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盛女变辣妈(廿二)-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钰敏也没隐瞒:“是酱油。”
张翠花忙凑过去问:“就是你教小华做的那个?”
“是呀。”
“赚了大钱吧?你也教教大富,他可聪明了,一学就会一学就会。”
“大富?”方钰敏想了又想,还是不知道他是林春来的大儿子还是二儿子?
张翠花脸都拉长了,就知道方钰敏心里只有老二一家,对林春来一家都不上心:“大富是你二侄子,大侄子是大荣,还有侄女梅花。”
方钰敏也不在意张翠花什么脸色,反正她不打算教其他人了。林春来或许人品不错,但他老婆太极品了,就算三个孩子还是天真无瑕的,在他们老娘和奶奶的熏陶下,出淤泥而不染方钰敏是不相信的。
张翠花见方钰敏不吭声心里更不高兴了,正想发脾气又想起她是来修补关系的,只好强行忍下这口气。气呼呼地坐在那里脸色更难看了。
这时小雨端着桔子蜜过来:“老太太请喝茶。”
方钰敏轻笑:“这是用桔子和蜂蜜调的,很滋润的,婆婆尝尝。如果喜欢,一会带一罐回去。”
张翠花听了方钰敏这番话脸色才好了一点,端起来喝了一口,甜甜酸酸的果然很好喝:“两罐吧,春来家也要。”
“好。”方钰敏也不想跟张翠花计较了,好好地过完这个年,年后他们搬走就不用再受她骚扰了。
张翠花要求得逞,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她抬头看着在院子里忙碌的孩子们就说:“你家也没啥事要做,怎么买这么多孩子?要是想帮忙,春来家三个孩子都能帮上忙,他们不行还有春来呢。你们这样花了大价钱买下,还得花钱养着,多亏啊。”
方钰敏笑:“婆婆说的是,媳妇这不是不想麻烦大哥大嫂嘛。大哥家里地多,平时都要忙不过来了。我身体不是很好,小明和小阳又小,有些重活干不了,秋来也忙不来啊。我哪能让侄子们干重活呢?”
张翠花憋出一句:“他们干完活你给银子他们不就行了?”
方钰敏还是笑:“被村里的人知道了,会说我和秋来闲话的。”
“你还怕说闲话?”张翠花怒了:“你们平时不是总叫小华过来帮忙的吗?那就不怕被人说闲话了?”
方钰敏眨眨眼睛,无辜地说:“可我没给小华银子啊。”
张翠花语塞,如果白干活,她才舍不得孙子们在这里受罪!
这时候林春来三个孩子林大荣,林大富和林梅花进来了,随后小华和桃花也到了。方钰敏也不想再跟张翠花说话了,于是笑着说:“你们先聊聊天,我这就去炸馒头。小明小阳,堂哥堂姐玩玩扑克牌吧。”
“好。”
张翠花眼睁睁地看着方玉敏走出客厅,话说刚才聊了那么久,什么也没谈成啊。
张翠花是不高兴,相映成趣的是几个孩子玩得极好,相处得十分融洽。方钰敏心里一高兴,除了炸馒头,又煎了面肠给他们吃。
面肠就用荞面和猪油,再加了调料灌入肠衣做成的,用油煎得两面焦黄,醮蒜泥醋吃,很香,味道一点也不比肉肠差。
林秋来把烤鸭都做好后见孩子们玩得高兴,就没有让孩子们去送鸭子。他当然也见到他娘在家里了,又见方钰敏跟他打眼色,于是把两只烤鸭交给张翠花让她带回去。方钰敏趁机也包了一包馒头和面肠给她,叫了大荣护送回家。
张翠花不想就这么离开,但见方钰敏只招呼孩子们吃喝玩乐的似乎不想再跟她谈话了,只好和大孙子带着食物回去了。
100
过年不外乎就是吃吃喝喝睡睡玩玩。今年林秋来方钰敏家里多了七个小孩;加上林春来的三个孩子和小华桃花,就更热闹了。上次大荣大富和梅花过来方钰敏家和小明,小阳一起玩过,后来又在家长的怂恿下也借故常到三叔三婶家里玩;慢慢地几个孩子也熟了起来。现在方钰敏家很是热闹,孩子们干完活后就在院子里玩玩斗地主,玩跳竹騀,玩飞镖玩得不亦乐乎。
除了年三十团年饭和大年初一方钰敏不得不丢下家里七个孩子到林春来家里吃团年饭和拜年外,今年这个年她过得还是挺舒坦的。婆婆张翠花没怎么再来闹她,孩子们也很听话很懂事,林秋来一向都是温柔体贴的;方钰敏在家里就跟女王一样幸福得不得了了。唯一可惜的是这段日子来她老觉得自己困得厉害,无论上一刻是站着;坐着,躺着,还是吃着,玩着,下一刻都能立刻趴下睡着了。
林秋来很担心,想带她去附近村里某个大夫家里把把脉。而小明和小阳却见怪不见怪的,去年一到冬天娘亲也是老是犯困,比今年情况严重多了啊。一到了春暖花开之时,娘亲就会生龙活虎了,实在不必担心。
