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所有人都觉得我夫君会当个凤凰男-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没办法全部返工,要不是书店给赔了种子钱,他们还不乐意呢!
  本来多几个大小伙子帮忙干活,能省他们不少力气,在这样的好事,大家都争着抢着来,结果最后帮不上忙不说,还浪费了大家的种子钱。
  张甫远他们已经在隔壁几个村子传遍了,各家父母都教训自家闺女,说这样的人可不能嫁,看着倒是人模人样的,但是不会干活啊!不能干活的男人,就算是娶了婆娘,那也是连累的婆娘一起吃苦受累。
  他们可不知道眼前这几个年轻人都是秀才,是官老爷,在他们的心中,读书人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的日子过的好了,自然都有钱送自己家孩子去读书了,但是他们送孩子去读书,却不是因为想要孩子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什么的,他们只是想要让孩子识两个字,会算账,这样农闲的时候去郡城里也好找活干。
  现在郡城里的店都挑着呢,就算是个小杂工,那也要识字才成。
  所以,读书人,只要是没有功名,那还是要干活的,你说你不要干活要考科举?那你首先要找到愿意养你的人再说。
  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多了,科举也越来越难了,不是谁家都愿意拿钱打水漂的。
  你说这几个人有功名在身?怎么可能?有功名在身的老爷们,怎么会愿意下地干活呢?所以……在广大人民群众眼里,这几位估计就是书没读好,反倒是养了一堆臭毛病的年轻人,估计是家里也不愿意养了。所以送到他们村来教训一下。
  一个老大爷抽着烟,身旁窝着一只大黄狗,跟身边的人寒暄:“村子里的娃娃,可都要管好了,读书归读书,可不能惯出毛病来。”
  张甫远打了个喷嚏,侍棋赶紧上马车给他拿了件厚袍,自从上回张甫远的感冒以后,侍棋就格外重视他的身子,生怕他有一点不好。
  张甫远不觉得冷,自然也不愿意披上笨重的厚袍子。
  侍棋没办法,拉出高小诺这张大旗:“晨间天气凉,老爷还是穿上吧,万一要是生了病,夫人怕是要生气。”
  同窗们哈哈大笑:“没想到张兄还是个耙耳朵!”
  要是其他人。估计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个怕老婆的,本来要穿的也不穿了,但是张甫远不一样,他瞅了一眼刚才说话的同窗,把侍棋手里的衣服拿了过来。
  大家再次齐声大笑,并不带什么恶意,只是单纯的同窗之间的开玩笑罢了。
  笑完开始干正事,他们往田间走去,一直在观察着他们的人坐不住了,这几个糟心的人啊!莫不是还想要糟蹋他们的庄稼?
  他刚才已经看过了,上回替他们掏钱的人不在,这就证明就算是这回就算是他们糟蹋了他们的庄稼,他们也拿不到赔偿!
  老头急匆匆地赶了上去,身后跟着一头威风凛凛的大黄狗,别看这老头一大把年纪了,但是真走起来,速度竟然不比年轻人慢。
  “几位公子请留步!”老头气喘吁吁。
  双方进行了一次亲切又友好的交谈张甫远他们多出了一个导游。
  老头拍着胸脯发誓,说自己种了几十年的地,地里边的事情,不会有比他更清楚的了!张甫远看看老头花白的头发以及佝偻的身躯,这个他们倒是不怀疑,就是老头这么大年纪了,能认清这样那样的庄稼不?
  但是看看老头希冀的样子,拒绝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于是就只能这样了。
  高小诺她们没跟张甫远他们一起,毕竟有男有女,就算是高小诺自己觉得没什么,但是架不住人家不愿意啊!并且自己身边还有个估计接受不了的班氏。
  所以到了村子以后,高小诺甚至都没来得及跟张甫远说句话,看着一群人的背影,高小诺看向班氏:“你想要去那里?”
  既然班氏是自己要来的,那就证明她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自己一个纯粹过来散心的,无意与跟人家相争,本来今天的时间都是给张甫远的,但是现在看来,是要给班氏了。
  班氏就笑,笑容里带着自信,还有点调皮:“今日出门前我同我家夫君打了个赌,我说我也要做个调查,我们比比谁能做的更好,高姐姐帮我好吗?”
