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四福晋日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她听胤禛说赈灾的工作已经开始了,情况正渐渐好转,这才心下稍安。正好院子外面不远处的梅花开了,风吹时送来阵阵暗香,玉龄一时起意,便命人在旁边的小亭子里拢了火盆,自己穿得厚厚的,跑到亭子里去写生。

    也亏得是在皇家,不管怎么铺张都不夸张,何况她只是去画个画?所以很快就张罗起来,布置好了,乌嬷嬷这才扶着玉龄往亭子里走。

    这个地方的视野其实不怎么好,只是其他地方都没有遮蔽之处,权衡之下,只能选择此处了。这样一来,所谓“写生”便有些名不副实,玉龄只能一半靠实景,一半靠想象,就这么画。

    所以她画的不是皇家禁苑中开得热闹又富贵的梅花,而是悬崖上一枝独秀,枝干虬结的寒梅。

    可惜只画了一半,佟芷儿不知怎么又跑来了。听说是跟着她娘进宫请安,所以顺便过来看看她。玉龄对此只想翻白眼,她有时真恨不能抓着佟芷儿的衣领使劲摇晃她,问问她究竟为什么对自己这般另眼相待!

    佟芷儿走进亭子里时面上还带着笑,然而转头一看她,不由变色,语气急切的问道,“你同四爷圆房了?”

    乌嬷嬷在一旁,闻言面色大变,不等玉龄开口,便斥道,“佟姑娘慎言!您是姑娘家,这等闺房之事,还是少问些好!”

    她的声音十分严厉,佟芷儿和玉龄都吓了一跳。不过佟芷儿是脸色难看,玉龄则终于回过神来,忍不住狐疑的看向佟芷儿。

    她心里的疑问咕嘟咕嘟的冒出来,怎么都按不下去。佟芷儿怎么看出来自己圆没圆房的?她又为什么会对这件事情那么上心,以至于急切到变了脸色?!

    胤禛说过跟她没什么来往和交情,玉龄是相信的。可是看佟芷儿的模样,分明对胤禛在意极了,甚至故意接近他的妻子,甚至连圆房的事情,都口无遮拦的问了出来,让人不能不疑心!

    好在佟芷儿脸皮厚,立刻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勉强笑了笑,将话题转到了玉龄的画作上,“这是四福晋作的画?果然意境脱俗!”

    “佟姑娘谬赞了。”玉龄淡淡道。

    佟芷儿古怪一笑,“不过,意境虽妙,却有些不应景呢!如今大年下正是高兴的时候,这一枝寒梅,却是过于冷清了。”

 第11章 四爷威武

    玉龄本来就对佟芷儿一直抱有戒心,经过刚才的事情之后,更是彻底厌烦了她。她已经打算好了,回头就把这件事告诉胤禛,让他来衡量其中的分寸,就算拼着得罪人,也不能再跟佟芷儿亲近了。

    所以对于佟芷儿的话,原本只打算听听就算了,却没想到她这般沉不住气,明明都转开话题了,还是忍不住对自己阴阳怪气,故意针锋相对。

    她越是如此,玉龄心中的戒备就越深。

    所以对于佟芷儿的话,她只淡淡道,“见仁见智罢了。佟姑娘觉得冷清,我却觉得正好呢。”

    “是吗?”佟芷儿不服气的道,“不如我们各做一幅画,请人来品评一番如何?都画梅花。”

    “怕是不太好。”玉龄微笑着道。

    佟芷儿脸一扬,“怎么,你怕了?”

    玉龄摇头,“佟姑娘已经看过我的画了,再来找我比试,岂非胜之不武?为了不陷佟姑娘于不义,我也只能拒绝了。”

    佟芷儿咬牙瞪了她一眼,“真是失敬,从前竟没发现四福晋的口才竟也这般好。”

    “佟姑娘才令人意外呢。”玉龄意有所指。

    佟芷儿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变幻了好几次,最终狠狠道,“我还有事,就不在这里逗留了。望四福晋好生惜福!”

    “不劳佟姑娘惦记。”玉龄丝毫不让。

    等她离开之后,乌嬷嬷不高兴的道,“这个佟姑娘……从前瞧着倒好,怎么竟会是这般不像话?”今天她的表现,真是让乌嬷嬷大开眼界,全然没有大家闺秀的雍容气度,浅薄无知又自以为是,连乌嬷嬷都看不上了。

    所以说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几分不高兴,说完之后就都转成不屑了,“依老奴看,福晋往后还是远着些,免得将来她闯了祸,还要连累福晋受过。”

    玉龄笑了笑,“我心里有数,嬷嬷何必为了这些事生气?”

