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香田园:农家有女桃花多-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赐坐!”太后兴致勃勃的说。

    在她跟前,五个菜已经都打开了盖子,腾腾的冒着热气,散发出让人垂涎欲滴的香气。

    这五个菜都已经经过太监的试吃验毒,太后瞧着这香气色泽,跃跃欲试。

    公孙曜坐在太后的下首,见她已经吩咐太监将各种菜都夹了一些,她尝了尝,只觉得味美甘香,既味美又好吃,带着淡淡的药香,竟比吃那些御厨大菜还要爽口。

    “味道不错!”太后赞道,“公孙曜,你倒是给我讲讲,这几个菜有什么讲究。”

    “是。”

    公孙曜指着其中一碗汤,解释道:“这是虫草红花赤芍鸭汤。这个季节,鸭汤滋阴去燥,赤芍红花活血,虫草滋补,对心疾有益。”

    太后点点头:“的确不错。”

    她指着其中玫红色色泽好看的菜,问:“这是什么?”

    “这是玫瑰鸡蓉球,其中略酸的是山楂,加入了红参汁,少许白菊去热清肝,滋养心脉肝脉,味道酸甜,让人神爽。”

    太后大悦,赞道:“的确酸甜味道,好吃。没想到上膳楼居然会有这么新鲜的菜式!这个连御厨房都没有。”

    她又指着一个看起来晶莹剔透摆成凤凰图样的菜式:“这又是什么?”

    “这是一味凉菜。乃是清热首选,叫做水晶凤凰。”公孙曜道。这菜当初海棠做过给朱七爷吃的。

    “哦?”太后觉得很神奇,“晶莹剔透,难怪叫做水晶凤凰。这个又是什么做的?”

    公孙曜微微一笑:“这是绿豆芽所制,加入了绿豆微煮的汤汁,解一切草木金石之毒。”

    “原来如此!”太后恍然大悟,她没想到一个小小民间酒楼,菜式上竟然花了这么多的巧思妙想。

    瞧着这么多新奇好吃的菜式,她心情大好,赏了菜也让公孙曜陪着她一起吃了。

    一顿饭下来,她吃过了果然觉得比平日吃那些御膳房的菜精神许多。

    公孙曜因为要准备汤药,下去之后,德海瞧着太后高兴,凑到她身边说:“太后觉得这药膳可合意?

    “的确好!”太后赞道,“民间酒楼能做这样,不简单。”

    德海嘿嘿一笑,神秘兮兮的说:“奴才若是再说出一件事来,娘娘还更要稀奇呢。”

    “哦,什么事?”

    “您可知道这药膳楼是谁开的?”

    “哀家如何能晓得?”瞧着他那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太后道,“少给哀家卖关子,快点讲。”

    “是一个女子。”德海道,“正是公孙曜的娘子。”

    太后大吃一惊,眼眸一转,“怪不得……不过这女子果然如此厉害?会不会其实是公孙曜开的?”

    德海摇头:“不是,奴才也打听过了。这酒楼的东家有两个,一个是公孙曜娘子叫海棠的,另外一个是七王爷哩。听闻东家就这两个,公孙曜并不在其中。公孙曜倒是在宛城有个小药铺叫仁生堂,听闻仁生堂的药材也很不错。”

    “一个女子?”太后还是难以置信。

    “奴才听闻那女子还开了一个一品糕店,卖天下一品糕呢。”

    太后好奇心又起,“天下一品糕?什么糕点敢起这么大的名字?也不怕大风闪了舌头?”

    这太后对美食素来十分热衷,如今一听说这天下一品糕,她在深宫之中听也没听过,心里跟挠痒似的好奇。

    “你去将那一品糕悄悄的买过来给哀家尝尝。”

    德海点头,有些犹豫,“可是不知道公孙大夫会不会要求忌口呢?”

