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需要一面大旗啊!”
    王大在陆军肃清首里城的琉球军队后,带着李政等人走进了琉球王宫。
    占领琉球后,王大是要在这里建立大夏海军的基地和后勤补给点。那么,跟琉球百姓的关系就不能闹得太僵。
    “或许,可以试试!”
    王大想到了墨晴曾经说过的一个说法。必要的时候,可以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帜。琉球,跟中原的联系一度中断了很多年,一直到明朝的时候,才恢复了中原王朝的藩属国的身份。
    而在琉球恢复了中原王朝藩属国身份后,明太祖朱元璋还曾调拨闽地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技术者移居琉球,为琉球的航海造船,提供了巨大帮助。
    朱明王朝对琉球人的影响可是很深远的。
    “李政,让陆军在街上贴一些标语,告诉琉球百姓,我们是来反清复明的!”
    反清复明!
    即便是在中原大地,也是偶尔会有人打起这面旗帜。
    当初,满清入关,在中原大地,尤其是江南之地,犯下了累累罪行,杀戮无算。许多的人家纷纷避逃海外。
    在吕宋、在婆罗洲,都有这样逃难而去的前明后人。在墨晴他们抵达之前,这些人依旧是以明人自居,虽然被当地人欺压的有些惨,却始终不认满清。
    论骨气,很足。
    既然南洋有前明后人存在,那么,琉球这个地方,会没有吗?
    答案自然是,有,而且很多!
    当陆军士兵将一条条安民标语贴在街道上,整个首里城恐慌的气氛很快消失,甚至有不少的百姓从家里取出了食物,犒军!
    “大人,这个,您怎么知道这样管用啊?”
    看到街上的氛围改变,百姓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再是恐惧,而是拥戴,李政等一帮将领都是十分的诧异。之前,他们都在发愁,要怎么才能在这里立足。甚至,有人想要学当初满清的做法,以杀立威。
    满清入关南下,在中原大地杀了太多的人。
    如嘉定三屠,扬州十日。
    王大等人虽然没有见到,但口口相传,却是知道的。尤其是他们到了吕宋岛后,从当地一户人家那里得到一些长辈的记载留书,真的是无法想象那种情景!
    扬州十日!
    清兵入城后,十日不封刀!
    据收尸的和尚所言,尸体八十万!
    事实上,在吕宋岛得到这位扬州幸存者的遗书记载后,墨晴自己都被震惊了!
    她历史不怎么好,但也知道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可是,这两件事情,给他的记忆也仅仅是这两个词。
    嘉定三屠具体怎么回事?扬州十日又是什么情况,墨晴是一概不知。
    直到看了这位幸存者的遗书,方才明白,扬州十日是何等的惨烈?
    她不曾亲历那个时代,但可以想见。
    战争,屠杀,两个民族的征战,真的是无比惨烈。
    跟太子毅然决裂,走上如今的这条路,那前明遗老的遗书,在其中也是有着相当的影响。
    若是任由大清继续这样走下去,那么,晚晴的没落,华夏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必然会重演。
    墨晴并不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她更喜欢得过且过。否则,她不会在娱乐圈混了这么多年,依旧是一个龙套。
    可是在某一刻,她的心里,真的是有了一些想法。
    另一个时空的困难,没有必要在这个时空重演。她,应该是有能力改变些什么的。
    既然,有这能力,那就去做!
    反清复明也好,独树一帜也罢,在墨晴看来,她要的就是去做!
    墨晴并不是一个关心时政的人,比如,她有些时候,她都不知道时任总理是哪一位。但是,她却一直记得那位少年时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开国总理。
    当她决定跟大清对抗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条不归路上,有着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人,上千万人的性命被牵连其中。
    那么,成功,就是她唯一的追求。
    别看墨晴认为失败也无所谓,但其实,她没想失败。
    成功之母?我去年买了个表啊!
    在王大他们在琉球岛打出“反清复明”旗帜的同时,墨晴则是将被俘虏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都聚集在了一起。
    “告诉他们,照做,可能活。不照做,立刻死!”
