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医品夫人-第8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中出事了?”徐若瑾敏锐道。
  严弘文没有否认,“还是梁霄。”
  “说吧。”徐若瑾呼吸顿了一瞬,心跳也跟着加快。
  “他第二封求回京的折子又到了。这次大臣们也都知道了。”严弘文说完顿了顿,特意看了一眼徐若瑾的反应,才道:“皇上还是拒绝了。”
  两次结果如出一辙。
  徐若瑾像是被人扼住脖子,呼吸不自觉变得急促,“这次又是为何?!”
  严弘文似是在斟酌该怎么说,无奈地一摇头,“因为除了梁霄,没有人能支撑七离。换言之,梁霄一旦回京,七离就会岌岌可危。”
  徐若瑾嗤笑一声,“其他人没本事,难道也是梁家的罪么?”
  严弘文料到徐若瑾会有如此反应,只能讲早已准备好的安慰至此说出,“我和你说这些不是为了让你生气。”
  徐若瑾心中愤愤难平,但勉强还能听进去严弘文的劝告。


第九百二十一章 妥协
  “虞尚云不是省油的灯,一旦他得到梁霄回京的消息,定会有所行动。到时梁霄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七离,就要拱手让人了。”严弘文神情严峻地盯着徐若瑾,“难道你想看到这一幕吗?”
  徐若瑾没回答。
  严弘文轻叹一声,“我知你很难抉择,但我还是要劝你,从大局出发才是要紧。”
  “好,我从大局出发,我为了大魏考虑,梁家上下护卫七离。可是皇上会领情么?”徐若瑾懒得把话说得更直白。
  他们不过是夜微言利用的棋子,有价值就要物尽其用,没有价值就随意处置。
  一面忌惮梁家的势力,一面却又不得不重用。徐若瑾只要想到夜微言此时复杂的心思,就不由冷笑。
  “若是没有虎视眈眈的虞尚云,那梁家也就没有用处了。”打下七离的人会被立刻抛弃,还有无数人等着踩梁家上位。
  徐若瑾脸色越来越冷,怒火中烧。但这次她没有冲动,而是好好地控制住了。
  严弘文眼里流露出担忧的情绪,但这种事没的劝。皇上的所作所为的确令人心寒,即便是他也无法为皇上开脱。
  ……
  皇宫,御书房。
  “你说朕应该如何处置这第二道折子?”夜微言愁眉不展地问殿内人。
  整个殿内只有三人,除了夜微言和田公公,就是方子华。
  方子华听后敛目,收起眼中一闪而过狠辣的光芒,拱手义正言辞道:“皇上,微臣以为梁左都督此番递上的奏折,明显带着挑衅之意,还请皇上明察!”
  夜微言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此时听方子华说出来更觉得窝火,脸色也很是难看。
  方子华又道:“第一次皇上您拒了他的奏折,已经足以说明问题。梁左都督若是识趣就该留在七离,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递折子。”
  夜微言不语,神情漠然。
  “如今正是关键时期,七离万万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梁左都督却置皇上您的命令不顾,一意孤行、肆意而为,此举更是对皇上您的不敬。”方子华的话掷地有声,每个字都说到夜微言的心里。
  夜微言也没想到梁霄会再来一封折子,里面连内容不变,只言片语无不提醒夜微言:梁霄要回京,并且谁都无法阻拦。
  夜微言脊背一凉,显然受了不小的惊吓。
  “那你说朕该怎么办?七离局势尚未完全稳定,朕还需要梁霄。”夜微言焦躁不已,“守住七离一事,除了梁霄没人能做到。”
  尽管十分不情愿,但夜微言却不能否认自己说的是事实。
  但凡有人能代替梁霄,夜微言巴不得梁霄尽快回京,折子也早就点头应下。
  方子华眼珠微微一转,时机已到,“皇上,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培养新的人才,可以取代梁霄的人。”
  “说起来容易,”夜微言并未振奋分毫,仍是愁眉不展,虽是不抱希望,但仍是耐着性子问了一句,“谁可以?”
