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香田园:农家有女桃花多-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接着,送上来一碗金黄色的粥,里头五颜六色的一些小东西在里头,也不知道是什么。

    他一看那颜色,顿时胃口大口,低头嗅了嗅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还带着甘酸的味道。

    他情不自禁的拿起了调羹。

    海棠笑道:“这是我们的七宝黄金养生粥,七爷尽管尝尝,配着小菜一起,也算的有滋有味。”

    朱七爷都快饿慌了,提起勺子就吃,那粥有些微甜软糯,入胃极为舒服,“好吃!”他囫囵着说了一句。

    又去吃那看起来很清淡的小菜,没想到,那小菜瞧着普通,味道却是极好的,配着黄金粥十分适口。

    接着,海棠又让人上了一盘酱牛肉,朱七爷一看眼睛放光,都吃了这些素了,自然要多来点酱牛肉。只觉得那牛肉十分鲜美,不软不烂,还有嚼劲,鲜咸微辣,配粥是极好。

    “七爷你别看我们这牛肉看似普通,却是用五种养生药材炖出来的,效果不同寻常。”

    朱七爷连连点头,他吃完了一碗粥,立即叫道:“再来一碗!”

    连吃了三碗,他这才停了下来,满意的笑道:“果然不错,不愧是上膳楼!”

    “七爷,餐后小点要么?”海棠问。

    朱七爷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笑着点头:“行,我瞧瞧东家你到底送来的是什么?”

    海棠摆摆手,小二下去又送来一小碟点心,只见软糯雪白的两片糕片中间如同玛瑙一般的红色酱汁。

    朱七爷瞧着好看,吃了一口,顿时,果味的清香溢满口腔,软糯酸甜的味道真是好极了。

    他吃过回味了一遍,这菜惊叹:“这是的味道呀!这寒冬腊月的,你们哪里来的?”

    海棠笑道:“不是,也是。这是秋日里做的酱,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现在用正好。”

    “宫里头现在也吃不到这个……”他才一开口,便觉得说漏嘴了,急忙捂住了嘴巴,解释道:“我是说,我听说的……”

    海棠笑了笑,没有做声。

    “对了,你给我吃的那个水晶凤凰到底什么做的?我怎么吃不出来?”

    “那是……豆芽。”

    “啊?!”朱七爷大惊。

    “绿豆芽的梗做的,所以晶莹剔透。朱爷恐怕平日不吃豆芽吧?”

    朱七爷点头,被她猜中了。

    “豆芽虽然便宜,但是却是开胃排毒的佳品。朱七爷怕是山珍海味吃的多了,所以我特意让我们大厨做了这个水晶凤凰替朱爷开胃排毒。”

    朱七爷感叹道:“原来豆芽还有这个作用,居然能做成这个味道!真不简单!麻烦让你们大厨一见!”

    海棠叫小二去叫于老三过来。

    朱七爷瞧见于老三这样子,不像大厨倒是像书生,赞道:“你们上膳楼真是跟一般的馆子不一样!这顿饭,我吃的很满意,赏这位大厨十两银子!”

    那小厮来从怀里掏了十两银子的锭子递给于老三。

    于老三惊诧的看着这位朱爷,像上膳楼的饭食虽然贵,可是十两银子也够吃十分丰盛的一顿了,这位爷可真是大方,一出手就是十两银子。

    他望望海棠,海棠点头,他这才接了。

    于老三心里还是挺乐的,原先在好莱酒楼那是受气包,如今换了东家,这收入就涨了又涨,时常有这打赏的大银子,做厨子也不亏呀。

    朱七爷吃的高兴,临到柜台上算账。

    海棠对公孙掌柜使了眼色,公孙掌柜望着海棠,海棠微微一笑,亲自打了算盘,伸手对他说道:“多谢,这一餐一共三十两银子!”

    公孙掌柜大吃了一惊,方才的端进去的菜如果按照菜单上的来计算,顶多也就十几两银子,怎的今儿翻倍了?往常东家可从来不做这样的事情。

 第245章吃火锅

    朱七爷哈哈一笑,道:“行!不贵!这里是五两金子,不用找了!”那人伸手从怀中的锦囊里摸出里一个五两的金锭子,果然是亮灿灿的。

    “这……”公孙掌柜来了这么长时间,第一次收金锭子,他正愁着怎么验一验这金锭子,海棠道:“不用验了,尽管收下!难道七爷还能给假金子不成?”

