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三十三章 打得好!

  “李唯庸!”
    太子静默片刻,当即喊了李唯庸近前。
    “奴才在!”
    李唯庸上前,躬身侍立一旁,等太子发话。
    “纳兰明珠,你说的很对,父子没有隔夜仇!”太子的表情缓和了不少,看纳兰明珠的脸色也是愉悦了许多。
    纳兰明珠瞧见太子的表情变化,心中大定,事情成了!
    接下来,只要让大华水师让出麻六甲,退出婆罗洲,他真的就圆满了。连带着,他也达成了毁掉太子的夙愿。
    父子的确是没有隔夜仇,但太子这些日子可是没少被康熙挂在嘴上夸奖,毕竟太子走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可如今,他让太子倒退了!
    待到康熙知晓太子要放弃大华的帝王之位,那么,太子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必然会一落千丈。
    “李唯庸,令人摆酒宴,本王要为纳兰明珠大人接风洗尘!”
    “遵令!”
    李唯庸忙不迭地答应,然后向皇宫内小跑而去。
    “王爷,接风暂且不急,还是先把万岁爷的旨意办了吧!”
    眼见太子被自己说服,纳兰明珠自然要一鼓作气解决所有的问题。
    “请讲!”
    太子很亲切地看着纳兰明珠。
    可以说,纳兰明珠能这么容易说服太子,真的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切中了太子心中的弱点。他的运气,可以说是好到了极点。
    只是,物极必反。
    纳兰明珠太急,也太高估了自己,没有对大华现在的情况进行一点的了解。
    当纳兰明珠点明身边的荷兰人使团和婆罗洲文莱苏丹王国使者的身份,甚至都还没说出康熙的旨意是什么,太子的脸色就变了!
    然而,纳兰明珠此刻正意气风发,浑然没有了最初时的谨小慎微。
    “王爷,万岁爷的意思是,万事以和为贵。这麻六甲乃是荷兰人之地,我大清为天朝上邦,荷兰国王数年便会遣使来朝,我大清不当如此对待友邦!”
    “再有婆罗洲……”
    “够了!”
    太子都没等纳兰明珠把话说完,便一声厉喝,打断了纳兰明珠的话。
    然后,在纳兰明珠愕然诧异的目光下,太子喊来了皇宫侍卫,冷冷下令:“拿下!”
    拿下?!
    纳兰明珠愣在当场,望向太子:“王爷,这是万岁爷的意思,您——”
    “你闭嘴!”
    太子直接吼向纳兰明珠,“朕为大华皇帝,我大华如何行事,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手画脚,你一个奴才,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是吧?”
    “沙尔图,给朕掌嘴!”
    太子望向带着侍卫上前的侍卫统领沙尔图。
    作为曾经毓庆宫的侍卫统领,沙尔图在天津卫突袭西洋人商船,实则是海盗船的时候,断了一臂,也死了不少的袍泽兄弟。他对西洋人的态度,那是向来没有好感的。
    此刻,得了太子的命令,沙尔图当即大步上前,挥手就是一巴掌抽在纳兰明珠的脸上。
    然后,啪啪的打脸声持续不断。
    纳兰明珠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了起来,连带着嘴里的牙齿都被打落了好几颗,满嘴的血沫子。
    比起刚才的意气风发,现在的纳兰明珠简直狼狈得不能见人。
    “好!”
    “打得好!”
    “吾皇圣明!”
    当沙尔图终于收手,不远处就传来了喝彩声。
    竟是索额图去而复回!
    之前在街上,纳兰明珠凭借一张利嘴,一人压一国,羞辱的索额图愤而走人。但索额图到底是曾经跟纳兰明珠斗了半辈子的牛人,很快就从被纳兰明珠羞辱后的无地自容中醒转,细细一想,便知道他是着了纳兰明珠的算计。
    如今的大华,的确是弹丸之国,但马尼拉周边有着无尽的岛屿,这些地方只要他们努力,都会变成大华的领土。
    尤其是在南边,还有着一块比之大清都相差无几的巨大岛屿,虽然暂时还没有找到那岛屿,但既然太子说了,那就肯定是有。
    可笑他索额图,居然被纳兰明珠一时言语给羞辱得失了分寸。
    匆匆回来的索额图很担心太子也会被纳兰明珠给压制,从而做出什么让他悔之晚矣的决定。
    只是等索额图到了皇宫外,见到沙尔图正在抽纳兰明珠的耳光,索额图心里就跟吃了冰棒一样,倍儿爽。
    这世上,还能有比这更让他感觉爽快的事情吗?
