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墨晴侧身靠在太子身边,依偎在太子怀里,心里满满的都是欢喜。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喜欢就好,呵呵……”
    看着墨晴欢笑,太子也跟着笑。
    虽然傻,但满满的都是温馨。
    荣嬷嬷和听琴在门口望着这一幕,很自觉地退到一边。当电灯泡,实在不是一件让人感觉愉快的事情。
    ……
    太子到了原岛,墨晴的心情大好,岛上的百货铺子折扣大放送。
    一时之间,整个原岛的气氛,就跟过年一样。呃,确切的说,气氛比过年的事后还要欢快。
    太子简单了解了原岛的发展后,对墨晴更是佩服得不行。
    等他见到戴梓,看到了经过戴梓改良的新式火枪和火炮,太子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
    他可是去了罗刹国一趟,见识了罗刹国的火器。在回转大清的路上,太子一度觉得,他需要给康熙上折子,让康熙重视火器的研发。不过,折子还没写出来,他就在原岛见到了远超罗刹人水平的火器。
    “福晋,你,可当真是孤的贤内助啊!”
    见识了原岛的犀利火器,太子再见墨晴,怎一个激动了得?
    有了如此犀利的火器,大清不管是面对罗刹人,还是面对西洋人,都是基本立于不败之地。
    “太子爷,那您打算怎么答谢臣妾呢?”
    墨晴笑意盈盈地望着太子,双眸如水。
    “福晋想要孤怎么酬谢呢?”
    太子望着动情的墨晴,轻轻伸手将墨晴给拉到了怀里,低头吻了下去。
    墨晴媚眼如丝,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在太子没有回来的时候,也没有这么想那回事,可是太子回来后,她忽然就变得很想要。
    尽管墨晴的性子很是有些大大咧咧,但在男女之事上,她多少也是有些小羞涩的。尤其是像现在这样,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可身体的反应很诚实!
    “福晋,现在,可以的吧?”
    太子的手伸进墨晴的衣服里,轻轻揉捏着她胸前的饱满。
    “可以的,可以……”
    很快,呢喃声响起。
    虽然是大白天,但这并不妨碍两人在一起做点爱做的的事情。
    院子里,荣嬷嬷跟门神一样站在那里,挡住任何前来求见的人。
    对于墨晴和太子的行为,荣嬷嬷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这种事情,她早已是司空见惯,虽然她从未试过其中的滋味。
    但这个时候,无论是谁来打扰了太子和太子妃的好事,都是一件相当惹人嫌的事情。到时候,太子发怒,惹事的人要倒霉,她这个贴身照顾太子妃的嬷嬷,也是逃不脱连带责任的。
    墨晴并不知道,孕妇在这方面的需求,嗯,在某些时候,更要强烈。
    太子同样不知道。
    但这并不妨碍两人享受这其中的过程,虽然太子很是有些小心翼翼。
    

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州府上了折子

  ……
    晴天白日,太子和太子妃躲在了被窝里,摩擦摩擦……
    夫妻俩的关系,随着摩擦越发和睦。
    但在京城,康熙却各种的不顺当。
    登州府上了折子,说是海上又有倭寇出没,而且势力庞大,蓬莱城内几大家族的海船,都遭了倭寇的毒手。
    折子上,登州府恳请朝廷能派水师前来清剿海上的倭寇,确保大清子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墨晴设计拿下了登州府蓬莱城一众名门世家的不少首脑人物,从他们的手里拿到了大笔的赎金。
    这些家族迫于形势,不得不送出赎金,可谓损失惨重。不单单是金银的损失,更是丢了面子,也丢了不少赚钱的渠道。
    他们很清楚,单凭自身的力量,不可能打得赢原岛。于是,他们就准备借助朝廷的力量,以清剿倭寇为名,引朝廷水师攻打原岛。
    登州府知府被这些名门望族给蒙在鼓里,不明真相,但这些大家族的确是折损了不少的海船,连家族的不少人手都没了踪影,这却是事实。
    明明那些人是被墨晴扣在原岛做苦力,为原岛的发展添砖加瓦,但在这些家族掌权者的说法中,这些人都是被倭寇给害了性命的。
    为了让这一说法更加合乎情理,这些世家大族更是拿出了不少的银子,抚恤那些人的亲眷,为他们风光大葬,邀买名声。
    如此情况传到登州府知府的耳中,他就更有理由相信海上出来倭寇的情况,更何况这些世家大族早已把登州府知府给喂得饱饱的。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登州府知府,没少吃,没少拿,就算是这些大家族说的事情子虚乌有,他也得把这些事情给坐实了。
    紫禁城,御书房。
    康熙将兵部尚书凯音布等一干重臣给召集到了一起,将登州府知府的折子丢了下去。
    “都看看,说说,怎么办?”
