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妇贵-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去,你真不怕被人说长道短吗?”
  叶欣颜手里捧着一杯热茶,一边小口喝着,一边说道:“咱们院子,除了你一个小姑娘爱打听这些,哪里还有说长道短的人。”
  周碧瑶把探前的身子坐正了,恹恹说道:“姐姐就是看不起我,总说这种话。唉,也不知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姐姐这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没人说道责罚。”

  第三百八十九章 二月

  叶欣颜斜了她一眼,凉凉的说道:“我是被丈夫扫地出门的弃妇,自然没那许多规矩。你一个好好的小娘子,当然要规规矩矩行事,才能和如意郎君过和美日子。若是也像我这样,岂不是一样会被丈夫嫌弃?”
  “这样啊?”周碧瑶眼睛无目标的看向前方,好半天,才怅然说道:“若是能像姐姐这样肆意的过日子,就算被丈夫嫌弃,是不是也值得?只可惜我没姐姐那么能干,就算真的离开家,只怕也过不来姐姐这样的肆意日子。”
  叶欣颜挑眉,这是什么意思,照着前世的说法,若是拿事业和丈夫选择,就选择事业?
  “若是许你能像我这样,你愿意放弃夫君或者未婚夫?”叶欣颜问道。
  “啊?”周碧瑶收回视线,看向叶欣颜。不知是不是想起了汪桥,紧接着脸红了,低声嘟哝道,“我不过就是这么说说,我要找一个愿意我出来做事的夫君,才不会嫁给那些公子少爷什么的。”
  “哦。”叶欣颜点点头,那就是汪桥了。
  等玖玥把叶欣颜换下来的衣物拿去整理,周碧瑶小声问叶欣颜:“姐姐是不是会和江大人重归于好?”
  叶欣颜从杯子上抬眼,重归于好?这是……大家都知道了呗。过去是只有禹王府和安国公府的人知道她的身份,心照不宣而已。现在,是只要进到这个院子,就知道她到底是那个了。
  “不会。”
  周碧瑶愕然,“既然没这打算,姐姐干嘛要和江大人一起出去?姐姐这件事没做丝毫掩饰,若是被日后的夫家知道,会遭人诟病的。姐姐又不是不知道后宅那些事情,一点点捕风捉影的小事,都能被闹出天大的动静来。”
  叶欣颜看着周碧瑶笑,“我也找一个不嫌弃我做事肆意的夫君。”相见好、同住难,要长久的过日子,这样的人估计找不到了。
  人家周碧瑶却不这么看,周碧瑶说道:“江大人就不嫌弃啊,六爷也不嫌弃。”
  叶欣颜手里拿着杯子,再次无语。娘的,她还怕什么诟病,她根本就没有名声嘛。
  …………
  衙门正月十五开衙办公,也不知江一凡管辖的清远县是什么制度,他连县城上元节的花灯都没关照打理,和瑾融在齐家吃过上元节晚饭,正月十六一早才启程返回清远县。
  临走之前,瑾融还特意交代叶欣颜,他会让刘青派两个熟悉工程的书吏过来,协助叶欣颜做好在别处修建养牛场和乳制品工坊的准备。让把她两处产业的章程条例,以及筹备事项各备一份。
  没了两尊大神的齐家,顿时松快闲适起来。虽然在普通人家看来,周碧瑶也算是大神级别的人物,怎奈齐家院子里伺候的人太厉害,除了齐家几个主子,其他人的身份,随便拿出来一个,就连周秉义也不敢轻忽怠慢。
  再加上周碧瑶是冲着她的理想和未来的夫君而来,自是勤奋主动做事,加上周二小姐真个伶俐聪慧,很快就成了齐家的一份子。
  而叶欣颜这里,有了汪桥明确答复的不可能,自然也不会没品的继续纠缠,她索性抽出身,专门盯着刘青派过来的两个书吏,誊抄养牛场和乳制品工坊的这项规程条例。
