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味香-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十五文,不还价。”沈香苗头也每抬。
那边要二十二文,这边要二十五文,乖乖,差几步远,就差三文钱哩。
那人想了想,拉着孩子去沈文韬那买笼子去了。
照着这个套路,不多会儿的功夫,倒是卖了五六个笼子出去,沈文韬掂了掂沉甸甸的钱袋子,脸上乐开了火,趁着不忙的功夫,偷跑了过来和沈香苗说话:“香苗姐,你的法子真是管用,这会儿笼子卖的可快了……”
正说着呢,孟维生喊了一句:“沈家小弟,你蝈蝈笼那有人看呢,快去吧。”
“哎。”沈文韬赶紧去忙了,临走前,冲沈香苗俏皮的眨了眨眼:“香苗姐就是厉害。”
沈香苗瞧着沈文韬小大人一般的在那和别人讨价还价,卖东西卖的不亦乐乎。
沈文韬心思活络,倒是一点就透,也是个擅长做生意的,一个卖二十二文,若是买三个以上,就二十文。
有人若是买一个的,沈文韬也会劝说,多买两个吧,拿回去玩,价格也实在,编蝈蝈笼费劲着呢,怕是好几天都不来摆摊的,若是想买怕是都要等着呢,恰巧农忙前都是要走亲戚的,买回去送给亲戚家的小孩儿也都合适……
沈文韬能说会道的,倒是真能把几个本打算买一个笼子的,直接劝说成买了三个笼子走。
孟维生见了,对沈香苗说道:“沈家小弟还真是会做生意,这往后指定是作大买卖的人呢。”
沈香苗笑而不语,心思却是动了动。
就这样,沈香苗的卤串卖完之后,继续按照分两个摊位往外卖笼子的办法,倒是把笼子也都顺利的卖了出去。
几近正午,沈香苗采购了食材之后,搭了牛车回去。
沈香苗家离村口近,就招呼了沈文韬先来家里喝口水,歇歇脚再回去。
刚一进家门,沈香苗和沈文韬就看到了在院子里枣树底下坐着聊天的张氏和吕氏。
沈香苗倒是无事,脆甜甜的喊了一声:“娘,三婶。”
“香苗回来了。”吕氏急忙站了起来,帮沈香苗把背篓从身上摘下来,又端了晾凉的开水过来:“累坏了吧,快喝些水,去去暑气,我熬了绿豆汤,等下凉了喝点。”
“嗯。”沈香苗点头,捧了碗喝水。
吕氏见沈文韬始终也不过来,伸手招呼:“文韬,快来喝水。”
“哦。”沈文韬这才低着头,慢吞吞的往前挪步子,草鞋底子磨着地,刺啦刺啦响。
一直到了张氏跟前儿,才抬了头,笑嘻嘻的说:“娘,你也在这儿,可真是巧啊……”
“巧什么巧,我可是寻了你大半个村子,才听你二婶说你跟着你香苗姐去镇上了。你现在倒是胆子大了啊,你爹让你送笼子过来,你倒好自作主张跑镇上去了……”张氏伸手揪了沈文韬的耳朵,一通的数落。
沈香苗和吕氏也不好围观张氏教训沈文韬,免得沈文韬觉得丢脸,就到屋子里去看铁蛋写字。
而没了旁人在场,张氏下手也有些狠,揪的沈文韬耳朵都红了。
疼的沈文韬龇牙咧嘴:“娘,放手,疼!”
“你还知道疼啊,我和你爹都要急死了!”张氏虽是怒气冲冲的,手却是松开了。
沈文韬揉了揉发红的耳朵根儿,噘起了嘴:“既然都说我来找香苗姐送蝈蝈笼子,不见了肯定是跟香苗姐走了嘛,你和爹也不想想就到处的跑着找我……”
得,这还怪大人笨了。
张氏无语的盯着沈文韬,却又不舍得伸手打他,只在他额头上点了一下:“你呀,总是理由多!”
