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贵人-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禛神色有些尴尬,当初只想着选最好最贵重封号的给恬儿,没成想……太贵重,无人敢叫,反而弄得恬儿像是以姓氏为封号了。
胤禛叹了口气,一手抬起那瘦削的下巴,打量着那张委屈兮兮快要掉泪的小脸,“好了好了,朕答应便是了,待你封妃,朕一定给你改换一个封号!”
听了这番保证,姚佳欣大喜!终于成功了!
老娘不用做珍妃了!
老娘的生命安全有保障了!
她一秒钟变脸,笑嘻嘻道:“多谢皇上恩典!”
这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真真是跟六月天似的,胤禛无奈地摇了摇头。
“对了,”胤禛神色微微一正,“恬儿的胎像已经稳固,朕打算再赐你一份恩典。”
姚佳欣好奇瞪大眼珠,看着四爷陛下。
胤禛饶有兴味地抚摸着那张红润润的小脸蛋,“其实封嫔之后,朕就有此意的,只是你有了身孕,先前胎像浅,不宜受叨扰,朕才没提及。”
姚佳欣好奇得紧,四爷陛下您就别吊我胃口了!赶紧说吧!
看着恬儿这幅宛若猫爪挠心的小模样,胤禛露出了愉悦的笑容,他低声道:“择个日子,叫你母家的人入宫探望吧,也算是一叙天伦了。”
听了这话,姚佳欣稍稍懵逼了片刻,让“我”娘家人进宫?
嗯……这的确算是个恩典了。
氮素……
她是西贝货啊,虽说与娘家人十几年没见了,娘家人也看不出她换了芯儿。但是……她并不想念姚家人啊。再说了就算见也肯定只是见女眷,那俩弟弟,显然是可能入内宫与她想见的。
“怎么?恬儿不高兴?”胤禛蹙眉问。
姚佳欣忙道:“皇上特特给嫔妾这份恩典,嫔妾当然十分感念皇上的心意。只是……嫔妾生母早逝,唯一能见也只有继母了……”
说实在的,有几个喜欢后妈的?虽然说她这个后妈其实还听够意思。
胤禛不由笑了,“可不只有你的继母小姜佳氏,还有你外祖母呢!”
“外祖母?”姚佳欣呆滞,她飞快从原主的记忆深处搜出了这位老太太!正是她生母姜佳氏的亲妈,姜家的大老太太,现年已经是古稀高龄了!
外祖母其实不算娘家人吧……是她娘的娘家人诶!
不过四爷陛下如此特特开了恩典,姚佳欣便欣然接受了。见见也好,起码能彰显恩宠!
第136章 娘家人
见娘家人,对姚佳欣而言不觉得是大事,但对于姚家和姜家那可真真是天降隆恩!
姚佳欣只是怕太麻烦,所以就叫人传了话,说自己只是嫔位,不可太过张扬。意思是让姚姜两家别来太多人。
姚姜两家得了恩旨,一时间欢天喜地,立刻便聚拢一堂,开始商讨入宫觐见的名额。
姚家太夫人姜佳氏作为姚嫔娘娘的嫡母,当然是要占一个名额的,姜家大老太太姜母作为娘娘的外祖母,自不消多说。除此之外……
姜母苍老而精明的老眼打量着上下这些媳妇丫头,目光落在外孙姚文琢之妻沈氏身上,“琢哥儿家的是姚家的宗妇,自然不能少了她。”
这沈氏是汉军旗出身,其父也只是个微末小官,与姚家老爷子是同僚,因此便定下了这门婚事。可没想到姚家老爷子病逝,沈氏守了三年才嫁过来,可说是低嫁了。毕竟姚武安一死,姚家一门上下都是白丁,甚至连丈夫姚文琢的小吏官职也是多亏了岳父提携。因此前些年,沈氏在姚家可是很有地位,连婆婆姜佳氏都好言好语哄着。
只可惜好景不长,宫里的大姑奶奶竟突然得了宠,又是封嫔又是怀龙胎,姚文琢的官职也飞速从小吏升职为六品主事,官职越过了岳父。往日里对自己千万呵护的婆婆竟一声不吭,突然给夫君纳了一房小妾!幸亏夫君没有被狐媚子迷惑,否则这姚家哪里还有她的立足之地?
