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争宠-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武却还不能离开,因为东沪才刚刚结束战事,全国上下一片混乱,须军队管制。由于他在此次战事中功勋显赫,东方玠正式任命他为正一品大将军,统领整个军队。
  当宋瑾瑜将这个消息告知给卫馥,卫馥十分高兴,比她晋位分了还高兴许多。顺便说一下,卫馥已经升做美人,林文秀亦被升为充媛,居徐充容之后。
  她对宋瑾瑜说:“从我第一次见到将军,就知道,他的成就,不止于此,果然如今这样的年岁,便当得了大将军。”
  “诶,我是怕他太辛苦,也没个人在身边好好照顾他。”这些年郑武对宋瑾瑜的所作所为,叫宋瑾瑜深感无以为报,只盼有个人能好好照顾他。
  宋瑾瑜说完,卫馥没有再接话,两人一起望着高耸的宫墙,默默无语。
  自古创业容易守业难,虽说攻下了东沪,但如何更快的接管,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宋瑾瑜问东方玠:“阿玠,你说,现在东沪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不再受战乱之苦。”
  “还有呢?”
  “能吃饱穿暖。”
  “如今战争结束了,阿玠你已经满足了他们的第一个愿望,何不再满足他们第二个,?”
  东方玠想了一会儿,“阿谨,我懂了,你真是我的智囊团。”
  “阿玠你操心的事太多,只是暂时没有想到罢了。”
  第二天东方玠便派人给东沪送去大批的粮食,以及衣物,并且宣布三年之内,将不收取东沪百姓的赋税,且会尽量帮助他们。
  老百姓其实没有多在乎谁做他们的天子,只想安居乐业而已,所以对东方玠的举动十分感恩戴德,也很配合高丞相与郑武。
  曹起的遗体通过长途跋涉,被运送回宫,东方玠为表对曹起的敬重,亲自率全体朝臣及宫妃至北城门迎接。这可谓极大的殊荣,可是人已经死了,再大的荣耀都随风而逝,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罢了。
  这些人当中,除了曹妍儿与皇太后,谁又会真正为曹起伤心,而不是像宋瑾瑜这般恨不得他早死的心情?
  不过,既然是做戏,总要做得真实一些才好。众人的穿着皆为素色,略施粉黛,无佩戴任何首饰。
  曹妍儿与皇太后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十岁,特别是曹妍儿,面容憔悴,头发乱糟糟,无心打扮。
  大家或真心,或假意的安慰她,可是,没有人能代替她的痛苦,就像当初,没有人能体会宋瑾瑜的痛苦一样。
  尸身从那么远的地方运回来,已经有腐烂的气味了,为掩盖这种气味,放了些熏香在棺木的周围,两种气味混合在一起,更是让人恶心欲吐。
  曹妍儿远远看见运送曹起尸首的队伍,便开始颤抖,需要人扶着才能站稳。此时东方玠充分扮演了一个好丈夫的形象,让她依靠在自己身上,对她说:“你放宽心,曹将军若是还活着,一定不忍见到你这样伤心难过。”
  “是啊,姐姐,人死不能复生,你看开些。”宋瑾瑜说。
  曹妍儿只顾着悲伤,没有时间理会他们。
  等曹起的棺木送到众人的面前,曹妍儿第一个扑上去,趴在上面痛哭,“爹爹,你怎么就走了?你怎么忍心丢下我们。”
  皇太后也偷偷抹泪。宋瑾瑜曾经怀疑,皇太后与曹起有过私情,现在也无从查证了。
  东方玠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护国王英勇无敌,杀敌无数,为大夏立下不朽的功劳,乃天下人之典范。如今他为国捐躯,朕心甚痛,为表其功劳,赐其忠义之谥号,以国礼安葬。”
  “皇上仁厚,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替曹起感恩戴德,只有曹妍儿一人还沉浸悲恸当中。
  在曹起即将被送走时,曹妍儿要求道:“皇上,能否让我再见父王最后一面?”
  东方玠想了想,成全了她的心愿。
  于是,装载曹起的棺木被揭开,腐味更重,但大家都像没有闻见一般。
  入棺之前,郑武已经叫人替曹起整理仪容,所以他穿着全新的铠甲,头发一丝不苟,熟睡般躺在里面。
  看到曹起的仪容,曹妍儿又哭了:“父王,你怎么就去了?”
