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穿农家种好田-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伯,您快走吧。场院里孩子们多着呢,让人看见不好。您要这时不要,晚上我爸爸也得给你送去。您快走吧。”
  说完,也不管目瞪口呆的付振海,“呱嗒呱嗒”跑走了。
  下工后,当田青青把送鱼的经过对田达林夫妇一说,高兴的田达林把田青青抱起来转了几个圈儿:“你个小妮子,哪来这么多心眼儿?!”
  田青青笑笑:“我怕明着给他他不要。”
  “往后哇,再给他送鱼,就交给你了。”田达林说着,刮了一下田青青的小鼻子。
  从此以后,付振海家的柴门上,经常挂着两条或者三条一斤靠上的大鱼。只要柴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后,出来一看,上面准有。再看看胡同里,一个人影也没。
  “跑这样快!”
  付振海把鱼摘下来,拎进去,心里感叹着:田达林的女儿会钓鱼,村里已经传神了。这鱼不是他家送的还有谁?不就说了一句真话嘛,这家人,——真有良心!
  空间里的田青青直到看不见付振海的身影了,才闪身出来。小心翼翼地跑回场院。如果路上遇见人,就提前躲到空间里,等人过去了再走。有时候,来回一趟,要躲避四、五次。
  咳,没有办法呀!她能带着空间,空间却不能带着她,脚下的路得一步步走才行!
  吃晚饭以前,田达林把中午准备的两条鱼串起来,给队长家送去了。回来后田达林说,队长很喜欢,但也没有明着说让他到菜园子里干活。
  于是,一家人又在期待中度过了一晚上。
  果然,第二天田达林被派到菜园子里干活去了。
  原来菜园子离场院并不远,就在坑塘的南沿儿,也就四百来米的路程。前世田苗苗记事时已经没有了,现在也就一、两个人在里干活,没有引起田青青的注意,所以田青青没有印象。
  田青青背着田苗苗到那里看了看,发现菜园儿并不大,也就四亩来地的光景,并且只有一半儿筑着畦埂,南边就是一片平整的土地。据说今年用来种免架豆角。
  除了几畦韭菜以外,其余的畦子都空着。原来这个时候还没地膜覆盖这一说,菜园里的种植,也和大田里一样,得等地温上来以后,才能播种或者栽种。这让想猎取一点儿菜秧到空间的田青青,多少有点儿失望。
  浇菜用的就是坑塘里的水,人们在菜园北面挖了一眼直上直下的井洞,让坑塘里的水流到井洞里,然后用水车把水提上来,浇灌菜园。
  

第六十六章 姥姥来了
更新时间2014…5…6 8:31:17  字数:2148

  
  田青青站在井台上往下望了望,不由高兴起来:从井台下去有一个斜坡,斜坡下面有一块平坦的平台,供人们提水或者洗涮用。而在平台和水面相连接的地方,有一棵粗大的柳树,正好可以蹬着钓鱼。
  天助我也!!!
  田青青在心里高兴地喊。
  这样一来,田青青可就真是如鱼得水——想什么时候钓鱼,就什么时候去钓了。
  不过,田青青想掌握着一天就钓一次,卖个四、五块,五、六块钱就行。她怕卖的忒多了让人眼红(其实早有人眼红了),也怕水池里的鱼供不上,断了流。先不显山不显水地进个小钱儿,稳住父亲田达林的心,以后再图谋发展。
  然而,事情并不像田青青计划的那样。田达林在菜园子里干活,方便了田青青钓鱼的同时,也方便了田家庄人们买鱼。有想吃鱼或者有用项的人们,就到八队的菜园子里找田达林,让其喊自己的女儿过来,给他们现场钓。
  田达林人老实,见有人求到自己头上,何况又是挣钱的买卖,哪有不答应之理?!便走到菜园子南头,放开喉咙招呼一声:“青青,来给叔叔(或者是大伯、爷爷)钓条鱼!”
