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所有人都觉得我夫君会当个凤凰男-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崇智的文章在本省省报上发表,并且飞速向各省蔓延。
不少读书人纷纷发表讲话,有怼徐崇志的,说他自打脸,这么多年许崇智发表的有关于怼话本的文章一点都不少。
还有那些本来跟许崇智是同路人,认为许崇智背叛了他们的队伍的,接着就是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张甫远平日里有订邸报的习惯,平常早上起来吃完饭坐在书房,都是先看完邸报,然后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有时候高晓诺有兴趣的两个人还会进行一番争论,然后才开始读书。
所以带着许崇智文章的邸报,张甫远自然也是看见了,然后给了高小诺。
高小诺不清楚许崇智是谁,但是看到了这个文章里面有自己的话本,把文章看完,高小诺一脸“卧槽”的表情。
这是个什么事儿呢?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这位先生是谁?”高小诺指着许崇智的名字问张甫远。
张甫远洋洋洒洒把徐崇智在经历说了一遍儿,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崇拜。
“这对你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张甫远说。
张甫远没少看许崇智的文章,也清楚徐崇智曾经对话本是多么排斥,毕竟许崇智也从没掩饰过这个。
而且许崇智的名声在这里,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只要他发表文章,必定引起广泛讨论的境地。
张甫远搞不清楚高小诺对话本的态度,真的搞不清楚。
像是他自己,他喜欢看书,喜欢做各种尝试,所以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是能投注十分大的热情。
高小诺很敬业,从她开始写话本到现在,她基本上没有停止过,并且从每一个话本里也能看出她的进步。
可是要说热情,那肯定是有的,但是这种热情跟他好像不一样,但是张甫远又说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并且高小诺对已经写完的话本投注的目光真的是太少了,鬼王见闻这个话本自从弄完之后,他基本上没再从高小诺嘴里说过这本书的名字。
在许崇智对这个文章里,鬼王见闻这个话本是作为正面的现象出现的,但是如果要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那它的评价肯定不会全部都是正面的。
他直觉高小诺不会喜欢那些批评。
高小诺笑着看他:“你这是什么表情啊?这是很多人想要都要不来的,不就是被人说几句吗?无所谓。”
她有收到书店给的信件,里面有粉丝的拍马屁,当然偶尔也会有些批评。
第一次看到批评时她会难过,不过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
以往那些批评的信件是通过书店送过来的,她想看真正的粉丝们的信,在拆信的时候必然要承受风险,这是没有办法的。
文人们的讨论嘛!反正她平时也不怎么看邸报,她不看不就成了吗?眼不见心不烦。
张甫远放下了心,潘叔派的人来了,说是书店里有事情,请她过去一趟。
高小诺想着就是因为话本的事儿,到地方时,所有编辑都坐在一起,面色严肃。
潘家书店所有人因为这个事开了一场会,讨论对于这件事的应对方法,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加印高小诺之前写的厨神那个话本,然后其他的一切如常。
毕竟邸报在在县城里还算是个稀罕玩意儿,所以无论这件事闹得有多大,对话本集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孙执没看那么远,就知道自己喜欢的太太被人表扬了,还挺开心。
然后王欣妹子就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开完大会,潘叔跟高小诺又偷偷开了个小会。
潘叔让她最近不要看邸报了,然后就是下一个话本不要急。
“放心,我不急,下个话本我还没有任何思绪呢!”高小诺有点苦恼地说。
鬼王见闻这个话本中间有很多小故事,高小诺把自己能够想到的全部写了一遍,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觉得什么东西都不想写。
高小诺这一歇就是半年,过年他们仍旧是回家了,他们仍旧住在了高家。
这半年里,潘家书店终于在省城开分店了,高小诺终于见到钱了。
第74章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徐崇智的文章,几乎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了南柯先生,这件事的影响反而是最小的。
这件事最大的影响就是让各地的书店,都知道了话本集这件事。
徐崇智在文章里阐述了他们郡话本集的出现过程; 以及如今的流传程度; 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挣钱的; 并且挣很多。
因为这件事情; 潘叔不得已加快了自己的步伐,在派人去其他郡的时候; 他自己去了省城,开办潘家书店在省城的分店。
比起来郡城; 省城的势力范围更加复杂,话本集推广起来的难度也更大,毕竟这个时候基本上省城的所有书店; 都清楚了话本集的巨大利润。
诚然; 跟潘家书店合作他们能挣钱; 挣不少钱。但是比起来这个,肯定还是他们自己出话本集能挣钱更多吧?
