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妇贵-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周碧瑶愕然!做营造的怎么了?难道营造做的不是正经工程吗?
“齐姐姐,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之前机械作坊刚开始做的时候,都是我帮着作坊整理资料、下工单、画图的,是正经在机械作坊做过事的。”
“……”叶欣颜眨眨眼,好像是哦?
可这么落败不是她的风格,“我的意思,这里刚开始试运行,很危险。我这是为你好。”
周碧瑶恍然点头:“这样啊,那就谢谢齐姐姐了。我还以为姐姐只不过临时在这里几天,就看不起咱们做营造行的了,我正打算回去和齐爷爷说说这事呢。”
什么叫临时?她是不和施老头、汪桥一般计较,她是他们的上司!
叶欣颜急眼道:“谁说我临时了?我是机械作坊的大掌事,知道不?大掌事比大管事的级别高很多,懂不懂?”
不对,周碧瑶还说什么来着?好像是威胁她,要向爷爷告黑状吧?
叶欣颜狐疑的瞪着周碧瑶,考虑着,机械作坊没她什么事了,她是否要回去广厦营造,检查一下营造行的工作,给周碧瑶这家伙穿个小鞋神马的?
周碧瑶扫一眼机器现场,扯着她的衣袖,激动的指着前方道:“看,齐姐姐你快看,机器动了。”
果然,蒸汽机的活塞杆动了,缓缓推动着它的连接机构,开始运动。随着第一次排气声响起,稍显巨大的机器开始连续运转。
这种试运行之前试过多次,因为各种故障,都没持续太长时间。但机械作坊的工匠们,却也算真正见识了工业动力的强悍和神奇。
因为之前见识了好多次,工匠们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震撼感。
但是,看着鼓风机出口那巨大强劲的气流喷出,听着隆隆的机器声响、和蒸汽机有节奏的蒸汽喷吐声,在场所有工匠的心依然兴奋着、澎湃着。
他们心跳如鼓的等待着,等待这次的试运行能持续下去,能达到冶炼炉需要的鼓风时间,甚至更长。
沙漏无声的流动,时间渐渐过去,组装在一起的蒸汽机和鼓风机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发出刺耳尖锐的声音,蒸汽机的运动部件也没有过热现象。
一刻钟,两刻钟,半个时辰,时间流逝着。
每隔半刻钟,施印、汪桥和程达晖就会分别带人,检查蒸汽机和鼓风机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
负责记录的人拿着记录夹,接收到检查结果之后,一一记录在案,进行数据对比。
随着时间流逝,隆隆的机器声有规律的轰鸣着,各个运转系统也稳定的运行着。工匠们的心情不但没有平复,反而越来越激动。
漫长的一个时辰之后,施印三人再检查一遍各运转部位的温度、声音和润滑情况,满意的对视一眼,达成共识。
汪桥的视线,在等候结果的匠人之间扫了一圈,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大声宣布:截止到目前为止,机器的运转情况良好,已经趋于稳定,鼓风机就算成功了。剩下的,就是继续维持这种状况。
汪桥的话音落下,伴随着机器的隆隆声,场间发出更加洪亮的欢呼。他们夜以继日的忙碌了两年,终于有结果了!世上从未出现过的、如此神奇的器具,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这时,已经巳时过半,众人不知不觉中,已经站了一个多时辰。
汪桥好言好语的让众人散了,除了安排操作试运行的工匠,其他人都可以自行归家,先会去歇歇。
等到鼓风机运行够六个时辰,就会停止加热,结束运转。待到明天上工时,把具体情况给大家伙儿通告。
按计划,在试运行可靠的情况下,要保证运行时间达到六个时辰,然后才报与朝廷,联系冶铁作坊进行试用。
…………
皇帝对此极为好奇,很感兴趣,要去怀远县的冶炼作坊,观看那什么鼓风机的真正效用。
他心里其实是有些狐疑的,不明白之前说的很玄乎的器物,不是叫做蒸汽机的吗?怎么这时候,大家说的全都是鼓风机了?而且,那风从何处来?
