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四福晋日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妻两个折腾出种种花样,玩得不亦乐乎,几乎要忘记这是在被圈禁了。也不知道康熙那里究竟派人过来监视了没有,如果派了,看到这样的情形,又会是个什么心情?

    时光悠悠而过,转眼就是夏天。养蜂夹道从湿冷变成了湿热,屋子里就像是个巨大的蒸笼,让人无时无刻不汗流浃背。玉龄和胤禛坚持了没几天,就蔫下来了。

    就算是再好的精神,也对抗不了自然之威啊!

    几乎乐不思蜀的玉龄这才开始生出了强烈的“我要离开这里”的念头。

    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康熙要废太子。

 第76章 废太子

    “四贝勒,四福晋,皇上命老奴请二位去乾清宫。”李德全站在屋门口,不着痕迹的用眼角打量着屋里的摆设,同时恭敬的开口道。

    虽然废太子的消息传出时,胤禛就猜到自己可能会被放出去,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天,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的。

    不过也许是因为这段日子实在是太过惬意悠闲,所以他没有像李德全所想的那样,面上掩不住的激动,只是紧紧握了握玉龄的手,便朝李德全点点头,“有劳李谙达跑一趟了。”然后转头对玉龄道,“走吧。”

    玉龄还想回头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再一想带着这些去见康熙,毕竟不合适。李德全见状,忙道,“四福晋放心,回头这些东西,老奴会着人打包送回四贝勒府的,不会让人乱动的。”

    “那就多谢李谙达了。”玉龄便也大大方方的跟在他身后,出了这个住了半年的地方。

    乾清宫里已经有了不少人,都是康熙已经成年的儿子。见胤禛和玉龄进来,所有人的视线都扫了过来。不过并没有人张嘴打招呼,看过之后,就又继续沉默。

    玉龄扫了一圈,没有发现太子。看来太子被康熙圈禁在毓庆宫不得出门的消息,是真的了。难怪殿里的气氛这么沉闷压抑。谁也不知道,这件事对他们来说,究竟是机遇,还是灾难。

    康熙对太子的偏爱人尽皆知,现在太子出了事,说不定便会迁怒他们。尤其是,这里所有人都知道太子触怒了康熙,因此被圈禁在毓庆宫,然而他究竟犯了什么错,却是谁也说不上来。

    这样一来,大家自然觉得康熙是想要为太子遮掩。君心难测,康熙究竟是什么意思,大家都不知道,自然更加谨慎。

    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任何有精力去管他们两个刚刚被放出来的人。何况大家都明哲保身,胤禛虽说是被放出来了,但康熙在心中究竟是否能够回到原本的地位,却难说得很。

    只有老十一个人小心的凑过来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站回他自己的位置去了。

    钮钴禄氏跟瓜尔佳氏平日里时常往来,弘晖跟弘晨在她那里过得不错,康熙看上去也不像是为此不高兴的样子,自然心有计较。加上老十本身就性情憨厚重情义,对他的反应,胤禛和玉龄倒是也不觉得惊讶。

    十四已经先他们一步出来了,十四福晋跟在他身边,两人都是面色憔悴的模样。倒显得玉龄和胤禛看上去过得并不是那么糟糕。虽然似乎也消瘦了一点,但至少面色红润,也没有什么郁色,跟十四两口子截然不同。

    没过一会儿,康熙便到了。他的脸色非常难看,语气非常重的将所有的儿子斥责了一遍,然后便宣布了要废太子的决定。

    所有人自然立刻跪下来,请求他收回成命。

    这种事康熙对着他们说,还有可能收回去,如果是在朝堂上提出来,那可就未必了。

    然而康熙明显十分震怒,宣布了这个消息之后,便一言不发,沉默的看着下面的儿子。他们有一脸得意还没有掩饰好,有的装出悲愤的神色,眼神却透露了内心的欢喜,还有的蠢蠢欲动,有的一脸茫然……当真是众生百态。

    康熙忽然生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他老了,连自己的儿子都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

    因为,他老了,可他们却在一天天的成长起来。康熙感觉到了一种威胁,一种令人悲哀的威胁。因为这一点,哪怕他是帝王,也无法改变。过了四十岁之后,时常便能在自己身上察觉到时光流逝的痕迹,根本无法抵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这让他心里陡然生出强烈的危机感。他一一扫过自己儿子们的神态和表情,记在心里,暗暗揣摩。

