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味香-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约是这个身体的自然反应,也是因为这红薯片实在是有人,沈香苗不自觉的咕噜吞了一下口水。
吕氏见状便笑了:“你略等上一会儿,马上便好。”
“这两日做卤菜的东西多,紧赶慢赶的才忙完,就把江条和麻叶先炸了,想着等你回来的时候放凉便也就酥了,刚好能吃,红薯片和油角倒是得趁热吃,便放在后头来做。”吕氏解释道,指了指旁边的江条和麻叶:“你先吃点这个,铁蛋说味道不错,已经拿了些去找人玩去了。”
“嗯。”沈香苗笑着应了,去看那炸好的江条和麻叶。
炸江条,有的地方也叫作炸江丝,主要原料是面粉、鸡蛋、白砂糖、花生油和芝麻。
面粉里头加了白砂糖、鸡蛋、盐、芝麻揉成面团,醒上一会后,擀成薄片切成粗条,沾了面粉后放到五成热的油锅中炸,直到面条炸成金黄,浮到油面上为止,捞出来控油,晾凉后便成了酥脆可口的炸江条了。
而麻叶,做法几乎和炸江条的做法相同,和面的方法与步骤也一样,只是麻叶一般放的芝麻略多一些,擀成薄片后切成菱形或者方形,有的再在切好的形状上,中间划上两刀,或扭个形状或直接那样炸,但不管哪种炸出来之后都是薄薄脆脆的,闻一下喷香扑鼻,咬一口酥脆无比,好吃的不得了。
沈香苗尝了尝这炸江条和炸麻叶,顿时赞不绝口,直说好吃。
夸奖没有掺杂丝毫的水分,是实打实的,发自内心的夸赞。
虽说沈香苗作为厨子,却也是精于炒菜烧菜炖汤什么的,对于这样的炸食小吃来说,的确是不太精通,而吕氏做出来的这些东西,滋味也的确是好。
不得不说古人智慧无穷,制造美食的手艺更是多端呢!
说起来,真是得得了空闲,四处走上一走,寻找一下这个时候的美食特色,品尝一番,学习一番,切磋一番呢。
沈香苗的脑中忽的掠过了这样一个想法。
“红薯片好了。”吕氏将炸好的红薯片从锅里捞了出来,笊篱控了油后倒进盘子里头递给了沈香苗:“这个得趁热了吃,你先吃着,我给你炸了油角。”
“嗯。”沈香苗接了过来,瞧着盘中金黄的红薯片,吹了吹上头源源不断冒出来的热气。
小心而快速的拈了一片放入口中,嚼上一嚼,果然是外皮焦脆,内里软糯香甜。
而且因为油脂和高温的缘故,让红薯独有的香气彻底的散发出来,吃起来是香甜可口,美味无比。
以至于沈香苗也顾不得烫,吃哈吃哈的倒吸着凉气,将红薯吞进了肚中,接着又去拿上一片来吃。
瞧着自个儿的女儿爱吃炸红薯片,吕氏微微一笑,仔细去瞧锅中炸着的油角。
白中微黄的油角皮,在高温油脂的作用下渐渐变成金黄,最后成为了棕色,待漂浮起来时,便捞了出来,装入盘中,再次递到了沈香苗的面前。
第372章 当枪使
沈香苗拿起那炸的香喷喷的油角,咬了一口。
北方的油角和南方的油角截然不同。
北方的油角也叫作菜角,顾名思义,里头包的是菜,夏天大都是韭菜、鸡蛋、豆腐馅儿的,而冬天的则是粉条、鸡蛋、豆腐、白菜、萝卜馅的,但无论是哪种,里头都是菜,吃起来外皮是酥脆里头是热腾腾的菜,就像是油炸的饺子,吃起来别有一番的风味。
当然北方也有做糖角的,里头放了混了面粉的黑糖进去,吃一口满嘴都是甜滋滋的,深得小孩子喜爱。
而南方的油角叫做酥角,里头放的是花生、芝麻、瓜子仁混了白砂糖拌好,拿擀好的面皮包了后同样下锅炸,熟了之后吃起来是外皮酥脆,里头更酥,甜滋滋,香喷喷的,也是十分好吃。
而此时,吕氏做的是传统的北方菜角,里头包的是白菜、豆腐、粉条和鸡蛋,白菜用的是白菜心,没有白菜帮里难嚼的丝络,吃起来更加清爽,豆腐是煎的嫩嫩的豆腐,粉条剁的碎碎的,鸡蛋放的不多,仅为点缀,这样吃起来也不油腻
