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公,种田吧-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烈轻微的点了点头:“初初看来模样确实是不错,没有埋汰齐大郎这家伙。要是这女子入不了眼,我想他也不至于连职位都放弃。而且,这女人聪明还知礼仪,知道我们是因她一个妇人在家不好进门,就告诉我们她家人多,不只她一个妇人。这样,即防了我们是坏人想打坏主意,又解开了我们的为难。”
  柳承虎偷笑:“那大人这是满意了?不再为齐兄弟不平了?”
  陈烈嘴角一挑:“那还得再看看。”
  “嘿嘿嘿…齐兄弟要是知道我们悄悄的来看他媳妇,他知道会不会…”
  陈烈不以为然的说:“本大人关心他,才会跑到他这破地方来的。好好的让我损失一员良将,本大人不来看看怎能心平?”
  “对对对!虽然只是粗粗的看一眼,不过小人认为,这个村妇没有比那赵家小姐差。”
  陈烈瞪了柳承虎一眼:“比赵小姐还差的话,本大人让他休妻再娶!”
  柳承虎一头虚汗:大人,你这也太专制了好不好?自己的女人好与不好,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这个季节没有什么瓜果,也不是现代可以买些水果回来待客,因此季心苗只得泡上两杯菊花茶端了上来难为情的说:“农村里没什么好茶,只好请两位大哥见谅了。”
  柳承虎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粗鲁的大笑:“弟妹这话太客气了,我与大哥也是乡下人,哪有这么多讲究。乡下人能吃得饱饭已是很好了,对于茶这东西,可不是我们能讲究的。”
  柳承虎本在军营里多年,性格也比较豪爽,又特意做出一副乡下人的模样,这两人衣着与这两人的礼仪,总让她觉得有点奇怪。
  转念她又想了想,也许是两位落迫的战友。她客气的笑笑:“那两位大哥就在这休息会,弟妹去做些粗食给你们填填肚子去。”
  柳承虎双手一抱:“那就辛苦弟妹了!”
  饭菜虽然简单,可是油水不错。
  一碗凉拌酸辣黑木耳、一碗凉拌马兰头,红烧冬瓜、香菇肉片、红烧五花肉、小青菜、酱爆土豆块、蒜苗爆肥肠,三荤三素,六热两凉。
  莫欺少年穷,这是前世的奶奶常说的一句话。
  这两人虽然已不是少年,可他们齐大郎的生死兄弟,更是欺不得。季心苗用上了农村里招待上客的标准:“两位大哥请上坐,我相公不在家,由我大外甥安清、养子虎平陪你们喝一杯。”
  齐大姑也笑呵呵的说:“两位兄弟请别客气,我弟弟虽然不在家,但粗茶淡饭尽管饱。这是我弟妹自己酿的葡萄酒,农村里一时买不到好酒,我们这里又比较山就更难了,待慢了两们兄弟可得原谅。”
  陈列与柳承虎一上桌就看到了这一桌的农家菜,虽然大鱼大肉他们没少吃过,可在这农村里,不年不节的烧这么多菜来待客的,他们还是惊讶的。
  安清已经十一岁多、虎子也已快十岁,两个都是半大小伙子了。本就在齐四郎的教导下学了不少的字,又进了村学两年,两人都已有了小书生的风范。
  安清带着虎子端起自己碗中的茶对着陈烈与柳承虎举碗:“小侄们年纪小不适合喝酒,就在此以茶代酒敬两位伯伯,两位伯伯是长辈,侄儿们是小辈,所以我们站着干了,请!”
  两个小大伙模样的小伙子看得柳承虎稀奇,他与陈大人对碰了一下酒碗后,干尽了碗中果酒。然后又极快的看了陈烈一眼,眼中的稀奇更加浓了。
  四个大小男人一桌,季心苗与齐大姑带着四个女孩子一桌。农村里也没有这么多讲究,男女不同桌。但因这两人是陌生的客人,季心苗还是分成了两桌,这样吃个饭也自在。
  柳承虎边吃边不断的问安清与虎子读了什么书,除了读书还会些什么。当他听虎子说他还会些拳脚功夫时柳承虎诧异了:“哦?小小年纪还会功夫?你从哪学的?”
  季心苗心中一跳:这熊孩子不会说功夫是她教的吧?她一个村姑出身,要是会功夫,不会让人觉得太奇怪了么?

