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已经弄了个原岛出来,太子那边,邱八爷等一帮人也被打发到了登州府,送往原岛接受训练,等过些日子,邱八爷等人就得向着新大陆前进了!
    海洋,才是他们的未来!
    别看康熙现在摆出了这样的一副姿态,暗地里也是很护着太子。可是,从现在开始,未来已经彻底改变了。
    墨晴完全无法预测,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继位的人到底是谁,这根本就无法预料。
    若是她猜测的皇子外放成为事实,那么,康熙可就是让猛虎出笼。在京城,皇子阿哥们空有屠龙之技,也是没有施展的机会。可是等他们到了地方,那必然是可劲儿地折腾。
    别的人,墨晴无法说。
    但太子跟她,那是必定要闹海的。
    再有四阿哥,这位主儿可是个很不好侍候的,他主政的地方,不知道多少贪官污吏要遭殃。
    再有三阿哥,文人性子的三阿哥,也是有胸怀大志的,他到了地方,又能折腾出什么花样,墨晴也是相当的期待。
    “福晋啊,你咋就忘不了海里的那点事儿呢?”
    听墨晴说去海边,太子就有些不乐意了。
    “咋就能忘了呢?”墨晴瞪眼,手上用力,揪得太子头皮有些疼,“当初,我在原岛,倭寇可是来了的。这个仇,爷打算就这样揭过了?”
    “对啊,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太子一骨碌翻身坐起,“福晋,你说的没错,咱们得去海边,爷这就进宫跟皇阿玛说这个事情!”
    

第三百四十二章 儿臣为兄长,当任险难

  “太子爷,您不用这么着急吧?”
    墨晴拉住太子的手,“皇阿玛都还没说要怎么考核呢,您现在去,没意思啊!”
    “有意思,爷可以给皇阿玛进言啊!皇子外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福晋,你这主意,真的是太好不过了!”
    太子这会儿是头也不疼了,身体也没毛病了。满脑子都在想要怎么让康熙认可这皇子外放的主张。
    京中虽大,但如囚笼。
    皇子阿哥自小就文武同修,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的用武之地。很多的勋贵子弟,也是如此。困在京城,纵有万千的本事,也会被慢慢消磨殆尽。
    猛虎就得出笼,苍鹰就得翱翔!
    太子也是个有想法的,不然的话,不会一次次跟康熙闹得很僵。
    历史上关于太子的描述,基本都是在说太子怎么不行,怎么奢靡,怎么骄横,怎么想着篡位。
    但很显然,这些记载的可信度不高。
    四阿哥登基为帝,据说得位不正,朝野中有不少的说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四阿哥,也就是雍正爷想要让自己名正言顺,肯定要贬低一下竞争对手。而最大的竞争对手,自然是被两度废掉的太子胤礽。
    墨晴拦不住正在兴头上的太子,干脆就不拦了!
    ……
    紫禁城!
    又一次走进这里,太子的感觉是相当的新奇,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来往的侍卫见了他,态度比之以往,似乎更加恭敬。
    虽然太子被废储君之位,但宫里的侍卫可不是那些眼皮子浅的。他们本就是出身勋贵之家的子弟,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在最终的结果没出来之前,任是哪一位皇子阿哥,都是得罪不起的,更何况太子!
    “见过太,啊,……理亲王!”
    梁九功看到太子到来,开口就差点犯了忌讳,所幸及时反应过来。
    太子笑笑,道:“梁公公,烦请你给皇阿玛通报一声!就说,理亲王求见!”
    “是,是,奴才这就去!”
    梁九功麻溜儿地进了御书房,跟康熙禀告。
    御书房里,康熙正跟裕亲王福全说话,说的内容,正是如何考校一众皇子的能力。
    只是,康熙和福全都有些拿捏不定,两人同样想到了皇子外放这个法子。但若皇子外放,京中勋贵子弟又该如何?
