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书呆考科举-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嘎的一下,朱肩平就愣住了,而跟着他凑热闹的王具赶忙接着:“哈哈,这个好,没装上的正好给我们酒楼,也省了让他赚我们一道钱!”
  这话一说,朱肩平如同搬起来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旁边跟着忙碌的谢家族老,都喜笑颜开,因为再过半个月,他们族人的田地都收了后,都会才用谢明陈家里的种植办法,现在的收成,就他们未来的收成,就连小孩子也受到村里大人的感染,一个个在地里帮着捡着稻穗。
  先收割的五亩已经晾晒好,正在装车,早上过来的时候,朱肩平他们就是喝的新出产的大米熬煮的白米粥。
  “汤色颗粒洁白,无异于清流之米!满院留香。”这是这时候最好的大米的描述,而早上的白米粥就是如此,所以一吃完,朱肩平就给了一个谢锦秀满意的价格,同时因为他的诚意,谢锦秀也答应把五亩的收成都卖给他。
  古宋朝近期国家安定,米价平缓,斗米价值五百大钱,而二十年李氏兰花逃难时,当时斗米价值万钱,这次朱肩平给谢锦秀的米价是八百大钱,比市价多出了两三成。
  虽然价格贵,但是架不住米好,朱肩平就成了个不满足的家伙,看着谢家村人源源不断的帮着谢锦秀家里收割出来的饱满谷粒,自然是贪了些,想要多要些。
  但是想着晚稻还要用它来做种粮,进行慢慢的择优改良,所以谢锦秀没有全部卖了,除了作为种粮的水稻谷外,谢锦秀还留了自家要吃的量,毕竟和以前买的大米比较,自家的真的是好了太多,这才有了讨价还价的意思。
  最终朱肩平也没有获得更多的量,反而让王具分了十几袋去,也算是自己准备不足,没想到按着十亩的车,连五亩的收成都没有装走。
  十来亩的水田,因为有谢家村里人的帮助,几天就收割,晾晒好了,现在就是在把稻花鱼从水田里面清理出来,放置到挖好的池塘里面,就开始重新犁地准备沤肥,然后过些日子注水,把在家里育的秧苗插上,这些已经做过一次的谢明陈和谢锦海和谢信挑出来靠谱的族人都预备好了。
  稻米余粮,真真是丰收年,谢家准备的粮仓都已经装满,谢明陈给李氏做的装钱匣子也头一次满了,老两口每天抱着看看里面的真金白银,真的没想到,种地还能出息了。
  “幺儿说要给家里再买辆牛车,我觉着还是你去办吧!”李氏从里面拿出来几锭银子,牛车买下来至少也得五六十两,好在现在家里每天都有进项,倒是让李氏不再那么心疼。
  “给家云的月钱也发了吧,那孩子忙里忙外的每天可是累坏了!”李氏和谢明陈有商量的计议着家里的事情,主要是李氏说,谢明陈点头同意,就没有个不同意的事情,家里有余钱,什么也不慌,干啥也省心,发个几两银子的月钱还是发的起的。
  “想着咱家幺儿能让我做个老封君,我就知足了,没想到现在早早的就不愁银钱了!”李氏的大眼睛都笑眯了,这辈子她就没有这么舒心过。
  “嗯,还会做老封君的,日子日后美着呢!”谢明陈吸吧口旱烟,不过想着幺儿说的,又慢吞吞的放下,给自己拿了一块糖含着。
  看着谢明陈自觉,李氏也不再说他:“你以后也是老太爷的!”
  谢家这边和和乐乐的,但是京中倒是风起云涌,实在是各地报上来的祥瑞不要太多,又是麒麟兽,又是吞金兽的,让在一堆的祥瑞中,稻花鱼就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了。
  以至于太多,负责筛选的人不得不上报天听,毕竟这祥瑞一个比一个吓人。
  武帝近年有些体弱,听了这些麒麟啊,吞金啊,就满腹不满,这个从他皇爷爷那辈,就被人反复提起,看着底下的臣工,武帝眼底有些不耐烦。
  “只有这些?”武帝一拍桌子把在座的臣工都吓了一跳,虽然现在老虎似乎变了病猫,但是武帝年少力缆狂澜,身为太子,将国家饥荒叛乱解决,虽然有十来年都不怎么冒头,但是当年他杀贪官赴地方,可是把清廉两字刻在了这帮臣子心里。
  “微臣恭贺陛下!”礼部尚书胡伟丛站了出去,“微臣贺陛下,东来府下流水县有一水田养有百鱼,成龙腾虎跃之资,颇有鲤鱼跃龙门之态!同时,下面知县上报,此地又有能人造水车可谓灌溉利器,于国于民都多有便利!微臣请陛下,此为国之祥瑞!”