    这一刻,不知道是受了太子的刺激,还是那么多年轻力壮的儿子的刺激,康熙心中的父子情意,却已经开始悄然发生转变。他仍然会为自己儿子的优秀而高兴,但心里却暗暗戒备,生怕他们有一天强到连自己也约束不了。

    皇子们并不知道康熙的心思。一部分人沉默着,大概是觉得今天的事,没有他们说话的份。另一部分人则是在劝说康熙收回成命。当然,这只是表面上。别说康熙,其他人也都听出来了,说是劝说,但实际上说出的话,跟拱火没什么区别。还将太子从前做过的某些事情翻了出来,几乎有要逼迫康熙下定决心之意。

    康熙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但最后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让他们散了。

    胤禛和玉龄,十四两口子都没动。他们刚刚从养蜂夹道出来,康熙对他们具体的安排显然还没说明。究竟是回养蜂夹道还是回府也不知道,自然要留下来等个结果。

    不过,显然今天并不是个好日子。康熙因为太子的事,心情非常糟糕,对两人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他看了胤禛一会儿,道,“老四,老十四,你们可知错?”

    “儿臣……不知。”胤禛低下头,“无论如何,她总是儿臣生母,血脉亲情,并不能单以对错判断。再来一次,儿臣仍旧会这样做。”

    十四也附和道,“儿臣不知额娘有什么错,但她作为额娘,却并无亏欠儿子之处。儿臣身为人子,自然要尽孝心。”

    这番话说得也算是情深意重,可惜的是……德妃并不只有他一个儿子。她没有亏待过十四,可对胤禛……却真是说不上有多好。于是十四这番话,反而显得胤禛的态度十分可笑。

    他恐怕都不是德妃在意的儿子。

    于是康熙哼了一声,看向胤禛,“老四,你也觉得乌雅氏作为额娘并无亏欠儿子之处?”

    胤禛沉默不语。

    这时候如果还替德妃说好话,反而显得假了。这么多年,谁都知道他的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所以胤禛索性不开口。

    不过不说话好像也不合适,玉龄想了想,便主动开口,“皇阿玛,俗话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为人子女,不敢妄议父母,不过只能略尽孝心,以安自身罢了。”

    “好个以安自身!”康熙道,“那你们是觉得,父母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了?”

    玉龄神色一动,总算明白康熙为什么有此一问。

    她不知道太子究竟做了什么,但是能令康熙震怒至此,恐怕不是小事。但康熙心里,恐怕仍然有些悔意。毕竟这个儿子是他一手养大的,变成如今这样,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也有责任。于是康熙不可避免的心软了。

    正好胤禛受到了德妃的不公对待,他推己及人,可能认为胤禛能原谅德妃,太子自然也能明白他的深意。

    但是这个念头,恐怕就是他自己,也不太相信。所以才问出这个问题,希望能从他们这里得到赞同。

    玉龄不知道废太子的事情怎么会这么早就出现,但从历史上来看,康熙对太子还有感情,后来还有再立再废的事情。如果顺从康熙的心意,当然应该主动说子女能够理解父母。

    然而她才刚刚想清楚,还没开口,就听到胤禛道,“是非对错,总在人心。父皇圣明烛照,想来深知。”

    康熙眯了眯眼睛,看了他一会儿,才问,“太子……胤礽从小与你的关系最好,为何不见你替他求情?”

    “父母责罚子女,想来自有缘由。皇阿玛并无过错,此刻若是说情,恐怕没有用处。不如缓缓图之。”胤禛道。

    康熙忽然一叹,“你倒是个懂事的。”

    然后没有再说什么,直接让他们回府了,不过还是交代,“乌雅氏之事,往后不必再提。你们是天家皇子,别忘了我爱新觉罗氏的荣耀,纠缠于这样的小事,于你们并无益处。”

    从乾清宫里出来,十四目光复杂的看了胤禛一会儿,径直走了。他没想到胤禛还会为德妃的事情出头,但是心里也没有多少感激。因为刚才康熙只跟胤禛说话,却没问他什么,十四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胤禛对他的表现视而不见,依旧脸色平静。