省城的人口更多; 大家过得也更加富裕; 看话本的人更多; 写话本的人当然也更多; 难道我省城这么多厉害的作者,会干不赢你们小郡城里的作者写的话本?这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
于是潘叔的的合作之路就更加艰难,唯一的好处就是潘叔他在省城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他的整个家族都在省城,虽然说实质上家族在这方面不能给他任何帮助。
不过高小诺向来不操心这些事情,开拓疆土的任务就交给潘叔了,她呢?只要在,必要的时候献上自己的小钱钱就可以了。
新的一年,她跟张甫远两个人都长了一岁,潘家书店已经开始走向其他省,潘家书店的话本举世闻名。
新的一年,张甫远今年的任务就跟去年不一样,他吸收知识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再加上本身底子就大得很牢,所以现在哪怕是郡学里的夫子除了为人处事的经验,也很难再教他什么了。
但是为人处事这种事情,别人是可以教,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每个人的性情不一样,面对事情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就算是教了很多时候也是白教。
夫子们都是好老师,他们知道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张甫远了,所以建议张甫远进行游学。
张甫远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他所经历的事,所见过的景还实在太少,空有一腔热血,满腹学识。
夫子们给他整理了一份名单,那是他们在各地的好友,有的是大隐隐于市,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的像他们一样在学院里当夫子,甚至有的是执掌一地事务。
一年半前,张甫远为了妻子发表的那篇文章还历历在目,夫子门当时还挺懊恼这个少年天才,但是一年半过去,足以让他们心中的芥蒂消失。
也是,谁没有年轻过呢?爱自己的妻子,尊重自己的妻子,是没有任何过错的,为自己的妻子说话更不应该遭受责备。
可能也就是因为当时张甫远说话了,他没有选择沉默,他们才能看清这个孩子,愿意相信这个孩子。
每一个读书人都是国家的财富,可能他们怀着不同的政治理念,有时候他们也会很市侩,甚至有些人会在往前走的途中失去自己的本心,变成从前他们所不耻的样子。
但是老的力量逝去了,新的力量在不断崛起,无论怀着怎样的政治理念,他们整体的意志是从未改变的,坚贞地守护着文人的风骨,文人的抱负。
还是那句话,能成为夫子的人,他们或许有很多很多的小毛病,但是本质上都是好的,对于这些寄托着自己理念的学生们,只会希望他们更好。
年前的时候夫子已经跟他说了,所以过年回家也不必再回郡城了,高举人对于夫子们的建议举双手赞成。
钱氏听了这话,拉着高小诺去了自己屋子,问他要不要跟张甫远一起去?
高小诺一脸莫名其妙,问她,不是让她好好照顾张甫远吗?不一起去的话还要怎么照顾?
并且旅游全国诶!在古代能有这样的机会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如果要是不好好抓住的话,将来她肯定会后悔,所以为什么不去?
钱氏就知道自己闺女的意思了,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她没有阻止自己的闺女,高小诺也装作自己看不见钱氏的担忧。
她拿出了银票,得意洋洋:“娘,你来看看这是啥?”
钱氏放了个白眼:“不就是银票吗?你是当你娘没有见过世面吗?”
高小诺把银票塞到钱氏手里:“娘,你先看看这个银票的面额,再跟我说话好不好?”
一会儿过去了,钱氏小心翼翼的把银票放到桌子上摊平:“你这孩子怎么回事?银票啊!你怎么说塞就塞?万一弄皱了钱庄不给兑换怎么办?”
五千两啊!虽然五千两银子高家,卖了庄子卖了田地肯定也是有的,但是这是现银呀!