  听了这个兽,哪个鸟,陡然听着鲤鱼跃龙门,武帝是满眼的感兴趣。
  “可有核查!”武帝直接怀疑的问着,很多祥瑞他都知道是下面的臣子制造,为了让他喜悦,但是听多了也腻歪,政治上需要,那就是祥瑞,不需要,那就是投机取巧,惹皇帝厌弃,所以伴君如伴虎可见一斑。
  “自然,知县已经派人核查,另有本村神童童生,作画两幅为证!臣已带来,请陛下观!”胡伟丛行礼说着。
  “可!”武帝越听越是来了兴趣,“东来道,是礼亲王的封地吧?没想到这个小子还是有些用处。”
  这话一说,满殿的臣子都不敢说话,生怕被武帝惦记了。
  两幅表好的画,被四个宦官,撑了开,所见之人无不哗然。
  “好生真实!”
  “没想到有这么栩栩如生的画技!”
  臣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而武帝则看着一个个约出来水面,跳过了禾苗的鲤鱼。
  “好好,好一个鲤鱼跃龙门啊!”武帝开心的说着,稻田养鱼,好一个奇思妙想。
  “鱼活了?秧苗也长了?”武帝好奇的问着。
  “鱼已然能够入百姓家,据说味道极其鲜美,而且已经家喻户晓,是为稻花鱼!所以水稻自然也是长起来了,要不然不会称呼为稻花鱼。”胡伟丛高声说着。
  “此名好生耳熟!”有些大臣觉着名字超级耳熟,但是又忘记了在哪里听说。
  就看着御前宦官高乐低声提醒着武帝:“前日贵妃敬献的稻花烤鱼片,想来就是这鱼做的!”
  听了这话,武帝瞬间恍然,当时他可是吃了两片,要不是有事不过三的礼训,武帝就想要吃三片了。
  “果然是祥瑞!”武帝轻声说着,但是大殿的回廊出声,无疑于把他的声音放大了。
  胡伟丛一撩官袍,就跪了下来:“臣为陛下贺,为太后贺,为我古宋国千秋贺!”
  这话一说,满殿的文武都道贺起来。


第55章 
  祥瑞,在古宋国是认为代表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吉兆。而出现祥瑞的地方自然是人杰地灵的代表。
  遇到了万圣,千盛节,古宋国各州府都会积极上报祥瑞,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的祥瑞首出之地,居然是被武帝训斥出京就封的礼亲王封地。
  一时间,京城风起云涌,生怕礼亲王一系蠢蠢欲动,礼亲王其他的兄弟们为此有些坐立不安,作为武帝喜爱的第三子,礼亲王一直都是立储呼声最高的,如果不是礼亲王世子离经叛道,出了恶事,现在可能已经是高坐太子宝座。
  飞鸽一只只飞出,带着祥瑞的信息,飞到了各个州府。
  流水县知县童知接到了礼部尚书胡伟丛的消息后,那真是乐的开心的紧。
  祥瑞一定,自然会有宣使官从京城过来,封赏祥瑞当地,采五谷,起甘泉进京。所以礼部尚书写信叮嘱童知要好生准备。
  一想到礼部尚书书信,看到信中所提到的这些,童知一下子就忙了下来,他需要亲自去谢家村走一趟,一方面告知里正,要带领村民做好迎接圣旨的准备,另外一个就是做好敬献祥瑞的准备。
  于是知县大人的仪仗摆起来,敲锣打鼓的从县城一路就去了谢家村。
  这一路动静可是不小,途径所过村镇,都疑惑知县这是为何巡查,毕竟非节非赋税上交之时,谁知道这知县居然去了一个小小的小山村,哪里不吓得谢家村里正和村老赶忙出来迎接。
  “我等拜见大人!”村里的人在里正的带领下,在村口拜见了童知县。
  “请起,请起!”童知县面容和蔼的很,“不知道谢家公谢明陈是哪位?”
  谢明陈在人群里听着知县直接叫自己名字,有些不敢相信,连忙出来,纳头行了礼:“小民便是,见过大人!”
  童知县看着这位做出祥瑞的家主,一看之下,不由得先是生了几分好感,仔细打量,谢明陈虽然穿着短打,但是收拾的齐整干净,人看起来四十多岁,面容周正,看起来也是相貌堂堂,知县不由得亲自过去扶起来谢明陈,口中安抚着:“谢家公,不要紧张,本县之所以过来,是因为我县府下,有祥瑞出,所以特来告知尔等,做下准备!”