方钰敏也搞不清是自己体质冬眠春困,还是她希望的那样……怀孕了?但这事她自己也没有经验又不好跟别人说,要是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岂不尴尬?如果照林秋来意思找大夫把把脉吧,但这大过年的,药房也关门了呀。除非人命关事,不然也不好到人家大夫家里去吧?更何况方钰敏只是犯困也没有什么病痛的,她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人家团年啊,还是等过了元宵吧。
年初四一过,方钰敏就让林秋来带着小雨和小风,小露到儒园准备。那房子虽然过年前也布置了一番,贴了倒福,贴了对联,贴了窗花,柑桔菊花水仙也买了放在家里,鞭炮也放了,新屋很是喜兴了一番.但毕竟大家都在林家村过年,屋子久未有人住,显得冷清了.这春寒未过,还是得先好好清洁烧烧水,让厨房热起来.地龙也得点上,好让屋子都暖和起来才能住人啊。
方钰敏带着其它孩子们在家里干活。家里又养了六头小猪,还有兔子又抱了好几窝了,那些新生的兔宝宝也要小心保暖的。新鲜的鸡蛋不能放太久,除了种蛋,方钰敏会挑出一些做成变蛋,其它的就要吃掉了。
大棚里预留出来作春播的菜地早已经施了肥,现在再翻土锄松就可以播下菜种了,等天气一暖,方钰敏就会把这些菜苗移植到大菜园里,那么她家的菜又比别人家的早收成了。
孩子多又都是农家出家,虽然年纪小但都很勤快,很快就干完了.方钰敏又把他们带到书房里.
元宵一过,各个县城的店补就会开门做生意了,在春耕之前,农民山民也会到市场上摆卖,因过年而安静了一些时日的市场又会热闹起来了。而方钰敏也要为自家的食店作准备,例如宣传工作。
楼外楼的位置在拐角处,想吃东西的人还没走到那里,就已经被一路上的各家食店吸引了进去了。所以要想吸引客人抵抗住其它诱惑到楼外楼吃饭,那必须得做宣传。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什么有麝自然香的,方钰敏是相信的,但这不符合经济效益啊!方钰敏可不想自家的食店经过一番冷清等待有识之士赏识才热闹起来,只要向外大力宣传一下,直接把客人带到自家店里,奉上美味的食物,让客人们吃得流连忘返,又给他亲朋好友介绍宣传出去,那才是方钰敏心中的‘有麝自然香’!
宣传手法除了传单外,免费试吃也很见效,就像当初推销的酸辣粉一样。想到这,方钰敏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阿青。那小子脑子灵活嘴巴了得,方钰敏决定拉拢他过来当开荒牛。
小明和小阳在写宣传单,小月在旁边磨墨,换纸侍候着.小日和小星则在另一张桌子上小心地印刷着单据.小日用大毛刷往模具刷墨,小毛刷刷朱砂,小星则小心地把模具印在裁得大小一致的草纸上,等墨水干了,就是楼外楼统一的单据了。
每一张单据都有号码,按着顺序排列印刷。这里不是现代没有机器,但沿用古人的活字印刷还是很方便的。
为什么要印出单据号码?因为这方便做账和追索查核遗漏,防止掌柜贪心舞弊。方钰敏对此跟孩子们很详细地讲解了,她就是让大家都知道什么事情都不能瞒天过海,自小就要培养诚实正直的品格,不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手净心正。
大家都各忙各的,小辰跟着方钰敏学习心算和算盘.方钰敏经过这段时间观察,小辰这孩子聪明,心细,反应也快。方钰敏决定教他会计,以后她要是有别的事情忙,店里的收银记账工作就交给他做了。
“小明,你来写菜单吧。”
“噢,要写什么?”小明舀着毛笔,小月立刻蘀他换了另一种纸,用镇纸石压平。
“咱店里的第一炮就是鱼。水煮鱼,酸菜鱼,剁椒鱼头,麻辣烤鱼,五香炆鱼,嗯,先写这几种吧。”方钰敏想了想对小明说。
“娘,我们第一炮卖鱼是因为稻田里的鱼可以捕捞了吗?”小明抬头看着方钰敏问。
方钰敏笑着解释:“这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刚过年大家肚里的油水还很足,独缺了河鲜海产。鱼获在秋天时就已经捕捞了,现在市场上几乎没什么鲜鱼卖,咱们林家村很多人都学着我们在稻田里养了鱼过年,我们不愁没有货源啊。”
小明噢了一声,又问:“要是村里的人不卖鱼给我们呢?”