  场院里的田青青听到父亲的喊声,自是知道怎么回事,忙嘱咐田幼秋看好家,自己则领着田幼春,拿着钓鱼竿,背着小苗苗,来到菜园子里。让田幼春在平地上守着小妹妹,自己下到井洞北面的平台上,安心钓鱼。
  由于有大柳树蹬着,就是钓着了一斤多重的大鱼,田青青也不再喊田达林了,自己在水里把鱼逗弄一会儿,鱼乏了,然后拽上岸来。这时候,买鱼的人就会过来帮忙,把鱼装进自己带来的家什里或者用柳条串起来。
  这样一来,田青青一天可就不是钓一次鱼了,而是三次、四次,甚至五、六次。田家庄里一千多户人家,条件好有钱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人是为了瞧稀罕看热闹,花一块钱买条鱼回去做做吃。
  田青青的“卖现钓活鱼”生意大好。每天都有几块钱的收入,把田达林和郝兰欣高兴得合不拢嘴地笑。此时表过,不再累续。
  这天上午,田青青钓了一会儿鱼,卖了两块钱,提着一条大鱼和几条半大鱼(钓上来的小鱼儿又被她背着人放回空间水池里了),回到场院里,一边拾掇鱼,一边看着田幼春和田苗苗在一块儿玩儿。
  鱼刚拾掇出来,就见温晓旭的母亲杜金霞陪着姥姥郝徐氏来了。
  原来,郝徐氏听说二女儿被婆婆撵到生产队上的场院屋里去住了,心疼的了不得。头天下午听说的,第二天上午就赶过来了。进村后又不知道二女儿一家住的场院在哪里,也不愿意到亲家去问,便打听本村闺女杜金霞的家。
  郝徐氏不经常住闺女家,村里人都不认识,还以为是杜金霞的亲戚哩。农村人都淳朴热情,有人便把她送到了杜金霞家里。
  杜金霞今天正好在家歇工,便陪着她来到场院里。
  郝徐氏一进门就掉眼泪儿:“你们这不是住到漫敞野地里来了。”
  “姥姥,没事。爸爸说,有一个月就能搬回去。现在爸爸妈妈一有空,就去拾掇宅基地。”
  田青青一边安慰姥姥,一边用手势给杜金霞安排座位:“金霞姨,您这边坐。”
  “我不坐了,青青,你和姥姥说话吧。小三儿(三女儿)有点儿发烧,我回去了。”杜金霞说着,又对郝徐氏说:“振邦婶子,兰欣一会儿就回来,您和青青先待会儿,我就不陪着您了,在这里住两天,明天去我家,我给你包饺子吃。”
  郝徐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就够麻烦你的了。金霞,孩子发着烧,我就不留你了,你慢走。”
  杜金霞拍拍田青青的肩膀,笑着说:“好闺女,姥姥就撂给你了,啊!”眼神里流露出的满是柔情爱意。
  田青青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咯噔”了一下:难道温晓旭说的那话是真的?
  送走杜金霞后,田青青给姥姥倒了一碗暖水瓶里热空间水。让姥姥喝。——田青青已经把水缸里的水换成了空间水,家里吃的用的水,都是空间里的了。
  郝徐氏喝了一口水,赞叹道:“你们这里的水真好喝。”
  “那您就光在这里住着,喝这里的水吧。姥姥。”田青青笑着说。
  见姥姥来了,田幼秋“呱嗒呱嗒”跑回场院屋。喊了一声“姥姥”,眼睛却盯着郝徐氏拿来的布兜,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口水。
  每次姥姥来,或者他们跟着母亲到姥姥家去,姥姥都会给孩子们一些好吃的东西。小孩子嘛,图的就是吃。田青青原谅了只有九岁的哥哥。
  郝徐氏见四个外孙男女都在,拿出布包里的一包饼干分给兄妹四人。还拿出一包面粉,大约有两碗,交给田青青,让她放到面毛罐儿里。
  饼干在这个家里可是稀罕物。田幼秋和田幼春一口一块儿,贪恋地吃着。田苗苗也拿着一块儿,像小蝈蝈一样,一点儿一点儿地咬。还不是爬起来,把手里已经咬湿的饼干放到田青青的嘴边。嘴里还含混不清地说着:“吉吉,吃!吃!”
