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四福晋日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概是受到了这种气氛的影响,整个冬天宫里都显得十分的肃穆,就算是过年的时候,也显得没有那么热闹来了。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才过完年没多久,圣驾便正式出征西北。
临走的前一天,胤禛的表现也跟平时没什么不同,下了朝之后,便回来逗儿子玩。弘晖现在已经快五个月了,靠着垫子的话,已经可以坐起来了,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放进嘴里尝一尝,以至于玉龄和身边伺候的人,都不敢戴复杂的钗环,就怕被他抓住。
胤禛将腰间系着的玉佩解下来放在儿子的眼前晃来晃去,引得弘晖一直伸手想要抓住玉佩下面的流苏,可惜总也够不到,于是他就垫着身子往上够,一个不小心重心没把握好,就直接一头栽倒在了软榻上,一直滚到胤禛腿边,惹得胤禛哈哈大笑。
玉龄在一旁看得一脸黑线,想笑又想给自己的儿子留几分面子,最后只能转移话题,“爷……东西我都收拾好了,让苏培盛去看看,有没有落下的。”
胤禛点了点头,转过来看着她,“福晋辛苦了。爷离京之后,京里的事情,还有儿子就都交给你了。放心,等爷回来,大概就能出宫开府了。”
“我知道。”玉龄说,“我在京城里,没什么不好的,就算遇到了事情,也能找人商量。倒是爷在外面,要多加小心。”
虽然知道康熙不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太危险的事情,至少不会直接上前线杀敌,但是毕竟是去陌生的地方,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万一有什么变故呢?玉龄自然也会担心。
“这些爷都知道,再说爷身边那么多人,不可能出事。”胤禛不甚在意的道。
玉龄抽了抽嘴角,四爷你知道自己刚刚已经立了个flag吗?这种时候说不会有事,往往就一定会出事啊喂!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最后玉龄决定,还是应该要做点准备,未雨绸缪。
所以等胤禛睡过去之后,玉龄翻开自己的日记,斟酌了小半个晚上,才终于落了笔。战场上的情形她根本不清楚,也做不出什么绝对性的预测,最多只能顺应历史写“此战清军大获全胜”这样的内容。但是对胤禛来说,这是不够的。
第二天胤禛起床时,玉龄郑重其事的交给他一个锦囊,让他一定要戴在身上。
胤禛出了门就直接打开,里面放着的是一张画,胤禛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画的是什么。落款的地方四平八稳的写着两个字:东南。
第57章 锦囊妙计
康熙二十八年,大清朝跟沙皇俄国在中俄边境签订《尼布楚条约》,沙俄被迫退兵。但是其攻略中国的野心并没有就此消退。不能正面跟清军交战的沙俄选择了迂回策略,暗中勾结漠西蒙古的准格尔部,支持其叛乱。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亲征,大败噶尔丹,使其狼狈奔逃。
这几年来,康熙一直都在防备噶尔丹再次叛乱,因此年年巡视招抚蒙古诸部,甚至将自己第一个长成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嫁到了蒙古。
前年,也就是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巡幸塞外时,曾下旨诏噶尔丹前来会盟,噶尔丹非但没有前来,反而出兵进入喀尔喀,康熙便决定诱噶尔丹南下围歼。为此去年他在塞外跟蒙古诸部联盟,并调遣兵马,更是于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亲征。
这一次亲征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事前做了足够的准备,正式出征时共有九万军队,分成三路对噶尔丹进行包围夹击。
胤禛并没有跟着康熙的中路军走,而是跟着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所率领的西路军,从归化、宁夏一带出塞,深入沙漠,切断噶尔丹的后路。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事前做了那么多准备,可是进入沙漠之后,他们还是遭遇了一个根本没有预料到的问题:高原反应。
这个问题来势汹汹,从没有在这边生活过的士兵几乎全部都中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这样的士兵还能够保持多少战斗力?费扬古因为这个问题忧心忡忡,弄得军中的气氛也是一片低迷。
然而跟康熙约定好的时间不能耽搁,所以就算是有问题,也必须要继续赶路。
好在过了两天之后,一部分人的症状减轻,另一部分人却依然如故,甚至可以说更加糟糕了。毕竟连续几天承受这样的折磨,根本不可能好过。
胤禛就是这些人之中的一员。出塞之前他还壮志满满,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建功立业,然而一进入沙漠,他就倒下了。幸好身边的亲兵中,有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才不至于没人照顾。饶是如此,胤禛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这天扎营之后,胤禛因为连日的问题憋闷不已,不愿意留在帐篷里,便出了营地,打算随便走走。听说这种高原反应是正常的,只要过一段时间适应了之后便自然会消失。胤禛自然希望快一点适应这里。
走着走着,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一抹红色,胤禛下意识的走过去,才注意到这是一从植物。下面部分是绿色,上面部分是红色,应该是花和叶子分开,但乍一看上去,花瓣的形状跟叶子也没什么区别。
有点眼熟……胤禛皱着眉想了想,忽然一拍额头,解开腰间系着的锦囊,从里面拿出了一张纸。
这是临行前福晋交给他的东西,虽然没交代过什么,但胤禛却一直戴在身边。纸上画的是一种植物,他看过之后发现不认识,也就没有在意。好在他记性好,这会儿很快就想起来了。福晋画的,可不就是眼前这种植物?