此番得了入宫觐见大姑奶奶的恩典,沈氏自是万千期盼,但因妾侍被夫君冷落之事,让婆婆认定她不贤惠,所以对她颇多不满。沈氏原还以为自己没这份体面,没想到姜将老太太竟然开口便点了她的名儿。
是啊,她是姚家宗妇!缺了谁也不能缺她!
小姜佳氏皱了皱眉,也不好反驳姜母,毕竟论辈分,姜母是她的伯母,当年她一个商户之女,能嫁给官居七品的姚武安为继室,也是多亏了姜母。
小姜佳氏只得点了点头。
沈氏松了一口气,眉宇间透着与有荣焉。
姜母语气和蔼地解释道:“姚家子嗣稀薄,砺哥儿尚未娶妻,自然只能带上琢哥儿家的。”
小姜佳氏笑了笑,一幅和气的样子:“我又没说不带沈氏。”说着,小姜佳氏忙转移话题,“老太太,姚家这边好办,二房三房都没了长辈,几个小辈儿没见过世面,便算了。要紧事姜家这边,不知您打算带上谁?”
一时间,屋子里几个姜家的媳妇姑娘都满是渴盼地看着姜母。
姜母沉吟片刻,“娘娘既然发了话,不叫张扬,自然不便去太多人,省得给娘娘招惹是非。”
听了这话,姜家的媳妇姑娘都有些恹恹的。
姜母叹着气道:“娘娘这些年不容易,好不容易有今时今日的恩宠,咱们姚姜两家都要格外谨慎小心。”
说着,姜母的目光落在四个媳妇身上,最后毫不犹豫对次子媳妇绰罗氏道:“姜家原也该带上宗妇,只是老大家的寡居清修,自然不宜入宫,便叫老二家的跟我去把。”——姜母大儿子早些年就病逝了,想到此处,姜母露出惋惜之色。
二太太绰罗氏大喜,“是,老太太!”
姜母又看了小姜佳氏一眼:“至于姚家,我瞧着可以带上二房的四娘。”
听了这话,小姜佳氏有些不解:“四娘早已是完颜家的媳妇,带上她不太合适吧?”
姜母淡淡道:“咱们这些个老的去,凭白占个长辈,只怕未必能逗娘娘高兴。四娘虽然早已出嫁,但她年幼时候与娘娘一起长大,交情最笃。”
最后,姚佳欣见到娘家外婆家人,就是这样的阵容了:继母小姜佳氏、弟妹沈氏、已出嫁的堂妹姚四娘,外祖母姜母、二舅母绰罗氏。
说实在的,姚佳欣看见第一眼,有些不认得,毕竟十几年不见了,有些人变化太大。记忆中的小姜佳氏原本是个还算年轻且干练的妇人,如今人富态了不少,也见老不少,当然了老的还是外祖母姜母了,七十多岁老人家了,辛辛苦苦进宫一趟也当真是不容易!
因此看到这头发花白一片的老人家给自己行礼的时候,姚佳欣急忙起身把老太太扶住,当然也没忘顺势扶了继母小姜佳氏一把。别人也就罢了,这两位的礼她可都受不起!
至于二舅母绰罗氏,她的印象已经极其模糊了,竟忘了搀扶——好吧,就算不忘,她只有两只手臂,搀了不了三个人!
还有两个二三十岁的妇人,其中那个年纪约莫三十许的姚佳欣觉得有些眼熟,而那个年轻些的,就毫无印象了。
她连忙道:“都是自家人,何必拘礼!”
此话一出,素雨连忙领着二等宫女玉缀、玉露将已经跪在地上的三个妇人给搀扶了起来。
老太太姜母泪眼两行,“这么多年了,可算是见着娘娘!”