    “皇上,老臣来迟了!”
    索额图快步上前,在太子的面前跪下,这次,他是心甘情愿地跪了。
    因为太子这一刻的举动,让索额图看到了一代明君的气象,尤其是太子的举动帮他出了心口的恶气。
    不然的话,索额图就算是可以无视纳兰明珠的羞辱,但心底的这口气却会一直憋着。
    如今,念头通达啊!
    “叔公快快请起,这是做什么?”
    太子上前,将索额图扶了起来。
    事实上,太子此刻也是内心很羞愧的。若不是纳兰明珠提到了麻六甲和婆罗洲,他还真的就被纳兰明珠给说服了!
    老话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麻六甲大捷,是大华立国后的一大喜讯,是昭告了天下的。虽然太子到现在还没有将麻六甲大捷的功赏定下来,但这是他的丰功伟绩,岂能被什么人一句话就给否定了?
    再有婆罗洲,占据那里的是墨晴!
    墨晴,是他的福晋,他的皇后!
    虽然太子降旨废后,甚至以善妒为名,将墨晴休弃回家。可是,太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自己不如墨晴的。
    他要证明自己!
    纳兰明珠却拿麻六甲和婆罗洲来说事,这可真的是一下碰触到了太子的逆鳞。太子暴怒,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迟疑。
    “唔索大清情死!(我是大清钦使)”
    纳兰明珠被沙尔图带人拉下去,已经是说话不清不楚。
    随同纳兰明珠来的其他人,看到太子如此对待纳兰明珠,更是一句话都不敢说,乖乖被侍卫给带了下去。
    至于荷兰使团和文莱苏丹国的使者,更是吱都不敢吱一声。
    “大华皇帝万岁!”
    荷兰使团的使者很聪明地带头跪在了太子的面前。
    当初,他们荷兰人第一次觐见大清皇帝的时候,还为这个礼仪闹过一场,但现在,他们就学乖了。
    用清国人的话来说,礼多人不怪!
    

第四百三十四章 以这四海江山为聘

  荷兰使团的人跪了,文莱苏丹国的使者,自然也跪了。
    刚才还那么强势清国钦使都被打了,从者都被抓了,他们如果不懂得进退,那么,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两国的使者都很聪明,若不聪明,也不会被派往大清求助。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们起来吧!”
    太子嫌恶地望了眼跪在地上的两国使者,想起刚才自己在纳兰明珠的游说下,都已经决定舍了自己这大华国,太子就觉得丢人。
    挥手让人将两国使者赶走,便带着索额图等一帮人进了皇宫。
    李唯庸让人摆了酒宴,正出来准备跟太子邀功,浑然没察觉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王爷!”
    李唯庸觉得自己挺机灵,在纳兰明珠说服太子重拾大清理亲王的身份时,他就告诉自己要换了对太子称呼。
    若太子没有醒悟,李唯庸的称呼,还真的是很合太子的心意。
    但现在,李唯庸的一声“王爷”,无疑是狠狠地一耳光子抽在太子的脸上。
    “混账!”
    太子气得一脚将李唯庸踹翻。
    李唯庸仰面跌倒,等他爬起来,这才注意到太子的身边早就没有了纳兰明珠,以及大请来的任何一个人。
    啪!
    聪明的李唯庸明白,自己这是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
    这一刻的李唯庸,怎一个苦字可以形容?
    宫里备下的酒宴不能就这么撤了,太子干脆拉了索额图等一干重臣,酒宴畅谈。
    纳兰明珠的到来,给太子带来了无法洗刷的羞辱。
    但也是这一番羞辱,让太子从那颓败、浑浑噩噩中醒来,未来会走到哪一步,端看他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叔公,朕要在年内,拿下棉兰老岛!”
    纳兰明珠的一番羞辱,让太子从内心深处想要崛起。
    他的福晋都能带着水师打下一块块地盘,他为大清皇子,得天独厚,凭什么处处不如人?
    “臣肝脑涂地,定为皇上效死!”