  郝徐氏看见了高兴地抱出起她来,亲了又亲。夸赞道“这么小,就知道心疼姐姐。苗苗真是个好孩子。”
  田青青和姥姥说笑了一会儿,见姥姥情绪好转,便说:
  “姥姥,你和他们三个玩儿,我去做饭。”田青青说。
  “做什么饭呀?青青,你对姥姥说,让姥姥来做。”郝徐氏说着站起身。
  “不啦,姥姥,我会做。您就看着小苗苗,和他们玩儿吧。”田青青又把郝徐氏推回到床边。
  田幼秋也帮腔说:“姥姥,就叫青青做吧。她会,这些日子,都是她做(饭)了。”
  郝徐氏闻听,夸赞道:“这么小就会做饭,你大表姐都十二岁了,还没动过风箱哩。”
  “还不是您心疼她呀!姥姥。”田青青笑着说着,走出门去。
  

第六十七章 母女对话
更新时间2014…5…7 8:31:35  字数:2245

  
  因为姥姥来了,更因为空间里的玉米已经钻出地面,田青青有了盼头,便又蒸了一锅净玉米面窝头。还避着人到空间里又捉来一条大鱼,拾掇好了,和原先的那些一起,清炖了一小锅。炒了一盘白萝卜丝儿,凉拌了一盘焯蒲公英叶,做了一盆蒲公英叶汤,还用姥姥拿来的面粉,在汤里拌上了一点儿点儿小疙瘩。
  穿越以来,这算是最丰盛的一顿饭了。
  田幼秋和田幼春在屋里待不住,玩了一小会儿,就跑出来在场院里玩儿起来了。见郝兰欣一进场院,就把姥姥来的消息告诉了她。
  郝兰欣走到场院屋门口时,从外边听到母亲和大女儿说话的声音,一个箭步走进屋里,激动地说:“妈,你怎么来了?”。
  郝徐氏看到二闺女一身土的回来了,有些心疼地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
  “妈要是不来,你是不是不打算告诉妈你们住场院屋这回事了?还好,昨天金霞回娘家了,我才听说了你们的事儿。你婆婆也太不像话了,光信些邪门歪道。好好的嫡亲孙女,也舍得往外撵?!连带的一家子住场院屋,她怎么就狠得下心来啊”,郝徐氏边说边掉起眼泪来。
  任谁听说自家的闺女外孙女受了欺负,这当娘的(当姥姥的)都心疼,尤其田青青刚刚死里逃生,她田卢氏也下得了狠心!
  田苗苗一见妈妈来了,扎撒着小胳膊要郝兰欣抱。“都都(兜兜)”“都都(兜兜)”地嚷。田青青赶忙打了半盆水,让郝兰欣洗,自己趴在床~上,和姥姥一块儿逗小苗苗。
  郝兰欣拿扫帚到外面扫了扫身上的土,洗过手、脸,抱起小苗苗,一边喂兜兜,一边和母亲说话。
  田青青见这里没自己的事了,端起上午挖的蒲公英,到门口的亮处择起来。——天天吃蒲公英,得做出样子来不是?!
  当郝徐氏问起搬家的经过时,郝兰欣说的轻描淡写。一点儿色彩也没有,就仿佛在说别人家的事情。
  郝徐氏流着眼泪说:“二妮儿,你被人欺负到这个份上,怎么还记恨不起来呀?你在家里为闺女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啊?”
  郝兰欣的声音忽然低了八度,小声对母亲说:“妈,守着青青,我们最好不要说这个。这孩子,心细着呢。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人拧着眉头想心思。还泪汪汪的。她嘴里虽然不说,我能感受到她心里很苦。我和她爸爸,尽量逗她开心,哄着她玩儿”
  郝兰欣声音虽然很小,田青青还是听到了。心里一下激动起来:闹了半天,自己在尽力哄父母亲高兴的同时,父母亲也在尽力哄自己呢?!那些欢颜笑语,原来都是强挤出来的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自己装了一肚子口水,倒给孩子的,却全是甜~言~蜜~语!
  田青青心一酸,眼泪儿“啪嚓”“啪嚓”掉了下来。
  屋里的话题转向了别处。
  郝兰欣:“妈,大嫂最近没跟你闹气吧?”
  郝徐氏:“咳,能好得了?一天到晚撅着嘴挂搭着脸,不给她一样儿算了。”说着叹了口气:“咳,我们母女俩的命怎么就这样苦呢?你受婆婆的气,我受儿媳妇的气。没一个顺心的。”
  郝兰欣:“妈,不是我挑唆你们的关系。我觉得,还是分开的好。他们自由,你们俩老也自由。妈,别看我这样,喝口凉水都觉得痛快。”
  郝徐氏:“上哪里住去呀?你弟弟那边,就三间任务房。如果他们回来了,连个放东西的地方都没有。这边好赖有东、西厢房,住得开。”
  田青青听到这里,猛然想起前世姥姥家分家来。那时,他们可不像奶奶家这样往外分儿子媳妇,而是让儿子媳妇把他们老两口分开了:姥爷跟着大舅一家,姥姥分给了在外面工作的小舅夫妇。因为小舅夫妇外面有房子,不回来,姥姥便一个人住在了那三间北房里。两老人两个宅院里住,两个锅里吃饭,形同陌路。
  据说有一次,大舅这边剩了一碗大米饭,姥爷便说:“端给孩子他奶奶去吧,省得她做了。”大妗子没好气地说:“喂了鸡还下个蛋哩。”吓得姥爷再也没敢说过这话。
  后来篮彩叶得癌症死在大年三十,人们说,她这是把两个老人分开损的。
  只听郝兰欣又说:“人家都是小的跟着父母,咱家可好,老大占着老院儿就是不走了。”
  郝徐氏:“还不是见这里房子多,宽绰。你哥呀,让我寒透了心。不过,玲玲那闺女倒是知道疼人,一天到晚‘奶奶’‘奶奶’地叫。才十二岁的孩子,就知道做花儿挣钱了。手巧着呢。”
  郝兰欣:“能得上孙女的济,也算没白疼他们。哎,妈,俺爸还在花厂看门?”
