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医女-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大家岔开了话题,不再谈论那只熊的事情了。
  蒋家在县城附近,离着青山村可是很远呢。这回门也是很有讲究,小两口不能在娘家呆的时间太长,日落之前,就必须得回家。此时已经是午时了,老爷子那边就问,饭菜都预备得怎么样了。要是好了,就赶紧预备开席,也省得蒋秉昊夫妻回去太晚。
  厨房里,吴氏妯娌几个,早就把饭菜全都预备妥当。此时便在东屋西屋,以及外间地各自摆了桌子,然后各样好吃的,全都端上了桌。
  老爷子领着五个儿子三个女婿坐在了一桌,这时炕太热了,实在是坐不住人,于是就在地上摆了桌子。老太太则是领着三个闺女,还有几个外孙子外孙女也都坐了一桌。剩下的人,则是在外间屋摆了两桌,正好坐开了。
  今天的饭菜十分丰盛,尤其是里屋的那两桌,最好的菜都在上头了。吴氏跟赵氏还用危磷隽艘坏牢|蛄豆腐汤出来,那个鲜香的味道,真的是能把人的馋虫给勾出来。
  承勇哥几个,今天少不得要陪着蒋秉昊喝点儿酒的,就连吕良吉还有关正山,也被劝着,喝了不少的酒。众人喝得脸上红通通的,很是一派热闹和睦的景象。
  这顿饭吃的时候不短,尤其是屋里喝酒的那一桌,直到未时初了,才算是喝完。男人们都喝的红头胀脸,女人们只好过来,扶着各自的男人去歇着。
  蒋秉昊今天也没少喝,他是新姑爷进门,大家伙都向他敬酒,姐夫大舅哥的,哪一个敬酒,他也得喝啊。这还是顾家人手下留情了,每人只敬了一杯,不然的话,喝得更多呢。
  时候不早了,该是动身往回走。蒋秉昊夫妻,还有顾秀兰一家子都是要回县里的,还有顾承仁,要去县里打听那个何家的闺女。蒋秉昊他们来的时候是雇了车,一路送过来的,可是回去没有车。顾秀兰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情形,没办法,就只能顾家出车,把他们都送回去了。
  顾秀云家在镇上,离着倒是不远,关家也有车,但是关正山喝多了,赶不了车。
  幸好,顾家孙儿辈的孩子也都大了,文生和文杰,还有文修都会赶车。于是,文修领人套上了自家的马车,拉着蒋秉昊夫妻还有顾秀兰一家子,文生替关正山赶着他家的车,就这么一路把众人送走了。
  临走的时候,李氏还是个三个闺女家里都带了不少的东西,尤其是秀丽这边,今天是秀丽回门,带了回门礼的,这时就得预备像样的礼物给人家做回礼才行。
  老爷子和李氏站在门口,看着马车越走越远,直到看不见了,这才转身进屋。老爷子喝得不算太多,可架不住他岁数大了,精神没那么好,所以困劲而上来,进屋倒头就睡,也不管炕上热不热了。
  李氏对于丈夫这样也是习惯了,只是把丈夫的鞋给脱掉,也没给他盖什么东西,就那么躺着睡着了。
  厨房里,吴氏和冯氏等人,把中午的剩菜收拾了。又把碗盘等全都刷洗干净,厨房里收拾的规规整整,这才出来。
  冯氏也没去找李氏说啥,直接就从东院走了,回到了自家的屋子。进屋就见到顾承勇把那只熊放到了大背筐里头,看样子是要送走了。
  娇颜眼巴巴的看着那只熊,却是不敢再说啥了。这个小东西今天能把四岁的雪妍扑到,说不定再过一阵子,就能把文茜或是娇颜给扑到呢。真的是太危险了,还是算了吧,这些野兽,就不该留在家里养着的。
  “爹,你把它送回山里,它能活下去么?”娇颜还是有点儿舍不得,但是又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
