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医女-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次了,跟那药材行的人也都熟悉,把单子给了伙计,伙计自然是很快的就把药材全数包好了。
从药材行里出来,顾承勇又去了皮货铺子,把他们带来的皮张卖掉。尤其是那张紫貂皮,留在家里也没用,不敢穿,还不如卖了得些钱呢。果然,光是那一张紫貂皮,竟然就卖了十五两。当然了,这还是人家铺子收购的价格呢,要是往外卖,最少也得再翻一番。
另外还有一些皮张,也都卖了个不错的价钱。如今天气冷了,好多有钱的人家都会采买皮货回去做衣服,所以皮张的价格也很好。顾承勇拿着刚刚卖掉的三四十两银子,很是满意。“走啊,咱们去置办年货。”
于是,众人开始兴冲冲的逛集市,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就往回买。什么鱼啊肉的,见到啥好吃的娇颜说想吃,顾承勇夫妻就去买。反正这时候天气冷了,东西都能放得住,早一点买,东西样数比较多,也省得临近年根儿了,啥都缺。
众人一顿划拉,不多时就把爬犁上给装满了,顾承勇看了看天色,已经中午了呢。“走吧,咱们往回走,今天不是没啥事情了么?那就回家吧。”
大家仔细想了想,的确是没什么事情了。如云和如月今天也不打算再去拿绣活了,她们如今其实也攒了不少钱,歇几天算了。于是就坐上了爬犁,开始往回走。
冯氏从县城回来之后,就开始埋头织布了。冯氏的手艺好,又在织机上动了手脚,织布的速度很快,一天就可以织出来一匹半到两匹呢。这么一算,里面的利润可是不小,她哪里还舍得扔下这个进项儿。
“年前是好时候,趁着年前,我多织出来一些,年后就歇着了。”当顾承勇劝冯氏的时候,冯氏就是这么说的。然后,冯氏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跟织布机较劲了。
文修等人见父亲都劝不动母亲,也只好尽力的把家务活都帮着干了,让母亲能够轻松一些。娇颜更是包揽了做饭的活,根本不用冯氏动手。也好在家里包了那么多的粘豆包呢,倒是少了很多麻烦,倒时候直接把粘豆包放到锅里热一下,再炒个菜什么的就能吃饭。当然,娇颜也会换换样儿,不会让大家伙吃腻了。
不过,织布虽然快,可是纺线却并不很快的。所以三天过后,冯氏把之前纺出来的线全部用完,也就只能停了织机,开始纺线了。布织的好坏,其实很大一部分就在这线上,冯氏纺出来的线非常细,而且特别的匀溜,所以才能织出那样的布匹来。
娇颜瞧见了,就奇怪,为啥母亲会有这么好的手艺呢?她问了冯氏,冯氏就把原因告诉了娇颜。
原来,冯氏一开始并不是在曹家伺候曹家小姐的。冯氏当年才五六岁,家里闹饥荒,爹娘亲人亲人在逃荒的路上就全都死了。后来冯氏跟着逃荒的人到了金陵城,然后机缘巧合之下,被曹家织坊的一个管事给带了回去。后来,就在织坊里做了小徒工,从最开始的剥棉籽,到后来学着纺线,后来又学着织布。
冯氏十岁的时候,有一天,曹家的姑娘去织坊学习管理。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看中了那时候已经开始上织机织布的冯氏,把她带回了府里,成了贴身伺候的丫头。曹家是金陵的织造世家,曹家的姑娘们,都是要学着打理织坊的。而冯氏本身在织坊干了四年多,所以对里头的事情很是了解,渐渐地就受到重视,经常跟着曹家姑娘一起去织坊打理生意。也是因为这样,冯氏对于这些,真的是了若指掌。
娇颜听了母亲的叙述,心下微酸,原来母亲当年,也是吃过苦受过累的呢。“娘,你吃苦了。”她抱着母亲的胳膊说道。
“小丫头,这还叫啥苦啊?这人啊,有先苦后甜的,也有先甜后苦的,三起三落活到老,谁也不敢说就一辈子都过得好。娘小时候是苦了点儿,可你看如今,不是挺好的么?”冯氏搂过来闺女,笑道。
☆、175。第175章 脚踏式纺车
冯氏虽然纺线也不慢,但是相对于她织布的速度来说,则是相差太远,根本就不够用的。如今正是卖布匹的好时候,却是不得不停下纺线,对于冯氏来说,实在是有点儿心急火燎的了。
于是,晚间吃过了晚饭,冯氏就着昏暗的灯火,还在纺线。顾承勇劝她她也不听,倒是把众人给愁坏了。