  方子华急于将梁霄拉下马,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梁家倒霉,但他却无法回答夜微言的问题。
  梁霄确实有些本事,方子华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他面临的最大难关。若是找不到足够好的替代者,那他就一直无法撼动梁霄的地位。
  无奈之下,方子华只好硬着头皮道:“此非朝夕就可实现,皇上须得做好长久打算。”
  这是夜微言最不愿听到的答案,此时显得他格外无能,但他偏偏无计可施。
  君臣二人沉默良久。
  “你的意思,是要朕妥协?”夜微言语气听不出波澜,却让人感到一丝寒气。
  方子华忙道:“这只是权宜之计,还请皇上从大局出发。此举并非妥协,而是暂且退让一步。皇上您只需答应他的请求,双方都有台阶下。”
  “依你的意思,这对朕还有好处不成?”
  “微臣不敢。”方子华连声否认,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退让并不代表放纵。他一旦回京,就等于是在皇上您的眼皮子底下,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夜微言面色稍缓,没有打断方子华。
  方子华心下稍定,眼中闪过一抹阴狠的光,“皇上,您可还记得瑜郡主和小县主?”
  夜微言几乎是立刻就反应过来,双眼微微睁大,“你是说……”
  方子华点到为止,“梁左都督如何做,还是要看皇上会如何对待郡主府的母女二人。”
  “或许她们会成为皇上您的助力。”方子华意味深长地看向夜微言。
  夜微言脸上的惊慌转瞬即逝,但还是被方子华看在眼里。
  正在此时,门外有人求见。
  “大理寺卿求见。
  夜志宇来了。
  夜微言有些不耐烦,本想见也不见直接将人打发走,但碍于方子华在场,他还是让人进殿。
  “微臣参见皇上。”
  夜志宇进殿后一眼就看到方子华,顿时没了心情,脸色一沉,到嘴边的话也压了回去。
  夜微言没看到夜志宇和方子华之间的火光。他被梁家之事困扰,实在懒得理会夜志宇。
  方子华则是站在原地,并未看夜志宇,似是将他当成了空气。
  夜志宇见方子华用后脑勺对着自己,不禁怒火中烧。他暗暗把方子华骂得狗血喷头才解气。
  “何事启奏?”夜微言没有耐心,烦躁地催促道。
  夜志宇听出不对劲,但却不打算让方子华占便宜,于是道:“臣所禀告之事,事关重大,微臣只能告知皇上,不可有外人在场。”
  “啧。”夜微言不耐地发出一声。殿内就只有他们君臣三人,田公公早已退下。夜志宇这话分明是说给方子华听。
  “何事如此要紧?”夜微言隐隐有些不满,提醒夜志宇莫把私人恩怨带到这里。
  但夜志宇态度依旧强硬,反复强调自己要说的事乃是重中之重,不可有半点闪失。
  夜微言越发厌烦夜志宇,之前给他三个月时间查清梁大将军失踪真相,到现在都没结果。如今他还有脸面与自己密谈?
  想到这里,夜微言脑中突地灵光一闪:难道是梁大将军有消息了?


第九百二十二章 机会
  方子华此时上前一步,“皇上,既然如此,微臣就不打扰了,先行告退。”说罢,他就恭敬地退出御书房。
  殿内终于如夜志宇所愿,只剩他和皇上。
  夜微言看着方子华离开的背影,脸上一黑,面无表情地看向夜志宇。
  “这样可以说了么?”夜微言将厌烦遮掩过去,兴致缺缺地问道。
  夜志宇猜到夜微言的心思,知道事不宜迟,于是立刻道:“微臣查到,京郊外有一座庙宇里来了一位老尼姑。”
  “嗯?”夜微言并未意识到一个老尼姑有什么好说的。
  夜志宇目光狠厉,面上却是波澜不惊,只有语气略显急切,“微臣推测,此老尼姑极有可能是朝霞公主。”
  夜微言倏地瞪大双眼,震惊不已:“什么?你说什么?!”
  “那处庙宇微臣已经派人查过,庙宇建立多时,香火旺盛,慕名前去的香客只多不少。”夜志宇将调查来的消息娓娓道来。
  夜微言与夜志宇对望一眼,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他唯一知道的是,这种感觉很糟糕。
  “你可确定?”