    墨晴望向旁边的通译,将自己的意思告知通译,让他翻译给荷兰人听。
    大夏要扩张,需要理由,需要借口。
    单纯的依靠自身的力量,还是差了点。所以,墨晴需要雇佣兵,需要背锅的。
    这些荷兰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他们只是第一批的人选。
    之前被俘虏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如今还在吕宋岛上为奴呢。
    必要的时候,这些人都会成为墨晴手里的棋子。
    “王上,这些人,未必会听话?万一,他们得了船就跑,或者上岸后逃走呢?”
    “只要他们逃得掉,也是他们的本事!”
    墨晴笑得很淡定。
    只要这些人不傻,他们就会好好配合。
    大夏的三代风帆战舰,走的就是速度流,想要逃走?美得他们!
    看似给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选择,可事实上,根本就没有给他们选择。听话,可能活,不听话,立刻死。
    这算是选择吗?
    好吧,的确是选择,没有选择的选择!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没有选择,只能重新登上他们的战船,带上他们的绝对该被淘汰的火枪,向着大清的海岸线进发。
    墨晴给他们的命令就一个,绕着大清的海岸线前进,由南向北,炮击所有的港口!
    【嗯,第三章了,继续去写,今天,咱也爆发一回,亲们也来点表示啊,票票投起!】
    

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佑大清

  战争,拼的就是经济!
    而当战争爆发,将战火在敌方的国土燃起,才是真正的王道。
    大清要对大夏开战,就需要船,需要港口。
    但现在呢,我就打你港口。毁了港口,你就要重建,看你有多少钱能重建!
    大夏海军的主力舰队北上,留守舰队必须确保本土安全,还有,防守住麻六甲海峡。这一条要道,可是为大夏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而且,大夏给大清开战是迟早的事情。这消息也不可能瞒的住。
    等消息传到西洋,荷兰人,西班牙人会按兵不动吗?
    不会!
    说不定到时候,西洋诸国还会结成临时联盟,一致针对东方世界。
    墨晴可不想腹背受敌,所以,这麻六甲海峡必需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陆地上,岸防炮台要有,驻军要有!
    海上,机动防守舰队更是不可少。
    岸防炮台只是纯粹的防御,无法主动进攻。而战争爆发,处于防御的一方,终归是被动挨打的。
    墨晴更喜欢去主动进攻。
    所以,在这些战争爆发之前,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荷兰人、西班牙人的俘虏,暂时都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这就是免费打手!
    在墨晴那不听话就立刻死的选择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屈服了,没有人会想死,若是能好好活着,谁会想死?
    大夏元年十月二十一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幸存战斗人员组成荷兰雇佣兵团,以三十六艘武装商船组成舰队,抵达大清广州港。
    没有任何的宣言,荷兰武装商船攻入广州港,破击港口,摧毁岸防炮台后,扬长而去。
    两广总督衙门,广州巡抚衙门,……大清在广州的各个衙门纷纷送出急奏,八百里加急,向着京城告急。
    而荷兰雇佣兵团的舰队离开广州港,沿着海岸线北上,沿途,凡是有港口存在,都会遭遇他们的炮击。
    ……
    等到康熙在京城接到急报的时候,荷兰人的舰队已经出现在天津卫码头。
    照旧是一番炮击!
    只是,到这个时候,荷兰人的舰队已经炮弹!
    天津卫水师奋起反击,经过一番激战,将荷兰人舰队击退,并且击沉敌船三艘,杀敌一百三十九!
    报捷文书,随着各地送来的求救急奏一起摆在了康熙的面前。
    “荷兰人!”
    “该杀!”
    康熙接到奏报,真的是要气炸了。
    这些荷兰人,谁给他们的胆子,居然敢如此对大清动兵?
    若是广州水师和福建水师还在,何至于此?
    康熙的心在滴血。
    可惜,他寄予了厚望的广州水师和福建水师,被那个可恶女人的水师给全灭了!
    虎落平阳被犬欺啊!
    这一刻,康熙终于真正意识到了水师战船的重要性。可是,要打造最新式的战船,并不容易!
    之前,他借助五阿哥从马尼拉带回来的西班牙人的战船,让人进行了改良和仿造。可要实现量产,需要时间啊!
    再有就是,康熙还无法确定这改良后的战船到底能不能对那个女人的水师造成威胁!
