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鸡崽穿越了-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啥,热水珠子溅到头上了。”随便编个借口忽悠了一下,文琪赶紧把锅里兔肉捞出来,用凉水再洗一遍。“一锅兔肉加玉米锅贴饼,然后再煮一盆鱼丸,炒个青菜。这样可以吗?”
      郑宇忍不住挠了下有点痒的耳朵,压住突如其来的羞意,闷着嗓子说:“鱼丸是什么?两只兔子都烧了,就别弄其他菜了,晚上吃多了不好睡。”
      总觉得这像是小夫妻的对话一样。郑宇觉得自己的心跳的有点快,为了掩盖这种不正常,他用手背挡住下半脸,轻轻咳嗽一声,然后又坐在锅台后面,假装在看火。
      厨房里只剩下文琪炒菜的声音,但气氛却不会让人感觉到不适,而是有种淡淡的温馨感。
      “啊啊啊!”轩轩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文琪赶紧往调好味的红烧兔肉里加了一碗水,用锅盖盖住,就往外面走去。轩轩这次睡得太久了,估计是被饿醒的,只是今天文琪也很忙,就没记得先把他喊起来吃点东西。
      睡了一下午,轩轩的尿布也湿透了。
      “郑宇,帮忙打盆温水来!”反正郑宇经常过来,文琪使唤他的时候可不会客气。郑宇进来时瞪了一眼躺在摇床边上的大灰小灰,然后把盆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屋子里只点了两个灯笼,水的热气让这一小块地方显得更朦胧了。
      轩轩咧着嘴笑出声来,被文琪抱起来之后,就想要把脚伸进那水盆里去。
      “诶,这是给你洗屁屁的,别伸脚!还没到洗澡的时间呢。”这孩子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泡澡,一见到这个小盆就下意识乐呵。
      轩轩的裤子被脱了下来,文琪从一边架子上取下他的小毛巾,开始给他擦洗。看这尿布湿成那样,估计轩轩睡着都尿了两回了,亏他一点都没想醒。
      “饭还没做好呢,要不你帮忙抱抱轩轩?”锅里的兔肉还在炖,轩轩的晚饭也得现做,文琪总不能一边抱着他一边掌勺,要是不小心烫到他就不好了。以前她都是天没黑就做饭,那会让大灰小灰看着,孩子一个人躺床上玩也没问题。
      郑宇下意识倒退好几步,把正朝他伸出小手的轩轩唬的一愣一愣的。
      “啊!”轩轩瞪大了眼睛,似乎感受到自己被排斥了,当即就不满地喊了一声,整个身子都往郑宇那边探过去,坚持要他抱抱。
      文琪笑弯了眼,“没想到轩轩还挺喜欢你的,今天他奶奶来都没这么热情呢。”这话说的好听,其实轩轩就是不怕生,只要没感受到恶意,谁伸手抱他都是可以的。
      不过郑宇也没注意过小孩子的脾性,他看轩轩确实是在要他抱,没有害怕他的意思,就犹豫着走近了一点,试探性地要接过他。
      文琪顺势把轩轩塞进他的怀里,教他怎么抱稳了,这才带头出这边屋子。郑宇跟在她后面,出门吹灭灯笼时,回头看了一眼,朦胧的月光刚好把靠里的架子床照的清晰。那是文琪歇息的地方。
      厨房的大灯笼里有三根蜡烛,比房间里的要亮多了。文琪打开锅盖,先翻炒了一下锅里的肉,拢在一处后继续盖上盖子,让它煮着。
      轩轩一口咬住郑宇的脸——他闻到了饭菜的香气,已经很想吃东西了。文琪回头看了一眼,郑宇的脸通红通红的,好像被整个啃了一遍似的。
      “他就啃你一下,怎么脸就红成这样了?”文琪也是无语,她以前怎么不知道郑宇这么会脸红啊,而且轩轩刚咬了他一下,马上整张脸都红透了,这反应速度已经超过正常人范畴了吧。
      没再去管他们,文琪托腮思考要给轩轩做什么吃。她总想着要给孩子做营养均衡的饭,可轩轩今天白天只吃了两碗瘦肉粥加蛋黄,晚上得有点变化才行。
      鱼丸是文琪今天早上做好的,之后浸在凉水里,大概可以保存两天。她第一次做鱼丸,调味料放的比较少,味道偏淡,给轩轩吃三个左右是没问题的。
