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那句话说的,你永远喊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太子心里忐忑,害怕墨晴不会原谅她。可是在潜意识里,他则认为这一切都是墨晴的错,是墨晴小心眼,不大度,没有皇后的气度。
    有着这样的想法,庆德在这边说的话,自然就顺了太子的心。
    ……
    庆德从皇宫出来,抬手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回望一眼这新建不久的奢华宫殿,心里越发想要逃离这里。
    要维持一个谎言,就必须用更多的谎言来圆。
    他在发现那艘二代风帆战舰离开马尼拉港时,就知道她家大姐说她错了的事情,根本就是在骗他。
    为什么骗他?
    庆德不笨,能猜得出来。
    可是,庆德并不觉得自己错了,依旧是认为墨晴的错。
    一个女人,不在家里好好的相夫教子,一个皇后,居然如此善妒,即便这人是他的大姐,庆德依旧觉得她不配正位中宫。
    可他觉得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
    若墨晴真的不再是皇后,他这个国舅爷也就不存在了。
    皇亲国戚啊!
    他舍不得放弃这身份!
    此刻的庆德,内心也是矛盾的。
    虽然他的内心不像太子那么忐忑反复,但也是不差多少。既想要拥有现在的一切,又想要报复一下自家大姐,可若真的让太子跟墨晴掰了,他又舍不得。
    当然,最关键的是,庆德心里怕。
    他骗了太子!
    太子如今可是皇帝,他的连番欺骗之语,分明就是欺君重罪。
    “小国舅!”
    就在庆德在皇宫外心思辗转之际,冯瞾带着两人匆匆而来。
    “冯院长!”
    看到冯瞾,庆德连忙见礼。
    冯瞾只是笑了笑,道:“小国舅,正好,本官有事要求见皇上,此事,怕是还需要你这海战行家指点一二呢!”
    “好!”
    庆德一听冯瞾的话,当即一口答应下来。
    海战!
    听到这个词,庆德简直就是心花怒放。若是发生了战事,那么,他就可能带兵出海。只要离了马尼拉,对他而言,便是海阔凭鱼跃。
    这一刻的庆德,就差没有跪下来亲吻冯瞾的脚底板了。
    冯瞾点点头,旋即带着庆德和另外两人进了皇宫,求见太子。
    太子听闻冯瞾来见,自然是第一时间接见。
    “皇上,这两位乃是从广州而来的大清使臣,带有万岁爷的旨意!”
    “奴才叩见大华皇帝万岁!”
    两人一起跪在地上,给太子行礼。
    庆德站在一旁,眉头微微拧起,心中升起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似乎,他做的事情,将要东窗事发的样子。
    “免礼,我大华不行跪拜!”
    太子望向一旁侍立的高德忠,“高德忠,搬两个墩子来!”
    高德忠得了太子的命令,立刻搬动旁边的木墩,连搬两个,让这两位自广州而来的使臣坐了。
    “大华皇帝万岁,奴才奉万岁爷的旨意而来,询问是否需要继续从国内迁徙百姓南来!”
    “这个,自然是需要的!”
    增加大华境内汉人百姓的数量,这是墨晴在的时候,就定下的国策。虽然墨晴负气而走,但太子却不会否定这一国策。
    大华,终究要成为汉人的大华!
    康熙从很早的时候,就在倡导满汉一家。
    太子在吕宋立国大华,先是收容了明末逃亡吕宋的汉人百姓,然后逐步掌控吕宋土人,使之归化。
    儒学、道家,在大华是以国力倡导的。
    只是,想要迅速取得成果,还是需要群众基础,也就是增加大华的汉人比例。
    至于为什么大华要增加汉人,自然是墨晴的灵魂是汉人。虽然顶着瓜尔佳氏的身体,但骨子里还是汉人。
    “大华皇帝万岁,只是,不知还需要迁徙多少百姓才够?”这名使臣小心开口,“日前,广州那边已经送来八千多户,三万余人,我二人奉万岁爷旨意,要了解一下这些人现在的……”
    “等等!”
    太子听到这里,猛地开口,打断了这名使臣的话,“你刚才说,送来了八千多户,三万余人?什么时候的事情?朕,怎么不知道?”
    “冯瞾,你知道吗?”