    因为佟芷儿的打岔,玉龄也不想再画,索性让人收拾了,回屋去继续稀罕内务府前儿送来的长寿花。其实就是水仙,不过取个好听的名字讨个吉利,也好应景。

    想到应景二字,玉龄又忍不住想起佟芷儿,倒是忍不住笑了出来,梅花不够应景,这长寿花总没问题了吧?

    这般想着,也觉得自己同她计较,为了一句话就放弃一幅画,有些得不偿失。

    不过都收起来了,玉龄也没有继续画下去的念头,索性重新铺了纸,打算画点别的。

    之前胤禛曾说,让她准备送给太后的寿礼,玉龄原本准备的是福禄寿喜的四条屏,分别绣了和合二仙和蝙蝠,山间双鹿,寿星仙桃,喜鹊登枝四幅画。画是玉龄画的,绣品则是请绣娘出手,毕竟这样精细的东西,别说玉龄根本不会刺绣,就是会,也不好意思拿出去现眼的。

    如今再添上个长寿花,似乎也不错。

    作画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事,这一画,等玉龄回神时,已经是掌灯时分。胤禛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正坐在不远处看书,半分都未曾惊动她。

    玉龄忙放下画笔,净了手,然后才走过去道,“爷回来了,怎么不让人叫我?”

    “无妨。”胤禛放下书,掐了掐眉心,脸上露出几分疲色,道,“看你这般用心,怎好随意打扰?”

    玉龄见他一脸疲倦,身体先于思想,走到他身后,伸出手替他按压太阳穴,缓解疲劳。这原本是她上辈子学的,身体好的时候,父母下班回来,就能享受一下她的服务,都已经形成习惯了,一看人面露疲色,就忍不住想动手。

    等玉龄反应过来,只恨不能剁了自己的手。正要告罪退下,胤禛却放松身子,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福晋的手艺不错。”

    玉龄也就不好说要走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心想我也是练了好多年的手艺,当然好了。

    “不是说福晋画了梅花,怎么我瞧着是前儿送来的那盆水仙?”不等玉龄说话,他又问道。

    他主动提起这个话题,玉龄便顺着他的话道,“原本是在外头画梅花的,只是画到一半时,佟姑娘过来了。说是太过清寒,意头不好。妾身想着她说得不错,就没再画了。”

    胤禛原本舒展开的眉头重新皱了起来,颇为不悦的道,“不过一幅画罢了,有什么意头好不好的?”最重要的是,他的福晋,什么时候轮到佟家的姑娘来品评了!

    玉龄再如何,也是四福晋,佟家想把佟芷儿送进东宫,那也要看皇阿玛的意思。在胤禛看来,这分明就是白日做梦,被眼前的富贵荣华迷了眼睛,真当自家是“佟半朝”,能左右皇家了!

    还有那个佟芷儿,胤禛对她的印象非常糟糕!

    想巴着太子并没有错,可一边吊着太子,一边肆意亲近其他皇子,没个顾忌,全无半分女儿家的矜持,在胤禛看来,简直可以算得上不要脸了。所以佟芷儿时常借故亲近他,可他从来都冷着脸,离得远远的。

    却没想到,她竟得寸进尺,找起自家福晋的不是来了。

    想到这里,胤禛睁开了眼睛,淡淡道,“往后她再来,你只推说不方便就是了,不必应酬。”

    玉龄松了一口气,“那太子殿下那里……”

    “我自然会去同太子说。”胤禛道,“只管放心便是。”

    “知道了。”玉龄立刻高兴起来,终于摆脱这个大包袱了。她含着笑问,“都这个时辰了,爷回来还没用膳吧?”

