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德忠很想从太子手里抢回那单筒望远镜,可他只能想想。
“孤也没看懂,似乎,内讧了!”
太子看到了那杀手杀人的一幕,也看到了杀人凶手遁入人群,引得人群混乱的一幕。自然而然的,杜威远这位知府大老爷的无所作为,也是被太子看到了眼里。
“好啦,现在,前进!”
对面乱了,正该是他们进军的时候。
太子也曾领兵,自然知道这个时候是最好的进军时间。
“老爷,老爷,倭寇来了,倭寇来了,快下令啊!”
孙师爷一直守在衙役官差的队列边上,当这边闹腾起来,登州府的衙差听了杜威远的喊话声,纷纷过来献殷勤。
如此一来的结果,就是原本严阵以待的衙差彻底乱了套。
“列队,列队,迎敌,迎敌啊!”
杜威远急了,可他的吼声根本没啥作用。
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可知罪?
兵败如山倒!
这是无数人用性命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杜威远如今算是见识到了这样的一幕。
确切的说,蓬莱城外的衙差捕快队伍并没有遭遇战败,他们直接乱了阵脚。
“倭寇来了!”
“快跑啊!”
一个人喊,两个人喊,三个人喊……所有人都在喊。
蓬莱城各大家族的家丁们看到前方的官差捕快们往后跑,听到那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呼喊,这些家丁也都乱了。
各大家族之前的损失,无比惨重,随着家族大人物们出去做营生的家丁,一个都没有回来。在那些大人物们给出的解释中,他们知道,那些人是在海上遭遇了倭寇,都被害了。
倭寇凶残的名声,在这些家族的宣扬下,早已深入人心。
当官差捕快们开始亡命奔逃,各大家族的家丁们,又怎么还会坚守自己的位置?他们来之前,可是听说了,他们只是来充场面的,并不需要真正地去跟倭寇厮杀。
如今,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寇,自然是先跑为敬。
跑!
进城!
沿着城墙两侧奔逃……
一时之间,蓬莱城外闹哄哄一片,比菜市场都要热闹拥挤。
杜威远试图重整队伍,可惜根本一点作用没有。
孙师爷也被人群裹挟,不知道去了何方。
“大老爷,赶紧跑吧,挡不住了!”
有杜府的护卫上前,护着杜威远远离蓬莱城。
进城?
别扯了,城门口现在堵成一片,他们可能等不及进城,倭寇就到了身后。
……
“这,很有意思!”
太子带着毓庆宫的护卫和原岛护卫队逼近乱哄哄的蓬莱城众人的后方,也不下令攻击,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慌乱。
“太子爷,他们这是在唱大戏吗?”
高德忠原以为会有一场大战,却不想这一切比闹剧还不如。上千的人手,面对她们几百人,居然还正面接战都没做到。
当初,他跟着太子与准噶尔部的人大战,可还是亲手斩杀了一名敌人的。
“比唱大戏更精彩!”
太子作为旁观者,看的可是比杜威远清楚的多。
蓬莱城的城门很快,按照常理而言,这些人应该早就逃入城内。可是,城门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竟然造成了拥堵。
拥堵的结果就是,官府的人都被阻拦在外面,包括那在人护卫下,沿着城墙奔逃的登州府知府杜威远。
此刻的杜威远,居然还穿着知府的官府,顶戴花翎一样不少。
战阵之上,穿成这样,这不是在告诉别人,我是头儿,快来干掉我吗?
“高德忠,你带人过去,把那登州府知府给孤抓过来!”
“是!”
高德忠一听太子的吩咐,顿时两眼冒光,这跟着太子来一趟,不能不能好好地发挥一场,岂不是白折腾了?
如今,总算是有了他表现的机会。
登州府知府杜威远在他府上护卫的保护下,向西而行,准备从西城门入城。
可惜,他们走了还没一半的路程,就被高德忠带人给追了上来。
“前面可是登州府知府?”
高德忠可是明知故问。
杜威远眼看自己这是逃不掉了,当即停下脚步,很有骨气地望向高德忠,冷声道:“本府便是,尔等倭寇想做什么?”