  还有在清河村建起的养牛场和乳制品工坊在建筑上的改进,依然用的瑾融府上的人呢,叶欣颜又从齐友年的营造行找了两个年轻识字的,几个人和她一起做新建牛栏和乳制品工坊的营造图作和文案。
  天气渐渐缓和,出了正月,齐友年按照年前和营造行新老工匠约定的时间,领着汪桥和几个得用的工头,前往豫远城,正式开始修建禹王别府的庭院。
  一起启程的还有金嬷嬷和在齐家住了二十几天的周碧瑶。周碧瑶虽然有着即将面对新工作的兴奋和想往,可是和叶欣颜分手时,还是有些动情。
  几辆马车和十几匹马已经等在齐家院子外,周碧瑶面上还湿漉漉的,泪痕怎么也擦不净。
  “姐姐,你把这里交代给管事,和我们一起走吧。到时候姐姐就住在我家,咱们把家里的丫鬟和嬷嬷都带着,我让母亲专门收拾一个院子出来,一定让姐姐住的像在这里一样随意舒适。”
  周碧瑶依然是那个坏毛病,一手扯着叶欣颜的衣袖,一手拿着帕子拭着脸上的泪痕。
  周碧瑶的这份盛情大大出乎叶欣颜的意料之外,这几天,虽然周碧瑶不停的劝她一起去豫远城,却也没有这样不舍,更多的是兴奋。
  昨天晚上很晚了,还赖在叶欣颜的房里,给叶欣颜说她已经学会怎么把多个滑车组装在一起,龙门架的所有构建也已经全部熟悉,待到了别府,看汪桥装两次,她就能领着人自己做了。
  叶欣颜见她说的热闹,没好意思让她扫兴。不论周秉义基于什么原因把周碧瑶送到齐家,却绝不是为了让女儿抛头露面跟着一众营造匠人做事。在这里没人管束她做什么,回到知府大人的府上,只怕就由不得她了。
  叶欣颜看着齐齐等在外面的人、马、车,失笑道:“你回头看看,人家都等着你,也都在看着你呢。你哭成这样,会被人笑话。”
  周碧瑶的帕子又在脸上按了按,闷声说道:“我是女子,要和姐姐分开好长一段时间,哭一哭怎么了?”
  叶欣颜无奈,只能求助金嬷嬷和周碧瑶身边的钟嬷嬷。
  还是钟嬷嬷了解自家小姐,钟嬷嬷低声对周碧瑶说道:“二小姐,咱们的行程都是算好了的,这次可不同于咱们单独行走,马车上还有大宗的器具,走不快的。若是因为二小姐耽搁,误了齐家老爷子的工事,岂不糟糕?”
  周碧瑶瞬间睁大泪眼,看看院子外面,再看看叶欣颜,稍稍撇了撇嘴,帕子胡乱在脸上擦一把,才蔫蔫的说道:“那我还是走吧,若是因为我误了事,齐爷爷会不喜欢我在营造行做事的。”
  “对对对,”叶欣颜连忙说道,“在外面做事,最要紧的就是不能误事。若是总因为一个人误事,他就是有再好的手艺,都没人敢用他。”

  第三百九十章 一年之计

  这一年,豫远郡很多地方一改以往很多年的沉寂,开始喧嚣骚动、泛起了活力。
  天气转暖之后,清远县很多地方都在开工修路。清河村这里就不用说了,是在原来道路的基础上扩大夯实,出资是养牛场和乳制品行,虽然银子是江一凡和瑾融的,却不牵扯衙门。
  而清远县修路,因为是县里的路,要连通两条原有的官道,还要在相对密集的村镇附近经过,所以耗资较大。
  但也正因为这些,有江一凡之前画出去的饼,就有一些被江大人勾画的美好蓝图诱/惑的士绅商贾动了心,有意向出资的人居然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和他早年被师父带着游历有关,江一凡虽然年轻,却个能吏,对民间事务多有涉猎。
  从去年接近年底,开始筹划修路工程,江一凡不但放出集资修路的各种优先便利,以吸引商贾士绅出资,还派了县衙主管工程的小吏和衙役,连着瑾融借给他的小吏,赶在年前把修路的勘测选址事项做完。
  再有瑾融府里小吏和叶欣颜做出的修路文书规程俱全,今年一开衙,县衙就开始募集钱财,捎带着各种优惠,连带路边的店铺买卖,一并出售折算。到二月中开始动工时,一应的材料、物品、人工,全部到位,道路按照之前的规划,分段修建。热火朝天的工程把清远县搅得前所未有的热闹。
