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妇贵-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一凡嗯了一声,也默默地回味思量。若是天下能有一小部分才智之士,愿意用十年寒窗那样的辛苦来钻研工器技艺,是否他们这个天下有朝一日也能达到叶子上一世的发达高度?
  瑾融继续说道:“挺明显的事情,之前却没有人提过。难道因为能在朝堂上发声的都是读书人出身,有优越感,所以不自觉的抗拒、看不起靠手工谋生的人?或者是为了自己的群体利益,故意抹杀匠人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江一凡扫一眼他们周围、远远近近的护卫,轻声说道:“所以咱们更要努力,六爷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在六爷的治理下,让工匠行业不再受人轻视,让整个天下都能得到匠人的好处,让咱们大夏朝早一步睥睨四海。”
  瑾融眯着眼睛,把目光投向远方。他幼时争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是为了他的母妃。渐渐长大,他为了母妃的同时,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这个时候,他知道,他也可以为了天下和全天下的百姓,不论是读书人、工匠农人、还是商人。
  两人沉默的走出这条巷子,将要分手时,瑾融忽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江一凡。
  江一凡同时停下,诧异的转头看向瑾融,见他脸色从未有过的沉重,不由问道:“怎么了?六爷可是还有其他事情要交代?”
  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各回各家吗?这是在京城,他一个协理吏部的皇子,不好和户部的一个小官员喝酒密谈吧?
  瑾融面色依然严肃,说道:“我是没机会了。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待她,若是哪一天你辜负了她,我就是背上全天下的恶名,也饶不了你。”
  他要争那个位置,注定是没机会了。他得放弃很多很多,而那个女子就是其中之一。
  瑾融没具体说这个“她”指的是谁,可是他和江一凡两人心里都清楚。
  江一凡看着瑾融,目光坚定,“六爷尽可以放心,我不会让六爷有机会背上恶名。”
  江一凡也没问瑾融,这个好好待她,具体指的是什么。可是他知道、也敢保证,他能做到在各个方面好好待阿颜,他不会给任何人指责他的机会。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失望

  叶欣颜当然不知道两人离开齐家说了些什么,可是却知道他们在齐家的对答,不过她不往心里去就是了。不管瑾融是不是能理解她的意思,以她对瑾融的了解,想来他就是不同意她的观点,不赞成她轻视国之根本的读书人,想来也只会置之不理,而不会干预她怎样对待营造行的工匠。
  瑾融、江一凡和叶欣颜三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
  京城的轨道马车运行的很好,现在的轨道马车不单单有客运,货运也占据了很大的运输量,让密切关注轨道运行的皇帝更多了些信心。
  朝廷的轨道运输也投入使用了一段,是在粮草储存重镇吉望和辽远郡边塞之间铺设,运输效果极好。早上从河源郡吉望镇出发,天还没黑就等到达辽远郡边关。只不过那条轨道距离京城较远,皇帝不能近距离查看而已。
  可是,这个高效的运输方式却耗资巨大。按计划,明年春,另一条轨道也要开始筹备,朝廷又要筹集银两,用于另一条轨道的铺设。
  所以,当皇帝听瑾融说起,被贬清远县的江一凡擅自同意民间铺设木质轨道,用于试验时,不但没有问罪,反而查看了江一凡这三年的考评,拼着抹了安国公的面子,又把他调回京城。
  索性这江一凡是个知情识趣的人,回来之后,居然博得了叶老头儿谅解,和安国公府走的很近,让皇帝陛下在面对叶家老头的时候,没有太过不好意思。
  而江一凡也没让他失望,正在朝廷准备筹集明春铺设轨道的银子时,江一凡把木质轨道的试用结果呈了上来。
  这件事很紧急、也很重要,皇帝百忙之中抽空,亲自把木制轨道的试用文书草草过了一遍。