“登州府知府,太子爷有请!”
“你说什么?”
杜威远无比惊讶地看着高德忠,到这一刻,他才骇然地发现,高德忠说的是一口流利的京城腔儿。而且高德忠身边的那些人,穿的虽然是奇装异服,留着光头,但一个个身高体壮,单靠模样,就不是东瀛矮子倭寇。
这些人,不是倭寇!
太子爷有请!
杜威远彻底懵掉,几乎吓懵。
等他稍微恢复一点神智,却又在想,朝廷明明是派了裕亲王做钦差,怎么现在连太子爷也出现在了蓬莱城?
难道,登州府的地界,真的有倭寇出没了?
杜威远跟在高德忠的身后,脑海中一片的迷糊。他还是没搞懂,太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不是说太子重伤,正在休养吗?
难道说,太子重伤,只是障眼法?
太子不在京城,而是游历天下,监察地方百官?
不得不说,杜威远想太多了。
很快,杜威远站到了太子的面前,看到太子面容的一刹那,杜威远就跪在了地上。
“微臣登州府知府杜威远,叩见太子爷!”
作为一府知府,杜威远可是进士出身,他曾经见过太子一面。当然,那时候的太子还没长大,但杜威远依稀记得太子的长相,眼前的太子,毫无阻碍地跟他记忆中的少年太子的形象重合。
这,的确是同一个人。
“杜威远,你可知罪?”
太子目光冷冷地望着杜威远。
“微臣冤枉!”
杜威远可不是小菜鸟,被太子稍稍一诈就会坦白从宽。他这些年做的事情,或许还不至于斩立决,但绝对是个削官为民的结果。甚至于,他这些年聚敛的家财,也得吐出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习惯了高高在上的生活,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折忽然之间就要回到曾经的穷困状态,杜威远怎么可能舍得?
思来想去,他想到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顽抗到底,死不承认。
相信蓬莱城的各大家族的人,也会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话。
他们现在可是真正一条绳上的蚱蜢,谁倒了霉,都会牵连到其他人。
“太子爷,微臣不知道您是听了什么人的的传言。但微臣问心无愧。”
杜威远抬手具体按,赌咒发誓。
“还真的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太子笑眯眯地打量着杜威远,“要不,让我找人帮你回一下,看看你这些年贪污了多少金子、银子?”
杜威远扑通跪在地上,一脸的小心可怜。
“站起来!”
太子冷冷开口,“男儿膝下有黄金,只归苍天和父母。这一次,孤不跟你计较,若还有第二次,孤先让人打断了你的腿,省得你有骨头和没骨头没区别!”
“微臣铭记太子教导,微臣再也不敢恣意妄为!”
杜威远赶紧起身,躬身行礼。
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恶,当诛!
杜威远给太子躬身行礼后,便彻底松了一口气。太子还能如此严厉地斥责他,就说明太子的手上应该并没有真凭实据。确切的说,这可能真的只是太子在诈他。
想想自己在登州府的官声,杜威远心里就更加稳了三分。
他在百姓的心中,可一直都是好官、清官。别说太子,就算是万岁爷亲至,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可能拿办了他。
“杜威远,说吧,这里是怎么回事?”
太子也没打算用贪腐这桩罪责拿办杜威远,单靠这点罪责,想要拿下杜威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康熙仁治天下,不单单是对百姓仁厚,就是对待下面的官员,也是同样的宽仁。
如此做法,固然能得了圣明君主的仁名,可结果却是下面的官吏作奸犯科的事儿没少做。平民百姓想要跟官斗,很难。
“回太子爷,微臣听闻有倭寇登陆,便带了府城的衙役官差,准备在城外迎敌。”
杜威远心里更是得意。
幸好听了孙师爷的话,他组织了人手出城迎击倭寇。尽管事实上并没有倭寇,有的只是太子的人马。
可这个姿态,不畏倭寇之名,等于在杜威远的身上又加了一道护身符。
杜威远很快将经过讲了一遍,讲到他的队伍这边之所以混乱,最终溃不成军,是因为有刺客在其中暗杀搞事情。
“太子爷,死的是蓬莱城费氏一族的族长费廉!”