小明这一问,大家都转过头来看着方钰敏。方钰敏摸摸小明的头说:“有这可能。”
大家听了都急了,声调不知不觉也提高了:“那怎么办?”
方钰敏摸摸小明的头安抚道:“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啊。等把咱家稻田的鱼都卖光了,我们还可以卖别的.例如你爹做的鸭子,还有兔子,咱家的兔子可是要多少有多少,你二伯家还养了不少呢。只要大家都肯动脑筋想,多留意留意,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明白不?”
“噢,我明白了。”小明咧着小嘴笑了,舀着毛笔在砚上沾了沾墨水,准备开写。
方钰敏又问大家:“你们呢?”
“明白了!”
大家说完又开始埋头苦干。方钰敏写了些题目让小辰自己练习,就走出了书房。
刚刚卖了酱料手里又寛松了不少,方钰敏也没有太着急。等到春耕一完,就可以开始酿制酱油了,现在家里有了酱园,里面放置了六十五个大酱缸,如果全用都用上了,几乎是自家后院的三倍了.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道理方钰敏自然懂的,她跟竹记,金掌柜关系再好,这也只是两家在南投县的酒楼,她必须得推广给其它的店或家庭.等楼外楼稳定下来后,也要往邻县推广.想这些还有点太远了,还是先顾好现在,一步一步来吧.
虽然方钰敏打算楼外楼开业后暂订楼里的菜主打是鱼,主食是烙饼,面条,米线,红薯粉和土豆粉,米饭就算了.家里的卥汁已经很浓郁了,以后那些卥豆干,卥肉,卥蛋,卥鸡什么的都可以外卖,估计会有人喜欢的。
餐单附带什么甜品什么饮料好呢?花生酱馒头竹记已经在卖了,听说卖得不错.方钰敏就不打算再插一脚了.
那就做果酱酥饼吧。秋冬盛产桔子,价格很低,十几文就一大箩筐了。方钰敏过年之前就让林秋来买了很多回来。除了制作咸柑桔,这个可治咳嗽,也可以取皮做菜。滋润的桔蜜也做了不少,当然还有大量的桔子果酱了.桔子味道清新,闻起来令人精神一振,又酸酸甜甜口感极好,做成果酱既可以涂馒头吃,也可以当饼子的馅料。
一想到酸酸甜甜的桔蜜,方钰敏口腔里不由分泌出大量的口水。忙到厨房去冲了桔子蜜,端到书房让大家喝一杯,顺便歇一歇。
儒园的那棵蜀子树的蜀子,方钰敏早己经做成了霜蜀干存放在耳房了。家里还有去年做的野梨酱,野山稔酱呢。樱桃酱早就已经吃完了,但只要等到三四月,家里的樱桃就开始成熟,到时又可以做樱桃酱了呢。
因为家里自制大豆油,不必花钱去买.所以薯片,薯条,油条,麻花这些都可以做,还有煎酿三宝:酿茄子,酿辣椒,酿豆腐。
方钰敏一边喝着桔子蜜,一边呵呵笑着写下了这些食品。惹得大家都停下手里的活扭头看着她了。
小阳已经把宣传单都写完了,他走到方钰敏身边想看看娘亲写了什么在偷偷地乐?一看便好奇地问:“娘,这煎酿三宝是用什么酿的?娘还没做过这些菜给我们吃呢。”
小明一听也放下笔蹦过来了,他抱着方钰敏的手臂问:“对哦,娘,你什么时候也做煎酿三宝给我们呢?”
方钰敏听小阳这么一问,心思就飘去好远了.话说她也好久没吃这种街边小食了,煎好的酿茄子,酿豆腐,酿尖椒,**辣的再放点甜酱油,好吃吶。
“娘?”小明又摇了一下方钰敏.