“这是什么?”胤禛问跟在身后的亲兵。
亲兵上前道,“回四爷的话,这是扫罗玛布尔,很常见的植物。”
“有什么用处?”胤禛又问。
亲兵愣了愣,才说,“可以补气养心,散瘀消肿,主治气虚体弱,病后畏寒,跌打损伤。这一代的百姓家中都备有。”
亲兵不太明白,自家主子为什么会突然关注起这种不起眼的东西来?
胤禛皱着眉想了想,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气虚体弱,气虚体弱……那不就是这些高原反应的士兵们现在的状态吗?莫非福晋画了这幅画,就是要提醒自己这种药材的用处,正好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脑海中的各种念头一闪而逝,胤禛最终深吸了一口气,道,“把这一株挖起来,带回营地,跟我一起去见费扬古将军。”
他将这种植物推荐给了费扬古,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也说明了不过是个猜想,并没有过得去的证据。毕竟生活在西北的人,可不会出现高原反应。
费扬古也有魄力,立刻就找了几个病重的士兵过来试药。反正他们已经严重到了再不进行治疗就会病死的地步,索性就试一试,若是有效,自然是大功一件!
试验的结果让大家都很满意,费扬古当即派人去采摘,并到附近牧民家中收购这些药材,很快原本病怏怏的士兵们就恢复了活力。同时他也派人将这个情况传递给其他两路军。若是那边也有这样的问题,自然能够顺利解决。
当然,也不忘在奏折里将胤禛夸了又夸。毕竟药材是胤禛发现的,这个功劳本来就有,他又是皇上的儿子,夸夸肯定不是什么坏事。
康熙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西路军抵达昭莫多,跟被康熙惊动,一路西逃的噶尔丹部正面遭遇,双方相距十五公里扎营。费扬古跟部下商议过后,决定以逸待劳、就在肯特山和刺河沿岸设伏截击。他派遣骑兵将噶尔丹的军队引进埋伏圈,几处夹击,噶尔丹军大乱,夺路北逃。
虽然说穷寇莫追,但是噶尔丹是康熙的心腹大患,如果让他逃走,要不了几年就又会成长起来。所以必须抓住或者杀死他,才能够除掉这个祸患。
然而噶尔丹这么多年作乱,可谓是“经验丰富”,他兵分几路遁逃,将自己的妻子放在明面上引诱追兵,自己则轻车简从,从小路逃走。
面对这样的结果,清军显然有些傻眼,敌人四散奔逃,这应该怎么追?