    倭寇,自明朝就是祸患。满清能崛起,在某些方面,倭寇祸乱大明江南,也是帮了大忙的。
    但现在,掌权的可是大清,倭寇犯境,就是对大清的挑衅。
    “万岁,奴才以为,倭寇当诛,东瀛小国,同样有罪!”
    兵部尚书凯音布斩钉截铁地开口。
    “万岁,倭寇虽然是小换,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前明的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
    唯恐康熙否了自己的提议,凯音布再度开口,更是不怕忌讳地将明末的事情拿出来掰扯。
    “万岁,奴才以为,当降旨东瀛,令其自查!”
    这次开口的,却是礼部尚书舒穆禄佛伦。
    作为礼部尚书,这位虽然是满人出身,但着实被儒家的那一套给洗脑的厉害。
    “万岁,我大清乃是天朝上邦,礼仪之邦,对于四方蛮夷,当以教化为先!”
    “胡扯!”
    凯音布在舒穆禄佛伦说完后,直接顶了回去,“若是教化管用,还要刀兵做什么?”
    “刀兵加身,永不可能让人心服口服!”
    舒穆禄佛伦反瞪向凯音布,“教化,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朕,也不想的!

  “好了!”
    康熙抬手在御案上轻轻一拍,威严的目光在凯音布和舒穆禄佛伦面上一一扫过,最终淡淡开口,道:“两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
    和稀泥!
    康熙现在的状态是典型的和稀泥。
    最近这些日子,康熙的心情一直都不是很好。朝堂上的事情,他根本就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只因太子一点消息都没有。虽然太子之前给他上了折子,但如今太子人在大清之外,太子妃也不见影子,这让康熙的心情始终阴着。
    他的确是一代圣明君主,号称先君后父,但这舐犊之情,康熙也是有的。有那么一段时间,康熙一直都在自责,觉得是他对太子太过严苛,才会使得太子宁可留在罗刹境内,也不肯回转大清。
    太子的折子上说的土尔扈特部的事情,康熙其实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这土尔扈特部再怎么重要,也不需要堂堂大清的太子爷亲自留在那里,他们还没这么大的面子。
    康熙也曾想派钦差前往罗刹,将太子带回来。可他很清楚,除非是太子自己想要回来,否则,他除非是派遣大军攻入罗刹境内,否则别想太子会乖乖回京。
    每每想到这个,康熙就是各种的不快。
    “不过,倭寇出于倭国,此事,倭国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康熙的心情不好,凯音布和舒穆禄佛伦又是一阵的争吵,康熙心里的火气更是往上蹿。往常的时候,他或许会同意礼部尚书舒穆禄佛伦的意见,大清是上邦天朝,没必要因为倭寇迁怒东瀛。但现在,康熙需要有人来承受他的怒火。
    “舒穆禄佛伦,此事,由礼部先行文东瀛国主,若东瀛国主不能给朕一个满意的交待!”
    “凯音布,你去整训水师,扬我大清国威!”
    “奴才领旨!”
    凯音布兴高采烈地答应下来。
    而礼部尚书舒穆禄佛伦虽然也接了旨意,但多少有些意兴索然。
    只是,康熙已经有了圣断,也就由不得舒穆禄佛伦说什么。
    很快,御书房内就清净了下来,只有裕亲王福全留了下来。
    “玄烨,你最近不对劲!”
    福全开口,没有尊称康熙“万岁”,显然,这一番谈话,是兄弟之间进行的。
    康熙跟福全的兄弟关系很好,从当初福全立志做贤王,康熙立志要成为顺治一样的帝王,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就十分的和睦。
    这么多年,康熙对福全很信任,也很看重。
    他们平时的相处,公是公,私是私。
    这种兄弟间的谈话,可是不在少数的。
    “皇兄,朕在胤礽的事情上,是不是做错了?”
