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际机甲生活(间歇性抽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讯中断之后,邢天和向四周看了一圈,意思很明显是在询问大家想怎么做。
  这时一直站在角落里的爵士突然道:“我有预感,这次的星球上可能不是成熟体,而是幼体。我们可能能找到诱变源。”
  目标星球位于Q区中心地带,质量小,环境较为恶劣。其中心恒星是一颗褐矮星,其性质介于恒星与行星中间,不但体积小质量小,而且光度极低。
  可以想见目标行星的温度极低,没有明显的大气层。星球勉强达到能靠自身引力形成圆形外观的界限,却还不足以吸附足够的气体形成大气层。
  邢天和与队员们做决定之后就切断了穿梭机与军方的通讯,不顾对方的阻止向着这里而来。自然,在来之前,他们对星球进行了评估,制定了完整的作战方案。
  爵士已经被控制起来。
  “怎么,不相信我吗?”他看着已经全副武装准备登上作战机甲的刑天和说道。
  邢天和看了他一眼,道:“只是以防万一。”
  以防,这是一个陷阱。
  对于时空属性生命体他们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是对于诱变体和幼体他们并没有接触过。博士被提上了邢天和的机甲。他身体高大,进入狭小的驾驶舱之后,不得不屈身蜷缩,极为不舒服。
  穿梭机绕着星球转了几圈,进行了全方位扫描。从表面看来,找不到任何改造过的痕迹。而深层扫描之后,只发现了在靠近一个极地的地下有极大的深层坑洞。除此之外也没有可疑之处。
  “没有生命体征。”他们的穿梭机配备有最尖端的生物扫描设备。
  “阿鲁德呢?”
  “也没有。”
  邢天和皱眉,与爵士对视了一眼。
  “约克文,米迦勒,云…达文西跟我出舱。其他人待命。”

    66幼体

  小行星虽然不大,但是至少有坚实的固体表面可供。因为几乎没有大气层,引力又小,降落过程较为轻松,外壳也不会因为摩擦而产生高温,可以很快恢复正常作业。
  不过他们四台机甲并没有真的接触陆地,而是在接近小行星表面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做近地浮空飞行。
  这颗行星因为体积和质量太小,介于行星和太空陨石的分界线上,其形状或凹或凸,未能完全形成圆形表面,较为不规则,使得行走变得较为麻烦。
  因为有中心恒星,有一定的公转和自转,所以他们降落的时候仍然先在接近赤道的地方,然后再向极地飞去。
  一路上米迦勒机甲所装配的扫描设备也开到了最大,依然没有找到任何生命的迹象。
  “中介生命体无论是幼体还是成熟后,都是不会发出任何信号的。”爵士解释道,“这你们应该知道。”
  不然它们搜寻起来也不会那么困难。
  邢天和道:“是,但是如果真如你所说是幼体的话,总应该有培养的人在吧?不论是阿鲁德还是人类,或者其他种族生命,都应该可以探测到。”
  “也可能他们并不在这里吧。”爵士一边说,一边用细长的手指戳机甲内壁上的各种数据显示屏。邢天和看了他一眼,将他的手拍掉。
  “是你说这里有幼体的。”邢天和道,“你暗示我们这里可能找到始作俑者。”
  爵士嘿嘿一笑:“我说的是可能。做决定的,是你自己。”
  不过一会儿,位于极地的坑洞已经靠近。立体地图已经逐渐清晰起来,不过进程很慢,而且只能显示大略信息,精度较低。
  在距离坑洞所在位置五公里左右的地方,四台机甲渐渐慢下来,并最终停止。他们在等待米迦勒最终的扫描结果。
  “没有人工穿凿的痕迹,没有活动机械,没有大到可供机甲出入的自然通道。”米迦勒将扫描结果与其他人共享,“如果真要下去,恐怕要从红色标注的地方穿凿。”
  这个小行星上没有水,只有坚硬的表层,有岩石也有松土,呈焦黑状。他们如果要穿凿就要选择相对最柔软最薄的地方,而且还要让穿梭机降落下来。星球表面的条件其实并不适宜降落。不但起伏崎岖,且许多岩石并不牢固。
  邢天和决定先更靠近坑洞所在地,观察一番再做打算。四台机甲已经进入战备状态,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不过直到他们来到预定地点,也没有半点事情发生。
  “队长,要不要联络穿梭机进行辅助降落?”约克文问道。
  邢天和正要做决定,突然旁边伸出几只手指,在他的地图上灵巧地挥了几挥。“看这里。”
  邢天和仔细去看,发现是他们脚下的地面更细致的图像:在黑硬的土地上,大约二百平方米的范围内,遍布着密密麻麻的直径约为十厘米的细孔。粗略估计恐怕有上万个。这些孔看上去不浅,乍一看很像什么生物的洞穴。
  “这是……?”
