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鸡崽穿越了-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的肉食。
      山洞是他的另一个家,郑宇想着自己好像在那里留了一些工具,就打算先去查看一下。
      可等他按照自己的记忆,到了山洞附件时,渐渐察觉了不对。
      山下人家都觉得猎人是绝户的行当,所以基本没人干,这山腰往上的位置可能会有猛兽,村里人从来不往上跑。这也是郑宇安心把山洞当成自己家的原因。
      郑宇走过山腰位置后,明显发现这里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等离山洞再近一点,他甚至能看到一条条被走出来的小路,还有明显被规划过的田地。
      有人在这里生活——发现这一点后,郑宇有点生气郁闷,还有点好奇。山上可不是那么好待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这里住下了。
      带着这点好奇心,郑宇走到了洞口前。
      洞口被一个大竹门掩盖住了,竹门朝外的方向,还斜着一根根被削尖的竹枝。
      郑宇一挑眉,他记得自己在洞里面放了自己的东西,别人占据了这里,他就算进去查看,也是占理的。所以他直接拉开了洞口那扇竹门。
      等适应了一下洞内外不同的光线,郑宇小心地走了进去。
      洞口石壁被人打磨过了,甚至在靠近洞口的那一米多位置,还被新主人放了几个花盆,里面种着大葱。
      郑宇眼角一抽,心里却突然对这个人没了什么恶感。能弄出花盆种大葱的人,应该不是什么坏人。
      再往里走,一股淡淡的臭味钻进了郑宇的鼻子,让他皱紧了眉,心底刚刚产生的那丝好感也不见了。
      但臭味并不是主人不爱卫生造成的。郑宇发现了里面的几个鸡圈,每个鸡圈里都养了十几只鸡。在山洞里养鸡,还能把味道保持在这个淡臭以下,只有主人足够勤快才行了。
      郑宇皱起的眉头松了下来。
      除了大鸡圈实在显眼,洞里其他的改变也很大。
      比如说那些奇形怪状的陶罐,还有大大小小的竹编物品。陶罐各个都丑,没一个能拿出去见人的,可郑宇掀开几个罐子看了看,发现里面装的都是粮食。大竹筐倒是编的不错,只是因为长期用于装木炭,都变黑了。
      洞里还有竹制的凉床,软木藤编的藤椅,竹子配合藤枝组编的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很好看的竹篮,里面装着一些干货,但是郑宇看不出来那是什么做的。
      另外山洞靠近大水坑那边,被搭了一个简易灶台,比原来随意弄起来的两个架子好看多了。山洞石壁上凹凸不平的地方也被新主人完美利用了,突出来的地方可以挂干鱼,或者装满杂物的小篮子。
      郑宇摸摸鼻子,努力地回忆这个山洞最初的样子。本来上山前他脑海里还有印象,可现在被新景象一冲击,他完全想不起来山洞最初的模样了。
      “这才是过日子吗?”郑宇从小就没被女人照顾过,这样井井有条又温馨的环境,是他从未体会过的。
      大概是这里的一切都透露出一点,新主人是真的想好好过日子,所以郑宇发现自己留下的被褥也被用了之后,并没有生气。他觉得新主人大概是遭遇了一点困难,不得不进山求生,发现这个山洞没人了,这才占为己有了吧。
      在郑宇想着山洞新主人会是什么人的时候,洞口传来一阵叮咚响。那是挂在门口的竹筒串,只要门一开,小竹筒们相互撞击,就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文琪跟大灰小灰一起走到竹门前,深吸一口气才拉开了门。
      她还没想好要怎么跟里面的人对话,可她不想失去这里,至少暂时不能。
      大灰小灰率先跑进洞里面。
      郑宇看见是两头没成熟的狼,眉头下意识一挑,手也探向腰间的匕首。可紧跟狼身后的脚步声让他放弃了攻击的意图。
      这脚步声能透露出来,主人也就是个普通人,而且个子不大。
      等文琪的身影出现在郑宇面前时,他整个人都僵硬了。他没想过住这的是个女人啊。
      文琪能看清男人面孔时,就定住不动了,唯独大灰小灰不停地对郑宇吼叫着。
      说实话,文琪心里底气也不是很足,她虽然在这住了四年还是五年了,但是这山洞本来是属于人家的,她拿来用了,还给改造了,现在人家主人回来,她总不能咄咄逼人地让人家滚吧。