  “活不活下去的,爹爹也不知道。这些野兽,它们自然有它们生存的规律,咱们这么把它养在家里,本来就是不对的。它的家在大山里,就让它自己适应去吧。左右这东西啥都吃,这个季节,山里有的是吃的,不怕。”顾承勇说了几句,就背起了背筐,从家里出去了。
  陪伴了孩子们一段时间的小熊,就这么被送走了。等到文韬他们晚上回来,找不到小熊时,都有些失落。可是当他们听说了今天白天发生的事情,也是一个个的有些后怕,“算了,送走就送走吧,这东西渐渐大了,到时候也是麻烦,弄不好又得有人吃亏呢。”文韬这样开解文平和文治。
  天黑的时候,文修等人才赶回来,他们三个把关家人送回镇上,又一起把顾秀兰等人送回了县城。紧赶慢赶,才算是赶了回来。儿子到家,冯氏和吴氏也就都放心了,吃了晚饭,各家都安安稳稳的休息去了。
  六月里,地里的活很多了,此时顾家也没啥事情可忙了,于是老爷子就领了儿孙下地干活。而吴氏在顾家那片荒林子里养的山蚕,这个时候正好开始结茧了,吴氏就领着文庆,去林子里往下摘蚕茧。
  冯氏见这样,就打发了文修和文齐也过去帮忙,冯氏自己有时候也过去,帮着往下扒蚕茧上的柞树叶子。
  这里所说的山蚕,其实就是柞蚕,这柞蚕的蚕茧,比桑蚕要大一些,分量也重很多。吴氏从娘家大概也就带回来了两千只蚁蚕,养了这四五十天,被鸟兽祸害了一些,最终只采摘下来一千只蚕茧来。这些蚕茧,很显然不够干什么的,吴氏打算好了,这个全都留着,当做种茧。
  冯氏在南面,见到的都是桑蚕茧,这种山蚕,她真是没见过。此时就跟吴氏打听了山蚕的习性等。吴氏说,这个东西,也是最近几年才兴起来的,以前树上有,但是谁也没留意。如今不少人家,都养这个挣了钱了,吴氏也想着弄一点儿试试。
  “这东西不费草料,也不像种地似的那么累。就是这一段时间,经常过来看着,别让鸟儿总来偷吃就行了。咱家这一片林子,能有三四亩地,里面柞树不少,要是养山蚕的话,可是正经能养好些呢。”
  “我琢磨了,要是咱家真的分家了,咱们三家就一起来养这个,这东西真的不少挣钱呢。就这么从树上摘下来,一斤就能卖几十文钱,我算了算,差不多就是三四文钱一个蚕茧了。弟妹,你别小看了这东西,只要咱们侍弄好了,就这么四五十天的功夫,挣几十两银子,那都是很容易呢。”
  吴氏对冯氏,那也算是推心置腹了,所以才会跟冯氏说的这么清楚。“我娘家那边,家里弄了两亩林子,就这一季,就能挣七八十两呢。你想啊,这活咱们女人还有孩子就能干,也不出多大的力,多好。”
  冯氏点点头,听吴氏这么一顿解说,她也觉得这东西确实不错。比起桑蚕来,这种山蚕不用每天打桑叶,也不用清理蚕沙等等,算得上是容易了。不过,就是损失的太多,这东西鸟儿还有狐狸等动物都爱吃,所以就得费心的看管着,不然,就全都被祸害掉了。
  “大嫂有这个打算,那是最好不过了,明年我也跟大嫂学学,弄一些,多少是个进项儿。”冯氏也是一直愁着家里的生计问题。如今他们只出不进,也就是顾承勇偶尔进山,弄点儿东西换钱,光指着这样可是不行的。
  吴氏听冯氏这么说,心里很高兴,她觉得冯氏这是没把她当外人,“咱吧这些都留种,明年开春,就让我娘帮着给孵化出来。咱们到时候也去跟着学一学,以后学会了,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妯娌两个手里不停的往下扒柞树叶子,心里却是在畅想着美好的明天。“我现在就盼着啊,赶紧分家。要是分了家,你说俺家文生文杰那都是好劳力,再加上你大哥,俺也正是好时候,大家伙弯腰干两年,啥都有了。这头一件啊,就是给文生说媳妇,俺文生都十八了,再耽误下去,可就找不到好闺女了呢。”
  说着说着,吴氏脸上色神情就黯淡了些许。自家的三个儿子,眼看着一个个都大了,可是连媳妇的影子都不见。她这个当娘的,哪里能不着急?