  ☆、327。第327章 又遭人算

  见叔叔果然好奇,虎子既得意又谦虚的笑了:“伯伯,侄儿也谈不上是什么功夫,只是干娘与干爹教的一些防身用的东西。小时候我与妹妹常被人骂是野孩子,村里大点的孩子总是欺负我们。干娘说了,自己学点功夫好。要让我们记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狠狠击之。为了不让妹妹们受欺负,我干爹离家后,我缠着我干娘学了些。”
  柳承虎惊讶的问:“你是说你干娘会功夫?”
  熊孩子,你就不会动脑子么?还这么得瑟!
  算了,也怪自己没教他。
  正在季心苗有点懊悔时,虎子还算给力的:“叔叔,小侄跟您说,不是我干娘会功夫,她也只会我干爹教的那几招防身的招术。不过我们都很认真练,现在村里的小朋友可不敢欺负我们了。”
  这孩子还真聪明,可能是看到他干娘的脸色很急吧?
  否则哪会立即改口?好,儒子可教也!是个知道随机应变的孩子。
  他记起这孩子是齐大郎收养的,一时之间柳承虎看向季心苗的眼神中多了一丝不明的感情。
  柳承虎又朝着她怪异的笑了,这笑容看得季心苗莫明其妙。
  一直都不太开口的陈烈却在虎子与柳承虎对话时,抬头看了看下桌的季心苗,这一看还真让他诧异了:两个两三岁的小姑娘竟然自己在认真的吃着饭!这么小的孩子,有哪家不是抱在怀里喂饭的?而从这两个孩子吃饭的熟悉程度来看,自己吃饭怕不是一天两天了!
  陈烈心中暗暗点头,看来总算没有埋汰他的兄弟。吃过饭后不管季心苗与齐大姑如何挽留,让他们一定要等到齐大郎回来再走,但他们还是离开了。
  两人出了村子,柳承虎看着手中五两银子笑问:“大人觉得如何?大郎兄弟还在大营里等着您呢。”
  陈烈狡猾的笑笑:“这是大郎的媳妇,再如何我们也没有话语权。不过,本大人却有想法了。他不是要请五十名兄弟来帮他造房子么?反正营里也用不了这么多人烧火做饭打扫,看看哪些兄弟愿意到这乡下来的,让他们自己报名,工钱银子由营里照付,吃喝住宿由他打理。他要用他们多久就让他用多久。”
  有这好事?柳承虎实在惊讶极了。
  “大郎兄弟如果只是造几间屋子的话,五十个兄弟做上三五个月也就完事了,我看也用不了多久的。这些兄弟在营里也确实无事,而且开支也极大,要是他这里能一直用他们,倒是给大人减少了负担。”
  陈烈见柳承虎一脸疑问,他笑笑:“大郎不是说他的新家后面的荒山全部开垦成了果园么?刚才我们路过的时候,那果园虽然还没有完全成气候,但再过上两年,怕是要果硕累累了。我看连着他果园的地方还有大片大片的荒山啊!”
  柳承虎眼睛一亮:“大人是想…”
  “哈哈哈…知我者军师也!”陈大人牵过一直侯在村口的侍卫手中的战马翻身而上,扬长而去。
  只留一脸同情的柳承虎,回头朝齐大郎的那院子看了一眼。
  后来当季心苗知道被这陈大算计时,她气得差一点跳起来骂娘,觉得她精心准备的饭菜让狗给吃了!
  当齐大郎带着五大马车的人回来的时候,季心苗的眼睛瞪着比灯笼还大:“相公,这都是你那军营里的兄弟?”
