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穿农家种好田-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玩儿钱。”
    田青青在心里招呼:“差辈儿了,差辈儿了。”却一直捂着嘴乐。
    薛老太太趁机说:“你给神仙姑姑起了誓,可不能当儿戏。一定要准守誓言哦。”
    薛运来点着头说:“那是,那是。”
    薛老太太:“还有,三口袋粮食是神仙给咱的,是神粮,多少钱也买不了来。你千万可别卖。没了买不来不说,让神仙爷爷神仙奶奶知道了,怪罪下来,还不知出什么大事哩。听见了吧?”
    薛运来点点头。
    薛老太太:“你记住了就好。神仙对你这么好,你一定改掉玩儿钱的臭毛病。要不然,重了誓,没人救的了你。”
    薛运来又频频点头。
    薛老太太:“好了,我走哩,你好好寻思寻思吧!”
    薛运来:“要不,今晚你就别走了,和孩子们睡在一起。”
    薛老太太说:“这几步道,还挡不住我这老胳膊老腿。”
    薛老太太说完,扭头就往门外走去。
    薛爱玲要去送,薛运来对她摆摆手,说:“天太黑,你摔着了,还是我去吧。”
    说着,赶紧追上,扶着薛老太太的胳膊,送回家去了。
    田青青心里这个高兴呀,没想到一次被人们“神化”的了教训,却能受到如此好的效果。薛运来不但发誓不再赌博了,还融洽了家庭关系,知道尊老爱幼了。
    看来,适当地利用一下“神”的威望,対教化人还真有好处呢!

  ☆、第235章 祭灶日

    “妈妈,咱家请码子(注1)了吗??
    吃早饭的时候,田青青问。
    郝兰欣一怔:“哟,我把这个给忘了。”
    也难怪,郝兰欣结婚以后,一直跟着老人过年了。供奉神请码子之类的事,都是婆婆田卢氏一手操办。她只是给田卢氏打打下手,端端供菜什么的。头一年自己安家过日子,对这方面,还真不大懂。
    “哎,咱赶了一上午集,怎么也没看见卖的呢?”郝兰欣问身边端着碗喝粥的丈夫。
    田达林笑道:“你还指望看见摆摊的呀?人家都是偷着卖。”
    郝兰欣白了他一眼:“你知道怎么不提醒我一声儿呀?”
    田达林:“头一年自己过年,我也没想到。”
    “我倒想了想。”杨老太太喝完碗里的最后一口粥,放下碗,说:“这些年我个人儿还顾不了个人儿哩,没兴过这个心。又不知道让请不让请,也就没言语。”
    郝兰欣:“那,杨伯母,今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你说咱还祭灶不祭灶呢?”
    杨老太太:“按说,有灶就有灶王爷。祭祭还好,图个吉利。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是一家的保护神呢。”
    田青青一见杨老太太说到民间传说,立时来了兴趣,高兴地对杨老太太说:
    “杨奶奶,祭灶是怎么回事呀,您给我们多说说。”
    杨老太太知道这家人对她是真心实意的。不会把她的话传出去。田青青又是她最信服最喜欢的孩子,也就尽自己所知道的说了起来:
    “传说,每当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都要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各户这一年来的劳作和生活情况。然后,玉皇大帝再把各家各户应得的奖惩,交由灶王爷来处理。
    “领到了玉皇大帝命令的灶王爷,再于腊月的最后一天,小月二十九,大月大年三十,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由于他对各家的情况熟悉,就由他领着诸神到各家里去。因此,灶王爷又被认为是天上诸神的引路神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正是因为灶王爷如此重要,人们才会在灶王爷上天的这一天,往灶王爷的嘴上抹糖,让灶王爷的嘴甜一点儿,不让他到玉皇大帝面前说人类的不是。因为糖瓜儿粘。人们一般都供香这个。
    “也正是因为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的重要性,才被人们称为了‘小年儿’。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过的这个“年”,其实过的就是灶王爷。所以,家家都要祭灶。”
    田幼秋插言说:“咱没请,没灶王爷,怎么祭呀?”