  他对这份文书的细致和条理极为惊讶,他虽然没做过具体的实务,可是也看过不少奏报,所以能看出这份轨道试用文书的不同。
  这份文书把木质轨道的方方面面都涵盖进去,遣词用句很浅白,浅显的勾画出一幅铺设和使用轨道的图画。
  尤其是那份叫做试用总结的东西,用极其简练的语句,把木质轨道从筹划、准备、预制、铺设,到完工、试用、有何故障、查找原因、排除方法等,按顺序简单陈述一遍,陈述内容的简单明了,就是连他这个不怎么出宫的皇帝,也能看明白。
  那份总结,把木制轨道的优缺点罗列的尤为清楚,更是把普通马车和轨道马车,在拉运重量和行驶速度上做了对比,把使用木轨相对于铁轨的优越性,点得清清楚楚。
  皇帝惊讶、赞叹之余,生怕他这个外行被这份文书忽悠了。又把将作监几个得用的官吏召来,让这些人把这份文书认真参研讨论一遍,确定其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真实度。
  这些事都做完,确定、肯定其可用性之后,皇帝把这份文书交给阁部商讨。阁部有了回话,皇帝才在朝堂上询问众大臣对木制轨道的看法。
  皇帝是自己看过这份文案,又让将作监的官吏肯定了这份文案的真实性。欣喜之余,才拿到朝堂上和众大臣商议怎么推行,同时也想和众大臣分享一下大夏天朝人杰地灵,不但有人能想出这样的行路方式,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得到优化。
  可是朝臣们的反应却大大出乎皇帝陛下的意料,差点让他瞠目结舌,维持不了天子的威仪。
  按说,木质轨道能长时间使用,效率丝毫不比铁轨低,而且轨道对车轮的磨损还要小很多。对于朝廷来说,把铁轨换成木轨,其中的财力消耗,少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好事。
  可是,就有人反对了,而且反对的不止一人一派,连历来对立的太子和七皇子福王,在这件事情上都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
  皇帝情绪莫名,神色平静的看着朝臣们的反应,内心却对他曾给予厚望的两个儿子失望不已。
  平日里,皇子们利用各种便利牟利也就算了,这天下终究是皇家的天下,只要闹得不太过,他也不大追究。
  可是轨道运输是国之大事,为了浇筑锻造铁轨,则更是动用了无数劳役和银钱,用于加大采矿量,扩建熔炉。这么大的财力输出,一个不好就会动摇国之根本。
  他们想不到替国分忧的办法也就算了,如今,有现成办法摆在面前,他们为了私利,竟然放下往日的分歧,一起反对,任由国之财力流失在无谓的事情上。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天下之主?
  皇帝心中失望,可是多年掌管天下的手段和威仪,却让他面上不显露丝毫,只静静的看着朝堂上众臣的议论和神情。
  按说,用木轨换下铁轨,其中损失最大的应该是七皇子福王,可是最沉不住气、最先出声反对的却是太子殿下。
  太子昨日已经在阁部看过江一凡给皇帝呈上的那份木制轨道的试用文书,当下就大怒。
  回到太子府,他大骂那个无耻的窝囊废,对,就是那个曾被安国公府大小姐羞辱的脸面全无,被灰溜溜贬到豫远郡一个小县城当县令的江一凡。
  那年的那个丑闻传遍了京城,至今人们也没忘了,亏他还有脸回来!
  这个无耻的家伙,因为老婆在京城丢尽了颜面、丢掉了官位,远赴清远县之后,居然还能心平气和的和那个和离妇相处。为了晋升,又合力整出这个劳什子的木质轨道。
  这不是专门找他这个主理户部的太子的麻烦吗?
  是的,太子就是觉得江一凡是在找他的麻烦。
  轨道运输的铁轨铺设工程虽然是老七手里的差事,铁轨工程耗资巨大,老七接手的银子数额自然也大。可是,这巨额的银子却是经由户部来筹集的。
  太子主理户部,筹措这么巨额的银子,能让他伸手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多。
  可是江一凡这个混账东西弄出了木质轨道,木头那种东西,和铁材能一样吗?
  放眼整个大夏朝,只要走上一箭之地,就能看到不知道多少棵大树,更不要说大夏朝各个地方有多少森林和藏有森林的大山。
  可以这么说,若是使用木头铺设铁路,那材料真是随手可取。和经过挖矿、炼铁、烧制、锻造等多道手续制作的铁轨相比,木质轨道真的像伸手采摘一样简单。
  这样简单廉价的东西,哪里用的着巨大的财力?这样的话,他手里的窟窿何时才能填上?!