沈文韬知道张氏的气应该是消了差不多了,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殷勤的站在张氏后头给她捏起肩膀来,一边笑嘻嘻的说道:“娘,别生气了,都是我的错,以后再也不敢了。不过,今天还真是多亏了我跟去呢,要不然这蝈蝈笼怕是卖不出去呢,香苗姐的主意更是好得很……”
沈文韬就将上午在镇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都给张氏学了一通,又说一上午的时候,卖得了多少多少钱。
一共带去了二十几个笼子,卖了四百多个钱,钱袋子鼓鼓的,拎在手里更是沉沉的,张氏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将钱收了起来:“行了,回去我会帮你说好话,让你爹饶了你的,只是下次若是想去卖笼子,和我们实说便是,可不许偷跑了。”
第029章 蒸笼面(青云榜加更)
“哎,放心吧娘,我一定听话。”沈文韬笑着应了,把手里的油纸包解开:“我买了些蜜饯回来,给弟弟妹妹吃,本来要给香苗姐一些的,可香苗姐自己也买了一些,就不要我的了。”
“还算你有良心,想着弟弟妹妹。”张氏笑道:“香苗姐不要就不要吧,回头有了稀罕吃的再送来也成,这次也是亏了你香苗姐提点,不然这笼子怕是砸手里头里了呢,你以后也得多记着你香苗姐的好,明白么?”
“嗯,放心吧娘,爹娘总说人要知恩图报,我都记着呢!”沈文韬用力的点头,拽了拽张氏的衣袖:“娘,咱回家吃饭吧,跑了一上午,肚子都打鼓了。”
“行,回家吃饭。”张氏拍了拍沈文韬的脑袋,冲里头吕氏:“二嫂,我和文韬回去吃饭了啊。”
吕氏和沈香苗本在屋子里看铁蛋写字,听到动静后,吕氏走了出去送张氏和沈文韬,沈香苗继续呆在屋子里看。
铁蛋在默写三字经,他刚刚学认字写字,会写的不多,写的也不好,却是十分认真,坐的端端正正的,一丝不苟、屏气凝神的握着毛病,一笔一划的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写完这么一句,铁蛋放下了毛病:“姐姐看我写的怎么样?”
沈香苗仔细的看了一番,顿笔、提笔处都显得十分生疏,而且许多字也都看起来有些歪斜,但铁蛋学写字时日尚短,能学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不错了。
“还不错,比昨天写的有进步。”沈香苗笑道。
铁蛋得了夸奖,满脸都是喜悦:“我会继续好好练字,好好读书认字,以后考了功名回来让姐姐和娘享福。”
“有这个想法是好的,只是读书算得上这世间最辛苦的事了,又费体力又费脑力,每天都不能停歇,你能坚持吗?”沈香苗问。
“我不怕,只要能让姐姐和娘以后享福,再苦再累我都不怕。”铁蛋握了拳头,满脸的刚毅,似下了很大的决心。
“铁蛋真是乖巧。”沈香苗摸了摸铁蛋的小脑袋:“这几日邻村的教书先生得了风寒,不见外人,等他病好了,我就去问一问能不能收你做学生去学堂里读书。”
邻村的教书先生姓苏,是附近村里有名的老秀才,当初也是十村八店里最年轻的秀才,只因年轻时不慎摔了一跤把腿摔断了,治好之后仍然有些跛,不能再继续参加考试,只好回村子里开了一个小学堂,做起了教书先生。附近村子里的适龄孩童,家境不错愿意送孩子读书的,几乎都往他那送。
所以,沈香苗也盘算着把铁蛋送过去,即便不能考上什么功名,多读一些圣贤书,多明一些事理,也是好的。
“好。”铁蛋再次点了点头。
吕氏走了进来,看姐弟俩说的高兴,问道:“再聊些什么,这么高兴?”
“我刚才在和铁蛋说,等隔壁村子的苏先生风寒好了,就去问问看能不能把铁蛋送过去读书呢。”沈香苗伸头去瞧院里:“三婶和文韬走了?没留下吃晌饭?”
“没,我本想留他们在这吃饭来着,你三婶不肯。对了,你三婶还说今儿个多亏你出主意,蝈蝈笼子才卖的这么好,回头了还要好好谢谢你呢!”吕氏笑道。
沈香苗抿了抿嘴:“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三婶也忒客气了些,今儿个也是文韬机灵会来事,我到觉得这功劳都在文韬一个人身上呢。”
“我也这么说,可你三婶还是一个劲儿的夸你。”吕氏脸上笑意不断。
也是,自己家闺女被别人夸,哪个做娘的不高兴?