    杨老太太笑笑说:“就是你妈请了。也是请的过年的。今年的灶王爷是去年这个时候请的。那时你们还在伙里哩,自是没有请。祭一祭,表表自己的心意罢了。”
    田达林:“其实,现在各家都没贴灶王爷神像,就是在那个位置上钉块儿木板儿,放上个香炉。就代表了。老院儿里也是这样。分家的时候,灶王爷也就跟着咱来了。一会儿我往灶台的墙上钉块儿木板,放上个香炉,咱家就有了灶王爷了。”
    “那还请不请码子呢?”田青青问。
    田达林说的这种情况,田青青见过好几家。如她惊动过的二伯母家、姥姥家、极品大奶奶家。全都是这个样子。但请不请码子,她就不知道了。
    田达林:“上边明令禁止,多有的人家还是偷着请。不敢贴,有的压在香炉底下,一有情况再赶紧拿下来。有的过完年后,在正月十五送天地爷的时候,一块儿烧了。”
    郝兰欣又对着杨老太太问道:“离过年还有好几天哩,再请没事吧?”
    杨老太太:“没事。只要在年三十上午上供以前请来就行。”
    这时,田青青忍不住“哏哏”笑起来。
    郝兰欣嗔她一眼:“傻了你,好好地笑什么哩?”
    田青青忍着笑对郝兰欣说:“我就知道你想不起来。几天前我已经请(买)来啦。”
    郝兰欣惊喜地笑骂道:“死妮子,这是故意逗我呀?让我懊悔了半天。”
    田青青笑道:“让你懊悔懊悔,明年就记住了。”
    郝兰欣:“你怎么想起请这个来啦?”
    田青青:“那天我在集上看到一个中年妇女,一边走一边在人群里小声说:‘请码子不,卖码子’她总是反反复复地说这句话。我正觉得奇怪,就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叫住她,问她多少钱一套。那妇女说三分。我也就上去看了看,见是这个,就买,啊不,就请了一套。回来时你们谁也没在家,我就放到一边了。后来也忘了告诉你们。因为今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才想起来的。”
    杨老太太:“你买糖瓜儿了没有?祭灶需要糖瓜儿。”
    田青青:“买了。和请码子一集买的。我怕在北屋里化喽,放到西厢房南间里了。”说着,站起来就要去拿。
    田达林忙用手势制止住她,说:“吃完饭再去。那屋里暴得忒碜,回来还得洗手。”
    田青青三口两口喝完碗里的粥,“呱哒”“呱哒”跑到西厢房里,闪身进到空间,把预备在那里的码子和一包糖瓜儿拿了出来。
    这时,桌上的人们也都撂下了饭碗。田青青把码子给了郝兰欣,又把扁圆形的糖瓜儿给了田幼秋、田幼春和田苗苗一人一个。
    田幼春心急,拿到手里就下口咬,把牙硌了一下子,疼得“咝咝哈哈”的。
    田青青见状忙说:“这个是麦芽糖。黏性很大,很硬,不能直接下嘴咬。要用菜刀劈开,一块一块地放嘴里吃。”
    说着。又从包里拿了两块,用切菜刀劈成八小块,放到桌子上,让人们都尝尝。
    田达林用筷子夹起一块看了又看,见里面有不少微小的气泡,放到嘴里一嚼,脆甜香酥,惊讶地说:“还是真正的关东糖。青青,你在哪里买的?”
    田青青:“在集上啊。就看见一份,买的人不少。我就买了一包。”
    田达林高兴起来:“我小的时候,你奶奶过年的时候也买过。我最喜欢吃这个了。已经有十多年没见过,没想到你倒买来了。”
    田青青:“往后,见了新鲜东西我就往家买,让你把好东西都尝遍喽。”
    同时心里感叹:这个时候的人们都实在。不在货物上造假。就是少。但只要买到了,就是货真价实。不像前世现代,货物琳琅满目,假的也比比皆是。
    郝兰欣望着手里花花绿绿的码子,心里既激动又惭愧:有这样一个惦记事的女儿,自己省大了心了。但同时也养成了自己大松心的习惯,诸事都不用脑子去考虑了。看来。往后还真得多考虑考虑家事。
    “姐姐,这就是‘二十三,糖瓜儿粘’的糖瓜儿呀?”田苗苗拿着糖瓜儿高兴地问。
    田青青:“嗯哪。哎,苗苗,你给爸爸、妈妈和杨奶奶,背背我刚教给你的《过年》这首儿歌吧。”
    田苗苗还有些不好意思。扭捏着冲着饭桌上的人们直笑。
    杨老太太:“苗苗,又学会了一首什么样的唱儿呀?说给杨奶奶听听。杨奶奶最爱听苗苗说唱儿了。
    田苗苗现在说话口齿清晰,能说完整的句子,会背几十首儿歌。并且还专爱跟人拌嘴,自己没理儿的时候。也能为自己辨出三分来。这让田青青很为小时的自己高兴。
    田青青:“苗苗,说说,给爸爸妈妈杨奶奶说唱儿,你还害臊啊。”
    田达林和郝兰欣也直鼓励,夸她说唱儿说的最好了,比哥哥姐姐小时候说的都好听。
    田苗苗受到鼓舞,便坐着小板凳说起来:
    “小小子,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三,甜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田苗苗整天跟着杨老太太,杨老太太也是她的第一个听众。这首儿歌杨老太太昨天就听田苗苗说过,不由问道:“哎,苗苗,怎么把‘老太太’改成‘小小子’了?”