    “福晋都还在作画,自然没人安排爷用膳。”胤禛抬了抬下巴,语气淡淡的道。

    玉龄立刻道,“那妾身这就去安排,之前庄子上的庄头送来的年礼,有不少野味,我让人收拾出来了,今儿爷也尝尝咱们自己庄子上出产的东西。”

    最好吃完了记得要带我出宫这事,玉龄在心里默默补充。

 第12章 出宫

    事实证明,四爷还是很靠谱的。将要出正月某一天,他忽然提前回来,递给玉龄一个包裹,让她换上里面的衣裳,跟他一起出宫。

    玉龄自己都快忘了这事儿了——或者说,她对出宫已经不怎么报希望了,却没想到胤禛竟突然提到了这件事,自然又惊又喜。

    他带来的是两套男装,一套用料华贵,手工精细,一看就是贵公子的打扮。另一套则是普通的棉布制成,颜色也是灰扑扑的,应该是跟着出门的仆人所穿。

    见玉龄捧着衣裳发愣,他解释道,“放心,都是刚刚做好的新衣。如此方不惹人注目。”若是带着女眷出行,很多地方都会不方便,不如让玉龄扮作仆人。

    玉龄倒是没有质疑的意思,不过是一时没有回神罢了。两人换了衣裳,出门一看,苏培盛也已经换了一套跟玉龄差不多的衣裳,正守在门外。

    出宫的事是苏培盛安排的,在他的引导下,他们出了皇子所,穿过御花园,从皇宫后面的角门出去,然后乘马车出发。

    在车上,胤禛对玉龄道,“今儿时间不够,不能出城,恐怕也没时间去乌拉那拉府上,只能先去铺子里瞧瞧。”

    在胤禛的想法中,回门才是玉龄的目标,所以需要事先解释一番。

    事实上,玉龄听了之后,却微微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她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原身的家人相处。——虽然穿到了清朝来,可记忆还在,她也有自己的父母家人,感情极深,要她将原身的父母亲人当成自己的来看待,是不可能的。

    不过,她垂下眼,心中想到,这个问题是迟早都要面对的。

    两间铺子距离并不远,他们先去的是绸缎铺子,玉龄得知,原来他们身上穿的衣裳,也是出自自家铺子。

    这处铺子的掌柜是玉龄的陪房,她出嫁时乌拉那拉家陪嫁了三间铺子,里头的掌柜和伙计都是做了很多年的老人了,这次开新店,玉龄便让其中两位掌柜的把原来的铺子交给新提上来的掌柜,来打理这边的店铺。

    因为是四爷的产业,倒是没人不愿意。而且不愧是积年的老掌柜,铺子虽然才开张,生意却是已经上了轨道,开始盈利。玉龄对此很满意,胤禛也轻轻点头。

    不过粮店那边却出了点问题。

    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的进货渠道,粮店原来的东家虽然把店铺盘出去了,可自己还有其他粮店,所以手里的进货渠道并未交给他们,这样一来,卖完了存货之后,粮店就要面临断货的危机了。

    虽然掌柜的联系了不少京城附近的庄子,愿意收购粮食,可至少也要今年夏收之后,才能收进来,中间三四月这段青黄不接,粮店生意最好的时间,却是白白浪费掉了。

    原本就算两人不来,老板恐怕也要让人传话,这会儿见他们过来了,连忙将这个难处说了出来,请他们定夺。

    “四爷,您看这要怎么办?”玉龄问胤禛。

    玉龄也不是不能解决这个难题,但这个铺子是胤禛名下的产业,遇到了难题,自然要先问问他的意思。

    免得将来他不高兴了,觉得她这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那真是几张嘴都说不清。

    胤禛想了想,道,“北京城里住了那么多的官员和宗室,也不是家家禄米都能吃完的,总会有人想拿出来卖,回头找个人去打听一番,他们都是卖给谁的?如果有还没卖出去的,就收进来。”

    他说着顿了顿,像是十分谨慎的斟酌了,才缓缓道,“不能打我的名号。”

    玉龄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道,“不如还是用我乌拉那拉家的名号,他们知道我是四福晋,自然要给爷几分脸面,又不会伤了爷的名声。”

    身为皇子跑出来做生意,汲汲营营,与民争利,到底不是什么好名声。

    胤禛看了她一眼,微微颔首,“也可。”

    这也就是他如今还住在宫里,又没有从母家继承到什么东西,处处掣肘,无人可用,才会给玉龄这个可乘之机,跟他算是绑在了一起。否则自有他名下的包衣奴才去做这些事,根本无需玉龄插手。

    玉龄显然深知这个道理。

    什么夫妻一体,都是骗人的鬼话,来自后世的玉龄很清楚,这世上,只有利益才是最牢固的纽带。把自己和胤禛牢牢绑在一起,哪天就算两人之间恩断情绝,也仍旧是利益共同体,他胤禛就不敢苛待自己!

