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鸡崽穿越了-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没在这待着了。其他陆陆续续也有不少人路过,各个都对文琪在田里挖坑的事很好奇,不出一日,整个青阳村都知道了这件事。
      村长也是头痛。田地的地契虽然在文琪手里,可它毕竟还是在平王朝的国土上,在她之前,从没有人去挖那么好的良田,这不是在糟蹋东西么。要是镇上人知道了,再传到县衙里去,说不定要有人过来查看。
      “我看那孩子挺稳重的啊,怎么就这么胡闹呢。”老村长灌了一杯浓茶,就要去找文琪。
      他媳妇没让他出门。“得了吧你,你想的怎么就那么多呢?她那地才多少,就算全挖了也就三亩,更何况她只是在边角上挖个大坑,就算有什么事,她再给填上就是了。这孩子勤快着呢,说不定她还真把鱼养出来了呢?她总比把自家田地荒废掉的郑宇好。”
      村长媳妇虽然也心疼郑宇,但她可看不惯他把田地荒废了。
      文琪和郑宇的力气都大,又能吃苦,忙活两天,把鱼坑鱼沟都挖好了,再铺上买来的小青砖,看起来井井有条。为了防止放鱼后鱼游出稻田,文琪还把田埂都垫高,内侧也铺上了砖头。这样一来,除了用小竹筐堵住的进出水口,就没有其他什么漏洞了。
      从文琪稻田里挖出来的稻苗,被她随手带到郑宇一个田里种了起来。反正种起来也就一百多平,不费什么事。
      “这样就行了,我明儿去镇上把鱼带回来。”镇上到青阳村的路不算难走,卖鱼苗的老板会帮忙把鱼运过来的。
      听文琪说要去镇上,郑宇也想一起去。他之前就想着给她买点糖吃的,可是赵牧说糖也有杂质的糖砖、粗提纯后的褐糖粒、红糖、白糖之分,这几样的价格一个比一个贵,最便宜的糖砖吃起来口感并不好。如果想送给姑娘家的话,还是要谨慎一点。
      郑宇想,他跟文琪一起去镇上,可以直接问她喜欢吃哪个,这样就不会买错了。
      不过文琪被糖的价格吓到了。普通的红糖要一两银子一包,也就一斤的样子,而白糖居然要三两银子一包。她心水的糖包子是没法做了。
      “单纯的糖都这么贵,加工后的会更贵吧?”文琪又忍不住摸了摸腰包,她以前每年也种了小麦,第一年做了一点麦芽糖解馋,只是那会她没有芝麻、花生这些东西,单纯的麦芽糖吃着有点发腻,做起来也很不方便,后来就没做过了。
      想起花生糖、芝麻糖、混合坚果糖的香甜味道,文琪觉得嘴里口水都要止不住了。
      “你们家除了这些红糖白糖,还有糖果卖吗?”文琪攥紧腰间的小荷包,有点不舍,可是她太馋了,就算贵点,她也想买点吃吃。
      这店里老板马上拿出几个小盒子,然后一一摆在文琪面前,打开来给她看,“这个是原味的冰糖,这个是薄荷味的,这个是花香味的,这个是酸味的。你看想要哪种?”
      这个跟文琪想的不一样啊,店老板不应该拿出水果糖、牛奶糖、切糖来给她选吗?
      “那个,你们没有切糖吗?”