  “我也不知道。”爵士道,“但是很可疑。”
  确实可疑。
  不过因为这些窄细的孔洞尺寸较小,在之前的扫描中都没有被发现。
  云…达文西操作着机甲慢慢降落在地面。他们的机甲脚底配备有消声系统,其实就是使用气垫使得脚步在落地时产生猫踩在肉垫上轻无声息的效果。系统开启时,即便是机甲进行正常的步行,也几乎没有落地声音,非常适合潜行。
  不要以为机甲身高马大就没有潜行和隐匿声音的必要,就算是他们的战斗机甲普遍有十几米的高度,在大尺度的战场上仍然相当渺小,经常会进行潜行和突袭作战。
  云…达文西的机甲在没有开启光学迷彩之前是深蓝色的。此刻它以灵巧的动作慢慢屈身下去,伸手对准孔洞的位置。
  一个细小灵活的探头从机甲手心钻出,然后顺着那窄细的孔向下钻,并且一路将可视信息和其他各种探测信息传送回来。
  孔洞内部仍然是焦黑的岩石表层,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也许只是一种地貌特征吧。”米迦勒轻声道,“能让爵士进行更准确定位吗?”
  爵士听后只道:“我只能确定它们在这个星球上。”
  “现在还在?”邢天和追问。
  爵士点点头。
  这时云…达文西机甲那触手一般的探头似乎碰到了什么东西,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物理障碍?什么东西都没有啊……”达文西自己也很奇怪,他查看了原因,发现是探头受到阻碍停了下来。
  “没有信号不意味着没有东西!”邢天和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云,进行物理捕捉。”
  云…达文西听了没有犹豫,直接启动物理捕捉设备。因为捕捉对象不确定,没有任何波段的电磁波辐射,也没有任何热辐射,捕捉设备启动之后沿着岩石内壁进行光学切割,然后形成一个由镭射光组成的牢笼。然后牵引光会将其中的物体提取出来。
  捕捉过程十分顺利,没有受到任何阻碍。而牢笼中的东西仍然不见踪影,并且在任何波段上没有信号反应,让人怀疑其是否真的存在。
  邢天和操控着机甲靠近云…达文西,后者将提着光牢笼的探头伸到他的驾驶舱前。
  爵士的眼睛突然眯起来:“就是它!”
  邢天和道:“幼体?”
  “对……但是似乎更接近诱变源!”爵士拍着舱壁,“这是刚刚融合的状态,被融合的物体开始透明失去所有属性,变得不可探测!”