      郑宇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如果文琪是个男人,他可以先跟他开个玩笑,然后在这蹭点吃喝,就当成是哥们,以后他上山打猎,在这借宿几天,用猎物当住宿费,还能多个人聊天……但文琪是女的,他现在坐在这藤椅上,都觉得屁股烧得慌。
      大灰小灰吼了一会儿,见主人没什么反应,两只狼相顾一眼,就走到文琪脚边蹲下了。
      现场的气氛十分尴尬。郑宇特别想飞奔出去,可文琪站在去洞口必经的位置上,他也没法动。
      到中午了。现在正是阳光最强的时候,水坑上反射出来的光也亮了一些,把人脸照的清晰可辨。郑宇微微一眯眼,总觉得文琪的面孔有点眼熟。
      “你是文家的人?”郑宇试探着问了一句。山下就四种姓氏,郑、胡、谢、文,其中郑家人最多,但胡家人最出息,谢家人安安分分,文家人是不到百年前迁过来的,人口也不少,但跟村里关系都淡了一点。
      之所以问文琪是不是文家人,实在是因为她的长相很具有文家的特色。跟村里其他人不同的是,文家人几乎都是大双眼皮,而且眼皮比较“肿”,一到年老就会下拉,让大眼睛的外侧被挡住一点。另外,文家人的耳朵大多都很小。
      这两点特征,文琪恰好都占了。
      郑宇眼角一跳,想起来一件事。在他即将去参军的时候,文家收留了一家来投靠的亲戚。只是后来那夫妻俩都死了,还是病死的,剩下那个女儿也生了一样的病。文家老太太怕这病传染,就狠了狠心,自己带着这个女孩子进了大山,把她丢在了山里。
      村里人不能说文家老太太做错了,但也不愿意提起这件事。那毕竟是一个小孩子,她还病着。可若是文家把她留在村里,万一她把病传给了村里人,这不是作孽么。
      那女孩子当时也就十岁左右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用超快的速度写完了五年,才总算让男女主在第三章碰了个头

      ☆、第4章

      跟我下山吧
      听到男人问她“是不是文家人”的时候,文琪满脸茫然。但好歹人家先开口了,为了不让气氛又变得沉默、尴尬,文琪打算把话接下去。
      “我叫文琪,你说的文家,是哪家?”
      郑宇有点想从椅子上站起来。他坐着、文琪站着,感觉像是欺负人似的。但是他又怕突然站起来,反而会吓到文琪,所以只是在椅子上挪了下屁股,就继续坐着说话了。
      “听说你被家里人带过来时,都没清醒过,不记得他们也是情有可原,”文家这件事,可是村里唯二的两件大事,另一件就是郑宇被小叔推出去参了军,所以郑宇对事情记得还蛮清楚的,“没想到你能在山里活下来。当时文家老太太也是无奈,他们家若是不想收留你们家,一开始就不会留你们,只是你们生的病太吓人了,她怕连累家里和村里人,才把你丢进山里的。”
      郑宇把事情给文琪慢慢解释,而文琪是一脸懵逼。她是直接穿越来的好不好,怎么跟这里的本土人扯上关系了?
      “我回来后,听说文家那个老太太已经死了,自从把你丢进山里之后,她心里总是愧疚不安,没多久就病得下不来床……唉,”郑宇看看这山洞,又看看文琪,“要不我带你下去见见文家人吧,你一个女孩子,总生活在山洞里也不安全。”
      郑宇在山洞周围埋了几百小包的雄黄,但这东西时间一久也就失效了,文琪在山洞里存了这么多食物,迟早会引来各种动物的。这两头狼还小,不堪大用。
      文琪很想下山看看,但是山洞里还有一群鸡,没人看着不知道会不会饿死。她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之后,郑宇也没什么办法。又不是几只鸡,这里五六十只成鸡,他们俩总不能一人背个几十只下山吧。
      “你能先等等吗,我做个小装置。”现成的鸡食还是很充足的,文琪只要保证定时喂鸡就可以了。
      郑宇摸了摸鼻子,站在一边看文琪忙活。他对现代自动化的东西一点都不了解,等文琪做出来一个简易的自动倒饲料的系统出来后,郑宇是懵逼的。
      喂食系统利用了杠杆原理。墙上面挂着个大竹筒,里面的沙子漏出一定量到下方的小竹筒中时,小竹筒的重量会带着杠杆往一边倾斜,顺便就把堵住“饲料桶”的木板给拉开了一点,让里面的鸡食可以漏到下方的饲料盆中。而那个装了定量沙子的小竹筒,也会因为倾斜而落地,使得杠杆返回原位,紧靠着原来那个小竹筒的新竹筒,会替代这个竹筒的位置,开始新一轮的计时。
      文琪做好一个系统之后,试用了一下,效果还可以。
      而对于旁观全程的郑宇来说,这一切一点都不正常。每一个环节他都看明白了,可他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文琪能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这是人类能想出来的技术吗?要是鸡能这样养,那还要人干嘛?