  确认棺木里的人确实是曹起,宋瑾瑜心情大安,不做痕迹的露出笑容,之后恢复悲切的表情。
  曹起的葬礼十分盛大,东方玠从国安寺请来得道高僧,为曹起诵经超度三天三夜,为的是洗清他生前的杀孽,来世投身富贵人家。
  宋瑾瑜冷眼旁观,若是超度就能洗清一切罪孽,那佛教讲究的因果循环,不是自相矛盾吗?
  曹起的棺木在宫里安放了七天之后,抬去宫外下葬,曹妍儿作为曹起唯一的女儿,也作为大夏的国母,出宫送曹起最后一程。
  据说沿途有许多百姓,自动戴孝,为曹起送终。
  从宫外回来之后,曹妍儿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接连卧病在床几个月时间。
  后宫之事,也由高贵妃与宋瑾瑜全权处理。
  众人以为曹起的离开,是曹家昌盛的结束,却不知,是曹家灾难的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好困好困。


☆、第七十三章  树倒猢狲散

    其实曹起刚死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说他结党营私;□擅权,死有余辜。
  只是死者为大;又是确确实实死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受人敬仰;一点点的杂音,被排山倒海的赞颂声湮灭。
  如今;曹起入土已经半年有余;再大的功绩;也渐渐被人遗忘。
  东沪的局面基本上得到控制;留下一部分人驻守;郑武带大部队返京。
  与曹起相比,郑武这个取得绝对胜利,且生还的人,更是人人眼中的英雄。
  如今走到街上,随处可见未成年的孩童,举着一根木棍挥舞,神气活现的说:“我是郑将军,你们都打不过我。”
  或是怨自己丈夫不成器的妇人:“你看你要死不活的样子,要是比得上郑将军的一根头发,我都该烧香磕头了。”
  总之,郑武成了举国上下的大英雄,特别是曹起死了之后,郑武便成了夏朝第一武将,深得皇帝信任。
  亏得郑武胜而不骄,皇帝说要给封侯以作奖励,这本该是求之不得的荣耀,他却言辞拒绝,言自己只想为皇上做事,不需要更多的奖赏,免得底下人恃宠而骄。
  皇上赞许其深明大义,不再强求,但将京郊的一座大宅赐予他,作为安家之所。原来,郑武以一介布衣做得大将军,这些年为朝廷奔波效力,自己的事情却关心得少,若不是皇上赐宅,郑武堂堂大将军,没有自己的府邸,还住在军营里,说出去恐怕无人会信,但这就是事实。
  此事若不是宋瑾瑜对东方玠提起,东方玠也不知晓,大赞宋瑾瑜想得周到,乃他的贤内助。
  只是东方玠好奇宋瑾瑜如何会知晓此事,宋瑾瑜怕他多想,笑着说:“我也是听宫人在议论,他们时常出宫办事,对于宫外的事,知道得自然比我们多。”
  “这倒是,是我疏忽了,未曾关心大臣下朝之后的事。”
  “阿玠日理万机,所思所想皆民生百姓,这些方面自然看不到。”
  “所以,幸好有你。”
  郑武没有拒绝皇上淑妃的好意,派人收拾一番,便住进去,虽然没有摆酒,依旧有同僚前来恭贺他的乔迁之喜。
  有了家,便就需要持家的女主人。东方玠体恤郑武这些年在外风餐露宿,没能好好歇歇,如今战事已休,天下太平,该找个人好好照顾他了。
  不止皇帝有这个意思,其他同僚也认为郑武一个人太孤单,便将自己所认识的配得上郑武的女子统统介绍给他挑选。他家的大门也几乎要被说亲的红娘给踏平。
  无奈任是再美丽贤淑的女子,郑武岿然不动,每次有人介绍,他便笑着说:“我一介粗人,怎配得上德才兼备的小姐,况且我一个人也过惯了,暂时不想娶妻。”
  众人无比遗憾,私下议论:“郑将军一直不娶亲,该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不无可能,诶,可惜了。其实只要是郑将军,即使他真的有难以启齿的毛病,谁会介意呢?”
  “是啊,可怜了城中的众多少女心。”
  郑武是人人称颂的大英雄,谁不想嫁给他呢,偏偏他不解风情?
  这天宋瑾瑜去给东方玠送点心,恰好碰见跟皇帝议事结束的郑武。
  两个人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见面了,宋瑾瑜对他说:“你又黑了些。”
  “在外行军打仗,难免日晒,难道娘娘不认为这样更有男子气概?娘娘却美丽如昔。”
  宋瑾瑜笑:“你在外奔波,着实辛苦,如今已无战事,当好好休养生息。”
  “娘娘的心愿一日未了,微臣如何敢懈怠?”