高小诺端端正正地坐到了椅子上,优雅的给自己倒了杯茶:“娘,这个现在是你的了。”
当作是她出嫁时给的嫁妆。高小诺当初出嫁的时候,因为张家看起来就是一幅不怎么有钱的样子,她爹娘还有祖父祖母,怕她将来受苦,所以嫁妆很多。
钱氏狠狠地瞪了高小诺一眼:“你这孩子是不是傻了?你自己的钱自己拿着,给娘干啥?你娘我差这点钱吗?”
“你别以为手里有两个钱就了不起了!甫远他游学,一下子就是两年,吃喝住行,哪样不需要钱?”
“怎么嫁人都这么久了,花钱还是大手大脚的?”钱氏越说越来气。
“还有,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你开个书店的话,应该挣不了这么多钱吧?闺女你给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说着说着钱氏急了:“我跟你说闺女!你别为了钱干傻事儿啊!放印子钱这种事是丧尽天良的,咱可不能干!”
所谓的放印子钱,就是古代的放高利贷。
此刻,高小诺恨不得把钱氏的脑壳扒开,看看自己娘心里都想了些什么东西,而且是因为自己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所以才导致自己娘对自己这么缺乏信任吗?想想也没有啊!
那为什么钱氏会觉得自己在放高利贷?
眼看着钱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高小诺叹了一口气,放弃了自己高贵优雅的形象,有点崩溃的,把自己的钱是怎么来的说了一遍。
不过虽然这样,钱氏但是不愿意收这个钱,只说自己手里有钱,还用不着儿女补贴。
高小诺,自然是拗不过自家老娘的,于是只能放弃。
放弃了这个,肯定就不能放弃另一个了,她找了一张两千两的银票,去找自己祖母。
当初她要开书店,祖母担心自己,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1000两银子,现在也是时候还给祖母了。
孙氏倒是收了,还一脸庆幸:“我都做好你赔钱的准备了,正准备再攒我的棺材本钱呢!这下子省事儿了。”
“多的那一千两就当作利息了,唉…养孙女就是好啊!你爹都这么大年纪了,到现在还花着我跟你祖父的钱呢!跟我宝贝孙女儿比起来,真是个败家子。”孙氏感叹。
高小诺:…她还以为孙氏会跟自己推拒一番呢,没有想到这么轻易的就接受了,完全用不着自己费口舌,跟在自己娘那里完全不一样,还有,借人1000两银子,一年之后还2000两,这才是真的放印子钱好吧!
她娘真的是太冤枉她了,家里最有可能跑去放印子钱的是自己祖母好吧!
而且,祖母你这样说你儿子真的好吗?
也许是那五千两银子震慑住了钱氏,今年过年她总算是没再逼迫高小诺跟她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于是高小诺就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年。
高小诺自从第一个话本之后就没再往家里寄自己的话本,笔名也改了,在之前家里没人知道她的新笔名。
钱氏知道自己笔名了,当时也没说什么,高小诺以为她不感兴趣,还觉得有点遗憾,毕竟自己现在还是挺出名的。
她还有点小孩心性,想让自己娘看看自己的成就,但是钱氏表现的太淡定了,高小诺就不好意思说。
高小诺觉得自己的炫耀计划失败了,但是又不好意思说,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然后没想到高小弟偷偷过来告诉她,自己娘在瞒着爹看话本。
然后又过了两天,他又过来偷偷告诉她,说自己娘跟自己爹两个人一起看话本,一边看还一边傻笑,怀疑俩人一起傻了。
高小诺慈爱的摸了摸高小弟的头,扭头就告诉了高举人跟钱氏,说高小弟觉得你们俩傻了。
钱氏的表情管理有点失控,高举人正在捋胡子的手也不动了,高小诺补充说明:“可千万不要跟小弟说,是我跟你们俩说的。”
高举人跟钱氏同意了,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要怎么处理这个不孝子,高小弟就发现自己最近的日子格外难过。
具体的表现就是:作业量明显加多,平时的小零嘴没有了,爹教训自己的时候也没有娘帮腔了。
高小弟委屈地向自己亲姐告状,说爹跟娘都不疼自己了!高小诺又慈爱地摸了摸自己傻弟弟的头,塞了他最爱的糕点给他。
高小弟感动坏了,说亲姐果然是亲姐。
高小诺但笑不语,弟弟这种生物,不就是拿来坑的嘛?不过既然爹跟娘都看过自己的话本了,为啥到现在都没过来夸自己?