      既然郑宇觉得晚上只要一锅兔肉就够了,那鱼丸就只拿几个给轩轩做糊糊吃吧。文琪去水里捞了三个鱼丸,把它们又剁碎了,放到小铁锅里。
      让郑宇抱着轩轩离远点,文琪这才从烧火口里取出一些木炭,放到煮火锅用的炉子里。现在两口锅都被占用了,她只好把火锅当小锅用,好让轩轩早点吃上东西。
      在锅里水沸腾之后,里面的鱼丸碎也差不多煮的稀烂了。文琪往里面加了点熟玉米粉和米粉,在搅成均匀一锅糊糊之后,又切了蔬菜碎末加进去。
      色香味俱全的糊糊就大功告成了!这锅糊糊煮的稍微多了点,文琪往轩轩的专属碗里盛了大半碗,然后就把一锅糊糊盖好盖,放到锅台一边晾着。
      这会兔肉也煮的差不多了,文琪掀开锅盖,扑鼻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里。轩轩又想咬东西,这次郑宇躲开了,没被啃一脸口水。
      “我要做锅贴饼,你会喂小孩吃东西吗?”文琪拿出一小盆玉米粉,一边和粉,一边问郑宇。
      郑宇怎么可能会带小孩,可他又想帮忙,只好支支吾吾不回答,直接伸手去拿轩轩那个小碗。文琪把勺子也放到碗里,嘱咐他要把糊糊吹凉了才能喂。
      轩轩大概是饿的狠了,在文琪开始往锅里糊锅贴时,他已经吃完了这一小碗糊糊。这次鱼丸里有点盐味,把这锅糊糊弄的很是鲜香。轩轩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吃过最好吃的糊糊了,他小手一拍,表示还要吃一碗。
      饿了一下午,晚上吃两碗也是应该的,文琪又给他加了一碗。可等锅贴做好,她开始撕下这些饼子后,轩轩居然又想再吃一碗。
      “不行,晚上吃多了睡不着。”本来就睡到很晚才醒,要是吃三碗糊糊,别说睡觉了,晚上会不会撑的肚子疼都是一个问题。
      文琪把锅里剩下的那一点糊糊倒进大灰它们的食盆里,然后把锅子清洗一下,去装大锅里的兔肉。轩轩目睹这一系列过程,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他的口粮居然被倒掉了。他瘪着嘴,酝酿着要大哭一场。
      “香不香?”文琪拿着一锅兔肉,兔肉往轩轩面前凑近了一点,等他闻够了这香气之后,才又把锅拿走,放在之前弄好一大盘锅贴饼旁边。“你长大后就能吃更多东西了,喜欢哭是长不大的哦。”
      轩轩吧唧一下嘴,把头埋进郑宇怀里,委屈巴巴地忍住了哭意。
      文琪又炒了一大盘青菜,洗好锅后,这才往煮菜的锅里加上水,往里面放进去之前留下来的那部分兔肉,再加了点切碎的鱼丸和早上剩下的饼子。等他们吃完后,这锅里煮好的东西就是大灰小灰的口粮了。
      “把轩轩给我,你专心吃饭吧。”文琪接过轩轩,让郑宇自己盛饭。郑宇吃的多,怀里抱着小孩的话,可能会影响他吃东西。
      这次晚饭吃完,放现代估计都是快八点了,村里大部分人家已经熄灯睡下,让青阳村显得很安静。文琪拒绝了郑宇帮忙洗碗的提议,让他早点回去休息,明天是荒山改造的最后一天了,他这个主事人有得忙呢。
      夜里的月光算是给力,以郑宇的眼力,即使不用火把,也能好好回到自己家里。文琪目送他走了好远,才回去给大灰小灰喂食。
      轩轩晚上吃的有点多,精力很旺盛,文琪把大灰它们的晚餐弄出来之后,本来打算马上洗碗的,可轩轩闹着要跟大灰它们玩,让文琪放不开手脚。
      “你这还不会走路呢,就这么熊了,要是再大点,我真得累死……”拍着轩轩的背哄他时,文琪突然想起来,轩轩已经快一岁了,可是她还没开始教他走路。
      明天要给郑宇帮忙办席招待雇用的村民们,之后还要开始准备金银花树移栽地,八月底要开始移栽金银花树,以及培育新的花苗……事情多着呢,她家只有她一个人,难免会忽略点什么。
      “我后天去找下谢四叔,让他帮忙打一副学步车吧。”院子里的地面很平整,木质轮子裹上兽皮后在地面上滚,也不会又太大的颠簸。她抽空把这学步车的大致外形画下来,以谢老四的手艺,肯定能顺利做出来的。