    “没事,你尽管去买,哀家尝尝而已。”太后心急的说。

    德海了解太后的心情,这次他没打算惊动海棠,便让一个小太监打扮成老百姓直接去一品糕的专卖店买了几样回来。

    当这糕点送到了太后的跟前,太后震惊了。她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糕点啊,不光是外形,连香气都同日常吃的不同。

    这外形比起她平常吃的那些糕点好看太多了,而且一看便引得口水直流。

    “哀家要尝尝。”太后双眼放光。

    小太监连忙呈上金筷子。

    太后吃了一口,便停不下来了。

    德海急了:“娘娘,浅尝则止,浅尝则止呀。”

    太后听了他的话,这才一样尝了些,搁下了剩下的,怕自己再吃,便赏给了太监们。

    小太监一人一口,不过片刻就吃了个精光。吃完之后,竖起大拇指说好吃。

    太后坐直了身子,德海急忙递上干净的热帕子,她擦了擦嘴角,道:“这女子,哀家倒是越来越好奇了。得找个机会,会会这女子。”

    德海献计道:“这个不难,这次公孙大夫若是治愈了娘娘的心疾,过些日子,借着赏赐的由头宣那女子进宫,到时候便可以见一见了。”

    太后满意的点头:“你这主意不错。哀家现在真的吃饱了,看来得去御花园走走啦。”

    公孙曜此时哪里知道太后已经盘算着要见海棠了,他正在御药房里忙碌,这御药房里制造太后用药的药材他都要亲自验过,亲自保管,亲眼看着入锅。这宫里头的汤药,是半点都马虎不得。

    一回到这地方,他便想起了四年前庄妃那件事。

    当初庄妃怀孕,是他诊脉安胎。在那段时间,皇后曾经悄悄的找过他,暗示一些事情。后宫之争,他不是没有见过,但是身为一个大夫,他是治病救人的,不是害人的。他当作什么都没听到,这种态度似乎惹怒了皇后。

    庄妃十月怀胎,顺下产下麟儿,正是五皇子。庄妃得宠,五皇子自然深得皇帝喜欢。那日皇后来看时,脸色十分难看,看他的神色讳莫如深。

 第415章训孙子

    这件事之后,一次皇后传他诊治,说是头疼,他对症下药,可是吃过药后却头疼加剧,当时皇后便斥责了他,换了孙永宁去诊治。孙永宁是他同一个师傅出来的师兄,医术也算得出类拔萃,但品阶比他低。

    皇后的脉相公孙曜细细诊断过,他的药明明是对的,而且皇后的脉相很平稳,不可能头疼加剧。

    孙永宁开药之后,皇后的头疾立即便痊愈了,当时公孙曜便觉得这件事有蹊跷。孙永宁顺利升官,在皇后的坚持下他被贬为普通御医。之后庄妃和五皇子也都交由孙永宁亲自诊治。御花园的一次孩童打闹,五皇子落入池中,责任归咎在四皇子的身上。五皇子身亡、四皇子圈禁。

    五皇子入殓的时候他看过那脸色,虽然不明显,可是他却看出是一种慢性中毒的迹象。瞒得过一般人的眼睛,却瞒不过他的眼睛。五皇子是会游泳的,掉入池中溺死的唯一原因应该就是因为这中毒造成的孱弱。

    五皇子入殓当日,庄妃因难以承受丧子之痛悬梁自尽。

    这样的结果,他很清楚,到底有谁在高兴。

    这个时候,他听闻孙永宁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说正是因为当初公孙曜替庄妃安胎时没有照料好胎中的皇子,这才导致了五皇子体弱,早夭之像早定。

    皇帝是很欣赏公孙曜的医术,但当时五皇子夭折庄妃自尽,皇帝悲痛,听信了孙永宁的话迁怒于他。

    公孙曜并没有等皇帝下令,便自请贬谪为平民,离了宫廷做个闲云野鹤。

    他知道,身在宫中,不少人就是依靠结党营私才得以站稳脚跟。但是他不屑!与其深陷泥沼,不如抽身而去,落得个逍遥自在。

    如今不得已入宫替太后诊治,他依然没打算回宫,此事之后,便远离皇宫最好不过。

    他看汤药熬好了,便让在一旁早已等候着的太后身边的小太监将汤药端去了。

    他跟在太监的身后,也打算去替太后诊脉。

    才出门,便看到头戴乌纱身着朱红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向他走过来。

    那人径直到了他的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正是孙永宁。

    孙永宁上下冷淡扫了他一遍,道:“师弟你来,怎的也不跟我打个招呼?悄无声息的便入了京城,入了皇宫。如今这里到底是我的地盘,你这样做,什么意思?”