  这里面,瑾融府里的小吏起了很大作用,这几个人到底是在官府正规部门做过事的,提前的准备和勘测工作做的非常到位,几段道路按照线路修建,到最后连通几乎没多少差错。
  清河村这边,齐友年和汪桥去豫远城做庭院,只能章五四留下,带人扩建养牛厂和乳制品工坊。牛圈和牛栏一边修建、一边投入使用,到秋季第二期扩建完工的时候,养牛场的规模扩大了一倍不止。相应的,乳制品工坊也扩出了两个作坊和两个发酵地窖。
  清远县的位置在豫远郡北边。开春后不久,瑾融和江一凡再次合资,在豫远郡南边选了一片荒地,拿着叶欣颜已经完成的养牛场和乳制品工坊的营造文书图作,在那片地方动工,修建他的第二个乳业基地。
  另外,瑾融往叶欣颜这里派了五个管事,分别跟着张宝魁、谢春和范正元、崔成喜,口称师傅,跟着他们学做事。
  谢春不必说,人家原本就是瑾融手底下的得力管事,对于身边有人恭敬着,没什么特别的感触。就是张宝魁,虽然来时不算禹王府的管事,可也是禹王府家奴,对升迁、让人羡慕这些,虽然欣喜,却也算正常。
  而范正元、崔承喜就不一样了。范正元过去是跟着商队,贩卖些小物件、做小买卖的小商贩,崔承喜的过去就更不用说了,在管事手下专门饲养牲口的,根本没什么身份可言。两人当初被杨中人推荐过来,跟着叶欣颜做事,也不过为的找个糊口的营生而已。
  当时的他们哪里敢想,他们其实是给王爷做事的,更想不到会有现如今这样的风光。才做了不到一年的光景,两人已经是管着百多头牛、几十号工人的大管事,还是有着自/由身的大管事。
  两人现在去县里和县衙办事、或者回家,见到相关人等和熟人,无论过去是什么尊贵身份,都得尊称两人一声:范管事、崔管事。
  如今,又被正经的王府管事当作师傅一样的恭敬,心里满满都是过去几十年做梦也不曾想过的满足和庆幸。
  就连推荐他们过来的杨中人如今也大不一样。如今县里牙行,杨中人基本上就是头一号的牙侩。
  如今齐家只要用人,都是找的扬中人。齐娘子现在掌管的产业颇多,又都在兴起当中,时常需要增加人手,在齐家做事,虽然规矩严,却也做事能赚到钱的。所以想来齐家做事的人多了去,而这些人都是过的杨中人的手。
  这么多到手的生意,让杨中人每日忙的脚不沾地,手里的人和人脉也比过去多了很多。
  杨中人现在不但做清远县的中人生意,在豫远城也联系有同行。齐家营造行在豫远城需要小工,金嬷嬷的小食店雇佣的小二和帮工,都是杨中人联系的豫远城牙侩,不说别的,起码靠得住。
  齐家大房这一年也过的不错。齐家老宅子的年夜饭没吃好,可是李氏和梅子的点心铺子却并没有遇到阻力。这边有叶欣颜大力支持,而大房那边的王氏老太太却不好意思,哪有自家存着银子,却去动用隔房侄孙女银钱的道理。
  老太太早就想清楚,想靠种田过上好日子太难。若是孙媳妇儿和孙女儿真的能把点心铺子开起来,再有成子几个孩子盘个店,把米豆腐摊做成食肆,他们齐家大房就算起家了。虽然不能和正经乡绅相比,但是做地方上的殷实之家的足够的。
  王氏做事也是挺绝,她没让李氏向叶欣颜借银子,可也没把家里的钱白白贴出来。老太太给出的是借贷,不但有利息,还有抵押。
  这些借给李氏和梅子的银子,用大房日后分家齐大柱一家应得的田产做抵押。若是分家之前能连本带息还上,什么事没有。可若是还不上,日后大房分家时,齐大柱一家要把所借银两的本息除去,剩下什么,齐大柱一家分得什么,若是剩不下,齐大柱一家净身出户。
  这些都不是空口白话,立有字据,还有里正和村里管事的何全泰主事、担保。
  本来动了心思,想掺上一腿的韩氏一见这种情况,立即就退缩了。做生意,谁知道会赚会赔。县城已经有二房的小食店,人家买的就是点心,甚至比点心还多不少花样,他家的生意能做得过齐叶?