这哭腔哽咽,惹得姚佳欣都有些心酸了,这可是她血缘上外祖母,她唯一的直系亲属啊!
“郭罗妈妈!”姚佳欣含泪唤了一声,郭罗妈妈就是满语的外祖母,看着这位老太太倒是让她想起了前世的奶奶了。也是这般慈祥。
等等!姚佳欣搜索着记忆,貌似原主跟外祖母感情并不深厚吧?毕竟姜母生了四子二女,孙女孙子都有十几个了,她这个外孙女……貌似根本不受重视!甚至当年原主亲妈生了女儿,老太太还强烈建议女儿主动给姑爷纳妾呢!为此,原主额娘很是伤心,临终前还一直耿耿于怀。当然了,按照这个时代的世俗礼法,老太太的做法是对的,而且妾侍即使有子也无损原主额娘的利益。再后来,老太太做媒,让自家侄女许配姑爷做继室,也叫原主的童年过得还算不错,当然了老太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姚姜两家的世代联姻。
姚佳欣心想,这老太太也是人老成精啊。
于是,她忙笑着道:“今儿可是一家团圆的日子,该开开心心才是。”
听了这话,姜母急忙擦赶紧了眼泪,笑道:“是我年纪大了,动不动就爱伤春悲秋,还惹娘娘伤心了。”
姚佳欣忙笑着道:“您快坐,咱们慢慢叙家常。”
她亲自扶着老太太坐在特意垫了软垫的椅子上,也笑着叫其他人落座。姚佳欣有些好奇那两个年轻些妇人到底是谁,继母小姜佳氏便察言观色,笑着介绍自己儿媳妇:“娘娘,这是琢哥儿媳妇,汉军镶蓝旗的沈氏。”
第137章 姚家四娘
“娘娘,这是琢哥儿媳妇,汉军镶蓝旗的沈氏。”小姜佳氏指着那个最年轻的妇人如是介绍。
姚佳欣:没必要点名汉军下五旗的出身吧?只说沈氏即可吧?
那沈氏连忙笑着起身,再度恭恭敬敬拜倒在地,深深磕了个头,“臣妇沈氏参见娘娘,愿娘娘玉体安康。”
姚佳欣忙抬手虚扶一把,“快起来吧。”——既然弟妹,长嫂如母,以她如今的辈分身份自然是受得起的。
见状,素雨连忙上前将沈氏搀扶了起来。
姜母则一脸慈祥地指着那个瞧着有三十许、却颇有徐娘未老风韵的妇人道:“娘娘可还记得她?”
姚佳欣一愣,忙仔仔细细瞧了一眼那妇人,“是很眼熟,但是……”但是跟记忆里竟怎么也对不上号。
那妇人起身,眼里依稀泛红,声音也有些哽咽,“娘娘,妾身是四娘乐颐啊!”
听得这话,姚佳欣震惊了,眼里透着不敢置信,“四妹?!”竟然是她二叔姚武威之女,原主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四堂妹姚佳乐颐!可是这个堂妹不是比她要小两岁吗?怎么一脸饱经风霜,瞧着有三十多的样子?
姚佳欣唏嘘了:“这些年,你怕是受了不少委屈吧?”
一语出,姚四娘心中的委屈忍不住倒涌而出,“只怪妾身自己不争气,阿玛额娘拼了老脸把妾身嫁去完颜家。妾身入门三年,却只生了两个丫头,婆母不喜,赐了妾侍,又有了庶长子,完颜家愈发没有妾身容身之地……”
说着,姚四娘泪落连珠,端的是叫人心酸。
姚四娘倒是没忘了今日是大喜日子,她连忙擦干眼泪,含笑道:“好在夫君还算回护,妾身后来总算生了个哥儿,前年又得了第二子,日子才好过了些。再后来娘娘封嫔喜讯传来,婆母对妾身倒是愈发和颜悦色了。”
四娘的婆婆也是个势利眼啊!等她封妃,只怕四娘婆婆就该倒过来巴结四娘了!
