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药香田园:农家有女桃花多-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棠姐,你在担心什么呢?难道那是坏人不成?我看着不像啊。”
海棠摇摇头,她也说不准,可是那位富贵公子给她一种讳莫如深的感觉,他双眼太深,不可见底。这种人或者不是坏人,但是也绝对不是什么大善人。就他那一匹马就是价值连城的宝马,这样背景深厚的人,又是皇城根子下,谁知道是什么盘根错节的势力?
她素来也不喜欢同贵胄打交道,当然贵胄中的纯种商人朱七爷除外。
“爷,不跟着他们吗?”身后,随扈策马过来问。
男子摇头:“你没瞧见那位夫人多谨慎,若是跟上去不把我们当成坏人?她刚才从喜盈坊出来,你过去问问。”
随扈立即应了,下了马进了店子问那孕妇的身份,店主开始还不肯说,当随扈将腰牌一亮,那店主脸色变了,赶紧将海棠的身份老老实实的都说了出来。
随扈回头报告男子。
“上膳楼?”他扶了扶额头,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似乎听到谁提起过。
随扈一下子想了起来:“爷,你忘了?!七爷不是开的上膳楼吗?听闻他是跟人合伙的,难道就是她?”
朱琮一愣,失笑道:“那倒是,别的事不好问,这件事倒是好问极了。走,咱们去七叔的府上走一趟便是!”
海棠回到家里,完全没有意识到现在正有人开始调查她。
她现在的事情可多了,写请帖就是一个费时间的事情。日子跟叶家已经定下来了,就定在八月十五。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圆人团圆。
绫罗负责写字,海棠负责想请谁。
之前按照海棠的提议,两家办做一家,都在上膳楼算了,不过叶飞白还是坚持娶亲在叶家的院子里办。毕竟上膳楼算是女方的地盘,大概叶飞白不想占这个便宜。
叶家有镖局武馆,但是那些生意自然没有海棠有钱。海棠虽然想大办,可是也得顾及到叶家的面子。
“绫罗,你说我们这院子可以请多少人?”海棠兴致勃勃的说。
绫罗瘪了瘪嘴:“海棠姐,不是请多少人的问题,其实咱们在京城认识的人也没那么多呢。除了上膳楼的伙计、顾三爷一家、罗丝夫人一家,其实亲近的也没多少人了。这院子肯定是够了。”
海棠想想也是,叶家的客人叶家请,他们请这些人也够了,若是一些泛泛之交实在没有必要。
“行,那到时候咱们就在院子里办酒席,这些人加上隔壁邻居的,也够坐满一院子,到时候好好的热闹热闹。”
“嗯!”绫罗高兴的点头,赶紧将请帖一张一张的写出来。
这个时候,朱琮已经到了七王爷朱由政的府上。
门房正蹲在门口呢,一抬头瞧见那高大的白马,立即认得主子了,吃惊的一看,可不就是那位吗?!
“啊哟,太子爷,什么风把您给出来啦?!”
第408章七夕
眼前骑着高头白马的,不是别人,正是穿着常服出门的东宫太子朱琮。
“王爷在不在?”
门房连忙道:“刚还在那,这会儿应该是去上膳楼了,王爷说这几日在府里吃饭嘴巴淡,便要去上膳楼打牙祭,这会儿应该是在那儿坐着呢。”
“上膳楼在在哪儿?”他问。
“就在南街的街口上,招牌显眼着呢。”门房垂着手应道。
朱琮马都没下,直接打转往南街去了。
到了南街,果然就看到那飞檐琉璃瓦的酒楼十分显眼。
他这皇叔算是个闲王,管着皇商,自己也爱做生意,别的不理,生财倒是有一套。
眼瞧着这大门口川流不息的人,客人倒是真多。
朱琮带了随扈一起径自入了上膳楼,一问,果然说七爷就在二楼的包间。
朱琮推开门的时候,就看到朱七爷靠着窗边悠然自得的望着下面的街景,一只手拎着一只精致的紫砂壶正在自在的喝着茶。
说起来,朱七爷虽然是朱琮的皇叔,但是比他大不了几岁,算是太子最小的叔叔。
朱七爷转眸一看,原来是太子来了,连忙站了起来:“什么春风把你给吹到这儿来了?还当真是稀客!”
