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四福晋日记-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有直接问是不是已经把那个女子给灭了,但是意思是一样的。玉龄叹了一口气,轻轻点头。
虽然的确是应该额手相庆的事,但是……毕竟是以另一个生命的消失为代价的。虽然不像是直接杀人那样,鲜血四溅让人留下心理阴影,但是玉龄心里,还是感觉有些不舒服的。
胤禛连这样微小的地方都注意到,并且刻意避开,可见用心。
见玉龄点头,他也松了一口气。这一口气松下来,便感觉到了铺天盖地的疲惫。这段时间他一边担心玉龄,一边要顾着政事,然后还要注意掩饰玉龄这里,不让人注意到,不眠不休了两三日,自然是累极了。否则刚才也不至于直接靠在床头睡过去。
玉龄见状,连忙让开了一点位置,道,“爷上来躺一会儿吧。”
“也好。”胤禛深深的看了玉龄一眼,脱了鞋和外套,在她身边躺了下来。自从发现穿越女的存在之后,他就没有在这张床上睡过,这会儿重新躺下来,心中一时感慨不已。
因为太累了,他很快就闭眼睡去。而玉龄因为已经睡了很久,这会儿十分清醒,只是觉得饿。转眼看见柜子上放着一碟点心,便拿过来吃了,然后靠着床头,找了一本书来打发时间。
劫后余生的感觉让人后怕不已,这时候玉龄回想起来,才发现当时有多么危险,稍微一个不注意,也许现在睁眼醒来的人,就不是自己了。
她忍不住转头看了胤禛一眼,心想,如果醒来的人不是自己,胤禛会怎么做呢?
不过玉龄也知道,这个问题是不能问出口的。反正已经过去了,再追问也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让胤禛陷入两难之中。
不过,从这段时间胤禛的表现来看,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至少玉龄很满意,自己被别人顶替,他立刻就发现,并且采取了措施,然后又一直为自己担心,可以说已经将他能做的都做到了。
这是她的丈夫,最后果然也没有让她失望。
胡乱的翻了一会儿书,乌嬷嬷就走进来了,见玉龄醒过来,不由睁大了眼睛,几乎激动得叫出声,玉龄连忙示意胤禛还在睡,让她放低声音。
乌嬷嬷捂着嘴点点头,眼中已经有泪花闪动,半晌才凑过来低声道,“福晋可算是醒了!这两日太子爷都在这里守着,老奴心里也不安得很。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玉龄的问题,胤禛没有让任何人知道,但是乌嬷嬷从他的安排中,也看出了一点端倪,不过只是猜测,没有确实的证据罢了。但是现在看到胤禛睡在玉龄身边,显然已经没事了,自然也跟着高兴。
玉龄道,“让嬷嬷担心了。孩子们可还好?”
胤禛不让穿越女接触孩子,这样一来,玉龄也就很少能够看到他们了。穿越女不会挂心,她可不一样。
乌嬷嬷道,“好,都好!大阿哥现在还在上书房,二阿哥也在上课,老奴让人抱了大格格过来给福晋看看?”
弘星才三岁,该学的东西都还没开始呢,现在不过是胤禛和玉龄偶尔得空,给她启蒙,教些诗句音韵和简单的文字,而因为玉龄的事情,胤禛没空管她,索性让弘晖教。现在弘晖还没下学,她自然也没事。
玉龄想了想,道,“也好,抱过来吧。让人去等着,弘晖和弘晨下学了,也都让他们过来。”她严格来说并不是“生病”,所以也不怕什么过了病气之类的,自然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孩子。
没一会儿奶娘就将弘星抱过来了。见到玉龄,弘星立刻眼睛一亮,伸着手要抱。
玉龄替她除了鞋子,抱到床上,低声道,“嘘,阿玛还在睡觉,弘星不要吵好不好?”
弘星就跟着将手指压在唇上,“嘘——!”