    康熙望向福全,“这些日子,朕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对胤礽太苛刻了。”
    “你在担心什么?”
    “或者说,你在怕什么?”
    福全作为旁观者,看的算是很清楚的。有些话,朝中大臣也好,宫里的妃嫔也好,甚至是太后,都不可能跟康熙明言,但福全可以。
    “太子这段时间做的事情,的确是有些激进,但不可否认,这孩子的心里,你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福全叹了口气,“玄烨,皇帝高高在上,号称孤家寡人。可是,你真的要做那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吗?”
    “从来没有谁能长生不老,也就不存在能一直坐在龙椅上的帝王。你既然要培养太子接你的位置,那就该想清楚,你打算让太子什么时候接位!”
    这一番话,裕亲王说的可以说是相当直白,没有一点的拐弯抹角。
    康熙能成为一代圣明君主,怎么可能看不清自己的内心?只是,他舍不得手中的权力,高高在上,万人臣服的感觉,是那么的让他迷醉。从诛杀鳌拜,亲政掌权开始,康熙沉浸在这种醒掌天下权的迷醉中。
    让他放下手中的权力?
    康熙舍不得!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康熙对太子的态度慢慢发生了改变。他一手养大教导的太子,这父子间的感情自然是很深的。可是想到太子越来越大,在朝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康熙就有些不安,唯恐太子会夺了他手中的权力。
    所以,康熙是不是地精分,一会儿对太子很好,一会儿又看太子怎么都不顺眼。
    太子分明没有表现出一点想要抢夺权力的意思,但康熙的安全感太低,只要太子做了一点有影响力的事情,他就会忍不住多想。
    康熙一多想,对太子就多了几份的厌憎。
    然后,等太子远离了康熙,不在他的面前晃悠,康熙心里又开始有些不得劲。
    裕亲王福全直接把这问题揭开,赤果果地摆在康熙的面前,让他不得不去直面这个问题。
    “玄烨,若是你始终无法放心。那么,你还是废了太子的储君之位吧!”
    福全干脆地开口,“等你什么时候动不了了,再立太子,或者,干脆直接传位。省得像现在这样,你自己心里难受,太子那边也不好受。”
    不得不说,福全说的还是很在理。
    可是,康熙能答应吗?
    康熙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言。
    “皇兄,胤礽几次跟朕说,请朕废了他的储君之位。你说,他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他知道朕的心思?”
    康熙定睛望向裕亲王。
    “可能吧!”
    裕亲王福全叹了口气,“胤礽这孩子打小就聪明,这些事情,我能看出来,他未必就看不出来。你瞧瞧你之前做的那些事情,换了谁能没有怨言?”
    “朕,也不想的!”
    康熙幽幽一叹,坐在那里,半晌没有言语。
    “皇兄,你能不能帮朕一个忙?”
    康熙沉默良久,忽然瞪眼望向裕亲王福全,“胤礽如今留在罗刹境内,不肯回返大清,肯定是因为对朕心有怨意。”
    “你想要我去罗刹把太子带回来?”
    “是!”
    康熙点头。
    派遣大军进入罗刹,明显是不现实的。
    而纵观朝内的文武大臣,还有京中勋贵,若是还有人能说服太子回京,那么,这个人除了裕亲王福全,康熙想不到第二个人。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淡定了!

  “臣领旨!”
    裕亲王福全只是略一沉吟,便应下了康熙给的差事。北去罗刹国,把太子给带回来。尽管这差事不是那么容易办成的,但裕亲王立志做贤王的,自然不会遇难而退。
    在这,这个差事,除了他,也的确是再没有别的什么人适合。
    既如此,裕亲王自然是当仁不让。
    “皇兄,胤礽那里,就拜托你了!”
    “放心,只要我还活着,一定把太子带回来!”