娇颜看着那纺车,脑子里却是在想前世的缝纫机。假如,可以用双脚踩踏,代替手摇轮子,是不是就可以双手同时来纺线整理线穗了呢?娇颜对这个不是很懂,但是这样的一个念头在脑子里浮现之后,却是怎么也挥之不去了。
于是,娇颜找来纸笔,在纸上画啊画的,也不知道画了多长时间,还真是画出来了个大概的模样。第二天,娇颜就去找顾承义了,让他帮忙,试着看看能不能做出来这样的东西。
顾承义虽然有点儿奇怪这是个什么,不过看在娇颜的面子上,还是帮着给做了出来。娇颜试着才下面的踏板,然后看着那几个轮子转动,觉得好像还是不理想。于是,就跟顾承义俩人又讨论了好久,做了几次改动。
终于,用了三天的工夫,娇颜把这个脚踏式的纺车弄了出来。娇颜兴冲冲的让冯氏试一下,冯氏最开始还有点儿忙乱,没过多长时间,也就好了。然后线轴从一个变成两个,从两个又变成三个,冯氏一个人,可以同时看着三个线穗,这样可是比之前快了太多呢。
“好闺女,你是怎么想出这个主意来的?天啊,这样一来,整整比过去快了两倍啊,这样纺线太快了,两只手都用得上。”冯氏很显然是高兴的都语无伦次了,搂过来娇颜,亲了好几下。
“娘,不管咋样,你也得歇一歇了啊。明天可就是五叔成亲呢,你今天还是啥都别干,好好养养精神吧。明天不是要帮着切菜么?那活累得很呢,你可得当心。”娇颜被母亲的热情闹得有点不好意思,没想到,母亲也有这样的时候呢。不过,她还是很理智的开口劝着母亲,也省得冯氏日以继夜的都去跟纺车织机较劲了。
冯氏愣了一下,“明天你小叔成亲?哎呀,我都给忘了呢。得,我还是赶紧过去瞧瞧吧,那边也不知道预备的啥样儿了。”冯氏这时才想起来,便赶忙的换了衣服,就要去东院。
“娘,那边在杀猪呢,你现在过去干啥?等着他们杀完猪收拾好了再说吧。刚刚大伯娘领着文生哥哥文芳姐姐他们都过去了,说是下午请的厨子来,娘下午再去就赶趟儿。”娇颜知道冯氏看不惯血腥,所以赶忙出言拦住了冯氏。
果然,一听在杀猪,冯氏就停下了脚步。说实话,她真是见了血就有点儿难受。“那我就等一会儿,等那边收拾差不多了再过去吧。”
下午的时候,冯氏就去了东院帮忙,这时顾家请的厨子也来了,村子里也过来了好多帮忙的媳妇们。顾家院子里都是人,各处全都热闹的很,李氏今天也满面笑容,早就不见了原本的阴郁。
西厢房里,并排盘了好多个锅灶,这里作为了临时的厨房,特意请来的厨子,正领着徒弟们在预备明天的酒席呢。乡下办酒席,一般都会把肉菜什么的提前预备了,等到第二天酒席开始,只需要重新回锅热一热即刻,这样能省下很多的工夫。
大厨面前是一锅油,他现在要抓紧时间把该过油的东西全都下锅炸一遍。像是什么扣肉、丸子、干炸里脊、肉段之类的,今天炸好了,明天用就方便。大厨只管把东西下锅炸,一旁的徒弟则是拌面挂糊等等。不多时,屋子里可就飘起了阵阵的香气,引得外面的孩子们各个吸着鼻子,都忍不住朝西厢房探头探脑的看。
另外还有几口大锅,也是没闲着,有的里面烀着猪肝、猪肺、猪肚等下货儿,还有的煮了血肠,另外还有炖着大骨头的。乡下办酒席,菜色上并不讲究多么精致,首要的是菜量要大,得够吃。不能客人一上桌,三五筷子下去,盘子里就见底儿了,所以就要预备很多的东西。
顾家自家杀了两头猪,又在镇上屠户那里,跟人家定了不少。毕竟顾承仁是李氏最疼爱的儿子,他的亲事,李氏哪里舍得给办的不好?纵然李氏再小气,这时候也得大方一些了。于是整个西厢房忙了个热火朝天,而正房的厨房里,也是各自忙碌着。
吃酒席也得有主食,李氏早就商定了,明天做几锅大黄米饭,但是怕米饭不够吃,今天还要再蒸上几锅馒头。一大早就发了面,这时候顾二婶就带着媳妇们,在屋里忙活着蒸馒头了。
忙忙碌碌的,就到了晚间。乡下规矩,前来帮忙的人,干完活是不能直接就走的,主人家必须做了饭菜好好款待人家才行。但是这些饭菜,请来的厨子不会动手,就是帮忙的女人们自己做。当然了,这些饭菜大多就是冯氏和吴氏主灶,做出来的菜色也十分可口,众人吃完之后,纷纷散去。
忙的差不多了,吴氏和冯氏也都领着孩子回家。赵氏如今身子笨重,再者这样的喜事本来孕妇就不能参与,所以一直留在家里看家。忙了一天,众人也是有点儿累了,于是就各自休息。
众人刚刚躺下,还没等睡着呢,就听见东院忽然有人大声的吵嚷了起来。顾承勇冷不丁的坐起来,“这是在闹啥呢?大半夜的不睡觉,咋还吵吵起来了?”