不过,妈耶,比她两小岁的堂妹都有四个娃了,她这才头胎呢!
姚佳欣道:“你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姚四娘感激地看着昔日闺阁堂姐、今日万千宠爱一身的姚嫔娘娘,“一切都是娘娘福泽庇佑。”若非二堂姐得宠封嫔,还怀了龙胎,就算她生十个儿子,婆母也不会拿正眼看她。
姚佳欣十分感慨,记忆中的姚四娘分明还是个豆蔻年华的娇俏少女,没想到一转眼已然是个徐娘半老,好在底子不错,虽露老态,易颇有风韵,加之气度温婉,也难怪她夫君一直回护。
姚佳欣又问:“完颜家……跟十四福晋完颜氏可是一家子?”
姚四娘面露不屑:“十四福晋那可是完颜氏嫡系,侍郎罗察的嫡女。妾身婆家只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旁系罢了!”——她那婆母没少琢磨着巴结侍郎府,只可惜人家的门儿都进不了。
姚佳欣笑了笑:“同姓是一家,日后有机会我再为你引荐十四福晋吧。”她倒是觉得十四福晋这个人不错,既然有这层殷勤关系,走动走动也好,起码能给四娘涨涨脸。
姚四娘含笑道:“倒也是巧,前日些日子妾身刚刚收到十四福晋赏梅宴的请柬,定是托了娘娘的福。”
“哦?”这十四福晋何其聪敏明透,哪里需要她主动开口?姚佳欣不禁莞尔。
见四娘日子越过越好,姚佳欣便安心了。她转而含笑关心了外祖母姜母几句,随口询问外家近况,姚佳欣的大舅舅已经去世,如今掌家的是二舅母绰罗氏,二舅父如今补了个顺天府满洲教授的缺儿,从八品教谕升为七品教授,明显是沾了她的光。
姚佳欣微微颔首,这才看向继母小姜佳氏:“本宫听闻大弟弟文琢已经有两个孩儿了。”
小姜佳氏笑容和气无比,忙细细解说:“娘娘大侄儿如今都八岁了,还算懂事,倒是那丫头才四岁,顽皮得很。”说着,小姜佳氏哀叹:“咱们姚家子嗣委实单薄了些,老身每每想起这点,总觉得对不住老太爷。”
姚佳欣:这就听出重男轻女的意味了。
沈氏咬了咬嘴唇,低下了头。
老太爷指的便是姚佳欣已故阿玛,小姜佳氏这是她心里的称呼,其实旁人见了都是尊称一声姜太夫人的。
姚佳欣微微一笑,转而问道:“砺哥儿可还好?本宫当年入王府的时候,砺哥儿还还牙牙学语呢。”
提到小儿子,小姜佳氏笑容灿烂了许多:“这孩子倒是刻苦,去年考中了秀才,前几个月又被砚斋先生收为弟子,后半辈子前途不愁了。”说到此处,小姜佳氏满脸感激之色。
姚佳欣一愣:“砚斋先生?”谁啊?
小姜佳氏也跟着愣了片刻,难道这事儿不是娘娘跟皇上求的恩典?不可能吧,若没有娘娘,人家砚斋先生怎么可能收砺哥儿做学生?小姜佳氏忙道:“就是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张廷玉张大人啊。”
张廷玉!这个名字很响亮啊!
这位可说是康雍乾三朝汉臣之巅峰人物,只是如今还不曾位极人臣,内阁学士是的属官,是正二品,礼部侍郎也是这二品,但这可都是实权职位!比起官职微末的姚家,简直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这样大儒重臣,会收一个满军旗下五旗一个小小秀才做学生?用脚趾头想想,也肯定跟姚佳欣有关。
姚佳欣沉思了片刻,才恍然想起来,“是了,早先皇上是说过会给砺哥儿安排个博学的先生……”但是她也没想到,四爷陛下居然让张廷玉给姚文砺当老师啊!!