总之就是十分好吃。
而且,大约是带了家的感觉,带了年的味道,越发觉得滋味浓厚,回味悠长。
沈香苗沉醉其中,不由得眯了眯眼睛。
吕氏见状也是抿嘴直笑。
第二日便是二十八了,论起来,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然而今年没有三十,只有二十九,大家便也就自觉的把蒸馒头的活放在了二十八这天来做。
所谓蒸馒头,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揉成了椭圆的面球,搁在笼上一蒸就好,也是十分有讲究的。
除了普通的圆馒头,还有豆包、红薯包、糖包等各种,除此以外还有花样百出的花式馒头和花卷。
金鱼,枣花,刺猬,乌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柔软雪白的面团在心灵手巧的妇人手中经过揉、搓,借助极为简单的制作工具,便做出各式各样的花式馒头来,可以说令人叹为观止。
只是,惊叹归惊叹,需要到镇上卖卤味的沈香苗倒是不曾有机会见识到这样的场景,只能盘算着等着回来时,吃上热乎美味又好吃的各种包和馒头了。
而此时的沈文韬显然也在惦记着这个事情,临下车时也没忘记叮嘱沈福海:“爹,记得和我娘说一定多蒸些红薯包来。”
“放心吧,记得你这个小馋猫呢。”沈福海无奈的笑了笑。
沈文韬也有些难为情的摸了摸鼻子,又叮嘱道:“对了,爹,杜大夫和水生大哥怕是也不会自个儿蒸馒头,过年时候八成还得提前去买,干脆咱们家多蒸些,等你晚上来接我时记得多带一些给杜大夫捎了去。”
“难为你还记得这个。”沈福海听到这话,顿感欣慰:“放心好了,我和你娘也是这个打算,面都多发了一些那,成了,安心做你的活吧。”
“哎。”沈文韬应了后接着做活。
日头渐渐升到了正空,只是今儿个的天不算晴,日头不如平常大,被云蒙着,朦朦胧胧的倒像是月亮一般了。
“临过年临过年,这天儿倒是不好了。”肖万德吃着盘子里头的花生米,皱了眉抱怨道。
“这天还不算好?”柳关厚眯了眯眼睛,笑道:“有好事儿的天便是好天呢。”
肖万德看柳关厚笑容满面,道:“瞧着你这模样,可是你和姓沈那丫头的恩怨有说法了?”
“要不说你是当哥哥的呢,一猜就中!”柳关厚一提这事儿,喜笑颜开,脸上的笑容多的几乎要溢了出来,道:“方才里正让人传了话给我,说是让我等着今晚看好戏呢!瞧着这个模样,就是等晚上的时候,便要出手整治那丫头片子了呢。”
柳关厚因为高兴,口中又嚼着东西,说话的时候喷了许多菜渣出来,有些都落在了肖万德面前的菜肴上。
肖万德顿时拧起了眉头,放下了筷子,表面却还是笑嘻嘻的道:“那倒是恭喜兄弟大仇得报了。”
“这也是肖大哥的功劳,若不是你给我出的主意,我还想不到去找里正这一茬呢,还得好好感谢肖大哥才成呢。”柳关厚一边敬了肖万德一杯酒,一边提议:“哎,肖大哥,说起来你也是与姓沈那丫头有些过节的,这会儿指定也觉得出了口恶气,怎样,晚上要不要一起去看了戏去?”
“不必了,不必了。”肖万德连连摆手,颇为无奈的答道:“你也瞧见了,时至年关,我们德顺楼生意却冷清的很,伙计们又没心劲儿的,我若是不在这盯着的话,怕是这些人又总想着偷懒了。”
肖万德自然还是想瞧见沈香苗吃瘪的模样,只是肖万德也晓得沈香苗诡计多端,不晓得会不会再翻了盘最后让他吃上亏,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事儿既是已经将柳关厚推了出去当了枪使,又何必让自个儿出面去惹麻烦呢?