    回到府里,阖府上下都是欢欣鼓舞。毕竟虽然主子不在,他们可以散漫些。可是他们这些人,身家性命和前程都系于主子一身,若是胤禛出了什么事,他们也没有好结果。自然是盼望着胤禛赶快回来的。

    打发了这些人,梳洗沐浴除去了晦气之后,屋里只剩下玉龄和胤禛,她才低声问道,“也不知道太子究竟犯了什么错。”

    胤禛嘴角的讽意一闪而过,看向玉龄,“这件事不要去打听。”

    咦?这话有问题啊!玉龄狐疑的看着他,莫非胤禛知道什么内、幕……甚至太子的事情跟他也有点儿关系?

 第77章 宫闱

    虽然夫妻关系不错,但胤禛在外面的安排,玉龄大都是不知道的。毕竟知道了也没什么用处。

    不过,只要事情发生,多少还是能够看出一点蛛丝马迹的。

    就像现在,胤禛一派沉稳的模样,分明是心中有数,胸有成竹。那么太子所犯的事情,他肯定就知道,说不定还在里面推了一把。

    而这些自己竟然都没有察觉,尤其是住在养蜂夹道的这半年时间,两个人分明朝夕相对,胤禛却没有露出丝毫的端倪,隐藏得不可谓不深。

    “爷……”她有些心惊胆战的问,“这件事你该不会也插了一手吧?”

    胤禛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福晋以为呢?”

    玉龄就知道肯定跟他脱不了关系了。她咽了咽唾沫,也不打算再问下去了。她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因为身体的缘故,虽然看的书多,但论到眼界和谋略什么的,还真没有多少,因为经历的太少了。

    来到这里之后,应对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穿越女,她就已经精疲力尽了。转头再看胤禛游刃有余,甚至大部分精力还不是在这种事情上面,真是佩服得一塌糊涂。

    玉龄都忍不住想要怀疑,是不是胤禛所受的教育真的比较厉害一点啊?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不是也一样听说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接受的就是所谓的“精英教育”吗?

    这件事胤禛自己既然心里有数,玉龄自然也就不用操心了。但她还是忍不住提醒,“爷,我看皇阿玛还是有替太子遮掩的意思。你说他是不是心软了?毕竟太子是他自己一手带大的,从前那般恩宠,不可能说没就没了吧?”

    当然,所有的理由其实都是玉龄瞎掰的,毕竟她真正判断的标准,是历史。历史上康熙能够两废两立,现在肯定还是有些心软的。

    胤禛却只是笑了笑,“福晋放心,皇阿玛这般圣明,想必不会被私情蒙蔽。”

    这句话他说得很肯定,玉龄想了想,觉得跟太子所犯的错误有关系。

    毕竟有些错误康熙可以原谅,另一些却是绝对不可能了。历史上是说他窥伺王帐,而且当时十八阿哥病故,他身为兄长也没有什么哀戚之意,所以康熙觉得他不孝不悌。但是孝悌这种东西是比较抽象的,也许太子认个错,哭诉几声,康熙又觉得他悔改了。

    可是还有些错误,是康熙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的。哪怕心里已经后悔了,哪怕仍旧念着几分父子亲情,却绝不会姑息宽宥。

    不是所有错误都有机会的。也许这一次,太子所犯的错误,触到了康熙的逆鳞。

    察觉到了这一点,玉龄便不再说什么了。心想回头就去找瓜尔佳氏问问,太子究竟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让康熙这么生气。

    提到瓜尔佳氏,玉龄又想起自己的两个孩子,连忙对胤禛道,“明儿我进宫一趟,看看两个孩子,顺便将弘晨接回来。这次是我这个做额娘的错了,为了自己的事情,把他们两个抛下。”

    胤禛道,“如此说来,应该是我的错才对。若非我先惹恼了皇阿玛,你也不会为了我,跟着被圈禁这么大半年。”

    提到这个,胤禛的心情其实也并不那么平静。他自己的处境,是早就已经打算好了的,但是玉龄跟着他受苦,并非他所愿。直到现在,心中也没有完全释怀。

    如果他被圈禁,完全是康熙的意思,无法反抗,那倒没什么。可偏偏,他是自己有意识的去触康熙的霉头,故意要被关起来。无论有多少理由,但牵连了玉龄,总是事实。

    玉龄便忍不住笑了,“好了,我们这样各自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也没什么用处。我相信,爷总不会故意自找苦吃,你做的事,一定都是有原因的,而且都是为了我们好,是不是?”