沈香苗也不忍心打断吕氏的好心情,任凭她絮叨的又夸奖了一番,末了之后才摸了摸肚皮:“娘,我饿了。”
“瞧我,光顾着跟你说话了。”吕氏猛地拍了一下额头:“做了蒸笼面,熬了绿豆汤,我去给你盛去。”
“我来吧。”沈香苗跟着一起去了灶房。
蒸笼面,是这边很常见的吃法。
先是做成细细的面条,放在笼上蒸上一刻钟(期间为防止面坨成一团要翻动两三次),在蒸面的期间,就可以先做浇上去的菜。一般是豆芽或者豆角,这次吕氏用的是豆角、茄子还有一些猪肉丝。
豆角、茄子、猪肉丝等等在锅里面炒熟,多放些酱油着色,再多放一些水进去,做成带汤的菜,等面蒸熟之后倒入炒锅中,把面、菜、汤搅拌均匀,随后,再将搅拌均匀的面和菜放在蒸笼上继续蒸上一盏茶的功夫,就出锅了。
吕氏手艺不错,蒸笼面做的咸淡适中,干湿更是合适,吃起来既劲道又不会觉得太干,酱油的量也是把控的刚刚好,面条呈现红茶一般的色泽,配上绿油油的豆角,分外好看,令人食指大动。
这样一碗蒸笼面,加上一碗清清凉凉的绿豆汤,一口面一口汤,吃的那叫一个爽快。
吕氏瞧着一双儿女吃的欢乐,脸上的笑也是一点一点浓了起来:“对了,方才你三婶来说,今儿个见前几日的韩管事又来了,还带着马车,似乎是来拉人的。”
“哦?那最后结果如何?”沈香苗想起那日的情景,如今没了气,反而觉得好笑起来:“莫不是,把沈静秋给带走了?”
“静秋生的最像你大伯娘,连脾气性子都随了她大半,你大伯娘最疼的便是她了,怎会把她往火坑里推?我听你三婶说,被带走的是周兰儿!”吕氏说到这里也是唏嘘了一阵子:“兰儿那丫头今年有十三岁了,模样儿也是清清秀秀,平日里看着安安静静,见了人也总是笑着喊人,是个好姑娘,可惜了……”
的确是可惜了。
周兰儿这个人,沈香苗是有印象的,从前似乎还偶尔一起上山采过果子,挖过野菜,长得白白净净的,招人喜欢。
“周兰儿的家里人,竟也同意她往那火坑里跳?”沈香苗挑了眉。
吕氏压低了声音:“这事儿你们小辈人不知道,周兰儿的亲娘生她的时候就难产血崩去了,没两年,她爹就又再娶了了现在的吴氏,为了怕周兰儿对吴氏心里有计较就一直没跟周兰儿说,周兰儿也一直以为吴氏就是她亲娘。可不是自己肚皮里爬出来,总归隔着心那,吴氏又是个厉害的,再加上后来有了一儿一女,对周兰儿就更不上心了……”
第030章 不能善良过了头(求推荐票)
“看来,大伯娘就是吃准了这一点去找吴氏说道去了,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怕是周兰儿的爹见有了钱,盘算着以后日子能好过一些,就把周兰儿给送走了呢。”沈香苗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周兰儿的爹叫做周福,沈香苗也是见过几次的,每次都是在冷着脸呵斥周兰儿做活儿,那凶狠的表情,仿佛是在骂一个不相干的人,那样的爹,做出卖闺女的事情来,沈香苗倒是一点也不奇怪。
吕氏漠然的叹了口气:“怎么说也是亲生的,周兰儿的爹竟也舍得?”
“有什么舍得不舍得的,周家穷,周兰儿若是几年后出嫁怕是也找不到给得起高彩礼的人家,还得出钱给陪嫁,兴许人家一合计觉得这样最合适了。”沈香苗突然眉眼弯弯的笑了一笑,道:“说起来,我也是好命的,碰到您这么一个护短心疼我的娘亲。”
“傻孩子,你和铁蛋可都是我的心头肉,我如何舍得?”吕氏将碗里的肉丝挑了几根分别放到了沈香苗和铁蛋的碗里:“不管怎么说,这事儿算是了了,你大伯娘也能安生几天,不然我总觉得她那一双眼睛盯着你,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吕氏说的是实话。
这几日晚上睡觉时,沈香苗总能感觉到吕氏半夜惊喜,待摸到她时,才又安心的躺下,但手却是拽着沈香苗的手不松开,真是被吓怕了。
“爷奶上次把大伯和大伯娘狠狠的骂了一通,大伯娘也不敢再打我的主意,只是现在咱们家卤串生意好又挣钱,回头大伯娘若是知道了,怕是又要眼红心热的想不三不四的法子了。爷奶前几日也当着咱的面表过态,不会让大伯和大伯娘欺负了咱们去,娘也得硬气一些,若是大伯娘想着法子要借钱要钱借东西要东西,就别理会他们,若是说难听话了,就告诉爷奶或者跟我说,千万别怕了他们,让他们觉得咱们家好欺负。”沈香苗交代道。
“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自从这两次的事,吕氏大约也是明白了一些,更是觉得沈香苗有些话说的十分在理。
做人要良善,却也不能良善过了头。
你顾忌妯娌之间的关系,想着步步退让,可有些人却是蹬鼻子上脸,只觉得你好欺负哩。
吕氏觉得,自己也该腰杆子硬一些,该拒绝的就得拒绝。
要不然,自己成了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还有谁能护的了她底下的一双儿女?