  “看你这话说的,什么帮不帮的?我也挺感兴趣的。”
  这是真的,高小诺以前什么都不感兴趣,但是自从开始写话本以后发现自己什么东西都要掌握一点,于是就经常观察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现在高小诺已经演变成了什么事情只要是自己不了解的都想去深入探究一下。
  “那我们先进村子吧?”班氏给出自己的建议。
  于是在张甫远他们蹲在田间地头,听老头讲各种农作物要怎么种的时候,高小诺她们在人家屋子里,喝着人家倒的白开水讲。
  刚开始是班氏记录,但是她总是听着听着就着了迷,忘记了手里的笔,或者是因为速度太慢跟不上人家的速度,于是最后记录的人变成了高小诺。
  高小诺现在写字的速度快了,但是当然没有人家说话速度快,不过这些话里百分之七十都是废话,用不着记的那种,高小诺拿出了自己上辈子上学十几年整理笔记的经验出色的完成了这项任务。
  等主人絮絮叨叨地说完,已经是快到吃饭的时间点了,主人家的小儿子闹着饿要吃饭,高小诺付了点钱,在这家吃了顿饭。
  班氏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丈夫:“高姐姐,你说他们吃饭了没有啊?”
  高小诺吃了块炒鸡蛋:“他们几个大活人,那还担心他们会饿着啊?再不济车子里还有糕点。
  ”
  与此同时,几个人从马车上拿出了糕点,十分没有形象的蹲在路旁,朱三啃着干巴巴糕点:“你说,我们为什么不去乡亲们家里吃饭啊?”
  没人搭理他,一上午的时间,足够让他们感受到这个村子的乡亲们对他们并不是那么友好,所以这群还有着傲气的年轻人当然也不愿意低下自己的头颅。
  朱三儿叹了口气,他娘子没回来吃糕点,估计是去乡亲们家里去吃了,比起来他们,估计会幸福得多。
  这一趟过来,他们最大的收获不是调研的结果,而是意识到了乡亲们的态度。
  上回种田被人家赶出来,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件小事,庄稼每种好也是一件小事,压根没被他们放在心上。
  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庄稼是命根子,看的无比重要,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
  以前他们从没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来种田的时候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把人家心肝上的东西践踏……
  他们正在反思的时候,高小诺班氏酒足饭饱,终于从村子里出来了,既然是农业调查,只是这些东西肯定不够,还要实地考查。


第72章 
  傍晚; 村子里开始升起了炊烟,高小诺也终于完成了工作,张甫远看着跟平时一样,身姿依旧挺拔; 但是浑身却散发着一股不太开心并且蔫儿了吧唧的味道。
  高小诺大概猜到张甫远他们估计受了挫; 从和父老乡亲们的谈话中; 她们也看出来了大家对张甫远一行人没那么满意。
  高小诺没想着去安慰张甫远; 并且不知道为啥还有点想笑。
  嗯,受了打击的张甫远依旧可爱呢!