      等大灰小灰吃完饭,文琪把轩轩送到房间里去,让它们看着轩轩,自己这才有余力去洗碗。收拾好厨房,文琪烧了一锅热水,先给轩轩洗了,才能轮到自己,不然换好的衣服又会被弄湿。
      文琪把轩轩抱到大床上,本来打算等轩轩玩累了、睡着之后才去睡觉的,可今天她有点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轩轩也没闹她,自己觉得冷了就钻到被子里,文琪早上醒来时差点没找到他。
      新的一天开始了,荒山的梯田将在今天完成最后的改造工程。

      ☆、第23章

      都来看热闹
      郑宇请来帮忙的人,都是二十到三十多岁的壮年。他们看着一座荒山在自己手下变成这副梯田模样,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自豪感。
      青阳村的村民们也一直关注着这件事,去外村走亲访友、或者去镇上买卖东西时,都喜欢跟人吹嘘这个梯田。好些人都知道今天是梯田完成的日子,郑宇他们去给最底层梯田边缘加固时,一些村外的人都来看热闹了。
      胡婶、宝婶都到文琪家帮忙,她们今天要弄一桌宴席,让村长、被雇用的村民们、其他帮过忙的人们都吃上一顿好的,宣告这次“大工程”的成功。只是她们还在商量要不要蒸包子的时候,村长急急忙忙过来了。
      “郑宇说他们那边午时之后不久就能结束,你们能把晚饭提前么?”
      村长这话说的就奇怪了,荒山那边午时结束工作,那离晚饭时间还早着呢,要是提前到午后,这还能叫晚饭么?胡婶瞪了村长一眼,“你瞎参合什么呢!”
      “镇上府衙要来人了,知府和师爷带着几个衙役,大概午时之前就会到咱村里。你们把饭菜在未时之前弄好,虽然早了点,但刚好可以请知府他们一起过来吃。”
      在村长看来,这可是一个难得可以跟知府他们拉近关系的机会,郑宇他要养花做生意,要是能得到知府的一点点照拂,很多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至于知府他们为什么要过来,村长也只是有一点猜测,可又不敢确定。听说这梯田的想法还是文琪提出来的,如果知府和师爷觉得这个想法很好,是不是会给文琪一点赏赐呢?
      村长看了文琪一眼,微微皱着眉头。他倒不是不希望文琪得到奖赏,可要是文琪的身份地位、身家都完全超过了郑宇的话,他们两个的事情就不太好说了。
      文琪没注意村长在那想什么,这会才通知让早点把饭菜弄好,那菜单就需要再斟酌一下了。
      “本来打算做大包子,是因为他们干完活会很饿,可知府他们要过来,端那些大包子上桌也不好摆盘……”文琪跟胡婶、宝婶商量着,“我们多做几种口味的馅料,然后把包子做小一点吧。”
      不同馅的包子做成不同的形状,或者在褶子中间放一点馅做记号。包子是宴席的主食,确定了红豆馅、咸菜粉丝馅、韭菜粉丝馅、肉豆腐馅、鱼肉馅五种馅料之后,文琪拿出五个汤碗,开始制作包子馅。
      主菜是红烧兔肉、鲫鱼鲜汤、大盘鸡,配菜有河虾炖蛋、炒青菜、韭菜豆芽。村长从他家搬来一张大桌子,也放到文琪家堂屋里。加上知府和师爷,这次吃饭的人刚好有三十个,他们都是男人,文琪跟胡婶她们就三个女的,上桌不好避讳男女距离,所以就自留了足够的饭菜,三个人直接在厨房里吃。
      把这些计划好,村长就去村子路口那等着知府他们过来。
      以前各村村民也会在山上开地,他们知道山地的坡度会影响作物生长,就把要种东西的那片地弄成水平的。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想过,居然有人会把整座山都弄成一层层的平地,专门用来种东西。
      在巳时即将结束时,两个衙役赶着马车,带着知府和师爷到达了青阳村。
      村长迎上去,要搀扶车上的人下来。知府看到是老村长,笑着挥挥手,“得了喂,我的胡村长。你这一把年纪了还来搀扶我这个青年人,说出去人家要戳我脊梁骨呢。”
      师爷先行从车上跳下来,然后扶了知府一把,“张大人你也该服老了,五十多岁的人还非得说自己是青年,那真正的青年们要怎么自称才好呢?”