    公孙曜淡漠的看了他一眼,道:“我是奉旨入宫,这里乃是皇家之地,什么时候成了你的地盘了?这笑话,到我的耳里听听便罢,最好还是不要传到他人耳中。”

    说罢,他大步跟着太监一起送药往慈安宫去了。

    孙永宁咬着牙,攥着手心,这厮几年来重新回到宫中,居然还是那副自命清高的样子,简直是岂有此理!若是他真想赖在这宫里头不在,大不了再请主子出手,故技重施,一样让他在宫里不能立足!

    孙永宁气归气,如今公孙曜正在得势,太后又不是好惹的,且观察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公孙曜到了慈安宫中,太后刚刚午休起来,精神颇好。她如今知道公孙曜是有妻房的,想着这几日公孙曜一直在宫中十分辛苦,便特地许他今日早点回家,明天上午晚些再来诊脉即可。

    这对于一个民间大夫来说真算是莫大的恩惠了。要是换了一般大夫,那不得在宫里头治好了贵人才能出宫?

    公孙曜心里松了一口气,叮嘱了几句,他不在的时候必定要德海亲自督促煎药,亲自端给太后喝了才行。

    叮嘱完了,他这才出宫去了。

    孙永宁听闻公孙曜出宫去了,特地寻了个由头又去了御药房,他十分好奇,自己的汤药功效有限,公孙曜到底是使了什么方子,居然能让药效如此神奇?

    他到了御药房,滴溜着一双细长的眼睛到处瞅,瞧见医女在检视药材,装作随意的问:“昨儿那民间大夫用的什么方子,拿来我看!”

    医女犹疑的看了他一眼,答道:“公孙大夫吩咐了,这方子不能给其他人看的。”

    孙永宁恼怒,装出一副官威:“本官是其他人吗?这御药房难道不是本官的管辖范围吗?你这是以下犯上!”

    医女看他生气有些害怕,正在犹豫要不要将方子拿出来,这时看到外头德海带着几个小太监过来了,她灵机一动,急忙过去禀告德海。

    “大监,孙大人要昨日公孙大夫的方子,但是公孙大夫吩咐过方子是要保密的。”

    孙永宁看这医女居然敢告状,心里怒不可遏,可是在德海跟前,还没有他发火的份儿。

    德海一甩手中的拂尘,瞅了孙永宁一眼。他是个明眼人,当初公孙曜和孙永宁的明争暗斗,他即便是不清楚内情,猜也能猜到几分。如今公孙曜有了好方子,孙永宁自然嫉妒。嫉妒归嫉妒,那是人之常情,但是若是他想捣鬼,那可是门都没有。

    德海冷冷一笑,斜眼瞅着他用尖细的嗓子说:“孙大人还真是负责。这御药房的确是大人负责的地方。不过……公孙大夫的方子,那是太后允许保密的。太后老人家亲点的大夫,难道孙大人还要查看?你是不信公孙大夫的医术,还是不相信太后老人家的眼光?”

    孙永宁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急忙陪着笑说:“哪里的话。因为公孙曜是民间的大夫,我也是例行公事。”

    德海讥讽的说:“例行公事?就怕有的人自己没本事,偏偏要以公谋私吧!”

    孙永宁看他疾言厉色,唬的心里一哆嗦。

    德海没有理会孙永宁,直接对医女说:“你听着,公孙大夫的药材、方子都是关系到太后的身家性命,此时起,没有咱家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许沾边。哪怕圣上到了这儿,咱家还是这句话!”

    德海这番话字字铿锵,听在孙永宁的耳朵里简直跟打耳刮子一般响亮。他哪里会想到他堂堂一个御医总领,在自己管辖的御药局,竟给人像孙子一样的训斥?

    可是他又不敢作声,德海这老太监,在太后跟前有面子,就是皇帝来了,少不得也要让几分呢。

    他心中恨恨,都是因为公孙曜!真该死!

 第416章三顾茅庐

    公孙曜才出宫门,便看到一个身着锦缎的灰衣小厮拦住了他的去路。

    小厮脸上露出殷勤的笑容:“我家主子请先生一叙。”

    “你家主子是哪个?”公孙曜有些疑惑。

    “先生随我来便是了。”小厮自信的走在前面引路,似乎确信他会跟着过去一般。

    这小厮的气度瞧着不一般,主子必定非富即贵。

    这么打哑谜的请他过去,公孙曜心里也有几分好奇,情不自禁的跟这小厮的脚步一直到了宫城外的一座茶楼。

    这茶楼虽然偏僻,却异常的干净清雅,瞧着品味不低。

    “在二楼。”小厮回头笑着客气的对他说。

    顺着光滑的黑漆木梯一直上到二楼,果然看见靠窗坐着一个素衣男子,整整两层楼,楼上楼下就只他一个人无人打扰,看来应该是将这茶楼包了下来。

    他侧身坐着,通身气度高华,白皙的脸庞如上好白玉一般,手里轻摇着一把泥金折扇。当公孙曜走近时,他直起身子,侧身对他一拱手,道:“先生请坐。”