  齐大郎呵呵一笑:“是的,从前都是一块当兵的兄弟们,我本来跟大人说要五十个人的。哪知大人念旧情,硬是派了一百个人来。我说用不着这么多,他说造完屋子让大伙儿帮着开荒山也行。这群兄弟一来年纪都不小,二来多多少少都受不伤,再上战场也不舒适,衙门也用不了这么多人。本就是老兵大多数是军籍,家乡下没有了亲人,所以他说让我多带些人回来,而且每人一月一两银子的响银由大人出。”
  季心苗听了齐大郎的话虽然释了心中的惊讶,可总觉得有什么事在脑子里抓不住。这大人怎么就这么仗义?出人还给出工钱,这古人的情义也太不可思义了。
  不过人都来了,反正家里确实也要用得上不少的人,季心苗为难的说:“只是我们那些住的地方只能住得下五六十人,这么多人来了…”
  正在这时车上跳下一人,年约四十左右,他上前一拱手:“张虎见过夫人。”
  齐大郎急忙介绍:“媳妇,这是张大哥,是这支队伍的负责人。”
  季心苗立即问好:“张大哥好,以后要辛苦您了。”
  “别别别,夫人可千万不要这么说,我们以前都是齐大人手下的兵,这次能来帮忙,大家都很高兴。我们都是老兵,在军队里呆了二三十年的都有,大家都无家无口的。现在我们这帮人都不能打仗了,又无地方可去,我们跟着大人来了地方,正闲得荒呢,能来这里帮忙高兴还来不及,哪来的辛苦。刚才夫人所担心的事不必放在心上,在战场上都能睡的人,睡哪不成?况且我们都带了行礼,这两天先将就,明天我们自己再搭建住处即可。”
  这一下季心苗真心无话可说了,不要她付工钱、不要管住处,这世上竟有这样的好事?晚上季心苗又把前两天来的齐大郎的战友说了一下:“好像一个叫陈大,一个叫陈虎,说曾经是你们一个战豪里的兄弟。我留了他们很久,可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留下,并说以后还会有见面的机会,下次来了这里一定会再来拜访。”
  陈大、陈虎?
  齐大郎皱着眉想了半天也没想起这两个人是谁。这两个人肯定不是自己交好的战友,也许是以前哪个营里见过一两次的人。
  既然媳妇留了他们也愿意留下,那肯定不是最好的那批人。
  看他那么认真的样子,季心苗笑了:“想不起来就慢慢想,他们说了不是会再来么?我看他们穿着也不太好,样子也好很憔悴,走的时候送了每人五两银子。”
  见媳妇想得这么周全,齐大郎也就只得暂时放下了,回嚼着这两个名字,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

  ☆、328。第328章 我没见识

  季心苗决定不再去纠结那两个奇怪的来客了,她认为现在什么事都没有安顿这一百人的吃住来得紧急。好在天气越来越热,简易棚搭起来也快。
  第二天季心苗又招了村里几个妇人由齐大姑带着,专门给这一百个人做饭,两天时间,五个大棚已搭建整齐。
  齐大郎拉着她来看山边上到处大小一样的木棚,季心苗有一种前世到了建筑工地的感觉,笑着说:“真是人多力量大!”
  齐大郎欢喜的说:“媳妇,爹说去镇上算过了,四月十九是个好日子,我们动工!”
  “行,你决定吧,你可是我们的当家人!”
  顿时一张大脸上生了花,季心苗捂嘴偷笑:这男人还是那死要面子的人!
  动工之前就作了安排,齐大郎做总指挥,他把季心苗画的图与张虎及几个师傅仔细研究之后,进行了分工安排。齐四郎管材料、齐二郎管木工、齐三郎管石料、张虎管那一百人工的安排,造屋子的师傅由在那一百人里。
  开工那天,镇长、屯长及齐大郎不少的兄弟都来了,那阵势让季心苗傻眼:她不就建个小农庄么?怎么搞得建圆明园似的?
  “这…大郎,我们家的那些饭菜,适合那些大人吃么?”
  齐大郎温和的笑笑:“媳妇,你别担心,你相公虽然是个闲职,但好歹也是个正六品啊。这县衙的大人才七品,那镇长与屯长连品级都没有,我能吃他们怎么就不能吃了?没事,张虎原来还是个千夫长呢,手下那堆人里百夫长可不止一两个,哪个拉出来不比镇长村长的大?”
  好吧,算她没是个没见识的。前世她在学校见过的最高领导是校长,毕竟出来后见过的领导就是她们局长。这些人什么级别,说真心话,她不知道!
  季心苗翻翻白眼,对自己鄙视了一翻:见到个镇长村长就吓着了!前世的校长局长肯定比他们大啊!
