过瞧着那齐婆子有些得意的神色,冯氏也明白,能织出这样的布,可能在这边就是很厉害了。
  冯氏心下有了些计较,便问道,“婶子常年以织布为生,怕不是自家有那么多的棉花吧?可是从布庄里拿回来的棉花放线织的?”冯氏出身曹家,曹家是金陵织造世家,经手各类织物,所以对于这些,冯氏可是一清二楚呢。
  齐婆子一听冯氏的话,立时就瞪大了眼睛,“呀,夫人竟是也懂这些的么?”说话间,齐婆子一拍手,“哎呦,可不是么?夫人说话,还带着南面的口音呢,定然是晓得这些的。老婆子今天倒是遇上行家了,夫人,老婆子这手艺,糊弄糊弄北面的人倒是还行,遇到行家,就只有丢人的份儿了。”
  那婆子这样说着,原本得意的神色就不见了,而是带了几许的恭敬,“唉,这边的织机,跟南面的不一样,用起来真的是不太便利。老婆子又不懂这个,也只能将就着用,织出来的布匹,总是差了好多呢。”
  冯氏点点头,“婶子能织出这样的布,已经很不容易了。婶子这布,一尺能卖多少钱?一天能织出来多少呢?”
  冯氏虽然身上穿的布衣,头上也没戴什么首饰,但是她面容姣好,气度娴雅从容,说话时面带微笑。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妇。
  那齐婆子当然不敢小看了冯氏,听见冯氏这样说,便赶紧回道。“县城布庄里,普通的家织粗布只卖四五文一尺,我这个布比平常的要好些,能卖到十二文左右。在家里,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一天大概能织半匹布左右。”
  这个时候,都是三十尺算作一匹,半匹,就是十五尺。冯氏心里算计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婶子这手艺倒是不错,织的也挺快呢。这么算来,一天倒是能有不少的进项儿了,真好。”
  齐婆子听见冯氏夸奖她,不由得又高兴起来,“唉,没办法啊,家里地少,孩子又多,光是指着地里出来那点儿东西,实在是不够过日子的。老婆子我织布挣了钱,给三个儿子都说了媳妇,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就是可惜,家里三个媳妇都是笨的,没能学会我这手艺,倒是闺女手巧,学了个差不多。这不?今天就是领着闺女去县里送布匹呢。”齐婆子说话间,扭头看着身边那个年轻的妇人,眼中净是慈爱之色。
  在场的众人也都明白,未必是齐婆子的媳妇笨,学不会,只怕是齐婆子根本就不肯教。但凡各样手艺,都有一定的规矩,很显然,齐婆子只打算把手艺传给闺女了。这个也是常情,众人都没说什么。
  冯氏跟齐婆子说了一阵子的话,也就不再继续问什么了。再问,人家也未必肯说,没必要去讨那个不自在。一时间,车上聚没人说话了,气氛有些沉闷。
  倒是另外一辆车上,孩子们一路欢声笑语的,很是热闹。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北方的庙会是个什么样子,心中都难免有些期待。一路上叽叽喳喳的,个个都很高兴。
  “待会儿要是你看见什么好东西,就跟我说,我买了给你。”绍远在娇颜耳边轻声说道。“我娘给我带了不少银钱呢,待会儿领你去吃好吃的。”
  娇颜笑嘻嘻的点头,“好啊,那我可不客气了。”她从来就没有把绍远当成外人,所以并没有觉得让绍远花钱有什么不好。再说了,她小小的人儿,就是吃东西也吃不上多少,绍远能花的钱,很是有限的。
  娇颜的不见外,让绍远十分开心,但是对面的文韬可就不高兴了。“娇儿,我之前教给你的东西,你都忘了是不是?随随便便的,哪里能要别人的东西?绍远虽然是你的师兄,可终究不是亲人。你都六岁了,以后也该多注意些。”
  文韬板着脸训娇颜,但是目光却朝着绍远飘过去。最是瞧不惯这个秦绍远了,从他们相见之初,就一直缠着娇颜,真是讨厌。
  绍远抬头看了看文韬,扯起嘴角笑了,“文韬兄,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吧?我娘是颜儿的师父,颜儿的爹爹是我的师父,而我娘和颜儿的母亲,彼此以姐妹相称。我可不是什么外人呢,娇颜收我的东西,那是合情合理。”
  虽然不晓得文韬为啥总是针对自己,不过绍远也不是好惹的,故而绍远毫不客气的就反击了回去。“文韬兄,你也可以给娇颜买东西啊,你是娇颜的义兄,爱护妹妹,那是应该的。”
  文韬被绍远的话气的够呛,他就是看不惯这个小子,成日的只知道纠缠娇颜,也不知道读书识字的。这样的人,以后能有什么出息?真是搞不懂,为啥爹爹和娇颜都对他那么好,那么看重他。文韬很是气闷的想着,也不去回答绍远的话了。

☆、83。第83章 庙会游玩

  马车走的不慢,大概用了一个多时辰,就来到了位于县城外四五里的娘娘庙。
  卯时初,太阳已然跃出地面,一轮红日照的天空亮堂堂的。娘娘庙就建在一座山的半山腰上,这个时候,已经有好多人来到了山脚下,开始向山腰行进。
  山脚下,还有好多摆摊子的小贩,卖什么的都有,各类居家能够用到的小物件儿都能看到。也有摆了摊子卖小吃的,什么油炸果子、面皮儿凉粉儿等等,还有挎着篮子卖香烛等物的妇人,总之这里真的是热闹的很。
  来到山脚下,众人从马车上下来,“婶子,您要是不着急,就在这边坐着等会儿,我们待会儿也要去县城里的,还可以捎你们一段路。你要是着急的话,反正这里离着县城也不过四五里了,走着去也不费多少工夫。”顾承勇对着那个姓齐的婆子说道。
  齐婆子连连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就剩这点儿路,我们母女走过去就好,走过去就好。多谢大侄子啊,真是好人呢。”说话间,老婆子就领着闺女,从马车上下来,然后抱着布匹,朝县城里走去。
  冯氏等人也都从马车上下来,然后顾承勇将马车赶到一个专门的地方。那里有个老头就是负责帮忙照看牲口马车的,当然了,是要收取一些银钱的。马车安置妥当,顾承勇聚领着妻儿们,一同朝山上走去。
  娇颜他们都是头一次见这样的场面,都觉得稀罕。尤其是早晨没吃饭,这时闻到那些小摊子上飘过来的香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