  “我的心愿?”
  “娘娘难道不想入主坤宁宫?”
  宋瑾瑜有一刻的吃惊,又笑着说:“这的确是我的心愿,但这不是你的,你该为自己想想,你需要有个人陪在你身边。”
  郑武笑着说:“皇上还在等着娘娘,娘娘快些进去吧。”转身离开。
  宋瑾瑜望着他的背影,说不出的难受。自己究竟是如何修来的福分,能得这样一个人?
  待郑武走远,宋瑾瑜端着点心,进入养心殿。
  东方玠不知道在看什么,脸色一会儿绿,一会儿红,看见宋瑾瑜,忙招呼她过去:“阿谨,你快来看看?”
  “什么?”宋瑾瑜走过去问。
  东方玠将基本奏折放到宋瑾瑜的面前,宋瑾瑜大概扫了几眼,似乎都是弹劾折子。“这些是什么?”
  “你看看就知道了。”
  于是宋瑾瑜将几封奏折拿起来,确实是弹劾奏折,并且弹劾的都是同一个人——已经入土的曹起。
  弹劾的罪名种类繁多,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条: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外戚干政。
  看完之后,宋瑾瑜看着东方玠,他问:“阿谨,你怎么看?”
  “此时兹事体大,牵扯诸多,阿玠你当好好调查清楚。”
  “是应该调查清楚。阿谨,你说,这皇后,还需要多久才会换人?”
  宋瑾瑜摇头,“我不知。”
  “很快就会知道了。”东方玠快速批改了奏折,还露出一丝叫人看不懂的笑容。
  宋瑾瑜没有停留多久,便离开。自古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训条,况且这种东西,宋瑾瑜也不懂,不是人人都当得了武则天、吕后,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是庸弱的李治与早死的刘邦。
  宋瑾瑜在后宫中,仍旧听了一些传闻,这本就不是一件秘事。
  接到接二连三的弹劾奏折之后,东方玠立即派人着手调查事件的真伪,很快,大批证据显示,曹起确实在担任大将军这期间,私相授受,接受了许多人价值连城的馈赠,并且也许了受贿之人许多的好处。
  同时,他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排除异己,使许多有能力之人无出头之日。
  其实这些罪过说大也大,却也能功过相抵,若是不曾在曹家翻出龙袍,东方玠也不会下令将曹家满门抄斩。前去搜寻的人,正是郑武。
  宋瑾瑜大概能够猜得到其中的过程,她只是有点猜不透东方玠所站的立场,许多话,他越来越不在自己面前说了。
  不管怎样,曹家垮了,对宋瑾瑜来说总算是一件好事,自己的仇,已经报了一大半,虽说这其中一定有无辜之人,宋瑾瑜也只能默默为他们哀悼,希望他们下辈子,莫要再做曹家人。
  曹妍儿因为受到父亲的牵连,虽然身处后宫,没有机会参与父亲的谋反,但被废除了皇后之位,搬离坤宁宫,能保得一条性命,已经是万幸。
  二皇子也在宋瑾瑜的推荐下,交给高贵妃抚养,总算是圆了高贵妃的一桩心事。
  为此,高贵妃不知道多感激宋瑾瑜。
  宋瑾瑜笑着说:“姐姐德高望重,是最适合养育二皇子的人选,即使我不说,皇上也一定会将二皇子交给姐姐的。”
  “也总是妹妹帮我说了话,才能这样顺利。”
  如今高贵妃也有了孩子,徐充容便显得十分落寞,宋瑾瑜也不好安慰她,所能做的仅是多带朝霞与烨儿过去看看她。
  曹妍儿搬出坤宁宫之后,宋瑾瑜抽空去看过她一次。她住在冷宫,身边只有一个服侍的人,显得十分落魄,早没有了往日凤座上的高贵威严。
  曹妍儿见了宋瑾瑜,并不意外,她说:“怎么?来看我的惨状?”