方钰敏这才回过神来,她捏了捏小明的脸说:“这是用鱼肉酿的。把鱼起肉然后剁成耸,加入调味粉搅拌成胶状,然后把鱼肉酿到茄子,辣椒和豆腐上,或煎或炸都行。这样吧,等你们的爹回来就叫他去田里捉几条鱼,我做给你们吃。”
小明听了脸上一喜,急不及待地问:“好啊好啊,可爹爹什么时候才回来呢?”
“小明,你已经不小了,别老是记挂着吃啊。”方钰敏伸出食指戳了戳小明的额头说:“我有天天都给肉你吃吧?怎么还是这么嘴馋啊?小吃货!”
大家听了都哈哈哈地笑了起来,小明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不依地抱着方钰敏的手蹭了蹭。
搬家的程序方钰敏和林秋来早就已经安排好了.自年初四后,林秋来就驾着马车来回地把一些要用到的物什都搬到儒园去了,小明和小阳年初六也带齐了所有的书籍过去开始认真地读书了,等到农历二月初,他们就要到东区的学堂上课了.随行的有小日,小辰和小雨.
等到东西都搬得七七八八了,林秋来和小露就驾牛车和马车,送方钰敏和小月过去.小雨会随林秋来驾着牛车回林家村,而小露以及马车就留在儒园了.
毕竟家里还有田,菜园.小猪呀,鸡呀,兔呀等等也要喂养的,不能所有人都搬到县里去住.方钰敏搬到县里就是为了让小明和小阳得到较好的教育,也是为了避开是非,但不能完全地脱离了林家村啊,况且最赚钱的酱园还在建在那呢.
元宵节那一天林秋来带着留在村里的小风,小雨到儒园了.县里不同村里,元宵节也是一个大节,南投县非常的热闹.不但有花灯猜迷,而且几乎所有的店都开门做生意了,人山人海的.街上不时有或华丽,或雅致的轿子经过,也有斯文俊俏的书生,偶尔还有骑着马英礀飒爽的男子呢,这在村里是看不到的热闹场景.
林秋来拉着方钰敏的手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九个孩子.大家都一脸兴奋地左看看右看看,手里舀着糖葫芦一边走一边吃呢.
本来晚上看花灯最是漂亮了,但林秋来和方钰敏怕到时人多混乱孩子会丢失,还是白天为好.而且可以买些花灯回家点上,一家人在家里吃汤圆猜迷也是很不错的呢.
101
楼外楼开张那一天热闹非凡;金掌柜张掌柜本来要送一副画,一摆设什么,方钰敏和林秋来也不敢收那么大的礼。于是方钰敏提议让他们送花篮。按着现代的新开张公司门口摆放的那种三角加的花篮做法,弄两条红纸贴上‘楼外楼生意兴隆’;‘某某某祝贺’之类的。然后摆放在楼外楼门口两边,倒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由鞭炮用竹竿挑着,由二楼放下来,一连烧了三挂。震耳欲聋的炮仗声响彻了东区整条食街,吸引了无数赶集的人,游晃的人,和各店铺某些人过来凑热闹。
这时候方钰敏一声令下;小日,小月;小星挽着满满一竹篮的宣传单,菜单跑向人群,一边宣传一边向他们派发传单。而年纪大一点的小辰和小风则托着盛了小碟食品的木盘子给大家试吃,因为是免费的,试吃的人很多。阿青早有经验,他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口灿莲花似的推销楼外楼的各式美食。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很多好奇的人们就被阿青带到楼外楼那里了。
方钰敏和小明早就守在楼外楼门口接应了。店门口放了一排炭炉,木炭正红火,上面是一排的铁锅,冒着诱人的香气。这些锅里的美味就是楼外楼第一炮-鱼料理。
小明不停地把鱼料理盛在小碟子上给阿青带过来的客人试吃,顺便讲述店里新开张的优惠:本店新开张,即日起连续七天每位客人都会免费奉送一块桔酱酥饼和一份五香豆干。
无论是麻辣的,香辣的,酸辣的还是五香味的,那都是刺激味蕾和嗅觉神经的味道。再经炉火这么一加热,那股诱人垂涎三尺的味儿就更浓郁了,顺着波动的人群随风飘散。试吃过的人还想吃更多,那一小碟才一口的份量,简直连牙缝都塞不了。至于价格,比起酒楼要便宜,但比起小食店贵了一点。不过,店里正做优惠,一份鱼料理65文,奉送一杯桔子蜜茶。结账时还送一份五香豆干,还是很合算的。
把客人迎进大堂,小阳和小雨马上笑盈盈地带着客人就坐。斟茶倒水下单,动作那叫一流畅,笑容那叫如沐春风。光亮清雅的装修,统一的干净利落的制服,还有那殷勤的招待,让进了店里的食客们都很满意。
林秋来和小露在厨房里掌勺,一拿到单就立刻做菜.这些训练早已经在家里演习过很多遍了,每个人合作都已经很默契了.