    太子望向冯瞾,三万多人,可不是小数。有这三万人,足以在吕宋各处,分散足够的汉人村落。
    可现在的问题是,人在哪儿?
    “皇上,臣此来,就是为了这事!”
    冯瞾苦涩一笑,“臣问过了,那三万多人,应该是被皇后娘娘派人接了去!”
    “什么?!”
    听到冯瞾的话,太子喉头一甜,一口血就涌了上来。只是在这扣血喷出来之前,被他生生地含在了嘴里,只是嘴角溢出了那么一缕。
    “皇上!”
    冯瞾看到太子嘴角有血迹溢出,急忙上前。
    “朕,没事儿!”
    太子将嘴里的鲜血咽了下去,摆了摆手。
    “冯瞾,此事,你去处理。朕有些不适,你先带他们下去吧!”
    这一刻,太子不想再谈任何的公事,他的目光落在庆德的身上,那眼神仿佛要将庆德给吞了一般。
    待到冯瞾带着人离开,不等太子开口,庆德自己就主动跪在了地上。
    “姐夫,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啊!”
    庆德跪在地上,惶惶不安。
    “听你的,不会错,哈,哈哈……”
    太子站起身,走到庆德的跟前,猛地抬脚,踹在庆德的肩头,将他踹倒在地。
    “皇上,恕罪!”
    “臣该死,臣罪该万死啊!”
    庆德被踹翻,没敢动,而是跌坐地上,开始求饶。
    “姐夫,姐夫,我真不知道我姐是这样想的,我也是被她骗了!”
    “姐夫,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能劝我大姐跟你认错!”
    庆德心里真正是恨死了墨晴,他不就是说了些她不喜欢听的话吗?至于这么害他吗?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彻大悟!

  “你,当朕是傻子吗?”
    太子目光森冷,看庆德的眼神,说不出的暴戾。若非庆德是墨晴的兄弟,太子这会儿一定不会轻饶了他。
    他也的确是傻子,明明心里有不好的预感,为什么就不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这么多天,愣是被这个混账玩意儿给牵着鼻子走?
    “来人!”
    太子一声令下,立刻有侍卫进门。
    “把他带下去,先看管起来!”
    如何处置庆德,是个问题。以太子的本意,定是要给这可恶的混账一点教训,让他吃点苦头。可若真的收拾了这混账东西,万一墨晴跟他算账,又不好交代。
    尽管太子明白,庆德被墨晴坑回来,是因为心里厌了这家伙。但太子到底是太在意墨晴的想法,患得患失,一点的差池,也不想出。
    “姐夫,再给我一次机会!”
    “再给我一次机会啊!”
    庆德喊得很卖力,即便是被侍卫拖了出去,声音依旧在远远传来。
    可惜,太子根本就没想改变主意。
    到这个时候,太子已经明白,他错过了让墨晴回心转意的最佳时机。之前,墨晴在婆罗洲立足不稳,但现在,有了三万人口补充,太子可以想象墨晴接下来的动作。
    “高德忠!”
    “奴才在!”
    高德忠一直静静地在旁边站着,直到太子开口。
    “你去吧!”
    太子望了眼高德忠,“去皇后身边,至于什么时候回来,等朕的旨意吧!”
    “皇上,奴才去了,您怎么办?”
    “这宫里服侍的人足够了!”
    太子有些黯然地挥挥手,示意高德忠无需再说。
    高德忠怔怔地站了片刻,这才向着太子行礼,然后退了出去。
    他清楚,自己这一去,再要回到太子身边,就只能是墨晴跟太子和好的那一天。可是,高德忠完全看不到一丝的希望。
    当初在琼州港外,两位主子发生了争执,结果就是,皇后娘娘毅然而然地离开了。带着船队,打下了吕宋岛。
    如今,皇后娘娘手中的兵力更足,人口更多。
    而且,上次仅仅是口角之争,这一次,似乎牵扯太大。
    高德忠心里长叹,对于皇后娘娘为什么这么大的气性,他是真的搞不懂。李侧福晋很早就跟了太子,如今太子登基,进封李侧福晋是很正常的事情啊。就算是太子睡在了李侧福晋那里,又有什么不对吗?
    这皇后娘娘的独占性,也太强了点,霸道了点!