  “这也没什么好凄惨的?当年,我不是也一样过来了吗?所以,许多事就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做了什么亏心事,迟早就会报应到自己身上。”
  “难道你做的亏心事还少?这句话我同样要回敬给你。”
  “那皇后娘娘可千万要保重,看最后会不会报应到我的身上。”
  “我自然要好好看着,看着你被皇上厌倦的一天。”曹妍儿阴狠的说。
  若是大仇得报,其他的,宋瑾瑜也不在乎。
  宋瑾瑜优雅的转身,临出门前对她的侍女说:“可千万要照顾好你家主子。”
  宋瑾瑜离开了冷宫,便也听不见曹妍儿后面所说的话:“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我有多羡慕你,便有多恨你。”
  曹妍儿被废,后位变空置下来,宋瑾瑜自然是大热人选,可是资历最老,位分最高,出身最好的高贵妃亦不容小觑。
  众人都在猜测究竟谁会母仪天下,东方玠似乎没有意识国不可一日无后这个问题,后宫中人更不会主动提起,这样空着,也可以存一些幻想。
  宋瑾瑜最关心的,不是后位归属的问题,而是如何应付皇太后,她对宋瑾瑜,可真是“出力”不少。
  现在曹家是垮了,曹妍儿也被废,不足为惧,皇太后却依然稳坐在后宫,似乎什么事情都无法影响她,果然是老狐狸。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曹起除了是曹妍儿的支撑,也是皇太妃身后的支柱,可是,曹起栽了,曹妍儿被废,皇太妃却跟没事人一样,依旧光鲜亮丽,做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
  当年请郑武帮忙调查曾太后遭诬陷一事,他找到一些线索,却没有更进一步的发现,叫宋瑾瑜十分焦急。
  不过宋瑾瑜相信,总会找到机会的,还是那句话,这么多年都等了,还怕再等些日子?今时不同往日,宋瑾瑜不相信,她不会露出马脚。
  作者有话要说:我错了,隔了一周才更新,o(╯□╰)o


☆、第七十四章  先发制人

    虽说皇太后的名分还在,梁昭仪也保留着昭仪之位;毕竟曹家已倒;众人心里都明白,梁氏一族已然是强弩之末;如今宫里能做主的;是宋瑾瑜与高贵妃。
  并且无瑕宫又出了一桩喜事,叫皇上喜笑颜开。原来是宋瑾瑜又有了。宫里已经五年没有这样的喜讯;加上曹家的事叫皇帝闹心,可不正好一扫东方玠心中的烦恼。
  东方玠高兴的样子;就不必说了;宫里其他妃嫔;也只有羡慕的份。
  李文秀对宋瑾瑜说:“姐姐果然福泽深厚;这样的好事;总叫姐姐遇上。”
  “你不是也有暮雨陪着么?”又对进宫几年都没有消息的卫馥道:“妹妹不要着急,许多事都要随缘,缘分到了,孩子就有了。”
  “我哪有姐姐这样的好福气?”卫馥平静的说。
  “是啊,姐姐,这些年,我想通了一些事,能否有孩子,除了天意,亦要人为?”
  “妹妹如何说?”宋瑾瑜问李文秀。
  “前些年不说,这些年,哪还有谁能传出喜讯呢,就只有姐姐一人而已。”
  “你的意思是……”
  “这如何不是皇上对姐姐宠爱的表现?”
  “妹妹这样说,未免太叫人难以置信。”
  “娘娘不相信,我却十分赞同。这宫里的女人,谁不能替生养孩子呢,偏偏为皇上生下皇嗣的人,除了两位姐姐与死去的蒋昭仪,便没有别人了。”
  “你们这样说,皇上岂不是宠足了蒋昭仪。”
  “是不是宠幸她臣妾不知,臣妾却知道,蒋昭仪出身低,宫外没有依靠,即使生下皇子,也是掀不起大风浪的。”
  “好了,这些无凭无据的事,还是不要说的好。”
  “姐姐不要着急,我们只是在无瑕宫说说,去外面是万万不会说的。”
  “我当然相信两位妹妹,只怕宫里人多嘴杂,你我说的玩笑话,免不了被有心人听了去大做文章。”
  “娘娘放心,我们不再说了。”
  李文秀与卫馥走后,宋瑾瑜想想觉得她们的话不无道理,很快笑着甩开了这个想法,不过是巧合罢了。
  东方玠对于宋瑾瑜的再次怀孕,亦十分重视,除了李太医全程照顾她,还调派了另一位年轻有为的太医,乃李太医的同乡,医术亦是高明,也值得信任。
  忘记说一件事,李太医与月伊成亲这几年,月伊已经替李家生了两个大胖小子,都快赶上宋瑾瑜了。两夫妻的生活,有滋有味,羡煞旁人。
  再次怀孕,宋瑾瑜自然开心,却不是最令她欣喜的事,宋瑾瑜已经有了朝霞和东方烨,再有一个,不过是锦上添花。
  最叫宋瑾瑜开心的事,是有人对宋瑾瑜告密,言皇太后与太医院的莫太医有染。
  莫太医乃梁如梦事发,黄太医获罪后,前去服侍皇太后的人,三十多岁,长得还算敦厚,进太医院已经有些年成,一直没有大的建树,若不是皇太后看重,大概会在太医院默默无闻一辈子。
  宋瑾瑜不知道这密报的真实性,这些年莫太医三天两头往皇太妃宫里跑得勤是事实,众人只当皇太后身子不好,没有往其他方面去想。谁能想象,一国的皇太后竟然秽乱后宫?