一开始大家还有点手忙脚乱,但应付场面多了,就慢慢地适应了下来。大家都忙到连水都没时间喝一口。到了午饭时间,客人也越来越多了,方钰敏忙叫小明把还在派发传单的小孩子们都叫回店里帮忙。
分配任务还是按预先安排的来做:年纪小的在楼面招待客人,斟茶倒水下单,收拾和擦桌子;年纪大的就端盘子,或进去厨房帮忙。而何氏就在后院里清洗碗筷。
所有预先做好的桔酱酥饼已送完了,方钰敏不得不让小辰收银,她带了小雨到后院去把明天要送的那些半成品都拿出来放进焗炉了。
待两底桔酱酥饼焗了出来,方钰敏就把这工作交给小雨来做,她继续回到柜台核算账单收银了。
午饭时间一过,店里的客人才少了一些,方钰敏忙让大家轮流吃饭休息。小孩子们都饿了,虽然他们不时到厨房里吃几块酥饼或烙饼什么的,但由早上忙到差不多下午一点,脚不沾地的,消耗也大。
方钰敏决定今天营业时间到下午三点就关店不做生意了。一来今天才是开店第一天,大家都很早起来忙着准备了,昨晚也没睡好,今天客人又那么多,估计都累狠了。二来嘛,就是货源了。后院那鱼池里本来是两天的份量,但现在也没剩几条了。这里的市场又没有鲜鱼卖,还得通知村里的村民捕捞呢。与其一天卖完,不如悠着点。
等到最后一张桌子的客人也结单拿着五香豆干和桔酱酥饼走了,方钰敏全身放松趴在桌上了。
后院里堆积如山的碗筷还没来得及清洗,店里还得拖地清洁,厨房里也要收拾干净,另外还得点算库存的香料,调料以及粮食蔬菜……天啊!方钰敏一想起这些就觉得头痛了.好吧,这些工作有其它人替她分担,现在她更头痛的是明天,后天,大后天都还得继续啊。在村里干农活累,其实做县里开店也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人多好办事,一个时辰后终于全部都收拾整理好了。
方钰敏撑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对林秋来说:“秋来,你明天请贵叔回村里带句话,就说由明天开始咱店里每天都要三十公斤鲜鱼,就按之前说好的结算。最好明天能送一趟鱼过来,咱们打铁趁热.你也好好算算稻田鱼的数量能顶多久?再过些天春花婶家的,二哥家的鸭子应该有两斤重了吧?咱们得在鲜鱼断市之前把鸭子补上.”
林秋来走到方钰敏的身后,一边按着她的肩膀一边说:“好好好,我知道了.你也累了不要想那么多,这些事我们早就计划好了,咱按部就班,一步步来.”
何氏也说:“是呀小莲,我看你很累了,不如回家休息吧?”
林秋来听了忙低下头打量方钰敏,说:“阿青,你驾马车送你小莲婶他们回去儒园,我带小风和小露去买点东西,一会再回去吃饭。”
“好.”阿青站了起来.
“等一下,咱修改一下告示.经过今天的实践,我真的没法赶制这么多的桔酱酥饼了.”方钰敏说:“由明天开始,我们改送桔酱小馒头.这个方便,下油锅炸一炸就可以了.还要标明:限量供应,送完即止。小阳你来写告示,贴了告示咱们就回家。”
“好.”
一到家,方钰敏洗洗就上床睡觉了,她没想到开个食店这么累,比以前天未亮拉着红薯粉到县里卖还要累。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楼外楼虽然两层,但餐桌不到三十张.客人虽然多,但他们人也不少,虽然都是孩子,但手脚勤快,做得相当的好.再说方钰敏吧,她就坐在柜台打算盘收银,最了不起就是去焗了酥饼,能有多累?只是她过年时的渴睡症状并没有因为春天来了而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了.今天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所以才累惨了.孩子子回家洗洗睡了一觉就精神了.
吃过晚饭,小明和小阳进了书房里读书,其它人就坐在一起做小馒头.酥饼也做了一些,但这个只要还是留着自家吃.
天开始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