  ………………
  下午还会有一章加更的,时间大概在四点或者五点。感谢亲们的支持,谢谢。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125。第125章 亲事议定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前一刻还是艳阳高照,不多时就乌云密布,雷声阵阵。地里干活的人,一见这情形,就急急忙忙的往家里跑,有的还没等到家呢,大雨就像瓢泼的一般下来了。
  顾老爷子领着儿孙们急匆匆的跑回了家,身上的衣裳已经被大雨给淋湿了。李氏赶紧的给丈夫找衣裳,顾承忠顾承勇等人,也都各自的回家去换衣服了。
  “行了,今天下雨,都在家歇着吧。这几天也够累的,是该歇歇了。”换过了衣服,老爷子往炕上一坐,吧嗒吧嗒抽起烟袋来。
  “也该下雨了,天气有点儿热,地里缺水了呢。就是这雨下的急了点儿,要是能慢一点儿就好了。”老爷子望着窗外,嘟囔道。老爷子是庄稼人,最在意的,就是地里的庄稼,说话也是谈论庄稼的事情。
  李氏却并不关心这些,她关心的,是老儿子,“咱家老五去县城七八天了吧?这咋还没回来啊?有啥事也该回来跟咱说一说,咋还没动静儿了呢?”
  顾承仁是六月初八跟顾秀兰一起去的县城,如今都六月十六了,还没见他回来。老太太这心里就有点儿惦记着,老儿子是心头肉,那可是比老闺女还重要呢。“也不知道,这何家的亲事能不能成?要说啊,这何家真是没得挑。可就是不知道根底,不知道何家闺女的品性,这事情咱们摸不透啊。”
  李氏坐在那自言自语,老爷子也不搭茬,只是看着窗外。李氏说了半天没人答应,这就有点儿不高兴了。“老鬼,我跟你说话呢,你就不能出个声儿啊?自从老闺女出了门子,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你个老东西,正经跟你说话呢,你就不能出个动静儿?”
  老爷子放下了烟袋,叹口气,“儿子大了,又读书识字的,见过世面。他比咱们有能耐,就是出去时候再多,也不用担心的。你啊,就是成天闲着,你要是像我这样难得空闲,我看你就没工夫想这些了。”
  李氏闻言便瞪了丈夫几眼,“跟你就从来都说不到一块儿去,不和你说了,跟你说话能气死人。”说话间,李氏就下了地,来到外间屋。看看早晨剩下的饭菜有多少,中午还用不用做饭啥的。
  外面的雨已经小了不少,隐隐有快停了的意思。李氏看了看院子里,刚刚的大雨,把院子里冲洗的十分干净。
  蓦地,就见到大门口有人冲了进来,瞧着那身形不是旁人,正是老儿子。“哎呀,老五啊,你咋这个时候回来了?”李氏急忙的就从墙上摘下油纸伞,出去接儿子。
  顾承仁摆摆手,没用母亲给打伞,“娘,就这么两步了,我直接进屋就是。”顾承仁的身上都湿了,头发黏在脸上,一个劲儿的往下滴水。
  李氏赶紧的拿了干布巾,伸手帮儿子擦了擦头发,“快,进屋,娘去给你找衣服换下来。”说着,就去拿干净衣服了。
  等到顾承仁把衣裳换好,头发擦干了,这才有工夫坐下来,跟父母说了说这次去县城的事情。“爹,娘,何家的亲事,我应下来了。”开口就是这么一句。
  老爷子跟李氏都有点儿惊讶,“啊?就这么应下来了?”李氏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嗯,那个何家的闺女,我已经瞧过了,人长得挺好。至于他们家为啥选上了我,原因也打听到了。”顾承仁却是并没有理会父母的惊诧,直接就把这几天在县城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顾承仁在县城的这几天,可真是没闲着。他托了人,找那些跟杨家亲近的打听了何家的闺女,最终还真是打听到了原因。
  原来,这杨家的女儿嫁到何家去,在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之后,病逝了。何家那样的身份,当然是要续弦的,何家老爷另外娶了媳妇,之后又生了几个儿女。这样一来,原配生的孩子就有点儿尴尬,男孩还行,女孩就更加的不受重视了。这个何家的大姑娘,并不被继母喜欢,亲事也就一直没有着落。
  杨家这边得知了消息,就派人把外孙女给接了过来长住。同时也打算着,就在县城附近给外孙女找一门差不多的亲事,这样杨家离着近便,能够照看得过来。有了何家的例子在,杨家这一次就打定主意,找一个门户不高的。机缘巧合的,遇见了顾承仁,杨老爷一眼就看好了,这才提出来要跟顾家结亲。
  顾承仁在姐姐的帮助下,远远地看了那何家的闺女一眼。觉得那闺女虽然比不上自家姐妹好看,但是生在富贵人家,那种气度绝对不一样。顾承仁当下就很是喜欢,之后就让姐姐透过话去,说是这门亲事他同意了。
  “儿啊,既然这何家的闺女是这么个身份,你咋还同意了这亲事呢?她在家里不被看重,你就是跟她成了亲,何家也不能高看你,那还有啥意思?”李氏很是实际的说道。
  “娘,你这就错了,何老爷对闺女虽然不算看重,但是架不住何家姑娘有两个好哥哥啊。她家两个哥哥都有秀才的功名呢,据说今年秋天,要去参加秋闱,若是中了,那就是举人老爷了呢。那两个哥哥对这唯一的亲妹妹还是比较疼爱的,有那两个哥哥照应着,就算何老爷不重视,不是也比一般人家的闺女强么?”