可是,在场之人都都是韩延回、刘成之之类的文人,根本说不明白。能说明白的程达晖,则完全忘了他还领着朝廷的差事,把手中事务交给将作少监,就日日替叶家丫头卖命去了。
好在还有瑾融这个半吊子的、喜欢机关巧器的人。
瑾融没给皇帝解释蒸汽机和鼓风机是怎么联动运转的,只劝皇帝道:“他们这次带着机器去怀远县,首先要把机器和冶铁炉的进风口连接在一起,还得调试,之后才试着启动运转。若有不妥,还得继续调试。父皇就是去了,也看不到结果,反而让做事的人紧张。”
同在御书房的阁部几个相公纷纷出言,也不管瑾融说的道理在哪里,是不是正确,都齐声附和。
总之,能阻拦圣上,不要让圣上出宫、更不要出城,那才最是稳妥。
皇帝看着七嘴八舌的几个人,皱眉道:“朕屋里的那个小机器,看着很好啊,哪里像你们说得这么麻烦?瑾融,你不是去看过吗?难道还看不出到底能不能用?”
第一零一零章 这么神奇吗
瑾融同样不赞成皇帝出行,至少不能现在去。
他思忖着说道:“父皇,您这时候去了,是真的什么也看不到。汪桥等人光是让蒸汽机稳定试运行,就用了近一年时间。这次试用,只怕也要花些功夫的。”
皇帝看着机械作坊送上来的卷宗,着实不愿放弃这个见证历史的机会。照着瑾融和江一凡那天花乱坠的说法,这个东西若是试用成功,的确是能大大提高冶铁炉的产出。
不用多,能多出一两成铁材,朝廷在兵器、船只和工程上用铁量的紧张,就能得到大幅度的缓解。甚至,继续修建铁质轨道都不成问题。
更不要说,蒸汽机若是成功运行,以后还能应用于多种行业,完全改变各行各业的传统格局。
这是能够载入史册的重大变革。
他有幸能亲身体验的机会,却因为帝王身份而不能亲眼目睹,这是多大的遗憾?
瑾融看着皇帝不断皱紧的眉头,退一步说道:“您若实在想看,那就等他们试用成功,的确能提高冶铁炉的产出量。那时,父皇再安排出行,一准儿就能看到鼓风机运转了。您看可好?”
韩延回几个很有些埋怨的瞄着瑾融。那蒸汽机和鼓风机,光是听说那种转动方式和速度,就极为骇人。
让陛下的万金之躯,去看那种骇人的东西,还是和冶铁炉连接在一起的……着实不够安全。
这时,几位相公竟然盼着那什么鼓风机用不成,皇帝也就不用去看了。
这种东西成功不成功的,动摇不了大夏朝在周边诸国的强大地位。可若皇帝有个好歹,那可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瑾融说的有理有据,皇帝也不好再坚持,满腔兴致被泼了凉水,让皇帝很是扫兴。
他摆摆手:“那就这样吧。责成工部,全力配合齐家机械作坊试验用鼓风机,”说着话,皇帝看向刘成之,“冶铁作坊那边,不用朕特意交代了吧?这是大事,告诫他们,不要摆朝廷所属作坊的架子,不要给人出难题。”
刘成之连忙躬身应下。他又不是脑子坏掉了,齐家机械作坊,那是齐家、禹王和江一凡三家的买卖。禹王他是绝对惹不起的,齐家和江一凡,有那个刁蛮的女子搅合,他也一样不愿招惹。
福王因犯错,还在蛰伏中,他能继续留在阁部,是皇帝特许他戴罪立功。如今,江一凡在工部又有实权,他哪来的胆量,敢在皇帝亲自安排的事情上作梗?