    田苗苗眨巴眨巴眼睛:“姐姐说了,守着‘老太太’就说‘小小子’。”
    桌上的人们全都被她逗乐了。
    “儿歌里说‘二十九,蒸馒头’,咱现在就吃上了。儿歌里说的一点儿也不准。”田幼秋指着箅子上的馒头说。
    田幼春也说:“它说‘二十五,糊窗户’,咱家是玻璃的,怎么糊呀?”
    田达林解释说:“儿歌说的是顺口溜。说明过了小年后,就这几天了,该做这些事了。究竟哪一天做什么,全凭自己安排”
    
    (注1 :民间俗称。指在集市上买灶王爷、天地爷神像和家堂挂的三代宗亲画像。因为是神像,所以不说“买”而说“请”。)

  ☆、第236章 田苗苗发犟

杨老太太:“你们家天天吃的像过年一样,不觉得怎么样。一般人家,都是临到年前才蒸锅馒头哩。蒸早了,家里人吃完了,过了年拿什么待客人呀?!
    “还有你们的玻璃窗户,农村里也挺少。一般人家,都是年前买张白~粉~连纸糊糊窗户,显得明亮。”
    郝兰欣:“就是。在老院里的时候,都是二十五、六才蒸过年的干粮。蒸完干粮以后,再糊窗户,怕熏黑喽。”
    田幼秋见大人给解释的差不离了,自己也知道了。又逗田苗苗:“苗苗,你再说个新学的,让哥哥听听。”
    有了开头,再说就好张嘴了。田苗苗一看人们都喜欢她说唱儿,人来疯劲儿上来了,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自己熟悉的能背过的儿歌。
    田幼秋:“苗苗,再说一个今天能用上的。”
    田苗苗想了想,又说道:
    “ 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
    今年小子混得苦,明年再吃关东糖。”
    田幼秋摇摇头,说:“这个不贴题,明明你手里拿着关东糖哩,怎么叫灶王爷明年再吃呀?说个贴题的。”
    田苗苗眼睛却望向田青青,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
    田青青沉下脸色,说:“看我干什么?你愿意说哪个说哪个。”
    田苗苗一纵小鼻子,小眼儿一瞪,立马认真地说道:
    “腊月二十三,
    灶王你上天。
    送你一匹马,
    还有三炷烟。
    鸡鸭鱼肉你尽享,
    水果麻糖你也别嫌酸。
    见了玉皇大帝,
    可别瞎胡侃。
    父子婆媳吵架是闹着玩儿哩,
    摔盆子打碗你说没看见。
    家中的好事你就多多讲,
    编排得好了回来我有重赏。”
    田苗苗一说完,田幼秋和田幼春都“哏哏”笑起来。
    郝兰欣和田达林则瞪大了眼睛,像不认识自己的小女儿似的。
    郝兰欣:“这么长的句子。你也背过喽?姐姐多会儿教给你的?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个?”
    田苗苗脆生生地不无骄傲的说:“就是这两天里学的。姐姐说不让我说。让我在祭灶王爷的时候背。”
    田青青白了田苗苗一眼:“还不叫你说哩?你这不是全说出来啦!把我也给卖了。”
    田苗苗笑得“哏哏”滴。
    郝兰欣望了一眼田达林,又对田青青说:“原来你早就有祭灶的准备呀!像唱戏似的,还背儿歌给灶王爷听。”
    田青青笑道:“我想给你们来个惊喜。越热闹不是越好吗?!”