    若是一并放出去,可就失了监管。
    历朝历代,皇亲国戚在地方为非作歹的例子,数不胜数。很多的王朝走向末路,跟这些皇亲国戚的胡作非为有着极大的关系。
    地方官吏面对皇亲国戚,始终是处于弱势的。
    而且,很多时候,地方官吏跟皇亲国戚结成一张网,为祸地方,那才是空前的灾难。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皇子阿哥若是行事不妥,勋贵子弟若是所行不法,他们将是败坏大清江山的巨蚁。
    “万岁爷,理亲王求见!”
    就在康熙和裕亲王纠结无比,难以决断的时候,梁九功出现在御书房门口,小声地报告情况。
    “请进来!”
    听梁九功说太子到了,康熙眼前一亮。
    太子很快进了御书房,给康熙和裕亲王分别见礼,这才在一旁的墩子上坐下,准备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康熙没等太子说话,便已经先开口了。
    太子一听康熙所言,脸上就露出了欢喜的表情,道:“皇阿玛,儿臣此来,就是想跟您说说这个的!”
    “你也觉得应该皇子外放?”
    裕亲王看向太子,表情微带惊讶。他是真没想到,太子居然也会这么想。虽然太子如今已经不是储君,但是裕亲王很清楚,康熙的心里其实一直都是属意太子的。
    可太子一旦离开京城,那么,京中的局势变化,很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京城,才是大清的权力中枢!
    太子,远离了权力中枢,很可能会彻底失去对那个位子的争夺机会。
    “自然!”
    “京城虽大,但却不是一个能施展能力的地方。”
    太子也不藏着掖着,他此来的目的,是要让康熙能允许皇子外放。这无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皇子外放,以一种什么方式外放?封地?还是寻常的地方官吏?
    封地,已经被历朝历代的惨痛教训证明,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如一般的地方官吏一般,去治理地方,似乎又有些大材小用。
    “皇阿玛,治大国如烹小鲜,儿臣以为,皇子阿哥不能纸上谈兵,还是要去体察一下民情的。或者,我们可以跟一般的地方官吏一样,从小处着手,一步步晋升!”
    “至于您担心的问题,可以加强监管。至于如何监管,这个就得宗人府这边想办法了!”
    宗人府,管的就是皇亲国戚和勋贵王爵,既然存在问题,那么,就得想办法解决问题,总不能因为担心出问题,就裹足不前。
    太子将自己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然后目不转睛地望着康熙和裕亲王,等这两位拿主意。
    “皇上,理亲王言之有理,此事,宗人府这边的确是应该想办法。”
    裕亲王能说啥?太子所言,句句在理呢!
    立志要做贤往的裕亲王,不可能说这事儿没办法。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样的道理,不需要别人说,裕亲王也明白。
    “那么,胤礽,你既然说要外放,可是已经有了想去之地?”
    “儿臣有点想法!”
    太子来之前,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此刻面对康熙的问题,他自然是张口就答。
    “说说!”
    “皇阿玛,儿臣想,既然要以此法选贤,自然要任劳任怨,而不是到地方作威作福。儿臣为兄长,当任险难!”
    太子一本正经地开口,“儿臣知晓,在北地有一岛,名为黑龙屿,乃是苦寒之地。岛上部族,臣服我大清,但生计艰难。儿臣,欲往!”
    黑龙屿,也就是库页岛。
    当太子说出这个地方,不管是康熙,还是裕亲王,都是懵在当场。这地方,他们自然是知道的,但大清只是享受该地部族的贡享,并未实际占有这片地方。
    太子要去这里,康熙不得不深思。
    

第三百四十三章 你看爷像傻子吗?

  “为什么是这里?”
    康熙盯着太子,对太子提出的这个地方,并不是十分的相信。就算太子是想要做出表率,但这个地方太苦。
    黑龙屿,又名苦叶、苦兀,单单从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出这地方有多苦。
    “因为罗刹人!”
    太子不可能跟康熙说他是准备去东瀛之地闹一闹,而且他是往罗刹国走过的人,拿罗刹人来说事,任凭你是何等的聪慧,也是想不出有什么不妥。
    “此事,朕要再想想,你,先回去吧!”
    康熙不可能立刻给太子答复。
    至于原因,其一是黑龙屿太苦,算得上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太子去了黑龙屿,会被很多人认为,这是他对太子的发配。如此一来,朝中的局势,必然会起波澜。
    诚然,康熙废了太子的储君之位,但这仅仅是为了避免太子一众兄弟间的兄弟阋墙。在康熙的心里,太子始终是太子,是他选定的储君。
    “儿臣告退!”