  “再说了,何家的门第在那儿,他就是再不重视,那也不是一般的小门小户能比的啊?杨家人透出话来,说是何家姑娘出嫁,嫁妆是少不了的。当年她娘留下的那些嫁妆,全都给她带过来呢。娘,你想一想,杨家是什么人家?那在县城里也是数得着的富户呢。咱们要是真的能攀上这门儿亲,以后好处多着呢。”
  顾承仁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何家的闺女人长得不错,家庭门第也好,就是身份稍微尴尬了点儿,也是被那个继母给害的。要不是那个继母从中作梗,哪里会十七岁了还没有定亲事?又哪里会轮到他顾承仁这么个乡下小子碰见这么好的事情?
  李氏瞧儿子那个满心欢喜的样子,自然也是不好再说别的了。更何况,这何家的姑娘,条件真的是没得挑。“那这样,是不是咱们应该找媒人上门提亲啊?这种事情,总不能让女方开口。”既然儿子喜欢,李氏自然是要为儿子好好打算了。何家这样的人家,他们也得赶紧的,不然万一再有别人去提亲,那可怎么办?
  “我着急回来,也是想要跟娘商议这件事而,这门亲事千万不能错过了,咱们还得抓紧办才行呢。娘,我跟大姐大姐夫都商议好了,就在这几天,咱们就去县里找媒人提亲,行么?”顾承仁有些急切,他是真的对那个何家的闺女动心了。
  李氏点点头,“那好,咱们就商议商议,哪天去县里。”
  晚上吃过了晚饭,李氏就把四个儿子四个媳妇都叫了过来,把顾承仁说亲的事情跟大家说了一下。众人听了都有点儿吃惊,谁也没想到,顾承仁竟然这么快也要说亲了。
  “好啊,这多好,咱们家这是喜事连连呢。小妹才出门子没几天,五弟也要说亲了。既然这门亲事如此难得,那还等啥?赶紧去提亲,赶紧定下来就是了呗。”不等别人开口,徐氏第一个先说话了。
  李氏暗暗点头,要说这个老四媳妇啊,又懒又馋,可是有的时候呢,说话偏偏就对她的心思。最近这几天,李氏有意打压赵氏,故而就对徐氏又好了不少。
  吴氏妯娌三个互相看了一眼,各自都没说话。这件事情,很显然李氏已经有了决定,把他们叫来,不过是宣布一下,然后再给他们分派些活计罢了。所以,妯娌三个谁也没张嘴说啥,只是都点了点头,也就算是赞同徐氏的话了。
  李氏见三个媳妇这么老实,心里也挺高兴的,“这样,后天咱们就去县里,到时候在秀兰那儿住一晚上。十九的日子不错,咱们就那天去杨家提亲。这事情早点儿定下来也好,老五就能安心的读书准备考试了。”
  “这样,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你俩跟着我一起去县里,老二也去。咱们到那儿,尽量就把婚期一起定下来,等着老五秋天考完试回来,咱们就把老五的婚事给操办了。”李氏当场点了名,指名让顾承勇夫妻一起去县城。
  李氏这么安排,自然是有她的道理,家里这五个儿子,只有老二和老五算是出息的。老五读书多,是童生,老二见识广,在外面历练过,不管什么场合也都能摆布的开。其余这三个,说实在的,出去办事还真是不行。
  至于媳妇们,老三媳妇根本就是白搭,老四媳妇能张罗,却张罗不到正地方去。相比起来,还是老二媳妇最能拿得出手,人长得好,也见过世面,说话处事,从来都不漏空。当然了,也不能只让老二媳妇一个人去,老大媳妇是长嫂,这样的事情,少不了她。

☆、126。第126章 齐家雪梅

  六月十八,吃过早饭之后,顾承勇就赶着马车,车上坐着李氏、顾承仁、冯氏、吴氏这些人,还带了不少的东西,一行人朝着县城走了。他们要去县城里找媒人,还得预备点儿提亲的礼物,不能去的太晚,太晚了啥都不好办的。
  李氏带着儿子媳妇走了,老爷子在家自然是领着剩下的儿孙们下地干活去。如今地里的庄稼都长的不矮了,豆子地里,又该铲一遍。顾家种了不少的豆子,自然是有很多活要干。