  当时的韩氏甚至有点希望李氏姑嫂把买卖做砸了,若是大哥大嫂一家还不上这个银子,再有利息滚着,等到过些年分家的时候,家里的家产是不是就全是他们一家的了。
  然而事实上是,李氏、梅子的点心铺子开的不错,除了前三个月没看到进账,之后就是稳稳地收入了。
  到年底,李氏姑嫂已经把借家里的银子全部还清,也就是说,齐大根一家现在除了能按照正常程序分家,还白白得了一个点心铺子。

  第三百九十一章 京城的书信

  韩氏悔不当初的怨叹时,也没忘了抱怨,在一个家过日子,却还有各房自己的买卖。齐大根本来只是在一旁听听,听到苗头不对,才开口郑重警告,她把二房好好的亲戚处成这样,累的大人孩子吃足了亏,决不允许再和大哥大嫂寻事。
  韩氏现如今连管孩子的资格都没有,自是不敢生事,背地里念叨几句过过嘴瘾,也就算了。主动找茬的事情是绝不敢做的。
  养牛场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正常运作。不但有断奶的小公牛对外出售,而且随着乳牛的增加,一些产乳量少、和投入不成正比的母牛,也开始被养牛场淘汰。这些母牛只是产乳量不足,其它却没问题,就是卖入农家,一样可以出力干农活,一样可以配种繁衍。
  被养牛场大量购置母牛、几乎出现空缺的耕牛市场渐渐恢复。
  春耕不同于秋收,耕牛在期间能起到的作用更大,养牛场出租的耕牛让清河村以及周边地区获益极大,往日把一家人的辛苦全投入进去,也做不到把所有土地深翻,如今只要多割些草,把秋收后的秸秆预售给养牛场,就可以租用耕牛。
  日常也有农户靠着给养牛场送草料或者花几十文钱,租用耕牛开荒犁地。清河村周边的耕地在悄无声息的增加,而养牛场每天清理出来的粪便草屑也成了抢手货,那些带着杂物的粪便,发酵后可以很好的改善土质。
  清远县的农务,以清河村为中心,渐渐繁盛起来,土地增加、税收增加,加上已经贯通并开始启用的一条大道,去年就评优的知县江一凡,连续两年评优自然是没问题了。
  瑾融这一年也是忙碌不堪,建园子不得不时常去看看,位于豫远郡南部的第二个养牛场也在启动当中,虽然后续交到叶欣颜手里,可开始的建筑工程部分却是他府里的人一手操办的,他也得操一份心。
  再有送入京城的乳酪和黄油渐渐被权贵富豪们接受,但是鉴于他们这里的货源并不充足,只能每两个月往京城送一次乳酪。东西到了地头还不能敞开来卖,依然得预订,每日限量出售。好在这样子也成就了乳酪的高价位,虽然东西不多,但收获颇丰。
  本来瑾融打算再在豫远郡滞留些日子,起码也得在豫远城这个园子里住得过了瘾,再考虑是不是回京城。
  可是九月底,齐友年刚把别府园子犄角旮旯的的收尾做完,彻底交工。十月底,京城来信,皇帝陛下勒令六皇子,必须于年前回京。
  瑾融坐在他花团锦簇的院子里,再看一遍信件,心里止不住的郁闷无奈。盖着皇帝私印的信件措辞非常果断,而且,即使措辞不果断,有了皇帝陛下印鉴的信件,那就是金口玉言,断不可能收回去。
  瑾融在刚刚竣工、还没来得及让花草植被和流水建筑彻底融合的园子里溜达一圈,心下的遗憾更甚。
  虽说有园子能体现主人心性的说法,可这个和他心性并不相符的园子,他是真喜欢。这还是刚建成,没经过时间融合的景致,若是主人仆从在这里浸淫几年,这园子的韵味会更足。
  离开豫远郡、清远县,把叶欣颜放在清远县,他不放心、舍不得、
  江一凡忙了一年,刚刚歇下,还没来得及品味这一年忙碌取得的成效,就知道了皇帝陛下给瑾融的书信。原本就有的成就感更多了一层欣喜,让他极不厚道的开心。
  这一年,他忙碌县里的事情,少有机会和阿颜接触,可是瑾融这家伙却借着修建另一个养牛场和乳制品工坊的机会,没少和阿颜外出。虽然每次都有安顺家的领着四个丫鬟随行,却也让他很不放心。
  每次出去,他都提着心,直到他们回来,看到阿颜还是那个万事不在意的糊涂样子,他的心才能放下来。
  这下好了,禹王殿下要回去了。呵呵,在这个满满的都是收获的时候,还能有比这个更开心的事情吗?虽然这么想很不厚道,但是好事终究是好事,他就是做出不开心样子,也不会改变事情的进程不是。
  瑾融坐在清河县县衙后堂的上位,看着江一凡刺眼的笑意,实在没忍住,开口说道:“远凡,不是我说你,你也算是个有城府的人,怎么经历这么多事情,越活越活回去了。能不能把你脸上的幸灾乐祸收敛一下,让人看着,以为你是个傻小子呢。”