  这话一说,普通的村民不是很懂,但是里正激动的手都抖了起来。
  “大人,可是说我们村子出现了祥瑞?”里正开口,问出来这话后,他也是精神有些恍惚。
  “野鱼入田,鲤鱼呈跃龙门之姿,贵村瑞龙隐现,可不是祥瑞么?”童知县笑着给里正解释着。
  武帝口中所出,那么自然就是瑞龙出,可是不知道就这几个字,把武帝的龙子龙孙吓得够呛。
  听了知县说完后,看着知县如此安抚谢明陈,里正就羡慕的看了眼谢明陈,然后心里也有几分感激。
  “那也是大人教导有方!”里正连忙恭维着,“大人舟车劳顿,不如去小的家中稍事休息?”
  “那就有劳谢家公了!”童知县听了这话,没有直面回答里正,反而是看着谢明陈,无疑告诉众人要去的话,自己也是要去谢明陈家里,里正自然领会,安排妥当。
  “好个笔法!”童知县下了轿子,一眼就看着了谢宅两个字,还十分的喜欢。
  “听闻谢家公有一子,名为锦秀,这小公子,看来所言非差,书画双绝,天资好,从这手字上就能看出来一二。”童知县口中夸赞着,作为一个入了皇帝眼中的童生,不出意外,科举之路就要青云直上,童知县虽然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但是想想趁着人式微时结交一下,总是好的。
  “多谢大人夸赞,小儿在竹庐读书,我已经让人去叫来拜见大人,应该不时就到!”谢明陈赶忙说着。
  一进入院子,众人就在一进的厅堂中坐了下来,然后童知县和他们寒暄了几句,就说着正事:“京中宣使官不日便到,所以诸位要做好迎接准备,以及准备接旨之物,香案…”
  里正等人一听,则慌忙开始记着。
  “恭喜诸位,不无意外,谢家村将会免赋税徭役三年。”说着童知县就端起来茶碗抿了一口茶,“你们当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怎么个早做打算,大家都突然有些不太明白了,但是里正和谢信互相一对视,就见里正站起来拱手行礼:“我谢家村等众位村民,都感念大人恩德。”
  听了这话,童知县就知道这明白人是听懂了,所以他就含笑不语。
  谢锦秀回来的时候,童知县正好和众位族老在喝酒,他看着赶忙直接向前躬身行礼:“学生见过童师!”
  “免礼免礼,哈哈,好个锦秀公子,你就是本次县试案首,本官可是记得你!”童知县笑看着这个少年书生,俊逸华美如一块美玉,若不是自己官职太低,此时真想收下这个学生。
  “童师县试主笔点名,学生感激不尽!”谢锦秀再次的一拜,让童知县笑的开怀,一时间,更是宾主尽欢。
  童知县离开谢家村后,村里就是繁忙的准备,不知道宣使官什么时候到来,谢家和族人都急急忙忙的为着做准备工作,附近的山地能开垦的马上开垦出来去县衙里面立了地契,附近能从别人那里买回来的田地,也都尽量买了回来,一时间谢家村原来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一倍不止,可是把周围的村子羡慕的厉害,什么时候谢家村如此财大气粗了?
  如此忙忙碌碌,终于在童知县离开的第十四日,他又带着宣使官再次来到谢家村,因为各种接旨准备都已经提前预备好,所以里正带领的村民一点也不显的忙乱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流水县桥头镇谢家村,地出祥瑞,山涌甘泉,稻花之处生吉鱼,日日呈跃龙门之姿,瑞龙既出,天感降祥,天子封赏!”
