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穿农家种好田-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又问道:“如果我们建个小些的,能磨出卖的面来就行,时间尽量缩短,你看最短得需要多长时间?”
戴荣华:“你要急于求成,还不如买一个现成的呢?”
“这个也有现成的?”郝兰顺好奇地问道。
“有!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正有一家小面粉厂要转让呢。”戴荣华脸上放出光来:“县面粉厂这一上大设备,挤兑的小面粉厂不好干了。这家又是合伙经营,内部产生了矛盾,便想整体转卖。大家分钱散伙。”
有现成的最好了!田晴晴闻听一喜,忙问道:“是哪个乡里的?”
戴荣华:“我们乡的。当初还是我给他们安装的机器呢。离着城里不远,在东北角上,八、九里地。”
田晴晴:“我觉得可以。华舅,你去给咱落实一下。人家卖,咱就买。我还想聘请小舅在里面当总管,聘任你当技术总管。小妗子当现金出纳。我或者我派一个人当会计。利润按成分红,谁几成咱先说好,本着先小人后君子的原则。大家都没意见了为止。”
“投资呢?算不算股份?”戴荣华问。
田晴晴:“所有投资都算我的。厂子也算我的。这个不参与分红。除了上缴的税金、管理费和厂里开资外,所有剩余全部分到个人名下。”
天!
这不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来嘛!
投资不参与分红,剩余全部分到个人名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三个人都高兴的没法。都表示要辞去现有工作,跟着田晴晴去面粉厂!
再近的亲戚关系也得有利益可图!田晴晴深知这个道理。赚多赚少她不在乎。只要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劲儿往一处使就行。反正钱在空间里放着也是放着,田晴晴为的是发展事业,不是为了单纯赚钱。何况扶植弱小也是积德行善。
郝兰顺是自己的亲娘舅。戴荣华家庭困难,田晴晴觉得两家都应该帮扶。
钱算什么?突破命数才是第一位的。
突不破命数的话,那些钱也会随着自己的消亡而消失!
由于前景可观。三个人的积极性都很高。面粉厂很快买下来。
为了证实面粉厂是自己,也为了鞭策自己。田晴晴给面粉厂起名“田青苗面粉厂”。“田”自然是她的姓了,“青”是晴的谐音,“苗”指的是田苗苗。
田晴晴起此名的用意是:让厂名时时告诫自己:自己和田苗苗两个的分身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如果不努力争取,到时两个人将同时消亡。
如果突破命数的话,也将有一个离去。而离去的肯定是田晴晴这具身体。把名字嵌在厂名里,也好让人们多记住些时日。
如果突不破命数,她和田苗苗同时离去,人们会指着厂名说:这是用田家的两个同时死去的女儿的名字命名的厂名。
“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起个‘卫星’、‘红旗’、‘光明’什么的,不是很好嘛?既有政治色彩,还能起到鼓励员工,弘扬面粉厂的作用。”郝兰顺不解地说。
田晴晴笑笑说:“这个名字好哇!我们的面粉厂就像雨后田野里的青苗一样,蒸蒸日上。这里头的讲究大了。”
郝兰顺虽然不理解,但厂子是田晴晴的,她又是神妈儿妈儿,或许里面真的有讲儿。也就听之任之了。
“田青苗面粉厂”的牌子挂出来以后,郝兰顺和戴荣华商量着,召回了几个原来的熟练工人,又招收了几个自己的亲戚朋友家的闲散劳力。
戴荣华还把自己的两个脑子有毛病的儿子弄了来,指派他们做具体的工作。如搬面袋,打扫卫生。
万事具备,面粉厂开业了。
为了方便群众,也为了创收,和别的面粉厂一样,“田青苗面粉厂”也对外换面。人们可以驮着拉着自己家的小麦,到面粉厂换成面粉。
为了凸显空间小麦的优良品质,田晴晴让面粉厂一律磨她送去的小麦。人们换面的麦子单另放着,卖给粮站或者别的面粉厂。
这样,无论田晴晴的批发部批出去的面粉,还是人们换回去的面粉,都是空间里的小麦粉了。
买面的吃着好吃,下回还是到原地指名买“田青苗面粉”;换面的也吃出好吃来了,下回还是来这里换面。
一传十,十传百,“田青苗面粉”很快在乌由县境打开了市场。无论买的还是换的,都认准了“田青苗面粉”,非“田青苗面粉”不买、不换。
面粉厂一天到晚车水马龙,换面的不断溜;凡是卖“田青苗面粉”的门市,都供不应求。
“田青苗面粉厂”发了,田晴晴属下的批发部、小卖部发了,一个个都挣了个钵满盆流。
田晴晴更是发了。一开始雇了一个拖拉机从批发部往面粉厂运小麦,返回时拉面粉,后来增加到三辆、四辆……L
☆、第630章 蓝彩叶开夫妻店
金黄的小麦“哗哗”地从空间里流进批发部,rmb又“哗哗”地从批发部往空间里流。
田晴晴和改改两个孕妇都挺着个大肚子,真的有些忙不过来。
田晴晴又做通了改改的工作,把点化回去的那对野山羊又点化了回来。——因为批发部是她们的秘密枢纽,是不可以雇佣看不见空间戒指的员工的。点化的动物不会说话,泄露不了秘密。
小妗子戴淑娟发了财,大妗子蓝彩叶红眼了!
