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四福晋日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穿之四福晋日记》作者:衣青箬

文案
手持《时光旅行者的日记》,她回溯时光,成为乌拉那拉·玉龄。
一手日记,一手四爷,用不了多久,她就会升职加薪,出任皇后,迎娶四爷,走向人生巅峰【并没有
在这个被穿成筛子的世界,被穿越女弄得精疲力尽的四福晋内牛满面ㄒoㄒ
幸好还有四爷陪自己受罪↓
玉龄:四爷,大清的未来都在爷的肩上,爷一定不要放弃治疗啊!
胤禛(青筋直跳):福晋,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本文又名《四福晋大战穿越女》《四爷,不要放弃治疗》《我和四爷有个约会》……


内容标签:清穿 甜文 穿越时空 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乌拉那拉·玉龄,爱新觉罗·胤禛 ┃ 配角:数字军团,四四后宫 ┃ 其它:清朝,雍正,1V1


 第1章 四福

    玉龄与胤禛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两人大婚那一日。

    如意秤挑开并蒂莲花的喜帕,四目相对,这一对小夫妻第一次看到彼此的模样。

    这一看,两个人心里都不怎么合意。

    玉龄心想,我的丈夫难道就是眼前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子吗?十二岁还是十三岁?若放在现代社会,可算是猥亵未成年了。康熙对自己的儿子也当真下得去手,这样早就指了婚。这样小就知了人事,没有节制,难怪后来活不长呢!

    胤禛则想,这就是我的福晋?果如德妃所说,珠圆玉润好生养。只是,他心里又有些恶意的想道,若论好生养,人哪里能比得过母猪呢?这位福晋可还差得远!

    两人在心头想罢,再次对视一眼,把心中的嫌恶尽数掩去。玉龄朝胤禛微微一笑,胤禛则仍旧面无表情。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虽是夫妻,可两人的地位却并不对等。玉龄以后若想要好好过日子,只能靠着胤禛,自然不敢不给他好脸色。胤禛却是皇子,从来只有别人讨好他,即便这个福晋如此识趣,他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玉龄面上不在意,可心里其实也怨!说好了是穿到清朝,四福晋这个身份也是她预先挑选的,可谁能够想到,她穿的时间就是那么恰恰好,不早不晚,正是大婚当日?

    只是抱怨也晚了,既来之则安之,最重要的还是稳住胤禛,坐稳四福晋之位。至于往后的事,只能再看了。

    对于自己往后的事,玉龄虽未深想,但心中倒是颇有几分自信,觉得要做到却也不难。毕竟她已是个成年人,要收拢一个十三岁少年的心,想来该是比较容易的。

    此刻令她为难的是,这洞房花烛夜该如何是好?

    若她没有记错,自己如今用的这个身体,可是比胤禛还小一岁。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洞房……简直不能忍。

    要洞房是绝对不行的。但玉龄也并不盲目的认为自己可以拒绝。清朝可谓是历史上皇权最为集中的时代,全天下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哪有奴才反对主子的道理呢?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病。

    可别人也不是傻子,若是装得不像,露出破绽,那结果怕是会更加糟糕。玉龄心头转了好几个念头,才轻声开口道,“四爷,可要用些吃食?”

    她自认为掩饰得较好,但胤禛也是紫禁城里长大的人精,察言观色不过基本功罢了,早看出自家福晋脸上变来变去好几次的神色,定是在打着什么歪主意。

    倒不是个迂腐不堪的,胤禛这般想着,心里略略松了一口气。

    皇家的规矩大,若福晋是个事事都依照着规矩的,恐怕他即便回了自己的院子,也不得片刻放松。胤禛年纪毕竟还小,做不到时时刻刻都能伪装好,自然希望能有个放松之处。

    所以听到玉龄的话,他虽然并不饿,却仍是点了点头,算是给这个福晋的面子。

    两人沉默的坐下来吃东西,等到垫了肚子,玉龄也已想好了主意,便道,“爷,妾身想先去梳洗一番,然后再伺候爷安置。”

    胤禛点头,他自己方才在外头喝了酒,无疑也要洗个澡。

    也幸好古人时时处处讲究规矩,便是夫妻之间也不会亲密无私,他是绝不会说出要跟福晋共浴这种话的,两人便分头行事。

    然而胤禛方沐浴出来,便听得福晋那边“噼里啪啦”一阵水花乱响声,之后便是宫女太监的惊叫声,乱成一团。

    很快,福晋陪嫁过来的乌嬷嬷便从沐浴间里快步走出,见到胤禛,便一脸慌乱的跪了下来,“爷!福晋晕倒了!”