直到高小诺跟张甫远要走的那天,高小诺才等来了自己想要的彩虹屁,老两口别别扭扭说闺女真是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现在真的是变得厉害了,真的很厉害。
马车车轮在官道上行驶,高小诺蔫儿了吧唧的趴在窗口,张甫远默默地翻起了书,书页翻动的声音惊醒了高小诺。
高小诺头都没回,直接说让他不要在马车上看书,张甫远有点委屈地合上了书。
第75章
八月金秋; 万物萧条,但是最近省城却特别热闹,没有其他原因,三年一度的秋闱即将开始; 也就是乡试。
朝廷所派的考官们早就已经到达省城; 并且已经进行封闭; 为了保证科考的公平性; 乡试的考官们在考试前两个月都会被朝廷监督。
一辆马车向省城的方向行驶,一个留着胡须的中年人早在门前等着; 这中年人身材颇为高大,皮肤偏黝黑; 但是只看气质,便能看出此人平日里便是养尊处优,更别提他的穿着打扮了。
马车到了; 从车上下来三个少年郎; 一个样貌平常的站在后面; 另外两个各有特色,一位清雅俊朗; 另一位面若好女。
这位面若好女的; 便是高小诺了; 在她身边的自然就是张甫远。
将近两年过去; 张甫远长高了一截,现在看起来足足比高小诺高了半个头,气质也越发随性; 高小诺看着倒是没啥变化。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嫁到张家,她基本上没长什么个子,身材也没怎么发育,这就导致即便是现在她女扮男装也没什么压力。
“潘叔,真是好久不见。”高小诺笑着冲中年人打招呼。
等她的中年人,自然就是已经有一年多没跟高小诺见面的潘叔了。
本来计划中他们是要先回郡城的,但是因为一些意外耽误了一些时间,眼看着乡试近在眼前,他们商量了一下,索性直接到省城。
高小诺提前写了信,希望让潘叔帮忙准备一下住所,又说了自己大概什么时候能到达省城,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出。
“两年未见,你看着没什么变化啊!”潘叔感叹说。
“潘叔也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的年轻俊朗。”高小诺睁着眼睛说瞎话。
潘叔比前两年前变化还是蛮大的,大概是上回变黑了,以后发现黑色才更适合自己,于是将这个黑色传承到了现在,气质比起来原来的慵懒更多了几分硬朗。
当然,帅还是挺帅的,也不怎么显老。
潘叔哈哈大笑,十分满意于高小诺的恭维,并且把这当做的实话。
一行人一同进城,高小诺可不会像之前去郡城的时候那么没出息地左看右看了,这两年他们虽说没有讲赵朝的疆域全部都走个遍,但是省城还是到过一两个的,所以这样的景色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
潘叔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小院子,里面的家具什么的都是好的,被褥也都是新准备的,所以他们可以直接入住,不用再收拾什么东西。
高小诺问了省城的潘家书店在什么地方,然后跟潘叔说好,明天自己过去。
自从在省城开分店,潘家书店的重心也逐渐开始向省城转移,潘叔更多的时候都是在省城住着的,自然冯氏也跟着过来了,高小诺还托潘叔给冯氏带话,说自己过两天便过去看她。
潘叔哈哈大笑:“这感情好,你花婶还一直在抱怨呢!说这么久了也没见你一面,都找不到想看的话本了!她还想你得很呢。”
潘叔又跟张甫远说话,虽然这些年由于话本以及生意上的事情,潘叔跟高小诺的交情越大深厚,但是最先认识潘叔的不是高小诺,而是张甫远,并且两个人相处的还挺不错。
潘叔没留下吃晚饭,甚至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出去吃饭?他对这小夫妻俩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两年前,小夫妻俩两个人都是挺好的人,但是每个都有不成熟的一面,所以把这样的两个孩子留在这里他有那么一点不放心。
毕竟在他眼里,无论是张甫远还是高小诺,都是可以当他孩子的年纪。