  至于同样蔫了吧唧的朱三; 他待遇还不如张甫远呢,起码高小诺还注意到了张甫远; 班氏已经沉迷进自己的实验结果去了,还很兴奋地跟高小诺说自己回家要种什么种什么。
  有些植物她很想种,但是最佳种植时间已经过去了; 再种也不能种好; 班氏还很遗憾; 至于丈夫,早就被她抛在脑后了。
  朱三看了眼班氏; 班氏正在很兴奋的不知道跟高小诺说什么呢!自己妻子这表情她真是太熟悉了; 每回跟他说起她感兴趣的事情; 自己妻子都是这个表情。
  只不过; 原来班氏这样的表情都是对着自己,现在对着的是高小诺。
  没有时间再誊抄一遍两个人的总结,所以文件都交给对此很感兴趣的班氏了。
  来的时候一群年轻人说说笑笑的; 精力充沛,现在一个两个爬上了自家的马车,也没人说话了。
  交了入城费,大家分道扬镳,班氏依依不舍,说以后有时间约她一起玩。
  到了家,张甫远一句话没说自己去书房自闭去了,高小诺想起了早上许诺给张甫远的烧烤,马婶说肉已经腌好了,高小诺索性不换衣服,穿上围裙,把碳放进烧烤炉准备烧烤。
  潘叔终于又要走了,这代表高小诺又要代替潘叔的工作每天去书局里呆着了,当高小诺并不讨厌自家书店,只是不喜欢在书店里一呆就是一天这种事情。
  尤其是潘叔这回走还带走了书店里的账房,现在书店里的账房还是潘叔刚招来的人。
  新帐房算账的本事并不次于老帐房,只是他刚来,书店里很多书的价钱都没有记清楚,一些突发状况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就需要高小诺这个相对于没那么多事情的人帮忙了。
  这就代表高小诺也没办法溜号。
  潘家书店现在更像是一个出版社,虽然说楼下的书店一直开着,但是更为人所知的并不是她们书店,而是她们出版的话本集。
  于是就总会有一些读者会因为特别喜欢某个作者或总是特别想知道某个话本接下来的发展是什么而来书店。他们胡搅蛮缠无所不能,稍微懂事一点的说一下就好了,或者是留下信。
  有些是这样,当然还有一些人不达目的不罢休,撒泼打滚。
  书店当然不能透露任何有关于作者的事情,也不能真把话本后面的内容告诉他们,并且对于这些人他们还不能太粗鲁。
  原来的老帐房是个挺风趣的一个人,为人也圆滑,以前来的人总能被他劝走,所以高小诺也不清楚,应付人竟然也能这么累。
  高小诺算不上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道理都说完了,对方要是不听,她就会忍不住怼人家,这当然是不对的,一天这样的人来得少了还好,来的多了高小诺就会忍不住暴躁,这当然是不好的,好在身边有个脾气很好的账房。
  每回高小诺忍不住了就会自觉的上楼平复心情。
  还是这些年没受过委屈给惯的了,上辈子她工作的时候,领导再怎么无理取闹都能忍着,现在就不成了,每回上楼高小诺内心都会自己嘲讽自己。
  但是下一回的时候再发生这种事情心态就会自动转变为:我都自己当老板了为啥还要让自己受气是吧?没这个道理啊!
  潘叔这回出去大概去了一个半月,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夏天了,潘叔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晒黑了,一张脸晒得就跟戏文里说的包青天一样。
  他自己还特别骄傲,说这样的他更加风流倜傥了。风流倜傥倒是不至于,但是确实是更帅了,潘叔本来五官就偏向硬朗,更适合这样的肤色。
  冯氏就很不满意潘叔这身黑皮,不止一次跟高小诺抱怨这个,说潘叔为了维持这身黑皮甚至还每天专门晒太阳。
  中间高小诺还收到了班氏自己种的香瓜,这边叫做小白瓜,因为香瓜的皮是白色的,班氏特别骄傲地说这是她自己种出来的,从挑苗子到种下去,中间浇水,甚至是施肥,都是她干的没让家里的下人插过手,撑死了也就是朱三要是看见了会帮她忙。
  瓜很甜,高小诺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高小诺递了拜帖,她对班氏的暖棚起了兴趣,想要去参观一下,暖棚确实是参观到了,但是里边却没种多少东西。
  班氏说夏天来了,本来就挺热的了,很多植物不需要暖棚了,另外随着她种的东西变多,班氏已经不满足于自家的院子了,她在城外买了个庄子,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去庄子里。
  郑氏自从来了郡城以后就没再回去,所以现在的朱家也用不着她管家,正好她有时间,班氏又说自己婆婆对自己很好,最后偷偷说自己婆婆跟公公关系很好。
  这可把高小诺给吓着了,当时张甫远进郡城考试的时候朱家小妾闹出来的事情她还记着呢!再加上郑氏十几年住在县城里,高小诺一度觉得朱三他爹娘关系肯定很差。
  要么是朱家老爷宠妾灭妻不让自家妻子来郡城,要么是郑氏实在是看不惯自家花心的丈夫,所以不愿意来郡城。
  根据当年朱家老爷手撕小妾的架势,高小诺觉得第一种可能性不太大,于是就只剩下第二种了,高小诺很相信自己的脑补,毕竟在她接触的人里,就朱家老爷,也就是朱三的爹的小妾最多花心无疑了。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人夫妻俩关系好?