    胤禛沉默片刻,低声道,“往后爷会更加小心,尽量不让你们跟着我受苦。”

    “有爷这句话就够了。”

    ……

    第二天玉龄进宫去看瓜尔佳氏,顺便接孩子。

    她去的时候,弘晖竟然还没去上课,带着弘晖跟瓜尔佳氏在一起玩儿。玉龄有些惊讶,瓜尔佳氏道,“我想着你肯定回会过来。到时候还是要去把弘晖叫过来。索性替他请了一天的假,你们母子好生团聚一番。”

    “娘娘顾虑得周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玉龄道。

    瓜尔佳氏却不领情,“往后别再做这样的傻事就行了。四爷在做什么,他自己心里有数。你何必这样操心?”

    “我在做什么,我自己心里也清楚。”玉龄道,“但求各自问心无愧罢了。”

    瓜尔佳氏便道,“罢了,你们的事情我不懂,也不想过问。反正你自己觉得好就是了。你带弘晖和弘晨出去走走吧,母子两个也说些贴心话。这几个月,你和四爷过得如何我不知道,可弘晖却是替你们两个日日悬心。”

    玉龄转头去看弘晖,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玉龄再次谢过瓜尔佳氏,然后领着弘晖,到外面院子里,找了个亭子坐下说话。

    “额娘!”方一坐下来,弘晖便没忍住,扑进了玉龄怀里。他是玉龄一手带大,进宫之前母子两人一直都十分亲近。弘晖已经七八岁,开始懂得一些事情了。而且上书房也不是什么桃源之境,皇子皇孙们年纪虽然小,种种争斗却也丝毫不少。

    胤禛和玉龄住进养蜂夹道之后,弘晖不知道听了多少冷言冷语,心里自然也一直担忧着。万一阿玛和额娘一直住在那里,他和弟弟又该怎么样呢?

    弘晖心思重,心里有事也不与别人说,只是埋头更加用心的学习。因为他知道,若是阿玛和额娘真的出了什么事,那么他能够依靠的唯有自己。

    瓜尔佳氏倒是尝试过劝说他,不过效果显然十分有限。昨日弘晖听说玉龄和胤禛已经出来了,去了乾清宫,心里简直长了草一般,几乎要忍不住逃课去乾清宫找人了。用尽力气才按捺住。所以今日一见到玉龄,便忍不住了。

    弘晨见状,也学着哥哥的样子,扑进玉龄怀里。

    玉龄搂着两个孩子,心里也有些酸涩,“是额娘对不起你,让你担心了,以后不会再这样。”

    弘晖摇了摇头,片刻后又问,“额娘,阿玛呢?他没来吗?”

    玉龄道,“你阿玛还有事情要做,回头得空了,自然会来看你的。弘晖在宫里,要听师傅们的话,好好学习,知道吗?”

    “知道了。”弘晖抬头看了她一眼,又问,“额娘,弘晖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玉龄的心仿佛狠狠被人攥了一把。

    虽然弘晖住在宫里,严格说来不算是寄人篱下,但宫中哪有自家府里自在?他住在这里,恐怕是千难万难。又正好碰上了这么一件事,就更是……

    她想了想,下定了决心,“回头额娘就去跟宸妃娘娘说,接你回去,以后让你阿玛每天把你送到上书房去,好吗?”

    弘晖立刻高兴起来,“好!”

    既然要把孩子接回去,那就没什么需要多说的了。玉龄便让弘晖带着弘晨玩儿,又把乌嬷嬷留下看着他们,然后自己去找瓜尔佳氏了。

    瓜尔佳氏一见到她,便笑道,“我就知道你忍不住。”

    “忍不住什么?”玉龄问。

    瓜尔佳氏道,“莫非你不是来问我太子的事的?”