  邢天和道:“你确定?”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时候诱变源还可以剥离……”爵士说到这里,突然目光一闪咽了咽口水:“这个,给我吧。”
  邢天和看了他一眼,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你先坐好。”
  接下来,穿梭机上的其他队员也降落下来,开始一个个清理所有孔洞内的时空属性生命体。这些生命体有的如一开始遇到的那个一般,处于刚刚融合的阶段,按照爵士的说法,尚可剥离。有些则是已经融合完毕,新生成的幼体再次变得光学可见,但是仍然无法用其他手段探测到其任何信息。比起成熟体,这些幼体显得安静许多,完全一动不动,即便被激光切割开来也没有任何反应。
  邢天和他们虽然不是专家,但是对时空属性生命体的接触也算多了。清理的进程不算慢,但是无奈孔洞太多,就算每个耗时五分钟,20台机甲同时进行,也需要四十多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
  对于可剥离幼体,经过爵士的判定之后,单独收集。而另外一的幼体虽然各有发展阶段,按照爵士的说法,有些虽然融合,但是未必已经出现时空属性。可为了保险期间,他们仍然决定统一使用DTS爆弹处理,并将所有生物组织进行湮灭。
  上万个孔洞,上万只幼体。甚至有些已经进化的相当完全,几乎与之前所见成熟个体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安静许多,对各种刺激没有反应罢了。
  整整两天,48小时的连续作业之后,所有已发现坑洞中的幼体都被取出,并分类整理好。邢天和安排队员做短暂休息,但是不能离开机甲,所有人保持警惕。
  接下来20名队员分为三组,一组进行快速搜索,寻找有没有漏掉的孔洞;第二组则是在整个星球进行地毯式搜索,寻找类似的地貌。剩下的一组,包括邢天和在内,将处理所有已经挖掘出的幼体。
  “DTS爆弹可能不够。”约克文担忧地说。
  几千只待销毁的幼体如同烂鱼一样堆在一起,形成的圆锥足足有十米高。这些幼体虽然比起他们之前对付过的类时空生命体要小,但是每一个里面都有诱变体,每一个都可能带有独立的时空属性。在使用爆弹销毁的时候,必须确保每个幼体的时空属性都被破坏。
  “让米迦勒建模计算一下怎么排布爆弹。”邢天和估算,“消灭这些应该是够的。”
  他现在不可能回第零区,而DTS爆弹在普通的补给星球是不可能有的,必须由邢天和亲自回第零区领取。
  “邢队长,你要考虑清楚。”爵士看着他皱眉头,似乎下了某种决定的样子,不由道:“完成了这次销毁,如果你决定返回基地,可能会再也不能出相关任务。”
  邢天和瞪了他一眼,凌厉的目光中透出丝丝逼问:“你又怎么知道。”
  “呵。还记得我一开始说,我只信任你吗?”爵士凉凉道,“你们人类中有人参与制造幼体,这是毋庸置疑的,而能在如此蛮荒星球上,这样大规模的进行融合,恐怕绝对不是普通人类能做到的。”
  他的暗示已经相当明显。
  “阿鲁德也可以做到。还有许多高级智慧种族。”邢天和反驳,“小麦哲伦星系内,不只有人类热衷于星球殖民,控制了众多行星。”
  “当然。你可以有你的判断,我有我的猜测。”
  邢天和皱眉看向他。他总觉得他的笑容是那么不怀好意。
  “对了,邢队长,能把剥离出来的诱变源给我吗?”爵士道,“我们夔会感激你的。”
  邢天和眉梢一挑:“诱变源我先保存,等事情变得更明朗了再说。”
  戚玥刚从DREAM大楼里出来,麦兜就告诉她邢天和发来通讯并提示道:“邢天和所用的加密方式发生了改变。”
  戚玥感到奇怪,小心翼翼接通:“邢天和?”
  “是我。”
  戚玥长出口气:“你不在军队了?”
  邢天和却没有回答,而是道:“好久没听你说话。”
  戚玥一愣:“那倒是。”
  邢天和较少与她通讯,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都是通过邮件联系。
  自从生日礼物事件之后,或许是拿人手短,戚玥与他接触时不再带着隐隐的敌意和抵触,而是真的好像朋友一样。
  彼此聊聊近况,说说烦恼。每次通讯,邢天和都问得很细,好像想要了解她的一举一动。
  他问,戚玥就告诉他。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对于这些问题,她的心底一点抵触情绪也没有。
  似乎一切理所当然一般。
  “机甲队训练还正常?”
  “还行。”戚玥随便说了几句,“快比赛了。”
  “加油。”邢天和深吸一口气,声音虽然疲惫,却语调十分轻松:“校内比赛晋级你们问题不大。”
  “我也这么觉得。”戚玥道,“不过不到最后结果出来,就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就还存在变数。我不敢大意。”
  邢天和听了道:“你一向谨慎。很靠得住。”
  戚玥笑了笑:“你最近怎么样?”
  邢天和沉默没有答话。
  “你的通讯加密方式变了。”戚玥终于问,“邢天和,出了什么事吗?”