  “真的,公公的几个小妾现在在家里都不敢说话!”班氏快意地说。
  没有正妻喜欢小妾,虽然说班氏自己就是小妾生的,但是是被嫡母给养大的,所以立场坚定不动摇。
  这就是个小八卦高小诺听了一嘴就成了,也没多探究,关系好不好,那也是人家,高小诺也管不着。
  潘叔自从上回出去就没再出去过,但是他们的计划却没有停下来,反而是加速运行着,潘叔是没有再亲自去了,但是他派人去。
  他一个人去只能去一个郡,但是现在他却能派好几个人去好几个郡。
  潘叔开始在本郡下面的县城开办书店,所以尽管话本集挣的钱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到高小诺手里的钱却不多,往往都是她还没看见钱影呢就继续投进去了。
  高小诺的鬼王见闻终于开始在话本集上连载了,其他郡已经连载很久了,他们郡才刚刚开始,为什么这么慢?因为随着潘家书店话本集的名声越来越大,跟他们合作的话本作者也越来越多。
  他们的王牌话本集依旧是最开始发行的那本,旧的话本不停完结,更多质量更好的话本补上,话本集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高小诺的厨神那本,放在现在已经进不了这个话本集了,但是做为话本集刚开始连载就在上面的话本,厨神仍旧是很多人的心头好,有很多粉丝。
  鬼王这本,质量上无疑是可以上这个话本集的,但是问题在于这个话本集上面的话本已经足够了,很多话本都在等着呢,只有这本结束了才可能有其他的话本顶上去。
  但是潘叔自己也有小心思,高小诺在鬼王上的蜕变,她自己不清楚,潘叔知道,他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所以哪怕高小诺自己说上哪一本都无所谓,潘叔还是硬压着等到了现在。
  潘叔在书店里有绝对的权威,再加上书店里还有孙执这个南柯先生的小迷弟,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高小诺自从把话本给了潘叔就不管了,她已经养成了心态,一个话本,她写完改完,就不再在意,就像是已经成年的孩子一样,让他自己想咋样就咋样。
  在她不晓得的情况下,她的鬼王见闻以另外一种形式火了,主要是火出了圈外。
  南柯先生这个笔名在诸位读者眼里,即便不说是大神,起码也是小有名气的,毕竟在潘家书店的话本集里连载过。
  话本在正经的文人眼里其实是上不得台面的,甚至个别比较激进的文人认为话本的存在,正在祸害着老百姓们的思想。
  通过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故事,唆使年轻人不听父母的话,甚至有些本身是读书的好苗子,却因为沉迷于话本自我放弃。
  这些情况是确实是存在的,不少文人都在各省省报上发表过话本罪大恶极的言论,极端一点的直接建议朝廷封禁话本,不过这种言论算不上是很多,朝廷也没有重视过。
  无论是爱看话本的。或者是写话本的,其实都已经很习惯于文人们对话本的歧视,甚至已经产生了一种咸鱼心态。
  说就说呗,无所谓,反正该看话本的还是要看,不会因为你们骂就不看了,该写的还是要写,不看的人本来就不看,那就更没有什么影响了。
  但是话本被文人欣赏的很少,基本上没有,但是这期省报上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文章。


第73章 
  许崇智曾经特别出名; 因为其少年天才的名声,以及最出名的胆子。那可以说是怼天怼地怼空气,只有别人不敢想的,没有他不敢怼的。
  他能活到现在; 纯粹只是因为当今圣上脾气好; 毕竟作为考生的他; 当年也怼过皇帝。
  他曾经脾气特别暴躁; 实际上就是愤世嫉俗的文青一只,当年他; 进京赶考的时候,因为文章太过激烈; 导致只中了一个同进士。
  许崇智,年少时就是人人夸奖的天才,那自尊心多强呀?本来以为自己就算是中不了状元; 中个榜眼探花什么的应该也没啥问题; 结果竟然只中了个同进士。
  别的人中了同进士; 估计就已经十分满意了,但是徐崇智没有; 他十分不满足于自己的名次; 于是也没去当官; 直接隐居了。
  说是隐居; 其实这个词用的并不贴切,因为这些年他陆陆续续也有文章发表,基本上都是一些抨击时事的文章。
  所以虽然说这些年他从没在人前露过面儿; 但是说实话在文人中的名声不小。
  他用词辛辣无比,但是说的问题都是确切的,无论他说的事情让别人有多么不可置信,但是查一下就会发现他从没有说过谎。
  徐崇智讨厌话本,曾经妻子看画本看的哭的稀里哗啦的,他出于好奇看过一本,之后就发表了一篇文章,言辞激烈的抨击了话本没有任何营养。
  他手中也不缺钱,身上又没有事要干,平时居无定所,观察各地名声,遨游祖国名山大川,拜访在各地隐居的高人。
  当然作为一个读书人,许崇智,还是想要当官的,但是无奈当时言辞过于激烈,现在也拉不下头,只能指望自己多发表几篇文章,让上面的人看出他的才智。
  换句话说,就是你看看,看看我有多厉害,不让我当官就是你们的损失,我这么厉害,你们还不过来请我吗?