    裕亲王福全沉声回应,这是兄弟间的承诺。
    ……
    第二日,裕亲王福全就离开了京城,康熙对外给出的说法是,关于登州府的海域出现倭寇,裕亲王福全为钦差,先去彻查此事。
    事实上呢,福全出京后,便兵分两路,大队人马护送他的替身往登州府去了,而他本尊则带着足够的人手悄然北上。
    在太子失踪的那段时间,京中可不是很平静的,有不少人想着能废了太子,另立储君。
    大阿哥、三阿哥都在暗地里做了不少的事情,至于四阿哥和五阿哥,倒是很安静,没啥动静。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太子的消息走露,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
    原岛上,太子和墨晴收到京中传来的消息,都是愣了半晌。
    “福晋啊,看起来,你还是太仁慈了啊!”
    太子笑盈盈地望着墨晴,这段时间,夫妻俩的感情那叫一个如胶似漆,久别胜新婚,没少折腾。若不是顾忌墨晴怀着身孕,两人折腾的估计还要厉害。
    这几日下来,荣嬷嬷都有些看不下去,接连劝墨晴悠着点儿。
    就算是不顾忌自己的身子,也得顾忌一下肚子里的孩子。
    被荣嬷嬷好一番说教,墨晴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放纵,于是狠狠地把太子收拾了一顿。反正有错都是太子的,她一个孕妇,没错。
    对于墨晴的埋怨,太子只是嘿嘿笑,全盘接受。
    “我是在割羊毛!”
    被太子嘲笑,墨晴哼了一声。她也是没想到蓬莱城的这些家族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年头,没有谁甘心被威胁着的。
    即便是平头老百姓,逼急了也会造反,更何况这些世家大族,他们在蓬莱城,在登州府是地头蛇,在朝堂上,自然也是有人的。
    “羊不甘心被割毛,福晋想过怎么解决吗?”
    “杀了吃肉?”
    墨晴抬头望向太子,“这样,合适吗?”
    “合适!”
    太子呵呵笑,道:“有些时候,杀鸡儆猴是必须的。要压服蓬莱城的这些家族,并不难,难的是裕亲王!”
    裕亲王,是康熙的铁杆支持者,是出了名的贤王。
    “没道理啊!”
    墨晴眉头微微皱起,“只是登州府的一份折子,皇阿玛就派了裕亲王做钦差过来,太子爷难道就不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对劲吗?”
    所谓的倭寇,只是墨晴的原岛,让蓬莱城的世家大族吃了点亏。登州府治下并没有倭寇登陆,康熙就算是再怎么爱民如子,也不至于一下就派出了亲王来做钦差。
    “好像,真的有些不对劲!”
    太子静下心来思考这件事情,也是觉得不对劲。
    “福晋,你说,这会是怎么回事?”
    太子望向墨晴,他想不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墨晴忽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道:“遭了!”
    “怎么了?”
    见墨晴如此惊诧,太子不由跟着激动起来。
    “太子爷,你说,若裕亲王到了登州府,发现没有倭寇,会怎样?”
    “自然是治登州府知府一个欺君罔上之罪!还有那些家族的人……”
    太子的话没说完,眼睛也瞪大了,身体抖了起来。
    “福晋,你说,他们真的敢吗?”
    “他们,怎么会不敢呢?”
    墨晴苦涩一笑,“这一次,咱们可是罪过大了!”
    “混账!”
    太子剧烈喘息着,若他什么都不知道,这件事情也就这样了,但现在他知道了,若他还是视而不见,他的良心过不去。
    “太子爷,现在去,应该还来得及!”
    墨晴望向太子,沉声开口,“那些人纵然想要做什么,也得做好万全准备。上一次,他们的人手损失惨重,如今,一时半刻间,肯定来不及动手的。”
    “福晋,对不起!”
    “太子爷,咱们是夫妻。”墨晴笑了笑,“快去吧,迟了,怕是就来不及了!”
    “嗯!”
    太子很快出发,带着足够的侍卫,十多艘炮船同行,浩浩荡荡奔登州府而去。
    ……
    此时此刻的蓬莱城,更大家族的掌事人齐聚一堂。
    裕亲王作为钦差,前来彻查倭寇一事,可事实上呢,海上根本就没有倭寇。只要裕亲王到了,很容易就会发现他们暗中做的那些勾当。
    “各位,都说说,现在该怎么办吧!”