  因为冯氏出门了,文修有点儿不放心家里。所以早晨就跟爷爷说了,他们不下地干活,留在家里喂猪喂鸡。另外,也得进山去捡些柴禾什么的。本来文修他们也不会铲地,老爷子就答应了,让文修和文齐留在家里,照应门户。
  文庆一早晨就牵着牛出去了,文景领着文安不知道跑哪里去疯玩儿,徐氏更是吃过饭就没了影子。倒是赵氏,领着闺女在自家屋子里做针线。她如今怀了孩子,一心的期盼着孩子落地,一有空闲了,就给孩子做些小衣服小被子等能用得上的物件。
  文芳和文菲、文英跟着母亲还有冯氏学了这些日子的针线,虽然说绣花还不行,但是一般的缝缝补补,倒是还可以了。三人就在母亲的身边,帮着做零碎活儿。
  顾承勇夫妻走的着急,冯氏也没来得及馇猪食,文修就帮着娇颜,把猪食馇了出来,然后拎着木桶去喂猪。顾家的猪圈在东院,文修把猪食倒进了槽子里,那几头猪就撒着欢的过来吃食了。
  瞧着这些个吃货拼命抢食的样子,文修也觉得好玩,“吃吧,吃吧,养肥了你们,到冬天正好杀了吃。”
  喂了猪,文修就拎着木桶往回走,这时就瞧见顾家大门口走进来了一个人。来人十一二岁的模样,一身桃红的衣衫,胳膊上挎了个篮子。不是旁人,正是齐家的雪梅。
  “雪梅妹妹,你咋过来了?我奶她们都不在家。”文修以为雪梅是来找李氏她们的,故而这么说。
  齐雪梅看了看文修,便笑了,“文修哥,我不是找顾奶奶的,我来找文芳和娇娘的。我家园子里的杏子熟了,摘了些送来,让你们尝一尝。”说话间,雪梅就把手里的篮子拎起来,朝着文修晃了一下。
  那篮子里,有金黄的杏儿,还有几个带着花纹的香瓜,另外还用大叶子,包了一些红艳艳的樱桃。
  顾家虽然园子很大,但是李氏这人很个性,不许在园子里栽果树,所以顾家是没有这些水果的。刚回来的时候,本来顾承勇说,种上一些香瓜西瓜什么的,留着给孩子们打打牙祭。结果还被李氏好一顿骂,说顾承勇惯孩子,不知道过日子等。
  “呀,那可是得谢谢雪梅妹子了。来,娇娘在西院呢,我带你过去吧。”文修含笑的接过了雪梅手里的篮子,“还挺沉呢,倒是让妹妹受累了。”
  雪梅抿着嘴笑了笑,“还行,乡下丫头力气大,倒是没觉得什么。”她在家里也经常干活的,这点儿事情,还真就没当回事儿。
  “瞧妹妹说的,你可不像乡下丫头。”文修摇头笑道。
  齐家也是村子里的富户了,日子过得很是不错。雪梅在家也是被家人疼爱着的,吃穿用度,比起旁人家的女孩,可是好了太多呢。再加上雪梅本身长得就俊俏,所以看起来,就显得很是与众不同。
  雪梅听了文修的话,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脸上不由得红了一片。接着就不说话了,低着头跟在文修身边,一路到了西院。
  “文芳姐、文菲、娇娘,快出来,雪梅给你们送好吃的来了。”文修站在院子里就喊道。
  文芳文菲听见了,就放下了手里的活计从屋子里出来。娇颜正在屋子里收拾厨房呢,这时听到哥哥的声音,也把抹布洗干净,擦了手出来。
  “雪梅姐,你今天咋有空过来了?”娇颜如今,差不多把村里的人认得齐全了,她自然是认得雪梅的。
  “我家园子里的一些水果下来了,我奶说,你家肯定没有这些,让我送一些过来,给你们尝尝。”雪梅是个很爽快的女孩,与娇颜倒是挺对脾气的,见了娇颜,便笑个不停。
  这时文修已经把篮子放在了院子中的大木墩上,娇颜也瞧见了篮子里的东西,“呀,杏子下来了,还有樱桃和香瓜呢。雪梅姐,你家的香瓜这么早就可以吃了啊,真好。”
  以前在南面的时候,这个季节好多水果都有,娇颜也是吃惯了的。可是回到这边,顾家根本就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