    “梁九功,立刻宣理亲王进宫来!”
    遵旨!
    梁九功得了康熙的旨意,急匆匆出宫,奔向那重新开门的理亲王府,请了太子进宫。
    事实上,当沿海之地的求救折子一份份送抵京城时,太子已经听到了些消息。奏章上说,那是荷兰人干的。但是,太子更愿意相信,这是墨晴的手笔。
    荷兰人?
    麻六甲海峡被墨晴的人控制着,荷兰人的舰队怎么可能闯的过来?
    就算是有荷兰人的船过来,那也只能是商船,而且还是被清除了火炮的商船。在水师占了麻六甲后,墨晴就跟他说过,凡是西方而来的商船,必需卸掉船上的武装。只允许保留最少自卫武器,比如一两把火枪,随身的刀具什么的。
    如今,墨晴成了大夏女王,肯定早就将这一想法付诸了实施。
    太子随着梁九功进宫,直奔御书房。
    “儿臣叩见皇阿玛!”
    太子进了御书房,先是规规矩矩地给康熙见礼。
    回到京城的这段时间,太子其实跟隐形人差不多。他的身边只有几个人,除了近身侍候的高盛魁,再就是沙尔图、莽古力思等几个侍卫。
    李氏也被墨晴送了回来,同时回来的还有大阿哥和小阿哥。
    不过,因为知晓李氏给自己下过药,太子对李氏真的是避之如蛇蝎。事实上,不单单是李氏,如今对太子,对任何靠近他的女人,都是满怀戒备,似乎有恐女症的迹象。
    “免礼,坐吧!”
    康熙望向太子,表情很严肃。
    “谢皇阿玛!”
    太子很守礼,在旁边的墩子坐了。
    “荷兰人炮击我大清沿海诸多港口,你怎么看?”
    “儿臣以为,荷兰人此举,应该是受瓜尔佳氏胁迫!”
    太子到底是了解墨晴的,一下就猜对了。
    “朕就说,这荷兰小国,怎么敢对我大清宣战。先前,胤祺带着你送他的战船回京,朕让人改良仿造,如今快要出成果了。朕打算让你去看着,你意下如何?”
    “儿臣遵旨!”
    太子没有任何犹豫。
    被墨晴打败,他视之为耻辱。如今,若是有机会洗雪这耻辱,他自然会把握每一个机会!
    “好!”
    康熙听了太子的表态,一脸的欢喜。
    他一度觉得,太子可能还没走出来。如今,看太子如此坦然直接地接下差事,康熙可谓龙颜大悦。
    “对了,荷兰人的船队,其实不足为虑。就在日前,天津卫水师已经击败了他们,击沉三艘,杀敌一百三十九!”
    “待我大清的新式海船下水,就以天津卫水师为骨干,组建我大清的无敌舰队!”
    “天佑大清!”
    太子看着康熙那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雄姿,鬼使神差地冒了如此一句。
    康熙闻言,哈哈一笑,道:“没错,天佑大清!”
    “我大清,乃是奉天承运之国。这天下,乃是男人的天下。瓜尔佳氏,牝鸡司晨,不过是跳梁小丑!”
    在康熙看来,墨晴就是个笑话。
    一个女人,不知天高地厚,还想成为武则天第二?纯粹笑话!
    

第四百七十二章 正义不会迟到!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事人,萨兰侯爵一脸愤怒地站在庆德的面前,冲着庆德就是一阵的高声咆哮。
    他们荷兰人不得不组建这雇佣兵团,为大夏女王效力。按照当初的约定,他们的物资补给,将有大夏海军提供。
    可是,针对天津卫港口的一战,他们因为没了炮弹,结果损失了三艘武装商船,还死了一百多人。在萨兰侯爵看来,这根本就是在故意谋杀!
    “贵方人员舰船的伤亡,我方表示沉痛哀悼!”
    “为此,我会上报女王陛下,对你们进行嘉奖!”
    庆德望着通译,打着官腔。
    他是此次荷兰雇佣兵团对大清进行骚扰战的监督者,也是后勤补给的提供者。不过,在出发前,墨晴就让秋影给他送去了秘旨。
    秘旨的内容就两点,第一,给荷兰人制造点麻烦,让康熙感觉到一点希望。
    大清太大了!