“谁知道啊?家里办喜事呢,这咋还能闹起来了?”冯氏也坐起来了,“相公,你还是去看一看吧,能劝劝就劝,这时候闹,不是找着不顺当么?”
顾承勇叹口气,起来穿了衣服,然后推门出去。过了一阵子,顾承勇才回来,“睡吧,没啥事儿了。”说完,就脱了衣服钻进被窝。
“咋回事啊?”冯氏忍不住就问道。
“还能咋了?老张家那几个小子,晚上馋的睡不着觉,起来偷东西吃。被文景看见了,就嚷嚷了出来,结果张家几个小子竟然还把文景给打了。这不,老四和老四媳妇不干,就闹起来了。”顾承勇闭着眼睛,语气里带着几分的不悦。
青山村这边的习俗,成亲前一晚,新房的炕上,要住着几个男娃,叫做压炕。一般压炕是有红包拿的,所以小孩子们都争着抢着的干这个活。本来,这种事情就该让文修文齐他们过去,毕竟是老顾家的人,可是李氏跟顾承勇不对付,又如何肯让文修他们挣这个红包?
李氏就安排了文景文安过去住新房,另外把张家的几个小子也弄了过去。结果张家的小子就去偷肉还有丸子吃,被文景发现了,两下打了起来。张家孩子多,文景和文安不是对手,就被张家的孩子给打的不轻。
后来被顾承信还有徐氏知道了,夫妻两个就闹了起来,李氏气的把一干人等都骂了一顿,这才算是消停了。
冯氏听完,不由得叹气,“不知道个远近,张家那样的人家,还非得往一起凑付。那几个小子都馋的要命,见到那些好吃的,还能不馋?”冯氏对张家人的印象很不好,说话时,语气里就有几分厌恶。
“对了,秀兰秀云她们,怎么今天没回来啊?”白天忙着,冯氏还忘了这件事情,到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按说顾秀兰三个出门子的姑奶奶,今天就该回来啊。别的不干,也得帮着李氏招呼客人才对,怎么竟然没回来?
“她们三个明天一早回来,之前秀兰就让人把贺礼送回来了,人却是没露面儿。上一回的事情闹的,李氏进了祠堂呢,但凡关家吕家有点儿脸面的,哪里肯让媳妇回来?能让她们明天回来,那就是不错了。”顾承勇困劲而上来,闭着眼睛幽幽的说道。
“唉,当娘的没脸,闺女也跟着受连累的。这种事情,人家没说是要跟顾家断了来往就不错了。那老太太啊,做事就是不知道寻思寻思旁人,她这么一闹,可不是就连累了三个闺女怎么?”冯氏也有点儿困了,说完这一句,就闭上眼睛睡觉了。
一夜过去,第二天就是冬月十六。一大早的,顾承勇夫妻就把孩子们都叫了起来,穿戴整齐之后,众人便去了东院。东院已经准备好了饭菜,众人草草吃过之后,迎亲的队伍就出发了。
顾承仁穿着一身簇新的衣裳,胸前十字披红,此时骑在了马上,一脸的笑容。前面一样也有吹鼓手,此时已经吹奏起欢快的乐曲。之后是迎亲的车轿,里面坐着的,是文景和张家的丽华,这俩今天是迎亲童子。
按正理说,顾家晚辈里,男孩女孩都有,迎亲童子就该在顾家的孩子们里面找。尤其是这女孩,文英和娇颜都是可以的。不过李氏这人隔路,她根本就不待见顾家的孙女们,又如何肯让文英娇颜去露脸?所以愣是就用了张家的丽华。
☆、176。第176章 承仁成亲
说实话,李氏不让娇颜去,娇颜也不稀罕。她现在恨不得不去东院才好呢,想让她帮着李氏出门长脸?没门儿。
迎亲的人走了以后,娇颜干脆就转身回自家去了。离着新娘子进门还有些时候呢,现在过去,也是被人指使着干活,反倒不如在自家呆着自在。今天除了赵氏和文茜,西院的人都过去帮忙了,娇颜觉得,还不如回来陪着赵氏说话比较好。
赵氏怀孕,已经差不多七个月了,此时肚子挺着,看起来就笨重的慌。文茜岁数又小了点儿,娇颜也真是担心,文茜伺候不了赵氏。于是,娇颜就跑到赵氏的屋子去,跟文茜一起陪着赵氏。