      这两个官都是亲民的,村长经常去府衙办事,跟他们算是熟稔。
      “胡村长,麻烦你带我们去看看那梯田去。”张知府拍拍村长的肩膀,让他走在前面,然后感叹道:“那山虽然不大,可我没想到你们村刚有人把山承包下来,马上就办了这么一件大事。哈哈哈,后生可畏啊!”
      村长带着他们走到山下,从这个角度看,那一层层的梯田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宫殿一样,只不过外墙是泥土所构筑的,稍微显得寒掺了一点。
      但知府他们不是没眼光的人,他们从这个梯田上,看到了对农民很有用的东西。他们或许不能把整座山改成这样的梯田,可在山体的某一部分开出这样的梯田,让村民们的土地集中在一起,既能避免到处挖地影响山上的土质,又能避免村民们要在不同地点的土地上往来,减轻了他们劳作的负担。
      “承包这座山的小伙子是叫郑宇吧?”师爷问,“他是想在上面种什么?”
      师爷爬到一层梯田上观察了一下,觉得这样不宽不窄的地种什么都不是很合适的样子。
      村长跟知府也从预留的台阶那走上去,村长跟郑宇打个手势,让他们干他们的活,不用管这边,然后才跟师爷解释:“他是听了村里一个姑娘的想法,打算种金银花,然后制作干花卖给药房里。”
      师爷轻轻一皱眉,“金银花?”他记得不错的话,这玩意可不好挣钱。
      唉,有点浪费这么好的心思了。师爷这么想着,可也没说什么。他知道,对于村里的人,他们或许觉得一年挣个十几两银子都会很满足了。
      最近朝堂上有了点风声,皇帝似乎想要禁止使用银两购买物品,让银票全面替代真金白银。前朝皇帝也提过这个想法,但当时的大臣强烈反对,最终没有推出这个政策。但他们也渐渐发现银两的价值变得越来越低了,这次皇帝提出只使用银票做买卖,朝堂里竟然没几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这件事目前只有官员们知道,大概等今年过去,明年第一个放出的重要皇令就是这个。现在的银庄已经开始禁止大量兑换现银了。
      师爷愁着一张脸。这样的政令一出来,受到影响最大的肯定是村民们。城镇的人们已经习惯了高支出,也不会把一两银子看成大的财产。但村民们习惯了自给自足,等他们意识到自己攒了一辈子的家产根本就不值钱之后,那种心里的落差会不会使他们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呢?
      “想什么呢?”知府推了推师爷,把他从沉思状态中拉了出来。“走,我们爬到最上面去看看。”
      为了方便管理,这台阶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都有上去的小台阶,直到上层变小了,才只做东边这一个。知府乐呵呵地顺着阶梯走上去,一边走,一边说:“要是这里都种满了花,在花季来跑一趟倒是不错的消遣。”
      师爷眼前一亮,对啊,就算这金银花赚不了钱,他也可以找那个郑宇谈谈,叫他开放花田,让镇上或其他地方的闲人们可以过来玩。人一多,青阳村就能做点别的生意赚钱了。
      知府、师爷他们一路走上山顶,居然不怎么累。从山顶上看着山下劳作的那些人,还有散乱在各处看热闹的人,知府仿佛看到了这里有了新的生机。
      青阳村山好水好,这一点让青阳村的人们一直都过着相对不错的生活,可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对更好生活的向往。除了文家那些人是外来的,还保留了想多赚钱的习性在,其他的村民们,要么只顾着让后辈多读书,要么就只想着在土地里混吃喝一辈子。
      他们该有改变了,这座奇特的梯田山或许是个契机。
      山顶上的风比较大,村长和知府的年纪也不小了,师爷让他们俩感叹了一会,就催促他们赶紧下山去。
      村长紧跟在知府后面,“张大人,过不久这些梯田就能全部完工,我让办席的人把宴席提前了,你跟师爷也留下吃一餐饭吧。”知府上任有二十多年了,但也只来过青阳村三次,上一次还是这荒山大火时来的。前两次过来都是有不好的事,谁都没心情搞宴席,这次是凑巧了,刚好留知府吃一吃青阳村的饭。
      “好,我这刚好有点累了,先去坐会吧。”知府心情很好,大有“你们说什么我都答应”的架势在。
      村长带着知府他们去文琪家,让自己媳妇赶快泡壶茶来。因为郑宇家没怎么收拾,文琪又经常参与改造荒山的事情,所以最后把宴席地点定在她家了。
      切糖还剩一点,被撒上芝麻粉之后也不粘手,文琪家没有合适的点心,只好拿一碟子切糖算是个意思。好在知府并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还煞有介事地点评了一番。
      “这东西香、脆、甜,比起软绵绵的点心又另有一番风味啊!”