肖万德觉得自己到了最后瞧着好戏便好,旁的一概不用管。
因而柳关厚提出来的时候,肖万德便果断拒绝,还扯上了一个看似理由的理由出来。
柳关厚见肖万德坚持,便也没有再强求,只是接着和肖万德闲聊喝酒。
天儿不好,到了下午的时候,竟是起了风。
风不算大,但这时候四九末的天,这风刮到脸上,如同刀子一般,生生的疼。
沈福海出门的时候特地裹的厚厚的,头上还戴了厚厚的棉帽子来御寒,赶车牛车往镇上走。
快到镇上时,便瞧见路边坐着个人,一位瞧着年过五十的老汉,抖抖索索的坐在地上,一旁有个竹篮子,旁边散落着几个枣花馒头。
老汉瞧见沈福海赶着牛车过来,伸手招呼道:“哎,小兄弟。”
沈福海吁了一声,停住了牛车,下车去看:“老伯,你这是怎么了?没事吧。”说着将那枣花馒头都捡到竹篮子里头,去扶那老汉。
“不妨事,不妨事,就是不小心滑了下,扭着脚腕了,估摸着到是不曾伤了骨头,就是感觉别着筋了,歇会儿也就好了。”老汉站了起来,冲沈福海连声道谢:“真是多谢小兄弟了。”
第373章 家常
“举手之劳而已,不必言谢。”沈福海颇为担忧的看着那老汉站也站不稳:“老伯,你这是要去哪里?怎的一个人出来?”
“原本那老婆子蒸了些枣花馒头,想着给闺女送去些,我就出来了,闺女家就在前头的冯家庄,到是不远,没两步也就到了。”老汉笑呵呵的说道,结果刚一迈步,便是“哎哟”一声,又险些倒在了地上。
沈福海赶紧伸手去扶住了老汉,瞧了瞧这会儿的天色,索性横了心道:“你一个老人这天寒地冻又崴了脚的,怕是也走不过去,实在不行我赶车送你一遭吧,倒是离的也不远。”
“那就实在是麻烦你了。”老汉连声道谢,在沈福海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沈福海向老汉问清楚了路,赶车往冯家庄走。
“瞧你这上头也拿笼布盖着竹篮子,也是给人送馒头去?”老汉瞧着上头放着一个大竹篮,笑道:“可瞧着你这年纪,倒不像是有出嫁闺女的人。”
“那到不是,小儿子在镇上药铺子里做学徒,给他师父送去的。”沈福海笑答。
“那你说的一定是杜大夫了吧。”老汉笑道:“这镇上药铺子虽然有个两家,可唯一能招的上学徒的,必定是杜大夫了,说起来,杜大夫医术高超,从前还治好了我家老婆子的眼疾,是个好大夫,你家小儿跟着杜大夫学习医术,往后必定不会差了。”
老汉这番话,说到了心坎上,沈福海满脸的笑意,但表面上还是谦虚道:“糊口而已,只是若能造福乡里,那倒是更好的事儿了。”
“这话便是谦虚了……”老汉笑笑,拉起了旁的家常。
风比着方才,似乎更大了一些。
沈香苗和沈文韬一起,将盖在箩筐上的笼布拿了东西压实,防止尘土飘起来落在上头。
买卤味的人此时是络绎不绝,都赶着年前将菜和肉都备齐全了好过年。
沈香苗、沈文韬忙碌,乔大有和黄越在一起帮着收钱,称重。
不多会儿,一个年轻人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冲黄越喊道:“大哥,大哥,不好了……”
“怎的不好了?”黄越将切下来称好的猪肝刚给付了钱的那人装上,看自个儿店里头的伙计冲自个儿着急忙慌的喊,皱眉道:“出了何事?”
“有人闹事。”小伙计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
“老三呢?”黄越反问了一句。
老三是黄越几个拜把子兄弟之一,也是生意上的合伙人之一,长得五大三粗,又会写拳脚功夫,平日里都在赌坊里头打理生意。
“三哥出面,结果被对方给打了一通,来的人气势汹汹的,似乎先前和大哥你还有些过节,三哥说让我赶紧喊了你回去。”小伙计解释道。
赌坊嘛,来的人三教九流自然是什么人都有的,有寻常人去玩两把解闷开心消遣的,也有恶霸进去寻衅滋事,恶意找茬的,这种闹事的事儿虽说是常见,但能把老三都打了一通的,看起来当真不是善茬呢。
黄越听了这话,顿时急了:“竟有这等事情,让我去瞧瞧,敢在我黄越地盘上撒野,真是活腻歪了!”