  郝徐氏:“在呢。一天八分工,风雨无阻。可给这个家拉磨了。”
  田青青一听说做花挣钱,眼前一亮。忙跑过来问道:“姥姥,玲玲姐姐做什么花儿呀?”
  前世里记得大舅家有个大表姐叫郝玲玲,比田苗苗大十岁。田苗苗记事以后,郝玲玲已经出嫁了。在母亲病重的时候,曾经来看望过母亲,所以田苗苗有印象。
  郝徐氏:“叫什么花儿来着?我也说不上来。就是把样子(图案)印在白布上,用白绦儿按样子盘成花,再用针线缝住。做好后就揭下来的那种。”
  郝兰欣:“妈,是贴花吧!”
  郝徐氏:“可能是,说不准。”
  田青青:“姥姥,好学吗?”
  郝徐氏:“看着好学。你表姐小手儿一弯扭一弯扭的,一会儿就弯扭出一个,然后用线缝。挺好做的。”
  田青青:“姥姥,您刚才说挣钱,做花儿也能挣钱呀?”
  郝徐氏:“能。队上有定量,做完了定量后,多做的就给钱。这也是队上为了照顾社员,给大家行的方便。听说,花儿送到厂子里以后,人家都是给现钱。只不过一拨压着一拨。”
  田青青:“一波压着一拨?”
  郝徐氏:“就是这一拨活送去了,不算账,领上一拨的钱,发下一拨的料。回回都是这样。半月送一次货,领一回钱,回来就给大伙儿分钱、分料,然后都拿回家来做。”
  田青青:“姥姥,外村里的人让做吗?”
  

第六十八章 姥姥的心意
更新时间2014…5…8 8:31:42  字数:2074

  
  郝徐氏:“不让。人家生产队上搞得副业,好容易跑来了业务,怎么会让别人做呢?”
  田青青:“姥姥,如果我顶着玲玲姐姐的名字做花儿,让玲玲姐姐分给我钱,行了吧?”
  郝徐氏:“你呀,太小了吧?你玲玲姐都十二岁了,在队上还是最小的呢?她不算劳力,顶的是你大妗子的名字。母女俩没少挣钱。”
  田青青:“姥姥,如果能行,我就去学。学会了家来做。做完再送过去。顶着大妗子的名字,给我妈挣点儿钱。”
  郝徐氏:“也没你这么小人儿戴的顶针呀?做针线活是要用顶针的。”
  田青青用左手抚着右手无名指第二指节,笑眯着眼睛对郝徐氏说:“不会往这里绑几层布呀。”
  一句话把郝徐氏逗乐了:“你这孩子,真有办法。小小的人儿哪来这么多心眼?!”
  “妈,这孩子能耐着呢,什么事一看就会,一点就透。今早上还要我给她打袼褙,要自己学着做鞋呢。”郝兰欣说着,又对田青青说:“青青,你又要看小妹妹,又要做饭、看家,哪有功夫做花儿呀?”
  “妈,小妹妹睡着的时候,我可以做。只要人家让做,能挣钱,就行。”又对郝徐氏说:“姥姥,你就让我学做吧,我们家往前要盖房子,需要钱。我能凑上个儿是个儿,你说是不是呀,姥姥。”
  郝徐氏被说动了,夸赞道:“这么小就知道算计过日子,真是个好孩子。要不,你今天下午就跟我走,看看能不能学会?”
  “好来!”田青青高兴地蹦了一个高。心中暗想:如果学会了的话,晚上拿到空间里去做,那里的时间就利用起来了。
  郝兰欣见女儿铁了心要学做花,问道:“妈,那花儿好学吗?”
  郝徐氏:“好学,会做针线活的人,一会儿就能学会。”
  郝兰欣想了想,对田青青说:“青青,今天妈妈是拉耙,半路里请假,让队长为难。等干别的活儿的时候,或者头天晚上,再给队长请假。我抱着小妹妹,领着你,咱三个人一块儿去姥姥家学一下午,晚上赶回来,怎么样?”