    朱七爷哈哈一笑:“东家,你真是爽快!今儿我吃的很高兴。对了,你那瓜子酥有没有多的?让我带些回去可好?”

    “朱七爷要多少?”海棠问。

    “有多少要多少!”朱七爷十分豪迈的说。

    海棠微微一笑,“不巧,还真就只有一斤了。”

    “一斤也成!”

    海棠笑道:“七爷这般大气,我也不能小气。那一斤瓜子酥就算是我送给七爷的见面礼了!”

    “啧啧!东家果然豪气,行,我承你这份情!”朱七爷拿了那小二送过来用纸盒子包好的瓜子酥,笑呵呵的出了门。

    小二在一旁说:“东家,方才那分明是个大财主,既然收了三十两银子的饭钱,为何不将瓜子酥也卖个好价?”

    海棠敲了他一个暴栗子,道:“你这是什么话?我上膳楼成了黑店了?这菜品是十五两,难道听书不要钱,本东家的陪同不要钱?他扔的那些菜不要钱?算起来,三十两不算多。不过这位朱七爷出手就是金锭子,来头不小,他既然给了五两金锭子,折合银子五十两,多的二十两怎的不够那一斤瓜子酥?”

    小二还是有些不服,挑眉道:“那可是大鱼,来了便走了,不宰白不宰。”

    海棠瞪他一眼:“那人来自京城,想必也是有许多朋友的人,咱们本就是做商旅生意的,怎能不讲口碑?你东家我还指望他在京城替咱们上膳楼传扬个好名声呢!”

    望着东家的背影,小二将她方才的话想了又想。

    公孙掌柜笑道:“你这小二,做生意的门道多着呢,别鼠目寸光的光想着眼前这几两银子啦!到底是东家想的长远。”

    小二挠着头不好意思的笑了。

    仁生堂门口站着一个衣着富贵的男子,正向伙计打听他们的东家,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朱七爷。

    他本以为到了仁生堂就可以见到这位公孙先生,没想到他出门急诊去了,铺子里只有一个老中医坐诊。

    朱七爷向伙计打听了一番,只知道那东家是个高大的年轻人,其他的却完全打听不出来。

    朱七爷身边的小厮道:“七爷,咱们不是还要去游山玩水吗?你瞧这汪镇不过是个普通的村镇,你打听这里的人做什么?”

    朱七爷眯了眯眼睛,说:“这个你就不知道了,三四年前,京城里也有一位名头响当当的人物,也是复姓公孙,我猜着也许就是那个人。”

    小厮笑道:“那就那么巧?既然是名头响当当的人物,年纪又轻,怎的不留在京城那样的繁华地,居然愿意在汪镇这样的小地方?七爷说了奴才也不信呢。”

    朱七爷没有说什么,只是在这边张望,伙计见他还没走,过来说:“我们东家急诊是到乡里头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的。你若是要等,说不准得等到半夜!”

    朱七爷叹了一口气,他还有事呢,看来是等不到他了。

    他想了想,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个烫金的帖子留给药铺的伙计,“如果你们东家回来了,将这帖子给他看。若是故人,我在安县的如意居等他。”

    伙计点点头,将帖子收了。朱七爷这才带着随从离开。

    一直到日落西山时,公孙曜才从乡下回来,伙计想起了这桩事,急忙递上了帖子。

    阿七正帮他家公子背着药箱,一瞧见这帖子,愣了一下,“公子,这帖子瞧着眼熟。”

    公孙曜本没在意,听他这么一说,将帖子拿过来翻开一看,怔了一下,墨眉蹙起,自语道:“是他?”

    “是哪个?”阿七探头过来看,当看到那三个烫金的名字时,脚下一软,差点跌了一跤,“他是……”

    公孙曜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出来。

    伙计连忙将这位朱七爷方才留的话对公孙曜说了一遍。

    “如意居?他居然住在了安县?”公孙曜低头沉思,没有做声。

    “那位贵人突然跑到安县来做什么?居然神通广大的还找到公子的铺子?公子你打算去如意居见他吗?”

    公孙曜摇头,淡淡道:“见他做什么?他是富贵圈中人,当初虽然有些交集,到底不是一路人。不见!”