  夜微言听到自己的声音都能感到一阵轻颤。
  夜志宇直接甩出证据,“这个老尼姑出现在那里的时间,与朝霞公主消失的时间基本吻合。”
  夜微言神情严峻,却没有轻易相信,“这可以用巧合来解释。”
  “皇上请听微臣把话说完,微臣既然敢入宫,就有足够的把握。”夜志宇信誓旦旦。
  夜微言神色复杂,却没有再阻拦。
  “这尼姑并不见人,据庙中扫洒的僧人说,这尼姑与方丈是多年好友,终日深居简出,一直居住在静庵中。”
  “且这静庵也是方丈为老尼姑单修的,院子内外都有僧人,不容任何人靠近。对外说是怕惊扰了老尼姑的清修。”
  夜志宇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与夜微言听。
  夜微言眼中的震惊停留许久,他再三提醒自己这些都是夜志宇的推测,并无证据。但他的本能却莫名信了大半。
  他将心中泛起的不安压下,尽量维持面上的平和,“既然如此,你又是如何得知此事?”
  夜志宇听出皇上话语中的怀疑意味,但他早已心中有数,干脆地回道:“是有香客误入,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了老尼姑的存在。”
  这个理由没有大问题,夜微言神情若有所思。
  夜志宇也没有片刻放松,紧紧盯着皇上的反应。但他面色却很是平静,因为他清楚这个消息的价值。
  御书房内一时静得落针可闻,夜志宇更是识相地没有随便开口。
  此事归根结底还是要交给皇上定夺。
  但夜志宇心里已有七八分把握。
  良久,夜微言的思绪飘回,对夜志宇下令:“朕命你立刻查清此事,不容有误!”
  夜志宇心下一喜,一切果然如他所料。
  “微臣遵旨!”
  在夜志宇离开之前,殿外偏门一处隐秘的角落的杂草微微一动。接着一名小太监飞快地闪身离开。
  ……
  小太监一路时快时慢,专挑人少的地方走,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稍有不妥就立刻藏身起来。
  但他对宫中路线十分熟悉,左拐右拐没有片刻迟疑。
  一直到了后宫,小太监才光明正大地出现在路上,胆子大的和来往的宫女太监打招呼。
  到了目的地,他这才长舒一口气。
  早已等候多时的老嬷嬷忙开门将小太监迎进来,“娘娘在等你。”
  小太监也不废话,脚步匆匆离开。
  推开殿门,小太监立刻跪下,“奴才给德妃娘娘请安。”
  听到声音,德妃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成元回来了。”
  “是。奴才刚从御书房回来。”小太监成元意有所指道。
  德妃眸光一闪,手一挥吩咐人把门关好,这才不经意地问道:“可有发现?”
  成元于是将殿内夜微言与夜志宇二人的对谈悉数说与德妃听。
  当说到“朝霞公主还活着”时,德妃惊得连话都忘了说,难以置信地盯着成元,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成元也同样心惊不已,这事若是传出去,恐怕他小命难保。
  想到这里,成元默默吞下一口唾沫。
  德妃回神后忙把惊惧之心压下,强忍着细细回想整件事。
  此事的确危险无比,但往往都伴随巨大的机遇。换句话说,只要德妃善于利用此事,说不定能为自己铺就一条通途。
  德妃眼底涌动疯狂的情绪,但她很快就意识到一个更大的问题。
  她根本不知该如何利用此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成元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德妃则是六神无主地在殿内来回踱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想了半天都没有头绪。
  可放任这么好的机会从自己手中白白溜走,德妃更是不甘。
  “成元,你速去请高夫人进宫,说本宫有要事相商!”德妃匆匆下令。
  小太监成元得令,立刻退下。
  德妃稍稍松了口气,在宫中焦急等待高夫人到来。
  高夫人得到消息猜到出了大事,就立刻进宫来见。
  “臣妇参见娘娘。”当着奴才的面,高夫人的礼数自是周全。
  德妃到了嗓子眼的话拐了个弯,“请起。”
  “多谢娘娘。”公夫人起身对德妃使了个眼色。
  德妃会意,将殿内的奴才都赶走,“行了这不用你们伺候。”
  宫女和太监整齐地退下。
  见门重新关好,德妃脸上随即露出慌张神色,拉着高夫人到一旁坐下,“母亲大事不好。”
  高夫人眉心一紧。
  德妃于是把从成元那听来的消息说给高夫人。
  高夫人越听,脸色也跟着变化。
  说完之后,德妃也长舒了口气,随即问高夫人,“母亲可有好主意?”