      店老板和旁边的郑宇都看着文琪,不知道她说的切糖是什么。
      “唉,算了,我买一包白糖回家自己做吧。”文琪实在是被想象的糖果味勾的不行,也顾不得白糖很贵了。她只用自制麦芽糖也能做出来,但是口感上可能会差点,所以干脆就买了白糖。一斤够她做出一堆切糖了。
      店老板给包好一斤白糖,送文琪他们出去的时候,眼珠子不停地乱转,最后还是没忍住又搭话说:“我从没有听过姑娘你说的切糖,要是你做出来了,有空再来镇上,可能带点给我瞧瞧?下次来我这买东西,我给你算便宜点。”
      糖本身就是个高成本的东西,这店老板赚的就那些,一般从不给人讲价的。
      文琪好说话的很,她笑着应下,还说会带一点给老板尝尝。
      他们接着又去买了花生、白芝麻、黑芝麻,还有一点核桃。这类都是容易饱腹的东西,除了花生外,都不便宜。文琪这天买糖、芝麻这些就花了五两银子,另外买鱼苗也要五两银子。她的荷包快空了,估计下次要带银票换些现银才行。
      郑宇有些不开心,他是想要自己买糖给文琪的,没想到带她去了糖店后,她自己掏腰包买了。当时他都没反应过来,光回忆自己有没有听过切糖这玩意了。
      两人又是大包小包地回了村,身后还跟着拉着水箱的鱼苗店小厮。鱼苗小,青阳村离镇上又不远,这样运送过来,鱼苗也没死多少。
      村里人都出来看文琪放鱼。他们村里有个两个大鱼塘,分别属于胡家和郑家,他们族里每年也会买一些鱼苗放里面养着,但还没见过把鱼养稻田里的。
      村长媳妇眼尖地看见文琪他们手上提着不少东西了。“唉这俩孩子,怎么一点都不会过日子呢!又去买,咱在地里扒食的,哪有那么多银子可以挥霍哦,文家那些长辈也不知道说说。”
      要是文婶子在家,她肯定会找文琪说一通的,可是她大闺女好不容易怀上第一胎,害喜很厉害,男方家里没了娘,她得过去照顾女儿才行。那天在文琪家吃了晚饭,第二天她就把家养的鸡都带着去镇上了。
      送鱼苗的小厮对稻田养鱼也好奇的很,他们不嫌麻烦,直接一路把装着鱼苗的车子拉到文琪的稻田边上。
      “来来来,草鱼倒那边中等田的大鱼坑里去,这些鲫鱼都倒这边上等田的鱼坑里。”
      众人站在田埂上,围成了一片,看小厮抬下几箱子鱼苗,倒进了新挖出来的两个鱼坑里。小小的鱼苗在新家里涌动着,村民们看着它们,心里开始产生一点期待。

      ☆、第11章

      糖的香气
      稻田养鱼是什么结果,那要到年底附近才能知道。村民们关注了几天,发现文琪除了天天喂鱼食、给稻田周围围上了渔网,也没别的新奇看,就慢慢不再注意她这边。
      青阳村虽然靠近大山,但并没有什么毒蛇出没。只是土蛇、水蛇在乡下还是很常见的,很难有什么预防措施,文琪只能自己多去稻田巡视几圈。另外为了防备吃小鱼的鸟类,她在田里弄了几个假人,只要有点风,假人上面的布条就会舞动,一般的鸟类不会轻易靠近。
      稻田养鱼说着简单,但要做的事情真不少。文琪观察了好几天,等确定鱼苗适应良好后,这才有空去做别的事。
      “郑宇,你今天要上山吗?”
      文琪想做切糖了,但是她一个人做难免会手忙脚乱的,就想喊郑宇帮忙。如果文婶子在村里就好了,女人在灶台上总比男人更得心应手一点,但她在村里,除了文婶子,也就跟郑宇熟悉,这会子自然只能找他。
      郑宇从不会拒绝帮文琪做点什么,因为她总是会包吃喝,而且做得东西比他自己弄得好吃多了。
      喊来一个劳力,文琪火速把要用到的东西都摆在厨房里。
      开始时,郑宇只要帮着生火就行了,文琪先把黑白芝麻、剥好壳的核桃、花生分别炒熟,然后想了想,又分别炒了点白米和面粉。
      这些东西备好,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她要开始熬糖了,发酵的步骤她昨日已经弄好了,现在只需要把糖稀挤出来,再放锅里加点白糖熬浓稠。
      这里没人做麦芽糖,而她一直都备着有多的小麦粒,在上次买完糖回来之后,她就弄出来一些,浸泡后让它们发芽了。麦芽长得有一指多高后,文琪把它们剁碎,跟蒸好的玉米碎搅和在一起,发酵了一晚上,现在应该可以榨汁了。