一日,蓝彩叶到批发部里找到了田晴晴,讨好地说:“晴晴,你也给我找个事做吧!光啃这几亩地,交够了上面要的就剩不了多少了,真想借你的光出来挣个活便钱儿!”
蓝彩叶今年四十八岁,头发都花白了。农村里像这么大岁数的都不出去打工了。她这样说,无非是气不愤儿妯娌老二家戴淑娟,想依赖田晴晴找个轻省活,挣个容易钱儿。
郝兰成和蓝彩叶生育了四个孩子。
大女儿郝玲玲今年二十六岁,已经出嫁当了妈妈。婆家是邻村白家庄的,丈夫在城里的建筑队上打工。日子过得不前不后平平庸庸。
大儿子郝建国今年二十四,小儿子郝建营二十,也都结婚,被分出去单另过了。
“田青苗面粉厂”开张以后,郝兰顺把兄弟俩都招进面粉厂,一个当了面粉推销员,一个当了技术工人,跟着戴荣华学技术。
十七的小女儿郝璇璇正在上初中,与老两口生活在一起。
蓝彩叶见大姑子(郝兰格)和小姑子(郝兰欣)都有孩子上大学,自己的大女儿和两个儿子都不争气。早早就辍学在家干活了,很是不服气。便把考大学的希望寄托在小女儿郝璇璇身上。
郝璇璇现在在家里是小公主,什么活不让干,还要什么给什么,零钱随便花。老两口正在铆劲儿攒钱供她上大学,这就让蓝彩叶对金钱有了一种特殊的**。
其实郝兰成的家在郝家村当弯儿里算是上等了:老人没嚼用过他们,逢年过节。田晴晴都要送他们一些空间里的粮油果蔬。
郝兰成吃高了口。再吃自己的就觉得难以下咽了。便以打听老人为名义,断不了到妹妹郝兰欣这里蹭饭吃、打秋风。郝兰欣怜悯哥哥,走时自行车都是驮的满满的。
有一次干活崴了脚。无法骑自行车,就赶着小毛驴车来了。郝兰欣手头富裕给人也大方,回去时,给他装了满满一小双轮车粮油果蔬。
郝兰成知道大外甥女干着买卖。妹妹家里富有,只要给就要。从此便改成了坐着小毛驴车走妹妹家。自然。回去时都是满载而归。
蓝彩叶人kou;霸道。但终究还是一个农村家庭妇女,只看眼前利益,想不了长远。从来没提过让田晴晴给自己或者孩子找事做。
田晴晴更是本着你不说,我就不管的原则。也就没考虑启用他们。这次一启用小舅郝兰顺夫妇,这才惊觉了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蓝彩叶。
田晴晴望着她花白的头发,心想:让她干什么呢?舍家撇业来城里做买卖是万万不行的。因为家里还有两房儿媳妇。有孙子孙女需要照顾。她看不看是她的事,自己要是把她弄出来。表嫂表弟妹得骂自己挖人家墙角。
但既然蓝彩叶说出口来了,总得让她合上嘴不是!想了想,便说:“大妗子,你和大舅都这么大岁数了,不宜出远门。你们在家门口开个老夫妻店吧。卖我批发部里的货物。你们也不用来回跑,我雇拖拉机给你们送。”
“得需要多少本钱?”蓝彩叶不放心地问。她人抠,怕卖赔了把老本掉进去。
田晴晴:“你们只需准备门面房就行。我这里一律赊账。和你们村里原先的绣花厂一样,一拨货压着一拨货的结算。不过这个还宽松:在你手里压着两拨货,第三拨送货时,结算第一拨的货款。卖不了的又不能长久存放的,再给我拉回来。保证不让赔在你手里。”
蓝彩叶闻听心里一喜:行啊!自己不拿本钱就干起买卖来啦!手里还压着两拨货,上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去!便高兴地答应下来,回去准备房子去了!