    太子起身,跟康熙告辞。
    在太子离开御书房后,康熙就看向了裕亲王福全,苦涩一笑,道:“皇兄,你怎么看?”
    “说不好!”
    裕亲王同样苦笑,太子的选择,完全超出两人的预想。他们想过太子可能去江南,毕竟太子妃瓜尔佳氏是在福建长大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太子对西洋人的一些东西比较推崇,西洋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还是南边。
    “皇兄,你说,朕该同意吗?”
    “不可!”
    裕亲王这次倒是很直接回应,“黑龙屿,太偏。太子去了那里,形同发配。朝中的局势,肯定会有大的动荡。皇上的目的是想要阿哥们兄友弟恭,和谐一片。可若是太子去了黑龙屿,就算是三阿哥、四阿哥他们自己不动心思,他们身后的人,也会动心思的。”
    皇子阿哥的身后,都是什么人?
    自然是母族和妻族相关的各方势力。
    从龙之功,乃是泼天的富贵,哪个不想去争一争?即便是争不到,影响也不是很大。
    “朕也是担心这个,可若是不同意,又该让太子去哪儿呢?”
    “南边吧!”
    裕亲王笑笑,“江南是个好地方,我大清入主中原,在江南之地的杀戮太重了,皇上虽然多有补救,但江南之地依旧是隐患甚重。再有,盐税可是重中之重,还有江南的粮食,这些都是关系到我大清的根基。”
    “太子既然有心,皇上为何不给他多加点担子?甚至,可以让太子牵头,三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一起下江南。”
    裕亲王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当即跟康熙娓娓道来。
    ……
    这边,康熙跟裕亲王又有了新的主意,讨论的热火朝天,废寝忘食。
    太子这会儿却是在街上买了点墨晴喜欢的卤味,慢悠悠地回转理亲王府。
    他已经出招,至于康熙会如何反应,不是太子能左右的,所以,他现在心情很放松。结果如何,只能看天意。
    回转理亲王府,墨晴就笑眯眯地望着太子,看得出来,太子的心情不错。
    “爷这是成事了?”
    “成了一半吧!”
    太子有些小得意,“爷去的时候,皇阿玛跟裕亲王正在商讨这事儿,想到的法子也是皇子外放,只是还在犹豫,爷去了一说,这事儿就算是定了。至于外放去哪里,还在考虑!”
    墨晴一听皇子外放将成定局,心里顿时别提多开心,终于可以离开京城了啊。
    京城居,大不易啊。
    规矩太多,御史们一个个就跟那红了眼的饿狼一样,随时想要找你的茬,上来咬你两口。除此之外,京中勋贵太多,彼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稍不小心,就可能捅了马蜂窝。
    在京城生活,凡事小心翼翼,活得太累。
    “那,爷选了哪里?”
    墨晴好奇地盯着太子,想知道太子会怎么跟康熙说。
    “黑龙屿!”太子得意地挑了挑眉。
    “什么地方?在哪儿啊?”
    墨晴知道库页岛,但却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库页岛的名字并不被大清所用。
    “在北边,一个海岛,挺大的,就是环境苦了点。那地方,也叫苦叶、苦兀,咱们大清还没有实际统治那里!”
    太子当即跟墨晴解释。
    墨晴这下知道了太子说的是哪里,激动的心情顿时被浇了一瓢冰水。
    库页岛,那地方,冻死个人好不好?
    她可是很怕冷的啊!
    “爷,您到底是咋想的啊?那么冷的地方,您受得了,我可受不了!”
    “福晋啊,你看爷像傻子吗?”
    太子得意地望着墨晴,“爷跟皇阿玛说,要去险难困苦之地,如此方能显现皇子阿哥的本事。爷是做兄长的,自然要去最苦的地方。”
    “……”
    墨晴瞧着太子的样子,明白了太子的意思,这分明就是在以进为退。
    “爷,你就不怕弄巧成拙吗?”
    “不可能的!”