    胤禛的眉头立刻紧紧皱起。方才明明还好端端的,何以片刻功夫,便晕倒了?难不成又是福晋在弄什么鬼?

    想到这里,他心下便生出几分不满。新婚之夜弄出这等事,叫了太医来,外人不知内情,怕要以为自己有多孟浪。明日里去请安时,皇阿玛和德妃那里,恐怕又有话说。

    只是哪怕于自己往后的名声有碍,此刻却也容不得这个疙瘩存在心头。倒要看看,究竟是真的病了,还是有什么别的打算?

    这般想着,立刻便着苏培盛派人去请太医。

    宫内有太医当值,是以来得很快,探过脉之后,证实福晋的确是因为过度劳累和压力而亏了身子,只能慢慢进补,怕要好几个月才能将养回来。

    然后太医们还小心翼翼的建议,这段时间最好不要行房,以免福晋的身体出现什么反复。

    听到这个回答,胤禛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原本他心中的确是有个猜测,觉得福晋早不病晚不病,偏在这新婚夜病倒,只不过是做戏。可她的目的是什么呢?莫不是为了避宠?这就太可笑了。她是明媒正娶的福晋,又不需跟人争风吃醋,早日诞下嫡亲的阿哥才是正理,何必要如此行事?

    因为觉得这个猜想太过荒谬,又想着太医已经确定她的确是身子不豫,胤禛倒觉得是自己误会了她,遂将那三分的疑心去了。

    但他也拉不下脸承认自己有错,何况就算是真病,新婚夜发生这等事,也着实不怎么吉利。

    如此,胤禛不免心下无趣,嘱咐下人照看好福晋之后,便直接去了书房。

    等他走了,玉龄才松了一口气,缓缓睁开眼睛。

    乌嬷嬷正守在床头,见她醒来,不由大喜,“福晋醒了!菩萨保佑,怎么竟这时候病倒了?方才四爷的脸色很不好看呢,怕是……”

    玉龄摇了摇头,乌嬷嬷连忙住了嘴,又问她是否要喝水,是否要歇息等话,玉龄静静的听了,待她说完,才道,“我乏得很,这就歇了。时候不早,嬷嬷劳累了一日,也自去歇着吧。”

    乌嬷嬷百般不放心,后来想到明日玉龄还要早起去各宫请安,几位妯娌也要来往,怕是更加忙碌,这才应了。却还是留了个小丫环,在床前守夜。

    不过那丫环可不敢忤逆玉龄,很快被她打发到外间去了。

    玉龄轻轻吐了一口气,缓缓坐起身,将帐幔全都放下,这才伸出双手,摊开来放在被子上,凝神静思。片刻后,但见那手中莹莹光芒一闪,现出了一本书。

    玉龄伸出手,在书的封面上抚了抚,轻轻叹了一口气。

    之前在胤禛面前,实是千钧一发,她只想着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倒没心思去感叹担忧。如今静下来,又只她一人,才总算得了闲,去思量自己往后的路该如何走。

    清朝,这是一个皇权高度集中、所有人都是皇家奴才的时代。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礼教已乱,可对女子的压迫却反而更甚。

    但哪怕是这样一个世界,能够活下去,自然也没人会想死。

    玉龄更是如此。

    她原本生活在西元22世纪的现代社会,可惜自幼身患绝症,体弱多病,一年有半年住在医院,另外半年也多是卧床休息,几次在生死边缘上徘徊。若非家里还有些资产,恐怕早就不治而亡。

    然而人力有时穷,终究还是到了那一日,医生宣布她不治,剩下的时间有一日算一日,只是熬日子罢了。

    其实受了这么多年病痛折磨,玉龄对于死亡,非但不惧怕,恐怕还有几分向往和解脱之意。

    但家人却并不愿意就此放弃,后来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竟然找到了这本据说是《时光旅行者日记》的书,送予玉龄。据说只要带着这本日记,死后便可穿越时空,回到日记中所记载的某个节点,赢得新生。

    玉龄对此将信将疑,只是不忍拂了亲人好意,便在日记上做了自己的标记,权当让他们安心。谁知一朝闭眼,居然真的穿到了清朝来了!