朱琮径自坐下,微微一笑:“七叔真自在。”
朱七爷也跟着坐下,笑道:“能有什么不自在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时,外头伙计将菜端了上来,只见一样一样的,连续不断,不一会儿就上满桌了。
这屋里就朱七爷一个客人,另外两个是随从。
朱琮倒是有些吃惊:“你一个人,吃得了这么多?”
“你不是来了吗?”朱七爷笑道,拿了筷子夹了一只鸭腿送到他跟前的盘子里:“尝尝我这酒楼的味道,看看跟宫里有什么不一样?”
朱琮看着碟子里的菜,睨了旁边的随扈清溪一眼,清溪急忙过来试了银针又试吃了,点点头没问题。
朱七爷哈哈一笑:“你的性命精贵,我不勉强。你今日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朱七爷说着,自己已经马不停蹄的吃了起来。
朱琮舀了一勺鸭汤,只见一大钵鸭汤,里头放着一些中草药,喝到口里鸭汤清甜并不油腻,草药的味道淡淡的不是很浓,入口倒是极滋润的。
吃过之后,感觉让人眼前一亮,的确是夏日滋养的好东西。
“我来,还真有点事。我想你打听一个人,听闻你跟人合伙开的这上膳楼,你这合伙人还是个女子?”
朱七爷一愣:“你什么时候关心起这些芝麻绿豆的事来了,对啊,是个女子,怎么了?”
朱琮戏谑的笑问:“七叔你风流倜傥,难道对方的丈夫就不吃醋?”
朱七爷释然一笑:“没事,大家都认得,哪那么多醋可吃。我后宅那么多姬妾,难道你当七叔我是急色鬼不成,见了女人走不动路吗?”
朱琮一听,大吃了一惊:“你说是熟人?”
朱七爷吃着菜,漫不经心的说:“你也认得的,不就是公孙曜吗?”
这话一出,朱琮更吃惊了。
公孙曜,似乎有许久没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了,数数时间,似乎有三四年了。
当初他年纪轻轻,就成了御医局的一等一医术的御医,就连父皇母后看病都会指定他来医治。
那时候他虽然身为御医,可谓是圣宠极隆。如果不是因为庄妃之事受到牵连,他也不会自请出宫卸甲归田。
朱琮想起那个给自己写信的人,再加上那扇子上的字迹和公孙曜的身份,更加确信了当初给他写信献计告密的那个人是公孙曜无疑。
这个人不但医术高明,心思细密,也是个心计深沉不可多得的智囊型人才啊。
朱琮试探问:“他既然入了京,现在在做什么?”
“据说在宛城开了药铺。”
宛城?那是个小城市,开药铺能有什么大出息?
“他都到京城了,为何不入朝继续做御医?”
朱七爷懒懒道:“我哪里知道他?恐怕是跟我一样,觉得做生意逍遥自在的很,哪里乐意去看人眼色。”
朱琮沉默了,眼眸转动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朱七爷瞅了他一眼,觉得他肯定在算计什么,提醒他:“你可别打公孙曜的主意,我看他那个人闲云野鹤惯了,是不乐意再入宫做事的。御医是什么?那是提着脑袋的事儿,再光鲜又如何?他要是知道你从我这打听的他,不定要怪我。”
朱琮一笑:“我又没有这个意思,七叔想太多了。来来来,这么多菜,我陪着你吃。”
朱七爷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第二日就是七夕节,这日果然沿河护城河几乎人满为患。
傍晚天黑之后,河边人更多,因为七夕,满城挂着彩灯,城门大开,人们都涌到河边放莲花灯,少年少女都出了门,哪个不希望找到一个意中人?
公孙曜坐在马车里,陪着海棠一起,碧柳因为叶飞白的约,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绫罗在一旁陪着。
“不晓得碧柳这丫头在哪里?”海棠眼神暧昧的看向公孙曜,一副看热闹的神情。
公孙曜望着她,十分无语。女人果然天生比较八卦。
河边树荫下一对对一双双的,海棠往外瞅去,自言自语的说:“说不定就在那些人里面。”
柳树上挂着彩灯,斑驳的灯光透过柳树浓密的叶子照在情侣的身上,海棠瞪大了眼睛看了半天,愣是没有分辨出谁是谁来。
公孙曜将她拉了回来,扶着她的肩膀:“别看了,看你伸着这么长的脖子,倒把脖子都伸的酸了。”
男人将她拉入怀中,环着她渐粗的腰,笑道:“看别人做什么,咱们难道不是一对吗?就坐在这马车里,赏着外头的风景,挺好。”
海棠窝在他的怀里,悄悄翘起嘴角,突然,看到河边一个女孩放了一盏莲花灯,她叫道:“瞧,那是碧柳了!”