“对了!”玉龄笑眯眯的将她抱在怀里,女儿软软的身子,还带着淡淡的奶香,让她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下来了。索性让人拿了图册过来,教弘星认字。
不知道过了多久,玉龄觉得有些累了,转头打算让人上茶时,才发现胤禛不知何时已经醒过来了,正侧着身看着她跟女儿。
“吵醒你了?”玉龄问。
胤禛摇摇头,突然吐了一口气,叹道,“这才像是过日子。”之前要防备着穿越女,说实话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放松过了。现在玉龄回来了,身边有妻有子,才算是安宁的日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弘晖和弘晨也过来了,玉龄和胤禛也不好在日渐长大的儿子面前赖在床上,起来梳洗更衣之后,一家五口聚在一起说话。没有任何人提起这段时间的不同,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不过玉龄知道,那不是做梦。
也是这件事情提醒了她,之前以为不会有穿越女能插入到她跟胤禛之间,就松懈下来,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虽说没有千日防贼的,但也不能一点防备都没有。
有这种念头的,不光是玉龄一个人,胤禛也同样如此。
本来之前就是因为弘晖和弘晨恳求,他才同意去木兰围场松快一番。结果没能放松不说,还差点儿让玉龄出事,胤禛显然留下了强烈的心理阴影,虽然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可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提过出京的事。
没有巡幸塞外,没有木兰秋狝,更没有南巡,胤禛在位期间,除了每年夏天去圆明园住一段时间,再也没有过其他的活动。
圆明园是康熙离京之前赐下来的,就在畅春园旁边。胤禛现在是太子,而且康熙又不管事,所以营造园子的人自然更加尽心尽力,比之历史上,更加富丽典雅。
玉龄却并不喜欢这个地方,主要是一想到后来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放火烧掉,心情就不那么美丽了。现在造得再好,将来还不是一样要衰败下来?毕竟后世的皇帝肯定也会营造新的园子。
不过任由玉龄和胤禛小心防备,之后却也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
康熙四十四年,裕亲王福全病逝。这是近些年来宗室之中最大的一件事,就连康熙也不得不赶回京城来参加。这是自从移驾畅春园之后,他第一次出现在朝臣面前。
不知道多少人暗地里期待着看胤禛的笑话,毕竟康熙这一次回宫,很有可能会发现儿子对自己的威胁,继而想要收回权力。一旦他有这样的念头,胤禛是绝对无法抵抗的。到时候他这个大权在握的太子,很可能会在康熙的忌惮中,遭受一系列悲惨的结局。
毕竟连自己抚养长大的胤礽康熙都能废掉,又何况是从前根本不得他心意的胤禛呢?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康熙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在整个葬礼过程中,他一直面容哀戚,回宫之后更是情绪低落,连嫔妃们频繁求见都没有应允,更遑论是那些大臣了。
然后,在将自己关在乾清宫里三天之后,康熙开始召见重臣。不少人以为自己的盼望成真,兴奋不已时,宫中却传出,皇上受裕亲王死亡的影响,感觉自己近年来精力不济,准备禅位给太子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就在京城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不知道多少人奔走相告,暗地里聚在一起议论研究。
自然,也有大臣直接上书反对,言康熙春秋鼎盛,根本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这样做的人,往往只将这种说法,当成康熙的试探之举。
——离京那么多年,康熙可能对于自己对朝堂还有多少掌控力也颇为担忧,所以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试探。如果大家都拒绝,那么肯定还是支持他的。如果没有人反对,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听起来还挺有道理,抱着这种念头的人也不少。
尤其是在胤禛上折子请罪,言说自己年纪尚浅,许多事情处理得很勉强,请求皇帝继续处理政事之后,这些人更是上蹿下跳,兴奋不已。
但是大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注意到,康熙是一个人回来的,一向跟在他身边形影不离的宸妃瓜尔佳氏,这次竟然没有跟着一起回京。
玉龄是第一个注意到的。本以为还能跟她见一面,但是瓜尔佳氏根本没有回来。她又想起当初最后的道别,也许瓜尔佳氏那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以后不会再回来。
所以对于康熙回来这件事,玉龄丝毫不觉得担心。瓜尔佳氏没来,那么他肯定很快就要回去。就连胤禛,上折子不过是做个姿态罢了,也并不认为康熙会真的留下来,重新掌权。
果然,康熙在紫禁城里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等新年一过,便立刻颁诏:他要禅位!