    戚家代替戚勋主事的代家主自然成了会议主持者。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没有倭寇,那就制造些倭寇吧!”
    费氏一族的新族长也是个凶狠的。在费达带领费氏一族的这些年,费氏一族的族人全都养成了狼一般的性格。
    为了利益,费氏一族的人,连祖宗都能卖掉。
    “这个,会不会太贵了点?”
    另一个小家族的族长小心翼翼地开口,“若是被查出来了,这可是抄家灭族的罪过啊!”
    “难道现在就不是抄家灭族的罪过?”
    费氏一族的新族长冷哼一声,“咱们现在可是欺君罔上呢!还有那位知府大老爷,只怕也在着急。若是咱们不抓紧时间做点什么,不用钦差到来,知府就能先灭了咱们!”
    不得不说,费家这位新家主够狠,但也是个极聪明的家伙。他对登州府知府的猜测是一点都没错,甚至还稍显低估。
    登州府知府收到消息,知道是裕亲王为钦差,吓得他差点儿当场尿了。
    等到他恢复冷静,第一想法就是杀人灭口。
    只要灭了蓬莱城的这些家族的头脑们,他做的那些事情就不用担心会被钦差知晓。可是,蓬莱城的这些家族,会乖乖束手就擒吗?
    

第二百八十七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祸事啊,祸事!”
    登州府知府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找来自家的师爷,将事情和盘托出。此时此刻,已经由不得他继续在这里藏着掖着。再者,他这些年在登州府任上干的事情,大半都是师爷帮忙出谋划策。
    他们两人,可以说是一条绳上的蚱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老爷,不能啊!”
    师爷听了登州府知府的想法,吓得直哆嗦,“我的大老爷,这蓬莱城的家族可不在少数,若是一家两家出了事,还能说是巧合。这要是都出了事,傻子也明白这里面有事情啊。那裕亲王可是出了名的贤王,颇有手段的!”
    “这样不行,那你说,本府要怎么做?”
    登州府知府眼睛瞪大,他现在是真的乱了心神,别说正常的思考,连利索的说话,都已经是相当难得的表现。
    “大老爷,裕亲王前来,是要彻查倭寇祸乱,既然如此,咱们就弄出些倭寇来。想来,裕亲王是不会一直留在登州府的,只要应付过了裕亲王,那么以后的事情,还不是大老爷您说了算?”
    师爷捋了捋他那两撇胡子,给登州府知府出了个主意。
    “弄出些倭寇来?”
    登州府知府沉吟着,师爷的意思,他还是懂的,一下就懂了。
    无非就是找些人,冒充倭寇,制造几起倭寇登陆的假象。可问题是,如此一来,知道这个事情的人会更多。
    如此做法,固然是可能暂时解决了隐患,但这种做法,根本就是在饮鸩止渴。
    “大老爷,此事,不需要咱们出面的。蓬莱城的这些家族,他们应该比咱们更着急才对!”
    师爷,不就是精于算计的人物,三言两语,就将登州府知府的心给安了下来。
    “师爷,你仔细说说,本府斟酌一二!”
    登州府知府其实已经动心了,但架子还是要端一端的。
    师爷不是第一天跟着登州府知府混,很清楚自家知府老爷的心思,自然是像模像样地开始解释,将他的设想,讲了个清楚明白。
    “大老爷,裕亲王还有些时间才能到,这段时间,足够他们安排妥当。必要的时候,大老爷您可以干脆将他们都给拿了!”
    师爷给登州府知府说着自己的谋算时,脑海中灵光一闪,又想到了更为歹毒的一条计谋。
    随着师爷一五一十地给登州府知府参详着最新毒计的原委,登州府知府的眼睛越发亮堂起来,“妙计,妙计!”
    “大老爷,此计虽好,但终究是有些瑕疵!”
    师爷在说完自己的毒计后,自己都觉得有些太过狠毒。
    然而,登州府知府却很满意。
    “瑕不掩瑜,能够彻底解决隐患,此计甚妙!”
    登州府知府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果断地挥手,道:“此事,就照你说的去办。你去给那些人传个话,稍稍透露点口风,逼一逼他们!”
    “大老爷放心,小的知道怎么做!”
    师爷拱手告退,很快出了登州府的知府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