    公孙曜一愣,唬的一跳,立即作揖道:“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朱琮唇角微勾,一双凤眸上下打量了他一遍,笑道:“难得先生如此好记性。”

    “坐。”太子伸手请他坐。

    公孙曜不过迟疑了几秒,便坐在了朱琮的对面。

    朱琮气度雍容清贵,是几个皇子之中最有帝王相的人。公孙曜几年前见过他几次,虽然不熟,不过模样还是印象深刻的。

    几年过去了,他已经由原来的青葱少年变成了如今沉着的青年了。

    “不知道殿下找草民过来,所为何事?”

    朱琮静静的看着他,戏谑的唇角微扬:“先生是明知故问?”

    公孙曜看了他一眼,眼底划过一道异色。看来他是知道了。

    他面色不变的说:“草民的确不知道。”

    朱琮看他在这里装傻,摇了摇折扇,将扇子展在他的面前,道:“这扇子上的字先生觉得题得可好?”

    公孙曜抬眼,便看到折扇上豁然写着几个墨字,正是“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

    他抬眸看向太子,道:“殿下是何意思,还请言明。”

    朱琮看他神色,应该已经明白自己知道了他就是那个写密信的人,现在他问自己找他到底是什么目的。

    眼前这是个聪明人,他也不打算说暗话。

    朱琮悠然的摇了摇折扇,道:“东宫之中,得心应手之人甚少。现在还有一个东宫少保之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公孙先生有何看法?”

    他目光转睛的望着公孙曜,双目灼灼。

    太子少保,正二品官员。一旦太子登基成帝,将来便是当朝太保,一品大员,封疆大吏。

    太子是想用这样的官职引他入东宫辅政。

    公孙曜心里微微一笑,没想到太子倒是瞧得起他。

    “草民不过区区一个大夫,有什么值得看重的。据我所知,东宫贤者云集,怎么也不少我一个大夫吧。”

    太子神色微变,他这意思,是拒绝了自己的邀请?

    “公孙先生,这次邀请你来,是本宫的诚心。你既然肯帮我一次,为何不能帮我第二次?”他语重心长的说。

    公孙曜笑道:“太子贤能,又哪里需要我这平头百姓的帮忙?太子真是太严重了。”

    朱琮就这么吃了个闭门羹,还打算说些什么。公孙曜看看天色,道:“天色不早了,草民妻子恐怕还在家中等待我回去吃饭,先请告辞。”

    他要走,朱琮自然不能强留,只得点头。

    公孙曜离去之后,小厮愤愤道:“这个公孙曜,还真是!放着二品大员不当,将来还是封疆大吏,怎么甘心去做个小小的药材铺的老板?简直不可思议。”

    朱琮沉思了片刻道:“古时候有三顾茅庐,真正有才华的人,总是有些架子的。如果我不能学刘备三顾茅庐,又怎么请的来诸葛亮呢?”

    公孙曜骑马到家,果然看到绫罗在院子门口张望,家中已经生起炊烟,空气中飘荡着饭菜的诱人香气。

    他嘴角浮起笑容,这才是他要的日子,满是烟火气的平静日子。

    他想起离开时太子的脸色,那样子,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吧。

    绫罗瞧见他,欢喜极了:“公子,可把你盼回来了!”

    他下了马,绫罗立即将马牵了进去,里头的女人听到绫罗的声音,已经笑容满脸的迎了出来。

    “相公!”海棠过来拉着他的手,“你回来的正好,饭菜刚熟。”

    公孙曜心情愉快的牵着她的手,两个人一起进了饭厅。碧柳中午在上膳楼吃饭没有回来。绫罗同他们一起围桌吃饭。

    “太后的病没事了吧?”海棠瞧着他脸色好,看得出应该是没事了。

    男人点头:“紫蓝丹草不愧是西域奇药,治疗心疾效果极佳。”

    “那咱们上膳楼送去的药膳,太后吃了怎么样?”海棠兴致勃勃的问。

    “这个嘛……”公孙曜露出为难的神色,“你是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海棠被他吓了一跳,难道那天送去的菜不好吃?还是厨师紧张之下加多了盐,咸了还是淡了?

