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香人家-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几人目前是以举业为重,不可能再分出多余的精力来应付其它。
出于对朋友的关心,谭璇迟疑了一下,轻声问:“阿裕,你家书肆还卖不卖那种巴掌书?”
“怎么?还想再讨一册?上次劝说过我爹不要再做,不知书肆现在是否售的还有,回头我帮你问问。你也知道,书肆里的事情我爹很少让我插手。”
上次劝说,被老爹训斥一番,这两年功课不好,恨不得在其面前夹着尾巴自降辈分装孙子,哪还敢再出声反对。傅裕想,按照他爹的脾性,卖的还有吧。
“不是,只是随口一问罢了。怎么了,即使咱俩不在一处读书,也不至于生疏的连个话也要顾忌。”
见傅裕终于放下纸页,转过身来,可神态却有些犹疑,不像其平时干脆的作风,不自觉的挑了挑眉尾,调侃道。
“阿璇,你说我若前去闵地科考,会不会一定中榜?”傅裕咬咬牙,把憋在心中的话不管不顾的向好友倒了出来。
“你……你说什么?去……去闵地?!”
谭璇被傅裕扔过来的言语□□镇的蒙了蒙,说话有些结巴,不像平时那么利索。
难道傅裕是想要科考移民?可即使跑得再远,官府户籍卷宗上的信息是无法更改的,一时又让他有些疑惑不解。
“恩,我也是听书院同窗悄悄告诉我的。在平江出头太艰难了,听说闵地读书人少,很容易中榜。书院中已有士子前往闵地,若去迟了则赶不上明年二月的县试了。”
几十年中,闵地一直经受战乱之苦,百姓饱腹尚且艰难,更别说花钱去读书了。
可自闵地归复华朝后,多种利民诏令颁发下来,其中科举方面是与华朝其它府城一同对待,现今便有人开始打起了主意。
傅裕府试落榜后,深感挫败,昔日一同偷看画册的小伙伴浪子回头,转眼成了县案首,亲戚与同窗眼中的佼佼者。
可自己也是浪子回头啊,结果却截然不同,与其差距越来越远。
于是,当书院中关系亲密的同窗偷偷对他说了此事后,不免有些心动。但自己也知道这是在冒籍作弊,心中摇曳不定,忍不住向谭璇寻主意。
“可你们去了闵地有什么用,身份文书……难道你们要伪造户籍文书?”
说出这个可能,连谭璇自己也惊呆了,盯着皱巴着面庞的傅裕,来印证猜想。
“恩,不单户籍文书要变,连名姓也得改……”
说白了实际上就是顶着闵地百姓家中适龄男丁的户籍去科考,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得花银子打点的。
功名动人心,谭璇突然不知怎么接话了,知道平江府科举竞争是出了名的残酷,没想到竟有人行如此风险之事,真是可悲可叹。
“阿裕,今日你既然把这等秘事告诉于我,我向你保证,此事绝不会从这再入第二人耳中……”
“阿璇,我……”傅裕觉得好友太生分了,自己若不信任他,怎么会问他讨要主意,登时,脸涨的通红,急忙张口辩驳,却被谭璇摆手打断。
“阿裕,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这种事情别再提第二次了。在出口前,想必你已知我会反对。”谭璇敛了神色,抿着嘴,语气淡淡的。
虽说与傅裕算不上太过交心的朋友,可毕竟一起几年,只要自己想要什么书卷二话不说的帮忙找来,对其在朝廷律法边缘疯狂试探的做法,感到有些失望。
“可若不寻门路,照这样下去,等到儿子生出来我也难中个秀才。”
听了好友的话,傅裕有些气馁,早就知道他会不赞同的。
谭璇被他的理由简直气笑了,多少人家祖孙三代还一起共赴考场呢。
观其神色有些恹恹,也不好把话说的太硬,压着性子,继续劝道:
“你们书院有人动这种心思,难保其它人没有吗?官家是睁眼瞎吗?!举业不顺,大可以换个活法,傅伯父连考场都没下过,日子不照样过的风生水起。”
当初自己还不是留条后路,若实在不是那快料,没必要在一颗树上吊死。
最后一句话,傅裕倒真听心里去了,叩问内心,自己真的不怎么喜欢读书,并且也该增加了很多不曾有的烦恼。
若不是老爹整日在耳边念叨为傅家争点气改改门风,再者自己也清楚做买卖不易,若背后没人腰杆硬不起来,很容易被人拿捏。
所以自从决定改过自新认真攻书后,倒也是一门心思的走科考之路,方才听他这么一说,心里竟然通透许多。