    虽然是未雨绸缪,但从现在开始,却也不嫌早。

    玉龄并没有忘记,这是封建社会,皇权至上,女子被人轻贱,一个男人可以有无数个女人,他宠爱哪一个更是说不清的事。

    虽然胤禛目前并没有表露出这样的倾向,但是玉龄还是能从他平日里的言行之中,看出他对女子的轻视与不在意。

    所以有些事,不能不提前打算起来。

    胤禛并不知道玉龄已经想到了那么远的地方,目前而言,他对这个福晋还是挺满意的,而且玉龄也算是为了他的事尽心尽力。夫妻一体这个前提还好好的,他也就并不觉得用乌拉那拉家的名号有什么不妥。

    尤其是她将铺子打理得很好,更是让胤禛刮目相看,想着往后置办了新的产业,也可以交给福晋。毕竟朝堂上的事情太多,他抽不出精力来兼顾这边。有人能分担,自然是好事。

    这一趟出宫的结果,两人都非常满意。

    回去的路上,胤禛对玉龄承诺,等今年夏天皇上巡幸塞外的时候,他如果能随驾,就带着他一起去,如果不能随驾,那就带他去城郊的庄子住几天。

    对此,玉龄表示非常期待。

    然而进入夏天之后发生了一件事,让胤禛的两个打算都落了空。

 第13章 香囊

    康熙三十一年七月,皇帝巡幸塞外,太子和四爷都留守京城,并未随驾。

    皇宫里几乎一半的嫔妃都随驾出京,尤其是高位嫔妃,基本上都走了。玉龄不需要再日日去德妃面前立规矩,感觉紫禁城的天似乎都蓝了些。

    不过,京城的确是太热了。她不免又想起胤禛答应过自己,如果不随驾去塞外就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的承诺来。

    只是太子留守京城,责任重大,而四爷如今也开始办差,紧紧跟在太子身后,算是得力臂助,一时间也很难走开。虽然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却是难以兑现。

    其实玉龄本心里,只要自己能出去,胤禛是不是跟着,根本没有关系。只可惜这个念头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连乌嬷嬷也不许知道。

    她是胤禛的妻子,胤禛在宫里忙碌,她自然要替他看好家,打理好日常生活,不让他为这些小事分心。这是她身为福晋的本分。

    玉龄为此悒郁不乐了许久。可惜胤禛太忙,根本没有发现她的不同。

    好在虽然不能出宫,但御花园里也有不少临水的地方,可以消磨时间解除暑气。所以圣驾出京之后,玉龄每天一早出门,一直在外面待到胤禛快要回自己的院子,才慢悠悠的回去。

    这日她正在水榭之中看一本游记,乌嬷嬷脸色凝重,脚步匆忙的走了过来,顾不得满头大汗,把亭子里伺候的人都打发了,焦急的道,“福晋,出大事了!”

    “怎么了?”玉龄并不怎么在意,宫里的日子,其实只要习惯了,每天也就那么几件事,规规矩矩的,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乌嬷嬷左右看看,这才凑到她身边,将一个香囊交到她的手里,压低了声音道,“福晋,这是从爷昨儿换下来的衣裳里找到的。”

    也许是夏日阳光太烈,玉龄脑子里还有些迷糊,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问道,“怎么?”

    “这不是咱们的东西!”见她不解,乌嬷嬷不由加重了语气。

    玉龄低头看了一下手头的香囊,雪缎为底,上面绣了栩栩如生的“鱼戏莲叶”图案,造型精巧,做工精细。但玉龄的确没有见过。

    玉龄一向信奉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所以如今自己的身份既是胤禛的妻子,他的东西自然都是玉龄亲手打理,每一样都心里有数。但这个香囊,她没见过。

    就算她会记差了,但乌嬷嬷既然把东西送来,必定是已经找过单子对了,确定这东西的确不是他们的。所以这一点毋庸置疑。

    分析完了这些,玉龄的脑子也开始转动起来。胤禛的身上带着来历不明的香囊,这说明了什么?