    太子信心十足地开口,“若是皇阿玛真的同意了爷去黑龙屿,那就表示,爷被皇阿玛给发配了!”
    “可是,福晋想想,爷最近可是在受委屈呢!”
    平白无故地被人刺杀,而刺杀自己的幕后真凶还不会被惩罚,就冲这一点,康熙就欠了太子太多。
    如今,为了兄弟和睦,免得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康熙又废了太子的储君之位,这又一桩对太子的亏欠。
    如此情况下,若康熙还是会同意太子去那苦寒之地的进言,只能说,太子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GameOver!
    可事实上呢,康熙对太子的态度并没多少的变化,反而因为愧疚,对太子会更好。
    “好吧,皇阿玛不会同意爷去黑龙屿,那么,爷觉得皇阿玛会让你去哪里?”
    “自然是哪里有麻烦,爷就会去哪里!”
    这一点,太子可是成竹在胸的。
    他表现出了要做事的斗志,康熙肯定会成全他。
    只是,具体去哪里,若是猜得不错,应该是江南吧!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康熙数度下江南,太子自然也是想去江南走走的。
    

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要出大事了!

  这世上有一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自信是好事,但过度自信,就是愚蠢了!
    太子算计得很好,可他忘了,计划永远是跟不上变化的。
    他给康熙和裕亲王打开了一扇窗户,这扇窗户又在康熙和裕亲王的商讨中,变成了天窗。
    很快,康熙的旨意就下来了。
    急诏发出,召唤远在避暑山庄陪伴太后等人的三阿哥回京。
    这一道旨意发出,朝中诸人尽皆明白,这是又要出大事了!
    京中纷扰,理亲王府却是一派宁静。
    太子也不去应酬,甚至是索额图数次求见,都被他给挡在了门外。
    韬光养晦!
    这是在外人眼中的认知。
    事实上呢,太子正在府里跟他的俩闺女玩耍。
    两个小格格,取名欢欢、乐乐。当然,这是小名。大名什么的,用太子的话来说,根本就没取的必要。
    将来,若是他做了皇帝,他的两个小宝贝就是固伦公主,自有封号。
    纵然他做不了皇帝,他的女儿也会是郡主,同样有封号。
    所以,这大名什么的,真的没必要去想。
    “必须得想!”
    墨晴对太子的这番理论,是严重的不认同。距离两个小人儿有封号,还早着呢。总不能等她们十多岁的时候,还是整天喊小名,这对墨晴来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福晋啊,这个,真的没啥想的啊!”
    太子无奈地望着墨晴,“就算是咱们给她们取了名字,等到有了封号,最终还是以封号为名的啊!”
    “少来!”
    墨晴态度很坚决,“我可不想我的女儿,在史书上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没有!”
    “呃,福晋,你有名字吗?”
    “当然有!”
    墨晴白了太子一眼,“对了,以后,还请爷记住,本福晋,姓瓜尔佳,名墨晴,水墨山水的墨,月有阴晴圆圈的晴!”
    “墨晴,墨晴,这个名字,好吧,很有特点!”
    太子很想笑,但不敢笑,唯恐墨晴会因此又跟他闹腾。
    墨晴瞧得出太子忍得很辛苦,也不点破。墨晴,自然不可能是瓜尔佳氏的名。墨晴,是她前世的名字。
    今生的她,无名。
    一如历史上的诸多女人,将来在史书上的称呼,只能是瓜尔佳氏。
    “好,取名,取名,爷来取!”
    太子拗不过墨晴,只能妥协。
    取名,可是颇为讲究的事情,要看生辰八字,要看五行吉凶。
    虽然墨晴不信这一套,但太子信。
    既然这取名的事情交给太子,如何取,有什么讲究,墨晴也就不好再干涉。
    ……
    理亲王府里,太子跟墨晴就跟寻常的夫妻一样悠闲地享受着生活,而在京城的各所大宅子里,可是很不太平。
    明眼人都知道,康熙将要有大动作,而这动作,可能就关系到了储君的选定。不然的话,没必要去把三阿哥给召回京。
    索额图府。
    “乱了,都乱了啊!”