      疑惑归疑惑,郑宇并没有开口问什么,毕竟他跟文琪还不太熟。
      “要再做三个一样的东西吗?我来帮忙吧。”他一个大男人,可不能一直看着文琪一个女孩子忙活。
      等四个喂食系统都被装好之后,已经到了天黑的时候了。晚上下山不安全,他们得等天亮再动身。
      山上没有其他人,郑宇觉得跟文琪两人单独相处挺不好的,所以天黑之后,他就自己到洞口外面坐着去了。春天的晚上还很冷,文琪好说歹说,才让郑宇在洞口位置生了一个火盆,用大皮子裹着睡了一夜。
      早上给四个鸡圈的鸡都喂了食,又给添了一大盆水。在出洞之前,文琪才拉开大竹筒的挡板,让沙子开始慢悠悠地往下落。每个系统大概可以喂食六次,足够撑三天了。
      郑宇在前面开路,文琪用旧竹篮装着两只绑起来的鸡,紧跟在他身后。而大灰小灰是跟在文琪后面,还背着两个小篮子,里面装着没处理的兔肉。
      多亏了经常跟大小灰说话,文琪跟人交流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偶尔有点饶舌罢了。她还没见过这里的社会,初次下山,开始是有点兴奋,可越往山下走,她就越紧张了。
      “你们村子里的人好吗,他们会不会讨厌外人啊?”文琪终于忍不住直接问了。
      郑宇用木棍拍开会割伤人的草后,回头看了一眼文琪,才回答说:“放心吧,青阳村四大姓,只有我们郑家某些人不好惹,至于其他几家,”他顿了一下,“胡家一直是出村长的,后辈读书也比别人多,很少跟村里人生事;谢家大多都是老好人,文家先辈攒的底子厚,家里也有做生意的,虽然没什么大人物,但日子过得比其他村人都好,自然不会找别人麻烦。”
      “那你们村子里人很多咯?”在古代,一个村子是一个集体,同姓氏的才好被管理,这青阳村四种姓氏,各有各的族谱,一旦出点什么事,就很难处理好了。而且四姓人家都相安无事,说明他们的人员差距并不大,这个村子应当有不少人。
      青阳村里有多少人家,郑宇还在真记不清了。他跟村里人的来往也不多,只是记得比较出名的那几户。
      郑宇停下来想了一想,才不太确定地说:“我们村子确实不小。武泰镇的其他村子,像金明村、杨东村、贤郎村、宁口村、苏元村这些,听说都没我们青阳村大,人口很少有超过我们村子一半多的。至于具体多少人,我好多年没回来,现在也搞不清了。”
      听到郑宇说他很多年没回来,文琪看了看他的脸色,有点迟疑地问了一下,“你是出去谋生吗?”