    之前因为一睁眼就发现自己已经在洞房之中,玉龄满心紧张,也没来得及细细思量,如今想起来,却是百味杂陈,各番滋味涌上心头。

    但是不论如何,能活着总是好的。尤其是自己如今的身子虽然年幼,但是无病无灾,十分健康,怎么不让玉龄欣喜?

    哪怕对于成为四福晋,应付宫中诸多事情并无信心,也不能阻挡玉龄心中的喜悦之情。父亲曾说过,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她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为难的呢?

    想到这里,玉龄总算吐出一口浊气,微微一笑,翻开了这本神奇的日记。

    说是日记,但实际上,玉龄并不能够看到上面的内容。在她眼中,这日记是一片空白。只有当事情发生了之后,才会显示出相应的记录。

    所以她之前胡乱做了个标记,却恰恰选在了新婚之夜,实在是运气太差。

    而现在,在日记的第一页,胤禛迎娶乌拉那拉氏这部分内容的下面,用截然不同的手写字体写着:新婚夜,乌拉那拉氏忧劳成疾。

    这正是玉龄能在洗澡时恰到好处的晕过去,而且连太医都检查不出来的原因。因为她是真的病了。

    出口成宪,这日记果然神奇。恐怕连皇帝都没有享受过这种感觉吧?

    写下这行字的时候,玉龄还将信将疑。但如今,她心中却是已经再无疑惑。对于自己日后在清朝的生活,更是多了几分信心。

 第2章 德妃敲打

    第二日玉龄起得很早,问过乌嬷嬷胤禛是睡在书房之后,便亲自领着人过去伺候。

    胤禛原本对玉龄有些不满,但见她面色苍白,强自支撑,心中不免又有些不是滋味。到底是皇阿玛指给自己的福晋,这般模样,倒像是自己苛待了她一般。

    “福晋身子不适,这些事让下人来做便是。”他淡淡道。

    玉龄轻轻点头,又道,“只是今儿头一遭,况且待会儿还要去各宫请安,因此心里不安,想请教请教爷罢了。”

    胤禛心想,这福晋倒是个懂事的。在他前头成婚的兄弟,也不是没有福晋太要强犯了错闹了笑话,自己也跟着没脸的。

    心下倒是对玉龄多了几分好感。若是一直这般安分懂事,给她几分敬重也无妨,毕竟是皇阿玛亲自指婚的福晋,往后府里都要交与她打理。

    “长辈们说什么,你只管听着便是。”他想了想,道,“只要礼数周到,想来也没人挑你的错处。”

    “是,妾身知晓了。”玉龄眉头一动。胤禛没提德妃,莫非史书上说他与生母不睦,确有其事?否则无论如何,也该单独交代一番才是。

    她过来之前,乌嬷嬷可是特特交代,她这个四福晋是德妃亲自点了,报给康熙知道的。难怪之前胤禛对她的态度不冷不热,说不得也是因为这个。

    不过这样一来,她可就有些为难了。

    德妃毕竟是婆婆,并且当初她选中乌拉那拉氏,必定是乌拉那拉氏表现得令她满意,现在这壳子里装着的是玉龄,她却也不能立时便改了态度,否则万一德妃恼怒,婆婆辖制儿媳的手段,她恐怕难以应付。

    可如果对德妃殷勤了,恐怕胤禛又不会高兴。夹在丈夫和婆婆之间这种事,古往今来,为难之处竟都是一般无二。

    心里琢磨着这些念头,玉龄心不在焉的用了早膳,便跟在胤禛身后往乾清宫而去。康熙正在跟大臣商议政事,没空见他们,只让在宫外磕头了事。

    同时让李德全传话,“既然成了婚,就是大人了。行事该有自己的分寸,切勿让长辈们担忧。”

    两人磕头领旨,玉龄也松了一口气。康熙毕竟是登基多年手掌大权的皇帝,城府颇深,帝心难测,说不定会被他发现什么破绽。

    接着去太后那里。太后倒是见了,不过席间说的都是蒙语,玉龄穿过来可没接收原主的记忆,根本半个字都听不懂,只能唯唯应诺,太后似乎也觉得无趣,嘱咐了几句话,就道了乏。

    如今中宫空虚,宫中的事务皆由四妃共同掌管,接下来要见的,自然是胤禛的生母,永和宫德妃。

    到达永和宫时,德妃正同十四说话,一脸笑意吟吟。玉龄小心打量着,发现德妃果然生得极美,眉目如画,举止温柔,就连说话的语气也是极柔和的,衬着一身蓝色缎面绣着荷花的旗袍,越发显得精致秀丽,风韵不减少年。