    索额图跟几个关系相近的勋贵聚在一处,满面愁容。
    “太子爷还是不肯见……”
    “慎言,如今没有太子,只有理亲王!”
    索额图飞快打断这人的说话。
    “是我失言了!”
    太子陡然被废了储君之位,从此不再是太子,这京中大臣,还有许多的勋贵,直到现在都有些不敢相信。每每说话的时候,还是会将太子喊作太子。
    十几年养成的习惯,那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过来的。
    “诸位,这未来会如何,咱们已经无法猜测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或许,万岁爷会让皇子阿哥出京。”
    “到那时,就是咱们该发力的时候了!”
    如何判定皇子是不是有贤能?这就得拿成绩来说话了。
    太子外放,为官一任,必然要造福一方。
    政绩,才是一切的根本!
    如何出政绩?单靠皇子阿哥一个人的本事,这无疑是不现实的。到那时候,谁的支持者更有实力,谁治下的政绩,将会更加突出。
    “没错!”
    索额图猛一拍桌子,“太子就是咱们的前程,咱们早已将一切压在了太子身上。不论什么时候,各位,都不能轻言放弃!”
    “没错!”
    “自当如此!”
    在场之人纷纷表态。
    索额图面上露出淡淡的微笑,道:“据我观察,太子依旧是圣眷在身的。”
    “正该如此啊!”
    一帮人齐声附和,虽然太子已经不是储君,但他们这些人,在索额图面前,依旧是不能比的。
    索额图可以告诫其他人慎言,不能再喊太子为太子。可是,索额图自己喊,没人敢站出来说他不是。
    为啥?
    身份地位决定了,索额图面对一般的勋贵,高高在上的。
    纵然现在的索额图不复从前那么得康熙的眷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太子的关系,谁敢小瞧了索额图?
    ……
    京中乱纷纷,明面上风平浪静,但在水面下,真的是看不见的暗流涌动。
    当索额图聚集了一群人饮宴的时候,这样的宴饮还在几座不同的大宅里进行着。
    便是四阿哥、五阿哥的府上,也是聚集了一群人。
    当然,四阿哥和五阿哥并没有在宴客,而是在议事。
    而最热闹的,当属主掌宗人府的裕亲王福全的府邸。连着几天,康熙都召见了裕亲王,没人知道这两位谈了什么。
    但等裕亲王出宫,他这府上,可就是客如云来。
    紫禁城,御书房。
    康熙手里拿着一份奏章,保持一个姿势,已经一刻钟之久。
    梁九功躬身立在一旁,额头都开始见汗,但没有康熙发话,他就不能动,也不敢动。就在刚才,梁九功把外面的情况,跟康熙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报告。
    然后,康熙就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了。
    而梁九功,自然也是不敢动,整个人躬着身子,站在那里,是真的很累很累。
    “没事了,你退下吧!”
    当梁九功接连滴下好几滴的泪水在地上,康熙总算是回过神来,挥挥手,就把梁九功给解放了。
    “奴才告退!”
    梁九功回了一声,依旧保持躬身的姿势,退出了御书房。
    也就一刻多钟的时间,梁九功差点儿就僵直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意!

  三阿哥返回京城的速度很快。
    在知晓京中发生的事情后,他只是去见了太后一面,连荣妃都没见,便连夜赶回京城。这可是关系到将来大位继承的大事,岂能因为一些小事而耽搁。
    太后知晓康熙废了太子的储君之位,难得地没有表态,依旧安安静静地待在避暑山庄。
    事实上,在当初墨晴跟太后起了冲突,太子没有站在太后这一边针对墨晴的事情后,太后对太子的态度,也是有所改变的。
    如今,太子被废储君之位,太后又怎么可能跳出来唱反调?
    当三阿哥回到京城,进宫见了康熙,父子二人在御书房谈过之后,三阿哥就一脸凝重地出了宫,回转三贝勒府。
    知道自己仅仅被封了贝勒爵,三阿哥的内心是很不情愿的。
    他一直觉得,自己就算是不能被封亲王,至少也该是个郡王,结果却是跟四阿哥和五阿哥一样,都是贝勒。
    但三阿哥也是聪明的,这种不满,不会流露在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