    索额图此刻是满心的激动,太子让人掌嘴纳兰明珠,让索额图彻底出了心中的恶气,让索额图发自内心地想要辅助太子做一番大业。
    当然,索额图的转变,也是因为纳兰明珠的羞辱。
    若是大华始终只能掌握吕宋一岛,他这个政务院的院长岂不是真的成了七品小吏?他的目的是要位极人臣,青史留名。
    辅助太子,成就大业,便是他的路。
    君臣相得!
    纳兰明珠的到来,一番羞辱,愣是让太子和索额图焕发了汹汹斗志。被关起来的纳兰明珠若知道自己的一番算计,最终倒是成就了这两人,估计能气到呕血。
    酒宴欢饮,君臣相得,气氛甚为融洽。
    只是等到索额图等人离去,偌大的皇宫顿时冷清了下来。
    太子一个人坐在那里,望着面前空荡荡的房间,心情可谓愁肠百结。
    房间内的一切都跟墨晴在时一模一样,没有一点的变动。
    只是,这房间里属于墨晴的气息却没了。
    “皇上,敬妃请见!”
    李唯庸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太子抓起桌上的茶杯就要砸出去,却在茶杯将要砸出去的瞬间停了下来。
    这一套茶具,是他的皇后置办的。
    这房间里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都是墨晴亲手布置的。
    他始终记得,当初墨晴布置这间房间的时候的欢喜雀跃,虽然他不懂,但看到自家福晋那么开心,太子也是喜欢的。
    可如今,物是人非。
    “滚——”
    太子放下手中的茶杯,冷冷一声喝斥。
    “李唯庸,从今天起,你给朕滚到李氏的院子去!”
    一句话,即将成为太子身边最为炙手可热总管人物的李唯庸,从天堂跌落地狱。
    “皇上恕罪,恕罪啊!”
    李唯庸听到太子的怒吼,整个人都慌了。
    “皇上,奴才一心为了皇上,天地可鉴。若您不要奴才侍候了,奴才还不如去死!”
    “那你就去死吧!”
    太子是真的怒了!
    李唯庸接连地没眼力劲儿,真的是让太子很不喜。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唯庸亲眼看到了他在纳兰明珠的忽悠下,表现出来的最不堪的一幕。
    即便是没有李氏的事情,李唯庸也是要被太子给发配的。
    可以说,从他目睹了太子被纳兰明珠忽悠的那一幕开始,他的下场就已经注定。
    若是当时在场的是高德忠,或许纳兰明珠根本就没机会说出那些话。固然能免了太子的尴尬,但也未必能让太子醒悟。
    很多事情,得失之间,很难评说。
    “皇上,奴才不能再侍候您了,您要保重!”
    李唯庸也是个狠人,听太子喊他去死,还真的就狠下心去撞了墙。当场撞了个头破血流,昏死过去。
    他这破釜沉舟的一撞,倒是把外面候着的宫女给吓得惊声尖叫。
    太子在房内被闹得烦躁,出得门来,看到倒在血泊里的李唯庸,眼里没有一点的不忍,只是让人喊了太医来诊治。
    但他却一句没提李唯庸好了后的去向安排,这事儿,仿佛就这样告一段落。
    李唯庸自以为聪明的举动,浑然不知,他这一撞,算是彻底断了跟在太子身边的可能。
    “沙尔图!”
    “奴才在!”
    太子望向皇宫侍卫统领,淡淡开口,“去喊乌禀过来!”
    乌禀,昔日毓庆宫的大总管,如今是做大华皇室的内务府总管。虽然大华的内务府,跟大清并不同,但乌禀的权势,是真的飙升了。
    “奴才叩见皇上!”
    乌禀在墨晴离开后,就一直刻意避着太子的。作为毓庆宫的总管,他可是比很多人你都看得清楚明白。知道墨晴对太子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皇宫的人太多了点,你处理一下吧!”
    这宫里,没了女主人,留这许多宫女又有何用?
    太子虽然怪墨晴善妒,但这一切,墨晴早在很久之前就跟他说的很清楚了。
    他其实也清楚,是他有错在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君子有信,方能立足。
    终有一日,他会堂堂正正站在她的面前,以这四海江山为聘,娶她为后!
    他,爱新觉罗胤礽,以历代先祖之名立誓!