费扬古毫不犹豫的就跟上了大股部队,就算噶尔丹不在这里,肯定也有很多重要的人物,还有他们携带的东西,不能放过。
胤禛站在路口犹豫了一下,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了福晋给自己的字条上写着的那两个小字:东南。
“往这边追!”他说。
第58章 美梦
几个时辰之后,胤禛成功的追上噶尔丹,将其俘虏。
让人将噶尔丹的嘴堵住,再用绳子绑起来,这一战最大的功劳,就在他的手里了。
费扬古去追大部队,最后只找到了噶尔丹的妻子,本来心已经凉了半截,料到噶尔丹恐怕就这么逃回去了。虽然是打了胜仗,但是皇上的目的本来也不在一场胜仗,他两次御驾亲征,就是为了彻底解决噶尔丹这个祸患,更是为了给蒙古诸部一个震慑。
噶尔丹逃出去,可以说皇上的想法全部落空,他身为西路军的主将,少不得要被皇上记上一笔,以观后效。大好的局面,也就这么被毁掉了。
却没想到他才回到营地,就听说四阿哥竟然抓住了噶尔丹!
费扬古当即哈哈大笑,对胤禛更是赞不绝口。这位四阿哥,搞不好还真是天生就带着极大气运,这一次自己能竟全功,大半倒都是托了他的福了!
这样想着,在给康熙的奏折中,费扬古又将胤禛一顿猛夸,并为他请功。反正他是主将,功劳是跑不了的,而军中也没有人敢争四皇子的功劳,他这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交好对方罢了。
当天晚上,费扬古将军中储备的好酒好肉全都拿了出来,大肆庆功。
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这次出征,大概也是最后一次,本来就是想要做最后一搏,替子孙后代讨几分脸面,然后就安度晚年了。能够有这样一个好的收场,自然是兴奋不已,拉着胤禛喝个不停。
胤禛却是难得的有些心不在焉。
他一直在想那张画。
福晋特意在临行前将画交给他,却偏偏什么都没说,想来也是故意为之吧?
画上的内容不可能是偶然,必定是福晋有什么办法得知自己会遇到的事,然后提前做出的示警。
对于自己身边曾经出现过的那些女子,胤禛不能够不在意,他也从玉龄的提示中发现了,那些女子或多或少,总有些特别的能力。
这些事情,福晋是怎么知道的呢?她自己身上,是否也带着那样特殊的能力?这一次对自己的示警,也是那种能力的一个运用?预知未来?
不知道为什么,胤禛总觉得,福晋跟那些女人应该是有些相同之处的,否则无法解释她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东西,甚至每次都能比自己更早的发现端倪。
但她和她们又是不同的。
最明显的一点,大概就是福晋对自己没有那么在意吧?其他女子,不管有什么样的能力,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讨好他。胤禛不知道自己能给她们什么好处,却对这种近乎利用的做法十分不喜。
可福晋不一样。她从一开始就直接对他展现出了她的不屑一顾,甚至两人成亲半年之后才圆房,可见一斑。
有很多次,胤禛都感觉到了福晋对自己的冷待和不在意,现在回想起来,他有一种感觉,如果那时候自己稍微性差踏错一步,也许福晋就会毫不犹豫的离开。
她将选择的权利放到了他的手上。
就像这一次,福晋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说,只是给了他一个锦囊。如果他不在意,根本没看过画,自然什么都不会联想到。但只要他看了,自然就能发现那种药材,还有追击的方向。
完完全全是福晋的做法。
胤禛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对自己是非常有效的。
身为天之骄子,他不能接受自己像个傻子一样被别人算计,更不能接受那些别有用心贴上来的女人,反而是如同福晋这样进退有度、举止有序,恰恰深合他从小所学习的那些规矩,虽然不能给胤禛更多的新鲜感,却毫无疑问能够让他安心。
他本来也不是那种能够为爱走天涯的性子,对胤禛来说,规则、秩序这些东西无比重要,维持着整个朝廷,整个大清,整个世界的运转,所有人都应该遵守。
就像同样是手握着他所不知道的手段,对别人他会万分防备,生怕她们一个不查就破坏了大清的平静有序,可对福晋却是放心的,因为知道她绝对不会胡乱折腾。
这种信任来得有些莫名,却并不突兀。胤禛很清楚,也许其他人能带给他一时新鲜,但只有福晋,才是能够长久同他并肩的人。
思量了一整个晚上,等宴席结束的时候,胤禛也做出了决定:虽然他已经猜出福晋手里还有什么手段,但是如果福晋自己不想说,他也不介意假装不知道。
夫妻之间,或许总要有些小情趣,生活才会更加有趣,不是么?