    难怪能得康熙如此看重,从包衣女子一路爬到四妃之位,成为清朝包衣女子的标杆,这才有了后来乾隆朝的慧贤皇贵妃和令妃。

    不过见了两人,她脸上的笑意便去了三分,倒显出了几分高位嫔妃的威势。等玉龄跪下敬茶时,她才慢条斯理的问,“听说你们昨儿个叫了太医,是怎么回事?”

    “回额娘的话,是儿媳身子不争气,累着了。爷心疼儿媳,这才唤了太医。”玉龄心头一紧,连忙道。

    她主观上就对德妃存了想法,自然不管她说什么都觉得话中有话。虽然德妃语声细细,听起来像是关怀,但听在玉龄耳中更像是在训斥,自然不敢怠慢。

    德妃微微颦眉,看了胤禛一眼,面露担忧,“怎会如此?太医怎么说的?我瞧着你身子应该是个好的,若只是小病小痛,这般行事却有些不妥,弄得阖宫皆知,也让皇帝和太后操心。你一贯是个懂事知礼的,想来应该明白额娘的心。”

    虽然是担忧的语气,听上去却句句话里有话,分明责怪玉龄大惊小怪,失了她的脸面。

    “额娘,福晋那时都晕过去了,是儿臣让人请的太医。”胤禛忽然开口,语气硬邦邦的。

    十四阿哥胤祯这时候不过三四岁,在一旁听见了,笑嘻嘻的道,“是啊,额娘,四哥这是心疼四嫂呢!”

    德妃见胤禛替玉龄说话,原本不悦,但十四开了口,脸色便缓了缓。皆因这话正是她自己方才说过的,让胤祯学了去。

    她心想敲打到这里也差不多了,便抿了一口茶,道,“起吧。不是我这个做婆婆的对你严苛,宫中不比他处,你既然做了皇家的媳妇,便要事事替你们爷打算起来,岂能让他再因你受过?可知道了?”

    “还有老四,你媳妇的身子既然不好,让人过来通传一声也就是了,何必巴巴的走过来?若是回头又病倒了,额娘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胤禛闻言,脸色一沉,低头不语。玉龄知道他这是生气了,连忙道,“今儿给皇阿玛,皇玛嬷和各宫娘娘请安,如何能省得?爷也心疼儿媳呢,是儿媳坚持要过来请安,毕竟礼不可废。”

    德妃这才满意,神色淡淡的道,“倒是个懂事的。行了,你们还要去别处请安,我也就不留了。”

    两人告辞,临出门前,还听到德妃留十四在她那里用饭,玉龄不着痕迹的看了胤禛一眼,见他冷着一张脸毫无表情,又重新低下头去。

    活着固然好,可是这宫里实在是规矩森严,让人不敢有片刻放松啊!什么时候胤禛出宫开府就好了。

    可是玉龄记得,似乎一直到康熙三十七年,胤禛才出宫建府。而今才三十年,算算还有足足七年时间。

    接下来去各宫请安,都是十分顺利。这宫里的娘娘们不管心里如何想,对玉龄这个四福晋,倒都是客客气气,笑脸相迎。

    胤禛有三天婚假,可以不必去上书房。而且成婚之后,便算是大人了,可以开始办差。不过这些事情,皇帝还没安排。所以请安结束,两人又一起回了院子。进门之后,胤禛径直去了书房,玉龄则自己进了正屋。

    乌嬷嬷凑上来道,“福晋,那宋氏竟没来请安,只遣了个小丫头来,说是病了,着实可恶!”