公孙曜看去,果然还是被这女人发现了,叶飞白站在碧柳的身后,手里也拿着一盏莲花灯。
碧柳放了莲花灯,转头在他耳畔说了一句悄悄话,叶飞白笑着点点头,也弯身将手里的荷花灯放了出去。他站起来时,碧柳伸手过来拉他,两个人的手便一直握在了一起。
那一对璧人,果然是珠联璧合。
绫罗趴在车窗边,有些闷闷的,虽然她年纪不大,不过改明儿她也要去找个好夫郎去!
第409章会诊
海棠看到绫罗闷闷的,笑着说:“你也去吧,去放一盏莲花灯许个愿。我们停了车在这里等着你。”
绫罗一喜,赶紧点了头,兴冲冲的去买莲花灯了,买了莲花灯后,她直奔着碧柳和叶飞白去了。那两个一看到她,赶紧把握着的手撒开了,满脸的不好意思。
见绫罗过来放灯,两个人便陪着她一起放。
海棠窝在相公的怀中,轻松而惬意,不知道哪里传来烟火的声音,河岸对面只见漫天的烟火,绚丽如同云霞。
“真好!”她感叹道。
“什么真好?”公孙曜问她。
“现在的日子真好。”
公孙曜一笑:“怎么,不想回家了吗?”
海棠抬头看他:“只要有你、有我、有孩子在的地方,都是家。”
公孙曜看着她的眼眸深沉而温柔,点了点女人的鼻尖:“看在你会说话的份上,赏你。”
海棠不知道他要赏什么,只见他从袖子里取了一个金步摇,她惊喜的瞪大了眼睛,只见这只步摇做工十分精致。
这是一只盛开的海棠花,花瓣上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花瓣上镶嵌着红珊瑚,蝴蝶上点缀着红宝石,蝴蝶的翅膀下落下一排晶莹剔透的白钻流苏,轻轻摇曳绚烂生辉。
“好漂亮!”这么别致的金步摇,她自然十分喜欢,这步摇不是一般的款式,一看便知道肯定是相公特意定制的。
“喜欢?”他问。
“当然。”海棠开心的说。
“我给你戴上。”公孙曜将金步摇斜插在她的发髻上,在淡淡的灯光中熠熠生辉,更衬出女子的华贵俏丽。
“好看。”他唇角微弯,“相公我的眼光果然不错。”
海棠哈哈一笑,伸手刮他的脸:“你倒还学会自夸了?”
他低头,便在她唇上一吻,认真的说:“还真不是自夸,实事求是呢。”
她娇嗔一笑:“小心绫罗回来了。”
这会儿,绫罗果然放完了莲花灯兴致勃勃的回来了,她今年十五岁了,她也祈愿自己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这一夜七夕直闹的半夜整个京城才渐渐的沉静下来。
这时,宫里头值夜班的几个御医在睡眼朦胧中被叫醒,小太监开口,急切的说:“太后娘娘病了!半夜发了急病了,快点去!”
几个御医一听立即吓得汗都出来了,不敢怠慢,立即麻利的穿好了衣服,提着药箱马不停蹄的随着小太监去了慈安宫。
太后半夜发病,这不是小事,立即就惊动了皇帝和皇后。今朝皇帝虽然算不上多贤明,但是的确是个孝顺的。
他半夜时分也赶到了慈安宫,同时闻风而来的还有皇后。
太后的寝宫里,传出一阵阵痛苦呻吟的声音,永桓帝心中一紧,立即进了殿内,只见几个御医正在床边替太后诊治。
他只得坐在旁边等候诊断的结果,可是此时此刻,他哪里坐得住?坐一会站一会,看御医诊断个没完,着急的问:“到底怎么样了?”
御医完成了手边的诊断,抹了一把汗,立即到永桓帝跟前禀告:“陛下,太后娘娘还是老毛病,是心疾,这个十分要紧,得用药慢慢调理。”
心疾?