  宣使官开始向后面挥挥手,就看着一个个宦官和官差托着盖着红色绸缎的东西出现。
  “赏瑞龙雕座一,镇谢家村气运。”
  “赏谢家村免除赋税徭役三年!赐祥瑞名纸。”
  “赏水车敬献良民谢明陈,黄金百两,名晋乡老。”
  “赏祥瑞画作谢锦秀,笔墨纸砚一套,青罗书生衫一件。”
  “赏…”
  一番封赏下来,可谓是满村皆喜,没想到出祥瑞的人家是谢明陈家里,可是却是惠及乡邻和族人。
  里正带着谢信等人把圣旨小心翼翼的请回了祠堂,供奉起来,这接旨仪式才算是结束。
  “童知县治下有方,这偏远小村,果然是这般人杰地灵,不简单啊!”宣使官,是礼部尚书胡伟丛的副手,所以一点也不会为难童知县,一路上两人相谈甚欢。
  “下官谢过大人!能得大人一番夸奖真是三生有幸,哎,大人,这便是祥瑞所出之家,那边便是您说的京中传言的谢家麒麟子,锦秀公子。”童知县看着谢锦秀过来了,拉着谢锦秀就介绍了。
  “锦秀文章,书画双绝,谢公子?”宣使官显然有些认识谢锦秀,这让谢锦秀有点奇怪。
  “学生见过大人,锦秀文章,书画双绝,学生想来不是!”谢锦秀连忙否定,自己可是老老实实的没有出村,更是没有去过京城。
  “谢家小公子,人不在京城,但是已经扬名京城,宾云楼可是挂着小公子的稻香鱼图,公子名讳可谓是如雷贯耳,不知道可否赠与本官一副画作?”宣使官确实是看过那稻香图,虽然书画看着还有些稚嫩,但是独辟蹊径,加上画者年纪还小,加上出了敬献祥瑞的事,自然名声远播。
  “大人若是不嫌弃,学生真是三生有幸!”谢锦秀一听着宾云楼,就知道是王具他们把画挂了出去,这么一想,也许并不是坏事,毕竟要考科举基本就要在考前扬名,现在只当是提前吧。
  稻米水车和稻香鱼做的干货,都装到了车上,谢锦秀这里则作画两副给了宣使官,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宣使官更是开心,他已经想好了,其中一副自己留着,另外一副就敬献给武帝,他可是注意到武帝对于这样的画作很感兴趣。
  十里八乡的,知道谢家村成为了祥瑞村后,都简直不敢相信,从祖上到现在,什么时候谢家村里出现过祥瑞?
  于是这绵绵不断的陌生人出现在了谢家村,等看着谢家村全村给水田改造,放水,插秧苗的时候,那议论纷纷的声音更大了几分。
  “还出祥瑞?这些谢家村的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是啊,秧苗烂根,那些水把田都泡了,上好的水田就糟蹋了!”
  很多好心人想要劝阻谢家村人,尤其是有些姻亲关系的,可是让谢家村人哭笑不得,他们也想起来自己劝阻谢家人的时候,可是现在想想真是无知是福,原来当时谢明陈应该和自己现在是一样的心理吧?
  因为改造的事情不少,谢家的牛也借了出去,三年免徭役赋税,可是给了谢家村人大力发展的时间,这个时候,每个谢家村的村民都希望自己大丰收,所以甚至开始挑灯夜里也在田间劳作。
  这巨大的积极性自然是带来了良好的效果,短短时日,谢家村的水田全部改造完成,秧苗的成活率也较谢明陈之前的要高些,看着那些扎根结实的秧苗又是挺直生长,半大小子们可是有了工作,那河中的半大鱼苗,更是幸福的搬了家,有丰厚的虫子吃,有掉落的麦粒吃,还能自由的游动,这鱼自然就长的快些。
  “变化真大啊!”谢锦秀看着谢家村成片成片的水稻压弯了稻竿,脸上笑意满满。
  “谢锦秀,谢贤弟!我不管怎么说,今次谢家村的稻谷一定要给我们半成。”朱肩平看着谢锦秀愤愤的说着,这次没想到连王具他们都来抢了,你个银楼要那么多的粮食做什么?
  “诸位学兄,咱们该去府城了,这里我可管不住了!”说着谢锦秀就上了马车,让谢家云和谢家风赶紧赶车
  四位集合而来的学兄赶忙让自家马车跟上,这赶考五人组正式成立。


第56章 
  “啊”的一声,谢锦秀睁开眼睛,缓缓伸了个懒腰。
  结伴参加科考,果然是比一个人要有趣很多,几人赶考互相有个照应,就是马车临时有个坏处,也没有耽搁时间,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府城。
  谢锦秀想了想,嘴角就笑了笑,活动下身体,就缓慢起身下床。
  因为是竹床,起身的动静就传到了屋外,在外间打着地铺的谢家风听到动静,迷迷糊糊的就醒了过来,赶忙起身。
  “三叔,三叔可是醒了?”谢家风起身打开内门,就看着谢锦秀已经穿着中衣坐在了床边,他赶忙从箱笼里把准备好的青衫拿了出去,双手给谢锦秀递了过去。
  谢锦秀揉揉眼睛,看看身侧的谢家风,不由得开口:“家风,我惊醒你了?天色还早,你再睡会儿,不用管我,我练几篇大字!”