蓝彩叶的小卖部很快开张了,就在家门口的这条街上,租赁了一家闲院的南房。农村里房租也不贵,一个月三块钱。田晴晴听说了以后,把房租从货款里给她留下来,一分也不让她掏。
田晴晴还批发了一些小百货,针头线脑的什么也有。
农村嘛,比不得城里,家家户户都有最少一年的存粮。家里有的绝不花钱买别人的,这是农民的性格。吸引人的还应该是农村里没有的货物。
然而,事实证明:农村人的味觉一点儿也不比城里人差。小买卖引人注目的,不是小百货,而是空间里的物产。
人们吃着这里卖的米、面、杂粮,比自己地里收的好吃,谁也不再去加工米、糁子和换面了,把自己的谷子、玉米、小麦卖掉,来买这里的成品粮。而且还少买勤买,以免夏天里吃生虫儿的米面。
时间不长,蓝彩叶的小卖部就兴盛起来。这让田晴晴大感意外。
郝家村是一个只有六、七百口人的中型村,田晴晴一开始考虑着买卖不会太兴旺。之所以让蓝彩叶开门市部,是看在她这么大岁数了张开口了的缘故。
好赖给她个事做,卖多少算多少,先供着她一家子吃是真。说是两拨货以后再算账,如果买卖不景气,她就是不去算,蓝彩叶绝不会把钱给她送了来。
说白了,其实田晴晴就是想把他们两口子养起来。大姨、小姨、小舅都得到了她的实惠,唯独还没有管过大舅一家人。
当然,这里面也有田晴晴对他们不瞒的成分。如今姥姥姥爷都已过世,两个老人在那边也经常念叨他们,挂牵他们。田晴晴觉得自己应该抛弃前嫌,照顾一下就要步入老年的大舅大妗子了。
啊呵,原来这是田晴晴发善心,以开小卖部为由,慰藉自己曾经教训过的大舅大妗子呢!L
☆、第631章 遍地开花!
…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蓝彩叶的老夫妻店竟然红火起来了。一天能有二十多块钱的利润可赚,而且卖的百分之九十的都是空间里的货物。
蓝彩叶的小卖部启发了田晴晴:原来农村里也能卖空间里的农副产品!
这一发现让田晴晴兴奋不已,于是又动员出嫁了的郝玲玲、干妈(朱润起的母亲)、杨老太太的过继儿媳妇亓水莲、陈家庄小姨夫陈兴国的二婶子、薛家庄薛运来的大、二女儿薛爱玲和薛爱美。
以及八队上所有出嫁的、如今在村里过庄稼日子的妇女,如田冬景的闺蜜田桂柳、田桂遂、田素巧。
还有因为“看胎”差点儿要了人家性命的吴焕改的大、二女儿,都在自家婆家的家门口开了小卖部。
田晴晴还动员大伯母何玉稳、二伯母王红梅,劝说自己的娘家人或者亲戚开。
何玉稳的大儿媳妇陈喜妹、王红梅的大女儿田茜茜,都在城里开着小卖部。他们自己赚了个钵满盆流,家里也受益匪浅。
这两个人自是知道小卖部赚钱很容易,都积极行动起来,动员自己的娘家人和不错的亲戚朋友,开起了小卖部。
王红梅人尖酸,脑子也快。见田晴晴到处发展小卖部,并且一律赊货。卖了钱再付款,一点儿也不占用自己的成本。便于田晴晴商量,说自己也在田家庄开一个。
在自己村里卖空间里的货物,这是田晴晴梦寐以求的事。考虑到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弟弟妹妹们还都在上学,自己忙顾不了,便想等哥哥田幼秋结了婚以后。由嫂子郑惠巧折腾这一块。
郑惠巧娘家日子过得很一般。两个弟弟都在家里务农,两个妹妹也都早早地辍学在家闲着。要是成了姻亲(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照顾她点儿也不好不是。
王红梅这一提。打开了田晴晴的思路:对呀,让自家院儿的人开小卖部不也是一样嘛!早发展一天对自己就多一分利。至于郑惠巧娘家那边,以后肯定有别的路子救搭她。便欣然同意。
一时间小卖部在农村里遍地开花,建立起了二十多个。