    

第四百三十五章 康熙的明见万里

  京城,皇宫御书房。
    康熙静静地看着面前的折子,表情慢慢变得凝重起来。这一封折子是两广总督府发来的,说的是大清往大华输送人口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太子跟墨晴闹了别扭的事情也就报到了康熙的面前,甚至于棉兰老岛的土著暴乱,也都被报到了康熙的跟前。
    作为执政几十年的帝王,康熙自然是看出了问题。
    “梁九功,去传四阿哥、五阿哥来见朕!”
    康熙放下折子,沉思良久,这才缓缓开口。
    太子的情况很严重,康熙看得出来,但吕宋岛距离京城太远,他是鞭长莫及。想到之前派出去的纳兰明珠,康熙总算是稍觉安慰,或许纳兰明珠能助太子一臂之力吧!
    然而,再深入地想了想,康熙就觉得纳兰明珠未必会真心帮太子,毕竟当初纳兰明珠跟索额图相争,纳兰明珠所以会被他先行处置了,就是因为索额图是帮着太子的。若是纳兰明珠对太子起了怨恨之心,他未必会成为太子的助力,或许会彻底毁了太子。
    康熙,作为一代雄主,自少年崛起,本身是真的惊才绝艳之辈。纳兰明珠和索额图是怎样的臣子,康熙心里看的很清楚。这两人,都是有才干的,但也是有野心的。这样的人,在他的手底下,况且是不很安分。太子呢,本身的能力还是有些欠缺的,想要控制这样的两个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越想,康熙的心情越是沉重。
    他这会儿已经有些后悔为什么派了纳兰明珠过去,同时也把前来找他主持公道的荷兰人和文莱苏丹国的使者都给怨恨上了,如果不是他们,纳兰明珠如今还在朝堂上混日子呢。
    索额图自己在太子身边,除了一心辅佐太子,不可能再做出别的事情,毕竟,索额图是个明白人。太子立国大华,看似跟康熙决裂,但康熙只要一日没有跟太子断了父子情,若是有人对太子下毒手,康熙是定然不会旁观的。
    康熙对太子的宠爱,或者有些片面,但他心里也是真的念着这个儿子的。
    梁九功得了康熙的旨意,匆匆出宫,去请四阿哥、五阿哥进宫。
    康熙其实已经打定了主意,他要介入大华的国事。
    太子目前还很稚嫩,他要扶他一程。若是太子的大华能立起来,那么,他的这群儿子,完全都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世界很大,康熙是知道的。
    作为一个对西学很推崇的帝王,康熙已经从西方传教士的口中知道,这世界是个球,是圆的。大清虽然地大物博,但却不是世界的中心。
    康熙也是有雄心壮志的,也想成为成吉思汗、汉武大帝一样的千古帝王。
    只是,大清立国并不久,经过连年的战乱,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经不起长久的战争损耗。否则,当初跟北方罗刹人的战争,他怎么会那么轻易结束?明明占了上风,结果却要割地议和。只因当时的大清,还没稳定下来,国库空虚,他是真的打不起这场国战。
    康熙是一个很强硬的帝王,从他在当初朝鲜边民入境,打伤大清官员的事件处置上,就能看得出来。在这件事情上,康熙直接下旨申饬朝鲜王国,勒令朝鲜国王检讨认错。尽管当时的朝鲜是大清的藩属国,但康熙的态度是真的相当的强悍。
    若是大清能在他的手上扩展开来,纵然皇子阿哥们建立的国家不是大清所属,但同样是爱新觉罗氏的国度,这些也都是他的功绩,或者能从另外的角度,成就千古美名。
    康熙无疑是在做着美梦的。
    不过,人若是没有梦想,那就成了咸鱼。
    康熙,作为一代帝王,怎么可能是咸鱼?他在历史上,可是被称为康熙大帝的。后世的一部《康熙大帝》,那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是真的相当荡气回肠。
    梁九功出宫,很快通知了四阿哥和五阿哥进宫面君。
    四阿哥已经是有了几分冷面王爷的气象,面色肃穆,举止沉稳。
    五阿哥呢,自打参与大华立国观礼归来,这心思就飞了。曾经的他,对于成为一国之君,并不抱希望。因为他清楚,他并不是康熙最看重的皇子。即便是太子去了大华,自立一国,他承继大宝的可能性也是很低。可是大华一行,太子跟他说的那番话,让五阿哥变得雄心勃勃,他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太子会猎东瀛。
    回到京城的他,并没有跟康熙瞒着太子跟他的那番谈话。这一番谈话,即便是他不跟康熙坦白,康熙也是会知道的。这一点,五阿哥从来不怀疑。
    五阿哥和四阿哥在宫门处碰上,便凑到了四阿哥的身前,先见了礼,而后笑呵呵开口,道:“四哥,知道皇阿玛召见咱们,是有什么事情吩咐吗?”