是啊,若尽心尽力的考上几年,还是不中就继承家业,弃文从商。到时父亲也没话可说了。
“阿璇,那我听你的,你放心,今后我绝不会再想那些歪门邪道。这些纸稿我先拿回去,把此事好好的给我爹说一下。”想通了的傅裕,望着谭璇坚定的说。
“想明白就好,这有一封信,要说的东西都在上面,你看过之后,转交给傅伯父,我后日一早要回江宁,还有一半题稿待伯父同意,你再来取。”
大家年岁都不小了,很多东西点到为止就好,不管傅裕是否真的听得进心里去,他今后可能不会再对这种事情进行相劝。
傅家与自家有生意上的来往,自己作为小辈直接找傅父交谈不合适,因此今日邀请的是傅裕。
信上的所书的包括红利分成的建议,题稿多久更新一次等等,更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给透漏出去。
消息很快传了过来,第二日傅裕的书童三福来府上递话说邀谭璇去傅府吃阳澄湖所出的大闸蟹。
一听又是大闸蟹,谭璇都有些头痛,平江府湖多,鱼蟹河鲜自然也多。
这个季节正赶上吃螃蟹,在府里几乎每天都会吃上一顿,再好的东西也搁不住每天吃。
想来傅裕邀自己是因刊印试题册一事,他老爹要见自己为商量此事的。
果不其然,到了傅府,傅家的当家人,傅裕他爹先是把谭璇夸的像朵花,把儿子贬的像坨粪后,开门见山的讨论起正事。
“傅伯父,没问题,原稿只给傅氏书肆,不过到时必定有其它家的纷纷效仿。”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必定会有其它书肆买来原版盗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此时还是讲明为好,免得到时说自己不守信用。
“这毋须贤侄费心,自有伯父来想法子。红利分成……书肆可以少得一成,这一成算是伯父私下赠予你的,这些年若不是贤侄在阿裕跟前督促着,指不定歪成如何模样,以后还望多指点他几下。”
混迹商海一二十年的傅父眼光毒辣,认为将来面前的少年不是平庸之辈,投资什么最成功,当然是栋材了。
“傅伯父客气了,阿裕是自己用心向学的,真若说帮助,小侄还得多谢阿裕。不是小侄不肯收,只因分成之数是我与另外三位好友一起商定的,一旦他们知晓,必起罅隙。再者只得三成,于书肆太不公,伯父的好意小侄定会记在心中。”
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谭璇笑着摇摇头,犯不着为那一成红利把自己置身于未知的风险当中,而且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被明晔三人得知,关系必不如以往,这是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傅父见其言辞坚决,笑了笑,也没有强逼,拟了分文书,签上双方名姓,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只等着看题册售卖的如何了。
在家呆了几日,几人又匆匆忙忙的往书院赶,除了谭璇与田文瑄十月初要为谭瑶成亲之事回平江外,其余两人要到冬月的冬节才能回家了。
随着映红半边天的香山红叶裹着初冬的冷风纷纷飘落时,江南一年一度湿冷的冬季再次光顾了。
“唉,今年雨水怎隔外的多些,又冷又湿,课舍里还没炭火,想把咱们给冻残了。”
冬日落雨,天黑的晴天还要早些,几人吃罢晚饭从书院的饭堂往寝舍走,这样的天,绝大部分人是要窝在寝舍里温书的。
“再往北该是要落雪了吧,但愿今年咱们平江也能下场大雪,不枉书院中的寒梅奋力绽放。”
“急什么,再过几年,在京都任职,每年都让你看上几回。还是直接到阿璇那屋吧。”
为了防止晚上窝在寝舍里犯困睡觉,每晚四人是在一个屋温书的,这样可以相互监督,而且还能节省炭火,把省来的银子买无烟银炭。
“你们说,咱们的试题册在平江府卖的好,会不会再过不久,连江宁郡的士子也知晓了。”
在傅氏书肆的大力宣扬下,江宁密卷在平江城的反响十分不错。
十月初谭璇回去时,听说不少人不断催着新的题集上架,这样的好消息让几人十分振奋,出起试题来更加有干劲。