“娇娘,那边挺热闹的,你们要是想去看热闹,过去就是了。我这没事儿,也不出去,就在屋子里呆着。”赵氏怕娇颜觉得无聊,所以才道。
“三婶,没事儿的,我才不想去呢,那边闹哄哄的,都忙得很。我还小呢,万一谁没看见我,磕了碰了的也不好。还不如在这边冷冷静静的,省得让人欺负着了。”娇颜笑笑。
既然娇颜这么说了,赵氏也就不好再说别的,于是就坐在炕上,低头缝衣服。快要过年了,家里的孩子总是要做一身新衣服的。家里有之前冯氏送来的布料,赵氏想着,趁着现在闲着,就给做出来。也省得临近年根,啥事儿都忙,倒时候就赶不开了。
娇颜今天不能去苗家,在赵氏这边其实也挺无聊的,所以就跟文茜两个在那翻绳儿玩。东院一阵阵的喧闹声传来,文茜就有点儿晃神儿。
“文茜,别急,等会儿新娘子来了,拜完天地之后,我领你去新房瞧新娘子去。这时候人太多了,就咱俩这样儿的,出去还不得被人给挤没了?老老实实的呆着吧。”娇颜看出来了文茜的心思,连忙安慰道。
文茜还小,一直都是特别听话的,而娇颜说话就跟大人一样,所以文茜对娇颜的话,倒是很信服的。“嗯,我知道了,姐姐。”
迎亲的队伍离开大概不到一个时辰,顾秀兰、顾秀云、顾秀丽三家人,便一起坐着车回来了。三个闺女的到来,让老爷子还有李氏都高兴不已,连忙把几家人叫到了跟前儿,嘘寒问暖。吕家和关家的孩子也都来了,李氏赶紧的就让孩子们全都上炕来暖和着。
雪娇和雪妍两个女孩一路上冻的不轻,这时自然是赶紧的上炕了。兴德和兴言却根本就不在乎那点儿冷劲儿,这时便跑了出去,到外头瞧热闹了。关俊彦也不例外,跟着表哥一起,跑出去玩了。倒是俊伟岁数小,就老老实实的上炕呆着。
“怎么没见着永莲?”李氏没发现二女儿家的闺女,就问了一句。
“天太冷了,不敢抱着她出来,反正永莲也一生日半了,早就断了奶,离开一两天也没啥。”秀云解释道。
李氏点点头,忙扯了秀丽坐下,母女几个一起说话。而老爷子还有顾二叔齐长文等人,这时也都过来陪着三位姑爷说话聊天。蒋秉昊考中了秀才,而且还是廪生,如今这地位可是跟以前不一样了。齐长文等人对待蒋秉昊,自然是带了几分恭敬。众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倒是也挺热闹。
迎亲的队伍是卯时中从家里走的,从青山村到县城一个来回,再加上县城里新娘子上轿等,总共就差不多要两个半时辰还多才能回来。李氏心里估算着时间,然后就开始安排人该做饭的做饭,该摆桌子的,就预备摆桌子。
顾承仁成亲,村子里的这些亲戚朋友的,预计着就得有十来桌,再加上娘家那边最少也得预备个五六桌。也好在顾家房屋众多,倒是也安排开了。当然了,哪间屋子,安排什么人,那是早就商议好的。尤其是娘家来人,这边找什么人陪着,也是早早就跟人家商议定下来的。
顾家的三位姑爷,都是体面人,自然是都要去陪着娘家客人的。再加上齐家的几个儿子,还有顾二叔家的承家,以及七太爷家的几个辈分相当的年轻人。这些人都是八面玲珑,说话处事周到的,自然全都安排了去陪娘家客人吃酒席。
而顾承忠等人,则是陪着村子里的这些客人。这一次,顾承仁提前嘱咐了李氏,不许张家人在娘家亲戚面前露面,就让张家人留下陪伴村子里的客人。李氏原本当然是打着抬举娘家人的主意,不然也不会压炕还有迎亲都用张家的孩子了。不过顾承仁这么要求,李氏也是没办法,就只好同意了。
接近卯时中,就听见外面有人喊道,“迎亲的回来了,快,放炮。”接着,震天的鞭炮声响起。
顾老爷子还有李氏,以及七太爷等几位老人,全都被请到了正房中间的正堂去坐着。正北处摆了香案,上面放着红烛还有瓜果等物,墙上贴着大红的喜字,倒是布置的很是喜气。
外面新人下轿,在迎亲婆子的搀扶下,迈过了马鞍,跨了火盆,一路来到正堂。一对新人拜了天地高堂,然后夫妻对拜,接着就被人拥簇着去了新房。