  虽然说这件事他已经做了十几年了,至今也没有任何成就。
  高小诺他们的话本集,在郡县中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徐崇智正好到这里。
  做为一个纯正的文人,许崇智,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肯定是去当地的书店看看,于是就看到了畅销的话本集。
  当然,起初他对这种现象十分气恼,因为他发现来书店里买书的人,十个里面有六个,甚至七个都是过来买话本的。
  然后书店里,正儿八经的书很少,更多的竟然是话本!这种事情简直不能忍。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别人看起来十分枯燥的子史经略,在他看来就是十分好看并且富有意义。
  于是出于好奇,再加上书店老板的热情推销,许崇智买了一本最热销的话本集,也就是有高小诺这本鬼王见闻的话本集。
  当然,出了书店他就后悔了,虽然说他不缺钱,但是完全没有必要花钱买这些不堪入目的东西啊!
  但是,怀着既然买都买了,不看的话未免太浪费,于是他就看了。
  对于这样一个人,你指望他根据这一个特别好看的话本,就沉迷于话本中,那就是天方夜谭,话本再好看,许崇智的兴趣在这里,自然也不会觉得话本有多好看。
  但是从他买的这个话本集里,他发现现在的话本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一点用都没有。
  虽然说很多话本的剧情略微扯淡,作者们的文笔也不怎么样,甚至在许崇智眼里,文笔简直跟垃圾没啥区别,不过确实跟他之前在妻子那里看的话本不一样。
  如果当初他在妻子那里,看到的话本是这样的话,这么多年,他也不会这么排斥话本了。
  原来话本并不是一定要讲那些乱七八糟的,比如说追求什么婚姻自由的混账东西。
  许崇智认识到自己这么多年的偏见了,但是又有点不想承认自己这么多年,对话本的讨厌都讨厌错了,于是他又干了一件让自己特别后悔的事情,他把市面上所有的话本集都买了回来。
  这之后,他调查了看话本的人对本的想法,以及附近几个郡,话本集的流传程度。
  不过徐崇智并不是一个知道自己错了,还执意不悔改的人,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以《鬼王见闻》为例,讲述一下自己最近对话本的新看法。
  话本并不是一无是处,存在即是合理,是因为大家需要,所以说它才会发展的这么快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话本都那么不堪入目。
  虽然说这些话本作者的文笔真的都很垃圾!最后一句话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徐崇智就是许崇智,虽然说对话本有了新认识,到最后还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为了安慰自己这些天看话本眼睛以及心灵受到的折磨。
  于是《鬼王见闻》这本书火了,它的作者南柯先生也火了,潘家书店出的话本集也被更多人所知道了。
  徐崇智的影响力是真的很大,作为一个从未从过仕途的文人,他这样的名声基本上已经到了顶峰了,所有的读书人基本上都知道他。
  并且无论心中对他是怎样的观感,嘴上一定是敬佩的。
  毕竟他有文人的胆量,连皇帝都敢怼,有文人的骨气,不满意自己的名次,说不从仕就不从仕,也有文人的本事,徐崇智的本事就在那里,最讨厌的他的人都无法否认。
  许崇智的文章在本省省报上发表,并且飞速向各省蔓延。
  不少读书人纷纷发表讲话,有怼徐崇志的,说他自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