“应该会吧。”若傅氏的野心够大,在江宁郡开家分铺就好了,这样也方便他们送书稿。
…………
“你们知道吗,听说京都传来消息,北方已连下几日大雪,闹大灾了,皇上下诏书让其它府城捐赠粮物前去援救。”
“我道咱们这怎比往年要冷上许多呢,原来是北地遭灾了,咱们也要出分力……”
“谁说不是呢,这几日我手上都冻的起了几个疙瘩……”
…………
课间,课舍里比往日要活跃许多,皆在议论北方遭遇雪灾一事。
“你们仨儿也别太着急。唉,每逢这种天灾,最受苦的还是寻常百姓,伯父他们定是没事的。”
北方遭遇大雪之歪的事情在书院中传的沸沸扬扬,除了王林外,明晔等三人心中忍不住担忧起来。
毕竟明晔一家以及谭璇的大舅等亲人也是在京都的。
见三人面露忧虑,为亲人忧心,王林温言劝道,话中带有一种怅然。
当他们为北方雪灾忧心不已时,平江的气候也渐渐显出诡异来。
气温突然间降低了不少,开始纷纷扬扬的下起雪来,一开始书院的儒生还心生欣喜,可当第四日时,仍然未见停止,雨雪交替,房外的冰层越积越厚,一切仿佛被冻住了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作弊方法真的很多啊,冒籍是其中一种,记得清朝的一位状元就是冒籍考的,不过他是真有才华,在中了院试不堪敲诈主动自首,被主考官上奏朝廷,让他接着考。
第33章
看到此种异常现象,让谭璇升起一种不详之感; 心想该不会北方雪灾; 南方冻灾吧。
“唉吆!天都这样了,山长怎还不让咱们休沐停课……”
从寝舍到课舍区有一段距离; 无论是青石道上还是书院其它地方全都结满了冰,众人走在路上须得小心翼翼。
可仍有不少学子摔的四脚朝天; 也顾不上去注重仪表了。
“表哥,你说结这么厚的冰,恩慈寺的那些僧人还有山上住的百姓没粮食吃的怎么办?”
香山上除了恩慈寺,住的还有零零落落的人家; 这般极端的天气,在江南还是第一次碰到; 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
每次上山,那些僧人和百姓对书院的学子非常热情和善,方今山上的情况也牵动着他们的心。
“他们常年在山中生活,维持个十天半月,应该是无碍; 就怕雨雪天持续太久; 到时断了米粮就麻烦了。”
常年生活在山里的居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应比下面一般人强; 怕只怕这一冻害超过了大家的预期。
“若真要到那时候,别说山上的人没吃的; 到时咱们书院也要断粮了; 寝舍里的炭火也不多了。”田文瑄觉得表哥说的有些夸张。
“但愿如此吧。”谁都祈愿太阳赶紧出来,融化这寸寸冰冻。
…………
“鉴于雨雪太大; 书院中有几位夫子在授课的途中不慎摔倒,从今日起休课不休沐。”
两日后的午后,课长传达过来一个消息,让书院的学子们自己温书,夫子不再授课,学子自习时即可以在课舍也可以选择寝舍。
“太好了,咱们几个就呆在寝舍里,这般邪乎的天,不出门也不闷的慌。”
课长话音落后,众人愁眉绽开,稍稍欢颜。
其中不少人开始议论要趁着空暇时间,结伴去郡城购置炭火与保暖厚衣物。
谭璇他们的东西提前备的充足,还能再坚持几天,不用急着为此担心,故而不像有些人衣物紧缺。
回到寝舍后,几人像往常一样先拔开火炉上的炉盖,换双干燥的棉靴,烤热冻僵了的手准备温书。
在三人静默的打开书页,要埋首经书时,田文瑄却开起小差,暗搓搓的想着能不能跑到书院灶房借个锅子,惬意的在寝舍里享受晚来天欲雪红泥小火炉的温馨时光。
想的出神,情不自禁的说了出来:“若有锅子就好了,咱们可以烫锅子吃。”
“还是省省炭火吧,指不定郡城里的木炭涨到什么价呢。对了,还是让山竹他们去置一些吧,顺便再买些饼子糕点,实在不行,米面也可。”
凡事要未雨绸缪,经其提醒,谭璇才想起来。真若遭了大灾,世面粮食恐怕有价无市,即使官府开仓放粮,还得冒着大冷的天排队等着。
“阿璇,你的意思是……”闻其言,三人皆是惊诧,聪慧之人自然明了其话中之意。
“阿璇是说凌雨可能会如北地的雪灾一样,咱们需早做准备应对。”
见谭璇拧眉沉默不作答,王林出声应道,说完,不由念起平江家中的母亲和弟妹目含担忧。
“我也觉得这凌雨怪异,就照表哥说的,咱们得赶紧去郡城,免得去迟了东西被人抢光了!”