沈香苗见吕氏眼神明亮,眼里也闪着刚毅,全然不像前些日子自己说这些话时那种不伤心和满不在乎的态度了,这说明吕氏已经将她的话全然都记在了心底。
如此,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好了,净顾着说话了,快些吃饭吧。”吕氏笑道,伸手摸了摸一直专心吃饭的铁蛋的脑袋,笑道:“今儿个铁蛋倒是话少,专心吃饭呢,不像咱们两个,只顾着说话。”
“娘亲和姐姐说话,我当然要听着,不能贸然插画,而且我也想着赶紧吃完饭了继续温书练字呢。”铁蛋扬起了头,一脸认真。
这几日发生的事情铁蛋虽然都没有说话,却是都记在了心里。
旁人欺负他们一家,是因为他们家人少势单,别人觉得好拿捏,既然如此,那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一定要好好读书早日考取功名,到时候便没有人再敢欺负他们家,他也能保护好疼爱自己的娘亲和姐姐了。
所以,铁蛋觉得自己必须要加倍努力的去读书习字。
“铁蛋真是上进,好好读书,晚上姐姐再给你做好吃的。”沈香苗摸了摸铁蛋的小脑袋。
铁蛋咧了嘴嘻嘻一笑。
吃罢饭后,铁蛋回屋子里温书习字,沈香苗继续在准备卤菜。
前几日卖的卤菜翻来覆去的都是那几个样式,没什么变化,无外乎就是今日有豆皮,明日没有,昨儿个有藕片,今日没有,但也没增加什么新的菜。
再美味的菜,若是就拿几个菜式天天的吃,怕是时日长了也会觉得烦。
所以沈香苗决定今天要增加两个样式,一个是素鸡,一个是鸡腿。
鸡腿用的是琵琶腿,个头不大,小孩子一次也能吃掉一个,这样小分量低价格的来卖,对于她的卤串摊位来说也是合适。
有了老卤汤,鸡腿只需在放了葱姜的水中煮了去血沫和腥味,便可以放入卤汁中满满卤制。
素鸡却相对来说制作复杂一些。
要先将新鲜的豆皮用清水喷湿、软化,然后将豆腐皮摊平,如此放入几张豆皮之后,将豆皮重叠在一起卷紧,拿纱布包住,麻绳捆紧,放入大火清水中煮约半个时辰后捞出,放凉后去掉麻绳和纱布,切成半寸厚的片。
这样,素鸡就制作完成了,把大部分拿去卤制,剩下的一些,晚上做了。
三婶张氏傍晚的时候来了,送了一些杏子过来。
杏个头不大,颜色金灿灿的,散发着香甜的味道。
“这是麦黄杏,不酸,甜得很,娘家嫂子摘了送过来的,我寻思着拿过来给你们尝尝。”张氏丢下这么一句话之后,就以家里还要做饭为由,就要走。
吕氏和沈香苗知道张氏这是因为蝈蝈笼卖了钱特地拿过来给他们吃的,也就收下来了,不过还是往张氏手里塞了一些卤菜,让她拿回去晚上下饭吃。
张氏拗不过,接了一些,退了一些,这才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沈香苗的卤串儿摊儿生意,越发好了。
时不时的变换了样式,今儿个鸡腿,明儿个猪耳朵,后天又是卤肉丸的,每天都是不重样,可也每天都不定卖什么,你要想吃什么今儿个不见得有,可来了看到好吃的卤菜也忍不住不买,于是很多人就会每天都来,每天都买。
这卤串儿摊儿生意,自然是好的不行。
生意好做,沈香苗不得不每天准备更多的卤串儿,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可镇也就这么大,镇上满共也就那么多人,沈香苗的卤串儿卖的好,自然就有人的卤菜卖的不好。
这不,在一个门口悬挂着“十里香”的铺子门前头,一个一身蓝衫的中年男子,正在来回踱步。
第031章 仗钱欺人(加更求推荐票)
这个人,正是“十里香”铺子的掌柜的,葛长柏。
此时的葛掌柜躬头缩背的,双手负在身后,急吼吼的走上几步,抬起黑若锅底的脸看看门可罗雀的门口,再急吼吼的往回走上几步,末了站在原地,唉声叹气一番。
屋子里头,打扮的花枝招展,体型丰满,满脸脂粉的宋氏把手里的帕子塞到了腰间,看到葛长柏在那无所事事,叉了腰开始骂:“你还杵在那做什么?还不赶快把卤好的猪头肉拿出来晾一晾?什么事都指着老娘一个人干呢?”