“费氏一族是蓬莱城的大族,费廉族长被刺身亡,这才导致了现场失控。微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还请太子爷降罪!”
杜威远很聪明,没有推卸责任,先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尽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混乱,这一场失利,杜威远的作用并不大。他只是登州府的知府,手下的只是些衙役官差,而非正规的军队。
“刺客捉住了吗?”
太子没有对杜威远的请罪说什么,他只关心刺客如何了。
方才,这里可是有着许多的官差衙役,还有那些世家大族的家丁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这刺客都能跑了,其中的故事,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微臣无能!”
杜威远小声回答,表情相当的尴尬。
如果不是为了抓刺客,排列好队形的官差衙役怎么会乱起来?
从这一层面来讲,此番混乱,杜威远还真的是要担负绝对的责任。
不过,杜威远很聪明地将重点放在刺客杀人的事件上。
太子洞悉了其中的弯弯绕绕,但并不点破,他很想看看,杜威远会怎么将自己给摘脱的干干净净。
转移重点!
看了杜威远的表演,太子就笑了,道:“你的确是够无能的!堂堂登州府的知府,在你的面前,居然会有刺客当街杀人。”
“杜威远,你自己摘了顶戴花翎吧!”
太子淡淡开口,一句话就将杜威远的全部侥幸击碎。
“太子爷,微臣冤枉啊!”
“你不冤枉!”
太子冷冷笑,“孤且问你,这登州府外的海上,当真有倭寇?你最好想清楚了再回答!”
“机会,孤只会给你一次!”
“若是你自己不能抓住机会,那么,就休怪孤直接办了你!”
大清虽然讲国法,可太子是储君,他要是不跟你讲国法,定要办了某个臣子,除非是康熙出场,否则,谁能违背太子的旨意?谁又敢违背太子的旨意?
“微臣……”
杜威远再次跪在了地上,这次是怕的。
此刻的杜威远,内心是惶惶的。他相信太子对他的事情掌握的不多,可是,关于倭寇的事情,杜威远就不确定太子是不是真的一无所知。
倭寇之说,只是蓬莱城这些家族的谣传,目的是为了对付海岛上的一伙人。
这一点,杜威远从一开始就清楚的。
“微臣该死,微臣知错了!”
想到太子从海上来,还带了十几艘炮船,杜威远不由冒出一个相当大胆的猜想,那就是海上的那个岛,根本就是太子在主持的。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蓬莱城这些世家大族会摔这么大一个跟头。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得通,为什么朝廷会以裕亲王为钦差前来登州府。
一瞬之间,杜威远脑补出了太多的东西。
然后,他就彻底跪了。
坦白从宽吧!
杜威远干脆地将蓬莱城的诸多世家大族都给卖了,包括这些家族干的一些违法勾当,他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说是,为了维持面子上的稳定,让百姓受了不少的委屈。
“太子爷,微臣是真的知道错了!”
“请太子爷在给微臣一次机会,微臣定当为民做主!”
事到如今,杜威远依旧在打着小算盘。
他的确是贪了不少,跟蓬莱城的世家大族联手做了些事情。但他相信,这些事情,可不是单单他一个人在做。大清朝的官员,不说百分百都在这样做,但至少九成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都会做出跟他一样的选择。
“孤凭什么相信你?”
太子目光冷冷地望着杜威远,对杜威远这样的官员,太子是真心信不过的。
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没有保一方百姓平安,而是做了世家大族的走狗。
这样的人,骨头既然弯了一次,就会弯第二次。
对待贪官污吏,太子的原则一直都没变化过。在他看来,人皆有私心,但在满足私心的同时,有些底线是必须坚守的。
杜威远,明显是已经没了底线的。
他跟世家大族勾结在一起,愚弄百姓。固然得了不错的官声,更是让百姓对他感恩戴德,但从本质上而言,杜威远就是个狗官。
披着人皮,但不干人事。
明面上,坏事都是蓬莱城的这些大家族在干,但杜威远是既得利益者。世家大族的恶,在明面上,只要被发现,以大清律法,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处置。
但杜威远这种,从律法上来讲,罪过不大,但从实情来讲,杜威远的罪过滔天。
世家大族之所以敢这般肆无忌惮,杜威远在背后的袒护,可是脱不开关系的。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太子爷,微臣要戴罪立功啊!