      郑宇嗤笑了一声,说:“多亏我那名义上的小叔叔厚爱,我十二岁多就去参军了。去年我手脚都中了箭,小半年没法动弹,我们将军可怜我这么大还没个家,干脆给我算在不能恢复的伤兵里面,给我一些补偿后,就让我回来了。”
      原来一个小村子、一个小家庭也会有勾心斗角的事。文琪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一生,突然庆幸自己从没遇到过坏人。
      被算计送去参军这个事,是郑宇的家事,文琪不好评论,只好说了句“平安回来就很幸运了”,然后保持了沉默。她虽然还有好多问题,但这会说什么都不太合适的样子。
      “快到了。”郑宇提醒一声,然后突然指了指一个方向,对文琪说:“看见在山脚找野菜的那两个女的没?她们是我爷奶家的,你别跟她们来往,虽然我几个婶子、嫂子不一定是坏人,但至少我知道老郑家是不好惹的。”
      文琪听话地记住了那两个女的的长相,从年龄上看,应该一个是郑宇的婶婶,一个是他的嫂子。郑宇被亲爷奶、叔叔坑去参军,说心里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所以文琪也能理解郑宇不喜欢郑家人。
      而且郑宇十二岁就被弄走,说明能给他撑腰的父母亲都使不上力,可能是生病或者故去了。有了这个猜测,文琪就没去问郑宇的家庭状况。
      山脚两个女人瞧见是郑宇回来了,顿时眼疾手快地收拾好东西,头也不回地回家去。她们一路走,嘴上还没闲着,“那郑宇回来时不是一个人吗,这会怎么带了个姑娘?”
      年纪大的女人很想再回头看一眼,但是她不太敢。听到媳妇说有个姑娘,她才确定自己刚刚没有看花眼,“不会是他自己找的媳妇吧?我还打算找个婆子,把我娘家外甥女说给他呢。”
      小媳妇一听这话就闭了嘴。她嫁进来有五年多了,还能不知道婆婆娘家人的脾性?要是郑宇愿意取何家的小姑娘,她都能把自己头当球踢。
      后边的郑宇看那两个女人跑了,面上露出点爽快的神情。他知道郑家人怕他,但是他就是不主动去找他们麻烦,要他们一直这样怕着他、避着他,省的凑近了让他心烦。
      “走,我先带你去见下村长,然后再去找文家人。”要是以前,郑宇肯定会直接带着文琪去找文家人认亲,但他在军营生活那么些年,习惯了大小事先向长官汇报。这村里多了个生人,先去找村长总归是最合适的。
      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在村里没什么大事的时候,他也就跟平凡人家一样,在家做点小事,带带孙儿。
      在郑宇带着文琪到村长家的时候,村长正坐在门前石墩上,看着小孙子在一边玩泥巴。
      “村长,我带个人来见见你。”郑宇跟村长打了个招呼,就示意文琪走上前来。
      文琪不知道要怎么跟这个人说话,只好求助地看着郑宇。
      郑宇一拍脑袋,帮忙代她解释,把他认为的前因后果跟村长说了个明白。文琪长相确实很像文家人,她也说了她的名字,正是叫文琪。村长记性不错,还记得那年过来的文家三口人的姓名,他们家的户口文牒至今还放在他这呢。

      ☆、第5章

      是巧合还是注定
      村长回到自己屋里,去把文家人寄放在他这的东西都取了出来。
      平王朝的人口管理很严,每个人出生后都要去当地府衙登记,要是后来往别的地方迁移,还得到新地方的府衙补办新的身份证明文书。
      当初文家三口人,只说是在老地方得罪了人,待不下去了。想起来文家有一房亲戚在武泰镇,他们便过来投奔。只是路途遥远,一家三口子都是没受过苦的,竟一齐生了病。
      大夫说不出来一二三,只好让他们将养着。青阳村的文家人收留了这这一家,本以为他们只是累着了,很快就能恢复,没想到夫妻俩先后撒了手。这把文家人吓得不轻,他们当初就是因为疫病,这才搬迁到偏远的小镇里的。
      文家三口人带来的财物还在文家收着。身份文书、文家人给代。办的地契等等,都在村长这。在这一家人都故去之后,村长总觉得心里憋得慌,所以并没有去镇上的衙门登记这一家人的死亡。
      “还好我没急着去登记,”村长将一个布包递给文琪,“给,这里面有你爹娘以及你的身份文书,还有来这之后,他们摆脱文家人购置的地产。至于他们有没有其他遗留的物事,那你就要去找文中平家了。”
      文琪知道自己不是他们口中的那个女孩,可现在她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身份文书,要是她没有,做什么都不方便——她在心里对这一家人说声冒犯了,然后接过来村长给她的布包。