黄越冲地上啐了一口,便往外走,可走了两步后,又折了回来,冲那伙计说道:“你,先去找老二去,让他先去瞧一瞧。”
“二嫂快生了,二哥这会儿怕是也走不开呢。”小伙计急的直跺脚:“我晓得大哥你这抽不开身,方才已经去二哥那问过了,眼下也是没法才找到你这的……”
“可是……”黄越拧起了眉头。
虽说昨儿个找了宋里正说明了利害关系,知晓但凡这宋里正不是个傻的,便应该知晓这事儿该如何做,但他还是保险起见便在这呆着,免得那宋里正犯了糊涂。
沈香苗在一旁听着两个人的谈话,又看到黄越的犹豫,便晓得他的顾虑,说道:“你还是赶紧先回去看一下你那边的状况,免得出了大乱子。这边若是有事儿了,我让文韬去叫你便是。”
“再者说了,明儿个便是二十九要过年了,大过年的,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儿了,就算是有事,应当也是过年后了。还是你这儿的事儿要紧,你还是赶紧回去。”
沈香苗连声催促。
黄越索性跺了跺脚:“也罢,我去去就回,若是有什么事儿,沈姑娘赶紧让人去喊我便是。”
“放心就好,有我们在,不会有什么事儿的。”乔大有和沈文韬也随声附和。
黄越这才点了头,跟着小伙计急匆匆而去。
剩下三个人接着忙活。
人多,卤味卤菜的自然卖的也快,做好的卤味眼瞧着已经所剩无比,而来买的人也渐渐少了许多,只剩下零星几个在那挑挑拣拣的,想买又舍不得银两的,犹豫了许久之后才狠心买了一些而已。
等将那几个人也都打发走,沈记里的竹篓和箩筐基本上算是彻底空了。
沈文韬不由得站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今儿个一天,真是忙的可以。”
真的是几乎一整天,都在这忙活,这会儿闲了下来,只觉得浑身的骨头似乎都僵硬了一般,酸楚不已。
“是呢,不过忙起来说明生意好,赚钱呢。”乔大有在一旁附和道,挤眉弄眼的往那边指了指,笑道:“总比那些清闲的强。”
沈文韬瞧的出来乔大有这是嘲笑肖万德和德顺楼,咯咯直笑:“那是。”
“瞧你们今儿个也是累坏了,你们便在这儿歇上一会儿吧。”沈香苗笑着解下了围裙,从箩筐里头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卤味,道:“我把这些给孟大哥和孟二哥送了去。”
“嗯。”沈文韬点头,随即又拉着沈香苗道:“香苗姐,你若是要去孟记那边,帮我捎了些那个回来。”
“什么?”沈香苗瞧着沈文韬的模样,笑着明知故问。
“就是那个叫做什么娇的,外头是红枣,里头是糯米的那个。”沈文韬搔着头皮,拧高了眉头,也想不起来那个糕点究竟叫什么名字。
第374章 中了计
“金屋藏娇?”沈香苗笑道。
“对对,就是这个名字。”沈文韬摸着鼻子直笑:“孟大哥上回送了些过来,我带了回去给巧慧吃,巧慧直说好吃呢,我应了她说改日再带些回去,结果这两日忙,一直也没记得,为此巧慧昨个儿还哭了鼻子呢,今儿个说啥也得给人带了回去。”
“成,放心吧。”沈香苗点头应了下来。
这金屋藏娇,也叫作心太软,或者是糯米酿红枣,是沈香苗最近这段时日教给孟维生的新糕点。
泡好的红枣竖着剪开一半去了核,中间包上加了白砂糖和好的糯米粉,随后放在锅在蒸上了一盏茶左右的功夫,便做好了。
或是直接吃,或是洒上桂花糖、花蜜等再吃,但无论是哪种吃法,都是一咬满嘴的甜蜜蜜,软软糯糯,香香甜甜的,糯米香和枣子的甜,怎么吃都不觉得腻。
在沈香苗的记忆中,沈巧慧是最喜欢甜食的,也难怪一直惦记着。
沈香苗扬了嘴角微微一笑,往孟记走。
刚走上几步,还未到孟记时,眼前忽的便多了个人影。
是个年轻的男子,方脸大眼,瞧着倒是面善,冲沈香苗问道:“敢问,你可是河西村的沈姑娘。”
“正是,请问……”沈香苗忽的愣了一下,眼前这个人,他并不认识,似乎也从未见过,而他却似乎知道她的样子。
“那你三叔可是叫做沈福海?”年轻男子又问。
“正是。”沈香苗点头,却是越发疑惑。
“这便是对了。”年轻男子松了口气,道:“既是如此,你赶紧些去瞧一瞧吧,你三叔赶了牛车在那边撞了人,那人正不依不饶呢,你三叔没带什么银钱,便喊了我让我过来喊你过去。”
“哦,竟是有这事?”沈香苗略扬了扬眉,瞧了那年轻男子了一眼后,道:“只是,我如何信你所说的话并非是蒙骗我?”