第103章 皇后
虽然胤禛当上太子也有几年了,但即便是手握重权,太子和皇帝毕竟是不一样的。一天是太子,这天下就还不是他的,而是替皇帝守着。现在康熙禅位,虽然他肯定还有影响朝政、甚至制约胤禛的能力,但是毕竟是胤禛当家,名正言顺了。
所以胤禛虽然在圣旨下来之后立刻推辞了,但回到毓庆宫时,脸上也明显带着几分喜色,虽然隐藏得很好,但玉龄毕竟很了解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恭喜爷了。”她上前行了个礼,笑眯眯的开口。
胤禛携了她的手,饶是用力按捺,仍旧露出了几分得意,含笑道,“还不是时候呢。”
毕竟这种事情,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必须得推来让去好几次,最后才能定下来。所以虽然大家对于最后的结果都心知肚明,但是面上还是不能表露出来的,否则便有可能贻人话柄。
玉龄点头受教,胤禛自己却又道,“不过有些事也该准备起来了,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玉龄闻言,不知怎么,心情忽然紧张起来了。她自然知道胤禛说的准备是什么意思,胤禛如果登基,这毓庆宫自然不必住了。她得要搬到坤宁宫里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坤宁宫自从康熙十七年孝昭仁皇后病逝之后,便再也没有过主人,算起来空置了二十多年,虽然平时也有人打扫收拾,但是毕竟多年没有修缮,而且值守的宫人也不能随便动里面的东西,那么多年,也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
玉龄肯定不能立刻就搬进去,多半还要先修缮一番,然后重新布置出一番新气象,才好搬进去。这样一来,的确是应该提前准备起来。
不过,坤宁宫是皇后寝宫,玉龄也不好自己叫人去打扫,那不是什么想法都暴露在别人面前了么?胤禛那头推拒了康熙的禅位,她却忙不迭的打扫坤宁宫,怎么都说不过去。
所以玉龄有些意外,问道,“都有什么要准备的?”
“东西总要先搬过去。”胤禛说着,显然也想到了坤宁宫的问题,便道,“到时候你先搬到乾清宫中便是了。总之东西先收拾出来。”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又道,“弘晖的东西便不必搬了,都留下吧。”
玉龄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胤禛的意思了。弘晖是他的嫡长子,他登基之后,便预备要封太子了。到时候自然是要赐住毓庆宫的,所以索性就不需要搬了。
虽然这本身就是应有之义,但玉龄仍然替弘晖高兴,笑着道,“知道了,回头就让人收拾起来。”
胤禛见她喜形于色的模样,忍不住摇了摇头,但片刻后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福晋别光是替弘晖高兴,你自己那边,也该准备起来了。”
“我?”玉龄有些不解的抬头看他。
胤禛挑眉,低声道,“我若是登基,福晋自然就是我大清的皇后了,莫非不该准备?”
玉龄好像听到他这句话之后,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即将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说实话,她还真的挺不习惯的。虽然早就知道自己将来免不了能登上那个位置,但是……好像没什么真实感。
大概是因为历史上,胤禛登基只有短短十三年,并且也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特别浓墨重彩的故事传说,所以她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一直都是“四福晋”而非“皇后”。连之前的太子妃,她都还没习惯,像乌嬷嬷这样伺候多年的人,都习惯性的称呼她为福晋,连胤禛也不例外,现在突然又要变成皇后,自然更加不习惯。
在这之前,玉龄尽管一直都相信胤禛回登上那个位置,甚至出了不少力,但一直是从胤禛的角度来想的,自己反而没怎么打算过。这会儿仓促应对,竟有些不知所措。
“我……应该准备些什么?”她忍不住问胤禛。
胤禛笑着道,“这些你不用操心,回头自然有人来告诉你。”