    “这个要问,不过还有另一件事要说,”玉龄道,“我想把弘晖接回去。他毕竟还小,住在宫里实在是为难他了。你方才说的话,我考虑了一下,既然四爷心里都有数,那想来不需要儿子在宫中做人质。索性接回去。”

    “这可真真是过河拆桥,怎么让你儿子留在宫里陪我,便这般为难?”瓜尔佳氏故意道。

    玉龄这下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康熙会答应弘晖住在瓜尔佳氏这里,本来也是因为瓜尔佳氏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希望小孩能分分她的心思。否则,别人就算想把孩子送进宫来,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好了,逗你的。”瓜尔佳氏见她这样,才撑不住笑了,“我并不怎么喜欢小孩子。真想自己生的话,也很容易。不过是嫌麻烦费事罢了。不过你就算要把弘晖接回去,恐怕须臾间也不成了。”

    “怎么?”

    “皇上以前喜欢太子家的弘皙,如今出了这种事,免不了迁怒。倒是时常来我这里,看看弘晖和弘晨两个。等这件事消停了,我再设法便是。”

    玉龄听到瓜尔佳氏的话,倒是有些担心。因为康熙如果看重弘晖,那么弘晖就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转念想想,胤禛要求那个位置,这些事情总要面对。难道还能让瓜尔佳氏替她挡了么?便也只好罢了。

    她想了想,最终还是问道,“说到太子殿下,究竟发生了什么,皇上如此震怒?”而胤禛如此有信心。

    “四爷没告诉你?”瓜尔佳氏哂然一笑,淡定的吐出四个字,“秽乱宫闱。”

    玉龄吃惊得差点儿没直接从位置上跳起来。

 第78章 天花

    康熙今年四十八岁,胤礽是康熙十三年出生,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了。

    而大清朝三年一次大挑的,是从十三到十七岁的在旗女子。而几乎每一次,康熙都会留下几个上记名的秀女。也就是说,从康熙三十年开始入宫的嫔妃,年纪都比胤礽小。

    年轻的庶母和已经成年的儿子之间,总是需要避嫌的。这也是皇子们成年之后就要出宫开府的原因之一。

    但胤礽是太子,自然是不需要出宫的。而他比康熙年轻,比康熙俊美,从小被当做储君培养长大,风仪亦令人沉醉。而康熙本身有那么多嫔妃,不可能个个得宠。年轻貌美的寂寞嫔妃,遇上风度翩翩,姿容俊美的储君,发展出一段什么,似乎也并不令人惊讶。

    尤其胤礽本人的私生活本来就相当乱,毓庆宫中除了无数美貌侍妾之外,甚至连娈宠之流也有。这般胆大包天,染指嫔妃也绝非不可能。甚至……玉龄猜测,跟胤礽有染的低位嫔妃,或许不止一个。

    儿子给老子带绿帽子,也难怪康熙绝对容忍不得了。

    玉龄震惊了半晌,才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这……皇上是怎么发现的?”

    这种事情,足够小心的话,说起来还真的很难被发现。而且胤礽的身份特殊,这种事情又是轻车熟路,肯定不会突然就被人撞破。否则那也太玄幻了。

    不过说到这个……玉龄心头一抖,忽然想到了胤禛胸有成竹的模样。该不会,那个撞破奸、情的人,就是他安排的吧?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啊!

    但是……胤禛自己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这个问题还真是越想越复杂。

    瓜尔佳氏脸上的表情也复杂得很,“其中一个……有孕了。皇上近来并没有碰过她。”

    康熙对瓜尔佳氏宠爱非常,基本上没有临幸其他嫔妃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陡然听说某个妃子怀孕自然震怒不已。而只要他下令去查这件事,总能够之找到端倪的。胤礽毕竟还只是太子呢。

    瓜尔佳氏继续道,“皇上震怒,下令去查。结果,查出来的东西着实触目惊心。咱们这位太子殿下,真可谓是胆大包天,连皇上都被蒙蔽了。到这一步,数罪并罚,这个太子之位,自然是坐不下去了。”

    她说完之后,饶有深意的看了玉龄一眼。玉龄立刻明白了,原来胤禛插手的地方是这里。他以前也算是半个□□,知道一些东西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胤禛是怎么把自己摘出来的?昨日康熙见到他,似乎并未迁怒。

    ——不过,面对毫不知情,刚刚被从养蜂夹道放出来,看上去面目憔悴的儿子,想来康熙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么一想,胤禛去乾清宫门口那一跪,果然是早有打算的。自己之后跟着他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