妈耶!四爷陛下当时只是随嘴一提,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姚佳欣只当四爷陛下是叫底下挑了个进士给文砺当老师,也没多问,甚至都没放在心上。
要不是今日小姜佳氏提及,姚佳欣只怕还不晓得自己的幼弟已经拜在了张廷玉门下!
小姜佳氏露出了释然的表情,“皇上当真是宠爱娘娘!”她又道:“砺哥儿如今发奋苦读,发誓说要给娘娘挣脸,定要考个举人!”
有张廷玉当老师,姚佳欣觉得考取个举人问题不大,又问:“砺哥儿的婚事可定了?”她这个幼弟的年纪,在这个时代人眼中,已经是适婚之龄了。
小姜佳氏微微自豪:“砺哥儿还小,不着急。”
以姚家如今蒸蒸日上的境况,砺哥儿的婚事的确不急。等到她生下孩子,等到砺哥儿考上举人,介时只怕都能与世家大族女子议亲了。这个时候就算有人提亲,小姜佳氏也绝对不会答允的。
小姜佳氏又道:“老身想再过两年,再请娘娘做主。”
姚佳欣微微一笑:“只要是太夫人中意即可。”她倒是无意左右文砺的婚事,小姜佳氏既不糊涂,就让她自己决定吧。
第138章 敕命诰命(四更求月票!)
见时辰差不多,姚佳欣便叫素雨将一早准备好的赏赐分发下去,给姜家和姚家的都是一样的分量:妆缎两匹、云缎四匹、潞绸十匹、上好的乌拉貂皮十张,还有小厨房精心制作的精致点心两大盒。
尤其是那那些绸缎,都是贡品,上用的鹅黄签子尚未撕去,很是拿得出手。
但是她事先没想到姚四娘也会来,四娘出嫁多年,已经不算是姚家人,她赏赐姚家的那份理论上是没有四娘的份儿的。
姚佳欣微微一忖,便摘下了旗髻上的那对金累丝衔珠鸾钗,这钗首的鸾鸟口中衔着硕大圆润的南珠,鸾身上还镶嵌着光华熠熠的红宝石,月前造办处刚刚进献了一套金累丝头面,其中便有这对鸾钗。
姚佳欣微笑着道:“这两支钗,给四娘与沈氏一人一支。当年,你们俩一个出嫁,一个嫁入姚家,本宫连份贺礼都未送,今日就算上补上了。”
听了这话,四娘与沈氏都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跪下,沈氏道:“娘娘的赏赐实在是太过贵重了!”
姚佳欣微笑着将这两支鸾钗交给素雨,素雨恭恭敬敬呈递过去,四娘略有些激动地接过鸾钗,这可不只是一只华美贵重的首饰,更是娘娘用过的,代表娘娘的青眼,四娘眼圈有些泛红,“多谢娘娘赏赐!”
沈氏捧着鸾钗,也连忙磕头谢恩。
姚姜两家人在永寿宫呆了还不到一个时辰,便匆匆跪安。
姚佳欣也忙吩咐素雨等人将自己头上华美的簪钗除去大半,小脖子擎着这么重的脑袋也是辛苦怀了,她揉了揉脖颈,手臂慵懒地搭在了引枕上。
二等宫女玉露乖巧地为她揉捏着肩膀,“娘娘怀着身孕,今儿真是辛苦了。”
姚佳欣:她这个一直坐着的人辛苦毛线,人家姜母一把年纪大冬天入宫觐见,才真的叫辛苦呢。
姚佳欣接过玉缀奉上的牛乳燕窝,小口小口地喝着,“这么多年不见,本宫都快认不出来了。”尤其是四娘……
素雨面带骄傲地道:“有娘娘在,您母家只会越来越风光体面。”
正在这时候,王以诚快步进来禀报:“娘娘,万岁爷来了!”