      农家也会自制豆腐,有用于挤豆浆的工具。在锅上头吊着一个木框,上面绑上过滤的白布,形成布袋的样子,再把磨好的豆渣往布中间一倒,用力把豆汁挤出来便可以了。
      挤麦芽糖原浆也可以用这个工具。
      郑宇帮忙把一桶发酵后的玉米碎分次倒进布袋,用力把发酵形成的汁液挤了出来。
      这个就是力气活,没什么技巧,文琪见郑宇弄的好好的,就让他先做完,然后再给锅底加了火,开始搅动着锅里的汁液,静心等待出锅的时机。
      麦芽糖越熬越稠,文琪觉得差不多了,就拿跟筷子,在锅里沾了点糖稀,随后泡在一边装着冷水的碗里。
      “脆了,可以了。”文琪咬着硬化的麦芽糖,满意地点点头。
      灶台上有两口大锅,另一个之前也烧着少量水在温锅,这边麦芽糖熬得差不多之后,文琪立刻让郑宇把锅里的水舀了,等水干后,她把这边锅里的麦芽糖分了一大半过去。
      她自己负责搅动麦芽糖少的这口锅,郑宇负责刚转移了麦芽糖的那口锅。
      文琪在自己这边加了黑芝麻和花生,搅和均匀后,立刻把它盛到干净木板上,再次从郑宇那边锅里弄了一半麦芽糖过来。
      她往自己这边又加了白米和白芝麻、花生,往郑宇那边加了白芝麻、花生和核桃。
      “你就跟我一样,把加进去的东西搅匀了,再弄到那边空着的木板上面。”因为东西都是熟的,所以加好料之后,文琪很快又把糖弄出锅了。她一边做自己的,一边还要看着郑宇那边不出问题。
      这东西不难,郑宇紧接着文琪后面,把自己那锅里的糖弄了出来。
      在糖冷却之前,文琪得先把它们分别压成方块形。因为没有特制的扁木框,所以文琪直接把做豆皮用的框拿来了。黑芝麻的糖最先出锅,她就要先把这个糖压成扁长方形。
      做豆皮的框跟做豆腐的不一样,它比较小,而且比较深。文琪把黑芝麻糖块丢进去,迅速用手把它压成大砖头一样的形状。
      白芝麻和花生的糖也是一样处理。
      四月中旬还有点冷,糖放久了,边缘处变冷就不好切了。文琪把三种糖砖摆好,依次按出锅顺序来切。
      所有的糖都被文琪切成了两指宽、半指长的大小,分摊在干净的案板上,郑宇就在一边等着,确定切好的糖凉透后,就收到一个个小罐子里。
      每种口味的糖大约都有两三斤,足够文琪送人和自己吃一段时间了。
      每个小罐子装不到半斤,文琪把三种味道的分别拿出一罐子,让郑宇带回去自己吃。好歹人家来帮忙了,总得分点给他。
      郑宇抱着这些小罐子,有点不知所措。
      白糖三两银子一斤,加工后的冰糖、果糖一斤要五两左右,文琪这个做法更复杂,岂不是要更贵?郑宇觉得他只是过来搭把手,带一斤多糖回去好像不是很合适啊。
      对于文琪来说,这批切糖的成本也就一两银子,虽然也不便宜,但送给恩人兼朋友还是舍得的。
      “尝尝看怎么样?”文琪自己先拿了块黑芝麻花生的,咬一口嘎嘣脆,随后糖的甜味、黑芝麻的浓香、花生的香脆都在口腔里爆发,这种混合的口感带给人极度的享受。她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样的切糖了,好像比以前在市场上买的还要好吃呢。
      见文琪吃的那么香,郑宇也学她先吃了黑芝麻的,接着又尝白芝麻、核桃的。
      黑芝麻花生糖是黑色的,它吃起来最香;白芝麻、核桃加花生的切糖最脆,甜度也稍低一些,不容易吃腻;白芝麻加白米和花生的马马虎虎,也很好吃,只是跟另外两个比起来没什么口感优势,但贵在它的材料最便宜。
      “你要不要多做点带到镇上去卖啊?”郑宇忍不住又吃了几块核桃花生的,这东西太奇怪了,明明是用糖和花生这些东西做的,但却比单纯的糖、花生要好吃的多。
      文琪想了想,拒绝了这个提议。她对这边的世界了解还很有限,糖又是奢贵品,万一像古代小说里一样,糖是被大人物垄断的产品,并不希望其他人插手,她还一脑袋扎进去,那可就麻烦了。
      要是她先问问镇上的赵牧,一定会被嘲笑想太多的,可是她没有去问任何人。