    这一段时间,五阿哥有时间就会带着人跑去永定河里操练。
    要会猎东瀛,他就得通水性,而在京城这嘎达,最好的操练地便是永定河。
    这几日,五阿哥刚好回京处理点事情,算是赶在了点上。
    四阿哥瞅了五阿哥一眼,这些日子,五阿哥在忙活什么,四阿哥也是清楚的。自然能猜出五阿哥想做什么,不过,四阿哥可没有五阿哥这样的心思。
    在太子被康熙废了储君之位后,四阿哥也想过继承大宝的可能性,不过,他觉得只要太子还没凉,他的机会就是挺渺茫的。但是,等太子回京觐见康熙,被康熙接连晾晒在宫门处,最终愤而散了理亲王府,回转吕宋岛,继而立国登基后,四阿哥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们的确是兄弟众多,但是,大阿哥先前做的那些事情,虽然康熙没有处置他,依旧给了亲王爵。可是只要不是白痴都明白,皇位跟大阿哥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
    三阿哥?
    四阿哥更是嗤之以鼻,对这个三哥并没有放在心上。别看三阿哥最近蹦跶的也挺欢实,可是他弄的那些编纂之事,出风头足够了,要治国,还是差的远。
    五阿哥从大华回来,便起了往外跑的心思,四阿哥看得明白,康熙自然也看得明白。然而,康熙没有训斥五阿哥,反而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利,这就等于告诉所有人,五阿哥也从未来的帝王争夺中,出局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四阿哥真的觉得自己的胜算很大。
    而且,他的妻族也是很给力,在大清也是老字号。
    至于其他的皇子阿哥,都还没长大呢,如果他连他们都争不过,那么,最终坐不上皇位,只能是他自己实在没这个能力,也是怨不得谁的。
    四阿哥心里想的很明白,自然而然地,对于五阿哥这个兄弟,也就多了几分的认可。
    想要成为大清的继承者,按照康熙的要求,第一点就是要做到兄友弟恭。大阿哥为什么彻底出局?就是因为他做了太多针对太子,甚至想要害死太子的举动。
    康熙没处置大阿哥,只是因为父子之情。
    “五弟,两广那边来了折子,许是,大华那边出了些变故!”
    在四阿哥看来,康熙这么急匆匆地召见他们,而不是召见朝中重臣,只可能是为了太子。
    太子在大华立国,登基为帝,康熙是屡次在他面前夸赞了的。
    五阿哥闻言,眉头皱起,道:“四哥,这个,不大可能吧!”
    他曾经亲身去过马尼拉,见识了大华的一些制度,也见了马尼拉的民心向北。在他看来,大华的许多政策,比大清都要好,将来的前程或者能超越大清。
    回到京城后,五阿哥也是几次想要给康熙递折子,改一改大清的一些东西。可是,每次折子写到一半,五阿哥就只能搁了笔,实在是写不下去了!
    大清的问题,比想象中还要严重。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大毅力大刀阔斧地出手,根本没指望。
    康熙对待臣子宽仁,这一点,五阿哥是很清楚的。
    大清,以八旗崛起。而今的八旗却成了制约大清的毒瘤,但要如何解决这个毒瘤,太难了。至少五阿哥是没想出办法,所以他的折子写不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可能吗?”
    四阿哥望了五阿哥一眼,冷肃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的笑颜,道:“五弟,或许,这一次,你的想法就有了实现的机会了!”
    “啥意思啊?四哥,你别卖关子!”
    五阿哥心里有所猜测,但又有些拿捏不准。
    在几次想要上折子改变大清弊政却苦思无果后,五阿哥就在想大华的情况,觉得大华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制度政策,关键还是在于大华始于一穷二白,就跟盖房子一样,房子能盖成什么样子,取决于你打了什么样的地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