而且,掌握了福晋的秘密的感觉,让胤禛十分高兴,感觉自己像是终于在跟福晋的交锋之中占据了上风,总算能够以一个丈夫的宽容态度对待她:他的妻子既然想要保存某些小秘密,他自然会纵容甚至帮助。
打了胜仗的高兴,抓住噶尔丹的得意,以及发现福晋的秘密的喜悦……这三种截然不同的快乐,胤禛却发现他根本无法分清楚究竟哪一种比较令他兴奋。
因为心不在焉的时候喝多了酒,在这三种快乐混合酝酿发酵的过程中,胤禛轻飘飘的回到自己的帐篷里,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他做了个美梦。
梦里的福晋简直对自己千依百顺,他说什么都会乖乖听从。当然,他是不会舍得折腾自己的福晋的,最多在床笫之间好生“疼爱”她几分罢了。
他的儿子也长大了,风姿卓然,尽得他真传的翩翩少年立在他身边,用崇敬仰慕的视线看着他,福晋在一旁替他们沏茶,脸上一直带着柔和的笑意。
梦里的他满腔的豪情顿时转成绕指柔,只觉得世间极乐,不过如此。
第59章 冷面四爷
打了大胜仗,接下来自然是班师回朝。
康熙对于抓住了噶尔丹的西路军大加赞赏,圣旨很快送了过来,让他们回朝的同时,也让费扬古和胤禛前往王帐觐见。
到了这里,胤禛才知道,原来父皇为了这一战所做的准备,远远超出自己所知的部分。
在噶尔丹带着自己的兵马进入喀尔喀的同时,在他的大本营里,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康熙的支持下叛乱,夺取了科莫多的领导权。所以事实上,就算噶尔丹逃回去,也很难再东山再起。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胤禛之前的满心得意立刻就消散了大半,仿佛一盆冷水兜头泼下。——他的功劳看上去很大,但实际上能够造成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若是因此自傲,恐怕在皇阿玛眼中,才是真正不知所谓吧?
他不知道康熙特意把他叫过来,是不是为了让他认识到这一点,但胤禛的确是收敛了许多,甚至面对别人的恭贺,也会摆出一张冷面,一本正经的将功劳归功于康熙和费扬古的指挥,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概唯一让胤禛觉得好过些的,便是他来到王帐之后,便收到了福晋写来的信。
实际上玉龄是从胤禛离开之后就开始写信,三五天写一封,跟着送奏章和战报的人一起送过来。结果胤禛并没有跟康熙一路,以至于一封信都没有收到。但玉龄也不在意,依旧隔几天就写一封。
信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无非是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府里如何了,儿子如何了,全都是写琐事。
但胤禛在这个时候看到这样带着浓烈生活气息和家的气息的信件,之前因为康熙的行为而变得有些紧张过度的心,终于慢慢放松下来了。
尤其是看着信的末尾印着的小小手印。据福晋说,那是弘晖也想他的阿玛,给阿玛写的信。
极大的安抚了四爷满是愤懑的心。皇阿玛不在意他这个儿子也没有关系,反正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了。胤禛仿佛突然之间又找到了新的动力。即便是为了儿子,为了给儿子做个榜样,自己也应该收敛起情绪,免得让皇阿玛看出什么。
又过了几日,此次跟着大清一起出征的蒙古诸部也过来拜见康熙,顺便道别。这一次他们跟着过来,打了胜仗,也得到了不少好处,自然对康熙的态度就更加尊敬了。
就在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件在众人意料之外的事。
噶尔丹的儿子赛布腾巴尔珠尔,竟然带着策妄阿拉布坦叛乱之后剩下的几百个人来归顺大清。
虽然说现在噶尔丹的势力已经翻不起什么浪了,但是得知这个消息,还是让康熙龙颜大悦。毕竟人虽然少,但也说明了大清威扬四海,不仅抓住了噶尔丹,还让他的子女主动来投。
于是康熙派了胤禛去接待塞布腾巴尔珠尔,也算是以示天子恩宠。
等胤禛见到了人,才发现来的不光是塞布腾巴尔珠尔,还有噶尔丹的女儿钟齐海,并且经过他的观察,这两人之中,做主的人竟然还是妹妹钟齐海!