他没有说错,因为第二天,目前执掌着宫务的三妃,连同这两年身体越发糟糕一直在静养的钮钴禄贵妃,小佟佳氏,还有几个妃位以上的嫔妃,全部都聚集到毓庆宫来了。
虽然没有明说是为了什么,但是康熙的态度大家都知道,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十天半个月,紫禁城的女主人,就是玉龄了。她们要跟玉龄交好,自然不可能等到那个时候再来,那时候就迟了。
这时候过来,虽然不会提什么具体的事情,但是暗示玉龄有什么事情她们都可以帮忙,倒是没有问题。
玉龄这一次得了胤禛的提点,便大方的接受了她们的好意。反正此一时彼一时,往后占据上风的人是她,自然也不怕她们会弄出什么事情来。
在这些人来过毓庆宫之后,后宫之中的修整工作,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只不过动作很小,所以没有被人注意到罢了。毕竟现在,朝堂上的动作要大得多。
在经过了五次的推辞不受之后,胤禛终于在康熙的要求和大臣的再三恳求之下,“勉为其难”的接受了禅让之事。接下来自然是礼部商讨出具体的章程,然后进行仪式。
康熙已经从乾清宫正殿搬出来了,就住在养心殿。但胤禛也没有搬进去,毕竟事情差不多定了,也不必急于一时,反而让人以为他急功近利。
康熙四十四年正月十六日,康熙正式禅位,胤禛登基,改元雍正。
因为康熙这个太上皇还在,登基的程序自然跟皇帝大行的先例不同,十分喜庆。紫禁城里处处张灯结彩,人人都喜笑颜开。康熙在禅位之后,便再次移居城外的畅春园,而胤禛则要忙着赐封。
太上皇要上尊号,太上皇的妃嫔们要加封。至于他的兄弟,站在他这边的,自然都要加封,至于被圈禁起来的,为了施恩,胤禛肯定也要把人放出来,给个爵位,安抚人心。这一系列的事情弄完了,才轮到玉龄,被封为皇后,在坤宁宫修缮完成之前,住在乾清宫。而弘晖,自然就升级为皇太子,仍旧住在毓庆宫。
除此之外,胤禛没有封任何妃子。
不过在这种时候,也没有任何人注意这一点。毕竟他身边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没有出身很高的,不加封也说得过去。
玉龄的封后大典与胤禛的登基典礼同时举行。单是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胤禛对她的看重了。这个旨意发出来之后,不知道多少人暗地里对玉龄羡慕嫉妒恨。
毕竟在这个时代,女人一生最大的成功,是通过她的丈夫体现的。玉龄嫁给了全天下最尊贵的男人,已经很让人眼红了。何况胤禛对她又那么看重,身边没什么其他人,三个孩子全部都是她一人所出,弘晖已经被立为太子。
虽然胤禛还年轻,以后的事情说不准,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能看得出来,玉龄这个皇后之位,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动摇了。
但玉龄此刻,根本想不到这些。在胤禛牵着她的手,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之下,前往太庙祭祀祖宗,敬告天地时,她脑海中其实是一片空白的,只凭着本能,加上胤禛的引导,所以没有出现任何错误。
一直等到典礼结束,胤禛将她送回乾清宫后殿,玉龄才慢慢的缓过来。
乌嬷嬷领着伺候的宫人过来给她磕头,脸上都是喜色,“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都起来吧。”玉龄道,“看赏!”
乌嬷嬷便爬起来,笑眯眯的去给其他人发红包。
没一会儿弘晖带着弘晨和弘星也过来了,一样跪下祝贺她大喜。弘星还仰起脸来要赏。玉龄笑眯眯的接过乌嬷嬷递来的荷包,“拿去吧,见钱眼开的小丫头!”
“皇后这话说得可不对,”胤禛道,“女子管家理事,银钱上自然不能含糊。弘星小小年纪就知道银钱重要,这是好事。”
玉龄失笑,虽然胤禛现在对两个儿子不那么严厉了,但是偏心却是治不好的。不管弘星怎么样,估计他都会觉得好。
不过玉龄其实也觉得挺好的。毕竟在她的思想里,女孩子要独立,然后才能生活得更好。而独立的第一步,便是经济基础。否则便只能做个依附丈夫存在的女人,一旦失去宠爱,下场可想而知。
再尊贵的地位也改变不了,比如后宫之中那些被康熙彻底遗忘的嫔妃们。
想到这个,玉龄便对胤禛道,“对了,皇上,之前我答应了钮钴禄贵妃,等你登基了,就放她出宫去,让老十供养。可是如今皇阿玛还在,这么做是否有些不妥?”