    玉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胤禛在外面有人了。可这却无论如何说不通。且不说胤禛的身份,无论看上了谁,只要回来说一声,就可以开了脸放在无厘头,根本无需如此。单说胤禛的个性,也不像是能做出这种事来。

    还是说,对方的身份,不是胤禛能染指的,所以才会这么暗度陈仓?

    在玉龄即将脑洞大开神展开的时候,乌嬷嬷的声音适时出现在她耳边,“福晋先看看香囊里的东西,奴婢实在做不得主……”若真是一个香囊,哪怕这代表着四爷可能在外头有人了,也不至于让乌嬷嬷这般方寸大乱,急忙赶来。

    玉龄闻言,打开了香囊往里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重新合上袋子的手都有些发抖,惊疑的看向乌嬷嬷,“上用的贡品也不过如此了。”

    香囊里装着的是两粒圆溜溜的珍珠,有鸽子蛋那么大,色弱淡金,光辉熠熠,毫无瑕疵,乃是珍品中的珍品。玉龄虽然没见过,但立刻想到了一个词:东珠朝珠。

    在清朝,这是帝后才能用的东西啊。

    胤禛是从哪里得到的,并且还放在随身的香囊之中?

    这个问题一出现在脑海里,玉龄瞬间得出了一个结论,恐怕胤禛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身上带着这种东西吧?他年纪虽然不大,但已经颇有城府,不可能会把这种可能招祸的东西,大摇大摆的戴在身上。

    无论事实如何,恐怕要问过他才能知道了。

    玉龄缓缓吐出一口气,将那香囊紧紧握在手心里,看向乌嬷嬷,慢慢的道,“我心里有数了,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没有别人了。”乌嬷嬷道,“爷的东西都是顶要紧的,奴婢不敢交给别人,都是亲手整理过才让他们送洗,免得遗漏了什么。”

    “你做得对,往后就如此办。”玉龄稍微放松了些,“这件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嬷嬷先回去吧,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乌嬷嬷应声退下,玉龄靠在栏杆上,眉心一点一点的蹙了起来。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怎么看怎么像胤禛被人下了个套子。

    可是这个套又实在太过粗糙,毕竟这东西放得并不隐秘,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所以说是陷害胤禛,倒也不想,那么对方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胤禛回来的时候,对上的就是一脸严肃的玉龄,他不由吓了一跳,问道,“福晋这是怎么了,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要知道平日里福晋在他面前,无不是嘴角含笑一副心情愉快的模样,这尚且还是胤禛第一次看到她那么严肃的样子。

    玉龄屏退众人,直接将手中的香囊给他看。胤禛有些不解,“这香囊似乎有些眼熟。”

    “是昨儿爷戴在身上的。”玉龄道。胤禛认不出来,倒也不奇怪,这些小配饰都是玉龄搭配的,更衣也有人伺候而不必自己动手,他自然并不会注意到。

    “有什么问题?”胤禛挑了挑眉。

    玉龄直接问道,“这香囊不是咱们的,爷是从哪儿弄来的?”

 第14章 胤禛的心思

    “不是福晋准备的?”胤禛脸上轻松写意的神情也渐渐收敛起来。

    他并不怀疑玉龄会骗他,这种东西也没必要开玩笑。而自己身上多了本不该有的东西,对胤禛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能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香囊放到他身上,那么也就有能力在他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弄死他。

    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他转身走了两步,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敲,“昨日我只去过毓庆宫。”

    众所周知,越是富贵人家,就越是讲究,就连如厕也要说是“更衣”,并且不单只是个说法,是实实在在要换衣服的。

    每天跟着胤禛出门的那么多人之中,就有一个小太监是专门负责给他拿衣服的。昨日在毓庆宫,因为停留的时间长了些,又用了茶水点心,他自然也免不了要去更衣。但过程究竟如何,香囊是否被换了,胤禛却没有注意过。

    “太子殿下?”玉龄惊呼了一声。不过心里却觉得理所当然,康熙没有立皇后,如今宫中有资格拥有东珠朝珠的人,除了皇帝,就只有皇太后。而这两位如今都还在塞外呢。

    但紫禁城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个人虽然没有资格使用这些东西,但如果他手中有,却也绝不出奇。

    那就是皇太子殿下。身为康熙一手带大,疼爱有加、寄予厚望的儿子,皇太子在宫中所过的日子可谓是奢侈无比,甚至上进的东西,康熙都会先给他挑一遍,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