  第六百二十九章 可以一试

  这个江一凡,他早就看不顺眼了。虽然这混蛋当不起一个男人,被老婆搞得灰头土脸,可他做过给事中,曾在皇帝跟前走动,又是皇帝亲自点他来户部任职,实在不敢让人轻视。
  自从江一凡来户部任职,太子手下很多事都做得缩手缩脚,生怕他是皇帝放在户部的一颗钉子。
  户部的官员们做事也很不顺畅,生怕他们做的事情,被这个从六品的小吏察觉倪端,揪扯出大事。那可是他们的官位和富贵,是这辈子的前程和身家性命。
  所以太子不但不愿意木制轨道代替铁轨,更是想借这个机会,把姓江的混蛋赶出户部。
  听着朝堂上的低声议论声,想起今年桩桩件件的不顺心,太子甚至等不迭已经安排好的人出头,当先出列奏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嗯,说说。”皇帝早就看到太子面上遮不住的隐怒,温和说道。
  “父皇容禀,轨道运输是百年,甚至是千年的大计,耗费财力人力无数。而木头这种东西,谁人不知,把木头搁置在户外、荒野,任由风吹雨淋日晒,最是容易腐坏。使用木轨,是在白白耗费咱们大夏朝百姓的劳役之苦。儿臣认为铺设木轨着实不妥。”
  太子殿下说的甚是沉痛,听语气,就能切身体会劳役的辛苦付之东流是多么让人痛心。
  礼部左侍郎出列道:“微臣有本上奏。”
  “朝廷启动轨道运输,是为了解决朝廷的物资运输速度,不是过家家、当摆设。微臣以为,这份木制轨道的上书,纯粹是哗众取宠之举,完全无视大夏朝的后世声望和百姓的劳役艰辛。臣恳请皇上处置呈上这份奏折的官员,这位官员明显就是别有用心,为了他自己的私利前途,竟可以做下这等恶事。”
  皇帝听了这两份上奏,看不出什么明显的情绪,再次问道:“还有哪位爱卿说说对木质轨道的看法。”
  朝堂上静默了一息,不同阵营的官员们,眼光乱飞,互相对视、扫视着,暗暗用眼神征询其他人的意见。
  福王和福王一派的官员,对于今日朝廷上突然扔出来的变故大感突然,震惊之余,没想到太子殿下会首先出头,一时有些拿不准是不是该出列附议太子。
  就在人们犹豫的时候,御史大夫汤铭出列奏道:“臣汤铭弹劾户部副主事江一凡尸位素餐,在豫远郡任职期间,不顾朝廷声誉,利用职务之便,大作买卖、构陷乡绅,一心为自己谋得私利。微臣恳请陛下派人查实江大人的罪责,予以处置。”
  皇帝不置可否的“哦”了一声,说道:“如今正在商议木制轨道是否能够代替铁轨,汤爱卿所奏之事,可以把奏折交由阁部处置,再另行奏报。”
  汤铭定了一定,扫一眼太傅邢于越,不再坚持,退回位列。
  福王见皇帝的口气不对,想到他手里囤积的那些铁矿、铁材,不由得心急,不着痕迹的向斜侧方看了一眼。
  随着福王的眼风一扫,太常寺卿迟与出列,“微臣有本上奏。”
  皇帝眯着眼睛看了看他,点头说道:“但说无妨。”
  迟与奏道:“臣附议太子的观点。轨道运输是流芳千百世的大工程,是要载入史册的。这项工程做下来,就是四方通途的局面。陛下的英明必定永世流芳,微臣等能在这一世为官,都觉得与有荣焉。
  若是轨道运输中间掺杂了木头轨道,也许能用上十年二十年,可是,谁能保证三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二百年之后还能使用?若只是用上一二十年,轨道就腐朽不堪,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等新奇构想和天下民夫劳役?陛下动用国之劳役,做这等无功之事,实在不是上上之策。望陛下明鉴。”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时之间,附议之声不绝于耳,平日里总有争执的朝议,在这一时刻,竟然只有一个声音。
  皇帝扫一遍位列两排的朝臣,视线从七皇子身上划过。
  “还有哪位爱卿有不同意见。”
  朝堂上静默了好一阵,韩延回出列奏道:“臣以为,轨道运输是从没有过的运输方式,不论是铁轨还是木轨,咱们都不能确定其长时间的使用效果和牢固度。木材固然容易腐烂,可是铁器若是长时间置于室外,也一样要生锈腐溃。”
  韩延回顿了顿,垂下眼皮,似乎把朝堂上纷纷盯过来的视线挡在眼皮之外,说道:“微臣认为,既然是试用,应该选择投入少一些人力和财力的方式来试。”
  “哦?韩爱卿详细说说。”皇帝面色不变。
  韩延回躬身道:“微臣以为,在试用的基础上,相较于铁轨,木制轨道还是很有优势的。而且,不论是何等器物,若是维护不善,都会损坏。从木质轨道的试用文书上看来,木轨的防腐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若是处理得当,能有效的防止腐朽和虫蛀。
  微臣的意见,木质轨道可以一试。”
  “这样啊。”皇帝的视线再次在朝臣身上扫过,这次他着意看一眼瑾融的反应。
  只见瑾融身着紫红色蟒袍朝服,不动声色站立于的殿堂上,对他自己呈上来的东西竟是不发一言。
  “禹王,”皇帝说道,“这份文书是你呈上来的,你对木质轨道有何看法?”