  谢家风一听,轻轻点头,表示听清楚了,但是嘴里没有应,只是把衣服放到了谢锦秀旁边的床铺上,就去外间端过来一杯温热的清茶递了过去。
  “三叔哪里的话,侄儿哪里辛苦,三叔日夜读书,才是辛苦。三叔,您先喝口茶漱漱口!”谢家风说完,将清茶递了过去,然后就去拿了新的痰盂过来,仔细的伺候着。
  看着谢家风如此积极,谢锦秀也不再坚持,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谢家云还算是族侄,而谢家风只是随了家字辈的外家子,人和自家也有身契,所以态度上,自然倒不能和谢家云一般客气。
  “家云呢?”
  漱口后,看着进内侍候的是谢家风,谢锦秀还是问着谢家云。
  “家云哥说三叔喜欢喝王记豆浆,所以早早的去了王记豆腐铺。”谢家风仔细的回着,看着谢锦秀漱了口,才把茶盏和痰盂放到外间,留着等下清洗。
  回来看着谢锦秀起身往书桌边走,他也连忙跟过去,然后就研磨起来墨。
  两人间就无声下来,看着谢锦秀开始静心写起来大字,谢家风就出去收起来床铺,然后在外面升起来炉子开始烧着热水,一来等下谢锦秀好用来洗漱,二来等下还要把一路上的衣物洗一下。
  谢家风想着从众多的外家孩子们脱颖而出,到谢锦秀跟前当上书童,真是不容易,他虽然比谢锦秀大上三岁,但是打心眼里佩服他,如今的谢家村,提起来谢家三子锦秀,哪一个不是真心的叫一声小相公,就冲着祥瑞封赏,大家都知道自家的获益从谁得来,所以能够跟着谢锦秀都成了谢家年轻一辈的心愿。
  把所剩无几的木柴塞在了炉灶里面,放好烧水壶,谢家风就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各种叫卖声,过了一会儿,他脸上一喜,连忙拿着五文钱,去把外面叫卖柴禾的樵夫叫了过来,如果不是谢家云交代,他还不知道这城里还要买柴禾,都说是进城舒服,可是自从过来,他就觉着咂舌,哪里哪里都得用钱买。
  结算了银钱给樵夫,谢家风还不等关门,就看着谢家云满头是汗的跑了过来。
  “家风,三叔醒了么?”谢家云问着。
  “醒了,已经在练习大字了!家云哥,豆浆可是买着了?”谢家风看看谢家云手里的食盒问着。
  “打着了,头一壶!还打了豆腐花,要了几块豆腐!”谢家云笑着,不枉费他起个大早,这头锅的豆汁听人说最是养人,立志做谢锦秀身边第一大管家的谢家云,方方面面的学习着,细致着。
  谢锦秀练了两篇大字,才堪堪住手,怪不得都说一日不写字就会有些手生,还有大书法家都会洗笔洗出来一个墨池,这个真的考验毅力,和定力。
  “家风,水可是好了?”
  此时听着外面水的嘟嘟声,谢锦秀就问着。
  “好了,三叔,现在可是要洗漱?”谢家风赶忙回着,将食盒放到了堂屋的桌子上,就赶忙去拿着盆放了热水兑了冷水,拿着帕巾和皂角,就进了谢锦秀的内室。
  “三叔,水温调好了!正好!”谢家风老老实实的侍立站在旁边,让谢锦秀满意的一笑。
  “王管家这几日可是教你们不少东西啊?你们这个师傅拜的值当!”谢锦秀拿着帕子清理着面部,仔细的抹了皂角,细细的洗漱过,把不小心沾染的墨迹也一一的搓洗掉。
  “能够拜师,还不都是看在三叔的面子上,不过侄儿比较愚钝,不及家云哥一二!”谢家风稳重自谦的说着。
  看着不争不抢的家云家风两人,谢锦秀有些满意的点点头:“你和家云都不错,不过这两日我去参加院试,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二人就去逛逛府城的人市,有什么不懂的就问问王管家!”
  听了谢锦秀的嘱咐,虽然不知道谢锦秀的意思,谢家云和谢家风两人还是都赶忙应是。
  之前的府试,谢锦秀没有出去和同考们交流,在外人看来那是因为年纪小,身边还没有朋友,但是这次,有王具几人存在,谢锦秀要想着躲懒就不太现实了。
  一吃过早饭,豆浆刚刚喝完,王具几人就联袂上门,轮番的邀请着谢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