    公孙曜看她紧张的神色,微笑道:“你不用担心,太后很满意。”

    海棠恼火的嗔了他一眼:“你就知道捉弄我。”一想起太后满意,海棠有些兴奋,那可是太后诶。在现代相当于大明星了,她说一句话,岂不是全天下的人都要认可他们上膳楼?

    可是让太后出来做广告,这件事她也就只敢想想罢了。

    公孙曜看她发呆,问她在想什么。她将想让太后做活招牌的想法说出来了。

    公孙曜失笑无语:“这个想法,你有都不该有。若是有,便是对太后的大不敬,坐大牢,说不定还要牵连九族,连我也要被你连累。”

    海棠才不会信他,一定是在唬她。

    她嘟起嘴说:“我就不信,她既然喜欢吃咱们上膳楼的菜,说不定哪天就主动跑来给咱们做广告了。”

    公孙曜摇摇头,对于她的异想天开不以为然:“嗯,那你就做梦哪天太后变成你的活招牌吧!”

 第417章大理寺

    凤凝宫中,萧皇后清晨起来,沐浴更衣之后,正坐在梳妆镜前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宫女在用白玉梳细细的梳着她光滑细腻的乌发。已经年过四十的女人,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无论头发、皮肤却依然细腻光泽。

    萧后一早起来,便觉得有些不舒畅,右眼皮老是跳,总觉得有些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她细细看着镜中的自己,虽然保养得宜,依然逃不过岁月的痕迹。她摸了摸前鬓,似乎看到一丝银色,她蹙起眉尖,伸出修长的手指挑起那根白发拔了出来,痛的一颤。

    她恨恨的将那白发扔在了地上,此时此刻,便是再璀璨的珠宝也难以让她心情好起来。

    “娘娘……”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进来,连门都来不及敲一下。

    小太监跌跪在她的腿前,萧后踹了他一脚,嗔道:“小猴子,什么事如此着急?一大早呼呼喝喝的成何体统?”

    被萧后骂作“小猴子”的太监正是她的内宫心腹太监何爽。

    何爽着急的禀告道:“娘娘,大将军出事了。”

    萧后一愣:“你是说我大哥出事了?什么事?”萧大将军兵权在握,向来飞扬跋扈,在京城还没几个人能治得住他,怎会出事?

    “是被太子扣起来了!”何爽急切的说,“将军犯了案子了,报到大理寺去了,正好现在皇上让太子兼管大理寺,就被太子殿下给扣下来了!”

    萧后一呆,蓦地一掌拍在桌子上,带动着头发扯得一痛,唬的帮她梳头的宫女吓得脸色煞白。

    “没用的东西!”萧后一骂,那宫女唬的只敢趴在地上求饶。

    萧后此时没功夫搭理她,倏然站起来,问何爽:“你说琮儿?好大的胆子!那可是他的亲舅舅!”

    萧不焕是她娘家唯一的哥哥,也是她如今政治上强有力的支撑。朱琮虽然是她的儿子,但是她太了解这个儿子了,古板、不拘情理,一味的只认什么圣贤大道,越来越不把她这个母后放在眼里了。

    萧后有些着急,以萧不焕的性子,要是落入别人的手里,别人可不敢拿他怎么样。可是怎么偏偏落在太子的手里?

    “快多叫几个人去打听!”她着急的说,“一有消息尽快回报给本宫。”

    何爽得了令下去了,萧后可没心思打扮了,急急的让宫女梳完了发髻换了宫装,便想亲自去大理寺看一看。

    正要出门,迎面进来一个身着深紫色锦袍、头戴明珠抹额的少年。

    “母后,听说哥哥拘禁了舅舅,是不是真的?”那少年是当今的二皇子朱霖。

    朱霖如今十九岁,长得眉目俊秀非凡,很得萧后的喜爱。

    “我正打算去大理寺看看,看看你那混账哥哥到底在搞什么。”萧后气愤愤的说。

    朱霖眼眸一转,道:“母后出宫必定惊动父皇,如果是这样,父皇说不定会说你包庇舅舅,这样对舅舅反而不利。为今之计,我看还是由我去探一探大理寺的虚实比较好。”

    萧后一想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