“唉!您就放下心吧!我们肯定不会饿着自己的,今天事情还挺多,就不留您吃饭了,回去了帮我跟花婶打招呼,明天我去书店。”高小诺送客。
吃饭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并且潘叔准备了食材在厨房里,把各种东西归置好,两个人又一起合作做了顿饭。
他们去各地游学,有的时候也会学习当地的特色美食,所以比起来一年多以前,现在他们的厨艺比原来更好,能一起做的东西也更多。
并且可能是因为这么长时间没有人帮忙做饭,再加上无论是侍棋还是绿芙都不怎么会做饭的原因,现在两个人一起做饭,差不多已经成了习惯。
你现在让他们吃别人做的饭,他们反而觉得不舒服。
所以高小诺有种错觉,就算是张甫远不考科举了,她也不写话本了,就算是开个饭馆,他们都能养活自己。
当然,这只是个假设,没有丝毫意义,毕竟就算是只算她在潘家书店中的股份,也足够两个人吃喝玩乐一辈子了。
高小诺从那个时候就一直没有写话本,本来因为许崇智的文章而迎来的巨大名气,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消散了,或者说是更进一步。
因为许崇智的文章,大家都对南柯先生的话本产生了好奇,如果当时高小诺要是写话本的话,那估计会迎来更多的话题度,当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当时她的话本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的话,那反弹估计也会很厉害。
高小诺觉得那个时候大家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徐崇智文章里很多夸赞她自己的话,她自己都没搞清楚呢!当时的她没有信心写出让大家满意的话本来。
但是大家不这么看啊!在大家看来,南柯先生就是在声名鹊起的时候选择了隐退,实在是令人敬佩,于是大家对南柯先生的崇拜就愈发强烈了。
由于潘家书店的飞速发展,整个赵王朝的话本行业也在以飞速进行整合着,话本之间的流通更加频道,原本的话本作者,达到巅峰的估计也就是省内流传,现在有极个别的几个话本作者已经是国内流传了。
徐崇智的那篇文章,被大家称为话本届革命的一大壮举,南柯先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说事后的一年多里南柯先生并没有对此发表任何意见,也没有发表任何一篇文章,但这并不妨碍对大家把南柯先生推上,神坛。
大家越是推崇,高小诺的压力就越大,德不配位莫过于此,高小诺有点自知之明,所以没在这样的推崇下迷失自己,反而选择了沉淀。
这次乡试是个契机,张甫远即将踏入人生的新征程,高小诺也觉得自己的沉淀差不多已经足够,也是时候重出江湖啦!
是时候让话本届的诸位领略一下南柯先生的风采了!
“快点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张甫远从背后抱住自己乱动的小妻子。
这种程度的亲密,高小诺早就习惯了,她翻过身,虽然说因为没有开灯的原因,看不见张甫远的眉目,高小诺还是努力地想往他眼上看。
“你说我要不要换个笔名啊?我觉得还是换个笔名更好一些。”高小诺说。
然后不等张甫远回答她又接着拒绝了自己刚才的提议:“不行,那真的是太怂了!”
“但是用这个笔名的话压力真的太大了,我好害怕大家不满意。”高小诺叹口气。
这样沉重的期待,哪怕是向来自信的高小诺现在也有点怀疑自己。
张甫远不吭气,他知道这个时候的高小诺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建议,其实高小诺本来就已经做好打算了。
“唉,不就是这点压力吗?算啥?化压力为动力!”高小诺给自己打气。
黑夜中,张甫远勾起了一个笑,抱紧了自己的妻子,就是这样的高小诺,才会让自己越来越喜欢啊!
他对高小诺的喜欢,始于颜值,这一点他承认,但是已经相处了几年,如果还是说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