“您就是皇上的四阿哥?”钟齐海充满兴趣的盯着胤禛,让胤禛陡然生出不妙的预感。他现在也实在是有点怕了女人们了,能离多远就离多远。
所以他警惕的走开两步,才道,“正是。两位还是先进去安顿下来吧。”
“四阿哥。”钟齐海却是一脸愁容的看着他,“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先去见见我娘?”
她生得很美,再加上草原儿女的爽朗性情,更显得明艳大方,被这样的美人看着,恐怕是个男人都狠不下心来。可惜胤禛已经做好了防备,很快别过眼,“此事要先奏请皇上定夺。”
塞布腾巴尔珠尔和钟齐海的母亲,噶尔丹的妻子阿奴可敦,正是被费扬古所擒,这会儿还算是俘虏,被看守起来。虽然知道他们肯定会提出这个问题,但胤禛也没想到,竟然会一见面就提起。
不过他回去向康熙复命时,还是提起了此事,康熙略略犹豫,便同意了让他们去看看阿奴可敦,但是却不会放阿奴出来。
这件事自然有别人去做,但是第二天,胤禛就在自己的帐篷外见到了钟齐海。
这姑娘像是认准了胤禛,明明是别人带他们过去的,却巴巴的跑过来感谢胤禛,更是让胤禛心中警惕不已,总觉得她也有什么图谋。
钟齐海当然也有自己的心思,但是胤禛避如蛇蝎的态度,还是让她有些受伤。她自诩是个漂亮姑娘,部落里的小伙子没有不喜欢她的,胤禛却是这样的态度,她自然也拉不下脸继续讨好。
胤禛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件事还没完,回京的路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钟齐海就摸到了康熙身边,而且还颇得他老人家的青眼,陪着说了好几次的话,胤禛听侍卫们说,皇上似乎有意给钟齐海指婚,只是不知道这么个大美人会便宜了谁。
部落里的规矩,如果男人死了,他的妻子也是可以继承财产的。所以清朝早期,不乏取了其他部落遗孀,然后继承大笔财产的情况。但是入关之后,这样的情形就已经很少了,到了康熙朝,四海安平,更不可能有这种事。
不过这个钟齐海不是俘虏,是自己来归降的,康熙为了以示恩典,赐婚也不是不可能。
胤禛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所以等到康熙召见他,问他对钟齐海有什么看法时,他才猛然反应过来,康熙是打算把人指给他!
那一瞬间,胤禛心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既不是钟齐海的美貌,也不是这个女人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而是——福晋要是知道了这件事,会有什么反应?
然后心里不知怎么就突然冒出了一股心虚的感觉,让胤禛脱口而出,“父皇如果要将她纳入后宫,儿子并无意见。”
第60章 再然后
胤禛打了胜仗,还亲自抓住了噶尔丹的消息,玉龄也听说了。
历史上噶尔丹是逃脱了的,明年康熙还会再亲征一次,然后噶尔丹才死掉。但也不是被大清抓住或是战死,而是逃走之后暴病而亡。
从这一点来说,现在抓住噶尔丹要好看多了。否则为了他兴师动众的亲征,最后人影都没摸到,那可就太丢人了。
不过既然是跟历史上不一样,应该是胤禛按照自己的指点去做,然后意外抓住了他吧?
其实当时在纸上写下“东南”两个字的时候,玉龄也不知道胤禛究竟会遇到什么。她只是在日记本上将东南定为了胤禛的吉位,毕竟是还没发生的事,写得太过具体,根本无法掌控。
当时玉龄的心思,是希望胤禛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往东南方走,可以转危为安。至少胤禛的安全可以保证,至于功劳什么的,玉龄根本没有想过。
却没想到胤禛的运气这么好。
因为这件事,别人看玉龄的眼神都大不同了。玉龄虽然早就知道胤禛好了自己才能好,却也从没有这样清楚的感觉到过。
甚至偶尔去毓庆宫看太子妃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