  邢天和不答反问:“你知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能与暗物质,暗能量相互作用?最好能破坏它们。就好像炸弹爆破损伤正常物质一样。”
  清理完小行星上的幼体,他们的DTS爆弹所剩无几。就算他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爵士说的是对的,如果他们返回,恐怕就会面临着严格的调查。之后就算能重新出任务,恐怕也会与时空生命体无关了。
  而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想这么不明不白地结束。
  邢天和拆了两个DTS爆弹,给爵士看内部结构,希望他能看出什么来。
  后者伸出长长的手指,捏过邢天和手里已经拆了外壳的DTS,仔细看了看:“你们这个爆弹倒是很聪明。诱变中介体没有达到阿鲁德最初的想法,却出现了时空属性。而其时空属性则是它们与暗物质暗能量的神秘关系的表面体现方式。”
  他一边说一边摇头:“不过我虽然被提高了智慧水平,却仍然无法搞懂背后的关系。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破坏其暗属性部分是关键。”
  “可人类已知的物质里,根本没有能与暗物质或者暗能量相互作用的。”米迦勒道。
  “肯定有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爵士道,“不然你以为这DTS爆弹是如何做出来的?”
  邢天和把剩下的东西扔在一边,靠墙深思。既然爵士这么说,恐怕他想要自制DTS的想法也不可行了。
  返回第零区?偷?抢?
  然后他鬼使神差地想起了戚玥。
  “让我想想。”
  邢天和这么问的时候,戚玥还真想到了一样东西。不过是否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还需要确认。

    67神秘模块

  在第一次进入仓库,修理绿魂机甲的时候,戚玥曾经遇到过一个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在机甲中,有一个模块就在机甲躯干体腔的侧后方,躲开了驾驶舱,紧贴在其动力系统上面。如果它完好无损的话,并不会产生影响,然而戚玥修理的那台绿魂除了古之封老师所说的问题之外,这个模块也发生了破损。从而对整个系统产生了不可控制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戚玥即便对整个机甲系统做再多检测,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她最后不得不对照设计图一点点解构,拆分,并做系统追踪,才找到可能的根源,将这个神秘的模块找出来。
  之前提到过,绿魂是第七代军用机甲的典范之作。比之旅途者那种高十几米的大型机甲不同,绿魂这种矮胖机甲造价低,更易大量生产。它的动力系统是机甲中少有的质量分布系统,即便戚玥一开始也并不熟悉。所以开始她以为这一模块属于动力系统。
  然而经过仔细检查和测试,她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该模块伪装成了动力系统的稳定装置,却实际上并没有与系统做实质性的连接。最重要的是,在图纸上,该模块根本是不存在的。
  她大胆将模块取出之后,机甲的性能完好无损,各种测试显示该模块对它没有任何影响。而且重新做自检并测试后,机甲终于能正常行动。
  戚玥当时的判断是,这个模块很可能是机甲开发商或者制造商的测试模块。
  机甲的许多系统功能从一开始的理论基础,到设计,到实际工业化,再到检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为在星际时代,机甲已经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各方各面,并且在军事和民生等许多重要领域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
  这就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
  也因此,在常规的开发后续测试之后,还需要更多更近一步的大样本测试丰富数据和样本。
  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商业机甲的正式版本中,出现一些测试系统。有些对机甲可能会有影响,那么开发商就会明确注明,并且提示用户可以手动关闭,或者切换到稳定方式。然而有些系统对机甲本身的功能没有任何影响,而是开发商利用机甲进行其他测试,或者新的没有开放的功能的测试。