  江一凡脸上的笑意扩展开来,笑着说道:“我这不是愿意在六爷面前作假吗,在六爷这里装个苦脸色容易,却有欺瞒六爷的嫌疑。这种失信于六爷是事情,下官是做不来的。”
  瑾融一把夺过江一凡手里的信件,怒道:“我就不应该给你看这封信。”一边把信件折起来,一边说道,“我回去就找吏部的人,看看京城可有空缺职位,你两年连续评优是没得跑了,理应提前升迁回京。等过了年,我再返回来,照应我的生意,住我的园子。你就乖乖的在京城当你的官好了。”
  江一凡张了张嘴,最终悻悻的把面上的表情收敛起来,端起茶杯。
  “我这里才把事情做下去,收获还在后面,你这么做不觉得吃亏?”江一凡说道。
  瑾融得意道:“清远县的功绩,无论到什么时候,也是你的。没准儿你回京城,能做的事情更多呢?六爷我一向对你有信心。”
  江一凡这才彻底不说话了。
  瑾融这才舒心一些,说道:“你说你得意个什么劲儿?好像我回京城,你就能让叶子对你改观似得。”
  这也是瑾融心里最纠结的地方,叶欣颜这个妮子也太难搞定。在她那里,好像就没有需要男人出面的事情,若是所有事情俱都自己能做,干嘛还要做个女子,当男子不是更容易博得一个显赫身份吗?
  江一凡不以为然的拉了拉嘴角。他的确不能在短时间内让阿颜对他改观,可是他和阿颜有着他们自己的一份默契,没有别的人介入,水到渠成是自然结果。瑾融在跟前守着,会阻碍事情的顺利发展,也是一个变数。
  阿颜会出其不意的对汪桥动心,谁知道她是不是会因为哪件事情,忽然对六爷有了好感呢。他对自己很了解,想让阿颜忽然对他有好感,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种事情,还是谨慎些好。

  第三百九十二章 愁云惨淡

  江一凡把那些恼人的想法抛开,转开话题,说正事:“其实六爷回去一下也挺好,正好看看京城那边的轨道修建的怎样了,到底哪里窝工。轨道马车早一日投入运营,轨道运输的折子也能早一步再提。”
  瑾融嗤了一声,“还能哪里窝工,他们都就是照着以往做事的顺序来的,谨慎再谨慎、斟酌再斟酌,把事情都耽误在推敲细枝末节上。反正我购置的那两部分完工了,不行的话,我带两个工事上的人回去,看看能不能先把我那一段的往返路程用起来。”
  江一凡点头赞成,“这倒也是个办法,若是轨道马车有了收益,其他路段的商贾自然着急。再说,早一点投入,也能早一些见效果,比闲置在那里强。”
  两人说着话,侍雨进来添水,示意弘知出去一下。弘知退了出去。
  江一凡问道:“怎么?有事?”
  侍雨回道:“六爷那里的人带信儿来,说是告诉弘知一声,还要回村里去。”
  江一凡看向瑾融,瑾融说道:“叫进来吧。”
  送信的人是清河村的,来县里办事,顺便捎个信儿来:“前晌,有京城的人来,是安国公府的信使,送信来,让金嬷嬷年前回安国公府,听候传问。”
  瑾融听得一呆,然后脸上扬起笑意。
  把来人打发下去,瑾融看向江一凡,笑问道:“远凡觉得,叶子有没有可能让金嬷嬷独自回去?”
  江一凡狠狠的给了瑾融一个白眼。当然没可能,这还用问吗?阿颜绝不可能让金嬷嬷独自面对安国公的莫测传问。这也就是说,年前不但六爷要回京城,阿颜也要回去,而且照着回京城的时间,两人一定要同行。
  两个人去京城那么远的地方,阿颜一旦回去,那就是身不由己,还不知道安国公会不会放人出来。而他,至少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任期才满,到时候,若是六爷的事情有变化,他会被委派到哪里都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阿颜没对他有过任何表示,如果说有表示,那也是告诉他,他们什么关系都没有。照着这种情况,他们再有几年不见面,是不是他就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
  江一凡这么想着,觉得他的心都要痛起来了。
  “我要去一趟清河村。”江一凡说道,随即站起身。
  瑾融探身,一把把他拽的坐下,“已经这个时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