    阿七点点头,心里料到公子肯定也是不会见那朱七爷。

    外面风雪又起,公孙曜立在门口,抬头看着红彤彤的天空飘下雪花来,一阵冷风吹来,刺骨的寒冷。

    这几日海棠都忙着上膳楼的生意,昨日这个时候她就还在上膳楼忙碌,现在这个时候恐怕一样连饭都没吃吧。

    这个女人,真是……

    阿七问:“公子,现在去哪儿?”

    公孙曜看了他一眼,眉眼柔和的说:“能去哪儿?自然去接她。”

    阿七偷偷的笑了,看公子这样,不用说这个“她”是谁,他就知道是哪个了。

    “好,我这就去备马车!”

    风雪愈发的大了,掀开帘子,雪花便飞了进来,带着阵阵寒气。这样的天气,幸亏是马车,若是在外头走,可不是把人冻死?

    海棠这个时候的确在上膳楼里,风雪起了,天色渐暗,出来吃饭的人就少了。海棠索性在二楼的包房里头让于大厨煮了一个火锅,除了几个伙计招呼客人,其他的公孙掌柜、冬梅、绫罗、于大厨和张巧儿便都围在炉旁吃火锅。

    桌子才铺开,便听到楼梯上有脚步声,响起了一个少年的声音:“这里还真热闹!我们可也没吃饭呢,有没有我们的筷子呀?!”

    海棠转头一看,只见楼梯口已经站着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穿着一件素青色锦袄,手里搭着一件锦缎黑绒披风,不是公孙曜是谁?

    她脸上露出喜色:“相公!”说罢快步迎了过来,拉着他的手,说:“你还没吃饭吗?来的正好,同我们一起吃火锅!”

 第246章见鬼

    公孙曜唇角勾起一丝微笑,轻轻的拍了拍她的手,便拉着她一起进去了。

    屋里的人一瞧见是公孙曜来了,赶紧的站起来,公孙曜摆摆手,道:“既然海棠让大伙吃个火锅,我不过是来凑热闹的罢了,大家都坐下,不必见外。”

    公孙掌柜赶紧让大家在中间让出两个位子,冬梅拍着椅子叫道:“姐,姐夫,过来,坐这里!”

    公孙曜拉着海棠的手一起走了过去,一大群人,公孙曜和海棠坐在东边的座位,阿七也找了位子坐下了。外头下着大雪,屋里头却暖呼呼热闹闹的吃着火锅。

    上膳堂的火锅自然是加了温补的药材的,吃了火锅便一丝寒气都感觉不到了。

    外头,雪花敲打着窗户,吃完了火锅,巧儿正在收拾碗筷。

    因为巧儿一直住在上膳楼,但是楼上是没有地龙的,天气这么冷,海棠有点担心她会不会冻着了。

    如今的巧儿,不似之前那般干瘦,现在脸儿圆润,身材均匀,多了许多青春少女的明媚之色。

    “巧儿,你房里被子够吗?要是被子不够,我让人再弄几床过来?”海棠问。

    巧儿笑道:“东家是哪里话,我从前在家里的时候,大冬天的不过一床破旧的薄被子,还不是过来了?如今这房间里有两床厚厚的新棉被,难不成还能把我冻死不成?”

    海棠想着也是,但是还有些不放心,这二楼,除了巧儿,还有于大厨有时候也住一下,今晚这么大的雪,他家在村子里,怕是也不好回家。

    她便叮嘱了于老三,他若是住在酒楼里头,便对巧儿照顾照顾,于老三只是点头,没有作声。

    酒楼里的事情都收拾完了,海棠和公孙曜便带着冬梅和绫罗阿七一起坐着马车回杨树胡同。杨树胡同就在汪镇,比漱玉山庄近了不少。最近也没什么事,到了冬天漱玉山庄越发的冷了,因此这个寒冬他们干脆就住在了杨树胡同的宅子里。

    天气冷,人们总是愿意早早的上床睡觉。海棠回来的时候,吉利已经睡了,她去房里看了看吉利,便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进了房里,里头有暖炉,仿佛春天一样,她觉得热了,便脱下了披风和外头的锦袄,露出里面的粉色绣花中衣。

    她站在窗前,看着外头雪花飞舞,一时出了神。时间过得真快,她记得她在这个世界过第一个冬天的时候,她嫁给了公孙曜,转眼间,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到了第二个冬天。她算着,去年冬天的时候她是十七岁,今年冬天是十八岁,等这个冬天一过,她就十九岁了。而冬梅也有十六了,而吉利也有十岁了。

    别的不说,冬梅的亲事倒是要着紧了。想当初,她十七岁没配上人家,被别人笑话了多少次,她可不愿意让冬梅受这样的嘲笑。倘若能够十六岁定下亲事,那是再好不过了。

    她正在出神,蓦地一双温暖的手臂从后面突然伸出来环住了她的腰,她“嗤”的一声笑出来,握着他的手笑道:“大晚上的,闹啥呢?”