  这样的话,在主流设计图,和商品说明中,都不会出现。
  这个模块恐怕就是这种情况。
  自从发现这个情况之后,戚玥每次去仓库检测机甲都会注意其他机甲是否有同样的模块。
  绿魂的开发商是彩虹桥公司,但是机甲的生产是与玩偶合作进行的。
  彩虹桥一直在一流机甲公司的行列中,其发展战略和视野在同行业都是领先的。最重要的是,其一向奉行大胆创新的策略。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敢于在绿魂中使用重力分布驱动方式。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可在当时,这一举动还是引起了广泛的赞赏和关注的。
  但是到近十几年该公司渐渐低调下来,鲜少有新动作,大动作,让他们在公众视野里退居二线。
  从前他们也有自己的机甲生产线,现在则是只做机甲研发和授权,然后再分别与机甲生产商合作抽成。舍弃实际生产的方式虽然看起来是舍弃了市场。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让公司从劳心劳力,需要大规模宣传和公关投入的一线战场退出来,能有更多精力集中起来进行研发。
  从这种角度来看,他们并不是退缩,而是以退为进,转移了商业战场。
  最终,戚玥发现机甲库中几乎所有由彩虹桥开发的机甲,不管是哪个厂商制造生产的,都带有这一模块。机甲出厂年限从几十年前,一直到最近的五年不等。
  什么样的测试,要做这么多年?戚玥当时是越发的好奇,于是趁着修理的时候统统拆解下来搬回自己在DREAM大楼的办公室——寝室太小,实在放不下这么多东西。
  这个模块表面上看由三个相互内嵌的,边长为5cm的黑色立方体组成。外型很像一个抽象的艺术品。戚玥将它拿在手里时发现它非常的轻,外壳材质乍一看很普通,但却是高强度的合成塑料。这种塑料虽然轻薄,但是强度极大。再加上当时解构机甲,发现这个模块周围都有减震配置,说明如果正常使用机甲,恐怕很难会破坏其外壳。
  若她猛然看到这样的防护,第一反应绝对是以为制作公司是为了保护内部的结构。然而仔细思考之后,她却觉得,防护却很可能是为了不让内部物质伤害到机甲,影响驾驶员操作和机甲正常运行。
  那这个神秘模块究竟是什么呢?
  戚玥一开始也毫无头绪。她首先将破损的模块隔离开来,然后在确认没有任何辐射的情况下,使用简单防护措施,开始拆解。
  模块里面的结构相当简单。一个微型芯片,包括信息处理,运算功能,还有微型存储设备,保证能储存极大量的信息。另外,其内部似乎还配备了独立的信号发射器。然而在外壳破裂的时候,发射器已经停止工作,并进行了“自毁”。这也使得戚玥无法从中找到其发射的目标是哪里。
  因为是非商业化的设计,所以所有的配置都相当简单直接,并没有经过包装,看起来十分粗糙。这样也是有好处的。戚玥轻易从许多零件的外观上就能判断出其用途,也很容易找到编号和型号。
  整个模块里,有三块属性未知的白色泥状物是比较奇特的。在麦兜进行过测试后,将所有属性列在了屏幕上,并且判断,这不是任何已知的材质。
  戚玥让麦兜对这种材料进行各种更深层的测试,如果是合成材料就分解成分,如果不是,则对比最接近的已知材料,或者从其属性特点至少判断出产地。
  而戚玥则从其他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芯片上的内容并不难解读,存储的数据也很快被读取出来。但是那密密麻麻的数据让戚玥看起来十分陌生,看了许久也无法认出其究竟是什么。
  而在模块中,还有一个转换装置引起了戚玥的注意。这个装置的作用很简单也很明显,就是收集信号然后转换。有点类似戚玥之前用过的热敏感材料金氘赭的信号转换器。只不过那个是将热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那么这个装置,是转换的什么呢?
  也就是说那三团白色的物质,是用来收集什么样的信号的呢?
  这件事发生在上学期期中,然而戚玥一直都没有头绪。直到开学前不久,暑假实习快结束的时候,她才无意发现了些许线索。
  每年的那个时间,都是小麦哲伦星系新材料利用研讨会的举办时间,今年也不例外。戚玥虽然一直没有参加过,却会偶尔去浏览这种会议的报告和相关论文。虽然说会上提到的东西较为理论,最后真正产生实际应用价值的并不多,但是很多奇妙的思想和业内人士锲而不舍的尝试,总能让人感到惊喜。
  今年因为白色神秘物质的关系,戚玥突然兴起了一个念头,去翻看这个会议的历史记录。
  这一翻,还真有所发现。
  在大约四十年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