胤禛不甚在意的道,“皇阿玛心不在此,恐怕不会在意。既然她自己有这份心,就应允了吧。”钮钴禄氏这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就连灵药也阻挡不住。她也帮过胤禛很多,老十也一向得力,胤禛自然不会吝惜这份恩典。他想了想,道,“其他若是有想出宫的,皇后看着办就是。”
玉龄点头答应。说起来,当初历史上,胤禛也是让所有有子的嫔妃出宫,让她们的儿子奉养的。就连他恨得咬牙切齿的老九生母宜妃也不例外。如果良妃还在,说不定也会被接出去。
想到这里,玉龄转头看着胤禛,不由露出了一抹微笑。
这就是她看中的男人,看似平平无奇,无甚锋芒,实则他的好,并不需要其他人懂。
第104章 番外一·下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烟花三月,江南水乡,碧波西湖,一艘画舫在湖上缓缓航行。弘星趴在船舷上,大声的吟诵着诗词。念完了之后,转过头笑眯眯地对着跟在自己身后的两个哥哥道,“大哥二哥你们也来一首。”
弘晖纵容的笑了笑,摇头道,“我不如你有捷才,就不献丑了。”
弘晨连忙跟上,“大哥都不行,我更不行了。”
弘星瞪眼,“大哥你这么说,是故意寒碜我吧?回头我告诉皇阿玛去!”
谁不知道皇太子殿下天生聪慧,才思敏捷,十五岁时就曾将自己的授课师傅问得哑口无言,羞惭而走,随后更是上折子主动请辞,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可以教导他的地方了。这件事传出去之后,朝野之间一时传为美谈。
现在弘晖竟然说不如她又捷才,简直像是故意戳她心窝子。只因弘星公主殿下虽然自诩聪明,可是从小到大,从没有胜过弘晖一次,算是被这个兄长压得死死的,心里正不服气呢。
再说了,只是吟诗罢了,又不是现场作诗,只要记忆力够好即可,需要什么捷才?
弘晖闻言,连忙求饶。皇阿玛的偏心,就连民间也有传闻,弘星若真的去告状,自己免不了会被斥责,说是不爱护妹妹云云。弘晖虽然不会放在心上,却也不想平白挨骂。
然而就算如此,同玉龄一道坐在不远处的胤禛还是看见了这一幕,扬声道,“弘晖照顾好弟弟妹妹。”
“好了,”玉龄拍了拍他的手,“弘晖心里有数,让他们兄妹自己玩耍就是了。倒是弘星,不要欺负你哥哥。”
弘星朝弘晖吐了吐舌头,又做了个鬼脸,“皇额娘总是偏心大哥,二哥你说是不是?”
“这话我可不敢说。”弘晨连连摆手,“你们两个争斗,别把我扯进来。我想起来了,昨儿的书还没看完,先回屋了。”说完之后,一溜烟儿的跑了。
弘星撇嘴,“真没趣。”
弘晖道,“我倒罢了,你别欺负你二哥是真。”
弘星不服气,“我什么时候欺负过二哥?我跟他不知道多好呢,你一定是嫉妒!”
弘晖失笑,“方才你那话,可是应该说得的?”他叹了一口气,伸手在弘星头上揉了揉,“你在我面前说也就罢了,当着弘晨的面说,皇阿玛偏心你,皇额娘偏心我,要他如何自处?”
弘星闻言,面色微变,惭愧的低下头去。弘晖见状微微一笑,颇为满意。
不过一秒钟后弘星又飞快的抬起头来,狠狠瞪着他,“不对!你说话就说话,揉我的头做什么!”
弘晖举手扶了扶额头,还以为这个妹妹总算是有了几分做妹妹的样子,结果还是这般。不过,也正因她这般活泼可爱,性格又大方,不会藏什么龌龊,所以才格外招人喜欢。就是弘晨,平日里安静沉默,对这个妹妹也比别人更亲近些。
所以说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强求不来。弘晖想到这里,微微一笑,收回手不再说话。
弘星哼了一声,转头看到船外一朵开得正好的荷花,立刻又将方才的事忘了,抓着弘晖的胳膊猛力的摇晃,“大哥大哥,我要那朵荷花!”
弘晖便命人去告诉船家,将船稍微往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