  “你意欲如何?”高夫人惊疑。
  德妃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这是个好机会,若是我能利用好……”
  高夫人看穿德妃的心思,想也不想地打算,“此事万万不可!”
  德妃没想到高夫人竟会如此强硬,但她仍不肯轻易放弃,“母亲您可知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兴许是老天爷看我可怜,不忍让我再等待下去,才会……”
  见德妃因有魔怔的初兆,高夫人面露担忧之色,拉住德妃的手,“我的女儿啊!你听我说。”
  德妃回神,紧咬着双唇。


第九百二十三章 灭口
  “此事绝不是你可以轻易插手的。”高夫人思虑周全,“一来,你并不知皇上意欲如何对待朝霞公主;二来,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失败的后果?”
  德妃无言以对。
  高夫人略微放松语气,“你听娘一句话,此时就当不知,切不可动歪心思。”
  德妃仍有不甘,但她也不得不承认,高夫人的担忧都是对的。
  高夫人神色一厉,又道:“不仅如此,知晓此事之人必须全部灭口,一个都留不得!”
  德妃一惊,“此事只有成元知道,母亲不必担心。”
  高夫人摇头,“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你怎知他不会露出马脚?万一被有心人得到消息,你能保证他不会乱说?”
  德妃犹豫了,但还是舍不得,求高夫人三思,“成元跟了我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定不会背叛本宫。”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高夫人心思狠绝,“这世上谁都靠不住。”
  德妃面露难色,迟迟无法决定。
  高夫人劝道:“不要再犹豫了,立刻动手,以免夜长梦多。”
  “可……”德妃仍是犹豫不决。
  高夫人催促道:“只不过是一个小太监而已,难道你要为了他堵上自己的将来么?”
  德妃承受不住,咬咬牙点头应了下来。
  高夫人如释重负,神色缓和,“我这就去安排。”
  德妃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无力地坐下,轻轻叹了口气。
  不一会儿高夫人轻轻推门进来,手里多了一壶酒和一木盒。
  “一会儿你叫成元进来,这些是赏赐给他的。”高夫人说着打开木盒,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银锭,足足有几百两之多,“然后让他把这个喝下去。”
  德妃看着那酒壶,没来由一阵紧张,瞳孔微缩,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高夫人劝慰德妃两句,就退到偏殿,静静观察这边的情况。
  德妃守着酒壶,半晌才平静下来,命人将成元叫来。
  成元不疑有他,跨进殿内恭敬行了礼,“娘娘叫奴才来,不知有何事吩咐?”
  德妃手指轻颤了下,随即若无其事地命人将木盒送到成元面前,“最近你也着实辛苦,这都是赏你的。”
  成元抬头定睛一看,差点被白花花的银锭闪了眼,惊得语无伦次,“娘娘!这……这……”
  “有功自然要赏,你跟了本宫这么多年,本宫不能白了你。”德妃道。
  成元兴奋不已,忙叩首谢恩,“多谢娘娘赏赐!”
  德妃心下稍定,随后又让人给成元倒酒。
  成元脸上的笑容还米来得及褪去,就看到小巧玲珑的酒杯中透明的液体。
  “成元,你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本宫担心你的安危,如今给你两条路,一条是继续留下,本宫一定想办法帮你升迁,虽然你只是个太监,可在这宫里位置越高,保命的机会也就越大,另外一条路就是找个机会把你放出宫去,拿上一笔银子逍遥度日,总比这宫里头快活得多,你自己选,无论哪一条路,本宫都允。”
  德妃突然这般说,让成元心中咯噔一下,“娘娘体恤奴才,奴才感激不尽!”
  “来,先喝了这杯,灵阁的酒也不是你们旁日里能品得着的。”德妃感叹不已,“本宫也是越来越觉得这宫里头不安全,自己逃不出去,也不想白了你们。”
  一杯灵阁佳酿摆在眼前,德妃的伤感体恤在耳边,可成元不知为何,看着那杯酒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头上冷汗直流,差点跪不住。
  这不是德妃的性子。
  这杯酒,有问题!