    海岸线也太长了。
    朝鲜又是大清的藩属国,康熙若是将港口和舰队藏在北方的某地,然后一股脑冲出来,墨晴还真不敢去赌。
    所以,必须让康熙看到希望。
    荷兰雇佣兵团的弹药告罄,庆德便故意拖延了时间,就是要让荷兰人折损几艘船,死伤一些人。
    以清兵现在的德性,一分的战功,能被他们夸上十分。
    他们肯定是不会说荷兰人是因为没了炮弹,在撤退过程中被击沉的,肯定会说是迎面痛击,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这才取得了胜利,击退了荷兰人的舰队。
    事实上,天津卫水师和地方官的奏报,真的就是这个套路。
    若是正常情况下,康熙或许能发现其中的猫腻。但是在连番战败,伤亡,损失奏折后,天津卫的战胜奏章,就成了一股清流。
    不但是康熙需要这股清流,整个朝廷,都是需要这股清流。
    萨兰侯爵对于庆德的官面回答,可谓是火冒三丈。可他也只能在这时候发泄一通,而这还是为了保全他的颜面。
    因为此刻,荷兰雇佣兵团的其他人都在武装商船上远远看着这里,他必须强势。而他现在的强势,也是得到了允许的。
    错开这一刻,萨兰侯爵面对庆德,就必须陪着十二分的小心。不然的话,他的性命可能随时会丢掉,然后,就会有人来取代他。
    别看其他人现在还都听他的,可是一旦大夏的女王不再信任他,他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他这个侯爵一文不值。
    “为了表示我大夏的诚意,此次延误了军需补给的当事人,会被处以绞刑!”
    庆德挥挥手,立刻有侍卫出场,将一个早早就跪在一边的人拖着走向另一边,套上绞索,当着荷兰雇佣兵团所有人的面,吊死在桅杆上。
    这人,穿着大夏海军的军服,从肩章来看,这明显是一个身份不低的官员。
    可事实上呢,这只是一个早早就备好的替死鬼,一个死刑犯。
    废物利用,其实很不错。
    得到了补给的荷兰雇佣兵团再度上路,又一次杀入了天津卫港口,彻底摧毁了港口码头,连带着也报了之前的大仇,全歼了大清的天津卫水师。
    然后,荷兰人雇佣兵团在渤海湾转了一圈,摧毁了海湾里所有的港口,包括那些普通的渔民码头,也被荷兰雇佣兵团给彻底摧毁。
    “这些荷兰人,真狠啊!”
    远远观望着荷兰雇佣兵团的庆德统领的监视、补给船队的船长们,看到荷兰人的覆盖式攻击,一些靠近海岸的村落,也都遭遇了他们的炮击。
    “干掉他们吧!”
    一帮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纷纷打出旗语,向庆德表达自己的不满。
    他们虽然如今隶属大夏,但他们的根还在大清。早晚有一天,他们是要回到这里。而大清的百姓,跟他们本就是一脉相传的族人。
    “既然如此,那么,进攻吧!”
    庆德没有阻挠麾下船长们的请战精神,况且,这本就是墨晴的交代!
    墨晴的秘旨,两点意思。第一点就是给荷兰人制造麻烦;第二点则是把握机会,解决掉荷兰雇佣兵团。
    没错,墨晴就是要卸磨杀驴!
    不过,墨晴给出的说法却是,正义不会迟到!
    若是荷兰人一直按照墨晴的指示,针对大清的港口炮击,而不是连海边的村落都不放过,那么,他们便不会这么快遭遇灭顶之灾。
    只能说是,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因为庆德延误了他们的物资补给,使得荷兰人折损了三艘船一百多号人,剩下的这些荷兰人就有些发狂了!
    他们用这种方式,在宣泄自己的不满。
    明面上,他们攻击的只是沿海的村落,但事实上,他们是将这些村落里的百姓,假想成了大夏的百姓。
    庆德统领的船队,名为监视、补给船队,实则依旧是一支有三代风帆战舰组成的快速反应舰队。
    而这一支舰队的名号为,特勤补给舰队。
    一共十二艘第三代风帆战舰,面对三十三艘荷兰人的武装商船,又是背后突袭,战而胜之,完全没压力。
    “不——”
    “你们这群魔鬼!”