时至年关,又是陌生人大街上把她揽下,自然是要问个清楚的。
“这等大事,我蒙骗你作甚?”那年轻男子听了沈香苗的话,顿时有些不满:“我来问你,你那三叔是不是穿了藏蓝色衣裳,赶得牛头上有一撮的白毛?车上是不是拉了一篮子的枣花馒头,说是要给杜大夫家里头送馒头去?”
沈香苗微微愣了片刻,低头思付。
这些都分毫不差,尤其是要给杜大夫那送馒头一事,也是今儿个早上听到沈文韬与沈福海提及的,若是不曾受沈福海嘱托的人,应当是不晓得这件事儿的。
那这人是骗子的可能性也就大大的降低了。
“我三叔现如今在哪儿?”沈香苗问道。
“就在那边的街角那里,撞了个孩童,那人家这会儿正不依不饶的,你快些和我一起去吧。”年轻男子说道。
“嗯。”沈香苗闻言点头。
眼下还是先去瞧个究竟,若是真撞到了人,该赔些银钱便是赔些银钱,若是那人是不好说话存心讹诈的,再说旁的事儿。
沈香苗觉得这会儿还是先去瞧一瞧为好,也顾不得给孟维生送卤味了,而是趁着年轻男子不注意时,将卤味放进了随身厨房里,随后便快步跟着年轻男子走了。
“说起来,你三叔也是倒霉,原本你三叔呢是在路上捧着个崴了脚的老汉想着送他去闺女家的,送完后觉得天色晚了,怕来不及来接你们,便着急着从小路往镇上走,结果不凑巧就撞着了个孩童,那孩童人家的大人又不是好说话的……”一路上,年轻男子一边快步走着在前头引路,一边絮叨道。
沈香苗抿了抿嘴,应付了两句,却是想着这事儿该如何解决。
撞了孩童的事儿,可大可小,也不晓得那孩童现在如何,是否受伤,到时候是不是还得请了杜大夫去瞧一瞧……
思索间,沈香苗已是跟着那年轻男子七拐八绕的到了一户人家面前。
“这就是那小孩的家了,沈姑娘请进吧。”说着,年轻男子推开了门,请沈香苗进去。
沈香苗一只脚踏进了门槛里头,忽的别的有些不对。
这院落里头不曾见到过牛和牛车,这路上似乎也没有车轱辘的痕迹。
而且,这人来的时候,也不曾敲了门,直接就推门进来的,听着方才的话,他并非是这户小孩的家人,就这般大喇喇的推门而入,怎么都不合规矩。
再者来说,若真是沈福海喊他来找她的话,定然会说到月满楼底下的沈记去找她,毕竟月满楼和沈记标志明显比较好找,寻常人也能找到,所以找人的话肯定是去沈记找,可眼下这年轻人却是在大街上直接拦下来的。
怎么说都觉得这里头疑点颇多。
沈香苗拧着眉将踏进去的脚收了回来,准备跑路。
“沈姑娘,你这是要去哪里?”一旁的声音幽幽的响起,沈香苗便瞧见了满脸奸笑的胡康应。
看这个样子,这是中了计了。
这一切,都是这胡康应和宋里正设下的圈套,为的便是将她诱骗到此。
沈香苗心里顿时一沉,但也未曾乱了阵脚,微微扬了扬嘴角,道:“在这碰到,当真是巧了。”
“自然是巧了,不过沈姑娘既是来了,那便请吧,里正在里头可是等候多时了。”胡康应往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沈香苗微微垂了垂眼皮。
随后则是忽的往前面一指,大喊了一声:“黄越,你怎的在这?”
胡康应和那年轻男子顿时愣了一下,顺着沈香苗指着方向便去看。
沈香苗自然是趁此溜之大吉。
“想跑?”胡康应瞬间反应了过来,眼疾手快的一把抓住了沈香苗的袖子,随后便是往后一拽,想着将沈香苗一把抓回来。
但还未等将沈香苗抓回来,便觉得手腕上一阵疼痛,定眼一瞧,便看到了殷红的血从手腕处汩汩冒出,很快沾湿了衣袖。
“若是再不放手,这手怕是废了。”沈香苗厉声喝道。
胡康应瞧着沈香苗手中不知何时多出来的一把小刀,尤其那小刀上沾染的血迹还滴答滴答的往下落,而沈香苗这个年岁不大的丫头脸上却是透露着少见的阴狠,顿时吓的一怔,抓着沈香苗的手不由得一松。
第375章 羊入虎口
沈香苗隔着袖子自然是察觉到力道减弱,顺手从随身空间里头抓了一把辣椒粉出来“唰”的一下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