  瑾融翻了翻眼睛,再扫一眼对面的太子和福王,出列回道:“回父皇,儿臣自然认为木制轨道优于铁轨,所以才把这份文书呈报给父皇。”
  直到这时,皇帝的脸色才变了变,只是变得有点阴郁,“既然如此,为何朕刚才询问朝臣意见,你却不发一言?”
  瑾融一脸无辜之色,说道:“父皇应该知道,这条木制轨道主要是用来运输牛乳的,用来扩大儿臣的乳酪生意。若是儿臣在朝堂上不断推崇自己的东西,不但有自夸之嫌,也怕大家伙儿以为儿臣在为自己谋私利。”
  这是在朝堂上,如果不是,皇帝都想上去踹他一脚。这个混账东西,活了二十多年,从来都是放荡不羁,如今朝廷用得着他,他倒懂得谨慎,连真话都不能说了!
  皇帝阴测测的瞪了他好半天,才把视线收回来,对韩延回和太子、福王等人说道:“明年开春,轨道铺设即将动工,轨道工程牵扯的财力巨大,你们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先议定木质轨道的使用。”

  第六百三十章 哪里是肥差?

  皇帝收回看向瑾融的嫌弃目光,对韩延回说道:“回去把木制轨道的试用文书,给太子和福王各抄一份,让他们看看。”
  “禹王这里,既然要避嫌……”皇帝顿了顿,斜了瑾融一眼,继续道,“他那里就不用抄文书了。”
  瑾融心里刚一松,就听皇帝继续说道:“这个试用文书本就是禹王呈上来的,禹王跟着韩相,一并把木质轨道的启用章程商议出来。”
  “我,”瑾融连忙开口,“那个,儿臣,虽然木质轨道是为了乳酪生意,可是铺设木质轨道的时候,儿臣不在清河村,对于工程并不了解。”
  “好了,散了吧。”皇帝看都没看瑾融一眼,都没听他说完,起身走了。
  瑾融徒然把视线从皇帝消失的方向收回来,看向大哥和七弟时,收到两人阴冷嫉恨的视线。
  …………
  福王从朝堂上退下,回到日常在工部办公的前堂,随手把阁部送过来的木轨试用文书扔在案几上。
  工部尚书王贤紧跟在福王身后,把迎上来的书吏挥退,吩咐前堂伺候的小厮:“端热茶上来,若是看见刘先生就让他进来,其余不相干的人未经传唤不得打扰。”
  书吏和小厮见福王面上虽然没有怒气,可是那不见丝毫情绪的神色却让人胆寒,连忙应声退开,各自去做事。
  贴身伺候福王两个王府小厮跟进来,伺候福王换下外面穿的皮袍,接过送进来的茶水,犹豫着,不知放在里间的书案上,还是就放在外间的案几上。
  福王沉默着,自顾走到案几旁坐下,奉茶的小厮连忙把茶放在案几上,又挪了两个火盆,放在案几不远处的墙根,才悄然退下。
  王贤在福王下手的椅子上坐下,看看紧拧着眉头的福王,再看看那份阁部早就抄好的木轨文书,一时无语。
  不多会儿功夫,王府的幕僚刘裕照着常例,在王爷下朝时过来,看看可有什么吩咐。
  刘裕一进门,就见福王坐在案几旁,紧皱眉头,似乎在沉思什么事情。王贤则坐在一旁,见他进来,眼神往福王方向示意一下,让他看福王的神色。
  刘裕了然,这是朝堂上有事了。他上前给福王和王贤见礼。
  “先生请坐。”福王示意刘裕坐下。
  刘裕在他通常的位置坐下,扫一眼案几上一大叠厚厚的文书,试探问道:“今日上朝可是有什么事情?王爷看起来不太高兴。”
  福王没吱声,王贤略略提到:“轨道运输的事情。”
  刘裕诧异,“轨道能有什么事情?那条铁轨运行的不错,圣上要扩建还是要暂时停工?”