    “你们背信弃义!”
    萨兰侯爵所在指挥旗舰,首先被击沉,他发出凶狠的咒骂,却改变不了随着葬身鱼腹的结局。
    岸边的百姓,原本在哀嚎着逃命,但很快他们就发现,那些摧毁了他们家园的炮船正在被一艘嗖地击沉。
    百姓们发出了欢呼。
    只是,他们很快发现,击沉这些炮船的战船,悬挂着他们不认识的旗帜。
    海战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三十三艘荷兰人的武装商船,全部沉入海中。
    至此,战斗结束。
    “不要俘虏!”
    庆德在看到荷兰人的武装商船全部沉没后,旋即发出一道新的指令。
    此刻的海面上,还有一些荷兰人在挣扎,在呼救。
    但随着庆德的最新指令,特勤补给舰队迅速满帆逼近,船上海军官兵毫不留情地开枪,解决了海面上的荷兰人。
    当海面上彻底平静下来,庆德旋即下达最后一道指令。
    所有的舰船升起了一面旗,上书四个大字:反清复明!
    【五章一万字,藤子尽力了,亲们,给点动力啊,票票投起,嗯,晚安!】
    

第四百七十三章 王师伐罪

  反清复明!
    这是王大给兰曦送去的奏折中特别提到的,说是反清复明的旗号很好用,嗯,至少在琉球国,这旗号一打出来,王大他们在琉球的所有行为,都很容易就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同。
    庆德在这时候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帜,不过是顺手而为。
    他们现在只在海上活动,并不会影响到陆上。但民间百姓中,怕是依旧有人在怀念着前明王朝。
    这样的人不需要多,只要有,就会成为他们的助力。
    事实上,满人入关后,在中原大地制造了许多的屠杀。有些屠杀并没有被传扬开来,但这并不妨碍有些人口口相传。
    甚至,有些事情可能是子虚乌有。
    可不管怎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看不出什么好处,但来日方长呢!
    特勤补给舰队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在渤海湾绕行一圈,着实吸引了不少的眼球。
    然后,舰队直奔天津卫港口,正好跟刚来港口收拾残局的一众地方官员来了个一锅端。
    反清复明的旗帜,自然是被那些幸存的官员报告给康熙知晓。
    ……
    紫禁城,金銮殿。
    康熙召开了大朝会。又一次将太子给喊了来。除了太子之外,还有大阿哥、三阿哥,甚至是刚从孝陵回来的四阿哥和五阿哥,也都在场。
    满朝文武,勋贵王爷,不管是在朝中任职的,还是没有实职在身,只要是爵位在身,全都被喊来参与这一次的大朝会。
    反清复明!
    这个旗帜,对大清而言,可是最具威胁的。
    尽管这个时候,康熙确定朱明后裔已经全部被诛灭,但这世上的人,并不一定要看到真正的朱明后裔。
    很多时候,他们需要而只是一个旗帜!
    “袭击我大清的荷兰舰队已经被剿灭,出手的是一支不明舰队,打出的旗号,朕不需要多说,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
    “今天,就是想让诸位爱卿谈谈这个情况!”
    康熙将自己的意思表明,便不再开口,等下面的人建言。
    民间出现了反清复明的旗帜,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苗头。一个不慎,大清的统治就可能土崩瓦解。
    这个时候,八旗兵丁对汉人的威慑力,已经不如从前。
    曾经,只要八旗兵丁出现,只要数十人就能吓得明军狼狈逃窜的一幕,怕是再也不会出现了!
    虽然康熙很厌恶“鞑子”这个带着歧视性的称呼,但在大清入主关内的时候,这个称呼所到之处,九成九能慑敌胆魄。
    “皇阿玛,刁民作乱,杀之便是!”
    大阿哥站出队列,“儿臣请战,南下婆罗洲,诛绝尔等不臣之贼!”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明白,那打着反清复明旗帜的船队是属于墨晴的大夏。墨晴以一介女子之身,跟太子决裂,在婆罗洲自立一国,已经是触怒了大清。如今,墨晴更是让人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帜,这是公然挑衅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