  放心这不必她操心的东西,季心苗忙活起她应该操心的事来。
  开工已经有几天了,季心苗每天都成了个监工,地主婆游园似的,天天在自己的盘上转悠。
  这天来到工地上,她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目前的进度。沙地前是一条河,由齐三郎带头已经垒起了高高的河堤。河堤内是最早种西瓜的那五亩沙地,经过几年的种植,已经变成了肥土。一年种西瓜、一年种花生杂棉花,有时还套种些玉米什么的,这地越来越好。
  沙地再往里走又有一片鱼塘,当时季心苗看中这里,最喜欢的就是它了。鱼塘并不大约有三亩左右,水也不深。因着是沙底不适合种莲藕,到时候她只准备种些睡莲,放了些鱼虾,做了几座木质的小桥,还准备建上四个凉亭。
  再进一些就是一个坪,正面种上各色花果树木,左右两侧准备建上一些一层的屋子。季心苗是打算着,到时候果子采摘,有商家来拉水果时,得有地吃饭有地休息。
  再往里就是正屋,这时代都讲究开枝散叶,季心苗也不能俗免,准备建个三进深的屋子,到时候齐大姑母子、虎子及自己一家人,多生几个也不怕没地方住。
  后山,就是她的果园。
  低矮的地方有一片林琛从京城带来的葡萄种子,经过季心苗这两年的培植,加上齐四郎精心侍候,葡萄不仅个大味甜而且无籽。去年结下的一些质量要差些,她就没有去大卖。只是把那些最好的送到了蒋家让他送去了京城。吃了余下的,都被她试酿成了葡萄酒。
  这后山上,一年三个季节的水果都有,虽然种的面积不大,但种类还是丰富的。她是这方面的专家,许多种类得到了改良。虽然现在还只是小果树,没有成气候,她想三年后这里定是她的花果山。
  季心苗不知道,她在惦记着她这片花果山,还有人也在惦记着她这片花果山。只是此时雄心万丈的女人不知道罢了。
  明天是季新梅的二嫁,季家也没有宴请亲戚,但是嫡亲都来了。季心苗作为长姐,家里就算再忙,她也要回来的。
  只是家里那儿实在是没得空,齐大郎把她们母女四个送来后就回了村。
  季王氏看齐大郎这样匆忙不禁问:“苗儿,要不要让你爹与你大弟去帮忙?”
  季心苗连忙摇手:“娘,那里已经包给大郎那帮兄弟了,就由他们去做吧。反正也不急着要住,又不用付工钱,嘿嘿,有便宜占总是好的。”
  季王氏瞪了她一眼:“便宜是这么好占的?这是大郎的人情债。哪天上梁可得说一声,娘家不去送箕盘要惹人笑话的。”
  季心苗为难的说:“娘,这么多人怎么送啊?箕盘说起来是点菜食果子,可是一百人的菜食果子那可就不少了。我看还是算了,我们会自己准备好的。”
  季王氏点了她额头一下:“一百人也不就一百人么?你爷爷大伯都说了,到时三家人一块送,你爷说他也得凑一份。你放心,你娘家现在没那么穷。”
  说起这当家二字,季心苗朝屋里看看问道:“娘,她没再闹着要当家了吧?”
  问起这个大儿媳妇,季王氏就脸一拉:“真想不到是个这样的,当时我就跟坤平说,她娘不是个好讲话的,以后会不会跟着她娘学成那样。俗话说是女要看娘,是禾要看秧这话可不是没道理说出来的。
  可是那孩子也不知道碰上了什么鬼,就是认定了她。这几个月闹下来,他这下心里也有数了,进门才三个月说要当家,这个家是她能当的?可不是我当娘的嘴多,这孩子怎么就变了个人似的?”
  本想把朱氏人亲自找媒婆上齐家的事抖出来,可她对季王氏的性格太了解。季王氏要是知道了这事,非得找朱氏的不是不可!本来教训一下朱氏也没什么,但毕竟会让自己的大弟弟为难。于是季心苗也没打算说了,只是感叹的接了声:“也怪我,要不是我让坤平去镇上帮着照顾小弟,他也就不会认识她。”

  ☆、329。第329章 姐妹聚会

  这怎么样能怪女儿呢?她哪件事不为娘家操心?
  这村子里一百多户人家,有哪家的姑娘出嫁了还不忘记拉扯娘家,给娘家的弟弟买院子读书?别说是买院子给弟妹住,就是出银子给弟妹读书的女儿也没有啊。
  别人她不说,就说这大堂侄女,当年她嫁得好,可也没见着多提携一下季家?现在倒好了,住在娘家不走了,天天想着法子让自己的娘出面,来要这做果脯的法子。
  人是不能比的,一比这季王氏的心就更偏到自家女儿身上了。对季新春的厌恶也越来越深。
  这儿子的事,她不想让自己女儿在意,于是季王氏无奈的说:“唉,缘分吧缘份吧,这都是天注定的。十七岁的孩子都没订亲,当时我就觉得不好,可是世上没有倔得子女的父母?好在你大弟是我亲生的,总算听娘的不听她的,否则这个家啊,就要闹腾了。”
  季心苗心里有数,自己大妹妹在镇上那个小家住了那么久都不愿意回娘家住,这个弟媳妇也是有大原因的。
  “她这肚子没动静么?”