    高德忠其实是很为太子鸣不平的。
    但他却明白,此去婆罗洲,他就算是要帮自家主子说好话,也得把握机会,把握分寸,一个不小心,自己就可能被遣返回来。
    而他一旦被遣返回来,那么,主子这里肯定是不可能再回来的。没完成任务的他,哪里有颜面来见主子?
    此去婆罗洲,任重道远啊!
    高德忠作为太子的心腹,对太子的心意把握,还是很准。
    太子把他送去婆罗洲,就是为了缓和跟墨晴的关系,至少有人在墨晴身边时不时地为他说好话,将来求得墨晴谅解,也会更加容易些。
    不过太子也明白,想要墨晴原谅他,很难。
    只是错误是他造成的,那就只能想办法来弥补。
    高德忠走了,临去之前,专门将他带出来小徒弟李唯庸喊到近前,仔仔细细地交代了很多关于太子的注意事项。
    “师父,你放心,徒弟一定不会给您丢脸的!”
    李唯庸在知道高德忠要走的消息时,惊讶之余,便是惊喜。高德忠离开,也就意味着,这马尼拉皇宫里,他就是代替自家师父的人,是这宫里的第一号红人。
    “小李子,师父不指望你能有多大出息。至少,你把皇上给照顾好了,别总盯着那些蝇头小利,照顾好皇上,你想要什么都会有的!”
    高德忠看出李唯庸的惊喜,便又多提点了他几句。
    “曾经,师父我得了万岁爷身边梁公公的提点,这才有今日。你啊,好好努力,将来,师父带你去见梁公公!”
    “师父,徒弟不会让您失望的!”
    李唯庸坚决表态。
    高德忠能说啥?他就要走了,这里的事情,也是注定再跟他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
    高德忠走了,乘坐的是西洋人的海船,是当初王大和庆德攻下麻六甲的时候俘虏的荷兰人的武装商船。
    如今的马尼拉岛,虽然造船厂还在,但那些有着专业造船技术的匠人,都被墨晴走的时候,一并带走了。
    人,才是最重要的!
    太子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他终究是没有做到墨晴给他说的那般亲民。至少,太子就从来没在造船厂露过面。
    当时,吕宋岛百废待兴,太子很忙,关注点都在大事上。等到吕宋岛的事情稳定下来,又是棉兰老岛被攻下,再然后,康熙召他回京,却把他晾了很长时间。
    匆匆回转马尼拉城,太子又忙着立国。
    忙来忙去,一些该关注的地方,比如造船厂,比如火器研究所,太子都没有去过。墨晴也曾跟太子提过几次,可太子每次都推了。
    太子是亲自送高德忠离开马尼拉的,看着港口里成片的海船,但却没有一艘风帆战舰,这让太子很是懊恼,懊恼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去造船厂走一走。
    若是他当初去了造船厂,船厂里的精熟匠人,还会这么容易被墨晴一锅端吗?
    太子无从假设。
    所有的一切,今日的种种,都是他自作自受!
    后悔,是有的!
    可是太子很清楚,这根本无济于事。
    “皇上,棉兰老岛那边,发生了暴乱!”
    当太子才从港口回到皇宫,冯瞾就又出现了,带来不幸的消息。
    “让水师过去……”
    太子想都不想,直接开口下令,但话说到一半,太子就自嘲地笑了。
    水师?
    大华目前的确还有水师,但是能征善战的水师老兵,都跟着墨晴走了。剩下的,都是新军,还不曾真正临过战阵!
    “冯瞾,朕,亲自去!”
    太子短暂的沉默后,冷冷开口。
    “往日里,朕做的太少,从现在开始,朕要有一个开国君王的样子!”
    太子在墨晴的离开、以及当下的连串打击下,这一刻,竟是忽然大彻大悟了!
    

第四百一十八章 墨晴的心意!

  高德忠乘俘虏的荷兰战船一路往西南而行,路上很不幸地遭遇了一场小风暴,虽然受尽了折腾,但终究是保住了性命。
    当他一身狼狈地出现在墨晴的面前,那滑稽的样子,着实让墨晴笑了一场。
    “高德忠,你这是干什么去了?”
    墨晴真的是被高德忠给笑到了,一身的狼藉,就跟街上乞讨的人没啥区别。
    “皇后娘娘,奴才苦啊!”