葛长柏瞪了她一眼:“晾什么晾,晾凉了也没人买,你看看咱们家门口,现在像是有人来的样子?现在马上就是夏收了,按往年来说,这会儿买卤肉、卤菜的都排长队了,这会儿倒好,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你还非让卤那么多的肉,回头卖不出去,都放坏咯?”
葛长柏越说越生气,眼睛瞪得像同龄一般,恨不得要吃了人。
“那咋整?”宋氏也拧起了眉头,眉头深的能夹死蚊子,叹了口气:“这是咋的了,好好的生意,说不行就不行了?也没见咱这镇上有新开的卤肉店啊,莫不是最近乡亲们都不喜欢吃卤肉了?”
葛长柏心烦,现在被宋氏这么一通的叨叨,更觉得烦闷:“你问谁呢?我要知道为啥,我还会杵在这儿?”
宋氏平白被教训了两句,张嘴就要还回去,可看到有人来了,就闭了嘴,狠狠的瞪了葛长柏两眼。
葛长柏也没功夫管她,只笑嘻嘻的和来人打招呼:“钱掌柜,好几日没见了,生意可还好啊。”
“还行,就那样,凑合吧。”钱掌柜是经营一家杂货店的,生意还算可以,日子过得不错,平日喜欢喝上二两小酒,至于这下酒菜,自然就是经常从葛长柏这里买。
“今儿个要点什么?猪耳朵,刚卤的,新鲜的很呢,切了薄片拌一下,下酒最合适不过了。”葛长柏热络的介绍起来。
钱掌柜睁眼瞅了瞅,笑了起来:“成,来上二两吧。”
葛长柏愣了一下,却还是手脚麻利的切了耳朵来约分量,一边笑道:“钱掌柜还要别的不,二两猪耳朵怕是不够呢。”
钱掌柜嘴馋爱吃,这是出了名了,平日里一两斤的猪头肉都不在话下,这二两猪耳朵连牙缝都不够塞呢。
“够了够了,等下我要去东街一趟,买些卤串出来。”钱掌柜笑道。
“卤串?东街什么时候开了一家卤串店,怎的我不知道?”葛长柏有些诧异。
“倒也说不上是店,也就是个摊位,每天早起摆摊,不到晌午就收了,一个小姑娘自己做的卤串,那味道……”钱掌柜砸了咂嘴,伸手拿了葛长柏切的猪头肉转身就要走:“得了,不能再和你说了,再说下去耽误时间,若是去的迟了,怕是那边就收摊儿了。”
钱掌柜也顾不得和葛长柏打招呼,就急匆匆的走了,那慌张的模样,似乎是怕抢不到宝贝一样。
葛长柏的嘴角忍不住抽了一抽。
怪不得呢,怪不得最近来买卤肉的人越来越少了,敢情都跑去卤串摊去买了。
葛长柏解下了刚刚穿在身上的围裙,就往外走。
“当家的,你干啥去?”宋氏追在后面喊。
“当然是去看看那卤串摊儿到底是何方神圣了,还能比咱世代传下来的老卤汤味道还要好!”葛长柏话音没落,人已跑的没了影子。
一路寻到了东街,几乎是不怎么费力,就找到了钱掌柜所说的那个卖卤串的摊位。
毕竟,摊位前排着队伍,想不发现都难。
更关键的是,那个摊位的主人,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是个看起来高深莫测的老人,反而是一个年级轻轻的小姑娘。
想起自己家门口的冷清惨淡,自己家几辈子的传承竟是比不上一个小姑娘的摊位,葛长柏顿感愤愤不平,气呼呼的就站在了摊位前。
沈香苗正忙着给给别人装串儿,忽的就感觉旁边多了一个人影,没抬头轻声笑道:“麻烦请您到后面排队呢。”
葛长柏似没听到沈香苗所说的话一般,自顾自的问道:“这卤串儿看着也是卖相平平,真是想不通怎么这么多人等着买……你给我拿上几串来,我先尝尝味道!”
一通贬低,显然来者不善,又是一个不遵守规矩排队的,沈香苗当下对这个人便没了好感。
沈香苗把手里的串儿递给了面前的一位大婶儿,之后抬了头,认真的看着面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