    他宽阔厚实的胸膛靠过来,带着点点冰雪般的气息,将她紧紧的环在怀中,低声凑到她耳畔道:“没闹,没想到上膳楼的火锅也非同一般,怕是今晚吃的有点多了。”

    她勾唇一笑,靠在他的怀中,道:“既然吃多了,那你还不运动一下,省的积食。”

    “这大冬天的,难不成你让我出去跑步不成?”他的唇擦过她耳畔的头发,弄的她痒痒的。

    海棠脸上微红,嗔道:“谁让你跑步了?这房里你走走不就好了?”

    “那多无聊,我想到一个有趣的运动。”他低笑道,“你知道是什么?”

    海棠脸上发烫,低了头,她还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吗?可是她装作不知道:“谁知道你在想什么。”

    他低头,唇在她柔嫩的脸颊上轻轻摩挲,轻声说:“古人有云,食色性也,所谓饱暖足思淫、欲……”

    听这话,她连身上都热起来,男子将她转过身来,伸手抬起她的下巴,他望着她的眼睛戏谑的轻笑:“现在娘子知道为夫在想什么了吧?”

    “讨厌!”她举起两只小拳头捶在他的胸口上,羞涩的嗔道。

    “哈哈……”男子大笑,胸腔震动着,蓦地,突然弯腰将她拦腰抱了起来。

    海棠惊呼一声,不一会儿,便整个人被他丢在了柔软的床褥上,她还没回过神来,那黑影便压了下来。

    帘帐落下,在他的动作下,这么冷的天,她的额上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起起伏伏,他将她翻来覆去,这下子,她倒是想知道他真把这个当成消食的运动了么?

    窗外,风一阵急似一阵,黑乎乎的街面上,一个人影都没有。不到半夜,雪就落了厚厚的一层。

    “哐当!”一声,厢房里的女孩吓得一下子坐了起来,一坐起来,顿时觉得一阵寒气袭来,她又赶紧窝回被子里去了。

    “哐当!”又是一声,女孩嘟囔着:“一定是哪个伙计粗心二意,连窗户都没关好。”

    虽然外头冷,她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粗粗的穿了一件袄子,便从房里出来了。

    偌大的酒楼,“哐当”“哐当”的声音却不知道从哪儿传来。巧儿放眼望去,隐约外头一片白色。窗外树影晃动,仿佛无数张牙舞爪的幽灵。

    她心惊胆颤的,这酒楼这么大,在晚上的时候尤其显得空旷。平时她晚上住在这儿,一进了厢房锁了门,她连门都不敢出的。今儿若不是这窗户太响,她也不敢出来关窗户。

    借着微弱的光线,她摸索着下了楼梯,到了一楼,呼呼的冷风吹着,似乎是从那扇窗户里吹进来的,她打了个寒颤,努力的看过去,发现了那扇窗户的动静。

    她小心翼翼的走到了那窗扇跟前,风卷着雪花猛然的吹进来,直吹的她脖子里都是雪花,寒气逼人,她费了好大力气这才将窗户关上。

    关了窗,她蓦地听到身后有动静,突然一回头,只见一道红光后头一张若隐若现的青色鬼脸,吓得她“鬼啊!”的尖叫一声,登时晕了过去。

 第247章唇印

    那红色灯光后的脸也露出惊诧之色,当看到女孩晕过去时,他赶紧的伸手扶住了她。

    “这可怎么办?这丫头胆子也太小了,我哪里就是鬼了?”于老三很郁闷,现在这姑娘就倒在他的怀里,孤男寡女的授受不清,可是他也不能搁她在这冻死吧?

    巧儿醒来的时候,迷蒙的眼前是淡黄色的光。

    难道我已经到了阴朝地府了吗?

    她惺忪的望着眼前的一切,这时,一张脸突然放大一般的出现在她的眼前。

    “巧儿?”

    那是一张清秀的脸,她模模糊糊认了出来:“你是……你是……大厨?怎的你也死了?”