…………
这次,不用施印赶人,叶欣颜就很自觉的没往怀远县凑,把荣誉让给了广大的劳动人民。
在工部人员的协助下,鼓风机顺利运到怀远县。
即使有之前做的准备工作,汪桥和程达晖带着好些工匠,也用了两天时间,才把机器安置妥当。
之后的调试,又用了六天,到十二月中旬,冶铁炉才成功的出了第一炉铁材。产出量多了四分之一,而且铁材的质量极好。
这个结果,差点儿惊掉冶炼作坊管事和工匠的眼珠子。过去,即使多出一成、半成的铁材,那都是极为难得的情况。更不要说铁材的优异质地,更是很多老工匠做了一辈子,都没看到过的。
再之后的几天,在鼓风机的辅助下,接连出了十炉,除了一炉稍有些偏差,产出量和质量差些,其它都是优质、大产量。
即使那有偏差的,也比之前的老式做法好很多。
程达晖掌管将作监多年,深知这种冶炼进步的难得和深远意义。这还是刚开始使用,若是照着这种鼓风量,冶铁炉可以加大。待到这种鼓风机能够广泛使用于冶炼,那时候,天朝的铁材产量将会呈阶梯式上涨。天朝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冶铁业和工业的美好未来,让程达晖激动的难以自已,他把这半个月的冶铁数据,全部统计归拢出来。
先停了鼓风机,由和汪桥一起,给同来怀远县的匠人安排了回京事宜,就拉着施印和汪桥,乐颠儿颠儿的提早一步,返回京城。
这时,已经是年关,大年二十三了。
程达晖这一届的将作监算是比较幸运的,乾庆皇帝不是那种追求风仪风雅的皇帝,比较重视百姓劳苦,相应的,对工程器物也就比较感兴趣。
这也是从少年开始不务正业,总喜欢把精力放在机关巧器方面,而皇帝也很纵容的原因之一。
程达晖和汪桥、施印道别,连自个儿家都没顾上回,就风尘仆仆的直接前往皇宫,请见皇帝,把近半个月冶铁炉的各种参数全数奉上。
冬日里,申时末的天色就有些暗了,房间里早早的点上了灯烛。
皇帝自是看不懂蒸汽机和冶铁炉的各种参数,他只略略扫了一眼,就把视线凝在冶铁炉的产量和铁材质量上。
待看清书写数据时,身体不由自主的坐直了些。
这时的御书房内,只有近身伺候皇帝的几个太监。张存海见皇帝身形微微拔高,心中明了,程大人带来的东西,一定很让皇上满意。
程达晖坐在下方的一张椅子上,满面欣喜的看着皇帝,他就知道,作为一个关心实务的皇帝,一定明白冶炼效率以这种速度提高,有多么的不易。而这种增加,会给天朝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帝从一叠材料中,抽出一张新旧冶铁炉产出的对比记载,仔细看了两遍,才抬眼看着程达晖,肃容问道:“这鼓风机吹出的风可有什么讲究?竟然有如此神效?”
勿怪皇帝不解,不过是给冶铁炉多吹些风而已,怎么就能让同样的冶炼炉大幅度增加产量
皇帝这话一下子问到了程达晖的心坎上,这个事情,不但皇帝这个外行不明白,就连那些一生都在做冶炼的工匠,只怕也不是很清楚。
程达晖心悦诚服的回答道:“回陛下,风是没什么讲究,但是据汪桥解释说,没有鼓风机的强力鼓风之前,冶铁炉中的风量不足,所以炉内焦炭燃烧不充分,不但炉内温度不够高,渣滓也多,所以会降低冶炼产出和铁材质量。”
皇帝听明白了,但也很无语:“也就是说,之前解决不了的那些问题,诸如冶炼产量不高、铁材中杂质多的原因,只是因为风量不够?”
这么有难度的事情,只基于如此简单的一个原因,又是如此容易的就解决了。这么神奇吗?
第一零一一章 差之深远
皇帝说完,再看程达晖那风尘仆仆,消瘦了不少,却依然兴奋的面容。
好吧,这个难题解决的很不容易。若是没有叶家那个奇葩孙女,没有汪桥那几个领头的工匠,就算知道冶炼炉产量和质量不高的原因,只怕也解决不了。
问题是,这难题终究是被他们解决了啊。很让人震惊的好不好?
“陛下说的对,就是简单的,风助火势的问题,却一直解决不了。”程达晖欠身答道。
他虽然不知道空气成分、可燃物、助燃物神马的,但用风箱给各种炉灶鼓风,能让柴禾木炭更好燃烧却也是知道的。
“咱们的冶铁炉,过去用的一直都是风箱。那样的风量,根本无法和鼓风机给出的风量相比。鼓风机风叶的转速极快,不但风量大,而且强劲有力。以微臣看来,以后再建冶铁炉时,完全可以加大炉体尺寸。鼓风机的风量如此强劲,一定能保证冶铁炉正常冶炼。”
程达晖说的兴起,不等皇帝多问,就口沫横飞的把蒸汽机、鼓风机的诸多好处和用途,全数述说一遍。
“微臣和将作监的众工匠,这段时间在齐家机械作坊做事,着实获益良多。就像江大奶奶说的,工匠行是要和同道多多参研的,只凭一人一家之力,等同于闭门造车,实在无法获得更大进益。”
侍立于皇帝身边的张存海虽然表情没有变化,但好奇蒸汽机的效用到底如何,一直侧耳听着。
听到程达晖如此说话,才抬了抬眼。程大人这是有多激动?和皇上说话,居然也掩盖不住对一个民间作坊的仰慕。您这是在表示,对朝廷的官署、对将作监没兴趣了吗?