为了给这些小卖部送货。田晴晴在田家庄雇了五辆拖拉机。加上面粉厂里雇的,每天早饭后。拖拉机排着队的往城里赶,成了从田家庄到县城这条公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农村里的小卖部都是田晴晴发展起来的,雇的又都是田家庄的拖拉机送货,田晴晴便把这些小卖部归属到自己这里。从自己的批发部里运送货物、结算货款,并实行谁送货谁负责结账。
就是这样,她和改改也忙的不行。累再加上妊娠的原因。她和改改的小腿每天都肿着。
田晴晴和改改虽然不拿着当回事,家里的老人却不干。怕她们动了胎气。三番五次地劝说她们撂给别人。
但这里是空间与外界链接的枢纽,除了田苗苗以外,根本就没有人选。
田晴晴想想也确实是个问题。现在老人提心吊胆,等做了月子,接手人也会手忙脚乱地照应不过来。
考虑再三,田晴晴又在城里南关建了一个批发部,让自己小学里的同桌同学、过来顺的干兄弟——田书行,当了批发部的经理。
并对他言明:批发部怎样发展田晴晴不管,但必须保证田晴晴在农村建立起来的小卖部不缺货,送货和结算方式、价钱与田晴晴的一样,拖拉机也一定要雇佣田家庄的。
田书行初中毕业没再上高中,一直在家务农。如今已当了父亲,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现在城市、农村普遍实行一孩儿化,想多要也要不了)。与过来顺的关系一直保持的很好,逢年过节互相走动。
过来顺也已经结婚生育,女儿比田书行的儿子小几个月。两个人还曾经要给孩子定娃娃亲,成为儿女亲家。
田冬梅迷信,让田晴晴看香看看八字合着合不着。田晴晴告诉他们说:“将来社会发展很快,到孩子们成年的时候,自由恋爱已经成为主流,最好还是等孩子们大了以后,让他们自己决定。”
两个做父亲的才打消了定娃娃亲的念头。
田晴晴把批发部设在南关,也是想让他们两个人离得近一些,互相照顾,优缺互补。
相比较起来,过来顺脑子比田书行灵活,做买卖的时间也长,积累下了一套经验。但他身体有残疾,又是个外乡人。
田书行耿直,为人热情,是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的主儿。但他算账不行,也没有经商经验。
田晴晴之所以启用田书行,一是看在与自己在小学里是同桌的份上,再一个就是看在与过来顺是干兄弟的份上。最主要的还是看在她曾经把他弄到空间里救治过的份上。
田晴晴已经品出来了:只要是自己弄到空间里救治过的人或者动物,好了后都对自己忠心耿耿,把自己看成他(它)们的救命恩人,拼着性命地为自己效力。昏迷中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冥冥中也有这种倾向。
田晴晴想让他们干兄弟互相帮助,互相取长补短,都成长为优秀的商业管理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事业中的中流砥柱。
田晴晴的事业就像气儿吹的一样,越发展越大。村里的人们赞不绝口,把田晴晴都夸成了村里的女强人。
人们都知道王红梅开的小卖部卖的是田晴晴批发部里的货,吃着口感也好,都纷纷来买。田家庄是个大村子,一千大几百人,王红梅的小卖部里经常出现货供不应求的现象。
田达林听着人们的议论,心里美滋滋的;看着二嫂经常为小卖部缺货来找田晴晴,也有些着急。虽然不理解大女儿为什么这么疯狂地发展买卖,但知道这是在往外推销空间里的货物。便对妻子郝兰欣说:
“我看晴晴也实在太忙。要不咱在村里也开个批发部,让就近的小卖部来这里取货。也省的从城里再往村里拉了。”
“咱会算账吗?”郝兰欣担心地说。L
☆、第632章 家里开批发部
……
田达林:“有什么难的?不就加、减、乘法嘛,连除法都用不着。我琢磨了,一开始咱记住数就行。让晴晴给咱算出来,咱光按数收钱。远处的让开拖拉机的代收。
“不瞒你说,受孩子们的影响,我已经练会打算盘了。我想慢慢的我会熟练起来的。”