  说完又对着郝徐氏说:“妈,这孩子又给我做饭,又给我看孩子、看家,还号着她哥哥、弟弟去拾柴禾。我是一会儿也离不开她了。”
  郝徐氏理解地点了点头,对田青青说:“好孩子,就依你妈妈。要不你跟我走了,谁给你妈妈看孩子呀?!”
  田青青点点头,很懂事又很遗憾地同意了。——也确实是难题:自己跟姥姥一走,母亲就得请假在家看小妹妹。既耽误农活,还不能挣工分。
  一切还得服从大人不是!
  母女外祖孙三人正说着,田达林回来了。跟进屋里来的,还有田幼秋兄弟俩。
  田达林在场院里就知道岳母来了。进门脸上讪讪的,和郝徐氏打过招呼,赔罪似的说:“妈,对不起,我没照顾好兰欣和孩子们,让他们住在这里。都是我的错”。
  女婿认错态度很好,而且郝徐氏也知道这个不是女婿的错,便和蔼地说道:“达林,我知道你也很为难,一边是自己的生身父母,一边是自己妻子儿女。不过你家做的这事我可看不过去,好好的一个孩子,嫡亲孙女,把一些不着边际的迷信往孩子身上泼,大春天的把你们撵到这里来,你那个妈该让我说些什么好呢?”
  郝徐氏实在是找不出什么词来说这个亲家母,再看看孩子们住的地方都让人觉得心酸:“达林,住在这里忒不安全,不行你们就请几天假,把房子盖起来,好歹有个自己的窝。”
  田达林频频点着头:“我和兰欣正准备着呢。麦前说什么也得搬回去。还得给队上腾场院。那房子,有个把月就能盖好。”
  郝徐氏没有过多的责备女婿,这个女婿是不错的,就是他那个妈有些不怎么滴,才带累孩子两头为难。
  这时,郝徐氏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手绢,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摞零钱和几斤粮票:“这十块钱你们先拿着,妈也没多少,就是个意思,你们刚单过,什么东西都没有,这居家过日子缺了什么都不行,你们拿着去置办点儿。这是五斤粮票,孩子小,给他们买点儿零食,饼干什么的,都要粮票。”
  “妈,这钱我们不能收。”田达林和郝兰欣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他们两口子知道老人已经不当家主事,这钱和粮票,一准是先前积攒下的。老两口也都是爱面子的人,短了缺了,绝不会给小人儿张嘴。
  夫妻俩坚决推辞不要,郝徐氏拉着女儿的手说:“闺女啊,妈知道钱不多,你们也别嫌弃,住家过日子缺了钱哪能行?!妈现时也没花钱的地方,放着也是放着。等你们以后日子好了,再孝敬妈,那时妈心里高兴。”
  郝兰欣笑笑说:“妈,不是你闺女不要你的钱。这钱你要是早几天给我,我把不能够呢。这几天,你外孙女钓鱼卖了十多块钱了。为这,还给队长送了两条鱼,让她爸爸在坑南沿儿上的菜园子里干活。说不定哪会儿又有进项。妈,我这会儿心里踏实着呢。”
  郝徐氏闻听,爱怜地望了望田青青,高兴地说:“真没想到这孩子这么有能耐。闺女,你家有宝了。”说着又把钱递到郝兰欣手里:“你们是你们的,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等你们盖好房子搬回去以后,你们再给妈,好不好?”
  老太太把话说到这份儿上,郝兰欣也只好接了。对丈夫田达林说:“那咱先借着咱妈的,以后有了再还。”
  “以后有了加倍还。”田达林也高兴地说:“还十倍、二十倍。”
  一家人都笑起来。
  人都来全了,接下来是吃饭。
  

第六十九章 去姥姥家
更新时间2014…5…9 8:31:43  字数:2056

  
  田青青放上吃饭桌,和郝兰欣一起,把干粮盛到箅子里,把鱼盛到大碗里,连同两盘菜,一同放到桌子上,把个小吃饭桌摆的满满的。又给每个人盛了一碗疙瘩汤。
  田幼秋和田幼春,老长时间没吃过面星儿了。见汤里有疙瘩,田幼秋喝了两碗,田幼春喝了一大碗,两个小正太还每人吃了一个净玉米面窝头。
  田苗苗扯着碗边子,也喝得“吱吱”的。
  郝徐氏则一个劲儿地夸田青饭做得好吃,小小年龄就会做这么多。尤其这清炖鱼,一点儿也不亚于老厨师。
  “姥姥,好吃您就多吃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