      文琪又单独拿出三个小罐子,摆在一边,问郑宇:“你知道文婶子大女儿在镇上哪家吗?我想送点给她们。”
      “我不太清楚,不过听说是做织造生意的,镇上的人应该知道吧。”郑宇不太确定,他想了想又说,“等我下次去镇上卖皮子的时候,就顺道去帮你问下吧。”
      文琪笑了笑,她去过镇上,已经记得路了,“那倒不用,我自己去跑一趟吧,反正也没多少路。我这几天经常耽误你上山打猎……”
      “不是这样的,”郑宇急忙打断她的话,说:“我天天往山上跑,也不一定是非得打猎,因为今年山上小动物有点太泛滥了,我随便跑一趟,就能弄到够自己吃好些天的东西。只是我除了打猎,别的事也不会干,你能找我帮忙做点别的,我挺开心的。”
      文琪摸摸鼻子,不知道为啥突然想起了热血动漫——郑宇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设,很符合少年漫的男主要求啊。
      她甩甩头,把这莫名其妙的想法抛开。人家这是真心在说他自己的事呢,她在这开小差也太不尊重人了。
      不过,只会打猎也不是个办法,人总会老的。文琪想着郑宇还能做什么事。在现代,他这样的就相当于退伍老兵,而且没有一点学历和工作经验,只有一身力气。
      “退伍兵的话,有去当保镖、保安等,进入服务行业的,也有回老家承包土地的,还有自己创业的……”文琪嘀咕着,仔细回忆现代这些人都做了什么,有没有能给郑宇提供借鉴的例子。
      在生活地点被限制在青阳村、武泰镇的前提下,郑宇不会种粮食、不会做饭、不会算数、不会读书画画,能让他选择的东西本身就很少了。
      “不会种地,那能管理好一个水果基地吗?”文琪突然想起来,她身边一个同事的爸爸就是退伍的老兵,他选择了承包做苹果园,她为了支持,每次的苹果都是在他家买的。
      文琪看着低头吃糖的郑宇,问:“这里人们喜欢吃水果吗?就是苹果啊、桃子啊、猕猴桃之类的。”水果树只要种活,能结果了,以后每年加以管理,会有至少十几年比较好的收获期。
      郑宇把糖罐子盖上,赶紧咽下嘴里嚼碎的糖,才回到:“这些自己上山找不就行了吗?也就镇上有闲钱的人家,会给钱让别人摘好送过去。”
      对于大部分村子来说,大山是村子所有人共有的财产,山上有什么东西,你能弄到就是你的。只要不破坏大山就行了。即使是人参这类名贵药材,只要是你自己找到的,那也是你的。
      文琪拖着下巴,有些无奈又有些失望,“不能卖鲜水果的话,难道要做果干、果脯吗?可是这些东西也保存不久啊。”
      “咯咯咯咯咯咯——”母鸡们开始叫唤,在院子里跑个不停,有两只还钻到厨房里了。
      到了它们该吃饭的时候了。
      文琪赶紧去舀了一勺玉米和糙米的混合碎末,倒在了鸡圈的食槽里。郑宇赶着两只跑进厨房的鸡出来,然后蹲在地上看文琪喂食,像闲聊一样问:“这些鸡是你抓到野鸡之后一直养下来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说:郑宇不会种粮食、不会做饭、不会算数、不会读书画画……
      郑宇:求、求作者放过啊,你这样,我这男主之位还能坐吗?
      文琪:作为穿越女主,我得再想想,要怎么养活这个啥都不会、还贼能吃的男主。

      ☆、第12章

      切糖的材料
      听郑宇问这些鸡的来源,文琪心跳突然加快。野鸡被捕捉后基本是不会正常生蛋的,她也没办法活捉野鸡。
      可是郑宇似乎没养过家畜,对这些不怎么了解的样子,文琪总不能说这些鸡是穿越来的,也只好默认了郑宇的说法。
      “你是想养鸡吗?”文琪看鸡圈里所有鸡都来吃东西了,就打算回厨房去,可走了几步,又觉得郑宇或许是有什么原因,才会好奇鸡的来历的。
      郑宇摸摸后脑勺,“那倒不是,我就是随便问问。因为鸡肉不够吃,鸡蛋也不管饱,觉得你一直养着这些鸡,会不会是有什么原因。一个人在山上住,即使是捉到了一只野山鸡,有活物陪着,感觉也会好很多吧?”