  福王无意识的端起茶杯,抿了一下,对王贤说道:“你给刘先生说说。”他是真没心情重新复述朝堂上那一幕。
  “圣上今日上朝是提出,要用木制轨道代替铁轨修建轨道运输工程。”王贤大略把朝堂上皇帝推行木质轨道的事情,对刘裕讲了一遍。
  “木质轨道?”刘裕听皇帝手中居然有一份木质轨道的试用文书,先是一怔,随后大惊,“这么说,已经议定不用铁材了?咱们手里可是……”
  他没有把话说下去。就像皇帝对儿子失望的那样,作为福王不输的刘裕,并没有第一时间想木轨代替铁轨会能让朝廷减轻负担,而是首先想到福王将会受到的损失。
  木轨代替铁轨,不但会让王爷原本的计划落空,更大的问题在于,他们囤积了大量的铁矿和铁锭,都是利用去年的工程克扣下来的。
  这些东西自然不在账上,是打算用在明年的轨道工程上的。
  他们打算的挺好,明年依然让朝廷拨采矿和扩大工坊的银子,虚报人工器材等费用,趁机大捞一笔。
  这些东西若是没有工程、不能尽快消耗掉,这些东西该如何处置?
  若是朝廷没有大的工程,这些东西可得用些时日的,若是在消耗期间被人查到,那可就不好说了。说轻了,是趁铺设轨道的机会囤积物资牟利;说重了话,就没底线了,私藏这么多铁矿、铁材,说你谋反都可以。
  听到刘裕的问话,福王那愤怒的心情忽然压抑不住,瞬间迸发出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恨恨说道:“没想到老六这个混蛋如此阴险,只要一搀和上他,准没好事!他居然背着人,试用了木制轨道,把试用结果推荐给父皇。若是他早些说出来,我岂会囤积那么多东西。”
  王贤补充道:“这件事太子提前知道了,还做了部署。不过,太子应该也是这几日知道的,他看起来也恼怒的很。”
  刘裕顿了顿,说道“太子殿下参与阁部事务,能早一步知道不足为奇。”刘裕皱眉,“只是禹王这事情做的可就……,他是什么意思?难道过了这么多年,现在才想起来参与皇储之争?”
  福王冷哼一声,心中更是烦乱。如果挣皇储之位只是老六的个人意愿还好些。可是,自从老六在外厮混了两年,再回来时,父皇待他就不一样了,这才是最麻烦的。
  今日,皇帝老子看起来是没给老六好脸色,好像还有斥责的意思,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父皇和他很亲近。
  不对,过去父皇待老六也亲近,只不过,他以为那是因为父皇把他当浪荡子看待,没打算对他委以重任,所以才不对他严格要求。如今则不一样,老六位列朝堂,父皇还如此待他,其用意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王贤也看出些不一样,对刘裕说道:“刘先生没见过皇上的威仪。这两年,圣上对禹王是有些不一样了。若是照此下去,禹王就是没有夺嫡的心思,只怕旁人也会依附怂恿。”
  刘裕也是默然,只是,皇帝陛下此番不知是什么用意。这样子,朝堂的局势岂不是更加混乱?皇子之间的关系也会越发紧张。
  “皇上带禹王不同,难道太子看不出来?太子是什么意思。”
  福王冷笑一声:“他能有什么意思?任谁也看得出,他当太子的时间太长,当得脑子都坏掉了。他只顾着铁轨要被廉价的木轨代替,虽然已经提前部署,居然还能忍不住自己跳出来。看来藉由轨道运输,在钱财上伸手的人不少呢。”

  第六百三十一章 让人闹心的主

  王贤暗叹一声,他们跟随福王,就是向轨道运输工程伸手的势力之一。当时看着,掌管轨道运输工程是个肥差,如今看来,其实是个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