“孤凭什么信你?”
太子的话,落在杜威远的耳中,让他微微一怔,心下却是狂喜,只要太子肯搭理他,那就有希望。
被太子定罪拿办,杜威远是绝望的。
但他并不是一个甘心坐以待毙的人,蝼蚁尚且偷生!
“太子爷,微臣在登州府的官声不错,百姓都信微臣!”杜威远抬头望向太子,“微臣出面,更能获得百姓的认可!”
“微臣知道自己罪无可恕,微臣愿意戴罪立功!”
“只求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
此时此刻,杜威远的唯一希望就是他保持良好的官声。
为官之人,名声最重要。
杜威远以官声为凭证,看似是最后的一搏。可太子却很快明白了杜威远的意思,他分明就是在以官声为威胁。
在登州府百姓的心目中,杜威远是个好官。
不说他平时积累的官声,单单是此次倭寇来袭,杜威远不怕危险,亲身带领府城的官差衙役,准备在蓬莱城外跟倭寇开战,这份为国为民的心胸,足以让多数的百姓都认可他。
“这倒是不错的!”
太子打量着杜威远,发现这位登州府知府,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被拿下的。
事实上,任何一个官员,哪怕是七品县令,只要是能在当地站稳脚跟的,哪一个不是有着几分的手段?
若是没有足够的手段,他们凭什么以外来者的身份,镇压当地的世家大族?
“说说吧,你打算怎么将功补过?”
太子微微笑着,对杜威远的态度,稍稍有所缓和。
如此的表情变化,再度让杜威远松了口气,太子的表情放缓,意味着只要他对答得体,此番劫难,或者就真的可以平安度过。
只要能过了这一劫,他的将来,指不定就能一飞冲天。而且,最重要的是,过了这一关他,他之前犯下的错误、罪过,也都过了明路,不用再担心会被人秋后算账。
“必须好好表现!”
杜威远心里感慨,开始斟酌言辞。
若不是要当着太子的面立刻回答,杜威远或许还真的可能逃过这一劫。可惜,他现在得当着太子的面,把事情说清楚。
这样一来,他自然就失去了跟身边人商量的可能。
不远处,孙师爷看着听着杜威远侃侃而谈,孙师爷的脸色彻底成了猪肝色。他知道,自家这位大老爷,这次是真的走到头了!
孙师爷望了一会儿,最终狠下心,悄然退远,回转自己在蓬莱城的宅院。
不到一刻钟,孙师爷收拾了细软,让家人带了,悄无声息地出了蓬莱城,就在这混乱的时刻,远离了这是非之地,从此再无音讯。
……
蓬莱城的称门外,杜威远已经将自己的想法跟太子脱口而出,全部的算计,杜威远考虑的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很好,很好,真的是很好啊!”
太子抬手拍了拍掌,“杜威远,按照你的布局,你从一开始,就是有能力收拾蓬莱城的这些地头蛇家族的,对吧?”
“太子爷,微臣冤枉啊,微臣这些法子,都是最近才琢磨出来的!”
杜威远听了太子的话,尤其是太子话语里藏着的那层深意,让杜威远没来由地打了个激灵,他感觉自己似乎是弄巧成拙了!
“最近才琢磨这个?你之前为什么不琢磨?”
太子打量着杜威远,心里对杜威远的判决,彻底定了。
为了自己的利益,杜威远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为了能脱罪,能继续执掌权柄,居然将蓬莱城的诸多世家大族都给算计在内。
若是真的按照杜威远的算计去做,等到一切尘垓落定,蓬莱城的家族势力,将会被覆灭九成九。到那时,蓬莱城必然会引来新的一轮洗牌!