    一家人又全笑了起来。
    刚刷洗完,温晓旭就来了。
    这个小正太算是摽上这里了。一天三顿。吃了饭就往这里跑。晚上不过八点不回去。
    一来这里房子宽敞、明亮,有单独房间供他和田幼秋做作业;
    二来这里有零食儿吃。听青青每天都要给他们一些花生瓜子糖果什么的,还每天给他们倒一杯桃汁喝。
    再一个就是愿意和田青青在一块儿,有不会的题,田青青还能辅导他们。
    没进过校门的孩子辅导上学的小学生,虽然让人们不理解,但由于田青青“脑子好用”,一看就会,在这个家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田青青也给他们立了规矩:“早饭和晚饭后,是做作业的时间。晚上就不用说了。外面黑。早饭后外面还很冷,等九点以后,太阳光暖和了,再出去玩儿。
    温晓旭和田幼秋对这个都没有异议。
    温晓旭一进门,就和田幼秋到西屋南间里做作业去了。
    田青青给他俩拿过去两个糖瓜儿。给温晓旭一个,田幼秋跟着沾光蹭一个。把两个小正太都高兴的了不得。
    田达林则把前街上的“杀包子”(注1)叫来宰羊。
    让“杀包子”宰是要有报酬的。也不多,明码标价:下水一律归他。不过,一般人家还是要割二、三斤好肉给他。所以,这个时候的“杀包子”很好请。
    自己喂了一年,从一个在怀里抱回来的小羊羔,长到六、七十斤的大羊。郝兰欣心疼的了不得。一逮羊就躲在屋里。直到外面没羊的声音了,才敢出来。
    按照她的意思是把羊卖了,再把一小部分钱用来买肉,这样还能落几十块钱。
    在田青青的撺掇下,田达林坚决不同意。说家里没有喂着猪和鸡鸭什么的,不宰只羊。过年没有抓挠头。
    田青青愿意家里宰羊,却不看宰羊的。在自己屋里待着没出来。
    自从夏天在杨家洼村北玉米地里蹭上人血异能消失后,她便对血有了一种恐惧心理。只要看见血乎淋拉的东西,头就发大。哪怕看见一只被车轮碾死的小动物,也会心跳加速。本能地想到要保护好自己的异能。
    “青青,你怎么不看宰羊的?”被羊叫声引出来的温晓旭在外面看了一会儿,不见田青青,跑到屋里来喊道。
    田青青:“血乎淋拉的,恶心,我才不稀罕看呢。”
    “要不,今天咱不做作业了,咱去滑冰呀?”从后面跟来的田幼秋说。
    田达林昨天忙了一下午,把田幼秋要的冰扒子做好了。田幼秋还没来得及试呢。心早跑到坑塘那里去了。
    “走,宰羊有什么看头,叫的也做不下作业。”温晓旭见田青青不愿意看宰羊,随即改了话头。
    滑冰是男孩子们的爱好,田青青并不怎么感兴趣,何况昨天已经体验过一次了。但为了躲开宰羊的血腥场面,田青青还是点头答应了。
    田苗苗通过哥哥姐姐们的言谈话语,知道滑冰好玩儿,拉着田青青的手,说什么也要跟着。
    “冰上可滑哩,你去了还不光摔跟头。”田幼春大哥哥似的说。其实他昨天就没少摔。
    “不怕,你去我就去。”田苗苗白拉着眼睛说。
    “苗苗。外面冷,冻着你喽。”田青青也劝阻道。
    “就去。昨天你就没领着我,个人偷跑出去了。今天我跟着你。”说着拽着田青青的衣角不松手。
    昨天确实是躲着她跑出去的。今天当着她的面说了,再不让去,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田青青给她穿上了今年冬天才给她做的棉猴,围了条围巾。把她全副武装起来。五个人扛着两个冰扒子,向村南坑塘里走去。
    坑塘里已经有了很多孩子。可能是田青青昨天来的缘故,田晶晶、田翠翠、田薇薇她们,都来了。
    果然如田幼春说的那样,田苗苗到了冰上,走两步一摔跤,抱起来又倒。好几次还把田青青也给拽倒了,惹的人们“哈哈”大笑。
    好在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小苗苗还外加了一个棉猴,都摔不疼。
    田幼秋新得冰扒子。正在兴头上,载着田幼春在冰上一圈圈飞转。