  季王氏摇摇头:“自头一胎不到一个月就被她自己折腾掉了后,这连连看了几个大夫都不行,这一直都没有怀上。嫁进门都大半年了,坤安的媳妇就早比她进门几个月,这儿子都快落地,可她肚子还无声无息。再说吧,反正他们也年青,坤平也只有二十一岁,再过几年也不迟。”
  “娘,弟妹还年轻,可能在娘家也比较宠的,进门也才七个月,您慢慢教吧。我嫁进齐家也是快一年才怀上孩子的,人越是心急,就越不容易怀上,您也别急他们。”不想让季王氏着急上火,虽然这朱氏不太称心,可她毕竟是自己弟弟喜欢的。
  只要她不做什么有损季家的事,季心苗也不准备去介入太多。只是有人你没那多管闲事的心,她却有让你去管闲事的心。
  季王氏没说什么不满意的话,可季心苗知道她内心的打算。如果这个弟媳妇再过几年不生育,恐怕会让大弟休了她。她与新的弟媳妇接触不多,可就那天他们夫妇的对话,也知道这个弟媳妇不是吃素的。
  而且季王氏的话语中虽然没多说什么,但她心中对朱氏有了明显的不喜。朱氏虽然不是那种好拿捏的女子,但自己的弟弟是个什么样的男人,季心苗心里是明白的。虽然男人都难过美人关,可孝顺二字在他心中占首要位置。
  去年初季坤平跟她说起这事的时候,她觉得很惊讶。找人打听了这弟媳妇的家庭及为人,没有查到她有什么不好的传闻。后来她也去看了这女子,模样儿确实不错,虽然谈不上是大美人,可也算得上是小家碧玉。
  再说家里是镇上的,有十几亩地,上有两个兄弟,一个长姐,一个小妹,她居中。季心苗虽然不知为何镇上的女子愿意嫁到村里来,她劝说过他,可是后来弟弟自己坚持,她也没办法。
  没想到,性子竟然是这样的。有上有父母在,下有弟弟妹妹未成家,她竟然进门三个月就要季坤平说她要当家,这不是个大笑话?
  内心叹息一声:人不可貌相。
  “都已经进门了,只能这样了…”
  见季王氏失落,季心苗故意问:“娘,范家哥儿送来的聘礼听说还有不少的毛皮?”
  说到未来的二女婿,季王氏的脸上这才有了兴奋:“这孩子,我都说了,聘礼不必太重,只要他对梅儿好就行。可哪知他非得送二十两银子来,说大郎当年娶你的时候也是二十两银子的聘礼,他也不能委屈了梅儿。你说送银子就银子好了,还送来十张皮子,要送到城里几,五两银子少不了。”
  “噗,娘,您手上还少了五两银子么?看您高兴得。”
  见女儿笑话她,季王氏作了个打的姿势:“我看你皮!娘这不是开心么?自己的女儿受到重视,那是五两银子能换的?苗儿,以后你们姐妹嫁在一块,娘也放心。范家那嫂子性子也温和,不像你那婆婆,你们以后就多帮衬一把吧。”
  季心苗笑笑:“娘,要是把我们三姐妹都嫁一块儿,你看怎么样?”
  季王氏眼一瞪:“你这是调戏娘呢?怎么长这么大了还胡说八道?”
  “嘻嘻,我跟开开玩笑的。”现在还是不说的好,没有订下来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两母女正说话间,门口有人叫:“姆娘,大姐是不是到家了?”
  季王氏快步走出一看立即叫着:“兰子,你怎么回来了?”
  季柳兰一撅嘴:“姆娘,明天是梅子的好日子,我怎么能不回来?您都不跟我说一声,是不是不把我当亲侄女啊!”
  季心苗走出门来说:“亲侄女有什么好说的?都是自家人,闻信了不就自己来了?你看大姐我,这不是没有吱声就跑回来了么?”
  虽然知道这话说的是假话,可是季柳兰还是开心的:“大姐,你走我那过我就准备与你一块走的,哪知大姐夫这么忙,连茶也不进去喝就把你们送回来了。我家的新屋子你们才去过一回呢,下回可得来我那吃顿饭。”
  “行行,你杀好鸡炖好汤等我啊,我提前三餐不吃饭,来你这装一肚子好吃的回来。”
  “沏,大姐可真会说话,我给你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