曾经的掌权阶层,既得利益阶层被杜威远埋葬,那么,肯定会有别的势力,别的家族来这里抢地盘。
到那时,杜威远无非就是将曾经做的事情,重复一遍。
太子能感觉的出来,杜威远的确是这么想的。或者,杜威远想的更远一些,他竟是打算借这次的戴罪立功,跟京城的大佬们取得直接联系。
毕竟,朝中有人好办事!
杜威远能做到登州府的知府,肯定不会是单枪匹马在战斗。但像他这样的地方知府,不入朝堂,终究是蝼蚁。即便是朝中的关系户,也轻易不会给杜威远什么许诺。
听到太子的问话,杜威远叹了口气,道:
“回太子爷,微臣也没想到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微臣此前对他们多有包庇,也是为了确保登州府的安宁。”
“可是,蓬莱城这些世家大族竟然盯上了海上一片岛,他们为了得到这座岛,甚至不惜勾连了海上的倭寇。”
“这些,你都知道?”
太子目光森冷,看杜威远的眼神,强势,冰冷得可怕。
“微臣只是听到了一些消息,具体情况如何,微臣还没来得及让人去查!”
杜威远忙不迭地回答。
原岛,是从他的手上卖出去的。
曾经的原岛,很荒凉的感觉,放眼看去,四面八方都是海水。虽然岛上的景致还算不错,但这远离了人世的安静,对多数人来讲,还不如一文钱来的有吸引力。
杜威远觉得一座无用的小岛,能赚到银子,他做梦都想要笑醒的。
可事情的发展,渐渐超出了杜威远的预期。
原岛,忽然之间就一飞冲天。
招人、开铺子,做工、绿化,建屋子……
曾经荒凉的原岛,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变成了世外仙境,海上仙岛。
发展势头良好的原岛,会吸引到某些人的目光,这根本就是不需要怀疑的事情。
“你觉得要如何查才好一些?”
太子很不爽,对杜威远更是超级不爽。
“回太子爷,微臣觉得,此事得用间,而要用间,有些事情必须得注意隐秘一点儿了!”
“你觉得在这个时候,这些世家大族还会让陌生人进入他们的府内?”
裕亲王作为钦差即将到来,而太子,以储君的身份,已经进了蓬莱城。
杜威远作为曾经的登州府知府,算是半个主人,对蓬莱城的世家大族还是很了解的。
第二百九十四章 都在努力着!
如今的蓬莱城,绝对是风声鹤唳。
裕亲王作为钦差即将来到,而太子,竟然比裕亲王来得还要早一些。
太子从海上来,带着十几艘的炮船!
这样的情报,足以让蓬莱城的世家大族明白很多事情。比如,原岛那神秘的主子是谁,他们除非是傻了,否则不可能猜不到。
“都说说吧,咱们该怎么办?”
戚洞之很快将蓬莱城各大家族的族长、主事人给召集在一起,“原岛,应该是太子府的产业。咱们做的可是掉脑袋的买卖,如今怎么办?诸位,此事若是处置不当,咱们可就真的要葬送了列祖列宗打下的江山了!”
“洞之老弟,都到了这个份上,咱能不卖关子了吗?”
“就是,戚家族长,你有什么好点子,就赶紧说吧,现在可没时间让咱们慢慢折腾了!”
……
各家族的族长纷纷开口。
在知晓那所谓的倭寇只是太子率领的人马后,他们就猜到了真相。
虽然这真相很恐怖,但他们却不敢自欺欺人。
平日里,他们在登州府称王称霸,可如今,他们居然惹到了太子爷的头上,这特么就是妥妥的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呢!
“投献!”
戚洞之缓缓开口,说出这样的一个词语。
投献,从很早就存在。一般都是穷苦人家将自家的田产托在士绅名下,以减轻赋税。在大清定鼎中原后,不少的汉人都会将产业托在旗人的名下,以作晋生减赋之用。
但像戚家这样的世家大族,他们从来都是利益获得者一方。
如今,他们要去投献?
“戚家族长,这就是你的主意?”
“这怎么可以?如果咱们真的这么做了,老祖宗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