    于老三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恼火的说:“我哪里就死了?瞧你胆子,比兔子还小,我好好的活着,你也好好的活着呢!”

    “可是……有鬼……青脸的,冒着红光的……”她支支吾吾的说,依旧吓得牙齿打颤。

    “那是我!”于老三恼火的指着自己的脸,“我举着蜡烛呢,我的脸在蜡烛后头,就给你看成鬼脸了!你瞧,我有手有脚的,不是鬼!”

    巧儿这才迷迷糊糊的明白过来,原来她没死啊。

    她只是觉得有点热,当看到于老三在自己的房间里,她越发的觉得热了。

    “你方才在楼下晕倒了。”于老三叹道,“要是这酒楼里没个人,你肯定冻死了,这么冷的天呢!”

    巧儿模模糊糊的想着,那我晕倒了,谁把我搬上来的?难道是于大厨?

    她晕乎乎的望着那张清秀的脸,虽然他老是对自己横眉冷眼的,不过他也会在她十分忙碌忙的快要喘不过气的时候略施援手。也会在其他伙计调笑她的时候,蓦地出现一嗓子将那些年轻的伙计吼开。她知道他年纪不小了,可是还是光棍一个。

    如今他一个光棍出现在自己的屋子里,这算是什么呢?还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

    她胡思乱想着,越发觉得脸热、身热……

    “好热……”她扯开了被子,露出了中衣。

    于老三听到她说话,转过头来,立即愣了一下。只见她已经扯开了被子,又伸手去扯中衣的领口子,现在已经被她扯开露出了一点雪白的娇嫩皮肤。

    仿佛一股热血一下子从底下涌上来,他气的脸色发红,怒道:“你……你好……好不害臊!”

    那女孩置若罔闻,只是嘟囔着:“热,热,好渴,好渴……”

    于老三又愣了一会,这才发现不对劲,小心翼翼的走过来,伸手在她额头上一摸,“啊哟”,好烫!

    这是病了!

    他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小丫头身体这么弱,方才不过是吹了点风,又被他一吓,居然发了这么高的烧!

    他有些慌张,瞧着外头是大雪封门的样子,何况外头即便是现在出去,那也没个交通工具啊,现在这么大雪,八成药铺肯定全都关门了。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蓦地一拍自己的额头,他怎么这么笨呢?!他们这里可是上膳楼!专做药膳的!

    他们的药茶可不是远近闻名的吗?他现在不去弄些药茶来,还干什么?

    一想到此,他赶紧急匆匆的下楼去找药材了,厨房后头就是放药材的库房,平日里他去的就不少。

    他知道有一味治伤风的药茶配方,赶紧的找齐了药材,又去烧红泥的小炉子,忙了大半天,这才把汤药熬好,小心翼翼的捧着到了巧儿的房间里。

    “吃药了!”他端着药碗杵的直直的站在床前。

    可是女孩已经昏昏沉沉的,哪里会应他。

    他没奈何,只得将汤药搁在床边的木桌子上,坐到了床沿边,将女孩从被子里捞出来。

    又怕她再受寒,便将一个袄子将她裹着靠在他的怀里,这才端起了药碗喂她。

    他长这么大,第一次抱一个姑娘,只觉得鼻子里似乎都有隐隐的香气,这丫头身体柔软的程度完全超过他的预料。

    他一边喂药,一边想着,人说女人是水做的,果然,比水还软嫩呢。

    他喂得有些分神,那药汁便顺着女孩的嘴角流了下去,唬的于老三赶紧伸手去擦她的唇角。

    她柔软的唇印在了他的手背上,温热的湿润的,他蓦地一呆,仿佛触电一般发麻的感觉,一直传到了心坎里。

    他的手颤抖了一下,还是强作镇定拍了拍她的脸:“巧儿,喝药了,你醒醒……”

    女孩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又看到了他放大的脸,只觉得靠在一个结实而有力的怀中,仿佛做梦一样。

    于老三继续喂药,女孩便下意识的张开嘴,一口一口的喝了下去。

    喝了大半碗,她再也喝不下去了,于老三这才松了一口气,将她放在了床上,替她盖了被子,让她沉沉的睡过去。

    他怕她的病反复,干脆就坐在她床边,淡黄的灯光在摇曳,他呆呆的望着沉睡的女孩仿佛桃花一般的睡颜,莫名的,这小小房间的空气中,竟然出现了一种异样的平安和祥和。

    这种祥和带着淡淡的快乐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