  这一瞬成元万念俱灰,他想不通为何会被如此对待,他为了德妃鞠躬尽瘁,到头来却换得这样悲惨的结局。
  他不服,眼里都是恨意。他低垂着头,不敢看德妃,怕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会被德妃用强,可他更没有理由拒绝德妃赐酒。
  “怎么?嫌弃本宫的酒?”德妃的声音轻飘飘地传来,成元抖如筛糠,叩首道:“奴才不敢,奴才只是想继续守在德妃娘娘身边!”
  “那就喝了这杯。”德妃一直盯着成元,“本宫想办法,无论花多少银子,也把你送去个管事的差。”
  成元自知躲不过去,颤颤地伸出手接过酒杯,一想到要亲手了结自己的性命就克制不住地发抖。
  不能再耽搁下去,成元闭上双眼,将酒杯递到嘴边,仰头一饮而尽。
  德妃见状,眼神复杂地看了成元一眼就移开视线,心中松了口气,但也有一丝愧疚萦绕。
  她摆摆手让人下去,不想看到成元暴毙眼前的一幕,“行了,先下去吧,让本宫再想想。”
  成元恭敬地垂首退下,没有半分耽搁,他一出门就脚步匆匆地离开,脸色惨白,神情巨骇。
  德妃感叹自己手下能用的人又少了一个,高夫人此时走了出来,“派人跟着成元,死了就立刻处理掉。”
  事到如今,德妃也不再有怨言,点头应下。
  回到自己居所后院的成元,喉咙犹如火烧一般疼痛难忍。他终于忍受不住扶着树吐出一口酒,木盒里的银子摔落在地,银子滚得到处都是。
  成元不敢咽下毒酒,偷偷把酒含在口中。即便如此,还是有些许滑入喉咙,他用手指拼命地抠嗓子眼,吐出一口鲜血。
  他吓得差点晕过去,手指深深抠进手里,另一只手还在不停地扣嗓子,拼命地往外呕。
  他脸涨得通红,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
  “那有声音!过去看看!”
  突然院外传来嘈杂的脚步声。
  成元大惊,猜到定是有人来寻自己的尸体。他强忍着剧痛,捂着肚子连银子都不要了就逃命。
  正巧奉命前来的几个太监正好撞见成元踉跄的背影。
  “他在那!给我追!”尖利的声音响起。
  一行人匆忙追上。
  成元慌不择路,脑袋昏昏沉沉,毒酒也不知吐没吐干净,只能硬撑着能跑多远跑多远。
  他知道一旦停下,那等着自己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万幸成元这么多年在宫中为德妃办事,早已对宫中路线了若指掌,若不是因为中了毒,定不会被追他的人咬这么紧。
  迷迷糊糊的成元视线渐渐模糊,脑中天旋地转,不知自己跑到何处来。
  但身后追赶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小,他稍微一放松,那股紧绷的力量就再也支撑不住,他双膝一软竟是跪倒在地,彻底晕死过去。


第九百二十四章 藏起
  “主子!”腊梅被吓得不轻,白着一张脸匆匆去见冯嫔。
  冯嫔蹙眉,“何事如此慌张?”
  “回主子,奴婢在后院看到一个、一个……”腊梅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一个什么!”冯嫔不耐烦地催促。
  “一个死人!”腊梅惊魂未定,拍拍胸口不愿回想。
  “死人?!”冯嫔也吃了一惊。
  腊梅点头如捣蒜,“奴婢看那人莫名出现在院中,倒在地上,到处都是血……”
  冯嫔又惊又疑,“是什么人?”
  “奴婢不知,奴婢急着回来和主子您说,并未看清楚……”腊梅道。
  “啧。”冯嫔不满,随即起身,“带我过去看。”
  腊梅忙摆手,“可使不得啊主子,那人死状恐怖,万一冲撞了您……”
  “叫上宝顺同去。”冯嫔说完抬脚就走。
  光天化日自己的院子里竟然多了一个死人,冯嫔若是不查清楚,叫人污蔑了去岂不是有口难言?
  冯嫔打定主意定要查个清楚,“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腊梅没办法,只得硬忍着不适跟在冯嫔身后。
  宝顺得了消息也匆匆赶来。
  到了院子,腊梅远远看着倒在地上的人,“主子,那就是。”
  冯嫔深吸一口气上前几步,果然如腊梅所说,“这小太监怎会死在这里?”
  宝顺也上前仔细看了一眼,这一看不要紧,竟是目瞪口呆后撤两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