      文琪呵呵一笑,无言以对。她这一刻仿佛从郑宇身上看到了玛丽苏之光,他那一脸的“慈爱”、“安详”、“温柔”,以及藏不住的少女般的情怀,都让文琪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鬼知道他怎么突然变这样了。
      郑宇用看好孩子的眼神,看着这些鸡吃食。中途几次有不爽的鸡过来啄他,都被他轻轻拍回去了。
      在郑宇看来,文琪是跟他一样能吃的人,那么养鸡就根本不能对饱腹起到多大作用。文琪一直坚持养着它们,一定是心里还在记挂着它们的祖先呢。可他也不再想想,要是真记挂人家祖先,文琪也该拿它们跟大灰小灰一样养着,而不是天天吃鸡蛋,年节还杀鸡吃肉。
      厨房里,文琪搓搓手臂,把锅洗了一下,这才拿出一挂肉,准备做午饭。一般人家不会在中午开火,可她累了一上午,实在是饿得慌。而且还有郑宇来帮忙了,也得让他吃点热乎的。
      等郑宇回到厨房之后,文琪也做好了小半锅肉卤子。
      “诶,你怎么现在就做饭了?”郑宇本来是打算进来说一声,然后回家弄点东西吃的。
      文琪把肉卤子盛起来,紧接着又烧水打算煮面。“现在还是吃热的舒服,煮面费不了多少功夫,你去外边坐一会,等会就好了。我也要吃饱一点,下午就去镇上。”
      郑宇想跟文琪一起去,可是他也没什么事啊。他坐到锅台后边,一边帮忙加火,一边想着有什么事情能去镇上一趟。
      “对了!”郑宇猛地一锤大腿,然后期待地看着文琪,说:“我家里攒了好些兔子皮,虽然价格比狐皮这些低,但加起来也能卖不少。它们放家里占地方,我下午跟你一起去,顺便把它们卖了吧。”
      有人一起也是好事,不过文琪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他们两个,就像是中学时期,连上厕所都要一起去的朋友一样。
      这比喻好奇怪啊。文琪拍拍额头,见水开了,赶紧把挂面都放进去。
      挂面本来就是咸的,煮熟也快,文琪才先把浇面的卤子先做好,并且做的味道稍微清淡了一点。
      文琪自己吃了一大碗,郑宇吃了一小盆。吃饱喝足了,两人一点不停歇地收拾了东西,就往镇上走。
      村里人午后也有在家门口晒太阳的,看到文琪他们两个都友好地笑笑,心里暗自嘀咕,村里过不久又要成一桩好事了。
      文琪先跟着郑宇又去找了赵牧,从他那问到了文婶子女婿家的地址。那户人家姓刘,文婶子的女婿应该是刘家大郎——刘永平。
      文婶子大女儿害喜的厉害,所以文琪过去的时候,文中平并不在刘家府里,而是带着小女儿,正在街上找些好食材。文婶子就陪在女儿身边,同她说些话,让她安心养胎什么的。
      文琪没有事先跟刘家说好要过来,她跟郑宇被带到客厅,等下人去找文婶子过来。
      平王朝似乎并不轻视商户,在来的路上,她也听郑宇说了,无论是做买卖、种地还是当官,只要做到一定的水平,都算是一方豪门大户。这刘家,就是武泰镇的豪门。
      文婶子急急忙忙到客厅来,见到文琪就是哎呦一声,笑着问:“你这孩子,怎么不说声就来了。刘家也不认识你们,可不就要让你们等等了么。”
      “我们也不知道你在哪,还是到镇上问人才知道的。上次你送喜糕给我吃,这次我自己做了些糖果,也送过来给你尝尝鲜。”文琪把手上的篮子递给文婶子。因为人家有喜事,送单数的东西不好,所以在三种味道的切糖之外,她又加了一满小罐的玉米碎和红薯条。
      她把几个罐子都掀开给文婶子看,指着说:“这三个是糖果,直接吃就好了。这个是玉米和红薯碎,上次你来我家吃饭的时候,我就是拿这个混着煮饭的。你不是觉得很香么,我就带了一罐来。”
      文婶子接过大篮子,眼角含着点泪水,她摸摸文琪的侧脸,笑着说:“好,好,你有心了。你这是第一次上刘家门,我也不推辞。我家老头子还有文雅都去街上寻东西去了,你们要不在这坐着玩会,一起吃个晚饭?”
      刘家也不是仗势欺人的那种大户人家,不然文婶子也不会同意女儿嫁进来。她这次做个主,留村里两个过来看望她的后辈吃晚饭,也不算什么事。
      文琪还得回去看看鱼苗呢,得在天黑前回去,就没留下。文婶子这才想起来,两个未婚男女晚上同行不太好,既然文琪还有事,她就不留客了。等大女儿生了外孙孙,她回去给文琪带些好吃的好玩的便是了。
      她也没想到过不了几天,她就要回去找文琪求个事。
      在回村之前,郑宇从赵牧拿拿来暂放的皮毛,找相熟的店家卖了。他说兔子皮不怎么值钱,但也只是相对于其他珍贵皮毛来说的。会去当猎户的人家并不多,能像郑宇这样把皮毛弄的这么完整、还鞣制好了的就更少了。
      他带着将近四十张皮子进去,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