    高德忠跪在地上,话没说两句,已经是眼泪汪汪的。
    他是真的不走运,海船在路上遭了风暴,差点倾覆。他随身带着的包袱也全被水打湿了,银票什么的,自然就成了烂纸一摊。而他也是光棍,来的路上,根本就没打包多少行礼,简单的几件换洗衣服,都被海水给浸了。
    最惨的是,他拿出来在船上晾晒的时候,忽然来了一阵风。
    于是,高德忠只能这般到了婆罗洲。
    “荣嬷嬷,带高公公先下去洗洗,再准备一身干净的衣裳给他!”
    墨晴笑过了,也不好再笑。
    毕竟,最开始发笑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再要是笑下去,可就是对高德忠的嘲讽了。
    虽然高德忠并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一直都是侍候人的,但墨晴却从来不会因此就瞧不起他。相反,墨晴对高德忠还是挺看重的。
    这人,能一直跟在太子身边,随着太子出生入死,绝对是忠仆一个。
    忠义之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值得尊敬的。
    “奴才叩谢娘娘!”
    高德忠擦干眼泪,心里的委屈,总算是稍稍疏散了些。
    荣嬷嬷带着高德忠下去洗浴,又去准备了一身干爽的衣服给他,这才领着他重新站在了墨晴的面前。
    “高德忠,说吧,你来做什么?”
    “回皇后娘娘的话,奴才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来娘娘跟前侍候的!”
    高德忠自然不会隐瞒墨晴,将庆德的所为全都说了一遍,甚至将太子知道真相后吐了血的事情,也都一并说了。
    坦白一切,这正是高德忠的聪明之处。
    聪明人,不会想着隐瞒不该隐瞒的。
    “这倒是他能做的!”
    墨晴在知晓庆德忽悠了太子的事情后,只是淡淡一笑。从庆德当初教训她的那一番言语,墨晴就大概能猜到,庆德到了马尼拉皇宫见了太子,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事实上,墨晴打发了庆德去马尼拉城,本意就是要让庆德去忽悠太子的。
    现在来看,自己这个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弟弟,在这件事情上做得很好,很是值得奖励。
    “既然来了,那就留下吧!”
    墨晴明白太子打发高德忠过来的用意,尽管她现在已经视太子如无物,但既然太子想要心存幻想,那就给他点希望又如何?
    有些时候,绝望才是最可怕的。
    人一旦没了希望,天知道他会做出什么!
    墨晴并不想让太子绝望,至少现在,她还不想跟太子彻底闹掰。只是,在墨晴看来,他们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尽头。
    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受过后世教育的现代女人,她没有那么大度,可以对一个背叛自己的男人网开一面。
    “奴才谢皇后娘娘!”
    高德忠总算是松了口气,对他而言,能够在墨晴身边留下,就是成功的第一步。虽然想要在墨晴面前说太子的好话还需要不少的时间,但至少,有希望不是?
    ……
    当棉兰老岛发生暴乱的消息从马尼拉传到婆罗洲,传到墨晴的耳中,墨晴的眉头微微皱起。这一情况是她没料到的,以大华现在的情况,想要尽快平息暴乱,需要的是精兵强将,但很显然,水师陆战队的精英要么在麻六甲驻防,要么就在婆罗洲这里!
    暴乱,针对的肯定是迁徙去棉兰老岛的汉人百姓。
    “王大,你怎么看?”
    墨晴将正在扫荡婆罗洲文莱苏丹国顽固分子的王大召回,询问对策。
    “属下以为,要根治暴乱,还得严刑峻法。”
    王大是个却是无误的好战分子。
    墨晴叹了口气,道:“除此之外呢?难道就没有温和一点的办法?暴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主子,其实,暴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王大露出残忍十足的冷笑,“那些土人,连最基本的工具都不会使用,如同野蛮人,全部灭绝,岂不是彻底解决了所有麻烦?”
    听到王大的这种言论,墨晴彻底无语,王大的暴力程度,比她想的更加疯狂。
    这家伙,必需看好了,否则,将来必然是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凶名的屠夫。
    “王大,你最崇拜的人,该不会是白起吧?”
    墨晴定睛看着王大,感觉这家伙的思想,真的是很像白起那种人。
    “主子圣明!”