边说着,田文瑄边打开房门往招来在隔壁寝舍的呆着的三个书童,吩咐他们具体都买什么东西。
…………
“阿晔!要不要紧,小心着点。”
十日后,整个江宁仍然是银装素裹,诸物被一层厚厚的透明冰凌包裹,一切仿佛静止了般,死寂肃杀。
从平江其它地方赶过来的学子的仆从及亲属带来的消息称,不但江宁郡,整个平江都在经受着冰冻灾害,官府正积极救灾。
与此同时,香山上的僧人和山民也在陆陆续续的朝山下转移。
官府忙着救济城中遭难的百姓,暂时无法顾及到山上,于是山长让书院的士子们前去帮衬。
山上有石阶,可阶梯上覆着厚冰,他们要做的是帮忙清出一条道来,让山中被困住的人们顺利下来。
正打扫着碎冰的明晔突然心口猛的一悸,脚下一滑,摔倒在石阶上,要不是一旁的谭璇眼疾手快抱住石阶旁的柱子,揪住了他的棉衫,这样滚下去不知出什么事。
见此情形,周围的人纷纷表示关切,劝说他假若身体不适,就回寝舍歇着。
“多谢大家,无事,脚底打了下滑。”明晔摇了摇头,面上笑了笑,示意自己无事。
“真的无事?要不我扶你到山脚的帐篷里喝口热茶缓缓?”
见其未摔倒之前红润的脸庞突然有些犯白,谭璇担心他身体不适,有顾忌不啃说,关切的轻声提议。
“阿璇,你扶着他下去吧,这有我们呢。”王林自然也发现了明晔的面色不好,催促着两人。
“无碍,就是心口不知怎的,突然揪了一下,缓缓就好了……”面对两位好友的贴心关怀,明晔心中暖暖的,浅笑着拒绝了好意。
“放下别干了,都心悸了还说无碍,万一等会你再来那么一出,大家都被吓死!走,我陪你下去,回头山长夫子若责备,我替你担着!”
谭璇一听其心脏不舒服,立马发散思维联想到心脏病,据说这种病天冷天热都容易出事,且还不能累着,心里一紧,生怕若在山上发病,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望着他,言语强硬,强烈建议他停止手中活计。
“明晔,身体要紧,你们快些下去吧,谭璇好好你照顾他!”不远处的课长也发了话,明晔于是只好点点头,便不再坚持。
“好端端的,心口怎会不舒服,以前有过类似的异样吗?”