果然,皇帝听了程达晖的话,立即挑眉。程达晖这家伙,这是在齐家机械作坊做事没做够,不想回来吧?
皇帝揶揄道:“程爱卿果然在外面呆的心野了。你这是舍不得回来,还想继续给叶家丫头卖命了吧?”
房间里没几个人,皇帝和程达晖说话一向轻松,程达晖没有紧张的感觉,自然察觉了张存海看他的那一眼,也听出皇帝语气里的意思。
他略带窘迫之色,支吾着解释:“这个,微臣不过是想多学些技艺,能更好的报效朝廷。”
虽然以他将作大监的身份,向几个民间匠人学习技艺,很有些没面子。
可技不如人,还有什么可说的?人家机械作坊的人都不怕他偷学,他有什么理由不趁此机会,多掌握些技艺?
皇帝一直欣赏程达晖心思豁达,这时更不会为难他,只笑道:“能让程爱卿如此推崇,看来机械作坊的工匠的确手艺高超。你说的可是汪桥?”
“不止汪桥。”程达晖顿了顿,索性站起身来,躬身答道:“陛下圣明。机械作坊的工匠不但手艺精湛,且做事勤勉。微臣在机械作坊几个月,所见的工匠,做事丝毫不见懈怠,与往常给人做事的状况很不相同。
掌管事务的汪桥,虽然年轻,但聪敏过人,极善机械结构的推演,于各个工种均有涉猎,所知既多且精。还有一个老工匠施印,技艺极其精良,经他手出来的东西可谓巧夺天工,又极具奇思妙想,堪称工匠界的奇才。“
程达晖结尾时感叹道:“和他们相比,微臣差之甚远。”
“哦?”皇帝对程达晖的评价很感意外。据他所知,程达晖在手工业方面的技艺和知识储备,在匠人行中,绝对是顶尖的那部分人。
可听程达晖的口气,机械作坊中,汪桥那两个工匠,应该有着绝对超过程达晖的技术。
还有作坊里其他工匠,能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倾尽全力、夜以继日的做事,着实不易。
工匠历来是很难彻底管控的,有技术会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学了去,更不要说聚在一起,倾尽全力的做事。只这一点,就说明叶家丫头手中建立起来的这个作坊,着实不寻常。
皇帝点头,说道:“叶家丫头也是个能干的,一介女子,能让这许多好手艺的工匠尽力做事,应该有些手段。”
程达晖连忙点头,“江大奶奶虽然不善工匠,却时常有奇思妙想,总能在关键时刻有惊人之语,能让人豁然开朗。若是没有江大奶奶经常提点,只怕事情也没这么快的进展。”
皇帝最早时,还是从瑾融口中得知叶欣颜的重重不凡,哪里会不知道叶欣颜在提高冶铁效率上的作用。
刚看到蒸汽机模型的时候,还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亲自督促叶欣颜,让她多在机械作坊用些心的。
程达晖虽然兴奋,却也不眠不休的忙碌了半个多月。一回来就进宫请见皇帝,着实全身的风尘,面有疲惫之色。
皇帝想了想,说道:“你这些日子也是辛苦,暂且回去歇息。至于冶铁作坊接下来的事务,明日再议。”
程达晖也的确累了,他求见皇帝,就是想早一步将好消息通报给皇帝。同时也让皇帝知道,这件事完成的很是不易,机械作坊众工匠劳苦功高。
既然皇上已经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也就放心了。谢恩之后,程达晖就要退下。
皇帝忽然又把他叫住:“还有个事儿,既然蒸汽机和给冶铁炉鼓风的机器如此重要,朝廷应该对参与此项工程的匠人予以褒奖。齐家机械作坊的匠人手艺如何,你应该知道个大概。
回去把他们和将作监以及工部所属工匠做个比较,如果朝廷所属工匠中,有手艺好、于朝廷有功的,可以和齐家机械作坊的工匠们一起,接受朝廷褒奖。”
程达晖先是一喜,朝廷褒奖工匠,对于他们这些将作监的官员来说,也是好事。手下的人能得到朝廷重视,他们这些官员在外行事,也多些荣光,
可是再一想,要和齐家机械作坊的工匠对比?将作监和工部那些工匠,不过是上官安排什么差事,那就老老实实做什么差事。能不偷懒、不阳奉阴违就是好的了,哪里能和机械作坊的匠人相比?