    王大笑得很灿烂,“属下以前最崇拜的是苏秦、张仪之类的人物,但是现在,如主子所言,属下的确是最崇拜武安君白起!”
    “王大,不错!”
    墨晴能说啥?打击王大的积极性?别开玩笑了!
    如今的她,正需要手下的人开疆扩土。若王大真的能成为白起第二,这非但不是坏事,只能是好事。
    不过,眼下不是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眼下的关键是如何解决棉兰老岛的暴乱。
    如王大所言,当地土著的确是野蛮人,但这些野蛮人熟悉当地的地形,每一个男人,都是最精锐的战士。
    以大华的新军战力,去了棉兰老岛,很难取得战果的。
    “主子,这是大华的麻烦,咱们何必管这么多?您现在既然出来了,没打算回去,又何必做这些事情?”
    王大觉得墨晴实在有些多此一举!
    墨晴苦笑,道:“王大,你这样,很容易没朋友的!”
    “属下不需要朋友!”
    王大呵呵笑,“若能成为武安君一样的人物,属下宁可天下敌!”
    “好志气!”
    墨晴叹了口气,道:“大华那边如何,我并不关心,我关心的是,棉兰老岛的汉家子民!”
    “王大,是我们将他们送去了那里,那么,我们便有责任,庇佑他们平安!”
    “所以,我决定,你带人去一趟!”
    “若事不可为,就把人先撤出来,咱们这边,恰恰需要人!”
    

第四百一十九章 康熙要掺和

  最初,琼州港外,墨晴跟太子第一回闹矛盾,她制定的目标其实是澳洲。
    不管是吕宋岛,还是棉兰老岛,都只是前往澳洲的中转站。只是后来情况发生了一点变化,在她占了吕宋岛后,太子居然能舍得下面子来跟她道歉,这是墨晴始料未及的。
    当然,让墨晴更想不到的是,太子在跟康熙闹僵后,她怂恿太子立国登基,倒是让太子的野心和坏心一并爆发了。
    老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
    太子一直有钱,但其实没权。
    可如今呢,作了皇帝,算是有权就变坏吧!
    男人,真是呵呵了!
    墨晴对太子已经死心,毕竟人家是皇帝嘛,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才是皇帝。一辈子守着一个女人的皇帝,历史上倒是有,但那明显不是太子。
    棉兰老岛上的事情,必须解决。
    岛上的人,是在墨晴的方针下迁徙而去的。
    不管太子如何,至少墨晴是需要为他们负责的。
    王大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带着人出发了。
    文莱城,前苏丹王宫,如今已经成了墨晴的地盘。昔日的苏丹那素鲁汀一家子则被看管在文莱城的一处寻常庄园内,对这位前苏丹的处置,是个问题。
    杀,是不能杀的。
    把人放了?
    也是不行的。
    虽然那素鲁汀是主动投降,但墨晴并不信他。
    一位国王,高高在上,忽然因为外来者失去一切,若是有机会反扑,那素鲁汀肯定会十分乐意。
    事实上,这位文莱苏丹国的苏丹已经在着手了!
    ……
    京城的夏天,无疑是相当的燥热。
    而在京城的街头,忽然多了很多的西洋面孔,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南洋人,各种的口音,各种的外国话,这让京城百姓着实多了不少的热闹可以看。
    康熙临朝,接见荷兰特使。
    早在康熙他爹顺治帝当政的时候,荷兰使团就已来过京城,并且以苛刻的三拜九叩的礼节觐见,试图与大清订下通商条约。
    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荷兰与大清的通商并不十分成功。
    之后,荷兰每隔数年,便会有使团进京朝贡,附带通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荷兰人对大清的态度,其实还是不错的。毕竟,荷兰人当初占了台湾,结果被郑成功给打败了。
    大清又收复了台湾。
    在这个时候,大清的国力在荷兰人看来,还是很强大。
    而随着王大和庆德大败荷兰人在麻六甲的军队,麻六甲以东的荷兰人被掐断了归路,他们无奈之下,只能向清国皇帝求助。
    正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三十七年夏天的京城,很热闹。
    朝堂上,康熙把这事儿摊开了讲,询问朝臣要如何处理。
    荷兰人来找康熙告状,虽然告的是太子,但康熙心里还是很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