永桓帝十分恼火,道:“这心疾你们这些御医都调制了多久了?至今没有去根,难道每次都叫太后这样煎熬?你们这般无用,朕要你们做什么?!”
这病,说起来也有一年了,如今太后犯病的频率越来越高,瞅着这情况越来越严重,永恒帝如何能不着急?
御医已经用了药丸和针灸,可是床榻上依然传来太后痛苦呻吟的声音。
永恒帝气急败坏的说:“孙永宁人呢?他身为御医官,人呢?”
御医抹了一把汗水,喏喏的说:“孙大人今日不在宫中值班,所以一时半会传不到人。”
这时,伺候太后的御医过来禀报:“陛下,太后娘娘现在好一些了,说要休息了。”
永恒帝本打算现在就将孙永宁拎进宫来,看到太后又要睡了,想想也不妥。
皇后在一旁劝:“陛下,不如明日一早,让孙永宁带着御医们给太后会诊吧?”
“也罢!”永恒帝一甩袖,咬牙切齿的说:“今晚朕就暂时放过那厮,明日一早非得给朕一个交代不可!”
孙永宁昨晚在家中饮宴,第二天迷迷糊糊的被下人叫醒,说是外头小黄门来传话叫进宫会诊。
孙永宁唬了一跳,一听就知道宫里头出事了,不然哪能一早叫他呢?他赶紧让人送了醒酒汤过来,又特地去沐浴了一番,换了衣裳,去了一身的酒气,这才入了宫中。
他来时,御医局里的大小御医们已经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个个愁眉不展。
孙永宁是御医总掌,管着手下的大小御医。
他一过来,昨晚给太后诊治的宋御医便过来禀告了昨夜太后又犯病的事情,并且说了皇帝大怒让他们一早会诊。
孙永宁皱起了眉头,太后那病,他是知道的。不是不能治,但是有一个条件,太后以后都不能吃红肉、不能吃鸡蛋、不能吃油腻,可是太后素来又最喜欢吃这些东西,每日珍馐美味,如果不让她吃,她定会骂他没用。
要说治根本,还有一个法子,那就是针刺,但是针刺的是几个最为关键而危险的穴位,太后体胖肉厚,一旦有差池,小则瘫痪重则丧命。太后有差池,他九族都得赔上。这个法子太冒险,于是他选择了最保险的汤药治疗。
可是这疗法显然成效并不太好。
孙永宁有些头疼。
其他御医看他皱着眉头沉着脸没作声,也不敢发腔。
“容我再想想。”孙永宁道。
“孙大人,不如还是用针刺吧?”一个太医提议。
孙永宁怒瞪着对方:“针刺?你想死,我们这一帮人还不想跟着你陪葬!”
这话一出,那人赶紧闭了嘴巴。
太后宫中,太后娘娘昨夜发病,抢救过后今晨终于缓了过来,脸色蜡黄的靠在床头,宫女送了清粥给她。现在她也吃不了别的,只能喝点稀粥了。
太子朱琮早晨已经听到消息,过来看望太后。
“乖孙……”太后对他招招手,流着眼泪说,“祖母差点就见不到你了……”
朱琮握着祖母的手,问:“难道孙御医还没想出法子吗?”
太后怨恨的说:“他要是有法子,我这病也不该如此反复,饭桶,都是饭桶!早晚革了他的职!”
朱琮眼眸一转,想了想说:“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如今正在京中。何不找他过来?”
“哪个?”太后问。
“公孙曜。”
第410章进宫
太后一愣,她的确想起宫中曾经有过这么一号人。
但是,她也想起了当初同这个人牵扯的那桩公案。
她微微蹙眉,有些犹豫:“行吗?从前听闻他的医术的确是不错的。”
“行不行,叫进来诊治不就知道了吗?”
“好,就传了哀家的命令下去,叫他进宫来吧。”
太子点头,嘴角微微勾起一丝浅笑。
一早晨海棠便在房里忙碌开了,她在一张宽敞的桌面上展开一块质地柔软的粉红色棉布。
又拿了裁衣服的粉锭子小心翼翼的划线,碧柳站在她身旁指导着。古代的女孩多数都会针线缝衣,海棠可不在行。所以她亲手给宝宝做衣服还是得碧柳在一旁指导一下。
“多了多了!”碧柳叫道,“初生的孩子没有那么大,再画小一半就好了。”
海棠怀疑的看了她一眼,“你确定?”