    温晓旭见田苗苗离不开田青青,无法载着田青青一同滑冰。对田青青说:“青青,要不,我载着你和苗苗俩。冰扒子结实着呢,准禁得住。”
    田青青笑笑说:“禁得住但坐不下。这样吧,你先载着苗苗转一圈,然后在载着薇薇她们。我昨天坐了,今天就不坐了。在这里看着你们和苗苗。”
    温晓旭虽然愿意载着田青青风驰电闪,但田青青说出来了,也只好点头答应。
    田青青把田苗苗抱到冰扒子上。让她抱着温晓旭的后腰。怕她掉下来,又解下自己和田幼春的腰带,接起来,把田苗苗和温晓旭捆在一起。
    这个时候农村的孩子都是穿大宽腰的裤子,往下挽一圈,不做剧烈活动。裤子就不会掉下来,
    温晓旭载着田苗苗,先是在冰上慢慢滑行。田苗苗却不干,催促他去追前面的田幼秋和田幼春。
    温晓旭快速滑了一段,见田苗苗掉不下来。便放心地加快了速度,与田幼秋比起快慢来。
    滑了两圈儿,田青青便叫温晓旭停下,想把田苗苗抱下来,换成田晶晶。因为田晶晶已经等得不耐烦出了声儿了。
    而田翠翠和田薇薇,还有后来来的九队上的邓永芳和郑兰芬,听说让她们坐冰扒子,一个个高兴的不得了,早已站在田青青身旁摩拳擦掌了。
    哪知田苗苗却不干,搂着温晓旭的后腰,就是不肯松手,说什么也不下来。往下一抱就哭。
    “再坐一圈儿,下一圈儿让姐姐们坐!”田青青命:“命令”道。
    “就不。”田苗苗把小脸儿往旁边一扭,再说什么也不搭理了。
    田青青没法,又把田幼秋喊过来,让田幼春下来换上田晶晶。
    田幼秋把田晶晶、田翠翠、田薇薇、邓永芳和郑兰芬,挨着载了一个遍。
    田苗苗直到尽了兴,才从冰扒子上下来。
    温晓旭还要让田青青坐。田青青推说要照顾田苗苗,不坐了。温晓旭说:“你不坐我也不滑了。”又对没有冰扒子的孩子们说:“你们谁滑?用我的冰扒子吧。”
    孩子们一拥而上,都争着要滑。温晓旭孩子王似的对他们说:“天还早得晌午呢,你们一个人滑一圈,一个一个挨着来,大家都轮到了。”
    一时间,“晓旭哥哥”“晓旭哥哥”的叫个不停。温晓旭又体验了一把上学前当孩子王的感受。
    
    (注1 :不是屠户,但有宰杀技术,经常给人们到家里宰猪宰羊。)

  ☆、第237章 猜疑

中午回到家里的时候,羊肉已经被田达林和郝兰欣分割成一块儿块儿的了。
    “正好你们来了。把这几块儿送给你们的大伯母、二伯母、二奶奶、四奶奶和老五奶奶去。”郝兰欣指着箅子上用麻绳捆着的一捆二斤来重的羊肉,对田幼秋和田青青说。
    又对温晓旭说:“你回去的时候,这一兜你拎回去,给你妈妈。”
    “我姥姥的呢?分出来了没有?”田青青问。好几天没走姥姥家了,她还真有些怪想的。
    “分出来了。这不,你姥姥、你大姨,还有你奶奶的,都在这里。”
    郝兰欣又指着一处济困有五斤来重的羊肉说。
    “青青,你什么时候给你姥姥送去呀?我和你一块儿去。我也看看我姥姥去。”温晓旭问道。
    什么时候去呢?今天下午不能去,还得给二伯母家蒸干粮。明天不知道母亲有什么安排。年关到了,不必平常,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妈妈,我什么时候去姥姥家呀?”田青青问。
    “我看你可能没时间去了。”郝兰欣说:“今天上午你二奶奶家的达方婶子和四奶奶家的达兴婶子都来了,她们听说你给你大伯母家蒸的干粮好吃,也愿意让你给她们蒸两锅去。往后还不知道哪个惹不起的再说出话来。给一家蒸了,不给别的家蒸,显得不好。我打算今天下午给你姥姥和你大姨送过去。”
    温晓旭一听,眉头立时拧成了疙瘩:好容易有了一次一块儿走姥姥家的机会,又被别人的事给耽搁了。
    田青青却不以为然,说:“蒸就蒸,反正我已经驾轻就熟。”又对温晓旭说:“晓旭哥哥,年里头忙,过了年就没多少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