想到四爷陛下明里暗里对她母族的恩遇,姚佳欣心里的确是蛮感激四爷陛下,她连忙起身迎驾。
胤禛今日心情很是不错,步履轻快,上前一把将恬儿扶了起来,拉着她纤细的小手去榻上坐。左右宫人见状,都识趣地跪安退去外间候着。
胤禛抚摸着那柔弱无骨的小手,“朕听说,你母家亲眷已经走了,怎的也不留会儿?”
姚佳欣幽幽道:“十几年没见,物是人非,她们也都拘谨得很。”
胤禛微微沉吟,忽的心思一转:“恬儿的母家亲眷都是寻常官妇,若无朕格外特许自是不能入宫的。不如……朕给你继母赐一个六品敕命吧。”
胤禛又道:“至于你已故生母,便追封五品诰命,如何?”
姚佳欣一喜,一到五品曰诰命、六至九品曰敕命,四爷陛下一下子给了一个诰命一个敕命,着实算得上皇恩浩荡了!
有了敕命品级,便可以往宫里递牌子,获得中宫允准后便可以入宫拜见。
嗯……皇后应该不会轻易允许。不过姚佳欣也并不介意。
她笑容灿烂:“多谢皇上恩典!”
胤禛笑着摸了摸那张笑逐颜开的脸蛋,恬儿就是容易满足,不过就是个末等敕封罢了。碍于姚文琢官职尚且只是六品主事,其母自然只能加封六品安人。恬儿的生母是原配,理当高于继室,五品宜人也不为过。
想起文砺的事儿,姚佳欣连忙郑重屈膝一礼,“没想到皇上竟给嫔妾的幼弟择了张廷玉为师,若不是今日母亲提及,嫔妾还不晓得呢!嫔妾代文砺多谢皇上恩典了。”
胤禛眼角露出丝丝笑意,“这虽是朕的意思,但张廷玉也是有文人傲性的,恬儿的弟弟若是无德无才之辈,张廷玉也不会收下这个学生的。”
胤禛抚摸着恬儿欢喜的眼角眉梢,低声道:“朕有些乏了,恬儿陪朕小憩一会儿吧。”
为了保证睡眠质量,四爷陛下每隔三五日就回来永寿宫小睡一觉,姚佳欣负责陪睡催眠。
于是唤了宫人进来,服侍着换上宽松舒适的寝衣,与四爷陛下纯洁入眠。
有孕之人易困乏,被窝又是如此柔软舒适,还有四爷陛下这个人形火炉,姚佳欣很快便于周公相会了。
在“安眠药精”属性作用下,困意席卷胤禛脑海,他怀里搂着这个异常纤瘦柔软的身躯,陷入了酣甜的梦乡。
一个时辰后,胤禛先醒了过来,只觉得浑身通泰,昨晚熬夜批折子的疲乏也一扫而空了。再看看枕边,恬儿还睡得香甜呢,粉嫩的小脸格外恬静,乌漆黑的睫毛如羽毛般柔软垂着,粉嫩若桃花花蕾的唇瓣微微开启,吐出的是奶茶的甜香……
胤禛看着这嫩若含露娇花的粉唇,不由得心口一阵燥热。细细一算,朕已经三四个月不曾临幸恬儿了。
他突然有些想念那个纤弱的、不堪怜爱的娇嫩身躯……
食指不由地落在那粉嫩的唇瓣上,轻轻来回抚摸,就是这双娇嫩小嘴儿,带着哭腔的声音是那般惹人心动。
胤禛深吸了一口气,急忙按捺住心底的那一抹冲动,连忙默背了三遍观音心经,这才把心口的灼热给平复了下去。
他需要与恬儿同床共枕,却只能同床共枕,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能做。
怀抱娇人,却要做柳下惠,这种滋味真是不好受。
胤禛叹了口气,以前恬儿总怀不上的时候,他日夜渴盼恬儿能怀着他的子嗣,如今怀上了……却有觉得这个未出生的孩子有些碍事。
十月怀胎啊……这才刚满四个月。
还有五个多月的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