“确定!”碧柳连连点头,“我从前看我婶娘做过的。”
海棠见她算是个有经验的,便按照她的要求划了一小块布料,孩子的衣服简单,划了主衣料子,再画袖子,然后缝起来就可以了。
海棠照着粉线剪下了布料,提起那小小的料子,只觉得心里都融化了一般。
“真可爱。”碧柳赞道。
海棠一笑,坐了下来,便拿起针线要开始缝纫了。
绫罗在一旁说:“海棠姐,你身子重,不然我们替你缝吧,何必要亲自动手?费眼睛又累人。”
海棠摇摇头:“不,这是我给宝宝第一次做的衣服,我一定得亲手做出来。就当作她出生时给她的第一份礼物。”
淡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女人的脸上,她露出温煦而慈爱的光芒,低着头细心的缝着手中的小衣服,这画面让人倍感温暖。
这就是公孙曜进屋时看到的情景,他今儿要去顾三爷那里商量一下拓宽京城药材渠道的事情,正要跟海棠说一声。看到她这么温柔的样子,禁不住站在门口看了半晌。
海棠抬眼看到他,笑着问:“进来啊,杵在门口做什么?”
公孙曜道:“我过来跟你说一声,待会要去顾三爷那里。”
“哦?什么事?”
公孙曜摇摇头,道:“如今京城里头的药材如果光从漱玉山庄运过来,一来数量不够,二来时间太长。顾三爷的意思,是他想跟我合作在宛城附近找山头种些药材。”
海棠倒是有些诧异:“南有南药,北有北药,这边若是种药,种出来的跟咱们在安县的药材该是不一样了吧?”
公孙曜点头:“自然不同。我这就去跟他商议一下,如果能够在这边找到合适的地方,华北的供货要方便许多。”
海棠点头,说的也是这个理儿。
两个人正商讨着,隐约听到院子外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守着院子的护院喝道:“什么人?”
“混帐东西!咱们是宫里来的,太后旨意,宣公孙曜进宫!”
院子外的声音,屋里的人都听了个清楚。
公孙曜大吃一惊,海棠同碧柳绫罗面面相觑。
进宫?太后旨意?他们同太后又没有什么接触,太后为何要宣公孙曜进宫?
“我去看看!”公孙曜说完,脚步已经跨出了房门。
“扶着我。”海棠连忙放下了手里的活计,扶着绫罗一起带着碧柳急匆匆的往外头去了。
公孙曜才到了院子,只见护院已经放了人进来,一行七八个太监鱼贯而入。
“太后口谕,宣公孙曜速速进宫觐见。”
为首的说个白眉的老太监,那太监一瞧见公孙曜便笑了起来:“哟,还真的是公孙先生呢,多年不见,倒是越发的丰神俊朗了!”
那太监公孙曜也认得,是太后跟前的老人,叫做德海的。
“大监,敢问太后娘娘是有什么事找草民?”
德海傲然道:“这个可得问娘娘,娘娘想见的人那就得见,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哪里敢多问一句。公孙先生赶紧的吧!”
德海瞧着后头海棠大腹便便的被绫罗扶着过来,便知道是他的夫人。
他双手一拱,笑道:“恭喜啊,尊夫人这是要为先生诞下麟儿啊!”
公孙曜犹疑了不过几秒,知道如今便是不想入宫,也不得不入宫。太后的旨意都上门了,哪里躲得过。
“那就请大监给点时间让公孙沐浴更衣。”
要见太后,沐浴更衣是必须的。
德海点头。
公孙曜请了德海几个人在厅里坐着奉茶,这才进去换衣服。
海棠让碧柳去招呼,她打了招呼之后便去后头找换衣服的公孙曜。
“到底怎么回事呀?”海棠着急的问,“是不是有麻烦?”
公孙曜在浴房里迅速的冲了澡,擦干之后换了一身簇新的天青色缎衣,出来之后安慰她说:“没事。我跟太后无怨无仇,她没道理害我。何况事出突然,如果我猜的没错,大约是谁生病了。我因为以前是宫中御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