上山容易下山难,尽管石阶上的冰已清除不少,甚至拐弯的地方还铺上了稻草,可两人速度仍是很缓慢。
见明晔不像刚刚脸色那般难看,面容恢复了健康红,额头出了微汗,蒸起团团白烟,与山中缥缈的白色冰雾融为一体。
不只明晔,谭璇也是浑身微微出汗,怕着了凉,有意把步子放的很慢。方才心中有了猜测,忍不住为其忧心起来。
“不曾。阿璇是不是担心我患上了心悸的隐疾?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康健,祖上也没听说有人因此病下世,今日只是凑巧罢了。”
明晔注视为保护自己,走在前面的好友并不高大的背影,甚感熨帖,人生有此挚友足矣。
闻言,谭璇心中的担忧放下了一大半,应该只是凑巧吧,平时蹴鞠的时候,那么剧烈的运动,也没见其有什么异样。
人多力量大,最终恩慈寺的僧人与山民转移下来,临时借助在香山书院的寝舍里。
有些子弟是江宁郡人,担心被困书院,离得近的已回至家中。
书院的士子是朝代将来的希望,官府自然不会短缺了他们的粮食,因而附近的村镇百姓每日会前往书院的大门口等着施粥。
随着年节的临近,书院中的学子们越来越焦躁,皆在着急着家中的情况,以及年节还能否赶回去。
“阿林,如今路上天寒地冻的,不如缓几日再赶回去,冻害虽严峻,可毕竟发生的冬日,百姓家中多少都会有些存粮,何况还有知府大人坐镇,不会置百姓于不顾。反而是你,路途中风险更大。”
一直处在焦虑中的王林忧心家中亲人,准备赶回平江,此时谭璇等人正在劝说他。
依着谭璇的想法,年节直接在书院过。除了江宁,他们都不清楚其它地方的具体情况,如今这种天气,雇马车是甭想了。
大冷的天,徒步而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冻死在半路里都有可能。
“表哥说的对,过几日道路上的冰融了,咱们再结伴而回。你现在回去,反而还让伯母多做你一口饭,万一路上再有个怎么着,更让家人担心自责。”
王林听到田文瑄的最后一句话,不由苦笑一下,是啊,自己呆在书院还能为他们省些口粮。
此次回去,傅氏书肆的红利分下来,家里的日子应该要好过些吧,母亲也不用那么辛苦的忙完家中事物,每晚还要摆小摊挣银子供自己读书。
最终在几人的劝说下,王林决定待灾害过了再随大家一起回去。
…………
“长这般大,还是头一遭陪着同窗好友在书院过年节,咱们酌酒一杯,向着天地发个愿,回头再把贡品补上!”
到底大部分人还是被雨雪耽搁,没能赶回去过年节。
只不过持续了近一个半月的凌雨终于停了下来,天空已霁,蓝的似水洗过的,书院众子弟狂欢闹年节,欣喜上元节定是能赶回家的。
书院灶房为应年节之景,煮了几大锅元宵,还蒸了不少年糕,更为贴心的是,考虑有北地学子在,竟还包了饺子。
咬了一口热气腾腾的饺子,谭璇鼻子一酸,眼眶顿时红了起来。
“表哥,你竟喜欢吃饺子,什么馅的,我尝尝味道如何。”
“猪肉萝卜馅的,恩~好吃……”
书院在大年初五,让学子们休沐回家,上元节后再来书院。
正当谭璇在寝舍着急赶慌收拾行李时,突然听到有人叩门,以为是山竹他们雇马车回来了。
结果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三人,其中两人身上带着白孝,心里一咯噔,带孝的其中一人谭璇认得,是明府的管家,于是连忙退后,赶紧去看惊愕中的明晔。
“公子,老……老爷……老爷他……他去了……”
第34章
尽管谭璇看到明府管家带孝而来,猜到是明家有人故去; 却万万没想到是明晔的父亲。
“公子!”
“阿晔!”
明晔听闻惊天噩耗脚下一趔趄; 脸色刷白顿无血色,谭璇忙从惊愕中反应过来; 上前扶着他。
“阿晔,你现在可不能倒下; 弟妹和侄女还在京都等着你为三弟扶丧守灵,将来她们娘俩还要靠着你啊。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随管家一起来的是明晔的二伯父,看着家侄悲恸的模样心生不忍; 面露戚色。可不管再痛苦,作为明家三房的唯一男丁; 也得必须打起精神应对接下来的诸多事项。
“二伯,我爹他好好的,身体向来康健,怎……怎猝然就去了啊,你们是不是骗我的……”此时明晔双目含泪; 声音呜咽; 颤着声问其父亲骤然而逝的缘由; 好似根本不相信这个消息。
“唉!乖孩子,咱们先上车吧; 到车中伯父再一一告诉你详情。”
“阿晔; 照顾好自己,伯父也不希望见到你如此悲恸; 伯母和锦姐姐还盼着你呢。”
谭璇看着好友这般模样,心里难受的不行,此情此景不由勾起了深藏心中的往事,眼眶发红轻声劝慰着明晔,双手紧紧的环着其双肩。
“阿晔,你要挺住,我们大家在平江等你从京都回来。”
“阿晔,要保重!”
隔壁寝舍的王林与田文瑄知晓情况后,连忙赶过来,面色肃穆上前给予安慰。
临近寝舍的同窗们也是集体缄默不语,对明晔的遭遇即同情又惋惜。
三人虽不能陪好友去京都吊唁,可去往京都的路与回平江的官道有段相同,因而决定陪他一程。
从明晔二伯口中得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