皇帝见他苦了脸,也不点破,挥手让他退下了。
给朝廷做事,难道就可以不用心、不动脑子吗?这次比对,算是给朝廷治下的工匠提个醒,他们不行,和人家民间匠人相比,差得很远。
第一零一二章 靠卖力气吃饭的人
第二日,下了早朝,分别有太监通知阁部四位相公、瑾融和程达晖,去皇帝的御书房议事。
刘成之是直接安排冶炼作坊使用鼓风机的主事人。因为这是皇帝关注的事情,也因为刘成之想知道如今风头太盛的蒸汽机是否真能使用。所以,他一直都在密切关注鼓风机的试用进程。
他着实没想到,仅凭一个民间作坊的几十个工匠,在两年之间,就能弄出一个无风自动的风轮儿,从而改变了老祖宗传下来的冶炼工艺。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一个民间作坊,不但大大提高了铁材产出量,甚至让铁材所含杂质大幅度减少。
这个认知让刘成之很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工部在他手中掌管了那许多年,之后,又有福王殿下主理工部事务。可朝廷的一宗主要材料,在他们手中平平无奇的运作这么多年,也没见丝毫改进。
福王殿下才退出朝堂不久,禹王参股的一个民间作坊,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让冶炼状况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这是不是反向说明,他和福王太过平庸,不但没有开发出好工艺的能力,也没用心发掘优秀工匠。
刘成之甚至怀疑,皇帝会因此认为他们没把朝廷事务放在心上吧。
随着冶炼作坊使用鼓风机冶炼产出越来越稳定,刘成之的这种情绪,已经在心头发酵了好长时间。
这日早朝,先是看到程达晖出现,然后散朝之后,皇上又召他们这几个人去御书房,刘成之已经猜到皇帝要商议何事了。
刘成之慢悠悠的跟在韩延回身后,心里想着程达晖在皇帝跟前的位置。
工部在他手中经营多年,福王还没有主理工部的时候,他就在掌管工部各项事情。
这些年来,工部官员来来往往,升迁的、调离的不知凡几,可仍旧保持有一半以上的官员,都是他手中培养起来的。
如今,皇帝在工部安插了江一凡这么一个硬茬子,已经让刘成之很紧张了,他总在想太子和户部揭开的贪腐案。
皇储掌管的户部,那可比他这个相公掌管工部要严密、顺理成章的多。皇帝也察觉户部的库银和粮食、税务有问题,却无从下手。而江一凡只是在户部晃荡了两年,户部官员就闹出两本私账来,彻底把太子送离了皇储之位。
如今这厮又来工部搅事了,他家还有一个擅长工事的媳妇,能让江一凡很快熟悉工部的具体事务。
现在又蹦出程达晖这么个人,再过两年,只怕工部尚书的职位就是程达晖的了吧?到那时,即使福王能够复起,原有的根基只怕也会被打散。他们再没有掌管一个部门的机会了。
…………
皇帝请诸位重臣过来,说是商议事情。而事实上,这些个大佬们进到御书房,皇帝只是单方面的安排事情,并没有征求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意见。
他先是让程达晖把冶炼技术大大改进的细节事情,给各位相公介绍一番。再把程达晖带回来、启用鼓风机冶炼的材料交给韩延回,让阁部四位相公自己回去去看。
皇帝交代四位阁老,看过之后,各自交一份条陈,阐述冶炼行业兴盛,能给天下各行各业带来的好处。
其二,是关于专利律法和工匠评级的事情。
蒸汽机和鼓风机的专利已经不用再议,那是齐家机械作坊研制,并成功在冶铁炉使用并成功。这个机器只要有专利,那就是齐家机械作坊的,没人有异议。
可是,工匠评级这件事……四位阁老都没吭声。
礼部出台的工匠评级制度,是根据匠人所出成绩,对朝廷和天下百姓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