  既然有人告密,宋瑾瑜当然要调查。幸而这些年宋瑾瑜偷偷在慈宁宫安插了人,虽说不能近她的身,探听基本的消息还是可以的。
  宋瑾瑜吩咐她的人注意莫太医去慈宁宫的频次,与停留的时间。反馈回来的消息是:不论皇太后气色如何,莫太医每三日去一次,每次停留两个时辰以上,而且莫太医来时,皇太妃必定屏退众人,只有他们两个人独处一室。
  这就十分有问题了。这些年,皇太妃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众人也没有前去做太多的打扰,想不到背后是这样的真相。
  宋瑾瑜盘算着,三日之后,借前去报喜的名义,揭发梁氏与莫太医的私情。
  她叫她的人多加注意,只要莫太医进了慈宁宫,便过来报告,然后宋瑾瑜带着李文秀与卫馥,悄悄的过去,若是皇帝能一起,自然是最好。到了慈宁宫,丝毫不给宫人通报的机会,直接进去捉奸。
  宋瑾瑜认为这个计划十分了得,反正到时候若没有将梁氏抓个现行,她至多能说宋瑾瑜鲁莽,难道还会惩治有孕在身的自己?东方玠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一想到很快便可以为家人与死去的宋瑾瑜报仇,宋瑾瑜兴奋得难以自已。报了仇之后,自己绷紧的弦,就可以松懈下来,就不必生活在仇恨里了。
  曹起之死,之所以没有让宋瑾瑜太高兴,就是因为梁氏一日不死,这个仇,便不算报。
  就在宋瑾瑜打算去找皇太后的前一天,梁氏主动找了她,说是自己在宫里闷得慌,叫宋瑾瑜过去坐坐。
  宋瑾瑜虽然有些奇怪,但没怎么放在心上,叫心儿陪着她一同前往。
  等她到慈宁宫时,才发现,被召唤的,不止她一个人,还有东方玠、高贵妃、徐充容、林文秀、卫馥等人,整个宫里的人,都聚集在慈宁宫。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皇太后叫他们过来,是为了什么事。
  众人齐聚一堂,皇太后却还未出现。
  宋瑾瑜径直走到东方玠身边,问他:“阿玠可知太后娘娘叫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我也想知道她玩得什么把戏。”东方玠不十分耐烦的说。
  此时,雍容华贵的皇太后从后室出来,“大家都到了,先坐吧。”宫人们陆续奉上茶点。
  宋瑾瑜确信皇太后与莫太医真的有私情,只有被爱情浇灌的女人,才会这样的容光泛发,回光返照。
  东方玠首先说话:“不知母后将儿臣等叫过来,所谓何事?”
  “将你们都叫过来,自然是有要事要与你们说。本来此事,哀家并不想干涉,只是干系到国之根本,便把你们都叫过来。”
  “啊……”
  “到底发生了何事?”
  皇太后竟然将此事说到国之根本上来,众人便好奇到底所为何事,千万不要与自己有关。
  东方玠说:“还望母后不要卖关子,与儿臣等明说。“
  “哀家也想将此事快速明了的说于皇帝听,可是,此事牵涉深广,须得慢慢言明。“
  “母后请说。“
  “那我便慢慢与你们到来。”她走到宋瑾瑜面前,问道:“你们可知她是谁?”
  她问出这样的问题,众人都觉得好笑。“她不就是我朝的淑妃娘娘,大皇子的养母,朝霞长公主与二皇子的生母?”卫馥说。
  皇太后摇头。
  “她是先皇的弃妃,曾经的不祥之人。”莫才人说,自以为能讨好皇太后。
  皇太后依旧摇头。
  “她是亡国之臣宋贤的孙女。”又有人说。
  皇太后继续摇头,高深莫测的说:“你们说得都对,却也都不对。”
  宋瑾瑜知道,她是冲着自己来的了,不知道要玩什么花样。
  “请母后赐教,阿谨在母后眼中,是何人?”东方玠问,他特意加重了“母后眼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