郝兰欣撇嘴一笑:“美得你!那,地里呢,晴晴可承包着一百多亩地哩。咱也得断不了到地里转转不是。”
田达林:“那更没什么了。一刬都是雇人,像朱家庄那样,让晴晴雇个人给看着,咱开批发部,效益比咱去地里转大得多。”
郝兰欣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便点头同意了。
田晴晴见父母亲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高兴的没法。父母亲都知道空间的事,还可以直接从空间里往批发部里进货了呢?便与他们商量起批发部的位置来。
田达林的意思是想尽快开张。因陋就简,在老五奶奶院里的东、西厢房里,一边盛货,一边办公。
书中交代:老五奶奶田吴氏已经不在人世了。八0年,年过八旬的田吴氏行动有些不方便,入冬前,在京城的继子就把她接走了。说让她在那里过个冬,天暖和了再把她送回来。
不承想这一去却是与田家庄的永别。一次偶感风寒,老太太说什么也拒绝吃药。说扛扛就过去,在家里的时候都是这样。
田吴氏不知道,在家时田晴晴给她喝的可是空间水,有解热退烧的作用,一般伤风感冒是不需要吃药的。但在京城可就不行了!说起来还是田晴晴误导了她。事后田晴晴自责了很长时间。
田吴氏因为贻误了病情,后来发展成急性大叶肺炎,加之老年人抵抗力弱。在医院里没抢救过来。便一命呜呼了。
田吴氏的继子田金浩无儿无女,为感谢田达林一家对继母的照顾,便把家里的这处宅院托付给了他。允许他随便使用。随便在上面建新房,只要给他留一间老了停灵就可以。
书归正传:
田晴晴见父亲要启用老五奶奶的宅院,便建议说:“要是这样,还不如把老五奶奶的宅院建成一个大批发部:在北房的位置上建一个和咱家一样的大房子。不打断间,整个用来做仓库。
“把东、西厢房也拆了。改成砖木结构的,按玻璃门窗。一边放瓜果蔬菜鱼肉什么的,一边在里面住人和办公。
“再把南房也盖起来,冲外开门。所有的批发业务都在南房里进行。二门以内不让外人进,这样,空间秘密也就保住了。比城里的批发部还严谨。
“你们要是愿意马上开。批发部可以暂时设在咱家的东厢房里。等那边建好了再搬过去。”
田达林想了想,点头说:“一开始就打下这个基础确实好。只是我们家现在人手不够,怕顾不过来吧?”
田晴晴:“我们一律雇建筑队,大包工,到时?现成的。这个我来管。你们只管开你们的批发部就行。”
田达林和郝兰欣见田晴晴说的在理,也就一致同意。
田晴晴很快找来建筑队,并让本院儿里一个懂建筑的大伯当监工,田达林夫妇成了甩手大掌柜的。
家里的批发部也在短时间里开起来了。为了送货方便,也为了帮着田达林夫妇算账,田晴晴买了一辆新拖拉机,雇用田达川的大儿子田幼瑞来开拖拉机给小卖部送货。
田幼瑞今年三十三岁,一点儿也没有继承其奶奶田阴氏的脾性,人很木讷,少言寡语,属于含着冰凌化不出水来的那种。
但人很忠厚孝顺,其爷爷田金海就是他伺候老的。结婚后生有一子,一家三口过着平平淡淡的庄稼日子。
田晴晴启用他,也是看在他人老实,不给乱传言生事的份上。一天给他十块钱,有要货的来给送货,不送货的时候可以回家干自己的活儿。把小两口高兴的了不得。
送货也有技巧,无论远的近的,要什么只要说一声,留个数,然后由田幼瑞开着拖拉机送过去。这样就避免了人们在批发部逗留的时间过长而看出蹊跷来了。
批发部里的货是从城里田晴晴的批发部里拉过来的。
往家拉货田晴晴也用了心机:让给面粉厂拉货的拖拉机往家捎,说不定让谁捎也说不定留几辆拖拉机,让大家不知道具体数字,然后她从空间里直接往外取。在人们的印象中,货物都是从城里运回来的。
家里的批发部安静地开了不长时间,四外村里的小卖部听说了,也纷纷上这里来进货。虽然都不是田晴晴发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