而新娘子的嫁妆,则是被人抬了进来,全数放在了正堂里,挨个箱子打开,让前来贺喜的客人观看,这也就是晒嫁妆。本来是该放到院子里的,不过这时候天冷了,就不好放到外面。新娘子的嫁妆可是不少,家具是提前派人过来安置的,剩下的这些,竟然把正堂摆满了。
前来贺喜的客人这下可就惊呆了,都说顾承仁的岳家富贵,却是没想到竟然是如此的富贵。新娘子的嫁妆,样样精致,件件华贵。绫罗绸缎且不说,光是金银首饰,竟然就装了四五个礼盒呢。
当下,何家的人便拿出了嫁妆的单子,同顾家人当场清点核对,核实无误后,就把嫁妆单子,双方各留一份放了起来。核对好嫁妆,那边新房里的一些仪式也都进行的差不多了。这时就有知客赶忙的把众人全都安排各个屋子里坐下,酒席开始。
娘家人自然是要坐上席的,就在正房的东屋,摆下了三桌酒席,由提前找好的人陪着。李氏觉得奇怪,这娘家人来的可是不多啊,按说亲戚朋友的,都该过来吃酒席才对啊。李氏就伸手扯过去顾承信,问他这是啥缘故。
顾承信是陪同顾承仁一起去迎亲的,自然是知情,“娘,人何家那边已经在府城摆过酒席了,就是杨家,也是昨天就在县城里摆了酒席的。今天过来这些,都是知近的亲戚,所以来人不多。”
李氏一听这个,脸色却是有点儿不好看,按说娘家来人少,吃酒席就少,她是该高兴的。可是这何家还有杨家,竟然都没跟顾家商议商议,那边就先办了酒席,这个让李氏心里很是膈应。李氏忍了忍,今天这个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发作的。
况且就看新媳妇的那些个嫁妆,李氏也是从心里打怵的慌。这个年月,嫁妆那就是新媳妇的底气,何家闺女带着这么多的嫁妆来,李氏看了都觉得眼晕,又哪里还敢再说别的?
李氏也只好把心里那点儿不愉快藏起来,然后笑呵呵的招呼着一众来贺喜的客人。这宴客的酒席,自家的女眷一般是没有上桌的,都得等着酒席过后,才能轮到她们吃。于李氏作为主人,是要来回的在各个屋子看一看,菜色啊什么的都没有不对劲儿,然后还要跟客人们说几句。
顾家今天的菜色果真是不错,一众客人都纷纷点头赞叹不已,倒是把李氏给美的不行,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等到顾承仁敬了一圈酒,宴席也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娘家的客人这时已经吃完了酒席,同顾家人再次寒暄几句之后,也就告辞离开了。送走了娘家人,村子里的这些亲朋好友也都吃的差不多了,众人纷纷告辞。
村子里的客人渐渐都散的差不多了,这时就轮到帮忙的众人,还有顾家的女人们吃饭了。
娇颜早就算计好了时辰,就等着这个时候,领着文茜过来吃饭。而一直在帮忙的文芳文菲,以及吴氏冯氏等人,这时也才能坐下来歇一歇。文芳惦记着家里的母亲,不知道母亲中午吃啥,就在厨房里找了个大碗,挨样儿的菜都夹了好些,另外拿了几个馒头,悄悄的送回西院,给母亲吃。
文芳往西院送饭,想当然的就被李氏看见了。李氏刚要张嘴骂文芳,想起来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好闹事,这才忍下了。旁边的顾秀兰也看见了,连忙扯了扯李氏的袖子,“娘,三嫂怀了孩子不能来,本来就该给她送过去些饭菜的。文芳这么做对,你可别在这个时候嚷嚷起来啊。”
李氏心里自然也是清楚的,当下便坐了下来,招呼着大家伙一起吃饭。女人们吃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