      “谢谢村长,这个是我养的鸡,送给您当下酒菜。”知道下山要找人,文琪特意绑了两只小母鸡,本来是打算送给文家人和郑宇的,结果他们先来找了村长,她就送一只给村长。
      村长不想接这个礼,说实话,要说他这辈子心里对谁有所愧疚的话,一个是郑宇,另一个就是文琪。这两个都在他眼皮子底下出了事,但是他没办法阻止。现下这两人都站在他面前,他哪有脸收人家的礼物啊。
      “村长你就收下吧,她跑山上山洞里住了几年,养了好些鸡。这会要到村里住,那些鸡还不好伺候呢,你就给她消耗一只。”郑宇这话一出口,文琪满脸黑线。谁会嫌家里养的鸡多啊,这是一种财富象征好不好,文琪还打算攒鸡蛋卖钱呢。
      村长好笑地摇摇头,“你这小子,从小就不会说话。”他知道郑宇没有恶意,只是郑宇从小跟着闷葫芦一样的爹生活,再大点又去了老油子特别多的兵营,讲话做事就有些随意。“文小闺女你别介意,他说话不过脑子,你不放心上就得了。”
      文琪把用草绳捆好的母鸡放到地面上,对老村长鞠了一躬,“今天麻烦您了,这个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要是往后我有什么不懂的,还是要来请教村长。您要是不收的话,我以后就不好意思来了。至于郑宇,多亏他发现我,我才能回到山下来,他是个好人,他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
      “唉,”姑娘都这么说了,村长只好喊自家老婆子出来,把这只鸡给捉进鸡圈里了。这鸡过段时间就能生蛋了,他可不会没事杀了吃,那多浪费啊。
      拿到了重要的“身份证”和“房产证”,文琪紧接着被郑宇带去找那个文中平。
      目送两个年轻人离开,村长媳妇用手肘捅了村长一下,低声问:“那闺女也不小了,我看她能被郑小子带下来,也是缘分。郑小子快二十了,家里又没好长辈,不好讲亲,不如……”
      “行了,你别老操心这些事。”村长瞪了自家婆娘一眼,“这文家闺女年纪也不小了,若是她喜欢郑宇,自然会成的。你要是去参活一把,反而让人家两个年轻人不好意思来往。”
      村长媳妇把鸡圈门一摔,气哄哄地说:“就你对这些弯弯绕绕最明白,怪不得年轻时勾的一群黄花大闺女来相看你!”
      “你咋又拿这个说事啊,我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那是误会。我不是一准备好成亲的东西,马上就去你家提亲了嘛,你说的那些姑娘,我自己都没一点印象,亏你记得这些年。”
      刚回家的村长媳妇冷不丁吃了一嘴狗粮,一脸冷漠地走回自家屋里了。
      村长家的琐事暂且不提。郑宇跟文琪已经到了文中平家,便让大灰小灰先在外面等着,自己去找主人家。
      文中平是文家老太的小儿子。文老太生了四个孩子,只有最小的是儿子,因为闺女都外嫁了,所以家里的什么重要东西,文老太都交给了文中平。
      听郑宇说文琪是被文老太送进山的那个女孩后,文中平也是沉默良久。他本想说些什么,但目光落在文琪手里提着的旧篮子上之后,他的手颤抖了一下。
      这篮子是他家的。当初文老太让家里人把那对夫妻下葬,自己背着文琪上了山,手里就是提的这个篮子。但凡文琪有点好转的兆头,文老太也不会怕的把她送进山。
      本来文老太是要把文琪丢进一个石洞里的,那是青阳山上很有名的一个无底洞。但是她摸摸这孩子还有气,终归没忍心,选择了把她放在向阳的坡上,给她裹上了厚棉被,又留下了一篮子干粮。
      她心里还是抱着点侥幸心里。几天之后,她想了想,又去了那个山坡上找文琪,可那里只剩了一床棉被,别的东西都不见了。这次之后,她回来才因心病而病倒。
      “我娘心里一直很愧疚,所以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妹子你能答应不。”文中平对文琪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确实是他娘把文琪给扔到了山上,可另一方面,也是她间接导致了他娘的病故。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这是文家人的处事原则之一。文中平只是纠结了一瞬,立刻就做出了决定。
      “你们一家刚到青阳村落脚,就先后病倒了。我们也没具体问你家来历,只是你父母带来的家底不薄,在他们死后,我们把这些东西陪葬也不合适,被朝廷发现是要处重刑的。所以这些年我就一直保管着这些东西。”
      文琪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