      现代有人很喜欢切糖,有人嫌它太腻,但它无疑是糖果界不可被取代的一部分。镇上那个糖店老板能预见到这种糖会很好卖,但他被文琪说的买断吓到了,最近还在一直找合伙人呢。
      知府对这件事也稍微听说了一点,要是不出什么差错,这青阳村还要出一件大好事。

      ☆、第24章

      糖店老板来了
      这次的荒山改造工程,在七月份就宣告了大成功。
      文琪跟郑宇被村长引荐给知府,跟知府他们混了个脸熟。那天的宴席在午时中便开始了,不过因为劳动力们能吃,即使饭点提前的太多,但最后桌子上还是没剩下什么菜。
      包子是管够的,最后还有五十多个包子剩着,文琪让宝婶、胡婶还有郑宇三家都分了点带回去。鱼汤剩下的残渣只能倒掉,其他的剩下的也不多,用清水煮煮去掉味道,能给大灰小灰当菜吃。
      没了荒山的事,郑宇突然闲了下来。他把之前带回来的兔崽子养活了一部分,刚好趁着有闲工夫,给它们在院子里砌一个窝,免得它们长大了打洞跑掉。
      在郑宇给兔子搭窝的时候,文琪去找了谢老四,拜托他给轩轩做一个学步车——为了尽量让工艺简单,文琪只是让做最简单的那种,就像把一个小椅子的中间掏出一个洞,在上面缝上柔软的布匹,代替原来硬质的木板,好让小孩子的腿不会被磨伤。这个一点难度也没有,谢老四要花费大量时间的,是需要手工磨出四个小轮子出来。
      过了几天,郑宇突然兴冲冲地跑到文琪家来,说他给兔子搭了窝,让她带轩轩去玩兔子。
      文琪嘴角一抽,莫名把郑宇脑补成一个长得长耳朵的大兔子,一边蹦蹦跳跳,一边笑着招呼客人:快来啊,我家有好多兔宝宝,你们快来跟我宝宝玩啊……
      “好辣眼睛!”文琪这次被自己的脑补雷到了。不过她暂时没什么要忙的,觉得去看看也不耽误事儿,就抱着轩轩往郑宇家走。
      大概老天不想让她闲着,文琪出了院子门,刚走不到几十步,后边突然有人喊住了他们。
      “姑娘,等等!”
      文琪回身望去,隐约看到好像是那个糖店老板。她之所以隔了老远还能认出来,是因为这个老板特别喜欢暗红色布料,还总在头上带着同色的方帽。
      糖店老板的姓也很好记,他是卖糖的,同时也姓糖。这次他来找文琪,估计是想好要不要买切糖方子了。
      “呼呼”,唐老板小跑到文琪跟前,抹了一把汗,喘了好长时间的气,才能完整说出一段话来。“姑娘,关于上次你说卖切糖方子的事情,我去找了愿意跟我一起制作切糖的人。只是我有个提议,不知道你愿意考虑一下不?”
      他还有提议?文琪眨巴一下眼睛,心里略无语。这买个方子多大点事啊,怎么找了合伙人还拿不出几百两银子呢!难不成镇上人其实也很穷,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唐老板可不知道文琪在想什么,他又擦了一把汗,接着说:“我们先给你五百两银子,算是保密费,只希望你不把这个方子透露给别人。”
      文琪掏掏耳朵,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保密费都能直接给五百两了,那还要再犹豫什么?
      “宁安城的方老板跟我家合作,一起先在武泰镇开个作坊,打算做出一批切糖来,试试看好不好卖。”唐老板接着说,“因为不知道你做切糖的工艺,所以我们暂时也没法确定价格,不敢一开始就生产很多。”
      他们是生意人,有时候想求稳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现在不是什么好时机啊,文琪抬头望望天,无奈地说:“唐老板你自己是做糖生意的,应该知道无论是什么糖,在天热的时候,都容易化掉沾手。我这切糖的做饭有些特殊,但仍然改不掉天热会化的这个特性。”
      在现代的时候,切糖平时的销量很一般,只有过年前后那段时间卖的很多。一是很多人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