    宋氏?玉龄一愣,继而反应过来,这说的是胤禛的第一个妾室。在胤禛大婚之前,她就已经跟了胤禛。自己进门,按理说她应该过来请安的。如今称病不来,也不知究竟是真的病了,还是不想给她这个福晋磕头。

    不过她也不怎么想见胤禛的小老婆,所以愣了一下之后,便摆手道,“随她去。”顿了顿又说,“让人请个太医看看,不管怎么说,也是伺候爷的人。”

    乌嬷嬷欲言又止,最后应道,“是。”

    玉龄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她现在既然做了四福晋,自然就应该尽到责任。

    目前来讲,玉龄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生活目标,大概她的身份,也不会允许她有什么大志向了。要想在这个时代好好活下去,尽好本分自然很重要。

    记忆中这个四福晋的命算是不错。活到了胤禛登基之后,被册封为皇后,到死都掌管后宫大权。而且她死的时候胤禛还在,丧礼自然也十分隆重。真真是生时风光,死后哀荣。

    也算是不错了,玉龄想。多少人活着,追求的不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唯一不幸的,就是一辈子只生了一个儿子,还早早夭亡。

    但这一点,玉龄还没想好要怎么应对。因为有一件事,令她十分忌惮:那便是历史的确定性。

    玉龄所知道的一切,都是有史记载的。她穿越到这个时代,若是轻易改变了历史,会否因为蝴蝶效应,造成糟糕的结果,比如把后世的自己直接蝴蝶掉?若是那样的话,此刻的她,又是从哪里来的?

    因为这种担忧,所以哪怕是手握日记,玉龄仍旧不得不小心谨慎,万一出了什么差错,那就是悔之晚矣。而如果要顺应历史,那么胤禛的那些小老婆,恐怕也还是会一个一个的进府。

    这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情,她却也不得不接受。目前来说,走一步算一步吧!

    因为存了这样的心思,所以玉龄对于自己分内的事,倒是十分尽责。尤其是跟胤禛有关的部分,他何时起身,何时安寝,何时用膳,吃什么穿什么,打理得十分周到尽心。

 第3章 宋氏

    玉龄对如今的处境最满意的,就是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为了这一点,其他就是再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也能咬牙忍了。

    为了能一直健健康康的,玉龄还制定了一个健身计划。

    宫里是不能跑步的。别说是要处处注重身份和仪态的主子,就是宫女太监们,有再大的急事,也不能跑,否则就是失仪。

    所以玉龄只能联系快走。她每天早上寅时四刻起身,伺候胤禛梳洗,用了早点出门之后,便快步绕着自家院子走上十几分钟,到身体微微发汗,才回屋沐浴梳洗,然后准备去永和宫请安。

    这种锻炼方式一开始让乌嬷嬷十分吃惊,但反正是在自家院子里,也没有别人看到,再说快走也不算失仪,拧不过玉龄,也就算了。

    除了锻炼身体之外,玉龄还喜欢上了养花。确切的说,这是她上一世就有的爱好。因为身体不好,她不能进行任何剧烈运动,甚至大部分时候都要待在室内休养,无法亲近自然,所以父母索性将家里的阳台收拾出来,弄了个小花圃出来,让她自己打理。

    如今到了清朝,其他的娱乐方式基本上都不可行,所以玉龄当然要将这点爱好捡起来了。

    其实若真说起来,她更想种菜,然后自己烹饪。不过考虑到是在宫里,到底需要低调,也就只能想想罢了。退而求其次,养花也不错。

    院子里这么多人,她的举动当然瞒不过胤禛。

    自从新婚夜之后,两人一直都分房睡,后来玉龄为了避免胤禛心血来潮要来自己这里过夜,索性给他在前面腾出了一间卧室,省得总是睡书房。

    她表现得这么明显,胤禛心里堵着一口气,自然也不愿意主动亲近,所以成亲半月余,两人竟不曾同床过。

    听说福晋在院子里大动干戈,胤禛仿佛突然找到了理由,于是这日回来之后,便直接进了后院。正房的院子里本来就种着不少花木,那些树玉龄没有动,只将如今种着的花移开,土地重新翻过。

    这会儿工程刚刚进行了一半,院子里乱七八糟,空气里都是泥土的味道。胤禛不由皱眉,在院门处停住了脚步。

    “福晋,四爷来了。”还是乌嬷嬷眼尖发现了他,连忙报与玉龄知道。

    玉龄转头一看,见胤禛站在门口,连忙站起身,旁边的画屏递上帕子,她擦了擦手,这才迎上来,“爷来了。”

    胤禛打量着玉龄,她身上穿的并不是日常所见的福晋常服,而是类似汉人平民所穿的短褐,衣袖只到手肘,裤腿只到脚踝,而且袖口和裤脚都收得很窄,方便做活儿。身上更是还沾了不少泥土,全无一丝皇子福晋的气度。

    胤禛不免气结。之前还瞧着这个福晋是个懂规矩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